首页经典语录

十年寒窗苦读书的说说集合80条

日期:2023年04月17日 分类:经典语录

关于寒窗苦读的诗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句了吧,诗句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寒窗苦读的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3、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4、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5、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

6、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

7、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8、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

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11、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

12、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13、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来任侠非。

14、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15、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16、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

17、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18、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1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0、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2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22、棉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23、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得读书灯。

2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25、寒窗苦读十二载,素琴轻弹三两声。

26、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27、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28、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29、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

30、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

寒窗听雨论冰心高中作文

题记:独自倚靠着寒窗,静静地听一曲《雨霖铃》,在这烟花灿烂的三月里,遥祝远在他乡的你一路顺风。

一位长发飘飘的白衣男子,孤寂地伫立在寒风中静静地奏响玉笛,那萧瑟的背影不知道在等待哪一朵曼陀罗,不知道在守候哪一个佳人。看着这样的空间,寒冰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年纪轻轻,就为情所困,感情陷得还蛮深的,要不,怎么会在那一篇篇精妙绝伦的文章里,明显地透露出一股冷嗖嗖的寒意来呢?如果不是审了他的稿,顺便去他空间逛了一下,我是不会特别留意他的文章的,要说烟雨红尘里才子无数,再好的文章也比不过那个才华横溢的谢文龙,更不用提这个刚出道不久的年轻人了。

当寒冰的一篇篇无可挑剔的文章进入我们散文的眼帘时,我便开始注意起他的文章来。说到寒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一条伤绪犹如天罗地网般经过精心后变成了风格独特的美文,一句一句地品读下去,怎么也觉得每一句都是经典。有一次在一个好友的个性签名里看到了:“我在网线的这头,看着你逐渐地模糊,伸出绝望的手,却留不住你最后的温柔。”这句忧伤得让人心疼的话语,我还故意打趣他,是不是又网恋了?怎么写得这么悲伤?没想到后来在寒冰的作品里看到了这句话的来历。由此可见:寒冰的美文有多么讨人喜欢了。

真正喜欢上寒文是在看到他与别人的合奏《若愿意,请说爱我》,一个极其真实感人的故事让我牢牢地记住了故事的情节,我牵挂着主人公的.命运,感觉到她内心的辛酸,在那时,我以为寒冰是女的,为了确实我的猜想是否有误,我再次进入他的空间,没想到的是,竟然有不少女子在亲热地叫他夫君,由此可见,他并非女子。我有意在他空间留言:“雌雄莫辨”,想证明一下他的身份,可惜此人大牌得很,没有回复。当他的文章《若愿意,请再说爱我》又以男性的角度诉说了一段痛苦的婚姻,从此文中,我才正式确定了他是男子。

从此,开始留意起他的文章来,虽然他的人气不是很好,但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只要是首发作品,都会被推荐精华,由此可见,大家的眼光是一致的,他的才华是受众人肯定的。可惜他的冷漠也是众所皆知的。从来不随便回复别人的评论,可能只有他心情好时,才会想到回复别人的留言也是一种礼貌吧?要不,怎么会在别的女子空间见到另类的寒冰?一个深情款款的寒冰默默地守候在自己心上人的身边,定期进行问候,公然进行表白:此女是我寒家所有,其他人不得入内。好一个有情有义的寒冰,正因为他的痴情,也深深地感动了我,因此,当他在我的空间留言:“喜欢你的文章,想加你为好友交流学习,不知可否?”时,我便毫不犹豫地加了他的QQ,没想到误入寒冰宫,竟然受到寒大叔的百般捉弄,实在让我后悔莫及。

本来以为如此寒冷之人一定难以相处,没想到外冷心热的寒冰却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明明只跟我家大哥一般大,偏偏要认我为小侄女,言明这样才不会让某人误会,如此好意,我只能却之不恭地接受了这个年轻的大叔。有一次跟寒大叔聊天时,无意提起自己想要写篇《梦海晴空》,让大家知道我这个网名是如何来的,没想到大叔心血来潮,竟然说他也想写一写,跟我合奏。这可不行,我答应过某人,除非他同意,不可跟别的男人合奏的。说什么我也不敢破这个例。

我劝他打消这个念头,明摆着告诉他,我们才聊过两次,你对我又不了解,怎么写我的名字呢?还是不要吧!没想到他竟然倔得很,还大言不惭地说:“我喜欢挑战,在短时间里写得出来,才能证明我的厉害。”如此雷人的话语也亏他想得出来,我抱着看笑话的想法,想让他吃一下苦头,就没再多说什么。第二天,不见文章出来,我想肯定是胎死腹中了吧?这样我就安心了。没想到,第三天,寒大叔就去发表《梦海晴空》了,而且文章还写得十分唯美,完美得让只有拍手叫好的份。寒大叔过后又写了《玉雅雪缘》,也是写得十分精美,可见,人只要有才华,就算再普通的名字也会在他的笔下变成有魔力的名字,就像我们家的小龙一样,就有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

喜欢寒冰的文章,喜欢他笔下那一位位善良痴情的苦女子,借他的话来说,就是用自己笔下的文字,来精心打造一位位让人印象深刻的女子。他的文章证明了他的想法是对的,他的故事也证明了有情人哪怕身各一方,心也是牢牢守在一起的。因为大叔总在我最失意的时候,甘心情愿做一个忠实的听众,让我发泄心中的苦水,因此,在他即将远离网络的时刻,我为他送上最深的祝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邂逅红尘娱梦海,寒心不冷与冰离。希望所有的阳光都能融化你那颗冰冷的心,希望你所有美好的梦想都能如愿以偿,希望你能与自己深爱的女子相守在一起。大叔,保重!

形容勤苦读书的古诗

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下面是关于形容勤苦读书的古诗的'内容,欢迎阅读!

人陶渊明的《移居二首·其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须躬行。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陶渊明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范仲淹苦读故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范仲淹苦读故事

自幼孤贫勤学苦读

公元989年,范仲淹在徐州出生。第二年.父亲便病逝了。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县附近)一户姓朱的人家。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莱。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范仲淹的生活,有点象孔子的贤徒颜回;一碗饭、一瓢水,在陋巷,他人叫苦连天,颜回却不改其乐.

1011年,二十三岁的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今河南商丘县)。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这里聚集了许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师生。范仲淹十分珍惜崭新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一次,真宗皇帝路过南京,大家都争相前去观望,范仲淹却说:“日后再见,也未必晚。”闭门不出,坐读如旧。范仲淹凌晨舞一通剑,夜半和衣而眠。数年之后,范仲淹对儒家经典已然大通。

1015年春,他考中进士。不久,他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广德军位置在今安徽广德县一带,司理参军是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官员,从九品)。接着,又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集庆军辖境位置在今安徽亳州一带,节度推官是幕职官,从八品)。从此开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

为民治堰热心执教

1021年,范仲淹被调往泰州海陵西溪镇(今江苏省东台县附近),做盐仓监官――负责监督淮盐贮运转销。他发现当地多年失修的海堤,已经坍圮不堪,不仅盐场失去屏障,而且广阔的农田民宅,也屡受海涛威胁。遇上大海潮汐,甚至水淹泰州城下,成千上万灾民流离失所。官府盐产与租赋,都蒙受损失。为此,他上书给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今连云港至长江口北岸)沿海,重修一道坚固的'捍海堤堰。对于这项浩大的工程,张纶慨然表示赞同,并奏准朝廷,调范仲淹做兴化县令,全面负责治堰。

1024年秋,来自四个州的数万以上民夫,在范仲淹率领下奔赴海滨。但治堰工程开始不久,便遇上暴风,接着又是一场大海潮,吞噬了一百多民工。一部分官员,认为这是天意,堤不可成,主张取缔原议,彻底停工。事情报到京师,朝臣也踌躇不定。而范仲淹则临危不惧,坚守护堰之役。

大风卷着浪涛冲到他腿上,兵民们纷纷惊避,官吏也张惶失措,范仲淹却没有动,大家发现他泰然自若,情绪也安稳下来。经过范仲淹等人的努力坚持,捍海治堰又全面复工。不久,绵延数百里的悠远长堤,便凝然横亘在黄海滩头。盐场和农田的生产,从此有了保障。往年受灾流亡的数干民户,又扶老携幼,返回家园。人们感激范县令的功绩,都把海堰叫做“范公堤”。

1026年,谢氏病故。范仲淹含泪服丧,回南京居住。当时南京留守官晏殊,已风闻仲淹通晓经学,尤长于《易》经。他邀请仲淹协助戚氏主持应天府学的教务。仲淹慨然领命。搬到学校去住。他制定了一套作息时刻表,按时训导诸生读书。夜晚,还经常深入宿舍,检查和责罚那些偷闲嗜睡的人。每当给诸生命题作赋,他必定先作一篇,以掌握试题难度和着笔重点,使诸生迅速提高写作水平。

应天府书院的学风,很快就焕然一新。四方前来就读和专意向范仲淹问业的人,络绎而至。范仲淹热诚接待这些千里迢迢而来的学者,不倦地捧书为他们讲授。有时,还用自己的微薄俸禄招待他们,以至自己家中窘迫不堪。一次,有位游学乞讨的孙秀才,前采拜谒范公。范仲淹即刻送了他一千文钱。过了一年,孙秀才又来拜谒范公,范仲淹一边送钱给他,一边问他为何匆匆奔讨,不坐下来静心读书。孙秀才悲戚地说,“家有老母,难以赡养;若每天有一百文的固定收入,便足够使用。”

范仲淹对他说:“听语气,你不象乞客。待我帮你在本校找个职事,让你一月可得三千文,去供养老人;如此这般,你能安心治学不能?”孙秀才大喜拜谢,从此,跟着范仲淹攻读《春秋》。第二年,范仲淹离开南京:孙秀才也辞去职事。

十年之后,朝野上下传诵着有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在泰山广聚生徒,教授《春秋》,姓孙名复。这位学者,便是当年那位孙秀才。范仲淹感慨地说:“贫困实在是一种可怕的灾难。倘若孙复一直乞讨到老,这杰出的人才岂不湮没沉沦。”

除了孙复之外,范仲淹还联络和帮助过许多著名的学者。如胡瑷、李觏、张载,石介等。或邀聘他们到自己的管界主持教务,或荐举他们出任朝廷的学官,或指点他们走上治学之路。从海陵到高邮,从苏州到分州(今陕西彬县),范仲淹每到一处,总是首先兴学聘师,关心教育.后来做到宰相时,更下令所有的州县一律办学.而经他指教和影响过的很多人,往往都各有所成。

几起几落百折不挠

1028年,范仲淹服丧结束.经过晏殊的推荐,他荣升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秘阁设在京师宫城的崇文殿中.秘阁校理之职,实际上属于皇上的文学侍从。三年之后,任右司谏.有了言官的身份,他上书言事更无所畏惧了。

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又闹蝗灾,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请仁宗马上派人前去救灾,仁宗不予理会,他便质问仁宗:“如果宫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仁宗惊然惭悟,就让范仲淹前去贩灾。他归来时,还带回几把灾民充饥的野草,送给了仁宗。

范仲淹看到宰相吕夷简广开后门,滥用私人,朝中腐败不堪。范仲淹根据调查,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呈给仁宗。他指着图中开列的众官调升情况,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

范仲淹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犯言直谏,乃至多次被谗受贬,却至死不悔,“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忠心报国,边陲立功

宝元元年(1038年)宋藩镇西平公李元昊另建西夏称帝,侵犯宋朝。范仲淹出任陕西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范仲淹致书元昊,劝其归顺但不果,随即进行军队体制、防御等改革,奖罚分明。练甲兵以治军旅,出奇制胜。庆历二年(1042年),密令长子纯佑率兵奇袭,收复无数失地。当时有歌谣传诵:军中有一范,西夏闻知惊破胆。范仲淹西疆御夏,扼险制胜,灵活出击,安抚并用,正确的战略决策取得了非凡的战果。从延州到庆州,三年三次大战,他的《攻守议》与《再议攻守》,确定了对边关和西夏的才略,使朝廷和将帅们钦服。时年他已逾54岁,满头银发,望空中南飞雁,心中感慨万千,挑灯填诗《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范仲淹、韩琦等人苦心经营下,边境局势大为改观,他在宋夏战争中荣立大功,升任枢密副使,后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

庆历新政,改革图强

从元昊叛宋起,宋军的边防开支庞大,国家元气大伤。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范仲淹,认真总结从政28年来酝酿已久的改革思想,很快呈上了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一)严明官吏升降制度。(二)限制侥幸作官和升官的途径。(三)严密贡举制度,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四)谨慎选拔任用各级官员(五)均公田。(六)重视农桑等生产事业。(七整治军备。(八)广泛落实朝廷的惠政和信义。(九)要严肃对待和慎重发布朝廷号令。(十)减轻劳役。  《条陈十事》写成后,呈送给宋仁宗,便以诏令形式颁发全国。于是,北宋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就在范仲淹的领导下开始了,范仲淹的改革思想得以付诸实施。改革,损害了贵族官僚的利益,他们挑拨离间,对改革派落井下石。庆历五年(1045年)初,曾慷慨激昂,想励精图治的宋仁宗完全退缩,他下诏废弃一切改革措施,范仲淹等人被撤去军政要职。

为国为民,先忧后乐

范仲淹被贬为邓州做知州,创办“花州书院”,昔日好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邀请他按岳阳楼图写一篇撰记。庆历六年(1046年)9月14日夜晚,他把岳阳楼图挂起凝神构思,因早年随继父读书曾到过岳阳楼一带,回想起来,其景色之妙,远衔青山,近吞长江,朝晖夕雾,气象万千。他乘兴挥毫撰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送到岳州,滕子京大为感动,即命人刻石。其中那两句格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不胫而走,迅速传诵开来。宋仁宗闻此慨然称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已经熔铸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影响了千千万万人,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先忧后乐”精神已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树立在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目中。

公元1050年,62岁的范仲淹任尚书户部侍郎(五品),63岁知青州。皇佑四年1052年在徐州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范仲淹死讯传开,朝野上下一致哀痛。包括西夏等地的各少数民族人民,都成百成千地聚众举哀,连日斋戒。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数百族人来到祠堂,像死去父亲一样痛泣哀悼。北宋皇帝宋仁宗闻讯后难过万分,命辍朝一日,以似国遇。追加范公为兵部尚书,并亲书褒贤之碑。

[范仲淹苦读故事]相关文章:

1.范仲淹苦读的故事

2.范仲淹苦读

3.范仲淹啖粥苦读的故事

4.范仲淹苦读故事感悟

5.范仲淹苦读书的故事

6.《范仲淹苦读》相关内容

7.范仲淹苦读文言文翻译

8.《范仲淹故事》

9.范仲淹故事

10.《范仲淹》的故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