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典语录

与择业观有关的诗句合集50句

日期:2023年04月29日 分类:经典语录

诗歌《理想》的教学指导

【教学依据】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应该说参透了“理想”与“生活”之间最为本质的关系。由童年步入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人生”这本大书刚刚开启,人生、理想、信念等精神追求层面的问题会迎面而来。在第一单元初步接触“人生”话题的基础上,如何通过语言文学的力量恰到好处地开启学生心智之门的同时,润物无声地叩启学生的精神追求之门,执教流沙河这首著名诗歌《理想》的目标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从内容上讲,它是关于理想的。“理想”对于那些天真灿漫无忧无虑的孩童而言无疑显得有些遥远,但并不意味着这两个字无法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因此为介入“理想”话题本身寻找最佳切入点便成为执教本课的首要问题。另外,从新课程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如何为以后的理想与信念教育推开一扇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乃至理想,则同样非常重要。

其次,从体裁上讲,它是一首诗,而且是一首赞美性的哲理诗。既然是诗,就要求语言的精粹、形象的鲜明、韵律的和谐乃至意蕴的深远。本诗借助一连串的比喻,从不同角度阐述理想,赞美理想。例如,“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说的是理想指导人们前进的方向。“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生活;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说的是理想给人的精神力量。“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说的是理想能净化灵魂。“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给罪人新生”、“唤浪子回头”等,又是从理想对不同人的意义这个角度去赞美。使诗歌本身在富有鲜明形象的同时,又饱含睿言哲语。对于高度概括的哲理,人生体验不同的人体理解与体验也不尽然。因此,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并辅之以典型事例,促使这份领悟抵达心灵最深处使之升华,则成为执教本课的又一重要目标。

另外,对于诗歌语言的赏析及比喻、排比等常用修辞手法的学习等知识层面的内容,则也应成为重要环节,总之,《理想》一诗的教学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技巧层面或是就事论事,而是一个用文字的犁铧向学生心灵深处耕耘的过程,以期达到将来的某一天,学生在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中能轻轻吟诵出“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等诗句,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精神拐杖,那么本课的教学也应该算达到目标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师对该诗富有个性的教学,促使学生开始思考“理想与信念”等精神追求层面的问题,并使之有一定升华,为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奠定基础。并鼓励“有独特的见解”、“个性化的表达”。

2、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理想”的内涵(与空想、幻想等的区别);运用朗读的方法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通过诗歌语言的赏析、学习比喻、排比、顶真等修辞手法,实现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培养认识事物的思辨能力。

3、过程与方法:

采用“体验式”学习法,引导学生在和名家同题写诗的基础上学会对比阅读;在朗读方式上着重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朗读技巧;引导学生进行的拓展阅读。

〖教学方式〗

由于《理想》这首诗既是对第一单元“人生”话题的进一步深化,又是对第二单元后几篇文章的统摄和总启,还是其多样文学样式之一(诗歌),因此执教本课的确应达到“一石三鸟”的作用。当然,诗歌的解读本身就有“诗无达诂”之说,因而本课的教学方式也便因之呈现个性化的处理。

1、鉴于“理想”话题与学生心灵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教师以具有个性色彩的导入促动学生对自我成长体验的唤醒与自省,有利于激活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为“理想”这粒思想种子的植入寻找合适的心理土壤。

2、采用“体验式学习法”引导学生自己先同题写诗,然后运用对比的方式加深对新知识的学习与运用。

3、以多种多样的朗读方式促使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与韵律,在反复吟诵中深入思索、领会其深长的意味,并了解最基本的朗读技巧。

4、调动学生自身体验、发表“独特的见解”,进行“个性化表达”,师生同读、同议、同讲、同评、同学。

5、课内学习不是终点。为促使学习内容的内化与升华,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语言积累(如收集关于“理想”的名言)及语言运用(学生自己再学写诗歌等),或者开展以“叩问名人青少年时代的理想”为主题的故事交流活动,促使学生内心精神追求的升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探究“理想”内涵

根据词典解释,“理想──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跟空想、幻想不同)”。针对学生有可能将“理想”混同空想、幻想甚至是歪门邪道的胡想而设计,旨在为学生正确理解诗歌内容作铺垫。

二、教师讲述自己的“理想”故事,唤醒学生成长体验,创置心理环境

“理想”是个空洞的话题,老师如果用其真实经历进行填充和阐释,想必是唤醒学生类似成长体验的最好教材。

三、唤醒学生自身“理想”的种子,进一步创设切入话题的心理环境

四、创设情境,学生以《理想》为题体验写诗,为后文比较学习作铺垫

在老师激情的引导下,以“理想是 ,它 ”的格式引导学生补写并整理成诗,一是继续激趣,二是便于对比之中学习课文。

五、布置作业

收集并背诵关于“理想”的名言,进行语言积累、思想积累。

第二课时

一、“理想”名言背诵接力,导入新课

二、指导朗读,初步感知诗歌容

这一步旨在训练学生朗读,包括感情基调的把握,节奏停顿、重音的处理等;

三、学生自主探究,同题诗(学生诗作与流沙河的诗)的异同,深入感知课文内容

这一步可以说是找到了一条深入感知诗歌内容的捷径,因为通过对比,自然得出一些结论, 比如:流沙河的《理想》思路开阔,角度多样,立意深远,手法独特等,这便为下文逐步解读,赏析打开方便之门。

四、师生同品诗歌的哲言睿语,引导学生思想认识的升华

以“猜猜老师最喜欢哪一句诗”为线,激发学生“有独特的见解”,培养思辨能力;教师同议并总结,促使学生思想的升华。

五、布置作业

诗歌:理想

理想似舵,用来决定船只的方向;

理想似爱,用来完成所有的希望;

理想似水,用来滋润黄色的稻田;

理想似光,用来照亮所有的地方;

理想似老师。在无形中指导你解决问题;

理想似父母,在失败之时依然为你歌唱;

理想是朋友。在灰心的时候给予你支持;

理想是敌人,在走向成功之时增加压力;

理想是美好的,用来决定生命的每一点点滴滴

理想是春天,好比一把钥匙,用来开启生命之门;

理想是夏天。好比一种时光,用来开启快乐之门;

理想是秋天,好比一个转盘,用来开启挫折之门;

理想是冬天,好比一块砖头,用来开启成功之门;

理想是绿色的。代表生命的活力:

理想是红色的。代表快乐的`时光:

理想是黄色的,代表历练的机会;

理想是白色的,代表成功的时代;

理想是五彩缤纷的,用来证明你生命的意义!

理想或光辉或暗淡;但理想永远是人生的一个不可磨灭的部分!

理想诗歌中的教学片段反思

一、案例描述

当代诗人流沙河的《理想》,是一首赞美性的哲理诗。本诗借助一连串的比喻,从理想的历史意义、人格意义、人生意义等不同角度阐述理想、赞美理想,使诗歌既富有鲜明形象,又饱含睿言誓语。对刚进入中学不久的初一学生来说,因诗人不平凡的遭遇、丰富的学识以及宏阔的眼光与学生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学生理解其文字及深层内涵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在用例子和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引导学生初步理解理想的内涵之后,把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定为:朗读品味诗歌,找出你认为最有哲理的句子,或者你最喜欢的句子、难以理解的句子等进行品味揣摩。

学生一个个朗诵自己所找的句子,老师也很到位地进行了指导,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到位。课堂气氛热烈,听课的我校语文顾问金老师也面带微笑,频频点头。

在离下课还有10多分钟的时候,爱发言的王祎楠又一次举了手: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大写的人是什么人?

我认为这个问题很容易,就请其他学生回答,有学生摇头。这是我在备课时没有料到的。我只能进行以下的引导──

教师:我们请一个同学来摆出一个大字吧,(学生甲自告奋勇,摆的姿势很好)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甲:大写的人就是堂堂正正的、顶天立地的人。

教师:对。这里的大写并非与小写相对。外语字母往往有大写和小写两种。但这里所谓的大写的人实际只取大的含义。大者,巨大、堂堂正正之意。表示要作一个在人格方面光明正大的人,堂堂正正的人。你能联想到我们中国哪些人是大写的人?

学生乙:我看中央台正在播出《汉武大帝》,汉武帝雄韬伟略,使汉朝时期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汉武帝是大写的人。

学生丙:老师在开始说到周恩来少年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来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是大写的人。

学生:

教师:历史长河中,屈原为国为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司马迁秉持公心,忍辱负重,写出了有名的《史记》;岳飞力主抗金,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他们所考虑的不是一已私利,而是民族的大义,是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他们是一个大写的'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当今时代,焦裕禄、孔繁森等,都是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中国人。因此大写的人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

学生点头赞同,我也为我的知识丰富而暗暗得意,认为自己的随机应变还是可以的。

课后,金老师大力肯定的同时,指出了我在解决大写的人的问题时引导不够到位。她说:大写的人,为什么只说伟人、他人呢?毕竟伟人、他人离学生实际有点远,就学生自己说,怎样做才能成为大写的人?如不作弊、尊敬老师、孝顺父母、同学关系和谐

二、反思

一语惊醒梦中人。在备课时,我认为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等句子是重点句,因此在课堂上联系到了学生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学习生活。但为什么这一句就没有采用体验式学习法呢?教师有必要面面俱到、只要学生一提出问题就联系学生的实际吗?经过半个学期的思考和学习,我对当时的两个问题看法如下:

1、要关注细节:

语文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激活生活体验的过程,同时,生活体验也能照亮语文的学习,也可以说,语文学习是在不断地内视、发现、理解已有的生活体验及其意义,而已有的生活体验也在不断地解读语文,生活体验愈丰富,愈能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进入语文并掌握语文。由此可见,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相联相融,就能获得双倍的意义。⑴因为《理想》一诗饱含高度概括的哲理,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人生体验不同而导致理解和体验也丰富多样,所以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并辅之以典型事例,促使这份领悟抵达心灵最深之处并使之升华。

古人云: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是的,于细微处见精神,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诗歌的一字一句,更要备学生:不要高看学生,也不要低就学生。而我是也高看学生了,没有欲设最简单的问题往往也是最难的问题;在引导学生理解问题时,一下子又跳得太快,没有给学生搭台阶,说明教育机智的不足。

2、思维的训练:

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思维的训练,他说: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在思考中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的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⑵在《理想》学习的整个课堂上,我还是比较关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法训练的: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善于思考问题,一直处在积极思考的状态。从这一点来说,可以有一两句不采用体验式学习法,教师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一提出问题就联系学生的实际,也就是没有必要每一句都做出细致的分析和理解。

但不能否认: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恰当估计并有具体设计,避免出现新问题时手足无措。因此,在解决大写的人的问题时引导不够到位是一个遗憾,这遗憾促使我思考:老师要珍惜课堂教学每一分钟,力争在每一分钟里都获取最真实、最大的教学效益。

鲁迅作品的教学指导

20世纪90年代以来,鲁迅作品难教、难学,好像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共识。很多谈论鲁迅作品教学的文章,都喜欢引进所谓学生的口头禅:“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或“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当下,鲁迅作品难教、难学,似乎已成定论。从舆论势头看来,谁要对此表示一点不同意见,就难逃灭顶之灾。然而,我还是想说一点己见,就教于方家。反正我已是七老八十之人,即使遭受灭顶之灾而声名狼藉也与我的人生没有大碍了。

鲁迅作品的教学难不难?当然有点难。在我看来,其难有二:一是时代的隔阂。鲁迅作品反映的实际生活距离现在都在七八十年以上,那时的中国与当今的中国有着天壤之别。对那时的中国没有起码认知的人,理解和把握鲁迅作品所表达的思想,难度当然很大;二是情愫的隔膜。鲁迅一生忧国忧民,为了民族的复兴、民众的新生,他置个人的荣辱乃至生死于度外。被一切向钱看意识毒化而一切为了个人享乐的人,理解和认同鲁迅作品所宣泄的情感,怎会没有难度?

在全民娱乐化,文化快餐化,阅读卡通化的当下,教学鲁迅作品有难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不是因为有难度就不教不学了呢?如果因为有难度就不教不学,那么比鲁迅作品还要难教难学的古文是不是更可以不教不学呢?倘若这个假设成立,那么就该全盘取消语文教学了。

其实,教学都有难度,没有难度就不需要教学。韩愈在《师说》的开篇就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从教学领域来讲,就是教师通过教学来引导、帮助学生解除疑惑(“难”)。因此,教学鲁迅作品有难度,就不能成为把鲁迅作品排除出语文教科书的理由。

鲁迅作品洋溢着崇高精神,鲁迅作品充满着语文智慧,鲁迅作品真切地反映了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键阶段的社会万象与人生百态,无疑是中华儿女尤其是青少年进行人文修养、道德修养、语文修养的好教材。民国时期就有二十余篇鲁迅作品入选语文教材,无可争辩地说明,鲁迅作品是中华民族共有的语文资源。我们绝对没有理由因为教学鲁迅作品有一定难度,就采取排斥的态度。

教学鲁迅作品的困难是不是无从克服呢?不是!绝对不是!这是我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出的结论。

我执教高中语文多年,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所有鲁迅作品都讲授过;我在几度带学生实习的过程中,都对学生备教鲁迅作品进行了具体的指导。无论是我的教还是我任课班级学生的学以及经我指导的实习生的教,都未曾遇到无以克服的特别困难。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我的学生学鲁迅作品和教鲁迅作品,都是比较有兴趣的。

有人或许会问我:那么,你是怎样教鲁迅作品的呢?

我在讲授鲁迅作品方面最主要的方法有两条。

第一条是紧紧扣住鲁迅作品的思想脉络(即思想流)。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透过语言的表象,发现作品的思想脉络。

比如说,选进初中语文教材多年的《论雷峰塔的倒掉》这篇杂文,从语言表象看来,很像一篇叙事散文,其实它是一篇具有严密的逻辑论证关系的论文(一篇“社会论文”——战斗的“阜利通”[feuilleton])。可是,自从这篇文章选进初中语文教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各种教学参考书都置它内在固有的严密逻辑论证关系于不顾,而把它当作叙事散文来分析。结果是:以“参考书”之昏昏而使接受“参考”的教师昏昏,又以接受“参考”的教师之昏昏使其学生更加昏昏。

1981年三四月间,我带学生到一所初中实习。一天,一个担任初二语文教学任务的学生跟我说:《论雷峰塔的倒掉》这篇文章的脉络搞不清,教案不知从何写起。我就要他看看参考资料。他说:“教学法老师单就这篇文章印发给我们四份参考资料,但我们却越参考越糊涂了。”我就要他把参考资料拿来看看。真是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四份很有来头的参考资料都没有发现这篇文章的“论”的本质。于是,我让他将其他三个有这篇文章教学任务的同学找来,然后与他们一起梳理这篇文章的逻辑论证关系。把论证关系理清以后,四个学生心里豁然开朗而兴奋不已。为了使他们根据文章固有的逻辑论证关系写成的教案得到原任课教师的批准,我亲自出面作了沟通。而后又指导他们用图表法把这篇文章的逻辑论证关系显现出来,在预习阶段就把这个图表挂在教室里,让他们的学生在上课前就有所了解,为课堂上正式讲解和讨论做好准备。结果,四个学生分别在四个班级讲授这篇文章,都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实习结束后,我写成《〈论雷峰塔的倒掉〉的篇章分析》投给《语文知识丛刊》(北京市语言学会编,地震出版社),该刊于1982年8月出版的第4期刊发了拙作。时隔22年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1994年5月第1版),全文收进了拙作《〈论雷峰塔的倒掉〉的篇章分析》,并置于指导教学《论雷峰塔的倒掉》的四篇“有关资料”之首。这个事实说明,当年我在指导实习学生教学《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时,透过语言的表象发现作品的思想脉络从而揭示其逻辑论证关系的做法是基本正确和可行的。

第二条是紧紧扣住鲁迅作品的情感脉络(即情感流)。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抓住关键的语句,发现作品的情感脉络。

比如说,选进高中语文教材多年的《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杂文,是以情纬文的典型文章。《纪念刘和珍君》表达了对段祺瑞执政府虐杀徒手请愿爱国学生的罪恶行径的极度愤慨之情;表达了对某些学者文人制造与散布阴险流言的无比愤怒之情;表达了对爱国学生在执政府前临危不惧互相救助的崇高精神的高度钦佩之情;表达了对被被段祺瑞执政府虐杀的爱国学生的极大痛惜之情。这四种感情交合一起形成一股情感流贯穿全篇。这股贯穿全篇的情感流,既深蕴于全部文字,又以一条语言链显豁在读者眼前。这条语言链就是:“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呜呼,我说不出话”。假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发现并清理出这条语言链,学生就能初步感知鲁迅写作该文时的极其复杂的心境,这就为理解贯穿全篇的情感流拓开了心路,也就为吸收该文所展现的语文智慧奠定了基础。

我在写作教学中,曾经多次以《纪念刘和珍君》为例,解说以情纬文的写作方法,每当我点破这条贯穿全篇的语言链之后,学生就对贯穿全篇的情感流有了感悟,进而对以情为径把复杂事象组合成篇的写法就有所理解和把握。

虽说在教学鲁迅作品方面,无论是我的教还是我任课班级学生的学以及经我指导的'实习生的教,都未曾遇到无以克服的特别困难,但是,我对不少师生关于鲁迅作品难教难学的感觉还是很理解的。因为我知道,广大师生对鲁迅作品的教学往往受到来自某些权威“参考资料”的误导。

比如,《藤野先生》这篇充满语文智慧的记人散文,是青少年进行人格修养、人文修养、写作修养的好教材。本来这篇散文语言通达、形象鲜明、主旨显豁、情趣盎然,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会很有兴趣而且没有多大困难。可是,一旦被来自某些权威“教学参考资料”误导,就很容易陷入困境而生厌弃之想。

我曾经读过《探寻救国真理的道路上——〈藤野先生〉分析》(《鲁迅作品分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出版)、《〈藤野先生〉导读设计》(《中学语文教学》,1986年,第8期)、《〈藤野先生〉教学说明》(《初级中学语文第五册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怎样分析〈藤野先生〉的主题思想》(蔡澄清,《鲁迅作品教学浅谈》)等论文与教学参考资料,发现大多认定《藤野先生》这篇散文的主人公是鲁迅或者是藤野先生和鲁迅,其主题思想是表达鲁迅的爱国思想或者是既赞扬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也表现鲁迅自己的爱国思想。

真是奇怪,文章的题目明明是《藤野先生》,怎么表现的对象却是鲁迅或鲁迅和藤野先生?我带着这个问题仔细研读了《藤野先生》之后,确认这些论文和教学参考资料的作者都误读或部分误读了这篇优秀散文,以致对它的表现对象、主题思想以及构篇方法都作了错解或部分错解。于是我写了《〈藤野先生〉所写的是藤野先生》(《徽州师专学报》,1987年,第2期,第101-104页。)一文。该文对前述几篇论文和教学参考资料的一些观点进行辨析之后,确认: “《藤野先生》是一篇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文章和题目高度统一的典范文章。”从结构上看,“她没有什么缺陷需要辩解,没有什么漏洞需要填补。她立体地反映生活,联系中展现人生,这是习惯于平面地、孤立地看问题的人难于理解的。然而,假如我们真的认为,这篇作品是表现鲁迅的爱国思想的或者是既赞扬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也表现鲁迅自己的爱国思想的,那鲁迅的在天之灵也会不安至极。因为,这等于说,鲁迅当年写作此文,是借写藤野先生之名,行表现自己之实。”

现在我要补充说:《藤野先生》是学习写作记人散文的极佳范本。她不是通过记一件事或二三事来表现某个人(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或者英模等等)的思想与情操,而是以作者的一段生活、思想历程为线索来结构全篇,通过记录大大小小、点点滴滴、看似无关其实有关的事情,集中表现主人公的情思与人格。

凭心而论,鲁迅作品之所以难教、难学,除了因为往往受到来自某些权威“教学参考资料”的误导之外,还由于常常受到升学、晋级考试试题的干扰。各级各类升学、晋级考试的语文试题中,难免有题目出自鲁迅作品,而出自鲁迅作品的试题大多是怪题、偏题。这就逼使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鲁迅作品时多长心眼、长怪心眼,这就导致鲁迅作品越来越难教、越来越难学。

总之,要开辟鲁迅作品教学的新生面,走出难教难学的困境,必须以平常心来对作品本身进行认真的钻研,以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本身固有的思想流、情感流。为此,必须排除来自方方面面的误导和干扰。我以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