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典语录

诗句的表达效果聚集60条

日期:2022年01月14日 分类:经典语录

高中诗歌鉴赏表达效果作答探究论文赏析

高中诗歌鉴赏表达效果作答探究

蔡英杰

(福建省石狮市石光中学)

摘 要:高考诗歌鉴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而有效的答题套路和答题模式,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可以依据这些模式进行有步骤地作答。然而,在作答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往往侧重于回答诗人的思想感情,而忽视了表达效果这一环节的作答。就学生回答诗歌表达效果这一环节时所产生的无从下手,忽略回答和文不对题现象进行了探究,旨在指导学生如何作答此类问题,以期能使学生能更加思路清晰,有针对性地解答诗歌鉴赏题。

关键词:诗歌鉴赏;表达效果;作答方法

福建高考诗歌鉴赏的分值通常设置为6分,两个小题。所以通常一二两小题的分值设置为3,3或为2,4。高考诗歌鉴赏的问题设置大致又可以分为:分析表达技巧型,分析形象型,分析语言型及分析思想内容型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而对这些问题的考查所形成的答案往往有了一些相对固定的答题套路及答题模式。比如,分析技巧型诗,学生作答时往往应该先明确指出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或比喻、或拟人、或对比、或衬托;其次,应结合全诗分析这种表达技巧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最后则是回答此手法的表达效果或是反映了诗人的何种情感。这些答题模式,考生应该都是心中有数,但是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往往或生搬硬套,或顾此失彼,尤其在作答的第三个环节,很多学生往往重在答作者的思想感情,不看清问题设置的本质,而疏忽了对表达效果的回答,有时会导致文不对题。那么,在诗歌鉴赏当中,表达效果应该如何作答,笔者将对这一问题尝试探究。

一、关注诗歌形象的特点

中国古代诗歌无论楚辞、乐府抑或唐诗宋词,绝大多数诗歌不可避免地会写到各种各样的景物形象。这些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一种艺术形象,我们称之为意象。当作者有感于外界的事物,他便将这些感受寄托给一个或几个所选定的具象,使这些具象融入作者自己的某些感情色彩,从而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而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同时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了自己的感情色彩。所以诗歌中对景物形象的鉴赏是绝对不能忽略的,它暗示着诗人的情感,开启了读者的想象,它对于一首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高考诗歌鉴赏中,对于诗歌当中景物形象的特点的分析常常是重要考点,诗歌鉴赏的设题可能没有说明要赏析诗歌的景物形象特点,但是作为应试者,我们则必须结合全诗去分析诗歌中景物形象所包含的特点,然后转化为书面答案,这是得分的关键。

以2014年泉州市高中语文质量检查诗歌鉴赏题为例:“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霜钩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栏杆,夜深花正寒。”(朱淑真《菩萨蛮·咏梅》)问题设置:“请从描写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一枝和月香’一句。”从这个问题来看,我们知道它考查的是学生对描写技巧的理解,通过描写技巧去分析诗的内容,它的分值为3分,它的答题模式也呼之欲出。然而,很多学生解读时没有真正进入诗句本身,在看到这一问题时就不知道从何入手,因此有人只是简单地翻译诗句,有人写了错误的描写技巧,有人回答诗人的思想感情,很难有人能够得到满分。这首诗我们首先应该看到它的题目是《咏梅》,诗歌的主体形象是梅花,而“一枝和月香”描写的对象恰恰是梅花,因此,我们重点应该分析的是这句诗句中所体现的梅花的形象特点。根据知识迁移,梅花所具有的形象特点大致有凌寒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纯净洁白,吐露芳香,所以,我们把这些放回诗句当中去看就不难发现,其实诗句中所体现的也是梅花的这些品格。“一枝”从视觉突出梅的凌寒傲立,“和月香”从视觉和嗅觉写出梅的洁白与芬芳。作答至此,大致已经完成了答题内容,但是还差最后一个环节收束,也就是它的表达效果,这也是绝大多数学生忽略的'答题步骤。所以,作答时还应该根据上面的环节总结出它“形象可感地描写出梅的形态与品质。”

二、关注表达技巧本身的表达效果

诗人在创作时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往往要运用各种恰当的表达技巧,比如,各种修辞手法、各种表现技巧、各种抒情方式。因此,分析语言、理解诗歌的内容必须正确认识这些表达技巧以及这些表达技巧所体现出的表达效果。它们有的有泛有的表达效果,比如,比喻、比拟等手法都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夸张、反问、对比、衬托等手法可以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用典、双关、曲笔等手法则可以使表达“委婉含蓄”。同时,这些表达技巧也有本身独特的表达效果。比如,比喻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可以更加形象生动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衬托可以使描写的对象更加鲜明,使所要描写的气氛更加强烈;运用典故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使诗词意蕴丰富,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诸如此类的表达技巧及其表达效果学生都应该深谙于心。因为,高考诗歌鉴赏在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时往往需要学生回答出这种表达技巧在诗句当中所体现出来的表达效果。

以2014年福建省高中语文质量检查诗歌鉴赏题为例:“久雨新霁,秋气益清,与二三子登高赋之。人与寒林共瘦,山和老眼俱青。琤然一叶不须惊,叶本无心入听。气爽云天改色,潦收烟水无声。夕阳洲外片霞明,涵泳一江秋影。”(段克己《西江月》)问题设置:“‘人与寒林共瘦’中的‘瘦’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从这个问题设置来看,我们知道该问题考查的是学生关于诗歌炼字的掌握,而这个问题又涉及了“拟人”这一表达技巧,因此,我们在作答过程当中就应该考虑到拟人的手法有何表达效果。很多学生没有抓住树为何“瘦”或知道“瘦”的原因,但不能和拟人手法的“人”相联系,因此,答案多见片面之词。所以,在作答时,根据知识积累,我们应该在第一时间找出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前面笔者已经提到比拟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事物的特征,而对于拟人这一表达技巧,它可以“将事物人格化,给物以人的情感,使物具有人的情态,动作,达到富有情趣、生动形象的效果。”据此,我们回到诗句当中,“瘦”是因为秋天树叶飘落,而树叶落尽后的树跟人的消瘦形象有相似之处,所以,根据诗歌的分析及拟人手法表达效果的认知,我们可以得出“形象地写出了木叶脱落后寒林的疏朗,使寒林有了人的情貌与神采。”的答案。

三、关注全诗整体,挖掘深层内容

诗人写诗往往不是平铺直叙,也不是表露直白。诗歌追求形式上音韵和谐,内容上意味深远,感受上优美雅致。如果表达过分直露,则容易使诗歌失去本有的美感,失去应有的韵味。所以,诗人创作诗歌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通过意象烘托某种意境氛围;赋予了他所描写的对象以情感和深意;含蓄而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等。所以,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诗的内核。同时,诗歌的每句诗可能都有它想表达的独特内容,想阐发的意义,但每句诗又不是和其他诗句互相割裂、互相脱离的。相反的,每句诗的个体构成了全诗的完整的整体,有了这个整体,每句诗才得到了它的意义,所以,解读诗歌必须关注整体性。而诗歌鉴赏设题时有时只是要求我们鉴赏某个诗句,考查的只是我们对某个诗句的理解。但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试着由表及里、从具象到抽象、由浅入深地去分析诗句的意义,去挖掘诗歌的表达效果。

以2013年福建省高考诗歌鉴赏题为例:“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梅尧臣《送何遁山人归蜀》)问题设置:“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这个问题的设置是考查学生对诗歌当中炼字题的掌握与理解。显然我们第一部应着重在这个“绿”字上,根据知识迁移,我们可以联系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两处“绿”字的运用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学生不难得出:“‘绿’意为‘吹绿了’,它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然而答案并不是到这里就戛然而止的,它的表达效果只出来了一部分,所以只如此作答,不能够得满分。我们在解答时要把这句诗放到整首诗中,放在整个“大背景”,诗人送友人归蜀,选取了多个意象,如“春风”“远壑”“杜鹃”等,可以发现这些景物融合了诗人内心之欢愉。并且在下联,诗人想象友人到家后的生活情境,一切显得那么安适,自得。由此可见,诗人在“春风入树绿”句中,并不是指单纯要写“春风”,而是想通过春风和其他的意象来烘托友人归蜀的那种愉悦氛围,而这种氛围不是发生在夏秋冬,而是在春天的勃勃生机中。所以据此,作答时还应该深入挖掘出春风的活力是春天赋予它的,是作者的愉悦赋予它的,因此,在表达效果上还应解答出它“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

高中诗歌鉴赏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但是在应试上学生还是可以忽略一些细节,有迹可循地去应付作答,只要肯花时间训练,按部就班去做,依然可以交出一个比较完美的答卷。但在这里笔者也想说,中国古代诗歌是很美妙的,如果我们平时能多读诗,多感受诗,多去体会诗歌中美好的语言,我们完全可以将自己融入诗境之中,去跟随诗人或喜或悲。我们不必借助技巧,也依然能够给出更加个性、更加完美的答卷。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反思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

高中诗歌鉴赏表达效果作答探究论文

摘 要:高考诗歌鉴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而有效的答题套路和答题模式,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可以依据这些模式进行有步骤地作答。然而,在作答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往往侧重于回答诗人的思想感情,而忽视了表达效果这一环节的作答。就学生回答诗歌表达效果这一环节时所产生的无从下手,忽略回答和文不对题现象进行了探究,旨在指导学生如何作答此类问题,以期能使学生能更加思路清晰,有针对性地解答诗歌鉴赏题。

关键词:诗歌鉴赏;表达效果;作答方法

福建高考诗歌鉴赏的分值通常设置为6分,两个小题。所以通常一二两小题的分值设置为3,3或为2,4。高考诗歌鉴赏的问题设置大致又可以分为:分析表达技巧型,分析形象型,分析语言型及分析思想内容型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而对这些问题的考查所形成的答案往往有了一些相对固定的答题套路及答题模式。比如,分析技巧型诗,学生作答时往往应该先明确指出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或比喻、或拟人、或对比、或衬托;其次,应结合全诗分析这种表达技巧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最后则是回答此手法的表达效果或是反映了诗人的何种情感。这些答题模式,考生应该都是心中有数,但是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往往或生搬硬套,或顾此失彼,尤其在作答的第三个环节,很多学生往往重在答作者的思想感情,不看清问题设置的本质,而疏忽了对表达效果的回答,有时会导致文不对题。那么,在诗歌鉴赏当中,表达效果应该如何作答,笔者将对这一问题尝试探究。

一、关注诗歌形象的特点

中国古代诗歌无论楚辞、乐府抑或唐诗宋词,绝大多数诗歌不可避免地会写到各种各样的景物形象。这些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一种艺术形象,我们称之为意象。当作者有感于外界的事物,他便将这些感受寄托给一个或几个所选定的具象,使这些具象融入作者自己的某些感情色彩,从而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而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同时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了自己的感情色彩。所以诗歌中对景物形象的鉴赏是绝对不能忽略的,它暗示着诗人的情感,开启了读者的想象,它对于一首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高考诗歌鉴赏中,对于诗歌当中景物形象的特点的分析常常是重要考点,诗歌鉴赏的设题可能没有说明要赏析诗歌的景物形象特点,但是作为应试者,我们则必须结合全诗去分析诗歌中景物形象所包含的特点,然后转化为书面答案,这是得分的关键。

以2014年泉州市高中语文质量检查诗歌鉴赏题为例:“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霜钩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栏杆,夜深花正寒。”(朱淑真《菩萨蛮?咏梅》)问题设置:“请从描写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一枝和月香’一句。”从这个问题来看,我们知道它考查的是学生对描写技巧的理解,通过描写技巧去分析诗的内容,它的分值为3分,它的答题模式也呼之欲出。然而,很多学生解读时没有真正进入诗句本身,在看到这一问题时就不知道从何入手,因此有人只是简单地翻译诗句,有人写了错误的描写技巧,有人回答诗人的思想感情,很难有人能够得到满分。这首诗我们首先应该看到它的题目是《咏梅》,诗歌的主体形象是梅花,而“一枝和月香”描写的对象恰恰是梅花,因此,我们重点应该分析的是这句诗句中所体现的梅花的'形象特点。根据知识迁移,梅花所具有的形象特点大致有凌寒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纯净洁白,吐露芳香,所以,我们把这些放回诗句当中去看就不难发现,其实诗句中所体现的也是梅花的这些品格。“一枝”从视觉突出梅的凌寒傲立,“和月香”从视觉和嗅觉写出梅的洁白与芬芳。作答至此,大致已经完成了答题内容,但是还差最后一个环节收束,也就是它的表达效果,这也是绝大多数学生忽略的答题步骤。所以,作答时还应该根据上面的环节总结出它“形象可感地描写出梅的形态与品质。”

二、关注表达技巧本身的表达效果

诗人在创作时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往往要运用各种恰当的表达技巧,比如,各种修辞手法、各种表现技巧、各种抒情方式。因此,分析语言、理解诗歌的内容必须正确认识这些表达技巧以及这些表达技巧所体现出的表达效果。它们有的有泛有的表达效果,比如,比喻、比拟等手法都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夸张、反问、对比、衬托等手法可以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用典、双关、曲笔等手法则可以使表达“委婉含蓄”。同时,这些表达技巧也有本身独特的表达效果。比如,比喻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可以更加形象生动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衬托可以使描写的对象更加鲜明,使所要描写的气氛更加强烈;运用典故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使诗词意蕴丰富,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诸如此类的表达技巧及其表达效果学生都应该深谙于心。因为,高考诗歌鉴赏在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时往往需要学生回答出这种表达技巧在诗句当中所体现出来的表达效果。

以2014年福建省高中语文质量检查诗歌鉴赏题为例:“久雨新霁,秋气益清,与二三子登高赋之。人与寒林共瘦,山和老眼俱青。b然一叶不须惊,叶本无心入听。气爽云天改色,潦收烟水无声。夕阳洲外片霞明,涵泳一江秋影。”(段克己《西江月》)问题设置:“‘人与寒林共瘦’中的‘瘦’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从这个问题设置来看,我们知道该问题考查的是学生关于诗歌炼字的掌握,而这个问题又涉及了“拟人”这一表达技巧,因此,我们在作答过程当中就应该考虑到拟人的手法有何表达效果。很多学生没有抓住树为何“瘦”或知道“瘦”的原因,但不能和拟人手法的“人”相联系,因此,答案多见片面之词。所以,在作答时,根据知识积累,我们应该在第一时间找出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前面笔者已经提到比拟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事物的特征,而对于拟人这一表达技巧,它可以“将事物人格化,给物以人的情感,使物具有人的情态,动作,达到富有情趣、生动形象的效果。”据此,我们回到诗句当中,“瘦”是因为秋天树叶飘落,而树叶落尽后的树跟人的消瘦形象有相似之处,所以,根据诗歌的分析及拟人手法表达效果的认知,我们可以得出“形象地写出了木叶脱落后寒林的疏朗,使寒林有了人的情貌与神采。”的答案。

三、关注全诗整体,挖掘深层内容

诗人写诗往往不是平铺直叙,也不是表露直白。诗歌追求形式上音韵和谐,内容上意味深远,感受上优美雅致。如果表达过分直露,则容易使诗歌失去本有的美感,失去应有的韵味。所以,诗人创作诗歌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通过意象烘托某种意境氛围;赋予了他所描写的对象以情感和深意;含蓄而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等。所以,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诗的内核。同时,诗歌的每句诗可能都有它想表达的独特内容,想阐发的意义,但每句诗又不是和其他诗句互相割裂、互相脱离的。相反的,每句诗的个体构成了全诗的完整的整体,有了这个整体,每句诗才得到了它的意义,所以,解读诗歌必须关注整体性。而诗歌鉴赏设题时有时只是要求我们鉴赏某个诗句,考查的只是我们对某个诗句的理解。但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试着由表及里、从具象到抽象、由浅入深地去分析诗句的意义,去挖掘诗歌的表达效果。

以2013年福建省高考诗歌鉴赏题为例:“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梅尧臣《送何遁山人归蜀》)问题设置:“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这个问题的设置是考查学生对诗歌当中炼字题的掌握与理解。显然我们第一部应着重在这个“绿”字上,根据知识迁移,我们可以联系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两处“绿”字的运用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学生不难得出:“‘绿’意为‘吹绿了’,它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然而答案并不是到这里就戛然而止的,它的表达效果只出来了一部分,所以只如此作答,不能够得满分。我们在解答时要把这句诗放到整首诗中,放在整个“大背景”,诗人送友人归蜀,选取了多个意象,如“春风”“远壑”“杜鹃”等,可以发现这些景物融合了诗人内心之欢愉。并且在下联,诗人想象友人到家后的生活情境,一切显得那么安适,自得。由此可见,诗人在“春风入树绿”句中,并不是指单纯要写“春风”,而是想通过春风和其他的意象来烘托友人归蜀的那种愉悦氛围,而这种氛围不是发生在夏秋冬,而是在春天的勃勃生机中。所以据此,作答时还应该深入挖掘出春风的活力是春天赋予它的,是作者的愉悦赋予它的,因此,在表达效果上还应解答出它“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

高中诗歌鉴赏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但是在应试上学生还是可以忽略一些细节,有迹可循地去应付作答,只要肯花时间训练,按部就班去做,依然可以交出一个比较完美的答卷。但在这里笔者也想说,中国古代诗歌是很美妙的,如果我们平时能多读诗,多感受诗,多去体会诗歌中美好的语言,我们完全可以将自己融入诗境之中,去跟随诗人或喜或悲。我们不必借助技巧,也依然能够给出更加个性、更加完美的答卷。

高中音乐鉴赏审美心理教学探究论文

一、挖掘高中生音乐鉴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音乐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艺术,情感体验在其中表现得非常明显。音乐鉴赏过程就是情感体验过程,体验的是音乐的情感内涵,或者是学生情感与音乐情感的共鸣性。在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情感内涵时,需要让他们明白这是一种对音乐情感内涵的初步体验,包含了各种感情元素,比如喜、怒、哀、乐等等。教师在教学会欣赏音乐作品时,应该帮助学生从音乐标题及歌词中去找到体验线索。有的音乐作品没有标题,那么学生既要专心欣赏,以主观感性知觉去体验,又要根据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创作目的、作品风格、表现特点等方面去深刻地体验,以准确的领悟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2]作为抒情艺术,音乐的内涵既丰富又深刻。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音乐情感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和音乐思想密切联系。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以外的因素去理解音乐感情。比如声乐作品中可以从歌词找到依据,在标题音乐中可以从标题及文字说明去理解。有些没有标题的音乐作品需要学生更加用心的体会作品情感,在反复倾听中根据直觉去细细体会。另外,还要根据音乐的`社会背景、作者生活经历、创作目的、艺术特征等环节去鉴赏,这样才能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鉴赏到位。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来讲,为了让学生对作品有更多的了解,教师应该引导他们恰当领会三个乐章的情绪变化,不但要给学生介绍贝多芬的创作目的、艺术特征,还可以结合贝多芬在1801年创作《月光》时正经历失恋的背景,来了解这是一首他献给恋人的作品。当时他也耳鸣了,这两种打击让在将痛苦与失望情绪深刻地反映在了作品里,因此该作品也是一部“幻想曲”式的奏鸣曲。只要学生把握了这些,那么在鉴赏《月光》时,也就更能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二、激发高中生音乐鉴赏教学中的想象、联想能力

音乐情感表现是作者在某种思想中基于生活基础来表现情感内涵。所以,学生在鉴赏时应该充分发挥其想象、联想心理,以揣摩音乐中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内容。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想象、联想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并将这种声音形象转换也成客观世界的形象来进行理解。这是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的鉴赏问题。比如,在鉴赏《梁祝》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时,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旋律,并联想生活感受。以高中生的鉴赏水平来讲,他们通常会以春天、花草等自然景色来进行联想,很多都难以明说,更难以想象。故而教师在学生刚接触这首协奏曲时,通过乐器演奏效果与乐器使用、鉴赏乐曲部分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开展想象。例如,呈示部分,轻柔的弦乐颤音和长笛使人感受到如鸟叫般的美丽旋律,而引子主题中双簧管奏出的柔和抒情,则给人带来一种花鸟共舞、春光熠熠的美丽画面。小提琴奏出的柔音是娇细的,而大提琴则走出了浑厚的低音,让学生们对梁祝的爱情有更好的理解。这些感受都是要通过类比联想来体验。教师根据高中生的音乐知识来教授他们音乐理论,并不断引导他们通过联想来想象作品、体验情感,既净化了心灵,又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总之,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鉴赏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密切关系。因此,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需要基于学生的审美心理来进行教学。作为情感艺术的音乐,带给每个人的都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沟通。故而高中音乐鉴赏中,只要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根据她们的审美心理实施音乐鉴赏教学,那么就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美育教育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最终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对于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来说也是大有裨益。

高中诗歌鉴赏中表达技巧的学习

在高中教学的课堂实践中,我们发现高一至高三的许多学生面对诗歌鉴赏题中表达技巧一类题型,总是混乱不清,无所适从。答题时总是找不到头绪,乱答一气。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于表达技巧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容不清楚,二是学生知道几个表达技巧,但不能准确的判断,结果只能是囫囵乱答,生搬硬套,答非所问。针对学生的这一情况,我们把表达技巧加以详细的分类合并,希望广大教师和学生能够从中得到启发。

第一部分 分类与合并

为了让学生不至于混乱,我们首先把表达技巧规定为一个大的概念(母概念),把表达方式、修辞格、表现手法,作为三个小概念(子概念)。于是得出表达技巧所包含的内容:

表达技巧——表达方式、修辞格、表现手法。

关于三个子概念所包含的内容详列如下: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二、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反问、对比、衬托、排比、对偶、反复、象征……

三、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虚实结合(联想想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称静)、乐景写哀情、用典、直抒胸臆、烘托渲染(侧面描写)、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多角度描写等等。

以上三个概念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其实是所有文章、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如果单就诗歌这一文学体裁来说,我们还可以根据诗歌中常见的手法加以删减、合并:

一、删减:在诗歌体裁中,

1、记叙、说明两种很少见到,几乎没有,可以删去,不再考虑。

2、 排比、对偶、反复很少出现,几乎没有,可以删去,不加考虑。

这样表达方式类就还有——描写、议论、抒情。

修辞格一类中就还有——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反问、对比、衬托、象征

二、合并:1、在表达方式中,描写可分为: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而人物描写在古典诗歌中也几乎没有,因而可以忽略。景物描写在诗歌中是极为常见的,但就手法而言,我们通常把这一描写说成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烘托渲染。这样我们就把表达方式中的景物描写合并到表现手法中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烘托渲染(侧面描写)中去了。

2、在表达方式中,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称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这样我们就把表达方式中的抒情合并到表现手法中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中去了。

于是 五种表达方式经过删减、合并以后,还剩下了议论,议论这一手法在古典诗歌中是有的。

3、修辞中的对比和衬托有时候是相溶有时候是不相溶的。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当衬托是反衬的时候,我们通常说是运用对比反衬什么,而以乐景衬哀情也属于反衬,而古典诗歌中正面衬托我们又见的'很少,所以可以把修辞中的衬托合并到表现手法中的以动衬静、以声称静、乐景写哀情中去了。

经过了这样几步删减合并,我们再看——

表达方式中就只剩下了议论,修辞格中还留有最常见的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反问、对比、象征。

这样,我们在判断古典诗歌表达技巧的时候就可以很清晰的围绕下面的一些手法去考虑了——

古典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常见的有:议论 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反问、对比、象征、借代。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虚实结合(联想想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称静)、乐景写哀情、用典、直抒胸臆、烘托渲染(侧面描写)、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多角度描写等等。

第二部分 关于写景的技巧

在上面删减合并后的表达技巧中,还有一些专门用于写景方面的技巧,所以下面专门谈一下面对写景句子,如何判断其写作手法的问题。

在诗歌鉴赏题中,经常会遇到“如何写景”“怎样写景”“景物描写有何特点”等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也常常是含混不清,答非所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能够准确的切入,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一、定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古典诗歌的景物描写中,最常见的是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有时候是视觉和听觉结合(先视觉后听觉或先听觉后视觉),有时候是单纯的视觉或单纯的听觉。

如果写景是单纯从视觉来写的,1要进一步考虑视觉上的几种空间顺序:

由远到近或由近及远,由高到低或从低到高,由内而外或由外而内。

2、要考虑是否是动景和静景的结合或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3、如果有声音的描写,要考虑是否是以声衬静

二、看修辞:有些写景句不仅从如上的角度去写景,有时还运用一定的修辞,比如常见的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借代等,这时候就需要从修辞效果的角度去赏析,修辞的运用,可以把无形的描写对象写的有形,把无声的对象写得有声,把抽象的写得具体……

三、查虚实:有些写景句在描写眼前实景的同时,还加以丰富的想象、联想,这时候判断写景手法应该是虚实结合。

四、找关键词(练字):有时候一个写景的句子,可能就是因为其间的一个字用得好,它可能是词类活用,如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等;还可能是这个词语表现出某种修辞特性,如“千山万壑赴荆门”中的“赴”,就是用拟人手法来写景,赋予原本静态的山川以动态的描写,写出王昭君家乡山川的雄奇伟岸的气势,从而烘托出王昭君远嫁异邦的坚强性格。

由此可见,上面第一部分删减合并后的手法中“虚实结合(联想想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称静)、多角度描写”等其实是属于写景的技巧。

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或表现手法是多样复杂的,但是只要清楚了上面两类(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写景的技巧手法)并加以熟练地记忆和准确的判断,然后再训练好自己的组织和表达语言的能力,就不难解决考试中诗歌鉴赏里有关技巧的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