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典语录

珍珠饰品优美句子锦集50句

日期:2022年08月28日 分类:经典语录

关于佩戴珍珠的名言集锦

时下,越来越多的名人喜欢佩戴珍珠,珍珠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它代表着高贵、典雅和其它珠宝无法比拟的纯洁。好词句网收集关于佩戴珍珠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欢。

1、较之钻石,珍珠就难戴得多了,珍珠的气质不是人人衬得起。一生只戴珍珠的女生多么令人心神往之。——中国第一美一女主持沈星

2、时至今日,在用于女一性一装饰品方面,再也没有比珍珠更为引人注目的了!——美国珠宝玉石协会

3、如果一个女孩子一生人当中一定要拥有一条颈项链的话,我一定会选拣用珍珠所造成的项链,因为珍珠给别人的感觉是如珠如宝,是被宠一爱一的,所以珍珠项链绝对是我的首选。——香港著名影星刘嘉玲

4、佩戴珍珠,能给我冷静、自信,彰显高贵素雅的东方女一性一之美。——著名美籍华裔陈香梅

5、我经常佩戴珍珠首饰,它能使肤色增加色泽和美感。当你穿上一件平淡无奇的女装或外套时,若能再佩些珍珠饰品,就显得气度不凡。——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6、女一性一喜一爱一珍珠,除了珍珠本身外形所具有的'光洁圆一润美感外,潜意识中更会被深蕴其中的纯洁、生命灵气、柔润、含蓄内敛等象征女一性一内在美的气质所打动,产生向往和共鸣。——美学专家永涛

7、女人如果一辈子只能拥有一件珠宝,必是珍珠。——英国戴安娜王妃

8、一个女人如果连珍珠都没有的话,不能称为真正的女人。——巴黎时尚女王香奈尔

9、我当然不能拒绝钻石,它是女人最好的朋友。可我还是喜欢珍珠,它有一种意境和态度,圆一润的淡淡晕光,每一个角度都是完美。——林志玲

关于爱的名言集锦

爱,一直是我们所需要的,也是我们歌颂和赞美的,因为有了爱,世界才会和谐美丽,下面是关于爱的名言,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爱的名言集锦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爱不贵浓而贵长。

(3)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焉而亡。

(4)爱人不以理,这是害人;恶人不以理,这是害己。

(5)爱人者不阿,憎人者不害,爱恶各以其正,治之至也。

(6)心心相印的人,在悲哀之中必然会发出同情的共鸣。——莎士比亚

(7)应当善于同情,而不是善于严惩。——罗佐夫

(8)真正的同情,在忧愁的时候,不在快乐的期间。——冰心

(9)应该尊重彼此间的相互帮助,这在社会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高尔基

(10)真诚的关心,让人心里那股高兴劲儿就跟清晨的小鸟迎着春天的朝阳一样。——高尔基

(11)无论是朋友或是生人遭到了危险,我们都要大胆地承担下来,尽力帮助人家,根本不考虑自己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马克·吐温

(12)聪明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帮助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帮助别人。——埃·哈伯德

(13)只有当你给你的朋友以某种帮助时,你的精神才能变得丰富起来。——苏霍姆林斯基

(14)那种只愿听顺耳之言的人,对他人又有什么帮助?——伊丽莎白·比贝斯科

(15)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起变成弱者。——罗曼·罗兰

(16)帮自己的忙,帮到后来,只忙了自己,这是常常要遇到的。——鲁迅

(17)只要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没有权利袖手旁观。——罗曼·罗兰

(18)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应付生活中无边的苦难的。所以,自己需要别人帮助,自己也要帮助别人。——茨威格

(19)朋友,熟人是靠山,但不能一味地依靠他们。——樱井秀勋

(20)有人问我们的行为会产生什么后果,能走多远而不至出错,我们应该欢迎他,把他当作朋友。

——泰戈尔

(21)感谢是爱心的第一步——西谚

(22)爱是美德的种子。——但丁

(23)爱是理解的别名。——泰戈尔

(24)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雨果

(25)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英·莎士比亚)

(26)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美·爱因斯坦)

(27)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懂得,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便可以少犯错误。(巴金)

(28)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梵高)

(29)爱是不会老的,它留着的是永恒的火焰与不灭的光辉,世界的存在,就以它为养料。(左拉)

(30)它(爱)叫懦夫变得大胆,却叫勇士变成懦夫。——莎士比亚

(31)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泰戈尔

(32)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33)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20)人生是花,而爱便是花的蜜——雨果

(34)爱是纯洁的,爱的内容里,不能有一点渣滓;爱是至善至诚的,爱的范围里,不能有丝毫私欲。

——卢莎公爵夫人

(35)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

——希腊·柏拉图

(36)父子兄弟间相爱,本出于天性,而要讲究利害,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夫妇结合,本出于情爱,而要以经济为条件,就失去了相爱的本意。

——希腊·苏格拉底

(37)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为了爱,我们才存在。有爱慰籍的人,无惧于任何事物,任何人。

——法·彭沙尔

(38)爱,可以创造奇迹。乔迈被摧毁的爱,一旦重新修建好,就比原来更宏伟,更美,更顽强。

——英·莎士比亚

(39)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印度·泰戈尔

当人们一旦遇到自己寻找的人时,心中将会充满惊讶和喜悦之感。如果找的时间越长,越难找,这种心情就会越激烈。

——蒙古·洛岱丹巴

(40)爱能使伟大的灵魂变得更伟大。

——德·席勒

(41)你可曾想到,失去了爱,你的生活就离开了轨道。

——法·拿破仑

(42)地球无爱则犹如坟墓。

——英·勃朗宁

(43)爱可以战胜一切。

——瑞士·希尔泰

(44)希望被人爱的人,首先要爱别人,同时要使自己可爱。

——美·富兰克林

(45)不被任何人爱,是巨大无比的痛苦;无法爱任何人,则生犹如死。

——德·格林贝克

(46)爱是自然而来的,不是买得到的。

——美·朗费罗

(47)一切真挚的爱,是建筑在尊敬上面的。

——白金汗

(48)不被任何人爱,是巨大无比的痛苦;无法爱任何人,则生犹如死。

——德·格林贝

关于品德的名言集锦

我们的生命虽然短暂而且渺小,但是伟大的一切却正由人的手所造成。人生在世,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崇高的任务,那就是他的无上的快乐。--屠格涅夫

一切伟大的行动和一切伟大的思想都拥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阿尔贝加缪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本身。--爱因斯坦

如果道德坏了,趣味也必然堕落。-狄德罗

反对的`意见在两方面对于我都有益,一方面是使我知道自己的错误,一方面是多数人看到的比一个人看到的更明白。--笛卡尔

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别林斯基

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逗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洛克

如果说身体要注意卫生,那么头脑和性格也是要注意卫生的。--皮萨列夫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贡

不迁怒,不贰过。--孔子

见善思齐,足以扬名不朽;闻恶能改,庶得免乎大过。--吴兢

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车尔尼雪夫斯基

和自己的心进行斗争是很难堪的,但这种胜利则标志着这是深思熟虑的人。--德谟克里特

关于佛教的名言集锦

1、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八大人觉经》

2、多欲为苦,生死的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八大人觉经》

3、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八大人觉经》

4、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佛说十善业道经》

5、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佛说十善业道经》

6、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佛说十善业道经》

7、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佛说十善业道经》

8、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佛说十善业道经》

9、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佛说十善业道经》

10、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佛说十善业道经》

11、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12、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3、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14、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着。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此中何法。名为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5、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无取着故。心无障碍故。所行无二故。方便自在故。受无相法故。观无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为清净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6、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

17、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8、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9、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20、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21、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22、佛法是不二之法。

23、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4、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25、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2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27、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28、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29、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猎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30、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3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32、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33、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

34、下下人有上上智。

3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6、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37、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38、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39、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40、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41、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42、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43、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44、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45、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

46、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47、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

48、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

49、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50、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51、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52、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53、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54、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55、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56、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

57、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58、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59、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

60、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61、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62、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63、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64、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65、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

66、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服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

67、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68、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

69、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70、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71、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72、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73、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当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74、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75、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76、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