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典语录

扭秧歌的句子唯美精选50句

日期:2022年10月18日 分类:经典语录

秧歌情散文

■秧歌情

双休日的清晨,天还没亮,我就已经走在了去往北陵公园的路上。

初夏的时光,微风徐徐扑在脸上,让人感到分外清爽,朝阳宛如即将出嫁的新嫁娘,略带着一抹羞色,躲在那片洁白的云彩后面,只是把自己温柔的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树上那些不知疲倦的小鸟亮开了歌喉,唧唧喳喳欢快地唱着晨曲儿,头顶不时有群鸽飞过,留下悦耳的鸽铃声……

街路两旁花圃里的花树五彩缤纷、散发着沁人心扉的幽香。樱花已经快谢了,但小桃红开得正艳、迎春花也绽放着鹅黄的花蕊……。在办公室坐久了,那沉闷的空气和烦琐的业务,让人感到神思倦怠身心疲惫。如今走在这林荫覆盖的小路上,那一份安宁、那一份惬意,顿时另人感到心旷神怡。我忍不住想高声呼唤一声,把兴奋的心情言表,看看周围行路匆匆的人们,我下意识地吐了吐舌头,把那份激情压回了心里。

还离公园大门有一段儿路程,一阵阵激越的锣鼓点儿和悠扬顿挫的唢呐声就迎面而来。身边的人们都加快了行进的步伐,轻快地向公园大门涌去。我也被那旋律陶醉了,脚步忽然轻盈了起来,不知不觉地脚下也合着那锣鼓点儿向园林深处走去。

一路前行,看见树不清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整个公园里成了沸腾的海洋。跳舞的、打太极的、跳绳的、疾步行走的……。认识与不认识的人都那么兴奋,互相致意一起投入到了那欢乐的海洋当中。前面不远处那激越的锣鼓点儿和悠扬的唢呐声吸引了我,于是我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转瞬之间东北大秧歌的火爆场面就映入了眼帘。

只见数不清的男女老少穿红着绿,一手拿着扇子一手舞着手帕,随着优美的唢呐声翩翩起舞。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那轻盈的脚步令您难以相信,有许多人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一改在家中的严肃状态,尽情地释放着心中的激情,宛如又回到了从前,焕发了青春的活力。

秧歌头儿是个滑稽的“济公”,看见他我真的要捧腹大笑了,只见他果真是鞋儿破、帽儿破的滑稽形象。一只手拿着个大葫芦,在扭动身子的同时,不时假做喝上一口醉人心扉的白酒,那份自我陶醉的样子让人捧腹、另一只手则舞动着一把支离破碎的大蒲扇,脚下拐来拐去似乎失去了重心,却又步步踏在锣鼓点儿上不差分毫。他的脸上还用油彩画上几道黑灰,头上是一顶破僧帽儿,那一串夸大的佛珠斜挂在肩上,趔趄歪斜的秧歌步引来了阵阵的喝彩声。我一边看一边称赞“领头这位大爷扭得可真好!”旁别一个大姨却接了我的话茬。她说“姑娘你错了,她是我的邻居,是个女的啊!原来在学校当老师,辛辛苦苦一辈子,退休时闹了一身的病,都快起不来床了。刚来那会儿,一个曲子都扭不下来就要瘫了,可她坚持不懈长年累月地扭着,就是这东北的.大秧歌让她扭好了病,现在精神着呢!”我被她的话语感动了,没想到这简单的健身运动还有这么大的魅力和好处啊?

正沉思着的我,忽然觉得耳边的曲调与鼓点儿更加欢快了起来,抬眼望去那欢乐的海洋正在变换着队型。只见一会儿是“金龙摆尾”、一会儿是“白马分鬃”、忽而“二龙戏珠”、忽而是“摆八卦”和“蝎子倒卷尾”“碎步”等,真是五彩纷呈美不胜收啊!看得我是目瞪口呆,情不自禁地和大家一起拍手叫起好来。

其实身为东北人,提起东北大秧歌我也略知一、二。它也和东北的“二人转”一样,是劳动人民自发的一种田间地头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庆丰收的一种自我欢乐的舞蹈形式。在以前还和祭祀农神祈求丰年,祈福禳灾有关。东北大秧歌粗犷豪爽、热情奔放、舞蹈形式灵活多变。是一种广场歌舞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秧歌也除旧迎新,增添了许多健康向上的内容,在不断的变迁中映照着中华时代的足音。

“阿姨,你怎么不扭啊?”一个稚嫩的童音把我的思绪从无边的遐想中拉了回来。我低头一看,一个小女孩儿手拿一把小花扇子,在奶奶的陪伴下,正一边扭着踏不上点儿的秧歌步一边向我询问着。看着她忽闪的大眼睛,我忽然感到自己的心里,也充满了要舞一曲的激情。于是,也不管自己笨拙的舞姿是否会引来旁观者的哄然大笑,欣然融入那欢乐的人海中,兴高采烈地扭起了东北大秧歌。

■ 邻里之间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景象。几年之间宽阔的柏油车道就取代了以前的马路胡同、一栋栋高楼大厦平地而起,仿佛一夜之间整个世界就改变了摸样。如今在城市中再去寻找旧日的痕迹已经是难上加难。特别是我们小时候生存成长的小平房和大杂院儿,恐怕也只有到市郊才能够见到了。

搬迁了,住进了高楼大厦,在欣喜之余却也感到一些无奈与失落。一个个装饰一新的房间,即美观又漂亮,全然没有了小平房那种烟熏火燎的痕迹,我仿佛一步登天、心境悠然。时间一久,当欣喜激动的心情过后,心中却产生无名的寂寞与烦恼,那漂亮的房间仿佛一个个小盒子把自己与他人拉开了距离。每天晚上进来、清晨出去,仿佛住在无人之地一般。即使和左邻右舍也是老死不相往来,最多见面点点头,连其姓氏名谁都不知晓。遇见有个问信儿的,都说不出对家是谁。

前几天,我们家附近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大白天的三楼一家的全部东西,就被小偷雇了汽车搬走了。当时屋内还播放着悠扬的音乐,那所谓的“家主人”大大方方地指挥着搬东拿西的。路过的邻居都以为是人家自己的事儿,谁都没往心里去。直到派出所来破案,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家主人是新婚,丈夫在外地工作,妻子一人不敢在家里住所以总回娘家,被小偷盯上了才造成了这样的结局。

我听到这个消息,忽然怀念起以前居住的大杂院来。那时的邻里关系和谐融洽,真是一家有事儿八方支援啊!哪天家里有事儿了,把孩子往邻居家一放,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走一天,一定饿不着也摔不着。天下雨了也不需急急忙忙往回赶,自有他人帮我把晾晒的衣服、被褥收起来。冬天下雪了,房门推不开,临家大哥会帮我扫净门前雪。秋天要打煤坯了,邻居们也会自觉地伸把手,绝不看笑话。

记得那年八月十五,爱人提议各家做个拿手菜,晚上大家一起过中秋节。当月圆之时,我们那个小院儿就成了欢乐的大家园。大家把各家的桌椅搬出来,上边摆满了各家的拿手好菜,再加上各种水果和月饼,孩子们在一旁笑闹,大人们边喝酒边谈天说地,真是欢天喜地好不热闹啊!

如今,再提起邻里关系的话题感到是那么遥远,真羡慕那曾经的美好与和睦的邻里关系,虽然现在大力提倡打造和谐的社会,但以前的那种关系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写到这里感到心中有一丝惆怅……

海阳大秧歌散文

电视普及的今天,过年看春晚似乎成了国人的精神年夜饭,可是对于我们家乡人来说,过年看秧歌也是不可缺的一道美味大餐。

我们家乡地处胶东中部前沿,黄海之滨,是海阳大秧歌的发祥地。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的秧歌之一,曾经作为保留节目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博览会的展演。

海阳秧歌表演形式独特,其内容十分丰富,表现打鱼狩猎、农田耕作、大夫行医、货郎卖货、箍漏锯缸、艺人卖艺,还有扮演戏剧佳话、民间故事,粉墨浓妆,锣鼓伴奏,列成长队,踏拍欢舞,串街走巷。表演形势分大场子和小场子两种:大场子是群舞,主要表现欢乐和激昂的情绪(大地开花、大走阵等);小场子是独舞、双人舞和多人舞(锢漏与王大娘,货郎与翠花等)质朴优美,耍逗有致,情趣盎然,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由于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的不同,俗有“南文、北武、东雅、西俗”之说,又有“大架”和“小架”秧歌两源之分。大架秧歌,舞队文雅富丽、豪放优美,以锣鼓伴奏。小架秧歌,舞队朴素,粗犷,自由欢快,以锣鼓管弦乐伴之(唢呐、二胡、笛子等)。

我们村的秧歌是属于海阳西南乡的小架子秧歌。而我的父亲就是村里秧歌队将近五十年的老“师傅”,也就是秧歌头儿。我从十几岁就跟着他扭过秧歌。我们村的秧歌远近有名,过年的时候自己的村子演完之后,每一次都被别的村子请去,有时候一天跑七八个村子,虽然累得身体散了架,可是伴着锣鼓唢呐的节奏尽情舞蹈的滋味,实在是很爽。另外,作为酬劳,那时候请演出秧歌的村子会送我们一点炒花生、糖块和卷烟之类的,这些东西散戏会分给我们,我当时扮演的是一个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学生,那个道具书包正好装得满满的,跑了一天了,又累又饿,正好自己背着一边吃,一边回家,心里象开花一样的惬意。

我们村的秧歌注重的是一个“扭”字,注重与观众的交流互动,有时候演员甚至可以到场下拉上几个人一起扭。一般的秧歌都是“武场”的伴奏,就是锣鼓,而我们村却同时有“文场”的,就是二胡、笛子等等民乐的伴奏,节奏轻快俏皮,在铜板击出的“咔咔”的节奏里,能听到演员“嚓嚓”的踏步声,非常的美妙动听,同时,演员们走三退二,尽情的扭动,可以说是我们秧歌最值得炫耀的一个特点。许多村子的秧歌头儿都来跟我父亲请教文场的曲谱,都被婉言拒绝了,因为那是我们村的专利,不得外传。

过年的大秧歌一般都是正月初一开演。早上六点钟开始化妆,八点多的时候开始走街串巷,这实际上是在招徕观众们,尤其是女人们和小孩子跟在秧歌队的后面,秧歌队走到谁家的门口,一般都会放起鞭炮迎接。九点钟到村子中央大场子演出才算正式开始。

走在队伍前面的是乐大夫。乐大夫是舞队的指挥,左手抱伞,右手执甩子,关于其身份,民间传说不一,有说是一看场佬,反穿皮袄是为御寒,手抱雨伞有祈求风调雨顺之意;也有说是一过路大夫,手执马甩是为了消病去邪。

跟在后边的是花鼓和彩扇。花鼓一般由十六至二十四名男青年组成,武生扮相,排在队伍前列,为秧歌队开路和打场,单手击鼓,左手虽持鼓槌但不击鼓,只随节奏相应地做动作。彩扇则有人数相同的年轻女子组成,也是跟着想的节奏舞动。

小嫚作乡间姑娘扮相,原与花鼓结对表演,后逐渐脱离花鼓而独立表演。

货郎与翠花。表现乡间小商人串乡走村,村姑挑挑买小百货的'生活情节。

箍漏匠与王大娘。民间传说;王大娘是玉皇大帝的女儿旱魃所变,她私自下凡,变成村妇王大娘。箍漏匠是南天门土地神变化,受玉皇大帝之命,到凡间捉拿王大娘归天。艺人选取二人相遇后戏逗打闹、相互周旋的情节,编排成一段双人舞蹈,既可以串街走阵,又可以在演场时单独表演。

丑婆与傻小子。丑婆是乡间老妇扮相,傻小子则是顽皮孩童扮相。二人在秧歌队中不受局限,可随意跑动,逗闹嬉笑,取悦观众。这一点,往往就是整台秧歌的看点,有一对好的丑婆与傻小子,就能把现场观众的情绪煽动起来,从而反过来感染别的秧歌队员更加卖力。

秧歌是真正的平民文化。它利用过年这个载体,让这个人人喜爱的大众文娱一年年、一代代传承下来,它让我们朴实甚至有些保守的农耕民族得以在过年这个日子里尽情的张扬、狂欢;可以这样说,秧歌是过年的魂,年是秧歌的神。

过大年,扭秧歌。我就以我的一首诗“海阳大秧歌”作为这篇文字的结尾吧。

渲染火的热烈

张扬海的腥鲜

那锣鼓敲打的急急风

鼓胀起心翼——

你们所有的人们

都扭起来跳起来摇起来啊

看千人空巷的村庄

演绎另一种醉态

双桨一摇

八仙就过海

唢呐吹起

猪八戒要娶媳妇

所有的故事和传说

所有的极乡土的情节

都在舞动的脚步中

粉墨登场

扭起来跳起来摇起来啊

看我平淡人生在今朝怎样癫狂

故乡的秧歌散文

有事没事的时候,我总爱随口哼几句小调,哼来哼去,哼得最多的总是家乡的秧歌。我喜欢家乡的秧歌!

我们的村小,从记忆中的三十户人家,到现在的四十三户人家,足足发展了三十多年。这样的小村,办不起庙会,唱不起戏,连支旋鼓队都凑不起。一年到头,乡亲们眼巴巴等待的娱乐活动只有正月里唱秧歌。

村中的秧歌由村民每年轮流当值,三户一组,称为会长,负责收会钱,端午节杀羊分肉,正月里耍秧歌。正月初一,会长把纸花盆,高夜灯,狮子大头分给乡亲,并请好春官。乡亲按期糊好的灯笼,统一交给会长。三户会长中选一家当社火馆,作为诸神行宫,专门耍秧歌。初七初八锣鼓声响起,会长们忙着糊神盆,分香,灌羊蜡。灌蜡的膻腥味弥散在村中时,万事已俱备,只等秧歌出场。

我们村的秧歌出场早,几乎是周围诸村中最早的,一般正月初九晚上便在小孩的千呼万唤中姗姗出场。第一趟接神,第二趟接春官,春官大家尊称老大人,第三趟烧香。烧香最有意思,是每晚的第一功课。先到山神庙烧,回来时顺便在大柳树下烧一根,大柳树没了后,路边搁个纸箱,这里是烧给家神的,家神为自家先人,是不计较府弟简陋的。最后在社火馆诸处烧。烧香时大家跟着老大人,提着灯笼,端着香烛盘,打着高夜灯,背着鼓,打着钹,敲着锣,鱼贯而行。到一处,大家跪倒,烧香燃烛点马,磕完头时大家齐呼一声,这是小孩们最快乐的时刻,往往竭尽全力高呼,声音冲破亢奋的锣鼓声,直上夜空。烧完香,秧歌正式开场。

秧歌出来后,不能每晚在社火馆耍,须出院,到乡亲院里耍。以前乡亲请,后来会章派,再后来由于一晚的花费太大,分成小组,十余户人共支一晚秧歌。小组由抓阄决定后,各组的人共同商量时间、地点、费用。然后明确分工,买烟酒的买烟酒,购烟花的购烟花,搭官棚的搭官棚,调凉菜的调凉菜,谝闲传的谝闲传……

出院时先烧香,后在社火馆唱支《十炷香》,纸花灯笼狮子服饰等行装全部收拾停当,便浩浩荡荡出门。两个探马,白球鞋,红灯笼裤,黑马褂,头勒白手巾,斜挎大马铃,手中灯笼上下翻飞,来来回回奔舞在村道上,不停将秧歌行程报送给东家。老大人戴礼帽,挂长须,着灰袍,执黑扇,左摇右摆,不慌不忙,威风凛凛,款款而行。前面两人挑着宫灯,左右两护卫扛大刀,执长枪,后面跟着秧歌队伍。

快到门口,东家早带领一干人迎出门,相对跪下,和老大人一同烧香点马燃烛,起立,东家致欢迎词,老大人答谢。锣鼓喧天,人声喧闹,烟花璀璨,彩灯闪烁。两人一人一句,寒喧客套,打躬作揖,相互谦让,老大人前行,将秧歌队伍迎进院门。鞭炮齐鸣,烟雾弥漫,老大人扇着扇子,煞有介事,大声呼喊:“我的官,升的快,秧歌引进小军的院,小军的'院,实好看,高楼瓦房赛金殿,一年的粮食过万担……”说完后老大人坐在官棚,喝茶休息,其余人安放行装。院里挤满看秧歌的乡亲,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小孩在人群中来回穿梭,游来游去。

首先出场的是武夫,耍一趟红缨枪,打开场。接着是《迎秧歌》,四个后生,探马打扮,四个旦角,凤冠霞帔长裙,领头的掌着高夜灯,其余皆手挥五色三角旗,在院中穿插,旋转,旋到圆心时,开始歌唱。唱声高亢欢快,使人的心也欢快起来。这时候,有人忙着给大家递烟,敬酒,分糖。

迎完秧歌,照例是老人们清唱,举着一两个高夜灯,两个旦娃子夹在其中扇扇子,众人围成一个圆。老人们唱的是古老的秧歌曲,平和舒缓,如阵阵松涛,习习和风,在山谷间飘荡。众人前摇后摆,右顿右挫,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一唱三叹,回环往复。没完没了地唱下去,让人着急。有时一节唱完,打鼓的已抡开了胳膊,结果又依依呀呀起来,仔细一听,弟兄四人,才唱到老三,纱灯才画了两面。听老人讲,千万不能小瞧这些小曲,这才是秧歌的根,是流传了多年的大秧歌。这样一说,似乎他们没完没了地哼下去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

唱完小曲,我们喜欢的丑角逐渐上场,《洗衣服》《粉团》《耍板凳》《看婆娘》《锄棉花》《抖跳蚤》……这些秧歌都来自日常生活,有说有唱,情节完整,节奏明快,一边搞笑出丑,耍怪逗乐,一边歌唱,往往让人笑出两窝眼泪。这是淳朴的乡亲用最淳朴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日子,歌唱对生活的热爱。最热闹的是《娶媳妇》,打扮滑稽的轿夫抬着娇美的新娘,三摇四晃,上下颠簸,后面跟着大大小小的迎亲队伍,敲打着勺子,脸盆,小鼓,大钹,铜锣等一切能拿在手上的东西,扭扭捏捏,口中模拟着各种乐器的声音,热热闹闹,欢快祥和,令人忍俊不禁,涕泗横流。

接下来的是文雅的,《南峪连担水》《十对花》《转花园》《推花园》,《观花园》,这类以花与花园为主题的秧歌优雅喜庆,如阳春白雪,堪称大雅之乐。《转花园》四生四旦,后跟一老太婆,生一手叉腰,一手托花盆,旦扇扇子。《转花园》须有二胡伴奏,要求八人步调统一,动作到位,有板有眼。从春季的牡丹观到冬季的梅花,一趟下来得半个小时。最难唱的是《观花园》,员外家的四个小姐扇着扇子出场,“三月初三,正清明”七个字,得弯来拐去,停停顿顿半天。先慢慢走上一个慢坡,“呀——”停顿一下,第一个“三”字才唱完。突然在个褶皱里打个转转,又上一慢坡,到山顶,往下一滑,一停。继续下到谷底,再逐渐上升,又转一山坳,又往下滑,突然一个转身,停住。小时候我学唱秧歌,这一句老学不会,母亲天天教,结果只记住了这一句。《推花园》节奏快,纸花盆在花盘上滴溜溜转,一不小心跌倒蜡烛,烧着花盆,众人连吹带打,一阵忙乱。高夜灯的爆花也常常纠缠在一起,令人提心吊胆!

月上中天夜渐深,划拳之声渐起,官棚里醉醺醺的老大人把持不住场面,东倒西歪,醉话连篇。场面上有场面上的热闹,场面下的热闹在鼓背后。一笼熊熊大火,映红了一群醉脸。这里聚着一群不会唱秧歌的乡亲,别看这些乡亲不会唱秧歌,却是秧歌场上的主力,不仅搭棚卸棚在行,背鼓背服装箱也在行,当然喝酒更在行。无需废话,快刀斩乱麻,要的是痛快,三拳两胜一大杯,胆小的离远点,不知不觉地上已“咣当咣当”滚满了空酒瓶。菜碟还未放下,早成了空盘子。酒至半酣,端来一大簸箕的洋芋,热气腾腾。全场的乡亲唱秧歌的继续唱,吃洋芋的不停吃。一正月塞满酒肉的肚皮正需要绵软可口的洋芋疏通肠胃。一颗洋芋下肚,全身热乎,暖暖和和,寒意全无。

这时上场的是一些祈福纳祥的神话传说。《湘子度林英》中我最喜欢看韩湘子为了暗度林英,跳下云头,一道烟化成个糟老头子,四仰八叉在花园中酣睡的情景。《青白蛇》中青姑娘白姑娘手中的双剑舞成一朵花,如怨如泣的唱腔令人动容,大大增加了对我们对法海的怨恨。《刘海撒金钱》中黑虎龙官出场时烟雾缭绕,声如哄钟,着实吓人一跳。刘海扇起的金钱漫天轻舞,飘飘洒洒,如花似蝶,袅袅而下。

“狮子滚绣球,好的在后头。”鼓声一变,大头和尚迈着大步,一步三摇,摇头晃脑开始一天的日常功课。宽大的红袍裹着肥胖的身子,憨厚可掬。掸尘扫地洒水,刷牙洗脸揩嘴,敲锣打鼓,烧香点马磕头作揖,慢慢悠悠,一丝不苟,有条不紊。最后放个爆竹,“啪”地一声,自个将自个吓退几步,顺势倒下盘腿打坐,双手合十念经。不出十秒,大头和尚便昏昏欲睡。鼓点骤急,如雨打芭蕉。这时柳翠出场,妖艳妩媚,满脸鬼气。在大头周围扭腰摆胯,呲牙咧嘴,调戏和尚。空气瞬间暧昧起来。柳翠拉起和尚后,一佛一妖,一肥一瘦,一阳一阴,一臃肿一灵巧,如高山与流水,黑熊与狐狸,豪放与婉约,在院中跳跃,欢腾。

大头和尚将柳翠搂抱出门时,狮子上场,引狮人手中的绣球灯燃着蜡烛,大球套着小球,五彩琉璃一般,奇巧的是里面的小球可以动,转来转去。挂红响炮后,狮子衔着绣球灯,跳将出门。老大人带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出门,和来时一样热闹。送完秧歌,本组人员拆棚扫院,又开始忙碌。收拾停当,炒几个热菜,坐下来喝杯酒,将热闹一直延续到日上三竿……

秋后的蚂蚱,过了十五的秧歌。十五一过,秧歌越来越冷清。二十左右,秧歌卸架,留下村头巷尾的一堆堆鞭炮皮,今人怅然……

这几年我住在城里,每到过年,唱戏比武耍秧歌,热闹非凡。尤其十五这天,各处的秧歌排队进城,踩高跷的,旋鼓的,扭秧歌的,彩车上扎着各色戏曲中的人物……大街小巷人山人海,车马塞途。家乡的秧歌,不及城里十亿分之一。我瞅着这些,如穷酸小子瞅着财主家的酒席,脑中却始终回想着自家的洋芋疙瘩酸拌汤,不是滋味。

我喜欢家乡的秧歌!

家乡的秧歌散文

我出生在蓟运河边的一个小村庄,十四岁全家搬到了县城。虽很少回老家但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尤其是家乡的大秧歌更是让我魂牵梦绕。

说起老家的秧歌,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听我爸爸讲,从我太爷那辈起,就开始有一支小队伍了。那时我的爷爷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小伙子,他十分喜欢热闹,愿意参加太爷组织的秧歌队。因为容貌俊美,常男扮女装,打扮成一个小媳妇的角色。到了年三十那天,锣鼓震天,忙了一年的村里人都跑来看秧歌,那场景是热闹的很呢。上世纪60年代,村里人生活还相当贫困,为了扭起秧歌,你家出个一尺红布,我家舍出二尺红绫,他家献上几张毛币,东拼西凑,就这样年轻力壮的大伯、爸爸、三叔、及其他二十个年轻小伙,大姑娘腰系红绸扭起了大秧歌,扭出了父辈人的辛勤及热火朝天的生活。

我12岁那年,正值改革时期,家家户户有农田,有存款,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人们有了闲情逸致更爱扭秧歌了。临近过年的时候,大家便聚集在一起,喜喜乐乐地商量秧歌的角色扮演,鼓手、唢呐手由谁担任。因我祖辈都热爱秧歌,吹拉弹唱基本上都有本家亲戚。我大姑那时既在秧歌队里扮演小媳妇,又担任着副队长,负责秧歌队队员的衣服、头饰的采买。记得过年时,扭秧歌开始前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去我大姑家化妆打扮,她们有说有笑,鲜艳的服饰和漂亮的头饰看得人眼花缭乱,妹妹我们几个好美的小姑娘趁她们不注意的时候,也把那珠花往头上戴,心想若是自己扮成角儿,会多么的美。待大队的唢呐声、锣鼓声响起的时候,孩子们箭一样地冲出家门,早早地给自己找一个好位置站在那里等着,四六八庄的小商贩也来凑热闹,有卖糖葫芦的,卖棉花糖的,吹糖人的,大人们都高兴地给孩子买这买那,在那个时候,孩子们最高兴地就属一边看秧歌,一边吃糖葫芦啦。有几个噶小子,还把小鞭炮点燃后放在你的身后,吓你一跳呢。这时候,扭秧歌的人装扮好自己的角色,也高高兴兴地出来了。有推旱船的白发老翁,有手拿鸟笼的傻小子,有抽烟锅袋的地主婆,有风度翩翩的公子哥,还有风情万种的小媳妇……可谓生旦净末丑在这三十多人的秧歌队伍里应有尽有,大家最爱看的就是那“傻小子”啦,扮演的人惟妙惟肖,活脱脱地把那个角色演活了,他不光会随着音乐有节奏的扭动,还时不时地说上几句癫疯的话,让我们捧腹大笑,手里的鸟笼也是把玩掌中,人群中传来一阵阵掌声、叫好声、欢呼声。

村里还有个风俗,就是“接秧歌”。年三十的晚上,把秧歌队请到自家门前扭上一段,图的就是来年日子红火。接秧歌的人家事前准备好烟茶糖点,等秧歌队快到门口的时候,放上一挂红鞭炮,这就扭起来了。李家扭完了去老王家,我们一群小孩儿跟着秧歌队伍,来来回回地走也不觉累,现在想想,那时就已经对秧歌情有独钟了。

在我十三岁那年,村里的秧歌到了顶峰时期。扭秧歌的人越来越多,最小的'只有十岁。那年还新添置了两个大头娃娃,一头“小毛驴”,秧歌队长想在村里征演骑驴的小媳妇和赶驴的小伙子。大姑知道后跑来我家,让我和妹妹赶快去报名。奶奶在一旁笑呵呵地说:“咱们老刘家从根上就是扭秧歌的料,一辈接一辈,奶奶支持你们去扭秧歌。”妈妈和爸爸也是举起双手赞同。“海选”那天,二十几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小小子等候着秧歌队长的选拔。通过比个头,听节奏,看舞步等环节,队长选了10个人。待我把那“小毛驴”套在身上,仿佛就找到了感觉,随着鼓乐手吹响的节奏,我动作连贯优美,神态自如,大队长说:“就是你了。”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感觉自己为家争了光。同时妹妹也被选上了扮演赶驴的小伙子。

村里的秧歌因角色多,姿态美,人员多已经在周围村庄扭出了名气。各村都前来邀演,还被邀到县城参加秧歌汇演比赛。为拿到好成绩,我们秧歌队每天都要把曲目排练上好几次,有时中午饭都顾不上吃,大家乐此不疲,那时心里只有一个念想,我要扭出最好的水平,为村里争光。比赛那天,正值四九天,风吹在脸上像刀子刮一样,我们穿着笨重的大衣坐在双排车后面,有说有笑,谈论着自己扮演的角色如何扭得更好。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村拿到了花会比赛的第一名。想在回想起来,心里还是一阵甜蜜。

我搬到县城有二十余年了,老家的秧歌还在扭着,听说最小的队员仅是一个三岁的孩子。这秧歌不单单是祖辈留下的文化,一代一代地往下传,更成了村里人锻炼身体的一种娱乐形式。一把花扇,一块手绢,一曲唢呐,听到鼓点声,我还会不由自主地踩着节奏,哦,老家的秧歌,我始终情有独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