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警句格言

赞美内在美的诗句汇集50句

日期:2023年03月21日 分类:警句格言

诗经中女性的内在美

古代的人,非常看重内在美。内在美有很多种,说到内在美,不得不提《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古代美女的内在美,是怎样的呢·如果这个女子,只是一个貌美如花,内心却是一片荒芜或是杂草丛生,会得到如此的青睐吗·

窈窕:美心为窈,美状为窕。淑:善,好。张衡《七辩》:“淑性窈窕,秀色美艳。”形容女性性情之美,娴静文雅。

《毛传》释“窈窕”为“幽闲也”,释“窈窕淑女”为“幽闲贞专之善女”。

屈原《楚辞·九歌·山鬼》中的山鬼,诗人除了将美德美貌集其精华而赋予了她之外,还将最打动人心的美女典型形态赋予了山鬼——“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此即是“窈窕淑女”的变相说法。

而我们现在意义上的“窈窕淑女“,则指外在相貌姣好,魔鬼身材之女性。

《关雎》对女性美,做了最全面的概括和提炼。我想,置《关雎》于《诗经》之首篇,不仅是因为它蕴涵《易经》之,亦因为,它承载的坤德之美。

因为《关雎》的美,是全面的概括和提炼,所以,看看下面几首,讲述了古代女性的哪些内在美----

1、 勤劳之美:《周南·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葛藤多柔长,蔓延山谷中,叶儿真茂盛。黄雀轻轻飞,栖息灌木上。喈喈啭欢声。

葛藤多柔长,蔓延山谷中,叶儿真清鲜。割来煮泡后,织成粗细布,穿试百不厌

轻声告保姆,思归情牵缠。洗罢贴身衣,又忙洗外衫。何洗何不洗·早归父母安。

一片片碧绿的葛藤,蔓延在幽静的山谷里;在这幽静的山谷,被一阵“喈喈”的鸣叫打破,抬眼一看,原来是美丽的黄雀在灌木丛上唧唧喳喳地快乐鸣叫。

这“无人”的境界,有位喜悦的女主人公,在那里顾盼、聆听。女主人公的身影是飘忽的:刚看到她弯腰“刈”藤,转间又见她在家中“濩”葛、织布了。

于是那满谷的葛藤,又幻化成一匹匹飘拂的葛布;而我们的女主人公,则已在铜镜前披着这“絺、綌”,正喜孜孜地试穿呢!

“是刈是濩,为绤为絺,服之无斁。”一句“服之无斁”,透露着辛勤劳作后欣慰和自豪。这都说明了一位勤劳、善良、有教养的女性采葛、治葛到纺织成布,以及女子的勤勉与专心致志。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诗中多了位慈祥的“师氏”。她似乎在倾听,又似乎在指点,因为她的女主人,此刻正央求她告知急需洗的衣物。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情急的女主人公,带着羞涩和抑制不住的喜悦,终于向师氏吐露内心的秘密,原来是位急切待回娘家的新娘子!

由此可见,前两章的山谷中葛藤、黄雀的美好春景,和“刈、濩”、织作的繁忙劳动,不仅传达着女主人公期盼中的喜悦,也表现自己是熟悉女工、勤劳能干的自夸自赞了。

这样的女子,无论是嫁到夫家还是回娘家,都是足以令夫家疼爱并带给父母莫大安慰。

2、 善良温柔之美:《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燕子飞翔天上,参差地舒展翅膀。妹子今日远嫁,相送郊野路旁。瞻望不见人影,泪流纷如雨降。

燕子飞翔天上,身姿忽下忽上。妹子今日远嫁,相送不嫌路长。瞻望不见人影,伫立满面泪淌。

燕子飞翔天上,鸣音呢喃。妹子今日远嫁,相送远去南方。瞻望不见人影,痛心伤悲。

二妹诚信稳当,思虑深长。温和而又恭顺,为人谨慎善良。常常想着父王,叮咛响我耳旁。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描写了仲氏为人可靠,心地厚道,既温柔又和蔼,谨慎又周到。

3、 宜家之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宜:和顺、亲善。这里面的一个“宜”字,一个女子,若能让一大家子都和睦幸福,外在的貌美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颗善良的心、良好的品德,要有“宜室”、“宜家”的内在美,才能被夫家所接纳,日子才能和顺美满,其乐融融。

不懂得和顺,亲善家人、夫家人,是很难让一个家族兴旺起来的。

所以,这个女子,是否能爱及夫家人,孝敬长辈,友善手足,是非常重要的品德。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如果真的爱另外一个人,那么就看Ta爱不爱对方的家人朋友。这是现代版的宜家之美德吧。

赖老师每天早课结束后,都会说:“宜家人去吧!”如何宜好家人·《易经·坤卦》---厚德载物。老师就是教导我们要做好坤德,做个懂得宜家人的好女子。

赖老师还告诉我们,整部《诗经》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宜人。

所以,作为一个女子,有何理由不好好读读《诗经》,不好好享受一下《诗经》的美呢·!

4、 生育之美:《周南·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蝗虫张开翅膀,群集低飞翔啊。您的子孙多又多,家族多兴旺啊。

蝗虫张开翅膀,群飞嗡嗡响啊。您的子孙多又多,世代绵延长啊。

蝗虫张开翅膀,群聚挤满堂啊。您的子孙多又多,和睦好幸福啊。

这首诗表达的是对人子孙众多的赞颂与祝福。

一个女人必须能为夫家传宗接代,让这个家族人丁兴旺,这是当时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品德。《毛诗序》:“后妃子孙众多也。言不嫉妒则子孙众多也。”。宗族延续、祖先受到祭祀,这是当时人们的热切愿望,也是婚姻存在的根本意义。

5、 孝之美:《周南·汝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赬尾,王室如燬;虽然如燬,父母孔迩。

沿着汝河大堤走,采伐山楸那枝条。还没见到我夫君,忧如忍饥在清早。

沿着汝河大堤走,采伐山楸那余枝。终于见到我夫君,请莫再将我远弃。

鳊鱼尾巴色赤红,王室事务急如火。虽然有事急如火,父母穷困谁养活·!

此首诗描写的是丈夫久已行役在外,秋往春来一年又一年,她孤苦无依、忍饥挨饿,维持生计,照顾父母,这就是孝。

《葛覃》中,勤劳的女子,如此贤惠,所以深得夫家的喜爱,女儿过得好,免去父母的担忧,这本身就是一种孝!

《桃夭》中,宜好家人,日子和和美美,父母定会安心,这是孝。

《螽斯》中,为夫家传宗接代,让夫家人丁兴旺,这也是孝……

6、柔静处下之美

《诗经》里的女子,基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柔静处下之美”,如上的几首,都有饱含此德。

此处不一一罗列,朋友们在读的时候,多加体悟。

在《老子》中,亦有描述:“柔弱胜刚强”、“守柔曰强”、“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女人是柔弱的,但却是“生之徒”。这些,告诉我们:女性的柔静之美、处下之美是天下最强健的,是最坚强、最坚韧的力量,人生之苦难与忧患能在她们柔弱的肩膀上奇迹般地承受起来。

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女性这种柔静、处下不正是水的形象吗·!

高中时,学过《孔雀东南飞》,故事里近代版的刘兰芝几乎再现了《诗经》中对女性形象的各种内在美品质的刻画。

她“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饶富修养,能勤俭持家,对婆母、丈夫皆善待之。

她为人沉静聪慧、宽容自持,面对婆母的驱谴、丈夫的留恋、娘家兄的势利、社会的险恶,她心如明镜,深有准备地应对这一切。

刘兰芝心地之善良美好、忠诚于爱情之纯真执着、计事之入情入理、料理事物之从容刚毅……

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品德,所以刘兰芝跟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这么多年,一直在读者的心里。

反观我们现代所谓的美女,我们所追求的美,是怎样的·

一种是有着姣好的美貌,却缺少了内涵;

一种是有着所谓的内涵(大多为学历高、阅历多),一般的面貌,却是“不让须眉”驰骋商场;

一种天天叫喊着“男女平等”,家里家外,该参与的不该参与的,凡事都掺和,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

更多的,相貌平凡,学识平平,却不知美在哪里,何为美……

外貌是父母给的,我们该珍惜,对“人身”怀有敬畏的心,懂得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然而整个社会,整容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迈克尔·杰克逊,把自己由黑整到白;韩国的明星,几乎没有不整容的,港台明星亦不用说了,大陆追风亦甚,被整容整死人的大有人在。

我们的价值取向都是错了的,人类的'道德到了底线,女德也到了底线。

《女论语》这样阐述到:一个好品德的女人,最后成为一个好品德的母亲,一个好品德的母亲一定会培养出好品德的孩子。

女人爱美,我们如何让自己真正地内外都美起来呢·

今天的女子更应讲求“四德”--品德高尚、言谈文雅、才能出众、举止得当,这样的境界难道不是今天的女士和男士都期望的·

其实,赖老师早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在经典里。

我们不用整容,诵读经典,来改变我们的气质和容貌,腹有诗书气自华!

坤卦告诉我们:厚德载物。厚德,包含了女子该具备的所有宝贵美德,做好家道、坤道,就是最美的女人!

《诗经》,还让我们拥有双慧美的眼睛看这个美丽的世界,原来我们平凡的生活可以如此诗经!

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一位美女:集真、善、纯、内在美与外在美于一身,她就是赖老师的太太, 我们可亲可爱的师母---苏老师,师母就是现代美的化身。

让我们学习圣贤的智慧,学习我们美丽的师母!

内外齐修,让我们获得真美、大美、完美,美得深刻,美得玄妙!

摘录一首诗,与女性朋友们共赏、共勉:

女人柔情如水,我们柔情得如缓缓流淌的山泉,悄无声息地滋润着青山、大地,催开大自然的桃红柳绿!

女人纯情如水,我们纯情得如小溪水般清澈纯洁,明亮见底,生命孕育其中,珍宝蕴藏其内!

女人温情如水,我们温情得就如温泉那般暖意荡漾,可以治疗男人心灵的创伤!

女人深情如水,我们深情得就像大海的港湾,可以停泊男人之船、婚姻之船、家庭之船。

女人真情如水,我们真情得就像喷泉里的水,散发出来的晶莹水珠,颗颗包含着浓浓真情。

女人激情如水,我们的激情就像山涧的瀑布,飞流直下,咆哮不止,永远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诗经 静女

【原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翻译】

文静姑娘长得美,约我相会在城角。故意躲着不出来,我抓耳搔头打转转儿。

文静姑娘长得俊,赠我信物红管笛。管笛红色放光彩,让我心中好欢喜。

放牧回来赠我茅,茅草好看又奇巧。不是茅草本身美,只因美人送我的。

【内容分析】

《静女》选自《诗经·邶风》。邶风,是邶国(今河南淇县以北至汤阴县一带)境内流行于民间的一首歌谣。它作于卫宣公时代。对于这首诗的题义说法历来不一,“—说:这是讥刺卫宣公好色,偷娶子妇。—说:是淫奔期会的诗。”(《诗

经译注》卷二,第3l页,中国书店版)这两种解释看来都不可取,前者实为牵强附会,后者实为封建思想之偏见。客观看待全诗内容,它确实是—首充满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反映农村青年男女恋爱约会的好诗,内容健康向上,感情朴实真

挚。描写了一个青年男子对情人的爱恋之情,颂扬了静女可贵的性格特征。它既是一首难得的叙事情诗,又是一则别具风格的爱情小品,值得人们品读寻思。

《静女》是以—个男青年的口吻,倾诉他赴情人约会的情景,诗中刻画了他见到女子前后的不同心情,表现了他们甜蜜美好的爱情生活。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内容依章分层,从约会、赠物、回忆三个方面抒写,逐层深入,层层透出静女的聪明善良、天真活泼的美好性格,句句表现出青年男子对静女的爱恋之情,字字流露出小伙子沉浸在无比幸福、满足的热恋之中。

第一章,描写约会情景,表现静女性格。开头“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概括了姑娘的美。一个“静”字,点出她文静大方的内在气质:一个“姝”字,点出她漂亮的`外貌:“城隅”,既点出幽僻合适的约会地点,又透露出姑娘大胆心细、聪明过人的心智。“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两句,是约会过程中最精彩动人的情节。—个“爱”(通“”,隐藏之意)字,用得极有神韵,写出了姑娘调皮逗乐的情景。她本来比小伙子来得早,但却躲藏在—边,偷偷地观察来赴约的小伙子有何表现;小伙子按时到达约会地点,迟迟看不见心上人,急得抓耳搔头,直在原处打转转儿。此时这复杂而焦虑的心情可以想象,使得约会的情节跌宕起伏,气氛既活泼愉快,又幽默风趣,颇带戏剧色彩。此时姑娘天真活泼、聪明调皮的特征也因此而得以丰富和补充。流露出小伙子对姑娘的无限深情。

第二章,写相见时赠物,借赞赠物,含蓄地抒发对静女的爱恋之情。这一个“说”(悦)字,内涵丰富,在热恋的情人看来,对方赠送的任何东西都是美的,所以“彤管”也远远超越了它自身固有的价值,颜色变得分外艳,光彩也分外暖人心,那么,“女美”两字也就—语双关了。这完全是人在审美过程中的移情作用所致,流露出小伙子对姑娘的一片痴情。

第三章,回忆两人初恋时的情景和心情。“自牧归荑,洵美且异”两句,点出他与姑娘初恋的经过,前句叙事,后句谈心情。一个“自”字,点明他两人的恋爱始于那一次她从郊外放牧回来时,她送给他放牧时采摘的白茅草,当时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他,立刻悟出这不是—根普通的白茅草,而是信物,是姑娘送给他的一片爱心。因而这茅草的价值得到升华,变得是那样的美丽而别致。“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谈感慨,发议论:归根结底,不是白茅草美,而是赠茅草的人美。这直抒胸臆的一笔,不仅巧妙地点题,而且有力地突出了他爱姑娘的主旨。这—章总共17个字,就用了三个“美”字,不但不嫌重复累赘,反倒使感情的浓度和深度得到增强,达到纡曲回环的艺术效果,进一步深化了女子多情、纯真和坦率的性格特征。从联想中也流露出男青年对姑娘早有爱恋的深情。

综观全诗,不假比兴,敷陈其事,情节曲折有致,风格含蓄蕴藉,语言明快简洁,写人状物惟妙惟肖,感情发展颇有层次,衬托出鲜明突出的人物个性,充分地体现出民间情歌的艺术特点。全文篇幅虽短,容量却大,令人惊叹于作者

高度凝炼的艺术笔法,具有颇高的美学价值。

名言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静女

《静女》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赏析:

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徘徊原地。“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第二、第三两章,从辞意的递进来看,应当是那位痴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时的回忆,也就是说,“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之事是倒叙的`。在章与章的联系上,第二章首句“静女其娈”与第一章首句“静女其姝”仅一字不同,次句头两字“贻我”与“俟我”结构也相似,因此两章多少有一种重章叠句的趋向,有一定的匀称感,但由于这两章的后两句语言结构与意义均无相近之处,且第一章还有五字句,这种重章叠句的趋向便被扼制,使之成为一种佯似。这样的结构代表了《诗经》中一种介于整齐的重章叠句体与互无重复的分章体之间的特殊类型,似乎反映出合乐歌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渡历程。

读诗的第二、第三两章,读者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对诗人的“写形写神之妙”(陈震《读诗识小录》)有进一步的感受。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不妨说已成为一个具有能指优势的特殊符号。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恋人红润的面容,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第三章结尾“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可视为一种内心独白,既是第二章诗义的递进,也与第一章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典型动作刻划人物的恋爱心理可以首尾呼应,别具真率纯朴之美。读完此诗,对那位痴心小伙子的一腔真情,读者必然深受感动。

诗经《静女》

《静女》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译文:

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新笔红笔管。鲜红笔管有光彩,爱她姑娘好容颜。

远自郊野赠柔荑,诚然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鉴赏:

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徘徊原地。“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第二、第三两章,从辞意的递进来看,应当是那位痴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时的回忆,也就是说,“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之事是倒叙的。在章与章的联系上,第二章首句“静女其娈”与第一章首句“静女其姝”仅一字不同,次句头两字“贻我”与“俟我”结构也相似,因此两章多少有一种重章叠句的趋向,有一定的匀称感,但由于这两章的后两句语言结构与意义均无相近之处,且第一章还有五字句,这种重章叠句的趋向便被扼制,使之成为一种佯似。这样的结构代表了《诗经》中一种介于整齐的重章叠句体与互无重复的分章体之间的特殊类型,似乎反映出合乐歌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渡历程。

读诗的第二、第三两章,读者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对诗人的“写形写神之妙”(陈震《读诗识小录》)有进一步的感受。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不妨说已成为一个具有能指优势的特殊符号。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恋人红润的面容,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