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警句格言

描写琵琶女三次弹奏的句子聚集70句

日期:2023年03月24日 分类:警句格言

琵琶行中的三次弹奏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篇,诗人通过对琵琶女的三次弹奏描写,将声、情、事结合在一起,使这首七言长诗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成为描写音乐的古典诗歌中最出色的篇章之一。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长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当时诗人45岁。

在诗歌中,诗人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命运有相似之处,一个是京城官,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一个是京城女,是名满京都的艺人,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琵琶女的琵琶声使两人相逢相识,诗中,琵琶女一共弹奏了三次琵琶。

第一次弹奏在第一部分:“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第一部分是全诗的引子,交代了时间,秋风萧瑟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浔阳江头,交代了背景,送别朋友,自古多情伤离别,再加上无管弦,更加寂寞萧瑟。头两句写江头送客,正当秋夜,枫叶如丹,荻花飘白,风声瑟瑟,这就烘托了一种惆怅惜别的悲凉气氛。一个“惨”字点出了离别的无限凄凉,而景色的寂寞惆怅和主人的感伤融为一体。最后两句用“忽闻”造成语气的强烈转折,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用水上传来的琵琶声打破了寂寞、郁闷和凄清。用“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暗写琵琶声的艺术魅力。

第二次弹奏在第二部分,又细分为:琵琶女出场、序曲、第一曲、第二曲、第三曲、曲终、余音绕梁七个部分。

琵琶女出场:“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寻声暗问”写出了诗人当时好奇而又急切的心理,“琵琶声停”表明琵琶女已经听到了来人的询问,“欲语迟”和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说明琵琶女内心犹豫的复杂心理:身世浮沉,沦落天涯,往事如烟,这一切使她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但是诗人“移船相近邀相见”,诗人盛情难却,琵琶女最终还是决定出场了。此处对琵琶女的描写,为后面的故事发展带来许多悬念。

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转轴拨弦”是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还没正式演奏,感情已经先有了。“弦弦掩抑声声思”,曲调十分悲怆,“低眉信手续续弹”,曲调又变得舒缓。曲调的反复变化正对应了琵琶女心中的“无限事”。

第一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曲调急切愉快。

第二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曲调幽愁暗恨。

第三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曲调激越雄壮。

曲终:“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如帛裂一般的曲调也是心碎的声音,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这也和诗人无辜遭贬的愤懑不平相合。

余音绕梁:“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诗人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绕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

第三次弹奏在第五部分:“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人的诉说,又反过来拨动了琵琶女的心弦,同病相怜的她又一次拨动琵琶的时候,情感更加浓郁,“凄凄不似向前声”,琵琶声更加凄苦感人,这也使诗人再也忍不住,于是涕泪横流,青衫湿透。

白居易通过对三次琵琶弹奏的细腻描写,将难以言传的情感形容得一波三折、淋漓尽致,将琵琶曲、琵琶女的身世和诗人的感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白话译文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三次弹奏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篇,是描写音乐的古典诗歌中最出色的篇章之一。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长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当时诗人45岁。

在诗歌中,诗人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命运有相似之处,一个是京城官,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一个是京城女,是名满京都的艺人,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琵琶女的琵琶声使两人相逢相识,诗中,琵琶女一共弹奏了三次琵琶。

第一次弹奏在第一部分:“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第一部分是全诗的引子,交代了时间,秋风萧瑟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浔阳江头,交代了背景,送别朋友,自古多情伤离别,再加上无管弦,更加寂寞萧瑟。头两句写江头送客,正当秋夜,枫叶如丹,荻花飘白,风声瑟瑟,这就烘托了一种惆怅惜别的悲凉气氛。一个“惨”字点出了离别的无限凄凉,而景色的寂寞惆怅和主人的感伤融为一体。最后两句用“忽闻”造成语气的强烈转折,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用水上传来的琵琶声打破了寂寞、郁闷和凄清。用“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暗写琵琶声的艺术魅力。

第二次弹奏在第二部分,又细分为:琵琶女出场、序曲、第一曲、第二曲、第三曲、曲终、余音绕梁七个部分。

琵琶女出场:“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寻声暗问”写出了诗人当时好奇而又急切的心理,“琵琶声停”表明琵琶女已经听到了来人的询问,“欲语迟”和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说明琵琶女内心犹豫的复杂心理:身世浮沉,沦落天涯,往事如烟,这一切使她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但是诗人“移船相近邀相见”,诗人盛情难却,琵琶女最终还是决定出场了。此处对琵琶女的描写,为后面的.故事发展带来许多悬念。

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转轴拨弦”是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还没正式演奏,感情已经先有了。“弦弦掩抑声声思”,曲调十分悲怆,“低眉信手续续弹”,曲调又变得舒缓。曲调的反复变化正对应了琵琶女心中的“无限事”。

第一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曲调急切愉快。

第二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曲调幽愁暗恨。

第三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曲调激越雄壮。

曲终:“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如帛裂一般的曲调也是心碎的声音,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这也和诗人无辜遭贬的愤懑不平相合。

余音绕梁:“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诗人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绕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

第三次弹奏在第五部分:“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人的诉说,又反过来拨动了琵琶女的心弦,同病相怜的她又一次拨动琵琶的时候,情感更加浓郁,“凄凄不似向前声”,琵琶声更加凄苦感人,这也使诗人再也忍不住,于是涕泪横流,青衫湿透。

白居易通过对三次琵琶弹奏的细腻描写,将难以言传的情感形容得一波三折、淋漓尽致,将琵琶曲、琵琶女的身世和诗人的感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琵琶行三次弹

《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诗人通过对琵琶女的三次弹奏描写,将声、情、事结合在一起,使这首七言长诗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琵琶行三次弹的特点,供大家了解赏析。

《琵琶行》三次弹的特点

在《琵琶行》这篇诗歌中,诗人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命运有相似之处,一个是京城官,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一个是京城女,是名满京都的艺人,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琵琶女的琵琶声使两人相逢相识,诗中,琵琶女一共弹奏了三次琵琶。

第一次弹奏在第一部分:“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第一部分是全诗的引子,交代了时间,秋风萧瑟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浔阳江头,交代了背景,送别朋友,自古多情伤离别,再加上无管弦,更加寂寞萧瑟。头两句写江头送客,正当秋夜,枫叶如丹,荻花飘白,风声瑟瑟,这就烘托了一种惆怅惜别的悲凉气氛。一个“惨”字点出了离别的无限凄凉,而景色的寂寞惆怅和主人的感伤融为一体。最后两句用“忽闻”造成语气的强烈转折,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用水上传来的琵琶声打破了寂寞、郁闷和凄清。用“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暗写琵琶声的艺术魅力。

第二次弹奏在第二部分,又细分为:琵琶女出场、序曲、第一曲、第二曲、第三曲、曲终、余音绕梁七个部分。

琵琶女出场:“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寻声暗问”写出了诗人当时好奇而又急切的心理,“琵琶声停”表明琵琶女已经听到了来人的询问,“欲语迟”和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说明琵琶女内心犹豫的复杂心理:身世浮沉,沦落天涯,往事如烟,这一切使她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但是诗人“移船相近邀相见”,诗人盛情难却,琵琶女最终还是决定出场了。此处对琵琶女的描写,为后面的故事发展带来许多悬念。

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转轴拨弦”是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还没正式演奏,感情已经先有了。“弦弦掩抑声声思”,曲调十分悲怆,“低眉信手续续弹”,曲调又变得舒缓。曲调的反复变化正对应了琵琶女心中的“无限事”。

第一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曲调急切愉快。

第二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曲调幽愁暗恨。

第三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曲调激越雄壮。

曲终:“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如帛裂一般的曲调也是心碎的声音,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这也和诗人无辜遭贬的愤懑不平相合。

余音绕梁:“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诗人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绕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

第三次弹奏在第五部分:“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人的诉说,又反过来拨动了琵琶女的心弦,同病相怜的她又一次拨动琵琶的时候,情感更加浓郁,“凄凄不似向前声”,琵琶声更加凄苦感人,这也使诗人再也忍不住,于是涕泪横流,青衫湿透。

白居易通过对三次琵琶弹奏的细腻描写,将难以言传的情感形容得一波三折、淋漓尽致,将琵琶曲、琵琶女的身世和诗人的感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琵琶行》中的“瑟瑟”

《琵琶行》中的“瑟瑟”指的是什么呢?大家的看法是什么?

2022年《学语文》第二期刊有董亚老师“《〈琵琶行〉中的“瑟瑟”、“倡女”注释浅说》一文(以下简称《董文》)。作者认为“秋瑟瑟”作“秋野碧色”或“秋野碧色之物”解,并给出两个理由,但仔细推敲起来都不能令人信服。

《董文》认为从典籍和白居易的用词习惯去考查,“秋瑟瑟”应作“秋野碧色”或“秋野碧色之物”解。我们先从典籍上看,“瑟”形状像古琴,有二十五根弦,每弦一柱,春秋时已流行,常与琴或笙合奏。瑟作为古代乐器早见于《诗经》,如《诗经・大雅・关睢》“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可见瑟最早就是一件乐器。而“瑟瑟”作为一个词在《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杨希义主编,西安出版社,2022年最新版)给出了三个义项:(1)象声词。风声。白居易《题清头陀》:“烟月苍苍风瑟瑟,更无杂树对山松。”刘桢的《赠从弟》:“瑟瑟谷中风”。(2)珠宝。杜甫《石笋行》:“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3)碧绿色。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从《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可以看出“瑟瑟”有三个义项,即风声、珠宝和碧绿色,说明“瑟瑟”除指珠宝和碧绿色外,还有风声这个意义,且是第一义项。另外《辞源》、《古代汉语大辞典》、《汉语大辞典》等也有类似的注释,但要指出的是他们将“瑟瑟”释为珠宝或碧绿色时引用的都是唐时的作品。

我们再看白诗,白居易一生写了三千首诗,实际比这个还要多,到底白诗中用了多少个“瑟瑟”,《董文》没有完全考证,仅凭几个例子就匆忙得出结论,认为白诗的“瑟瑟”非“秋肃”之意,且说“写秋肃的秋风气氛一律不用瑟瑟”,我认为《董文》所得的结论缺乏足够的论据支持,从命题的角度讲是一个或然命题,从推理的角度讲有以偏概全之嫌,其论点自然不能令人信服。

其次《董文》从古诗用词习惯和本诗的意境去考查,其得出的结论同样不能令人信服。《董文》考查了古典诗歌中几个使用“秋风”的语词造句的例子,于是得出结论,认为古人用“秋风”这个语词“一般都是明确的”,并列举了用“秋风”明确的具体事例。但“一般”不等于没有反例,古人写“秋风”不用秋风“这个语词表达“秋风”这个概念的也很多。例如:王勃的《山中》“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岑参的《暮秋山行》“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等,可见表述秋风这个概念可用秋风这个语词表述,也可用别的语词表述。中华文华博大精深,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表达,选用什么样的语词表达最恰当,主要看作者的学养以及对不同语境和概念的把握,以求用更好的语词表达最恰当的概念。就像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什么用“绿”不用“入、满”等的原因,用词没有固定的格式,以准确生动形象为准,这与前者情况是一样的。那么要把“枫叶荻花秋瑟瑟”中的“秋瑟瑟”理解为“秋野碧色”,正确吗?我认为更重要的要从文本去考查,让文本所提供的信息还原事件的真象,这样才能对得起作者,对得起读者,也才更具有说服力。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

从季节上看,此时是深秋时节,深秋时节是百草衰败万木凋零的季节,大地呈现一派萧条的景象,就像宋人欧阳修《秋声赋》所写的那样,秋风过后“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到处是“摧败零落”肃杀凄凉之景。此时的“枫叶荻苇”,已从春走到夏,从夏走到秋,叶由青到黄,由黄到枯,这时自然界的其他植物也经过季节的更替同样从春到秋的洗礼,已无碧色可言,所以将“秋瑟瑟”理解为“秋野碧色”,也不合时令特点。

从描写的地点看,作者送别友人在浔阳江畔。浔阳江,书上注释是长江的一段。由“浔阳江头夜送客”、“主人下马客在船”、“醉不成欢惨将别”、“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前月浮梁买茶去”等诗句判断,这里非碧野之地,而是一个江中有客船,岸上有茶铺,有酒店,有人家的码头。这里水陆交通便利,聚集着许多南来北往的人,客船云集,生意兴隆,不然琵琶女的丈夫买茶去以后而琵琶女却可以安然闲适地在这生活。所以作者站在江边送别友人,视野所及应是岸上的人家,岸边的枫树,江边的荻花,江中的客船,白茫茫的江水。从地点上看也无秋野碧色。

从时间上看,此时已是深秋月夜。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此时是“夜送客”,夜绝对不是傍晚,夜和傍晚是两个不同的时间概念,我想大诗人白居易绝对不会搞错。有月的夜晚,作者站在浔阳江畔,送别友人,岸上的枫叶、江畔的荻花清晰可见,而远处的景物应是模糊不清的,若把“秋瑟瑟”理解为“秋野碧色”,从时间上讲也是无稽之谈。

从事件上看是白居易送友人。这首诗的小序上已说明,作者是“左迁”之人,而此时又是深秋月夜,来到浔阳江边为友人送别,在秋季、秋风、秋月的特定环境下可知作者的悲伤心情。当秋风袭来,吹动身边枫叶、荻花之声,这秋夜中自然的声音更触动作者的迁客之心、送别之情,使作者送别友人有一种别离沧桑的伤感,与后面“春江花潮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的“秋月夜”的心境特点相一致,与全文的感伤基调相统一。若将“秋瑟瑟”理解为“秋野碧色”,则境界全无。

综合以上分析,我认为将“秋瑟瑟”理解成“秋野碧色”或“秋野碧色之物”,从季节、地点、时间、事件等看都是不相吻合的,也是不正确的。而释成“秋风吹动枫叶、荻花的声音”合乎文意,也合乎当时的实际,更能反映出当时迁客之人送别时的心境,这也与教参和教科书的解释是一致的,也无疑是正确的。这里也就不再作进一步阐释。

由此看来,《董文》的观点不能成立。另外《董文》也有材料堆砌之嫌,同样“倡女”也有类似的问题,当然《董文》也有许多优点,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不足之处还望董老师及同行批评指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