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警句格言

元阳梯田的唯美句子汇编60句

日期:2023年07月13日 分类:警句格言

走近红河哈尼梯田优美散文

云南的梯田出奇的多,到了红河州元阳县,才知道家乡的梯田算不了什么。笔者从各类媒体上了解到神奇美丽的哈尼梯田,感叹哈尼人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本领,钦佩哈尼人巧夺天工之余,最近有幸到元阳的朋友家亲身感受了哈尼人的梯田文化:

险峻的盘山路

清晨从元阳新县城南沙出发,汽车经过1个多小时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行驶20多公里从山脚爬到了老县城新街镇。从新街镇出发经过40多公里绵延的公路,那些各具形态、你拥抱我,我依偎你的几万亩梯田缓缓地丢在了公路下边,静静地躺在那儿,任由主人耕种劳作、装扮打点,恭候天南海北的人观赏。前面的山路小车去不了,朋友的侄子早早把农用车开来等候我们,农用车在凸凹不平的毛路上颠簸了30多分钟,行驶约8公里,终于到牛角寨乡阿努上寨朋友的家了。手捧一杯热茶,放眼望去,山峦叠障,峰高坡陡,呈M形展开。朋友告诉我,我们刚从对面的山腰过来,直线距离约两公里多,看似近在咫尺,却足足绕了3个多小时。我仿佛明白了那种“坚毅刚强、不屈不挠,精诚团结、奋发向上”的大山精神是怎么造就的了。

神圣的水源林

这里的村寨都坐落在半山腰,红墙白瓦镶嵌在葱绿的树林中,从山脚层层垒起的梯田像人的肋骨坚实地支撑着心脏一样的村寨,村寨托着的山峰便是人的大脑一样的水源林。水源林是神圣的,世世代代的哈尼人靠它生产生活。

这里没有水库,没有沟渠,也没有山体滑坡,这里的人们饮用的是甘甜的山泉,上万亩的梯田成了保水田。水源林涵养水源、防风固土,蓄积大量的雨水,供生活在陡峭山坡上的哈尼人生息、繁衍。几百年来哈尼人的祖先供俸水源林,水源林像神一样庇佑着居住在这里的世世代代。

纯朴的哈尼人

天刚蒙蒙亮,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唤醒了宁静的村庄。走出房间,迎面扑来的是清新的空气,20米之外笼罩着迷雾,雾水轻轻地拍打着脸庞,置身于这天然的氧吧,感觉全身做了一次活泉补水护理,凉凉的`,特别特别的润。当我们正在享受大自然的赐予时,广播里响起了优美的旋律,不一会儿,叽哩呱啦地似乎在通知什么,播音几分钟后朋友告诉我们,这是寨子里有一户人家让帮忙修房屋、倒平顶的人去吃早饭。包产到户30年了,生产队长广播通知村寨事务早已被遗忘,可是这儿还保留着。

不一会儿,有几个身着哈尼族服饰的村民背着背筐,来到堆放着石子、砂土、水泥的公路边,把建筑材料装进背筐,顺着石梯往下走,修房的人家离堆放材料的地方大约150多米,我仔细观察一个身强体壮的男村民,他扛着一袋水泥,往返一趟要半个钟头。而妇女们背石子往返就要40多分钟。到8点多的时候陆陆续续有20多位村民加入了修房队伍。这儿的村寨都坐落在公路下边,山高坡陡,建筑材料一般只能堆放在公路边,而村民的房屋一般是不允许建在公路上边的,因为公路上边是神圣的水源林。修建房屋的成本就比其他地方多很多,一幢120多平方米的二层砖混结构房,材料费、运费就要10多万元,修建费不在其中,因为修建房屋是村民互帮互助,修房时就主家管三餐就行,劳力差点的,材料费就得准备10多年,尽管如此,寨子里家家都是砖混的平顶房呢。梯田都在村寨以下,种田时来回要两个多小时,农忙时节大家商量着耕种,从不计较得失。寨子里谁家有了红白事也是广播通知,人们会尽量地有力出力、有物出物。由于平地稀缺,上边的房屋似乎是从下面一家的二楼上建起来的,一家紧挨着一家,中间只有10多厘米的距离。家家没有院墙,可偷盗事件极少,这也得益于惩罚相当严重。谁偷了别家一只鸡、抓了一条鱼,一旦查出来,村民们可以把小偷家的一头大肥猪给杀了,全村男女老少享用一顿。水源林里的树木也是不允许砍的,有人砍了也会受到如此“待遇”。

当把那些神奇的、千姿百态、如诗如画的梯田抛在身后,我想在这个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时代,这种坚韧的毅力,奋发的精神,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土地资源,宁静和谐、互帮互助,不计得失,惩罚严明的村规民约也许就是梯田文化的精髓吧。

描写哈尼梯田的诗

(第一首)

梯田雕刻白云端,奔马腾龙入眼帘。

光彩交融欢乐谷,线条勾勒月牙泉。

禅心细写祥和曲,巧手精裁幸福年。

把酒对歌长街宴,蘑菇房处喜流连。

(第二首)

峰峦叠嶂连天漫,玉带飘飘舞丽裳。

香稻层层掀碧浪,梯田片片闪金光。

红河滚滚长流水,青路弯弯挂远方。

哈尼人民多好客,山歌美酒拉家常。

(第三首)

哈尼绝景赞梯田,绚丽恢弘信大观。

百态千姿携日月,五颜六色壮河山。

层层溢彩弥寰宇,道道流光映九天。

五谷飘香织锦绣,神奇画卷美家园。

(第四首)

朝阳四月照畦田,块块荧屏日万千。

灿灿金光呈异景,浓浓彩线嵌花边。

锄头作笔宏图绘,汗水追肥美梦圆。

版画缤纷惊世界,天人合一有神缘。

(第五首)

哈笑十声划碧天,尼民百代住云间。

梯升万里能攀月,田创千年可忆先。

申报各族均努力,遗风古韵共翩跹。

成规建设家园好,功盼嘉宾靓景观。

(第六首)

重重叠叠与天连,曲曲弯弯绕万山。

春蓄池池清水镜,夏扬片片绿波澜。

秋描璨璨金黄塔,冬砌晶晶白玉盘。

动画流诗如梦幻,多情云海尽缠绵。

云南绿春哈尼梯田的散文

早上八点,从个旧出发,我们一行十人乘坐两辆轿车向云南绿春哈尼梯田进发。车在行进,人在谈笑,耳朵"嘣"突然什么也听不见了,我以为耳朵出问题了,姐姐说:“这儿海拔很低,只有二百五十多米,一会就好了。”外甥介绍"梯田是云南的特色景区,梯田分别在红河南岸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境内,有1300年的历史,总面积100万亩,历经千年垦殖创造的。红河哈尼梯田是2022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现在红河绿春哈尼梯田,正准备对外开放,今天我们就先饱眼福!”

山路向纵深延伸,车在弯弯曲曲的青石板铺成的盘山路上绕行,路两边碧绿的小草,自然形成高宽有序的緑化带,这季节我们北方已经枯黄叶落,南方还是百草丰茂。路旁的山丹花,红得使人心醉,月牙似的花瓣各展风姿,在微风中向来人微微点头,像欢迎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向前看,远处的群山被秋姑娘的巧手涂抹得五彩斑斓,连绵起伏一山比一山鲜艳,若隐若现地沉睡在遥远的天边。低头看眼前的景物,又是那么自然、鲜美、纯洁;路边的树叶随风轻轻地飘荡着,好像没有多见过游人,显出陌生的样子;树枝上小鸟见到我们的车,叽叽喳喳地叫着同伴快来观看;个别提前退下来的枯叶,热烈地欢迎我们的到来,似开路先锋,随风在车前奔跑着给我们带路!山路拱手相迎,由近而远依次向前、、、、、

转眼来到群山环抱中的山寨,桥车穿寨而过,山寨埋伏在不知名的大山深处的缓坡上,道路逶迤而宁静,不见行人,只见家家户户用排列有序的劈柴,把宅院围成正方形,人在其内活动,一看就知道是朴实的山寨人家。偶见一名哈尼族 男人,穿着对襟上衣,天然肤色的脸上,携带着岁月的皱纹和满脸的喜气,自得其乐的表情在他脸上表露无余。姐姐说:“这里延续着祖先留下的规矩男主内女主外,重男轻女,这里的妇女很辛苦!”说话间抬头看见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俄垤水库景区”右上角小字标着中国红河谷景区,下车观景,放眼前望,啊! 大家高兴得跳了起来!我随着他们视线看过去, 自然地势自下而上铺成一级一级的台阶直达天际,远望宏伟!壮观!

来人都留下到此一游的镜头后,在议论水库的声音中 上了车,又急忙往哈尼梯田赶。苍苍茫茫的群山峻岭,闪露着一种神秘感,拉近视线,群山环抱着稻山林海。山下梯田层层叠叠依山而转,一座座田山自下而上延伸到两千多米的山巅,宛如一架登天的高梯,缓缓而上,外甥讲:“一级一级最高可达3000级,是中外梯田景观罕见,”立体感强,景色壮观,上千亩梯田泛着不同颜色的光辉,无不震撼人心。看着这一级一级自下缓缓而上的梯田,引起我无限的遐想,借此摩天高梯登上天宫,去拜见玉皇大帝,看看寂寞的嫦娥,看看可爱的玉兔,该有多好啊!

哈尼族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创造了农耕文明奇观。亩数虽不大,但曲折有序。秋后梯田要惯满水保养,层次感很强,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的梯田,无人不惊叹!议论着这独特的景观!继续前行,我们看到栽稻的另一种新形式,树里有稻,稻里有树,原生态的树中夹杂着人为的稻,人为的稻中有序的排列着原生态的'树。远远的望去黄绿交错出一道亮丽的风景,引得满车的人惊叹得议论纷纷,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种稻, 稻树交叉得如此巧妙,梯田修建得如此有序。这不就是大山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写照吗?这不明显地写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吗?人们就大山移出来的泥土,开垦的梯田,因地制宜,自下而上最大的有几亩地,最小的只有二市尺宽七、八尺长,只能栽种一行或者二行稻,小得可爱的碎田块。这里的稻刚收过,留下金黄的稻身,碧绿的树,金黄的稻身,泾渭分明十分显眼,树不高遮不住稻,树与稻为临,互不干扰,自由地生长!不由得使我油然而生了一种自豪感!我们中华民族最坚强,最勇敢,用民族的智慧无畏地接受着大自然对人类的严峻挑战与考验,祖祖辈辈座落在这偏僻的山坳里,梯田是生活在这大山中的人们,生存发展安身立命的精神源泉,也折射出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地人性的光彩! 这片神奇的土地生长的红米,营养极为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十八种氨基酸,红河梯田产的--——红米,是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特产,在全球也是挂号的。比普通稻米生长期长40------60天,是纯天然的,空气、水 都不受任何污染。我们中国农民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把民族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大自然在事实面前也甘拜下风!有人说过,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是真正的大地雕塑!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艺术家!

秋日的夕阳“下班早”。灿烂的夕阳随着天边的晚霞将树、梯田、山路、山山洼洼、衬托得神秘、奥妙、神奇 ,大自然的魔法把一切涂抹得金碧辉煌,走在夕阳下像是进了魔法世界!感觉非凡。  夕阳的余晖在我们归途中慢慢降落了,奔忙了一天的太阳公公匆匆扯过灰色的大被,蒙头就睡,天际只留下绯红的晚霞 凝视 着大地。 我们好奇地议论着背了一大捆玉米杆的哈尼族 大妈,看不清她的服饰,只看见捆柴的绳子从前额绕过捆住后面的柴,再从腰间前后绕一圈,好像是镶落在背上,原本她在看我们的车辆,见我们看她,忙收回视线走自己的路,年纪不祘大,可时光在她原本不修饰的天然肤色的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显得满面风霜,用她那朴实无华的身子点缀着这大山深处逶迤的山道。我心想,旅游业一开发这里会改变的,山道上的人会络绎不绝!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生活会更好的!

走近家乡优美散文

家乡,这个带有温度的词语,总是以最高的姿势柔软在记忆最深的一角,成为游子回望的方向。不经意中,一句残落的歌词,一片飘零的叶子,或一盏柔和的路灯,都足以成为开启的钥匙。汩汩流淌在岁月深处的村边小河,房顶青葱着小草的老屋,蔓延在记忆篱笆上的丝瓜藤,半悬在空中的蜘蛛网,这些携带着家乡温情的意象,热烈而殷情地涌来,直至把所有的空洞填满,把所有的寂寞温暖!

然而,当我带着丰盈的记忆去走近去归寻曾经的熟悉时,一切的清晰都遥远成一个背影!我的家乡哦,以崭新的容颜,焕发着新的篇章!

走近家乡,我看呐,任是眼睛睁得多么大,却再也找不到照片中那发黄的过去。蜿蜒若带的水泥路,铺平了那一次次凹凸不平的行程。一辆辆宽松的'公客,远离了三轮车满载学子的惊险情节。青山依旧,盘旋的公路,延伸,延伸,每一个转弯,都给双眼一次全新的冲浪!青砖红瓦,小楼店肆,是乡间最打亮的图景。而通往每一缕炊烟的路径,都是由一块块石板铺成的平坦,曾经赤脚踩过的童年,也已成为故事中的故事。大山叠涌着绿浪,蓝天飘逸着白云,每一阵清风,拂来的都是最简洁最明朗最鲜活的语言——它们,是这里的见证,是这里的主人!

在那临河的渡头,再也看不到加工房排队的胜景。曾经的喧哗,连同那一张张布满粉尘的脸,已流水东去。日子一个跟斗,家家户户,都有了专门的机械室:米机,粉机,收割机,电动刀,琳琅满目!每一户田角都圈定了一方池塘,小儿戏鱼,清荷飘香;村里小河,已成一个开阔的渔场,旱可浇灌,水可生养,处处是智慧的闪光!张伯伯家的养鸡场,李婶婶家的小农庄,更有邓家大哥圈山作业的宏大构想!那一刻,我收获到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新奇。在那满盛在乡亲眼里的笑中,朴实着怎样的泥土的智慧,快乐着怎样的平凡的幸福啊!对一身身古铜色,描绘出的画卷,我的笔,此刻失去了颜色!

走近家乡,我听呐,任是距离有多近,却再也听不到那心底陈旧的歌谣。老牛的哞叫,和那斑驳的划犁,早已高高地挂在历史的墙上。唤醒黎明的,不仅仅是那三两声鹃啼,还有那久违的中国之声,响彻了村庄。6点到8点,天天两个小时,这最远的声音,以最近的姿势拥抱这里的山这里的水,续写着这里崭新的故事。蟋蟀和鸣蝉,殷情地伴唱,引吭的鹅曲,总有几分诗意。

“看呢,下雨了,这是下金落银啊!”“是嘞,花生刚下针啊,稻穗刚抱子嘞,那晚苞谷也有望咯!”这满是喜悦的交谈,让我明白一场雨,饱满着怎样的丰收,充盈着怎样的希望!落在这片土地的雨,是如此的清清朗朗。褪去无为的浪漫愁绪,褪去苍白的小资情调,从泥土中勃发出的诗情画意,灌注在我的血脉里,歌唱!听吧,用我嘶哑的喉咙,用我带血的手掌!

晚上,周老伯一把二胡,拉亮了一宇星光!《红灯记》、《沙家浜》、《苦菜花》、《赛马》,永远年轻着的这些古老的歌谣,在一双布满老茧的手中生动流淌。小黑子的吉他,小妮子的伦巴,携来的时代文明,在这里对话。麦克风传来强哥具有穿透力的歌声,村庄此夜欢腾难眠。夜幕的舞台上,三五个婶子扭动着的青春,尤是引得满空繁星失眠到三更。

丰盛的佳肴,满桌的欢笑,成了美好日子的脚注。一杯浓酒,声声祝福,醉倒在家乡的怀抱。一篮篮最嫩的花生,一筐筐最鲜的玉米棒子,和那一串串最爽朗的笑声哦,酿成一坛坛最醇的酒,必将香满我回望的每个日子!

离开,只是一个姿势,记忆将永恒着家乡的美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