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警句格言

被婆婆气出了内伤语录汇集五篇

日期:2023年09月10日 分类:警句格言

行孝在当下散文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恩不忘,知恩必报,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人的为人之本。如果一个人对给予自己生命、哺育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赡养,甚至遗弃,那他已经丧失了人生来就该有的良心,没有了做人的起码道德,很难想象这样的人能去爱别人,和社会大家庭中的成员和睦相处;也很难想象他能有事业上的成功,家庭的幸福。他会被社会舆论所谴责,成为千夫所指,万人所唾的罪人,是国家法律所不能容忍的,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最近看到一个法制栏目报道的一个案例:在一个山村,有个耄耋之年的老婆婆,老伴不幸几年前死去了,留下她一个腿有残疾,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老婆婆有四个已经成家的儿子,四个儿子个个家庭殷实,住着高楼别墅,但对于年迈的母亲,却是互相推诿,拒不尽赡养义务。老婆婆在孤独无靠的情况下,只好求助于村干部,后来,在村干部的调解下,四个儿子才勉强达成协议,每个儿子轮流赡养母亲一个月。

大年初一,老婆婆在四儿子家中度过了一个月的最后一个夜晚。初二早晨,四儿子的媳妇把老婆婆送到了老大家,而老大却急着出去喝酒,老四媳妇把老婆婆破衣烂衫的包裹丢在老大家门口后,让老婆婆坐在了老大家门口的石凳上,在寒冷的院子里,老婆婆忍饥挨饿,等着老大回家。邻居实在看不下去了,把老婆婆请到家中,给了她一块点心吃,老婆婆手里拿着点心,泪水却不住地流着。她没想到,她养育了四个儿子,临老却靠着乞讨来维持自己的生命,靠着邻居的怜悯来度日。老人那瘪落的嘴在一点一点嚼着点心,心如刀搅锥剜,哽哽咽咽吞下了这块难咽的点心。

这块点心成了老婆婆在人世间吃到的最后一点食物。在邻居家里待了一会,老婆婆拄着拐杖走出了好心的邻居家。她是不甘心啊!她有四个儿子,大过年的,怎么能待在别人的家里?

老婆婆拄着一个破拐杖,蹒跚着沉重的双腿,艰难地往来在四个儿子家之间。四个儿子家相距很近,对于正常人来说,是毫不费力就能走到。但对于一个已经高龄,腿又有残疾的老婆婆来说,却是步履艰难,加上老婆婆一天没吃东西,浑身有气无力,每走一步,都要耗费很大的力气。她在另外三个儿子家门口,苦苦哀求着儿子媳妇们让自己进他们家门,但走到谁家门口,都被拒之门外。老婆婆在行走中摔倒了,鼻子里往外冒血,她使尽全部力气支撑起来,又回到老大家门口的石凳上。

此时,天已经大黑,老大家依然大门紧闭,饥寒交迫一天的老婆婆,已经精疲力竭了。她昏昏沉沉坐在石凳上,呼唤着自己的四个儿子名字:“救救我啊……救救我啊……救救我啊……”老婆婆的哀号声,悲伤凄凉,耳不忍闻,回荡在四个儿子耳边。老二和老三却以不该自己管,不能出去多事为由,自我安慰,躲在家中装聋作哑;老四认为已经交给大哥管了,也对母亲置之不理;老大对母亲的呼救更是充耳不闻。原来他也有一肚子委屈,母亲曾经在他家里被他打伤,在他家养伤多住了二个多月,他认为自己吃亏了,兄弟太不讲情面了,大过年的,母亲在他家里多住一天也不行,硬把母亲推给自己,让自己年也过不好……

就这样,四个儿子待在家中,躺在温暖的被窝中,搂着娇妻,任凭母亲在寒风凛冽的户外喊破天,对老母亲的呼唤置若罔闻,各自找理由自我安慰解脱,谁也不肯出来看一眼啼饥号寒中的老母亲。让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在户外寒冷天气中,冰凉的石凳上饿了一天一夜。

冬天的夜晚,寒风侵肌,干冷干冷的空气,冻得星星也直僵着眼,树上的叶子也在疾风中凋落着。每吹过一阵寒风,老婆婆就会打一阵冷颤。寒冷,饥饿、加上摔倒时造成的内伤,老婆婆在耗尽最后一口气后,凄然离世。到了初三的早晨,人们发现了老婆婆在石凳上已经僵硬的尸体。

四个儿子大逆不道的行为引起了广大村民的极大愤慨,在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后,村民们联名向公安机关写信,要求严惩四个儿子,他们写道:“她即使是你家里养得一条狗,你也得喂它点食物;她即使是你家中养得一只鸡,你晚上也得把它赶进笼子;她即使是你遇到的一个乞丐,祈求到你的家门口,你也得给她一碗饭吃。何况她是生你养你的母亲!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动物都知道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真是禽兽不如!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

法院把审判现场搬到了村子里,公开宣判,警示村民,以儆效尤。四个儿子在父老乡亲面前低下了头,法院最终以遗弃罪被判处四个儿子有期徒刑,他们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假如四个儿子中有一个儿子良心发现,走出家门把母亲接到自己的家中,温暖一下老母亲可怜的心,老母亲不至于冻死在寒冷的户外,他也不会激起民愤,锒铛入狱。事,是自己栽下的因,必须自己吞咽这个果。四个儿子是自食其果,咎由自取,罪有应得!

当记者采访四个儿子的时候,四个儿子似乎都有理由和委屈。但他们忘记了:“百善孝为先”、“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纵然他们有千般理由,万般委屈,遗弃老母亲,已经违背了做人的道德底线,为世人不容,法律不赦!

最近,在微信中收到一个网友转来的视屏:世界上最不要脸的夫妻,竟然做客电视栏目。这对年轻的夫妻年轻力壮,却待在家中嫌天热天冷,不出去工作,靠着老父亲的工资过日子,坐享其成,让年迈的父亲在搬家公司干着劳累的体力活养活着他们。当儿子得知家中的房子即将拆迁,就要父亲把属于他们的部分钱给他们,父亲不给,竟然给主持人写信,到演播大厅和父亲争吵。儿子气焰嚣张,对父亲咄咄逼人,要父亲当场给他们写签条,在主持人的训斥下,儿子才有所收敛。

随着父亲含泪的讲述,这对夫妻令人所作所为更让人发指:在儿子结婚时,父亲因为买不起房子,和女方家签订了协议,内容是要老父亲每个月给小两口生活费,以后孩子的上学费用,教育费用都归父亲管……不仅如此,老父亲在家中除了给他们做饭,还给他们洗衣服,甚至连儿媳妇的内衣都给洗……

而当着广大观众的面,小两口竟然恬不知耻地说着父亲如何如何对不起他们,最后,连主持人都愤怒的听不下去了,怒斥他们“你们是在要老父亲的命!“

看到这里,我真的为这位老父亲感到悲哀,更为这小两口感到脸红!这对年轻人怎么这么厚颜无耻?不但不赡养年迈的老父亲,尽自己的孝心,还竟然把自己和父亲的位置本末倒置,让辛苦一生,把他养育大的老父亲,拖着年迈的身躯,出去干繁重的体力活来养活他们,压榨着父亲的血汗钱,让老父亲伺候他们小两口,更可恨的是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弄到电视台来大放厥词,出乖露丑,真是狗彘不如,难怪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不要脸的夫妻”。

回想起自己的经历,我的心中也充满愧疚。母亲去世已经一年多了,时隔一年,母亲的身影时刻会现在我的眼前:吃饭时,仿佛看到母亲用青筋突暴的老手,在地板上拾捡遗落的米粒,被我大声地吵着;睡觉的时候,仿佛看到我和爱人睡觉的屋门被悄无声息地推开,母亲的头探出在门口,被我厌烦地训斥着;空荡荡的屋里,仿佛看到母亲的身影呆呆地坐在沙发上,目光随着我忙碌的`身影来回转动,一会儿看不到我的身影,就大呼小叫,我不耐烦地应答着……太多的回忆,总是母亲被我训斥的场面。是啊,耄耋之年的母亲,变得匪夷所思,不可理喻,真正变成了一个老小孩,成了儿女们任意斥责的羔羊,腼腼腆腆做错事,顺顺服服受吵嚷,被吵后随之微微一笑,仿佛女儿们吵她,也是一种享受,在儿女们的吵声中,得到了被重视的满足,寂寞的心也安稳了。

虽然我也扳着母亲的脚,给母亲剪厚厚的脚趾甲;我也把母亲小心地搀扶在淋浴头下,耐心地给母亲洗澡;我也坐在母亲身边,陪着母亲沐浴太阳的光辉。但我和母亲在一起却无话可谈,相对无语,觉得母亲和我在一起已经很满足了。

我单纯地认为,已经没有缚鸡之力的母亲,只要能她一个舒适的环境,给她一碗舒心的饭,给她一个舒服的床就可以了。而我却忽略了母亲心理的饥荒,殊不知母亲不仅希望女儿萦绕在自己的身边,还希望和自己说着贴心的话,和女儿共享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美好时光。在母亲昏庸的晚年,我对待母亲没有一点耐心,没有像对待孩子一样,循循善诱地开导母亲,让母亲饥渴的心灵得到滋润,享受被女儿娇惯的快乐。总以为母亲还是原来那个强势的母亲,用正常人的眼光看待大脑思维已经退化成孩子的母亲,对母亲做错的事,也难以理解,动辄对母亲大发脾气,让母亲在我面前变得唯唯诺诺,大气不敢出,在一日三餐中苦挨着自己的最后时光,此时,母亲在我的眼中,才是个听话的母亲。可母亲呢?她心中一定充满着悲哀,感到自己成了儿女身边多余的人,是女儿们的累赘,她会感到自己活着已经没有一点意义,在心灰意冷中走完了自己最后的路。

每每想到此,我的心中疼痛不已,懊悔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我。我多次反复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当时不能对母亲多一些耐心?多坐在母亲的身旁陪陪母亲说说知心的话?听听母亲的倾诉?如今,想听母亲的声音已经再也听不到了!”此时我真正理解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这句古人忠告中,蕴藏着的那种摘胆剜心的痛。

假如母亲现在活着,我会拥抱年迈的母亲,甚至在母亲的面颊上留下女儿深情的吻,把自己的爱在母亲面前大胆地宣泄的淋漓尽致;如果母亲还活着,我会坐在母亲的身边,握着母亲的手,好好和母亲唠唠家常,让母亲感受到女儿的温暖;如果母亲活着,我会搀着母亲坐上火车,陪伴母亲周游祖国大好河山,实现母亲没有跟我出过远门的遗憾;如果母亲活着,我会……

然而已经没有了然而,老母亲已逝,人世间再也没有我可以爱或怨的老母亲了。只有在母亲的祭日时刻,面对一堆黄土,用泪水发泄心中的思念和痛悔。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回想起小的时候,我们任性、撒娇、甚至在父母面前蛮不讲理,父母从不计较,用宽容的心去爱我们,把我们含辛茹苦养育成人。当他们老了,走不动了,当他们变得“幼稚”、或者是“病态”了,甚至是“蛮不讲理”了,我们应该像小时候父母呵护我们一样,去呵护父母,让父母安详地在儿女的呵护下,走完自己的人生路。

和父母给儿女的付出相比,儿女的孝心是微不足道。父母一辈子心都操在儿女身上,而他们真正用儿女在身边的伺候时间,也只是短短的那么几年。有的老人甚至没有享到儿女们的福,就猝然死去。留给儿女们只有深深的思念和懊悔,后悔没有在父母身边及时行孝,没有实现父母的生前遗愿,成为了人生的遗憾。

现在的人们生活在蜜罐中,再也不需要古人“二十四孝”中那种鹿乳奉亲、百里负米、芦衣顺母等苦难的孝顺方式来孝敬他们,但古人那种对父母惊天动、泣鬼神的爱心,却永远值得传承下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丢弃掉。孝,不需要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事;孝,也不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孝,更不需要送出多么贵重的礼物。父母只需要一个感恩他们的心,给父母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一句温暖的问候,常回家看看,和父母说说贴心的话,只要儿女心里面有他们,爱他们,他们就会感到非常的满足。

行孝在当下,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世间的万事都能等,唯独行孝不能等。

当下相遇散文

1

昨天要写一篇介绍六六的文章,所以翻阅了一些朋友的美篇,简书,只愿能透过文字更加了解真实的六六,让更多的朋友走近如此美好的她。

这期间有一篇文章深深地打动了我《每一片雪花都不会落错地方》,仿佛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鲜活的,读她的文字,看到的是自己,她痛我也痛,她释然我也舒坦了,就是这种感觉,很奇妙!我第一次有这种感觉!穿越黑暗,看到她在那一头暮然回首,莞尔一笑,缘来你也在这里!

在文末给她留言,送糖给她。心里甜甜的。

今天她去上静一老师在上海的公益课了。刚出炉了一篇简书,读着读着,我又被感动了,鼻子酸酸的。

她不知道这其中的关联,没人知道。我的心蒙上了灰尘,她的文字帮我擦拭了。

2

我不懂深层的爱,是去爱所有的人。他说: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身体的每个器官都是平等的。众生平等。

每个人都不可能随随便便地就能去到生命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不能用语言文字去表达的'那个层面,真的是可以借由身体的智慧去传递的。而关于能量,是可以超越时间空间和一切有形之物的。当下你的心念,就是你的能量层级。

每每我会觉得自己又掉到“坑”里了,而且是反反复复地又掉到同一个“坑”里去,它总也填不平。

该拿什么去填补呢?什么都不合适。如何拿外在去填充内在?

在需求与舍给之间是不能一步跨越的。在某些时候,我必须得去求,我要让对方清晰地知道我的需求,我需要你的帮助,你对我很重要。

需求不是索取,索取得来的只是对方的施舍,在不平等的关系里才会有施舍的存在。我拒绝了。真实地呈现自己的伤痛,除了眼泪还可以透过文字。

3

萨古鲁说:

只有生活在生命表层的人才会谈论疗愈的事,如果你了解生命的更深层面,你就不会试图进行任何疗愈或寻找任何疗愈的方式,你会探索如何超越这些局限。

用你的能量去疗愈另一个人是非常幼稚的行为,真正走在修行之路上的人从来不会尝试疗愈,因为这一定会带来纠缠。我们想让自己变得普通—极其普通,并不想患上成为“特别的”这种病。

超越局限,现在,瑜伽。

专注当下散文

专注眼前事情,可以做好眼前事;一辈子专注一件事,可以成就一个人一生。认真做一件事,并把它深入,不但要搞清它的过程,还要明白它的道理。不但要会做一次,还要做得一次比一次好,这是现代人最需要的一种求知求实精神。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从简单的现象背后挖掘它的本质。钉子似的深扎一个爱好一份工作,一个领域一件事情,拿出一根筋的精神,最终成就的是自己。

时常会听到有人说,样样通样样松。意思是说知道的领域很多,但是哪一样也没达到至高水平。自古以来,但凡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之人,都是一生只专注一件事,比如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他们只专注一种事物,从观察到临摹到胸有成竹随心所欲地画,这一过程看似简单重复,却花费了他们一生的时间去创造去发掘,最后才诞生了那些无人超越的名画;舞蹈家杨丽萍,一辈子只跳孔雀舞,却把那支舞跳出了最高水平;研究核导弹的二钱,他们一辈子都在这个领域中学习研究直到最后牺牲在工作岗位中,正因为这专注与工作的精神才让祖国的国防科技不容小觑。这些伟大的人之所以成为千古传奇,正在于他们一辈子只专注做好一件事。

艺术也好,科学也好,没有专注的精神,都不可能达到卓越,也无从谈创新和发明。深奥的科学总是隐藏在事物的最内层,泛泛的看表面没有什么特殊的。就像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人,如果不深入与之交往与之交流就无法洞悉这个人内心所想,而真正了解透彻一个人则可能要花费一生的时间、无数次的考验。其实,科学和所有领域都一样,不专注不深入探求没有一种螺丝钉的精神就永远没法领略更多。有位研究十多年红楼梦并取得一定成绩的老人曾对我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正是用自己的千虑换来的‘一得’补了智者的‘一失’。”而这“一得”的取得有多么的不易,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他正是不断关注这个领域的诸多研究,再经过自己细致入微的深入分析和思考才获得的别人遗漏的部分。这其间想必一定付出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只有到达所研究的领域内壳的人才可能清楚宏观的把握事物的全貌,看清事物的本质。而这世上能深入到事物内核的'人却少之又少,其原因在于深入过程的艰辛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了。所以,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但凡成功者都是下足了功夫在未成功前。机会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每一位成功者的背后都有无数次的失败和辛勤汗水与泪水的付出。

无知者无畏,这句话的意思也与专注有关。一个人,读的书越多,知道得的越多,越不敢说自己懂得多。而只有那些浅薄之人,才喜欢在人前卖弄显示自己的一点儿小聪明。谦逊的人往往是那些见过很多大世面的人,他们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满狂妄着则如井底之蛙,只看到头顶那么大的天,却以为自己知道了全世界。他们在夸赞他的圈子里享受别人虚伪的夸赞,并沉溺其中,得意洋洋。却往往在更大的圈子时,因为承受不住别人的批评而愤恨。不专注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所作的一切背后藏着怎样巨大的冰山,不专注就永远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大千世界究竟几斤几两,就无法找准自己的位置,就容易自以为是地为自己取得的一点小成绩而沾沾自喜。这好似我们眼中的蚂蚁,他们费劲力气搬运着比自己大很多的食物,其实在人类眼中不过是一粒小小的种子。

而专注一个领域且不断有所发展的人就是那个领域的巨人,大多数人只是那一只只费尽心思和力气的小蚂蚁,他们在拖动的只是果腹的食物,而巨匠们做得却是改变世界的大事。其实,这些成功的巨人并不天生如此,他们天生也是一个普通人,只不过他们耐得住寂寞,不惧怕艰辛,承受住失败,在不断专注学习和研究中,获得了无穷的智慧和启发。就像一只小蚂蚁在艰难到达未知的神秘谷之后,获得了巨大的能量一样,它们用自己的专注和执着为自己迎来了与众不同。所以,想做什么样的人就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方向明确了,专注一定是最有力的武器,它可以撬开顽石,可以改变人生。蚂蚁与巨人其实差得不远,只要我们拿出专注的精神;但如果你永远浮在事物表面,那么离巨人的距离也不会很近。

相遇的散文

每天,行走在人头攒动的拥挤街头,总要与千百张陌生面孔相遇,匆匆擦肩,重又隐入茫茫人海之中。就似路口凝固的雕塑,早已看清了人世的冷暖,喜怒悲欢,离合聚散皆不能让他的表情有所更改。如此机械、不带丁点情感色彩的相遇,不会有多少映像印在脑海,更不会在人们几近饱和的记忆里添上哪怕是浅浅的一笔。这样的相遇既擦不出爱的火花,也演绎不了一见钟情的情缘,仅仅是一次又一次地麻木邂逅,仅仅是一次又一次无关风月的身影从身边飘浮而过。

相遇,曾经是多么地令人期许,期许某一天与某一人的相遇,期许这样的相遇可以欣赏到一张令人赏心悦目的面孔,可以感受到一张笑脸背后的温暖与甜蜜,可以让飘飞的长发与裙摆撩起多少情思。这样的相遇可以在闹市,可以在街角,当然最好是在晚风轻拂的月夜,最好是在晚霞斜映的傍晚,最好是在细雨如诗的时节,因为如此氛围下的相遇,该会生出怎样的浪漫,又会为自己的人生增添怎样的精彩。

随着年岁的增长,孤独的感觉也越来越浓,无论身处何样的闹市,也无论满眼皆是繁华,孤独的阴影却如影随形,挥之不去。总想,挣脱这样的束缚,也想脱离这样的羁绊,但不管如何努力,也不管如何寻觅,印在面颊之上的岁月痕迹已无力抹去,滞留心头的岁月沧桑已无法驱除。因为生活早已不能再回到从前,也不可能重新来过,因为生活就似单行道上驶向终点的`列车,根本无法调头行驶。

面对来自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压力,麻木与冷漠渐渐主导了红尘男女的行为模式。虽然每个人都想极力摆脱孤独的笼罩,想要走进彼此的内心,寻求一份慰籍,寻求一份温暖,共同拥有一份丰富多彩,愉悦心情的生活。但几多期盼,几多幻想,内心充满了几多希望的两个人相遇,冷漠的表情早将一切都拒之于心门之外。有时,甚至惧怕、反感这样的相遇,生怕会遇到一张比自己更加冷漠的面孔,生怕会碰到凶恶的表情惊扰了自己好不容易宁静下来的思绪,反感那些不顾及他人感受的言行会影响到自己的心情,漠然地纠结于孤独与拒绝溶入别人世界的烦闷之中。

每天,也还会在街道上与许多的陌生人相遇,也曾幻想过这样的相遇会演化成生命中值得珍惜的一场相识,再在这样的相识中去培育一段相伴终生的情缘。即便相识之初就约定不去占据彼此的心灵,但又有谁能说得清,一个转身,思念里全是你。又有谁能保证,一次偶然的相遇,不是一个永恒的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