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警句格言

描写祥子性格缺陷的句子汇总200句

日期:2023年09月10日 分类:警句格言

《骆驼祥子》祥子性格浅析

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着力刻画的一个典型人物。他想通过个人的奋斗来过上美好的生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梦想最终破灭了。造成他悲剧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原因;二是社会的原因。我们为大家整理了《骆驼祥子》祥子性格浅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骆驼祥子》祥子性格浅析

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成功在于人物形象的成功。在中国文学史上,胡适、鲁迅等大家都从不同侧面写到人力车夫,但他们都没有能够真正深入到一个车夫实实在在的生活和内心,只是以一个知识分子居高临下的态度来观察、描写和赞美这个职业及下层劳动人民。而老舍笔下的祥子则是一个真真切切的人,祥子来自乡间的、带着中国农村凋敝的大背景,也带着农民的质朴和固执,有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小说通过对祥子“三起三落”等一系列事件的描写,使祥子这个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生动感人。

一、祥子的性格及命运

小说一开场,祥子给读者的印象是很正面的。外貌“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有生气”,拉车姿势也很漂亮,同时又有着淳朴善良、忠厚要强的劳动者的美好品德。他拼命地拉车干活,把挣钱看成“天底下最有骨气的事”。在冬夜小茶馆里,他还给饥寒交迫的老马祖孙送上十个热腾腾的羊肉包子。有一次给曹先生拉车不小心翻了车,车损人伤,就想引咎自责,不要工钱。作者遵循美的原则,努力写出祥子这个悲剧人物的美好心灵,也同时从一个侧面写出即使是这样一个具有美好品质,自强不息,具有坚韧性格的人也会沦落成为一个卑鄙的人,更说明底层人民的命运不是一个人的努力所能改变的,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并且这样描写社会的黑暗更加入木三分,更能反映现实。

后来的事实证明,祥子的美好品德最终被旧社会的黑暗所吞没,并且逐渐走上沉沦与自甘堕落的道路。祥子的“三起三落”是他精神堕落的过程,也是整篇小说发展的主要线索。祥子是来自农村的一个破产农民,希望在城市寻求新的出路,经过三年的奋斗终于买上了车,梦想着可以过上幸福的日子,可是才拉了半年的车连同自己的衣服鞋帽全被败兵抢走了,自己也被抓进了兵营,唯一留给他的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心中只有愤恨和抗议,恨大兵和世上所有的一切,“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地步呢?”但是他失望中仍有希望,决心重打鼓另开张,从此更加起劲地干活。在整个丢车事件中,不幸中的大幸可能是意外地得到三匹骆驼,祥子如同得到三件宝贝,大有塞翁失马的意味,他琢磨着用骆驼去换车,想着想着就感到了一些快活,得到一些安慰。但社会毕竟是黑暗的,以骆驼换车的梦想终究没有成为现实,最后只以三十五块的价格卖掉了三匹骆驼。回到城市之后的祥子得到了“骆驼”的外号,名声比原来单是祥子的时候臭更多了,他的性格逐渐地向消极转化,他开始抽烟喝酒,逛窑子了。不过强烈的买车欲望仍然使他产生了顽强的抵抗力。他变得比先前更自私了,他拼命和别人抢生意,连老弱病残的都抢,“像只饿疯了的野兽”,只是希望尽早买车。

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如愿。祥子在去曹宅拉包月车的时候,辛苦积攒的钱全部被孙侦探给抢走了。当被孙侦探用枪威胁要钱的时候,祥子还一度“立起来,脑筋跳起得多高,攥紧拳头”,只是当听到孙侦探告诉他外面还有一帮人的时候,祥子显然感到寡不敌众,无力抵抗,希望和抗议都没有了,只剩下委屈和叹息,至多也只是用一种哭音问了一句:“我招惹谁了?”然而祥子并没有失去“穷死不偷”的.诚实品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回到了人和车厂,把自己交给刘四父女,从此死了心认了命,变成一个“仿佛能干活的死人”。

和老姑娘虎妞的婚姻对祥子来说更是一场不可磨灭的灾难。虎妞想从祥子身上找回失去的青春,用计骗得了与祥子的婚姻,祥子知道实情后,虽然后悔,却无可奈何。起先虎妞不肯让祥子去拉车,嫌他臭,不愿“一辈子做车夫的老婆”,但是经不起祥子的一再请求,又让祥子继续拉车赚钱,而她却把钱攥在自己的手里。祥子因为要强和倔强,不肯听从虎妞的摆布,也不想当车主人去奴役别人,更不愿做笼中的鸟儿,吃人家食,让人家养着。他只是一心想做一个自食其力的车夫,不愿意闲着,这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但他终于不能摆脱虎妞的控制,受着她的支配。因为他们的婚姻是带有阶级性质的婚姻,虎妞来自一个剥削阶级,习惯了剥削和压榨别人,而祥子却来自于受剥削的阶级,已经习惯了受人剥削。正是这场婚姻的严重腐蚀,才渐渐地摧毁了祥子的生活意志和奋斗精神。虎妞的死更是使他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卖车还钱使得祥子不再想从拉车中得到光荣和称赞,从此走上了自暴自弃的道路。他不仅吸烟喝酒,更重要的是失掉了劳动者赖以生存的本钱――健康和纯洁。

二、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

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个人的原因;二是社会的原因。

从个人方面来说,祥子从一个坚持奋斗的个人主义者变成一个活死人,不对别人负责,也不对自己负责,彻底放弃了自己生命的意志,只是凭本能活着。骗一切可以骗的人,出卖一切可以出卖的人,成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的产儿。

如果说祥子生活的“三起三落”只是他变坏和堕落的过程,那么小福子的死则是祥子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使祥子彻底地走向绝望,最后的结果是人性的毁灭。因为当虎妞死去,车再一次失去的时候,祥子有过“就那么淡而无厌地一天天地混”的想法,但毕竟还是振作了起来。他发现还有最后的一丝希望,就是他要回去找小福子,去找回幸福。当祥子知道小福子死了的时候,“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糊糊地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

祥子的悲剧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社会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是旧社会的罪恶的真实写照。从农民到车夫,祥子并没有改变小生产者的生活态度,他“不想管别人”,买车和拉自己的车是他追求的目标,其他的事情概不关心。他把阶级的压迫看成是偶然的劫难,把不可避免的社会冲突看成个人之间的较量。他把自己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辆车上,以为有了车就可以不受别人的气,可他却不知道在这个黑暗的社会中是永无翻身之日的,最终在这条自己想象的完美道路上碰得头破血流。“三起三落”使祥子感到仅凭自己的一味努力是不够的,但他却不能够吸取教训,不去认清敌人,认清这个社会,反而是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去应对,自甘堕落,听凭天命,任由别人宰割。曾经不信命,可是又有什么用?他的努力,他的第一辆车,他的积蓄不也照样没有了吗?这能怨谁?只能怪命。最后变得和其他车夫一样,不再要强,沾染了原来所不齿的恶习,曾经美好的品质全都没有了,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老舍在描写祥子走向悲剧的过程中贯穿了慈父般的温情,他喜欢祥子的自强不息,喜欢祥子的老实厚道,对他的不足之处不忍责备。他只能等到祥子像不肖子一样无可救药的时候,才狠心像极度失望的父亲般历数祥子的缺点。用老舍的一句话来对祥子的命运概括:“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来,可是到现在还是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环境才有了祥子这样的悲剧。

祥子的堕落过程是一个命运和精神向车夫群体靠拢的过程。最初他落落寡合,不愿认同一般车夫浑浑噩噩混日子的生活态度,祥子与车夫群体的不合体现了他积极向上的人格美。而当他认同车夫群体意识,就是祥子精神走下坡的时候,个人奋斗遭受挫折,觉得以前不惯的事情都觉得有些改变了。祥子认可车夫群体意识的过程,体现了他对自己丧失信心之后精神的无助,只能以此来麻醉自己的精神,以致最后堕落。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性格特征浅析

《骆驼祥子》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祥子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祥子的一生,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破产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的沉沦,因而祥子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包含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和时代因素。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性格特征浅析

【摘 要】《骆驼祥子》中人物众多,但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当属祥子这一人物形象,文章着重从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来分析该人物形象,讲述天性善良祥子如何一步步沦为社会的奴隶,其单纯实际的梦想又是如何被这个社会所击垮,祥子又如何变得堕落不堪、无药可救。

【关键词】祥子;阿Q;善良;堕落

《骆驼祥子》中祥子是生活在北平、靠拉车为生的众多洋车夫中的一员,他同时也是由农村到城市的“农民工”中的一份子,像众多最底层人民一样,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劳苦干过上舒服的生活,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他一天一天的奋斗在拉车的行列,能够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是祥子一直以来的愿望,他就像一个农民盼着拥有自己的田地一样,也盼着自己有一天能拉上属于自己的洋车。

祥子经过三年“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终于买了第一辆车,他始终相信自己一定能凭着勤劳的双手换取安稳舒心的生活,因此从未丧失自己身上勤劳、善良、正直、自尊、有责任感这些优良的品质。祥子在曹宅拉车出了事,他就自觉的向曹先生辞职,作为一个洋车夫竟然把自己的客人摔了,祥子绝对不会原谅自己,于是他用辞职和工资来作补偿,以换取自己内心的平静;虽然祥子来自社会最底层,穷困不堪,但本性善良的祥子却愿意向不幸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当祥子看到老马祖孙饥寒交迫的样子时,他毫不犹豫的拿出自己的血汗钱给爷俩买了十个羊肉包子来充饥;祥子与虎妞不幸的婚姻以及在祥子对小福子真诚热烈的感情中,我们都能感觉到单纯的祥子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独立人格的重视,对社会压迫剥削的憎恨。他“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卖力气能吃饭的事儿几乎全做过了”,在祥子看来,靠自己的双手吃饭是这天底下最光荣、最值得骄傲的事,用自己的力气换来的生活过着才安心,才踏实。祥子处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却未变得像其他车夫一样堕落,这正是作者所倡导的个人主义的作用,正是祥子骨子里的个人主义使祥子不同流合污,也是这个人主义使祥子走入迷途。

读过《骆驼祥子》后,祥子买车过程的“三起三落”让我们不禁为之感叹。祥子身处那个动乱的年代,但他硬是凭借自己不怕吃苦的精神买上了第一辆车,他是那样的欣喜若狂,同时也倍加珍惜,这车是他活下去的动力,正当祥子沉浸在这喜悦幸福中时,当地的匪兵击碎了他的梦,他的车子被匪兵抢走了,而此时祥子买车还不到半年;之后祥子开始过上了逃亡的生活,在逃跑途中捡到了三匹骆驼,因急需钱他赶紧出手买了它们,换得了三十元钱,他准备继续攒钱买第二辆车,然而祸不单行,这仅有的几十元钱不久又被狡猾的孙侦探敲诈了,祥子觉得自己像掉进深渊一般无望,他感觉生活逼迫的他快要喘不过气了,此时的祥子已经身心疲惫了,但他仍未丢弃自己身上的那些珍贵的品性;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女儿虎妞对祥子情有独钟,为了能和祥子结婚,他诱骗祥子并假装怀孕,无奈祥子最终还是掉进了虎妞一手设下的陷阱,与虎妞结婚后祥子受尽百般苦楚,可是为了他心中买车的愿望能够实现,祥子一直忍气吞声,不久他用虎妞的私房钱买上了属于自己的第三辆车,他每天浑浑噩噩的过着,但因为有车,所以祥子对一切采取逃避的态度,虽然这时的他与之前刚到城市来时相比显得没有那么积极上进了,但他始终没有消沉下去,只因有车,有车生活就有着落、有希望。但结婚不久虎妞因为难产死去,贫困的祥子无奈只能卖掉车子为虎妞料理后事。“老舍对人与家之间关系独到的理解与特有的深情也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去揭示造成他笔下人物悲剧的深层意蕴。”小福子的死使祥子最后的一线希望被生活无情的打破,于是他变的无恶不作且懒惰、贪婪、麻木,吃喝嫖赌、打架使坏,还为了区区六十块钱出卖了革命同志阮明,使其被处死,祥子彻底变成了一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既脱离了农村,又没在城市扎根,可以说祥子是由“人”一步步变成了“牲口”,既不对别人负责,也不对自己负责,此时他的个人主义其实已不复存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使一个活在地狱里都可以当一个好鬼的人,在现实社会中却做不成一个好人”。读到这里,我对祥子不只有同情、可怜,同时也为祥子鸣不平,我从祥子身上体会到人在走投无路时那种绝望、无助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痛楚、压抑,祥子只不过是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能凭自己的双手过上自己所憧憬的生活,这种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在当时的黑暗社会下偏偏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这不禁让我想起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他不是也想能够拥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一张床,一顿饭,一个可以共同生活的妻子,但这最简单的梦想却始终被人们讥笑。试想一下我们失去这些之后会怎样,大概很多人都没有祥子的坚强和他一贯的自强吧。

其实即使祥子落得这般田地,也还是可以安身立命的,只因当时他走入了一个死胡同,一心想买车,除了拉车便不再理会其他事情,认为只有靠拉车才能活下去,才能过上想要的生活,在当时那个社会下,祥子只靠自己其实很难成功,可以说几乎没有可能会成功,祥子要融入群体也不一定非要选择与他们一起堕落,祥子可以像阮明一样去参加革命、宣传革命,尝试着去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革命群体中的一员,这样他就不会变成“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而是会开辟出人生的一条新路,并且这条路是光明的、有前途的。只因祥子并未看清道路,而只是局限于自己的那片狭小的天地才会落得如此不堪。

老舍笔下的祥子形象,因他的特殊性与独特性而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祥子不只代表他自己,他的遭遇是千千万万个底层人民的缩影,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骆驼祥子》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作。

参考文献

[1] 舒雨.老舍小说[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23年.

[2] 曹书文.家族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

[3] 泮庆荣.从<骆驼祥子>探析老舍小说的思想内涵[J].当代小说(下),2023(03)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性格特征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1899—1966)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性格特征,希望有所帮助!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骆驼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

【摘要】

《骆驼祥子》中人物众多,但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当属祥子这一人物形象,文章着重从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来分析该人物形象,讲述天性善良祥子如何一步步沦为社会的奴隶,其单纯实际的梦想又是如何被这个社会所击垮,祥子又如何变得堕落不堪、无药可救。

【关键词】

祥子;阿Q;善良;堕落

《骆驼祥子》中祥子是生活在北平、靠拉车为生的众多洋车夫中的一员,他同时也是由农村到城市的“农民工”中的一份子,像众多最底层人民一样,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劳苦干过上舒服的生活,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他一天一天的奋斗在拉车的行列,能够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是祥子一直以来的愿望,他就像一个农民盼着拥有自己的田地一样,也盼着自己有一天能拉上属于自己的洋车。

祥子经过三年“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终于买了第一辆车,他始终相信自己一定能凭着勤劳的双手换取安稳舒心的生活,因此从未丧失自己身上勤劳、善良、正直、自尊、有责任感这些优良的品质。祥子在曹宅拉车出了事,他就自觉的向曹先生辞职,作为一个洋车夫竟然把自己的客人摔了,祥子绝对不会原谅自己,于是他用辞职和工资来作补偿,以换取自己内心的平静;虽然祥子来自社会最底层,穷困不堪,但本性善良的祥子却愿意向不幸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当祥子看到老马祖孙饥寒交迫的样子时,他毫不犹豫的拿出自己的血汗钱给爷俩买了十个羊肉包子来充饥;祥子与虎妞不幸的婚姻以及在祥子对小福子真诚热烈的感情中,我们都能感觉到单纯的祥子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独立人格的重视,对社会压迫剥削的憎恨。

他“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卖力气能吃饭的事儿几乎全做过了”,在祥子看来,靠自己的双手吃饭是这天底下最光荣、最值得骄傲的事,用自己的力气换来的生活过着才安心,才踏实。祥子处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却未变得像其他车夫一样堕落,这正是作者所倡导的个人主义的作用,正是祥子骨子里的个人主义使祥子不同流合污,也是这个人主义使祥子走入迷途。

读过《骆驼祥子》后,祥子买车过程的“三起三落”让我们不禁为之感叹。祥子身处那个动乱的年代,但他硬是凭借自己不怕吃苦的精神买上了第一辆车,他是那样的欣喜若狂,同时也倍加珍惜,这车是他活下去的动力,正当祥子沉浸在这喜悦幸福中时,当地的匪兵击碎了他的梦,他的车子被匪兵抢走了,而此时祥子买车还不到半年;之后祥子开始过上了逃亡的生活,在逃跑途中捡到了三匹骆驼,因急需钱他赶紧出手买了它们,换得了三十元钱,他准备继续攒钱买第二辆车,然而祸不单行,这仅有的几十元钱不久又被狡猾的孙侦探敲诈了,祥子觉得自己像掉进深渊一般无望,他感觉生活逼迫的他快要喘不过气了,此时的祥子已经身心疲惫了,但他仍未丢弃自己身上的那些珍贵的品性;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女儿虎妞对祥子情有独钟,为了能和祥子结婚,他诱骗祥子并假装怀孕,无奈祥子最终还是掉进了虎妞一手设下的陷阱,与虎妞结婚后祥子受尽百般苦楚,可是为了他心中买车的愿望能够实现,祥子一直忍气吞声,不久他用虎妞的私房钱买上了属于自己的第三辆车,他每天浑浑噩噩的过着,但因为有车,所以祥子对一切采取逃避的态度,虽然这时的他与之前刚到城市来时相比显得没有那么积极上进了,但他始终没有消沉下去,只因有车,有车生活就有着落、有希望。

但结婚不久虎妞因为难产死去,贫困的祥子无奈只能卖掉车子为虎妞料理后事。“老舍对人与家之间关系独到的理解与特有的深情也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去揭示造成他笔下人物悲剧的深层意蕴。”小福子的死使祥子最后的一线希望被生活无情的打破,于是他变的'无恶不作且懒惰、贪婪、麻木,吃喝嫖赌、打架使坏,还为了区区六十块钱出卖了革命同志阮明,使其被处死,祥子彻底变成了一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既脱离了农村,又没在城市扎根,可以说祥子是由“人”一步步变成了“牲口”,既不对别人负责,也不对自己负责,此时他的个人主义其实已不复存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使一个活在地狱里都可以当一个好鬼的人,在现实社会中却做不成一个好人”。

读到这里,我对祥子不只有同情、可怜,同时也为祥子鸣不平,我从祥子身上体会到人在走投无路时那种绝望、无助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痛楚、压抑,祥子只不过是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能凭自己的双手过上自己所憧憬的生活,这种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在当时的黑暗社会下偏偏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这不禁让我想起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他不是也想能够拥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一张床,一顿饭,一个可以共同生活的妻子,但这最简单的梦想却始终被人们讥笑。试想一下我们失去这些之后会怎样,大概很多人都没有祥子的坚强和他一贯的自强吧。

其实即使祥子落得这般田地,也还是可以安身立命的,只因当时他走入了一个死胡同,一心想买车,除了拉车便不再理会其他事情,认为只有靠拉车才能活下去,才能过上想要的生活,在当时那个社会下,祥子只靠自己其实很难成功,可以说几乎没有可能会成功,祥子要融入群体也不一定非要选择与他们一起堕落,祥子可以像阮明一样去参加革命、宣传革命,尝试着去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革命群体中的一员,这样他就不会变成“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而是会开辟出人生的一条新路,并且这条路是光明的、有前途的。只因祥子并未看清道路,而只是局限于自己的那片狭小的天地才会落得如此不堪。

老舍笔下的祥子形象,因他的特殊性与独特性而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祥子不只代表他自己,他的遭遇是千千万万个底层人民的缩影,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骆驼祥子》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作。

参考文献

[1]舒雨.老舍小说[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23年.

[2]曹书文.家族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

[3]泮庆荣.从《骆驼祥子》探析老舍小说的思想内涵[J].当代小说(下),2023(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