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警句格言

佛系青年都很好句子迷聚集100句

日期:2022年01月17日 分类:警句格言

浅谈佛系美文

大约在20xx年底,“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大部分的人事物均被冠与“佛系”,比如“佛系青年”、“佛系人生”、“佛系少女”等……一句“你是佛系!”带着调侃和鄙夷的眼神。大部分人排斥自己是佛系,冠与别人是佛系,“佛系”好像是不好的词语,一种莫名其妙的颓废。那么什么是佛系呢?

刚毕业的时候,在一家模具公司实习,有个同班同学在工作之余就会时常问我:“如果给你10万人民币,你会做什么?”我说:“我会先把它存入银行,再看看怎么支配。”他得意地说:“你傻啊!是我,我就去做生意!”我好奇地问他:“你要什么生意?”他说:“不知道……反正就是要去做生意啦。”我一脸的不相信。

今年某个时候,有同事问我:“快要发工资了,你准备做什么?”我说:“存起来。”她说:“你都不花钱吗?”我说:“看需求……”她说:“你就没有一点理想吗?”我说:“这点工资,撑不起我的理想,广积粮,缓称王。这是现在唯一能的。”她说:“你就是佛系青年!”我一声叹息,不是缓称王吗?得忍!

某一天的下班,同事们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刚好老板回来,他坐在沙发上跟我们聊天,我一边看着新闻一边听。老板感叹地说:“现在房价好贵啊!我希望有一天能够倒下来。”同事们都说:“是啊!”后面又聊到他的孩子,他的女儿。他说:“我女儿长得太高了,智商跟不上!”我说:“高是一个优点不是,那智商也正常,年纪小而已嘛!有什么好忧伤的。”后来就不知道怎么的就说道:“你们年轻人,不要老是玩游戏,要好好努力,要不然买不起房子咯。”我说:“我不买。”有同事说:“难道你不结婚,不生小孩了吗?”我说:“我老家有房,我买房子跟结婚没关系,再说现在想买房子,得过10年才付得起首付。”后面我不跟他们讨论了。其实我对老板说的是,好好努力和买房的'第一步,就是辞工,你那工资买个砖头都数得过来。

有一天,一个同事说,公司老板们在朋友圈里疯狂地转发《富人的思想》,我问他:“有多疯狂?说的是什么啊?”他说:“未曾了解。”我跟他说:“我懒得看,条条道路通罗马,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重要的,那个思想根本不中用!”他说:“你怎么知道没用,你又没看过。”我就说:“光有思想有什么用?你想运用你的思想,也要有钱才行啊!比如你想投资房产,得有一定的资金能撬得动杠杆才行啊!你想做生意,也要有一定的资金,先别说经验和成功率的事了。现在存点钱才有未来的运作嘛!”后来都懒得说了。其实我只是想看看《富人的思想》里写的是什么?对我有什么帮助,而不是疯狂不疯狂的事,“形式主义”是没用的。

某一天,在新浪网上,有一篇《丧文化是功利社会的一剂解药》。里面有这样的一段话:有人发奋,有人颓废。允许每个人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工作、去生活,这才是正常的多元社会。如果整个社会都在发奋,那就像一个没有肝脏的身体,支撑不了多久,就会崩溃的。佛系和丧文化,作为成功学的一剂解药,让一部分人在清醒或者混沌状态下看到自己真正的内在需求,也许,是促使社会从一致追求上进,追求成功(名利)的亢奋状态走向正常化的清凉剂。不被名利欲望所奴役的人,自有一种与世无争的平静从容。

还有一篇不知名字文章,里面写到:人为什么不爱看书?为什么坐如针毡?走如送命?晚上会迟迟不想睡觉?人静静的就会觉得烦?好似人就应该“不是在挣钱就是在挣钱的路上”。如果人们的行为少了“功利性”,人就能够静下心来看书,坐着会感到舒服,走着会很轻松,晚上睡觉会心安理得,人静静的,也觉得上天给你放假的机会,应该感到愉快。

作为一个正常的人,我不认为有些人就应该颓废,有些人就应该奋发。而是认为:“人,不能处于一种矛盾的痛苦中,在焦虑急躁的环境下,学会排除矛盾,认识自我,走出自己的路”。女帝说的好:“你的顶峰,不是我的顶峰,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爬上我现今能攀上的高峰,然后一步一步走向,我曾不见过的天下。”如果真想成功,应该脱虚就实,做能做的,得能得的,才会拥有想要的“天下”。

说了那么多,什么是“佛系”呢?

网络上的含义是:比较颓废的一种生活态度。我想,它只是现代焦虑的环境之下所产生的一个词语而已吧!人,注定是一个爱折腾的动物。经济学上说:社会能提供的,总比人们想拥有的少,如果因为这样而产生的焦虑,那么人总不可能摆脱得掉,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地大,人们总需要学习在有限的生命当中合理地控制好欲望,享受能够拥有的。

季羡林谈佛

佛教在印度的形成及发展状况是怎样的呢?季羡林是如何谈佛的?

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

在历史上,佛教曾经在印度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里流行过。一直到今天,它还在这些国家里不同程度地流行着。

但是,尽管古今中外研究佛教的书籍、文章已经是汗牛充栋,真正搔着痒处的却是绝无仅有。这大大地影响了我们对于这个有世界意义的宗教的理解。

恩格斯说过,基督教的历史起源问题是“我们社会主义者也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我想,对我们来说,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也是这样。下面我就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

佛教兴起时印度社会经济和政治情况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五六世纪。这时印度情况是怎样的呢?

雅利安人从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起从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带侵入印度。他们先在西北部旁遮普一带立定了脚跟,然后逐渐向东扩展。到了公元前五六世纪的时候,他们已经到达了孟加拉或者更东的地方,他们的势力遍布整个北印度、恒河和朱木拿河汇流的地方,成了婆罗门教的文化中心。印度原有的土著居民有的被迫南迁,或者向北方和东方撤退;有的还留在原住的地方,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忍受着外来侵略者的奴役和压迫。当时印度正处在奴隶社会,这些人就是奴隶或者接近奴隶的人。

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来看,雅利安人显然低于本土居民。最近几十年来的发掘工作,证明了本土居民创造的所谓“印度河流域的文化”水平是相当高的。雅利安人继承了这种文化,与本土居民共同努力,加以发展。到了佛教兴起的时候,北印度早已由青铜器时代转入铁器时代了。

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原始居民多从事农业,而雅利安人则本是游牧民族,到了这时候,农业的地位也渐趋重要。农村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农村公社,土地是公有的,农业与手工业直接结合。手工业的分工已经比较精细,有各种不同的手工艺人。而且农村公社也似乎在手工业方面有了一些分工,有专门从事一个行业的村社。这就证明,商品经济已经很发达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工日益扩大。居民依其职业结成了集团,不同民族相互杂居,阶级矛盾和阶级分化日益加强。原有的氏族部落机构逐渐变成了镇压人民的国家机器。根据佛典的记载,当时在北印度出现了16个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是摩揭陀(约当今天的比哈尔邦)、萨罗(约当今天的乌德)、阿槃提(约当今天的摩腊婆)和跋蹉(今阿拉哈巴德一带)。这些国家的都城都是宝货充盈,富庶繁华。这时候印度的许多产品,像细布和钢,都已名扬海外。古代希腊的许多历史学家都有所记载,海外贸易早已开始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雅利安人统治比较集中的地方,新兴的国家都是君主制。在婆罗门文化圈外,也就是在雅利安人统治薄弱或者还没有达到的地方,政治制度则迥乎不同。在这里没有世袭的君主,执政者名曰罗阇,是定期选举的,有点像古代罗马的执政。汉译佛典虽称之为“王”,实际上与王是不一样的。西方学者一般把它叫做“共和国”,也只是说明与世袭君主制不同而已。这可能是氏族公社的残余,不过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出生的释迦族就属于这个类型。

在这些国家中,阶级关系是什么样子呢?阶级关系表现形态之一就是所谓种姓制度。种姓共有四种:婆罗门(祭司、知识的垄断者)、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牧民、商人)和首陀罗(工匠等)。这种制度萌芽极早,但是最初并不十分严格。到了公元前五六世纪的时候,由于统治的需要,逐渐严格起来。在这方面,婆罗门卖了大力气,他们大肆宣扬,想把这种制度神圣化,加以巩固。他们把社会上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人民的权利、义务,甚至生活细节,都刻板地规定下来,不得逾越。四姓间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共食,把一个统一的社会拆得支离破碎。

婆罗门和刹帝利虽然是两个种姓,却是一个阶级,他们都是奴隶主。他们之间也有矛盾,但是一般说来是互相支持互相利用的。吠舍名义上与婆罗门和刹帝利同属所谓再生族,都是雅利安人。但是他们中间不断产生阶级分化的现象。少数人经济地位提高,变成了中小奴隶主,或者成为大商人,甚至官吏。绝大多数经济地位下降,沦为同首陀罗类似的人,处于奴隶边缘。如果从地域方面来看的话,西部是婆罗门当权,东部则是刹帝利当权。吠舍的地位在西部和东部都差不多。

至于首陀罗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人们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有的人说,他们是等级制的最下层,但毕竟还是自由民,与奴隶有所不同。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法经里面用种种方式强调前三个种姓与首陀罗的不同,可见首陀罗是不属于雅利安族的。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以后,原始居民一部分变为奴隶,从事家务劳动;一部分仍从事原来的工作,绝大多数是手工业者,以后又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变为各种工匠。首陀罗就是这一部分人,他们实际上是种族奴隶。

总结起来,我们可以说,种姓制度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混合产物。

浅谈佛家的语言礼仪

走进寺院,会遇到一些出家人,怎样和他们打招呼?与他们交谈有哪些礼节?这可能使许多人不知道而且想了解的。

佛家在称呼上有一些特殊的名词,有特定的规矩。比如一寺的主持叫“方丈”,也叫“住持”。住持是“住于世而保持法统传承”的意思。一般人容易把“住持”写成“主持”,这不仅是文字错误,也是理解上的错误。”方丈“的原意,即一丈见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禅寺中住持的居室或客殿,也叫函丈、正堂、堂头。印度的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进而用来指住持的居室,后来又转为对住持的尊称。

在住持下面,一般寺院则设有四大班首、八大执事。四大班首是指导禅堂或念佛堂修行的,八大执事是专管全寺各项事务的`。四大班首分别叫做首座、西堂、后堂、堂主;八大执事则是监院(库房负责人)、知客(客堂负责人)、僧值(又教纠察)、维那(禅堂负责人)、典座(厨房、斋堂负责人)、寮元(云水堂负责人)、衣钵(方丈室负责人)、书记。其中,维那师负责寺中的法务,在做法事时,是领众的带头人,寺院中如有犯清规戒律的,也由维那执行处分之事,因此维那有维持纪纲的意思。

有一些称谓,往往是对某一僧人或居士的道德、学问表示尊敬。也是出于礼节性的自谦,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法师“是常修梵行,通晓佛法,而且能引导、教化众生修行的人。澄观《华严经大疏钞》卷三十八列举了法师必须具备善知法义、能广宣说、处众无畏、无断辩才、巧方便说、法随法行、威仪具足、勇猛精进、身心无卷、成就忍力十种德性。法师的种类,依据《法华经法师品》的记载,可分为受持、读经、诵经、解说、书写五种,称为五种法师。现在法师已经成为汉地出家人的通称,遇见出家人,称其为某某法师,是完全可以的,它成为世俗人称呼出家人最常用的敬词。

“三藏法师”由称为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是对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在中国,对从事佛经汉译的僧侣,常尊称为译经三藏或三藏法师,如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人即有此称。小说《西游记》中,称玄奘为“唐三藏”、“唐僧”,三藏好像称谓玄奘的专有名词,这虽然没有什么大错,但“三藏”的名称其他人也可以用,并非专有名词。

“禅师”是一心坐禅,通晓禅定的比丘。在中国由于禅宗非常盛行,禅师的称呼并不限于禅宗一派,凡习禅的僧人都可称为禅师,如《续高僧传习禅篇》所收,便有达摩禅师、道绰禅师、信行禅师等等,有些人并不属于禅宗。后来,朝廷也曾用“禅师”号赐予有名望的僧人,以唐代神秀获得“大通禅师”为最早,其后,禅宗六祖慧能于示寂余百年后,也获得“大鉴禅师”称号。至于生前及受赐号的僧人,以宋代宗杲受赐“大慧禅师”最为著名。

“律师”又称为持律师、律者,指专门研究、解释、读诵戒律的僧人。如北魏慧光、唐代道宣、怀素等皆称为律师,以娴熟《四分律》见称。后来则指通达佛教戒律的僧人。至于现代法律界称打官司时的辩护士为律师,则属于借用这个词,与佛家没有丝毫关系。不过就通达和记诵法律这一点来说,又有相通之处。

“长老”又称为上座、上首、首座、老宿、长宿等等,指年龄长、发蜡高(出家时间长)而智德俱优的大比丘。《集异门足论》卷四列举了三种上座(1)生年上座,指年龄较长的僧人;(2)法性上座,指受具足戒,通达戒法者,年虽二十或二十五也可以得受此尊;(3)世俗上座,指在家护法中有财势的长者。长老虽然是对年长者的尊称,但也未必是年老者,重要的还是看重其德行。佛经也称絮聒佛教大居士、大护法为长老,也是一种尊称。

此外,还有“大师”、“大德”等等称呼。佛经中将初果以上乃至诸佛菩萨等圣人,堪为中省地师范,称为大师或者大德。《本事经》卷七认为大师有如来、阿罗汉和有学的圣者三种;中国佛教则不用“大德”一词称佛菩萨,而是对高僧的敬称。这两种称呼不能用在一般僧人身上,必须是社会公认的佛家领袖人物才能称其为“大师”或“大德。

当我们要询问出家人的尊称法号时,一般可以这样问:“请问师父的德号上下?”

“上下”是指法号中的两个字,比如一位出家人法号叫“慧普”,那么就是“上慧下普”。一般来说,千万不可问师父“您贵姓”,因为佛家规定,出家后皆依释迦的法脉相传,即出家人皆以“释”为姓,都只以法号相称。每一位出家人一般有两个法号,一个是内号,一个是外号。内号只是他的剃度师、受戒师、传法师可以称呼的,其他人不可称呼。在家弟子只可称呼其外号,称呼外号时也不可称某某,一般要称呼某某法师或某某师。这些规矩是我们与出家人接触时要注意的,也是一种语言上的尊敬和礼貌。

除了这些称呼之外,还有一些常用的说法也应该注意。比如“灵魂”一词,是其他宗教所用,佛家称做“神识”,而不使用“灵魂”这个概念。

作为时间概念的“礼拜”也是其他宗教所用,意指七天一次德教堂祈祷。对佛家要称“星期日”而不要叫“礼拜日”。佛教信众每日都做功课,也可说时时做课,不规定在周日,所以也没有“礼拜日”之说。

又如佛家淡“慈悲”,而不讲“爱”,因为在佛家看来,有“爱”就有占有欲,有占有欲就有我执,“爱”是苦的根源。而佛家讲的慈悲,悲指拔苦,慈指与乐,由此可见佛陀平等度世的情怀。

《季羡林谈佛》简介

【《季羡林谈佛》内容简介】

《季羡林谈佛(季羡林诞辰100周年图文纪念版)》是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的论文集,在《季羡林谈佛(季羡林诞辰100周年图文纪念版)》中,季羡林先生以一个语言研究者的身份研究佛教,并通过原始佛典的语言現象来探讨佛教的传布与发展,找出了佛教演变的规律,是中国人研究佛教的入门读物。

【《季羡林谈佛》评论】

逝去的生命不能复归,也用不着复归。

但是,回忆这样的.生命,意识到自己是这样活过来的,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来了。

风风雨雨都经过了。

一直到今天,自己还能活在世上,还能回忆往事。

这难道还不能算是莫大的幸福吗?

——季羡林

季老的学问、人品都是一流的。

--著名哲学家汤一介

老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

——著名学者、季羡林弟子钱文忠

他是一个很好的父亲。

——季羡林之子季承

【《季羡林谈佛》目录】

释迦牟尼

浮屠与佛

再谈浮屠与佛

关于中国弥勒信仰的几点感想

佛典中的“黑”与“白”

《列子》与佛典

中国佛教史上的《六祖坛经》

法显

玄奘与《大唐西域记》

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

佛教的倒流

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我和佛教研究

后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