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警句格言

心理学培养专注力的说说汇总3篇

日期:2022年08月01日 分类:警句格言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在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上,有许多是孩子们未曾见过和未曾听说过的新鲜事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好奇心强的孩子,引起他们的极大关注。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希望有所帮助!

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

许多实例证明,强烈、新奇、富于运动变化的物体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会唱歌的生日蛋糕,会跳的小青蛙,会自己走路的小娃娃,等玩具调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观察、摆弄。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类似的玩具,用来训练他集中注意力。特别是0~3岁的孩子,采取这种方法是最理想、最有效的。另外,还可以把孩子带到新的环境中去玩。比如带小孩逛公园,让他看一些以前未曾见过的花草、造型各异的'建筑及其他引人入胜的景观。带孩子到动物园去看一些有趣的动物等等,利用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去培养注意力。

把培养孩子的兴趣与注意力结合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谁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总会很投入、很专心,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儿童在入学前接触的书本知识太多,走进课堂后发现老师讲授的都是自己屡见不鲜、耳熟能详的东西,那么,大多数儿童都会不由自主地精神溜号儿,东张西望,做小动作。在生活中你常常会看到一些孩子按家长的要求做某些事的时候,总是应付式或心不在焉,而在做他感兴趣的事情时,却能全神贯注、专心意义。对幼儿来说,他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其兴趣和情绪的控制。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把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与培养注意力结合起来。

培养孩子的兴趣,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去激发。比如培养孩子识字的兴趣,你可以利用孩子喜欢故事的特点,给小孩子买一些有文字提示的图画故事书。让小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书,并且告诉孩子这些好听的故事都是用书中的文字编写的,引发孩子识字的兴趣,然后认一些简单的象形字,从而使孩子的注意力在有趣的识字活动中得到培养。

兴趣是产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条件。孩子对事物的兴趣越浓,其稳定、集中的注意力越容易形成。所以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并以此为媒介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前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幼儿在游戏和单纯完成任务两种不同的活动方式下,将各种颜色的纸分装在与之同色的盒子里,观察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实验结果发现,在游戏中4岁幼儿可以持续进行22分钟,6岁幼儿可坚持71分钟,而且分放纸条的数量比单纯完成任务时多50%。在单纯完成任务的形式下,4岁幼儿只能坚持17分钟,6岁幼儿只能坚持62分钟。实验结果表明,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其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稳定性较强。因此,我们可以让孩子多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婴幼儿的专注力。

游戏活动方法很多,比如传统游戏让孩子“找回不见的玩具”便是一种简单易行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游戏方法。其具体作法是:家长与孩子一同取出几件玩具摆放在桌上,并教孩子清点玩具的数量,让孩子说出玩具的名称,记住玩具的种类。然后,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拿走其中的某样或几种玩具。问孩子:“什么东西不见了?”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回想、查看、寻找,这种训练方法简单、灵活而实用。家长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类似的游戏方法。

游戏是婴幼儿喜爱的活动,它能引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心情愉快。家长应该有选择性地与孩子一同开展游戏活动,并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让孩子明确活动目的,自觉集中注意力

孩子对活动的目的意义理解得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就越强烈,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力就越集中,注意力维持的时间也就越长。

比如:一个平时写字总是拖拖拉拉、漫不经心的孩子,如果你许诺他认真写字,按时完成任务之后就送一件他一直想得到的礼物,他一定会放下心来,集中注意力认真地写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可以训练孩子带着目的去自觉地集中和转移注意力。如问孩子:

“妈妈的衣服哪儿去了”、“桌上的玩具少了没有”,或是叫孩子画张画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等等,这样有目的地引导婴幼儿学会有意注意,可让他逐步养成围绕目标、自觉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当然,培养儿童专注力的方法有很多,其具体实施方法也不尽相同。家长可根据孩子专注力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只要你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努力去做,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

1.年轻父母应以身作则

跟长辈说话或在一起时,你自己是否就不大尊重他们?或者,是否已经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去看望父母?甚至于,当着孩子的面时,说老人的坏话?如果你是这样的,就不要指望自己的孩子会尊重长辈,对长辈孝顺。更为危险与可悲的是,你现在对父母或长辈的态度,往往就是当你老时孩子对你的态度。

所以,让我们每个人从现在开始,孝敬我们的老人,和老人住一起的,能更加包容一些;和老人分开住的,即便工作忙也不能忘了问候老人,公休日尽量带孩子回去一起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渐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2.从生活细节着手培养孩子的“孝”心

◎和孩子分享食物

很多家庭是这样的:有好吃好喝的东西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般不吃,看着孩子吃,孩子邀请一起吃时,或者问这个很好吃,你们为什么不吃时,他们一般会回答不爱吃。

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样做,可能会让孩子认为大人是真的不想吃,或者,认为大人让小孩先吃是应该的,做父母的本来就要这样子。长此以往,孩子就形成了自私自利、不尊重不孝顺长辈的性格。

当孩子吃东西,特别是好吃的东西时,父母应该与他一起分享。这样,孩子虽然少吃了一点,但却会换回他一辈子对你以及长辈的尊重,相当值得。此外,他也会更珍惜食物,可说是一举多得。

◎和孩子分享你的心情

很多年轻的父母总认为,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不用向他表达自己的心情,特别是不好的'心情。即便自己很累,也不愿误了孩子的玩与学习。

其实,这样的做法也是错误的。孝顺也是要给机会学才能学会的,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可以让孩子来关心自己。比如,妈妈下班回到家,可以对孩子说:“宝贝,妈妈上班很累,你能给妈妈倒点水吗?”或者“宝贝,爸爸妈妈上班很辛苦,回家又要洗衣服、做饭、整理房间,如果你能为爸爸妈妈做点什么,那就太好了。”当他为你做了什么时,比如给你倒了杯水,要真诚、高兴地谢谢他———这也是一种孝顺啊。孩子会为自己也能为爸爸妈妈分忧解难而高兴的。

◎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进家门,把鞋一脱,乱扔在一边;玩具一股脑从箱里倒出来,玩完之后,满屋子都是玩具;上学、放学路上,爷爷奶奶背着书包……这是在很多家庭都很普遍的现象,大人们出于关爱自然而然地做这些事情,却从没想过这与孩子孝不孝顺自己会很有关系。

这样的做法也是错误的。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处理,这既让大人更省心放心,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又培养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同样是一举多得的事。此外,一个人要能照顾别人,是建立在他能把自己照顾好的基础上的,如果自己都不能照顾自己,很难想象他会去照顾别人,更谈不上孝顺长辈了。

◎让孩子多参与家务劳动

孩子回到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或者,除了自己的事、自己的利益,对别人的事漠不关心。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其实跟家庭教育有关。而多让孩子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有利于培养他对家的责任感。

其实,三岁后,孩子自己就会对一些家务劳动表现出兴趣,这时,家长应鼓励,而不能以现在还小、或者担心孩子做不好而拒绝孩子。应指导他去做,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帮妈妈倒垃圾,也是好的。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养成爱家务劳动的习惯,也有利于孩子不断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

◎让孩子知道孝顺长辈的知识

孩子有如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什么,收获的往往就是什么。所以,你一定要让他知道小的要孝敬老的这样的道理。如果父母本身不说,不去要求孩子对老人尽“孝”,孩子是不会知道的。家长一方面要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另一方面也要抓住机会丰富孩子有关孝敬长辈的知识,多给孩子讲述《孔融让梨》之类故事。并让孩子分析大家为什么表扬孔融,使孩子懂得分享和谦让是一种优良的品质,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孔融学习。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这些方法学会了吗?

生活中吗,专注力、自控力是意志力能力的一种体现,而意志力几乎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从控制自己的情绪,到抵制诱惑,坚持完成内心有抵触但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再到克服困难达到自己的目标等等。关于孩子的专注力培养,笔者为大家提供了以下建议!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良好的家庭环境,给人以温馨,安宁的感觉。心安定了,孩子才会安心而享受地去做某些事情。否则,他只能惶恐地纠结于各种“不安心”因素,难以专注。


鼓励孩子学习一技之长

让孩子学才艺不是为了表演,也不是为了以后当个艺术家,更不是为了参加选秀节目。学习才艺可以集中性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例如学琴、学芭蕾舞或者学下棋,好处自不用提。

还有一种韵律舞,也可以在训练四肢协调能力之余,很好地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鼓励孩子进行体育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构建起孩子健康的身心。专注于某项运动,可以使孩子获得集中注意力所带来的成就感。例如我们的“国球”——乒乓,恰恰是培养专注力的利器。据说打乒乓球还能促进眼球活动,预防近视。

通过体育锻炼不仅让孩子拥有了健康的身体,还磨练了孩子的意志力。


电子产品使用要适量

电子产品的普及,占据了人们的大部分碎片化时间。很多家庭,孩子也对手机、平板等爱不释手。

为此,家长要尽量陪伴孩子投入地玩游戏,参与他的游戏,引领他玩得更深入、更长久、更有创意。孩子自然可以将注意力更长时间地集中于某项活动。


适当顺应孩子的需求

当孩子对某项活动产生兴趣时,为他提供更多与之相关的资讯、材料、可能的相关活动,让他跟与其相关的事物关联,并帮助他横向或者纵向去拓展,发掘出更多有趣的元素,将探索的触角伸向更多可能的方向。

并且,孩子从中习得了经由一个点辐射或拓展的.技巧,自然会更投入,在参与其他活动时也会以这种习惯性的模式,让它变得更丰富、更有趣味,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自然会更长。


对孩子要有耐心

没有什么比一颗安定的心更能给孩子以滋养的了。以一颗安定的心去滋养另一颗稚嫩的心,让他也趋于安定,孩子专注力的品质自然提升。


给孩子选购合适的玩具

类似于汽车模型、变形金刚等等的玩具虽得到大多数孩子的欢迎,但是这类玩具像果冻一样,吃了既没有太大坏处,也没有好处。

家长可以为孩子选购一些比较益智的玩具,例如积木、拼图等,尤其是积木。积木不像模型,它属于非定向的组装玩具,孩子在摆弄积木的过程,可以充分锻炼想象力、动手能力、专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切不可用电脑上类似的益智游戏代替玩具。因为能够用手触摸的玩具,和只能看的游戏对于孩子能力的培养效果大有不同。



总而言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的注意力的培养,家长也要有足够的耐心,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如何培养孩子的礼仪

礼仪是一门学问,有特定的要求。在家庭、学校和各类公共场所,礼仪无处不在。就个人而言,表现在举止文明、动作优雅、姿态潇洒、手势得当、表情自然、仪表端庄等。你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礼仪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礼仪的知识,欢迎阅读。

如何培养孩子的礼仪?

电视上播放过,有的父母送孩子去学礼仪,穿着汉服,给父母行大礼;让孩子学孝心,端着洗脚盆给父母搓脚。这行表演做秀,也许会让孩子对礼仪有所认识,但是,走过场以后,还会在孩子的内心留下多少?

有的父母,给孩子讲过《孔融分梨》的故事,与小朋友要互相谦让;书本上的说教,也讲了很多,而孩子只记住了故事,却依然不会在生活中应用。

孩子的学习,需要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习,尤其父母自己去践行,给孩子直接地示范。

过马路,遇到红灯,父母主动在路边停下来,孩子自然就会学会过马路的礼仪;如果父母看看路上车不多,就闯红灯过马路,那么,孩子很难养成过马路的礼仪。

父母从来不排队,无论在超市付款、在地铁候车、还是在肯德基点餐,都是能挤则挤,那么,孩子自然也不会排队。

孩子看过书上、电视上的许多礼仪知识,父母也陪伴着孩子一起看过、讲过,但是,如果不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这些都只是美好的“故事”,与真正的教育无关。

如果父母自己不在意于礼仪,那么孩子也很难成为有教养的人。

因为孩子的家庭礼仪,一般在3岁前养成;孩子的社会礼仪,一般在6岁前养成;而这个阶段,孩子的礼仪,主要来自向父母的学习。

等到上小学,父母原本认为学校可以教好孩子,而实际上,这个年龄,孩子的礼仪习惯基本定型,改变起来,已很困难。

礼仪对孩子人生重要吗?

这不容置疑,彬彬有礼的孩子,会更有人缘。

礼仪好的孩子,让相处的人,感到有安全感,感到受尊重,所以容易被人接纳;同时,孩子的涵养,也受到他人的尊重。因此,礼仪好的`孩子,往往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

礼仪差的孩子,往往觉察不到自己“缺乏涵养”,但很敏感地意识到别人不友好的态度,误以为别人存在偏见,看不起他,于是人际关系变糟。

有的孩子长大后,与朋友一起吃饭,每道菜上来,都不顾别人,总是抢着吃;这或许只是他小时候养成的习惯,而不是刻意去抢,但这会招来讨厌,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在孩子的未来,人际关系,越来越重要,网络生活方式,把大家都链接在一起;社会关系好的,将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许多西方的国家,都注重孩子从小的礼仪培养,认为这是把孩子培养成贵族、拥有美好人生的基础。

同样,我们除了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也应同样关注于孩子的礼仪修养,让他拥有智慧而又有涵养的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