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警句格言

尊重师长的经典句子集合60条

日期:2022年08月29日 分类:警句格言

弟子规里尊师的语句

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弟子规》,可以让学生懂得孝亲尊师的道理和逐渐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弟子规里尊师的语句,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1)尊师敬长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凝炼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弟子规》有这么一段“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它要求我们重视自身修养,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精神。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老师,就像燃烧的蜡烛,用知识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直到生命的终结。

(4)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敬师长的优良传统。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宋朝时,有一个叫做扬时的人跟着程颐老夫子学习,他虽然已经40岁了,但他对老师非常的恭敬。

(5)有一次,他来到老师家。为了不大扰老师睡午觉,他站在门外顶着风雪,等老师叫他进去时,门外的积雪已经有一尺多厚。这位学生,后来成为很有名的人。扬时尊师重道的精神,值得大家去体会、学习。

(6)如果当时我们是杨时,我们也许早已忍受不了寒冷了。 举凡弟子要能够成材,首先要懂得向老师虚心求教,而在跟随老师的同时,就应该要明白恭敬侍奉师长的道理

(7)须知父母养育我们,师长教导我们,是一样的恩泽,怎么可以不尊敬呢

而且,一个能尊敬老师的人,也就能重视学业;相对的,也就是尊重自己。

(9)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做出了好的榜样,更是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

(10)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毛主席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不仅如此,毛主席青年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

(11)当徐特立60寿辰时,他还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是的,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历史的续篇,这样才无愧于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无愧于我们的伟大时代。

(12)在我们的成长中,老师固然值得我们尊重 ,同样,在生活中我们面对长辈中形形色色的各类人,需要的也是我们的尊重。“弟子规”中有言: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13)当然,像韩国家庭中对长辈那样恭恭敬敬低头说是,对于90后的我们来说似乎是不可能的。在信息无比膨胀的时代,我们生在20世纪,长在21世纪,价值观、处世态度与老一辈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年轻,我们开放,我们与传统有太多的格格不入,于是就招致了太多的摩擦与矛盾。

(14)对于爱情,我们可能信奉真爱、理想,而他们可能主张生活、现实;

(15)对于理想,我们不断追逐,即便跌倒我们也不放弃,而他们可能并不认同甚至还阻止你的寻梦之路;

(16)对于工作,我们渴望挑战,希望在外面有一片更广阔的天空,而这时的他们却希望你固守家乡,安安稳稳有一份收入。

(17)在面对长辈们的墨守成规在你看来可能泥古、平庸的传统面前,即便你肯定自己是正确的

(18)即便你坚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也请你低下那骄傲的头颅,对他们表示尊重,

(19)因为他们是比我们年长的人,他们拥有我们几十倍的阅历,他们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最重要的是

(20)他们苦口婆心的规劝,字字句句皆都是发自内心的关心与爱护。

(21)也许,你会从心底听不进劝言,然而请给予他们最起码的尊重与理解。怡吾色,柔吾声,尊重爱你的人们。

(22)同学们,就让我们将心底的那份对老师的挚爱以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老师您辛苦了!

让我们将心中的那份对长辈的敬重以最简洁的行为表示出来,长辈您费心了!

(23)让我们以尊师敬长为动力,以理想、信心为针,以勤奋,拼搏为丝,去编织自己彩色的梦!

《弟子规》尊师重长,同辈和睦

现在的我们都是独生子女,有好处吗,小时候有,吃的没人跟你争,穿的没人跟你抢,每天跑来跑去看到的,就是大人,自己就成了独一份的掌上明珠,都觉得你是孩子,都让着你,都心疼你,时间长了,顺理成章了。没有感激,觉得好像一切都是应该的了。这是一种在时间过程中慢慢延伸出来的心理暗示。而父母给我们的感觉,好像是突然一下起了一个思想上的转变,而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好像真的一时间无法去适应这种转变。

出于同龄人或稍大一点的朋友,我先把一些话说到大家心里去,然后我们再一起找方法,看看怎么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小时候,几乎什么都不让干,如果有智慧点的家长,可能还会引导你去洗个手绢,做个鸡蛋饼,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可幸运的是,我们当时的小学专门还设置了一堂课,劳动课,这门课程真的开得很好,在这们课里,老师教会我们怎么洗头发,怎么穿衣服,怎么洗衣服,怎么钉钮扣,之后还带着我们一起做小板凳,告诉我们一些简单得汤简单得菜怎么做,然后留下得作业是让我们亲身去实践。出于好奇,不管别的孩子回去做没做,我是肯定回去都要尝试一遍。但是我尝试得方法很古怪,有些时候还是被父母批评了。

我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缝,就把我们家窗帘剪了一个小窟窿,然后又拿针给缝起来了。结果缝得还很不利索,被我妈一下子就发现了,结果把我给批评了一顿。之后,我还尝试过很多劳动课上学到的实践活动。但是当时的感觉是,只要家长一在自己就头晕,为什么呢?我擦地喜欢横着擦,结果家长一定要在边儿上指挥我竖着擦。我做饭的时候握菜刀,明明妈妈教我的姿势是正确的,一会儿爸爸过来了,说你不会我菜刀啊,得那么握,结果呢我那么握真的不舒服,可他却觉得很对,一定要我这么弄。就这样,我自己觉得一会儿被噌一顿,一会儿被指挥一下,兴趣全无。好不容易做完了饭,可能最后还是补上一句:“没我做得好吃,盐放多了吧。”那打击别提多难受了。于是慢慢的,我干脆养成了他们在我什么都不干的习惯,假如自己真的想勤勤一把,目前为止,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是家人一个都不在的时候,我开始一通的收拾。还有一种就是早上起来,他们还在睡觉的时候,我开始自己一通的打扫。

心想,你不在更好,你要在,反正你现在还起不来,我干完了,你看一结果就好了。真心的说,有些时候我很同情同龄的独生子女,小时候是谁都哄着,等大长大点了,就变成谁都噌了。因为小时候不会干,到了一定岁数,家长突然觉醒了:“你看看我像你这么大,什么活儿不会干啊。你看看你现在,你会干什么啊?”“我19岁的时候都出差了,你看你还跟傻瓜一样,你以后怎么能有多大出息啊?”要说这些话说得对吗?对,可真的挺让当时的自己接受的。因为小时候,你们没让我干,现在突然用这种强烈的话刺激我,我即便开始干了,难免不会那么顺当,一听这话,心里更不是滋味了。而同辈之间呢?现在都是表亲,很少有亲兄弟姐妹,又都是独生子女,谁跟谁只有到了过年过节,才能碰上几面,感情深么?我真的觉得部深。当然有些家里的表亲就感情很好,大家和和睦睦,而有些因为各种原因,却真的一见面就跟遇见仇人一样,那种感觉多难受,大家不想见面,还非得在一个桌上吃饭,你还得喊她一声姐姐,喊他一声弟弟,感觉很没意思。

之后,我就和一些朋友达成了一种共识,人出门在外,投亲戚不如靠朋友,靠朋友,不如住店。这种过程似乎感情已经到了相当淡漠的阶段,人感受不到温暖,心里不是痛苦是什么呢?说道这里,我觉得我肯定能说道很多朋友的心砍里,很多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搞不清楚到底怎么跟父母,老师,同学,兄弟姐妹搞好关系。这恰恰击中了要害,绝对是我们为什么就一定要去跟父母,跟老师,跟兄弟姐妹对着干的主要因素。因为彼此不理解,不知道怎么相处,所以最终才会导致亲人变仇人这样可怕事情的发生。

出了问题肯定就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一定是要掌握方法的,为了让现在的自己不再痛苦,也让我们后面的孩子不再痛苦,不如就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解决它吧。前面的抱怨都说的差不多了,现在我们反过头来想小时候,小时候的你为什么那么无忧无虑,为什么在家呆着能什么都不干,每天脑子里只想着怎么吃怎么玩儿,怎么把自己想干的事情干了,就行了呢?算算吧,从你出生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经济上要花多少钱呢?你有吗?如果你数学真的还不错的话,不妨问问父母每个月的收入是多少,或者说有机会做个实习找个跟父母差不多的工作感受一下试试看。假如你真的工作了,当老板劈头盖脸的因为你请假时间超时训斥你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曾经你的父母就因为你的原因挨过多少次这样的事情。当你对工作不屑一顾,说:“你老板怎么这样,我不伺候了“的时候,你应该想到,你的父母曾经也有过这样的心,但就是因为有你,因为你要有很多地方需要钱,他只能低着头应着头皮也不放弃这份工作。

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还算省心的,有些父母曾经还被要求出差,加班。回来以后已经很累了,还要哄你开心,给你做饭,然后看你不睡觉还得坐你边儿上给你讲故事,讲到自己都困了,你还不睡,那就还得陪着你。第二天又去上班了,班上没精神是很危险的,轻的受领导批评老不在状态,重的那可能自己的人身安全都会出现问题。但是只要你仔细回想,在我们无忧无虑的那段日子,父母跟我们说过什么么?没有。他们愿意让我们无忧无虑的时光多一些,因为他们知道外面世界的情况。我的爸爸实话说有些时候脾气不好,但是他就曾经跟我说过一句我听了特别感动的话:”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念书的时候,爸爸愿意让你念书,有机会的话咱们拿念书当职业,只要你想念,你能念多高,你爸爸不管什么情况只要活着就供你。“我当时很感动,感动的都哭了。因为我爸爸知道我喜欢什么,他宁愿自己去忍受外界各种各样残酷的现实,也要保全我那一份念书美好的情怀。这就是父母亲,想想他们为我们付出的一切,回过头来再去看他们反常的举动就很好理解了。

当时的父母很年轻,觉得自己能干,孩子没必要受苦,所以什么都不要你操心。但终于有一天他们发现自己身体出现了问题,干活儿越来越力不从心的时候,这种第一时间的反常举动其实是再正常不过了。他们会意识到,自己陪不了孩子到永远,所以突然之间着急起来,才会突然换了面孔着急的督促你甚至用责备的语气催着你,恨不得你一夜之间什么都会干了,自己才放心。细细想来,在当今这个现实而又感情淡漠的社会,又有几个能够真的停下自己的脚步去给你这样的训话呢?人家为什么要因为你生气?看到了,有点责任心的,说你两句,爱听你就听,不爱听我就不说了,而有的更坏点的,人家不说你,人家奉承你,你爱听吧?喜欢吧?最终你顺应邪念了,犯大错误了,你怨得着他吗?只有父母,从来没有这样,知道你很烦,还能每天抽出时间这么叨叨你,一天几顿叨叨,你都烦了,他们都不知道烦,这是什么境界,你不理解他们,说明你跟他们真的不是一个境界呢。

虽说我们现在是独身子女,但是父母还是隶属于一个有自己兄弟姐妹得大家庭的。兄弟姐妹的孩子,不管跟你关系怎么样,至少也得叫上你爸妈一声舅舅,姨,姑姑,婶子的。这一声预示着一种含义,你们是一家人。或许因为各种原因,我们真的找不到为什么跟自己的表亲兄弟姐妹那么合不来的原因,但至少我们应该更尊重他们,有些话不会说了,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咱们可以不说,可以沉默,或者转移话题到别的地方去。圆场是门学问,你一圆再圆,保全的是一个家族的脸面。更何况即便是路人都有感应真心的能力,就别提自己家的亲人了。想想我们的姑姑,我们的舅舅,我们的姨,小时候是怎么带我们的?我就记得我小时候他们对我很好,带我出去玩儿,给我买吃的,送我新衣服。就凭借这些记忆,我们是不是也能够对他们的孩子更好一些呢。他们曾经那么真心的对待你,为的就是让你跟他们的孩子作对搞矛盾吗?同样是父母,更何况有这么好的父母孩子不会一点善良之心都没有的。

我们佛家曾经说过一句话:”不看僧面看佛面。“这意思就很好理解了。即便你觉得同学的话有问题,你真的还接受不了,也不要过于的反驳他。因为你知道他归属的是你是师父。师父是老师,也是父亲,用心去体会师父是怎么对你的,想想他的感受,再去考虑假如他看见同学之间不和睦,心里有多么难受,就一定要去帮他圆这个场了。或许在我们念书的过程中,就有过这样的感觉。有的老师让你真的没法接受,动不动训斥学生,有些时候说话有点过激。但是有的老师却对你非常关照,你就特别听他的话,特别喜欢亲近他。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因为这个原因就不好好学了,因为他们或许都在一个学校里,不好的老师,和好的老师,也是同学,同学之间都能和睦相处,你当学生的为什么要这样呢?这就是和睦最重要的原因。

社会是个大家庭,每一位长者都是老师,都是父母,我们对待父母老师,每一位同龄人都是你的兄弟姐妹,不要只看到他们不好的那一面,相反每当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就用心去想想他对你好的那一面。假如怎么也想不出来,那你就去想想这个世界上,真心关心你的那些好人,是怎么对你的,把美好的情景依依映入脑海。如果你再想不出来,就去想想佛是怎么对待大家的,怎么对待每一位终生的。他没有去挑剔任何一个人,而是在想办法教会他们走出各种各样的痛苦,或许你现在面对的这个人,恰恰就是你可以帮助的人,他对你这样,是因为他心中有痛苦,假如你帮他把这个痛苦解除了,你看他下次还会这么对你不?当然,怎么去帮助别人,怎么去化解自己,还是需要不断的学习的,一切的一切方法都是站在第一位的。完事和为解,家和万事兴,和象征着圆满,只要和了,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

弟子规 尊师颂

导语:“尊师”的词义是尊敬师长,它是一种中国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对老师的尊称。

弟子规中关于尊师重道的句子

〈余力学文〉原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敝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解说:

对于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应该努力实行的本份,却不肯力行,只在学问上研究探索,这样最容易养成虚幻浮华的习性,怎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呢?相对的 ,如果只重力行,对于学问却不肯研究,就容易执著自己的看法,而无法契合真理,这也不是我们所应有的态度。

今日普遍流行诋毁圣贤的风气,怀疑古人,藐视伦常大道。尤其是基本的孝道 ,近几年来,更被视为隘板落伍,大家虽有心改革社会乱象,也动用大批的人力物力倡导,终因伦常观念被大家忘失太久了,使得社会秩序无法整顿起来。孔子曾指出 :“立志、自立、立仁的君子要广博的研究各种学问,然后用礼节来约束言行,这样一个具有知识和礼节的君子,他的言行就不至于太离谱了。”《弟子规》把礼的内容 具体化,只要循着《弟子规》来实践,兼学各种经典和生活知识,就能拥有高远的智慧和实践的勇气,智勇双全的人,必然不会偏离正道,正道就是直路,很快便能到达目标 。

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的.做到 。读书时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段,这段还未读完读通,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另一段,而东翻西阅,不肯定下心来,按步就班的读完。读书时要有规范 ,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有多余,就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读,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规化好就要赶紧用功。

遇到滞塞难通的地方,更要专心研究,只要功夫到了,自然就能通达了解,这正是所谓书读千遍 ,其意自现。有疑问的地方,经反复思考,还不能了解的话,就用笔把问题记下来,向有关的师长请教,一定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才可放过。

书房要整理得简单清洁,四周墙壁保持干净,书桌清洁干净,所用的笔和砚台要摆放端正 ,在砚台上磨墨,如果墨条磨扁了,就是存心不端正,写字若随便不公正,就是心里先有了病,排列经典图书,要安放在固定的地方,读完以后立刻归还原处,即使发生紧急的事也要 先收拾整齐以后才能离开。遇到书本有残缺损坏时,应立刻补好保持完整,你爱书,书爱你,自有一份恭敬在其中,一份恭敬就有一份收获,十分恭敬就有十分收获。

如果不是传输圣贤道理的书籍,一概摒除一旁不要理它,因为书里面不正当的事理会蒙蔽我们 的聪明智慧,会败坏我们纯正的志向。

不要自以为是而狂妄自大,也不要自甘堕落而放弃自己,圣贤的境界的虽高 ,但只要按步就班,循序渐进,人人都可到达。处在蒙昧年幼之时,若采要正正当当的教材,配合优良的环境,来培养学习,就能造就圣贤。《弟子规》所讲的道理,正是圣人的 训诲,从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及余力学文着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伦常做起,经家庭扩及到学校、社会,最能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所以这本书应该认真的反复读诵 ,深入内心,当成个人反省的镜子至行为的指针。

《弟子规》与孝亲尊师

国庆前夕,应平遥中学邀请,我报中华优秀文化讲师团讲师刘文军为平遥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以及部分学生家长做了四场《弟子规》系列专题讲座。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弟子规》的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四场讲座,面对不同受众,我报讲师分别从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子女要学会理解和孝顺父母、学生对老师要心存感恩、以及好好学习到底是为了谁等不同的方面和角度,用大量的实例,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人生顿悟,结合《弟子规》作了深入浅出的宣讲。讲师风趣幽默的宣讲方式不时引起现场听众的会心一笑,而平遥中学学生的高素质也常常与讲师碰撞出火花。

一位学生听了讲座后表示:“放下自私自利,我要从现在开始。”

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现在的人总是把“忙”字挂在嘴边,我报讲师将“忙”字解读为实乃“心亡”。“人生至要莫若教子”,“教儿育女先教己”。而教者,上所师,下所效。因此不仅孩子要学《弟子规》,父母更要学。学习它,不应只停留在背的层面上,而应真真正正地去读、去思考、去做。这样,孩子的人生之舟定会驶向幸福的彼岸。

《弟子规》只让孩子学是远远不够的,我报讲师向在座的家长阐述了一个新的教育观念:“2大于5。”即一周七天,两天的家庭教育效果要远远大于孩子在学校接受的五天教育。

讲师指出,家庭教育要从孝道开始,并仔细分析了教子的六大原则,即信任、尊重、理解、激励、提醒、包容并接纳升华。不要总是把批评挂在嘴边,伸出食指数落孩子,而要多用大拇指激励孩子,要学会赏识孩子;包容他们的缺点,理解孩子,让他们有个健全的人格。

学生家长王文韬说:“讲师所讲深入浅出,生动幽默,我听得心潮澎湃,深受教育。这次讲座对我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平时总认为教育孩子只是让他吃好、穿暖,学业优秀就行了。而通过这次学习《弟子规》才明白,作为家长,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要不断提高孩子的个人修养,让他的思想不断升华。”

父母没时间等我们尽孝

“《弟子规》讲,‘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谁真正做到了?”讲师问。台下没几个学生举手。

讲师顺势引导,用一个个动人的实例说明父母为了孩子会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他们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但是并不要求任何回报。“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个心愿:好好学习,努力工作,等成就一番事业后,一定给父母买好吃的,买新衣服。然而,不经意间,我们的双亲已垂垂老矣,在不知不觉走向生命的终点时,我们或许依然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那样,或许当我们觉得条件成熟可以尽孝时,父母已经没有时间享受我们的孝心了。”

面对台下的90后高中生,讲师循循善诱,用深情打动这些孩子:“到时候,我们除了悔恨还能做什么呢?尽孝是不能等的,所以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放下自私自利,立刻行动起来,学会孝顺父母,好吗?”

“好!”学生们铿锵有力地回答道。

这样的互动在连续的几场讲座中频频出现,学生也从开始的不配合慢慢变得兴致盎然,现场掌声不断。

道德的重要性超过技能学识

父母对子女关爱有加,而老师毫无保留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其恩情并不亚于父母。“每当放学后,老师办公室的灯总是最后才灭,他们在辛苦批改作业,与学生沟通交流……,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讲师深情地讲道。

学生郝仲祎说:“与刘文军讲师一起分享《弟子规》中深刻的思想,让我们受益匪浅,《弟子规》将“学文”放在末位,告诉我们在培养道德修养有余力时才去学文,对于我们今天过分注重技能学识而轻视道德修养的教育现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宣讲结束后,几位老师对我报中华优秀文化讲师团的到来表示诚恳的感谢,其中一位老师说:“平时这样的活动太少了,我们以后会多给学生们安排学习优秀文化的活动,更加注重德育方面的培养,让他们体会到家长的辛苦、老师的付出,将《弟子规》真正践行到生活中去。”

“听了讲座,我懂得了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要做人,做一辈子的人,做一辈子纯粹的人,做一辈子心灵高尚的人。”高一学生任晓蕊听完《弟子规》讲座后,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

家长委员会将进入平遥中学

学生家长刘小红说:“我开始接触《弟子规》是老师作为家庭作业要求家长听孩子背诵的时候。看到那本薄薄的书,我总以工作忙为由,应付了事。”

在最近的三年里,平遥中学的学生家长已多次被学校邀请,参加学校举办的有益家庭教育,促进家校联合的各类活动。

平遥中学校长程锡军听完一场宣讲后明确表示,平遥中学成立家长委员会的时机已经成熟,学校将完善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委会网络体系,以此增进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同时努力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学校工作中的推动作用,体现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知情权、评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位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的家长说:“过去,我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责任,与家长、家庭无关。学校组织家长参加家庭教育培训,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让自己改变了态度、对孩子的教育发生变化,如果学校能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一定可以帮助学校发展,融洽家校、家庭关系。”

“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这也是我们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切入点,我们希望与《山西青年报》进一步紧密合作,凝聚善的力量,传播善的理念,为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奠基。”校长程锡军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