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励志名言

中年危机的诗句聚集50条

日期:2023年02月09日 分类:励志名言

有关中年危机的散文

既然决定要远行,就该义无反顾地向前走;如果注定要停在原地,那就要想方设法,扭转乾坤。——题记

今年暑假,注定就是一个不安份的暑假,天气的阴晴反复,倒也还能适应;这工作的不稳定,就叫人束手无策了。

或许,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个喜爱冒险的自我,在习惯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后,总会想要打破常规,去尝试另一种生活。

这个共性,我与先生早在十年前就经历过了。

他做他的校长,拼得浑身是劲,哪怕困难重重,也是咬紧牙挺住了。学校换了几所,每每到一个新环境,总能迅速适应过来,并且让学校旧貌换新颜。这是我打心眼里佩服他的地方,也是我深恶痛绝的地方。

在他心里,学校似乎比家庭还重要,经常把学校工作搬回家的是他,经常日夜加班的也是他,经常把我闲置在家里的还是他。有时,我经常会想,难道我只是他娶回家的摆设,我只是一阵可有可无的空气吗?为什么在他眼里,心里,只有学校,只有同事?

埋怨归埋怨,理解万岁,在退一万步的基础上,我终于想开了。既然他天生劳碌命,就活该他累死;既然他喜欢工作,就让他干到干不动的那一天吧!

再来说说我吧!是他心中不折不扣的傻子,比他更笨。对于学校布置的工作,只有多做的份,没有嫌多的话。

与红领巾相伴十多年,我也是累得够呛,但是,每每看到一张张的奖状挂上学校的墙,这心里的自豪感也是油然而生的。

因为爱,所以爱。我们似乎从没想过,这么卖力的背后会有什么收获。或许,一开始就选对了路,比别人更早地走上一条艰辛的道路罢了。

可能是老天爷也心疼我们吧?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了我们的热情,让我们重重地摔了一跤,回到了原点。

对于这场变故,我也是经历了一段时间才适应的。当然,我不只一次地安慰自己:是金子总会发亮的,不必拘泥于同一个岗位。在无数次地自我暗示与转移目标后,我终于从那个黑暗的泥泞中爬出来了。

重拾学生时代的作家梦,并且一路平川,再也没有出现过坑坑洼洼,似乎,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一个位置在等待我,有一些人都在那里等我集合一样。当我重燃文学爱好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越写越猛,越写越开心,越写越有自信。而这种自信心超越了以前的我,更让我对自己的教育生涯有了更多的盼头。我想:这就是因祸得福吧!

至于先生嘛,兴许是习惯了忙忙碌碌的工作,突然闲下来,他竟然就无从适从了。每天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书法也不练了,也不加班了,整天活在自己的象牙塔里,时常与一杯清茶作伴,自怡自乐,倒是过得有滋有味的。

不思进取则退。当我们在忙于调整自己的心态时,早有一批又一批的年青教师赶了上来,那些目标明确、勇于向上攀登的人,早已把我们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自从搬家后,这工作不便的烦恼也相应而生。原以为就近工作是顺理推章的事,没想到就在看到曙光的那一刻,又被一盆冷水泼了个正着。于是,功亏一篑,再美好的'憧憬也只能付之东流。

既然决定要远行,就该义无反顾地向前走;如果注定要停在原地,那就要想方设法,扭转乾坤。本来一心一意地想要换个环境好方便工作了。现在换不成,只好另谋生路。

本想就此打住,安心工作,没想到新的一轮聘任工作又开始了。按照工作方案,不能在原单位呆太久,超过六年以上的都要交流。这条新规定令大多数人不服,但是大势所趋,却也不得不从。

于是,新的烦恼与矛盾又开始了。这何去何从的不安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呢?

说到这里,我真的很佩服那些经常跳糟到处找工作的人。他们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为了适应新环境,不断地磨练自己,提高自己,最终才能谋得一份稳定的工作。

而教师这个职业,早已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变成了持证上岗的热门工作。只要有一张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应聘教师岗位。教师队伍的扩充,无形当中给原有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适者生存,如果你不去改变自己,只停留在原地,那么,你就有可能被淘汰。

话再说回来,人到中年的危机开始与日俱长。除了要应付工作上的种种变动外,还要支撑家里的一切,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们,一人经常要化为好几种身份,去承担肩上的重任。这种压力是无形的,却是可怕的。挺得过去的,自然一帆风顺,挺不过去的呢?是否就会患得忧郁症,活在患得患失的困境里了?

中年危机,以前总觉得这个名词距离自己很遥远。当自己与它慢慢接近后,才发现:这种危机真的令人束手无策,防不胜防。

“活到老,学到老”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社会的突飞猛进,令我们措手不及。我们在享受种种便利的同时,也要考虑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倘若时刻提醒自己:福祸总相倚,适应就好。那么,哪怕你面对再大的挫折也会从容而过。

其实,我们真的不必去羡慕别人的事业有成,要知道,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富贵命。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年轻时的我们,尚且懂得跌倒就爬起来的道理,正值人生黄金时间的我们,又怎么会轻易被小小的困难打倒呢?

有关《流光》的散文

再后来,他离开以前的工作单位。慢慢地,越来越少喝酒,越来越少应酬。他依旧喜欢动画片,犹爱《蜡笔小新》;他依旧喜欢讲冷笑话,诸如“妇女节”其实是“父女节”。

是谁说的,“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我曾暗暗揶揄这句话,我的眼光才不会这么差。现在我想,这也许是真的。

安意如说:“关于光阴的流转,是蒋捷说的最美: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曾深以为然,我和父亲,都成熟了。

但我发现,我又错了。

四十多岁的男人过着二十几岁年轻人的生活,修补着曾破碎过的好物。听起来不错。但是我忘了,父亲不是超人。毕竟四十多岁的人啊,毕竟从前很少受过苦啊,毕竟他是从小被宠着的老小啊。

那天晚上下晚自习,妈妈来接我。

“爸爸呢?”

妈妈眼中有一丝无奈和不忍:“他在家睡觉。”

八点四十而已。

“他怎么不来接我!”

“他今天太累了……”

一时之间,我竟丧失了言语功能。

他,太累了。

我却,一点没有发觉。

我想笑。他伪装得太好:他依旧给我编冷笑话;依旧跟我打嘴仗说我腿粗;依旧让我打他明显变小的肚子。可是我忽视了,七十岁的爷爷依旧满头乌发,爸爸鬓角却多了隐约的银丝;他曾号称有“航空眼”,如今看报却不得不戴上老花镜。

岁月真是把杀猪刀。我曾以为我和父亲都变成熟了,现在才发现,他不是成熟,是变老。

回到家里,到主卧,看见他趴在床上,背朝天花板,双臂间抱着枕头——真是幼稚的睡相。却情不自禁走到床前,替他盖好被踢掉的'被子,然后毫不犹豫地离开,跑回自己的房间,用被子把自己蒙起来,先是啜泣,最后泣不成声。

世间好物不坚牢啊。我刚要和你勾肩搭背,你却已经变老。

“流光容易把人抛。”这分明是最残忍的诗句。

如果我可以贿赂一下流光,我倒希望流光把你抛到流光之外,岁月才你身上静止:四十岁的年龄,二十岁的张扬,六十岁的享受。

你说,好不好?

有关冬至的散文

篇一:冬至漫笔

冬至将临,天总阴沉沉的,一连几天都很少见到阳光,四周显得很冷落萧条,万木凋敝,受副高压带的控制,长江南岸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燥寒冷,一年四季分明。我教过几年高一地理,对地球自转与公转四季更替自然规律更是熟烂于心,冬天在多少人眼里满目悲凉荒芜的景色,也很少读到赞美冬天的诗文。记得李清照有首诗这样写道:

小楼寒,夜长幕帘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涛愁眉。

冬天在词人眼里多么凄凉,从冬天低迷冷清的景物,再到人因客观环境影响到心境,不象杨贵妃醉酒后的脸色,也不象孙寿故意做的“愁眉。”

小时候最不愿意过冬天,那时的冬天比现在要冷些,一到冬天就很少出门,整天足不出户,围着火盆取暖。坐在火盆边,前面暖和,后背却是冰凉的。那个时代不象现在有空调,电取暖,甚至水暖气。我现在生活的社区利用循环热水取暖,冬天室内温度10摄氏度以上,在家中根本不感觉到寒冷,在南方是很少的。前些天去一个朋友家做客,因为没有取暖设施,坐在朋友家中感觉很阴冷,回到家就感冒了。也许人生活在舒适环境时间长了,一旦走出去就很难适应艰难的环境。

曾经在一个乡村私立中学教书,现在回想起那个的寒冷冷寂的冬天,心就不寒而栗,那年冬天显得特别的长,学校没有什么取暖设施,校长为了多赚钱,不顾师生的身心健康,空大办公室烧一盘火,学生没有什么取暖设施。我几乎每天早自习安排在第一课,每天早上5点多天没有亮就从刚睡暖和的被窝爬起来,晚自习晚上10点多种才下课,真可以用披星戴月来形容。由于在乡村没有城市热岛效应,晚上寝室里阴冷阴冷的,有时冷得睡不着觉。就是在那样环境中,教师超负荷教学,我从高一地理、初三历史、初二政治跨学科年级教学,每天象个机械人累得身心疲惫不堪,而学生超负荷上课读书,在快期末考试发生流行感冒,高二有一个班差不多全病了,而那个校长却赚了大把的金钱。现代应试教育,加上金钱效应,无情地摧毁了青少年的身心,谁来拯救孩子们!

有一年,我在海南过了一个冬天,海南却没有冬天,一年四季,除了夏季,春秋相连。冬天最多时穿一件羊毛衫,整个海南就象个绿色自然的大公园,草木葱葱郁郁。海南地处亚热带与热带交接的气候带,冬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风送来温暖的气候,在冬天里,在海南感觉不到那种刺骨的寒冷。我在《走进海南三章》中这样描写海南的冬天景色:

十二月的海南,气候开始变得有点像江南晚秋季节,早上起来吃早餐,突然发现每天坐在蓬勃绿荫树下,落满了紫色的花瓣,也不知是什么木本花,一时感到有些凄凉。这是不是海南的秋天来到了,心中莫名其妙伤感起来,是为了满地花瓣凄切地漂零,还是为了岁月无情地消逝?就像即将枯萎的花瓣,灿烂开过,然后悄然消失了,当众多目光注视她的鲜艳美丽的时候,谁又想到红颜消失后悲凉和冷落。

我在北方也曾经生活了一年,北方冬天冰天雪地,但家中和公用场所都有暖气设施,只要呆在房屋里就感觉不很寒冷,要是外出,穿得就像北极熊一样笨拙大衣,而冬天大雪飘纷飞,也是一道绝美风景。

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冬天在江南越来越短,甚至看不到冰天雪地的景色。有资料表明,19世纪以来,由于工业的发展,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的现象,且有加大的趋势。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经上升0.4—0.8。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一是引起海平面上升。二是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尽管全球变暖给局部地区带来益处,总体来说弊大于利,人类社会为调整经济结构将付出巨大代价。尤其工业的发展,人们使用冰箱、空调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平流层后,通过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层量,全球变暖已经引起国际社会高度重视。

前段时间看过环保节能产品展销会电视节目,其中高科技取暖灯很有创意,即可以照明,也可以装饰,同样可以取暖,用电量只相当一盏40瓦灯泡,但这样环保节能取暖灯因为材料造价高很难推广。而人们消费意识近功急利,只看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其实,取暖灯比使用空调取暖费用要少得多,使用一个冬天,购买成本就收回来了,甚至可以节能环保,这样对社会和个人百益无害,何尝不去推广,如果推销到各大宾馆酒店以及家庭,其中不就隐含着巨大商机。

要说赞美冬天诗文莫过于描写梅花和雪景,从未亲眼看见冬天的梅花绽放吐艳,也许生活的地理环境不适合梅花生存。据说梅花开在腊月,也就是农历十二月,所以梅花也称腊梅。冬天里的梅花傲霜迎雪,成为激励人们向逆境抗争的象征。最喜爱宋代一位以梅为“妻”的林逋描写梅花的佳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人写出梅花清雅香丽的倩姿和清幽淡远的芳香,把梅花别致的.风韵和特有的芳香刻画得令人如睹如嗅,细细品味,精神为之一振。咏雪的诗句比比皆是,如“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这首诗把春雪满空和满园梅花联系在一起,写出了满园梅花满园雪的鲜丽的景色。古往今来描写雪景诗文各有风姿神采,雪花飞杨,让人遐想联翩。仿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有句诗熟记于心: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百年,草木一秋,每个人都是尘世中匆匆过客。人生有诸多烦恼和磨砺,正如自然界一年四季周而复始,而人生季节一去不复返,有多少冬季不能重复,我们要珍惜每一天。人生有高潮也有低谷,冬天是一年的终结,也是新的一年伊始,而人生的拐点往往在最低点开始攀升,因为衰极必兴,人生的坐标是波浪曲折向前,只要心中有爱,希望就在绝望中诞生。

篇二:冬至饺 同事情

“冬至大如年,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按照北方的习俗,冬至这天是一定要吃饺子的。今年冬至我们工段的几个外地大学生相约来我家包饺子,既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还找到了一家人围在一起的家的感觉!

我提前活和好了面调好了馅,下午4点多钟他们陆续赶来,围坐在一起,揉面的揉面,擀皮的擀皮,包饺子的包饺子,在敏灵巧的小手下,饺子皮出笼了,个个厚薄适中,圆圆的像是用圆规标过似的,连我这个自称擀皮高手也自叹不如,包饺子的过程更是精彩,小宝的水饺没有折也没有花,像极了北方的白杨,立在那里不折不扣的,有种傲立群雄的感觉,好像在说有本事放马过来,杨洲的饺子,看似随意的用双手往中间一挤,我们惊叹着他的速度怀疑着他的质量,在他的再三保证下我们放下了心,看他排的整整齐齐的饺子队伍,那形状真像一个个忍俊不止的小姑娘的在抿嘴笑,敏的饺子形状是肚儿大的元宝,有着弥勒佛大度能容的气量,安静的躺在那里,不加入他们争夸自己的饺子好的战争中,饺子排放得错落有致,虽然形态各异,但那是每个人亲手创造的成果,同时更体现了各个地方的不同风俗样式。大家不时交谈着说笑着,最忙的是我们的后勤部长小牛,帮着炒菜,做吃水饺的小料蒜泥醋,下饺子。面带着笑容,快乐地忙碌着,像一朵百合散发着清新淡雅的幽香。

终于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在大家的期待中被端上了餐桌,吃着大家自己包的香喷喷的饺子,浓浓的同事情伴着饺子的香味在空中弥漫,但愿这顿饺子能使身处异乡的他们能感到家的温暖,能找到一点家的感觉,我就心满意足了!喜欢这些充满活力和青春的孩子们,喜欢这充满浓浓亲情的大家庭!

与档案有关散文

很长时间没更新博客了,有人打电话问我,你玩儿失踪呢?!

说实话,我这个连撒谎都有些蹩脚的人怎么会玩失踪呢?!之所以不能更新博客,那得怨我妈,因为我一心不会二用,。

小时候,我妈常常教导我一心不可二用——我是个死心眼,就把这话牢牢记在脑子里了,也照着这话的意思去做了。可没想到这样做的结果是在同一时间段内,我只能做一件事。比如,我妈说,你去打一斤酱油,再买一包花椒面回来。我去了。可回来时准得忘一样,不是忘了打酱油,就是忘了买花椒面。当我妈发现这个问题比较严重时,习惯已经养成,想纠正已经来不及了。直到现在,我也是在同一时段内只能干一件事。

我说这事的目的,是想给两个多月不更新博客找个原由,因为在这个时段里,我正在办着另外一件事情。

这件事情的起因得从老岳父说起;这是今四月中旬的一个中午,老岳父从双榆树公园玩耍过后回来吃午饭,他说在公园里听人说国家有规定,丢失档案现在能补。

我听了之后心里一阵恶心,怒火就从胸口烧到了脑门儿。

我是一九九三年在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文化馆自动离职闯荡北京的,从一九九六年受聘于《人民文学》杂志社开始,我就不断地回家乡寻找我的档案,这期间,能管得着我的文化馆馆长换了四任,文化局局长换了五任,人事局局长换了三用任;关于我的档案,从查查看,到帮助寻找,从宣告档案丢失,再到请求补办,在这十二年间,我利用工作之余往返了十一次,所有我认识的当权者,见了就说要请我喝酒,一提补办档案的`事就全退了,更有一位当权者对我说,你现在名气也有,钱也不缺,扯这事干啥,多麻烦呀!

当时也是因为工作太忙,不能长时间的坚持下去,只得一次次败退回京。

听岳父这么一说,在愤怒之余,我咨询了国家人事部、国家档案局、国家劳动部、国家社会劳动保障部,他们都说丢失档案各地都能补办,还可以参加社会保险。接着,我又咨询了岳成大律师,岳成给了我一个电话,让我找徐阳律师,说她是这方面的专家,不行让她跟你去一趟。我把电话打过去,徐阳告诉我说,档案是单位给弄丢的,又不是你弄丢的,你自己回去找他们办就行,如果他们说不能办,你就到法院起诉,这是必须给办的,除了补办档案之外,如果你还有其它要求,那就得到劳动仲裁委员会——不对,你是文化馆的,属于机关事业,应该到当地的人事仲裁委员会。这事百分之百能给你解决。

听过了,我大喜过旺,喝了点小酒,准备出发。在出发之前,又跟综合频道、法治频道相关的几个哥们儿打了个招呼,让他们准备一下,如果家乡领导不作为,我就叫他们去做一期节目,给他们爆爆光,跟他们鱼死网破。

出发前,老婆说,到那别废话,直接就起诉。我说,还得先礼后兵好,现在文化局跟体委合并了,叫文体局,我哥们儿张书君在那当局长,总不能不打个招呼吧!

于是,我带上马原送我的《悬疑地带》、阿成送我的《欧阳江水绿》、孙春平送我的《江心无岛》、聂鑫森送我的《诱惑》、柳建伟送我的《突出重围》、邱华栋送我的《摇滚北京》和方青卓送我的《情坠洛杉矶》等几本书,带上笔记本电脑上路了。我想,回到家乡,跟现任局长打一招呼,然后上法院一起诉,文体局就得乖乖地去给我补办档案,在等待期间,我把这些书都读完,然后再写点东西,等事情全办完了,带上补好的档案、带上养老保险的手续回北京,从此咱也是个有身份的人了。

没想到,事情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顺利,在补办档案过程中,富拉尔基这座家乡小城里发生太多的故事,从现在开始,我会一心一意的把这些故事一段一段地写出来,让各位品味品味小城里的滋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