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励志名言

赞九峰山的诗句聚集3篇

日期:2023年04月07日 分类:励志名言

《登九峰楼寄张祜》杜牧唐诗鉴赏

登九峰楼寄张祜

杜牧

百感衷来不自由,

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

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

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

千首诗轻万户侯。

杜牧诗鉴赏

宋人计有功的《唐诗纪事》载:“杜牧之守秋浦,与祜游,酷吟其宫词。亦知乐天有非之之论。乃为诗曰:睫在眼前人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可知此诗系有感于白居易之非难张祜而发。长庆年间(821—824),白居易为杭州刺史,张祜请他贡举自己去长安应进士试。白居易出题面试,把张祜置于徐凝之下,使颇有盛名的张祜极为难堪。杜牧事后得知,也很愤慨。

秋天,张祜从丹阳寓地来到池州看望出任池州刺史的杜牧。两人遍游境内名胜,以文会友,交谊甚契。此诗即作于此次别后。诗人把自己对白居易的不满与对张祜的同情、共勉和敬重,非常巧妙而有力地表现了出来。

这首诗纯乎写情,旁及景物,也无非为了映托感情。第一句用逆挽之笔,倾泄了满腔感喟。众多的感叹一齐涌上心头,已经难于控制了。“角声”句势遒而意奇,为勾起偌多感叹的“诱因”。这一联以先果后因的倒装句式,造成突兀、警耸的艺术效果。“孤起”二字,警醒俊拔,高出时流甚远。一样的斜阳画角,用它一点染,气格便觉异样,似有一种旷漠、凄楚的情绪汩汩从行间流出。角声本无所谓孤独,是岑寂的心境给它涂抹上了这种感情色彩。行旧地,独凭栏杆,自然要联想到昔日同游的欢乐,相形之下,更显得独游的凄黯了。三、四句承上而来,抒发别情。

对面的青山——前番是把臂同游的处所;路旁的芳草——伴随着友人远去天涯。翠峰依旧,徒添知己之思;芳草连天,益增离别之恨。离思是无形的,把它寄寓在路远山长的景物中,便显得丰满具体,情深意长。“芳草”又是贤者的象征。《楚辞·九章·思美人》云:“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即以之比有德君子。诗人正是利用这种具有多层意蕴的词语暗示读者,引发出丰富的.联想来,思绪活泼,宛转关情。五、六两句思笔俱换,由抽绎心中的怀想,转为安慰对方。目不见睫,喻人之无识,这是对白居易的微词。“道非身外”,称颂张祜诗艺之高,有道在身,又何必向别处追求呢?这是故作理趣语,来安抚自伤沦落的诗友。自此,诗的境界为之一换,格调也迥然不同,可见作者笔姿的灵活多样。七、八句就此更作发挥。“谁人得似”即无人可比之意,推崇之高,无以复加。末句“千首诗轻万户侯”补足“谁人得似”句意,大开大合,结构谨严。在杜牧看来,张祜把诗歌看得比高官厚禄更重,有谁及得上他的清高豁达呢?

这首诗结响遒劲,由后向前,层层递进,恰似倒卷帘栊,一种如虹意气照彻全篇,化尽涕洟,并成酣畅。这种旋折回荡的艺术腕力,是很惊人的。

一首诗里表现出这么复杂的感情,有纷繁的感触,绵渺的情思,气类的感愤,理趣的阐发和名士所特具的洒脱与豪纵。风骨铮铮,穷极变化。喜怒言笑,都是杜牧的自家面目。小杜的俊迈、拗峭,深于感慨的诗风,于此也可略窥究竟了。

《登九峰楼寄张祜》杜牧

杜牧是《登九峰楼寄张祜》是杜牧与张祜同登九峰楼。杜牧有感而发写下的。

登九峰楼寄张祜⑴

百感衷来不自由⑵,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⑶。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⑷?

谁人得似张公子⑸,千首诗轻万户侯。

【注释】

⑴九峰楼:一作九华楼。清《一统志》云:“池州九华楼有二:一在贵池县九华门上,唐建;一在青阳县东南二里。”张祜,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初寓姑苏,后至长安,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卒于大中年间(849年以后)。据《云溪友议》载:白居易长庆(821-824)年间为杭州刺史时,张祜和徐凝同应贡举而未能分出谁当首荐。白居易遂出试题《长剑倚天外赋》、《余霞散成绮诗》,命二人决赛。结果列徐第一,张第二。张以为耻,遂“行歌而返”。公元845年(会昌五年)秋,张祜来池州看望任池州刺史的杜牧,二人诗酒相会,意气相投。杜牧也听说过当年白居易重徐轻张之事,颇为张抱不平。此次别后,杜作此诗寄赠张祜。

⑵“百感”句:江淹《别赋》“百感凄恻。”《宋书·乐志》:“忧从中来。”《隋书·房陵王勇传》:“一事以上,不得自由。”前二句是因果倒装句,意谓黄昏时听到号角声从城楼上凄厉地响起,引起人百感交集。《东岩草堂评定唐诗鼓吹》曰:“入手劈将有感于中不自由作起,真有一段登高望远、触景兴怀、情不自已之况。”

⑶三四句言面对昔日同游的碧山芳草,心中有说不尽的离思别恨。屈原《九章·思美人》:“吾谁与玩此芳草?”

⑷五句以目不见睫比喻白居易不识人才,六句称颂张祜诗艺高妙,有道在身,无须他求。这是为朋友抱不平,也是安慰。

⑸得似:能像,能比得上。

【创作背景】

宋人计有功的《唐诗纪事》载:“杜牧之守秋浦,与祜游,酷吟其宫词。亦知乐天有非之之论。乃为诗曰:睫在眼前人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可知此诗系有感于白居易之非难张祜而发。长庆(821-824)年间,白居易为杭州刺史,张祜请他贡举自己去长安应进士试。白居易出题面试,把张祜置于徐凝之下,使颇有盛名的张祜大为难堪。杜牧事后得知,也很愤慨。公元845年(会昌五年)秋天,张祜从丹阳寓地来到池州看望出任池州刺史的杜牧。两人遍游境内名胜,以文会友,交谊甚洽。此诗即作于此次别后。诗人把自己对白居易的不满与对张祜的同情、慰勉和敬重,非常巧妙而有力地表现了出来。

【赏析】

这首诗纯乎写情,旁及景物,也无非为了映托感情。第一句用逆挽之笔,倾泄了满腔感喟。众多的感慨一齐涌上心头,已经难于控制了。“角声”句势遒而意奇,为勾起偌多感叹的“诱因”。这一联以先果后因的倒装句式,造成突兀、警耸的艺术效果。“孤起”二字,警醒俊拔,高出时流甚远。一样的斜阳画角,用它一点染,气格便觉异样,似有一种旷漠、凄咽的情绪汩汩从行间流出。角声本无所谓孤独,是岑寂的心境给它抹上了这种感情色彩。彳亍旧地,独凭栏杆,自然要联想到昔日同游的欢乐,相形之下,更显得独游的凄黯了。三、四句承上而来,抒发别情。对面的青山──前番是把臂同游的处所;夹道的芳草──伴随着友人远去天涯。翠峰依旧,徒添知己之思;芳草连天,益增离别之恨。离思是无形的,把它寄寓在路远山长的景物中,便显得丰满、具体,情深意长了。“芳草”又是贤者的象征。《楚辞·九章·思美人》云:“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即以之比有德君子。诗人正是利用这种具有多层意蕴的词语暗示读者,引发出丰富的联想来,思致活泼,宛转关情。五、六两句思笔俱换,由抽绎心中的怀想,转为安慰对方。目不见睫,喻人之无识,这是对白居易的微词。“道非身外”,称颂张祜诗艺之高,有道在身,不必向别处追求。这是故作理趣语,来慰藉自伤沦落的诗友。自此,诗的境界为之一换,格调也迥然不同,可见作者笔姿的灵活多变。七、八句就此更作发挥。“谁人得似”即无人可比之意,推崇之高,无以复加。末句“千首诗轻万户侯”补足“谁人得似”句意,大开大合,结构严谨。在杜牧看来,张祜把诗歌看得比高官厚禄更重,没有谁及得上他的清高豁达。

这首诗结响遒劲,由后向前,层层揭起,恰似倒卷帘栊,一种如虹意气照彻全篇,化尽涕洟,并成酣畅。这种旋折回荡的艺术腕力,是很惊人的。

一首诗里表现出这么复杂的感情,有纷挐的枨触,绵渺的情思,气类的感愤,理趣的阐发和名士所特具的洒脱与豪纵。风骨铮铮,穷极变化。喜怒言笑,都是杜牧的自家面目。小杜的俊迈、拗峭,深于感慨的诗风,于此也可略窥究竟了。

拓展阅读:《齐安郡中偶题二首》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

其一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白话译文】

站在溪桥远眺,落日西斜,距地两竿,对岸杨柳含烟,淡影朦胧。水面上,荷叶亭亭、相簇相拥,一阵西风吹过,满溪荷叶随风翻转,似含无限愁情。

【赏析】

这首诗标明“偶题”,应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

诗人在秋风乍起的季节、日已偏西的时光,把偶然进入视线的`溪桥上、柳岸边、荷池中的景物,加以艺术剪裁和点染,构成一幅意象清幽、情思蕴结的画图。

在作者的妙笔下,画意与诗情是完美地融为一体的。

诗的首句“两竿落日溪桥上”,点出时间和地点。

时间是“两竿落日”,则既非在红日高照之下,也非在暮色苍茫之中。在读者眼前展开的这幅画中的光线和亮度是柔和惬意的。地点是“溪桥上”,则说明诗人行吟之际,既非漫步岸边,也非泛舟溪面,这为后三句远眺岸上柳影、俯视水上绿荷定了方位。

诗的次句“半缕轻烟柳影中”,写从溪桥上所见的岸柳含烟之景。诗人的观察极其细致,用词也极其精确。这一句中的“半缕轻烟”与上句中的“两竿落日”,不仅在字面上属对工整,而且在理路上有其内在联系。正因日已西斜,望中的岸柳才会含烟;又因落日究竟还有两竿之高,就不可能是朦胧弥漫的一片浓烟,只可能是若有若无的“半缕轻烟”;而且,这“半缕轻烟”不可能浮现在日光照到之处,只可能飘荡在“柳影”笼罩之中。

这前两句诗纯写景物,但从诗人所选中的落日、烟柳之景,读者自会感到:画面的景色不是全部的明快,而是略带暗淡;诗篇的情调不是完全开朗,而是略带感伤。这是为引逗出下半首的绿荷之“恨”而安排的合色的环境气氛。

诗的三、四两句“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写从溪桥上望见的荷叶受风之状。这两句诗,除以问语“多少”两字领起,使诗句呈现与所写内容相表里的风神摇曳之美外,上句用“相倚”两字托出了青盖亭亭、簇拥在水面上的形态,而下句则在“回首”前用了“一时”两字,传神入画地摄取了阵风吹来、满溪荷叶随风翻飞这一刹那间的动态。在古典诗词中,可以摘举不少写风荷的句子,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周邦彦《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几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这几句词是“真能得荷之神理者”。相比之下,杜牧的这两句诗把风荷的形态写得更为飞动,不仅笔下传神,而且字里含情。

这里,诗人既在写景之时“随物以宛转”(《文心雕龙·物色篇》),刻画入微地曲尽风荷的形态、动态;又在感物之际“与心而徘徊”(同上),别有所会地写出风荷的神态、情态。风荷原本无情,不应有恨。风荷之恨是从诗人的心中呈现的。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到无生命的风荷之中,带着自己感情色彩去看风荷“相倚”、“回首”之状,感到它们似若有情,心怀恨事,因而把对外界物态的描摹与自我内情的表现,不期而然地融合为一。这里,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则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之恨。

南唐中主李璟有首《摊破浣溪沙》词,下半阕换头两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历来为人所传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却认为,这两句不如它的上半阕开头两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并赞叹其“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而原词接下来还有两句是:“还与韶光共顦顇,不堪看。”这几句词以及王国维的赞语,正可以作杜牧这两句诗的注脚。联系杜牧的遭遇来看,他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芳时不再、美人迟暮之恨。杜牧是一个有政治抱负和主张的人,而不幸生在唐王朝的衰落时期,平生志事,百无一酬,这时又受到排斥,出为外官,壮志难酬,所以在他的眼底、笔下,连眼前无情的绿荷,仿佛也充满着哀愁。

杜牧《登九峰楼寄张祜》

杜牧的《登九峰楼寄张祜》是与张祜同登九峰楼,杜牧有感而发写的。

登九峰楼寄张祜⑴

百感衷来不自由⑵,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⑶。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⑷?

谁人得似张公子⑸,千首诗轻万户侯。

【注释】

⑴九峰楼:一作九华楼。清《一统志》云:“池州九华楼有二:一在贵池县九华门上,唐建;一在青阳县东南二里。”张祜,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初寓姑苏,后至长安,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卒于大中年间(849年以后)。据《云溪友议》载:白居易长庆(821-824)年间为杭州刺史时,张祜和徐凝同应贡举而未能分出谁当首荐。白居易遂出试题《长剑倚天外赋》、《余霞散成绮诗》,命二人决赛。结果列徐第一,张第二。张以为耻,遂“行歌而返”。公元845年(会昌五年)秋,张祜来池州看望任池州刺史的杜牧,二人诗酒相会,意气相投。杜牧也听说过当年白居易重徐轻张之事,颇为张抱不平。此次别后,杜作此诗寄赠张祜。

⑵“百感”句:江淹《别赋》“百感凄恻。”《宋书·乐志》:“忧从中来。”《隋书·房陵王勇传》:“一事以上,不得自由。”前二句是因果倒装句,意谓黄昏时听到号角声从城楼上凄厉地响起,引起人百感交集。《东岩草堂评定唐诗鼓吹》曰:“入手劈将有感于中不自由作起,真有一段登高望远、触景兴怀、情不自已之况。”

⑶三四句言面对昔日同游的碧山芳草,心中有说不尽的离思别恨。屈原《九章·思美人》:“吾谁与玩此芳草?”

⑷五句以目不见睫比喻白居易不识人才,六句称颂张祜诗艺高妙,有道在身,无须他求。这是为朋友抱不平,也是安慰。

⑸得似:能像,能比得上。

【创作背景】

宋人计有功的《唐诗纪事》载:“杜牧之守秋浦,与祜游,酷吟其宫词。亦知乐天有非之之论。乃为诗曰:睫在眼前人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可知此诗系有感于白居易之非难张祜而发。长庆(821-824)年间,白居易为杭州刺史,张祜请他贡举自己去长安应进士试。白居易出题面试,把张祜置于徐凝之下,使颇有盛名的张祜大为难堪。杜牧事后得知,也很愤慨。公元845年(会昌五年)秋天,张祜从丹阳寓地来到池州看望出任池州刺史的杜牧。两人遍游境内名胜,以文会友,交谊甚洽。此诗即作于此次别后。诗人把自己对白居易的不满与对张祜的同情、慰勉和敬重,非常巧妙而有力地表现了出来。

【赏析】

这首诗纯乎写情,旁及景物,也无非为了映托感情。第一句用逆挽之笔,倾泄了满腔感喟。众多的感慨一齐涌上心头,已经难于控制了。“角声”句势遒而意奇,为勾起偌多感叹的“诱因”。这一联以先果后因的倒装句式,造成突兀、警耸的艺术效果。“孤起”二字,警醒俊拔,高出时流甚远。一样的斜阳画角,用它一点染,气格便觉异样,似有一种旷漠、凄咽的情绪汩汩从行间流出。角声本无所谓孤独,是岑寂的心境给它抹上了这种感情色彩。彳亍旧地,独凭栏杆,自然要联想到昔日同游的欢乐,相形之下,更显得独游的凄黯了。三、四句承上而来,抒发别情。对面的青山──前番是把臂同游的处所;夹道的芳草──伴随着友人远去天涯。翠峰依旧,徒添知己之思;芳草连天,益增离别之恨。离思是无形的,把它寄寓在路远山长的景物中,便显得丰满、具体,情深意长了。“芳草”又是贤者的象征。《楚辞·九章·思美人》云:“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即以之比有德君子。诗人正是利用这种具有多层意蕴的词语暗示读者,引发出丰富的联想来,思致活泼,宛转关情。五、六两句思笔俱换,由抽绎心中的怀想,转为安慰对方。目不见睫,喻人之无识,这是对白居易的微词。“道非身外”,称颂张祜诗艺之高,有道在身,不必向别处追求。这是故作理趣语,来慰藉自伤沦落的诗友。自此,诗的境界为之一换,格调也迥然不同,可见作者笔姿的灵活多变。七、八句就此更作发挥。“谁人得似”即无人可比之意,推崇之高,无以复加。末句“千首诗轻万户侯”补足“谁人得似”句意,大开大合,结构严谨。在杜牧看来,张祜把诗歌看得比高官厚禄更重,没有谁及得上他的清高豁达。

这首诗结响遒劲,由后向前,层层揭起,恰似倒卷帘栊,一种如虹意气照彻全篇,化尽涕洟,并成酣畅。这种旋折回荡的艺术腕力,是很惊人的.。

一首诗里表现出这么复杂的感情,有纷挐的枨触,绵渺的情思,气类的感愤,理趣的阐发和名士所特具的洒脱与豪纵。风骨铮铮,穷极变化。喜怒言笑,都是杜牧的自家面目。小杜的俊迈、拗峭,深于感慨的诗风,于此也可略窥究竟了。

拓展阅读:杜牧生平

杜牧,字牧之。是宰相杜佑之孙,晚唐时期人。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杜牧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

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杜牧太和八年(834)所书,此时年32岁。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 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

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 帖大系》均有影印。

杜牧的文学成就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雨霖铃》张祜的唐诗鉴赏

《雨霖铃》张祜

雨霖铃夜却归秦,

犹见张徽一曲新。

长说上皇和泪教,

月明南内更无人。

张祜诗鉴赏

《明皇别录》记张祜《雨霖铃》本事始末:“帝幸蜀,南入斜谷,属霖雨弥旬,于栈道雨中闻铃声与山相应。帝既悼念贵妃,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时独梨园善觱栗乐工张徽从至蜀,帝以其曲授之。洎至德中,复幸华清宫,从官嫔御,皆非旧人。帝于望京楼命张徽奏《雨霖铃》曲,不觉悽怆流涕。”这首诗以《雨霖铃》为题,显然是感其乐声而取其寓意,畅抒其无限今昔的感叹。

“雨霖铃夜却归秦”,“雨”曲原作于幸蜀途中;不久两京收复,“天旋地转回龙驭”,唐玄宗从蜀中归来。一个“却”字暗示这一戏剧性变化。“犹见张徽一曲新”,也从“雨”曲生发。“见有”自然有所“不见”,“犹见”即只见。当年梨园数百人,而今唯有乐工张徽从幸至蜀,归来也惟他相随,响遏行云的'念奴哪里去了?名满天下的李龟年哪里去了?

“仙乐风飘处处闻”的霓裳羽衣曲哪里去了?“一曲新”明指《雨霖铃》,却也含蓄地表达风流云散,往事如烟,哀相寻,欢歌已毕。这支新曲乃唐玄宗在剑阁栈道为悼念杨妃所作,如念重归大内,尚自沉迷不省,其昏庸可知,此其一;乐曲虽工,今非昔比,已无当年昇平欢乐气象,此其二;人事更替,“从宫嫔御,皆非旧人”,太上皇也成真正的孤家寡人,此其三。末两句“长说上皇和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指兴庆宫,在皇城东南,玄宗自蜀归来后即移居此处。《长恨歌》云:“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遍地红不扫”,“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与谁共”,可供参证。一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逊位帝王,其命运也就如此而已。

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的爱情诗,也不是通常的咏史诗,其骨子里浸透了经历大变乱后封建士大夫普遍的沧桑幻灭之感,读之怆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