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励志名言

以萍字开头的诗句聚集60句

日期:2023年07月26日 分类:励志名言

诗意的人间四月天

导读:四月,百花吐艳,万木竞秀,那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样的暮春时节,总是让人想起几句诗,想起几个人,然后抚今思昔,感慨之际,慢慢地就想吟诗几首,为这诗意的人间四月天衬景。下面是由文学网(www.qianwenw.com/wenxue)小编J.L为您整理的诗意的人间四月天,更多杂文阅读欢迎访问文学网。

【四月的诗歌】

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音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首诗是一曲对人间天上、无处不在的爱的一曲赞歌,它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上,还在于技法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诗中采用层见叠出的比喻,意象轻灵而毫无雕饰之感,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造境之妙。

在我国古代,早有一位诗人吟唱过人间的四月天,就是白居易的《题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山寺”也许就是让诗人忘忧、淡泊的“人间”的仙境。“人间”沦落天涯的长恨,也许在桃花盛开的仙境中会得到解脱;人生摆脱悲欢离合烦忧的那一刻,也许美丽和宁静就向你走来。

【经典的诗歌】

中国古代的文学,以唐诗和宋词最为有名,唐朝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是李白和杜甫,两宋时文坛分为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下面选一些经典的诗句供大家欣赏。

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蒋捷《一剪梅 舟过吴江》:“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中国当代诗歌史上,也有那么一批人写的诗歌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其中以下几例最有代表性:

徐志摩《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卞之琳《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戴望舒《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现在,许多经典诗句被当代文艺工作者化用或引用。

歌手朴树的音乐专辑《生如夏花》这个名字,就有印度诗人泰戈尔诗句的味道:“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电视剧《幸福像花儿一样》的男主角吟着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向心上人求爱:“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紫薇念过的诗句,出自《乐府民歌》中的《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当下流行的诗歌】

在电影《非诚勿扰2》中,红了那么一首诗歌《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而这首至真至纯的诗歌也被网友们改编成各种版本。如考试版:你看,或者不看书,分数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开,或者不开卷,态度就在那里,不紧不慢;让我背道考题,或者,让考题住进我的心里,漠然,淡定,寂静,欢喜。

“90后”的诗歌《小段》:清风挽着琴音,跨过丘陵,跃步在青青草原。草醒了,羊毛有了醉意,河里的水扬起,激扬地应和。

一部源自日本动画《网球王子》而成的同人小说《殇夏之祭》,在网络上反响不错,里面有一首藏头诗:“萍是随风不解缘,水接天处舞蹁跹;相识却恨别离早,逢君一笑已千年!”将每句的开头一字连起来即为:萍水相逢。

流行歌曲的创作中也涌现出许多好的作词人,他们写的词很有诗歌的意境,因而为大家所推崇,如早年的香港作词人黄,现在的林夕、林秋离、姚若龙、方文山等。其中方文山所作的《青花瓷》,广为传唱:“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诗歌的价值还在不断地被发掘和创造,同学们要努力,也许未来的“桂冠诗人”就是你!

王维《送别》诗意

导语:《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维《送别》诗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送别

唐代: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译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将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注释

⑴掩:关闭。柴扉:柴门。

⑵明年:一作“年年”。

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赏析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们相送已罢,将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诗人在将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将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的。

题西林壁的全诗意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意】

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各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令人迷惑不能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注释】

1。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 缘:因为。

3。 此山:指的是庐山。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枢舍人。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后又因晢宗亲政启用新党,苏轼又被一贬再贬,之贬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当时为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享年六十六岁。高宗朝,赐太师,谥文忠。

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适,达观处世。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也玉成了苏轼诗歌体裁多样,内容广博,立意新奇,呈现出「吞五湖三江」的气象。他的一生政治讽谕诗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苏轼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 赤壁怀古》」他写的绝句《题西林壁》也以富与理趣着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总之,苏轼的诗今存 2700 多首,有着丰富多彩的风格,或雄奇奔放,或富于理趣,或简淡自然。他岁善于运用新奇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阐发哲理。尤其是长篇古诗大多博用比喻,联想无穷,语言流畅,气势奔放。他还善于幽默旷达的笔调,随时生发奇警新鲜的人生意趣,令人耳目一新。这都表现出宋诗重理趣,好议论的特征。他的诗词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旧框框。他和南宋的辛弃疾行成词坛的「苏辛」豪放词派。他的散文,书,画等成就都很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资禀忠爱,议论英发,历典州郡,所至皆有去思。其文章政事为天下所宗仰,盖过欧阳修为文坛领袖。轼喜交游,推奖后进不遗余力,一时知名之士皆归之如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号称苏门四学士。有东坡集行世。其词集名东坡乐府,传本甚多,王鹏运四印斋覆刻景元延佑本,朱氏强村丛书编年本俱佳。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王维的送别全诗意思

盛唐诗人众多,堪称大家的诗人也多出于盛唐,如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等。这些诗人都写了大量的送别诗,而在个人独特的艺术构思下,每个诗人的送别诗又都别具一格,各具特色。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维的送别全诗意思,欢迎阅读!

原文: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注释

1、饮君酒:劝君喝酒。

2、何所之:去哪里。

3、归卧:隐居。

4、南山陲:终南山边。

译文

请你下马喝一杯美酒,我想问问你要去哪里?

你说官场生活不得志,想要归隐南山的边陲。

你只管去吧我不再问,白云无穷尽足以自娱。

赏析: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第一句叙事。“饮”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一开始就写饮酒饯别,是点题。第二句设句,问君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语,表露了作者对友人关切爱护的深厚情意。送别者的感情起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不仅交待友人归隐的原因,表现他失意不满的情绪;同时也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平的心情,这三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的一把钥匙。诗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其实你何必以失意为念呢?那尘世的功名利禄总是有尽头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很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对隐居的欣羡;既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又似乎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联系前面“不得意”三字看来,在这两句诗中,更主要的则是对朋友的同情之心,并蕴含着诗人自己对现实的愤激之情,这正是此诗的着意之处和题旨所在。从写法上看,前面四句,写得比较平淡,似乎无甚意味,至此两句作结,诗意顿浓,韵味骤增,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当然,这两句也不是平空而起的,而是由前面看似乎平淡的四句发展而来的,如果没有前四句作铺垫,这两句结尾也就不会给人这样强的“清音有余”(谢榛语)的感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