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励志名言

诗歌解读诗句含义汇聚60句

日期:2022年01月21日 分类:励志名言

古诗语言解读

古诗从内容角度可以分为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和特定称谓语言四类。

先说意象语言。

诸如松梅竹菊一类,被人们赋予特定象征意义,象征人高洁的品格,诗人常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魏晋刘桢《〈赠从弟〉其二》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此诗以诗喻人,用松比喻坚贞高洁的性格,既是对其从弟的赞美,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首词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汉晋王吉的《咏竹》:夜里照时金琐碎,清风拂处玉玲珑。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此诗颂扬像竹那样的不同寻常的节操坚劲。

唐元稹的《菊花》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进行了赞美,以菊花赞人的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质。

其他常见意象如桃花象征美好,鸟象征自由等。

意象语言的破解关键在于由物及人,将客观事物的特点与人的主以精神世界相沟通。

又说情感语言。

悲孤等词语能直接表露情感,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做客。还有间接表露的,如李益《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中的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诗句,借不堪强写出诗人不堪回首青春年少时之佳境,只能从酒杯中去回想旧日的事了,传达出内心的凄凉,意绪的消沉。

情感语言的破解关键在于捕捉明示性和暗示性情感词语加以品味。

再说象征语言。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某些诗句本身含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二是全诗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如唐代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又如唐杜甫《后游》中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写出江山花柳像在等待人们去欣赏,用来表明大自然的了无私心。其他还有宋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象征语言的破解关键在于由具体到抽象,由形象到道理来悟。悟的主要方法是类比联想与相关联想。

最后说特定称谓语言。

如秋水指眼睛,盗泉旧时常喻不义之财,鸿雁指书信等,它们大多源于典故或前人诗文。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就涉及到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的典故,而元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化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特定称谓语言的破解,关键是要加强阅读,并注重历史知识和文化常识积累。

从语法角度分析,有以下一些词需要关注:

1、名词

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

如元马致远的著名小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词用了多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组词,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营造了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古道西风瘦马这组词,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画面,为僻静的村野图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断肠人,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借助名词组合,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将无限愁思自然地寓于图景中,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再如元代诗人白珽的《余杭四月》颔联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就用了一组名词短语,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

一般来说,一定的意象名词,对应一定的思想情感。如表达送别相思之情的诗中常会出现柳、酒、月、雁、楼等意象。

2、动词

一个好的'动词就能亮丽整个诗句。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注动词,尤其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个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中的随抱都炼得很好,鼓是进军的号,只有随字最合适,只有抱才能显示出枕戈待旦的紧张来。

3、形容词

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了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尤其是颜色,多能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如前面提及的元代诗人白珽的《余杭四月》颔联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就用了朱、青,绿,白四种颜色,显得明丽喜人,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闲适之情。又如白居易《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用了红绿火蓝这些包含绚丽色彩的词,把江南美景写得色彩鲜亮,令人难忘记。写形的形容词也要注意,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孤,写尽环境的孤苦,人心的孤苦。

4、副词

副词同样值得关注。如王昌龄《闺怨》中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登翠楼时兴冲冲,因闯入眼帘的柳色却想起了丈夫,生发出伤感,这种情绪上的变化仅一忽字就传达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5、数量词

数量词在诗中有特别的表达作用。

如杜甫的《曲江二首》之一中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落下一片花瓣都要减掉一层春色,而今,万点飘坠,落花纷纷,更使人烦恼愁闷。通过描写一片花飞,春残之始,风飘万点,春残欲尽的残春景色,抒发诗人满腹的怨愁。

又如许浑的《自楞伽寺晨起泛舟道中有怀》一声山鸟曙云外,万点水萤秋草中中,一声万点,一鸣一栖,一闻一见,描述了清晨景色,别具一番赏心悦目的风韵。

现代语言解读《心经》

观世音菩萨所说,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指的不是耳朵听闻,而是心灵觉知,吸引六尘而成的六入,见闻觉知都是闻性。

所谓的辨经,不是为了谁把谁说倒,不是两口子吵架,谁能把另一方说得哑口无言,就是胜利了。辩经,是通过文字语言,阐述心性的空明,意境在文字中,却超越文字相,能够脱离文字般若,意与性和,当下就是了悟,这才是相互的促进。

看了师兄们所发的古埃及灵修法则,认为宇宙是精神构成的,这就是历史上一切外道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深的境界,甚至于有的外道所说,精神就是物质,物质就是精神,本质一体,实无差异。轮法的最高言论就是精神就是物质,物质与精神皆是宇宙特性所现,因为特性是实有,因而精神与物质皆是有自性,而有自性的实体,必定会因缘聚合,生灭相续,成住坏空的过程中,特性衍生出层层空间构成宇宙,特性标准划分出众生的高低贵贱。

可是,宇宙既非精神也非物质,物质即是精神,是建立在宇宙实有的基础之上,从而阐述的法理,宇宙物质性的表现,确实是精神的体现;自然万物,宇宙世界的基础构成,即是由最基本的能量粒子,组合而成更大的能量团,不断地组合衍生,成为我们人类社会,以及阳光、大地、水源、空气以及钢铁、塑料、纸张、玻璃、泥土;甚至于众生的身心意识,肉体感受,灵魂觉知皆是能量运动所现形态。

可是最原始的能量粒子,产生的根本源头,并非是造物主,并非是宇宙特性,并非是大梵天,并非是觉性与魔耶,而是---意识的波动。意识即是物质的基础与源头。这就是一切外道所能证悟的最高深,最原始,最基本的境界与源头。

可是,意识从何而来?精神何以诞生?外道认为,原本如此;轮法认为,特性固有,先神佛而存在;印度无因论认为,没有原因,宇宙没有原因而存在;婆罗门教认为,宇宙精神由梵天所生,梵天之前无有生命以及精神。

释迦牟尼佛说:宇宙是众生的梦境,是众生的妄想幻境,相续聚合而成共业,共业所现,山河大地,共业所现,诸天神灵,共业所现,生死轮转,犹如梦境,非空;可是梦境实性无存,亦非有;因妄动所现错觉,自性于梦幻显现空,觉,明,觉明空性中,诞生了众生世界,万物诸法;自性随顺因缘生灭,却无染梦境色尘。世界众生皆是本觉所幻现,佛陀称为觉明为咎,无自性之本觉,认识了自己,就形成了明觉,明觉就是本觉的倒影。

世界众生皆是第一义宇宙的倒影,而第一义又称为寂灭如来地,当倒影消散,则第一义却实无自性存在;所以,佛法亦不离于世间,随顺妄幻众生,随处彰显,处处清净,众生见诸相非相即见诸佛;周遍诸法生灭,刹那即永恒,众生见诸行无常,就见到了诸佛;包藏虚空,渗透微尘,众生见闻觉知,本性清净,众生内观心性,认识到了心灵本来的面貌,证悟诸法无我,即见到了自性,证悟十方三世如来清净法身,如如不动,寂照圆觉。

犹如眼睛,无法自见,无碍平等遍现万事万物,眼睛对于所现的万物未有认识与取舍,当眼睛疲倦,妄起空华,病眼对于空华升起了认知,执着空华是真实存在的,从而推断有一个能看到空华的存在,本觉对于无有存在的自性,形成了认识,这个认识,就是明觉。佛陀所说妄为明觉;这就是外道苦苦探寻几千年,而不得其解的本源,就是外道所认为的主宰,大梵天,宇宙特性,觉性,无因论;种种所有的学说,皆是梦中人说梦中事,皆是病人陷入的热境痴迷,实无实性,皆因无明所现幻境。

如来所说空,非实有,如来所说色,非实有,空与色,皆因觉性所现空明,空与色,皆是心灵觉明之取舍分别,色与空,皆是心灵幻境之延续,所以观世音菩萨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心经》

我们每天听《心经》,少有人能够真正地将心经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今天给大家讲讲《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楞严经》

我们在逛街,我们兴高采烈地走在繁华的步行街上,谈笑风生,我们的眼睛左顾右盼,摄取着繁华都市的诸种色相信息。这时候,你眼睛看到前方大街上的景色,是统统收入眼底的,是这样吧?你眼睛看到前方,同时会看见街道、行人、红绿灯、店铺、小吃摊、带孩子的妇女、遛狗的大爷、天空中漂浮的云彩、地上行人丢弃的烟头......你看到了一切,一切是你当下瞬间看到的,对吧?可是,你却未曾对于看到的色相,有丝毫的取舍分别,你不可能瞬间去分析---这是街道,这是红绿灯,这是美女,这是帅哥,这是小吃摊,天上有云彩,地上有烟头。请问,此刻你心灵中觉知分别,并未一一分析眼睛所现的诸相,如何同时知道诸相的存在?谁知道的?

面前放一杯水,你的思维意识,明确地知道,这是一杯水。同时心灵升起情绪体验,感受到水的清凉、甜美、解渴。这是你的心灵觉知,攀缘六根尘色,意识分别相续习气觉受,而心灵知道这是一杯水,这杯水,就是你的心灵觉知分别所现的色相。换个角度讲,这一杯水,就是心灵习气的衍生与投射。如果你的内心对于这一杯水,无有取舍分别,这杯水,现在你的内心,就不是水的色相,而是因缘和合的色尘因果,是觉性所现的光明世界,一杯水中,就有八万四千虫,一杯水中,即有八万四千世界。那么,请问你,你能够看到面前的一杯水,心灵进行分别体验,为何当你看到熙熙攘攘的大街,热热闹闹的人群,内心却不能一一分别?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你所看到的,是你的心灵,所能够看到的,所想要看到的,并非是你的'眼睛所看到的,而能够分别一杯水的心,与不去分别世界诸种色相的心,皆是一心。分别一杯水的是心灵的觉知,能够照见万事万物,却不予分别的心,是觉知分别的本体,觉明见精。

你的心灵觉知分别,忽略了眼睛摄取全部的信息中,心灵取舍不予分别的景象,你的意识有所选择的,摄取眼睛看到的信息,在大脑之中,进行信息的加工,从记忆库存中调取过去的观念信息,进行对比,从而产生了,对于外界色相的认识---这是男人,这是女人,这是红绿灯,这是商业街。

如果一个人失忆了,身心大脑并无有致命的损伤,他站在大街上,茫然不知所措,他的眼睛看到外界,心灵却一片茫然,不知道街道为街道,不知道红绿灯是何物,世界在他的心灵显现中,仅仅是不明何物的色相而已;也就是说,所谓的看到,并不是眼睛,光线,空间,还有心灵觉知的参与,觉知分别延续,才会在大脑意识中,显现外界的大千世界诸种名相。

可是这个失忆之人,内心茫然不知所措,不能辨认分别诸相为何物的心识,与能够辨认分别外界诸相的清晰心识,是同一个心识。心灵觉明不会因为大脑丧失意识分别,而失去觉明,这觉明就是自性本觉现于身心中的妙明见精,又称为无染觉明,无悲无喜,无善无恶,无有情绪以及概念思维的觉照,如镜子一样映照并反映万物,却对于所映照的色相,无有取舍分别。

觉明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名字--阿赖耶,或者称为如来藏。

好了,请问,觉知从何产生?我们生下来就具备健全的觉知吗?如果生下来的孩子,觉知就是健全、完备、系统的,那么,生出来的孩子,就直接可以上大学,直接可以开车、做饭、说话。

请问,觉知既然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后天培养而形成的,那么,我们生下来的孩子,觉知培育的过程,就应该是像电脑城技师们装操作系统一样,给一万个婴儿装Win7,给一万个婴儿装XP,孩子意识的形成,就应该与外界灌输的教育是统一的,无有差异。可是现实中我们知道,每一个孩子的脾气性格、思维、意识的活动,都是个体,都有很强烈的差异,这是为何?看来觉知也不是后天环境诞生的结果。

让我们揭晓标准答案---心灵觉知,是内心深处的觉明,摄取了六根的色尘信号,从而升起的分别见,我们的肉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功能,对应我们内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六尘境界本身并非实有,而是心灵觉明,妙明见精,对于肉体六根的攀缘,取舍,贪爱,形成了六尘的显现;而心灵的妙明见精,对于六根六尘的取舍,就是觉知,佛家称为六入;六根,六尘,六识,共为十八界。

四大和合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圆觉经》;心灵觉明,为自性见精攀缘六根,吸引六尘所显,本无自性,若觉明为实性存在,我们在人体内,必定会找到这个独立的,有自性的,存在的觉明,哪怕祂像是经络一样,通过手术解剖不可见,却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发现祂存在的征兆。可是一切科技手段都无法探测觉明的存在,于是将祂归纳为精神领域,祂虽然不以物质形态体现,却与物质肉体同在,左右肉体物质的运动。于是玄学家,哲学家,神秘学家,宗教徒,都将祂归于神秘主义,认为人体内有神灵存在,而这个灵魂是不灭的,永恒的,灵魂联系着上帝,神灵,天堂以及地狱。针对觉明形成的不同认识,世界上诞生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探索祂的道路,这就是外道的缘起。

只有一个生命,通过众生予以呈现;只有一个爱,通过诸爱予以呈现,只有一个我,通过众我予以呈现,这就是东西方外道修行者,所奉行的最高经典,最原始的生命真相。可是,生命,大我,大爱,皆是一性,外道称之为大喜悦,又或者是神我,真我,根本神,宇宙本源,却无法彻底认知到,宇宙即是心灵所现。宇宙众生诸神,皆是心灵觉明所现幻境,若离心灵觉明觉照,外界何来神、我、众生?犹如无有眼睛的盲人,无法看到外界光明,能够看见光明,一定有一个能够认知光明的能见,换个角度说,一切被见的景象,皆是因为能见诸相的心,从而升起,境界即是心灵见性的投射延续。

觉明,本非实有,而是被习气的纱巾蒙蔽觉性的太阳,所现的觉性幻影,犹如用手将人的上下眼皮捏合在一起,你的眼睛看到天上的月亮,就会出现两个。《楞严经》中将觉明,称为第二月,是真实月的影子,非实有,却已经不是月影,不是凡夫六根所看到色尘世界的幻影幻像。

觉明的本质,即是本觉见性,是自性空明觉性,被识性存在感,所固化蒙蔽,体现在三界业尘相续中,觉明空性的幻境,犹如我们带着不同颜色的墨镜,去看同一个太阳,太阳本身的纯光不会因为墨镜的颜色有任何改变,而墨镜下面,我们认识到的太阳,却因为墨镜的颜色不同,而体现出不同色彩的太阳,这就是万法唯识。众生心灵觉明所现色尘世界,皆不相同的原因,因为我们心灵深处,见性所戴着的墨镜,颜色不同。这个墨镜,就是极尽细腻微观念头聚合而成的意识流,是色受想行识中的行阴瀑布流,行阴瀑布流,相续不断,聚合为想阴,世界众生,生死轮转,天堂地狱,六道轮回,皆于想阴而现前。

想阴对于六根尘色信息进行分别、取舍、感受,从而升起受阴,产生了爱欲厌舍,安泰或者紧张,这就是觉知。这就是为何刚出生的孩子,对于外界感受的表现,觉知所现的形态,只有哭闹,或者安详的形态,这都是受阴的表现。受阴体现想阴,结合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形成见闻觉知诸种反射体验,体验浸染外界信息;觉知攀缘六尘色境,形成了我执分别,也称为末那识;我执统摄六根,体现在意根,就是意识;体现在鼻根,就是嗅觉;体现在耳根,就是声音;体现在舌根,就是味觉;体现在身体,就是触觉。

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皆是因心灵觉明所现,而觉明本质虚妄,因此肉体中,色声香味触法,肉体本身,眼耳鼻舌身意,心与身之间的觉知我执,皆是如同镜花水月,空中烟花,本为因缘和合所生,毫无实性。我们所认为的自我,珍爱的身体,骄傲的青春,高贵的灵魂,发达的头脑,自我欣赏的人格,倾国倾城的容貌,学富五车的知识,横跨四海的权利,富可敌国的财富,以及我们现实生活中,所拥有的一切一切一切,皆是一场梦幻,皆是水月镜花,皆是业力因果,皆是南柯一梦,为何?因为从生命的实质上来说,根本就无有一个确实存在的,有自性,恒常不变的我在承受这个世界,以及承担善恶因缘,这就是佛陀所说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

觉知,我们的我执,自我意识,原本非真实存在,仅仅是明空觉性,被识性妄想蒙蔽掩盖后,投射在觉明墨镜中的有色光线。这个光线,聚合根尘色业,形成了我们的我执分别,体现见闻觉知,见闻觉知聚合六根,形成了内在心灵体验,心灵体验固化幻想,塑造六根摄取的世界诸相,就升起了我们所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想到,触及到的现实世界,以及身心自我。这就是我们此刻当下,所体验到的生活,自然万物,世界众生,本质上皆生于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命运,即是心灵幻想业尘的投射与延续……

我们经历了半生的命运,我们的身心,我们的亲友,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的生死沉浮,这一切内外境界,世界身心,皆是识性妄想之幻化。世界自然诸相,皆是心灵觉知,攀缘六根而成的幻境,任何物质皆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中,习气妄念相续聚合,是墨镜中有色阳光所显发的影像,而现实生活我们真实存在的世界,本质上,即是我们的妄想携带的业尘, 所相续聚合而成的因果。众生生活的世界,以及身心灵魂,皆是前世因缘相续而来,就是佛所说的共业,世界众生皆是共业所现。外界实无世界,内在实无自我。正如佛陀所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能见诸相的是心灵觉明,觉明分别取舍肉体六尘,形成觉知,是觉知统摄攀缘六根,形成的色声香味触法,将外界不稳定的相续因果,冠以了诸种的名相。妄想习气犹如大海,而因果诸相即是大海中泛起的波浪,这个习气波动的浪头所现的因果形态,称为山;这个因缘聚合所现形态,称为海洋;这个妄念相续所现形态,称为动物;这些业力因果所现形态,称为阳光空气。因为我们就是幻觉所现的业障,业障蒙蔽太阳投射出有色光线,诸种业力形态就是光线的延续,业尘就有了不同的颜色。

心灵觉知取舍分别,固定着六根对于外界世界尘劳业障所现的形态,相续形成概念,概念累积形成记忆,记忆与概念相续就是我们的思想,思想即是心灵分别,情绪体验的表现,我们的思想形成的观念,概念,表现着觉知与情绪,同时,又蒙蔽,加重了觉知情绪对于心灵觉明的掩盖。这就是被业障习气蒙蔽至深的人类,这就是为何佛法的太阳升起于三界六道,人类依旧熟视无睹的原因。因为,人类就是业障聚合而成的幻想,犹如泥巴塑造了堡垒,蒙蔽了先天自性的眼睛,眼睛看不到太阳的光明,就只能以泥巴的品行,品味,去理解,解释太阳的存在;被前世观念、概念、觉知、情绪、业障所塑造了自己现实的一生,却在无知无奈中,又被新的妄想业障,情绪体验带动牵引,塑造成为下一个轮回的泥巴堡垒。

观世音菩萨所说,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指的不是耳朵听闻,而是心灵觉知,吸引六尘而成的六入,见闻觉知都是闻性。当我们的心灵,对于客观世界,形成分别体验的时候,我们要内观,这个体验到世界,感受到世界,认识到世界,这个觉知世界的源头,到底在哪里?当我们看到、听到、尝到、闻到、触及到外界世界色相的同时,我们要向内寻找这个能够承受色声香味触法的载体,如果没有承受信息的载体,这一切色相皆不会升起,犹如你向虚空泼水,虚空无法承受水流一样,诸种境界是不可能升起的,而承受六根色尘,升起内心境界的,即是心灵觉知攀缘六尘所现的意识流。

当我们内观身心,寻找可以承载色声香味触法的平台,却发现,身心内部,实无有发生一切境界的固有不变的平台,一切的感受觉知,皆是心灵情绪、大脑观念所现,而情绪、观念,本无自性,皆是习气妄念相续而成意识流,外界一切所现皆是习气妄念所幻化,习气本无实性,诸相即是念头,心相本空,这就是入流亡所,所入既寂。

当我们清净六根尘色,安定身心,寂静禅定,关闭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心识不再攀缘外界诸相,则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开始消融分解,此刻就可以在内境尘色意识流消散的当下,发现心灵觉知一同分解, 攀缘色声香味触法的觉知消散,攀缘眼耳鼻舌身意的分别见消散,则外界色尘世界,因果诸相同时分解;则眼耳鼻舌身意内在的妄尘意识相续,尽皆停歇,内心空明无染色尘,如同深夜晴空中,明月朗照,于身心内外一切念头,色尘,无有阻碍无有染着,一切色尘诸相,尽皆清净,一切生灭因缘,圆照寂静,如同镜面映照诸相,无有分别,无有取舍,这就是动静二相,了然不生,闻所闻尽,尽闻不住。

觉知清净溶解于自性见精,六根虚空,觉明所现,一切诸相如镜中像,生灭皆空,此为奢摩他,觉明圆照,如月轮升天,清明朗照,与十方三世诸佛如来心心相印,光明普照十方众生,可以瞬间洞照十方三世众生八万劫来生生死死,此为奢摩他,大阿罗汉境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金刚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金刚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金刚经》

觉所觉空,空觉极圆---观世音。觉明攀缘六根所现觉知,六根色尘溶解,觉知亦同时消散,而觉明所现自性见精,犹如云开雾散,明月朗照虚空,无染丝毫尘色即奢摩他,觉知彻底消散,六根性空,觉明遍满六尘因果,却无染清净,此处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尽皆清净;觉明即逐渐融化于自性明空广境之中。

此为密宗大圆满法教义中,意融于心,心精明照,不起一念。

这个过程,犹如我们将蒙蔽太阳纯光的有色墨镜摘掉,眼睛直接融入太阳的光明,觉明无染受取根尘,根尘与觉明皆消散于空觉明自性的广境,身心世界,尽皆融化;实无寂照世界之觉心,实无觉心所照之世界;十方三世诸佛如来,众生世界皆同梦幻,此为三摩地,法我皆空 。佛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故而观世音菩萨说,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

觉空明性,朗然现前,众生世界,宇宙微尘,皆是一体一性,菩萨众生,皆因迷失本性,所现觉性空明,觉明空性,无有生灭,无有来去,故而观世音菩萨又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心经》

此为密宗大圆满法教义中:心融于空,明空无念,轮回之流逆转,大乐之流升起。

那光明灿烂的明空觉性,本来圆满,寂然不动,无有生灭,无有来去;众生皆因自性错愕所现迷茫,明觉即是本觉的倒影。犹如我们在湖泊旁边,湖水倒影出我们的样子,湖水中的影子,认为自己是真实存在的,以自己的模样,去形容、想象、描述、猜测倒影的主体。这些猜测、形容、想象,即是诸法,倒影在湖水中的幻影,就是法界神灵,但是无论众生如何去猜测、想象、琢磨本觉,众生的本觉,却都是一个,就是湖水。

觉性是本觉的能力,本觉却实无觉性;空性是本觉的体现,本觉实无空性;明性是本觉的样子,本觉却实无模样;觉明空皆是本觉所现,本觉却于觉明空中,无染无证,无染无着;依空立世界,知觉乃众生,觉明空所现苍穹世界,因而法界众生,同体一性,互摄互用。故而大菩萨观世音能于无量世界,示现无量化身,现千手千眼,万手万眼,庄严佛相,千手寓意大菩萨神通无量,千眼寓意众生与佛,自性平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现智慧无量,方便救度。

明空自性,因空现明,只因觉明认识本觉的空性境界中,空量不同,依觉性波动的差别,而划分出众生的境界生命层次的差异,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金刚经》;众生本质皆是觉性,觉明为咎,妄为明觉,众生宇宙,法界海汇,即是一念妄想。此即是觉所觉空,空觉极圆。觉性即是宇宙的起源,是众生的根本,是生命的基础,是光明之源头,是诸法之本性。

觉性无法修证寂灭自性,犹如湖水中的倒影无法触摸倒影的主体,本觉倒影在觉性空明大海中,依众生妄想不同,所现不同众生法相,所现众生觉性空量之法性明觉。本觉实在无有言语可以形容,无有觉性智慧可以描述,无有体验感知可以触及,无有智慧概念可以言及。祂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皆是祂所现生命,祂却实无生命,祂是宇宙苍穹,众生世界皆是祂的存在,祂却实无存在;祂是智慧是生命是神灵是万物,祂在一切之中,却不被一切所束缚,祂是光明是黑暗是诞生是死亡,随顺一切因果,伴随生灭相续,却从未生灭,清净无染,寂照圆觉。

佛陀问文殊菩萨,何为佛界?文殊菩萨言,众生界即是佛界。

众生皆是祂所体现生命,众生的见闻觉知,智慧觉悟,皆如意圆满地体现祂的存在; 众生,仅仅是因为想象了祂,从而塑造了自己,而成为了众生,众生妄想消散,则众生即非众生,即是祂的如实性,寂灭本觉 。佛性亘古以来,就与众生同体一性,佛陀觉悟时,所说的第一句话,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执著妄想而不能证得。

觉性非塑造而成,而是妄想所现,所以空明朗寂的觉性,无法通过修行消散,犹如虚空无法被任何科技手段去分解,因为有见而有了虚空,因为妄动而生明觉,妄动停歇,明觉消散,寂灭现前,这就是---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寂灭,寂灭现前---《观世音耳根圆通章》。

此为密宗大圆满法教义:知空为无二双融,始觉汇入本觉,雨滴融于大海,本觉寂灭,究竟涅槃。寂静涅槃,却实无圆满之佛陀,实无涅槃之寂灭;诸法性空,空性即是虚妄;实相中,实无菩萨以及众生;菩萨众生,皆是虚妄。除寂灭实地外,余一切法皆名为魔,此名究竟义,诸法实相。

如来寂灭性,非空非有,非自然,非因缘,与众生世界同体一性,从未离舍,与自然万物,随顺生灭,未曾改变,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熄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圆觉自性,非性性有,随诸性起,无取无证,圆满十方,此即是----突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离生死轮回烦恼,证菩提究竟涅槃,圆满随顺,如如不动。

希望我们能够将佛法融入自己的生命,于生活中事事处处,都能够体验到本性佛性的明觉清净;于一切时,升起精进修行之心;于修道心,转一切善恶境界,皆能为道用。如莲花生大士所言,将肉身当做修行的坛城道场,精进禅定,将意识当做诸佛所显化圣境,观想诸佛显于身心,于我摩顶加持;用语言持诵经书咒语,连绵不绝。如此即是将无始劫妄想习气,聚合而成的身、语、意三业,转为修道证果的善道,心灵安住在无染明觉,无修无证,亦无散乱,明空觉照,居一切善道无取,于一切杂念无受,身处尘色喧嚣,觉明普照十方,于过去未来,生灭浮沉,居第一义而不动。

《江雪》古诗解读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他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了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的.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一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诗句并不难懂,意思也明确。这首诗令我震撼的是方智范教授曾经讲过的故事。他说,材料上记载了这样事实:曾经有一位蒙受不白之冤、身处逆境的知识分子,在他走投无路,即将在一个大雪天投水自尽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幼年时读过的《江雪》。他想:这位江上渔翁都能在那样严酷的环境下,顽强不屈、凛然无畏,我为什么要自绝于人民呢?于是,他放弃了轻生的想法,最终得以平反昭雪。

语文能给人力量,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解读古诗:《望岳》

引导语:《望岳》脍炙人口,当为杜甫诗作中最著名者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解读一下这首诗。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读

诗人一路走一路想,这座被尊为岱宗的山究竟是怎么样的?还在齐国的时候,远远望去,就看到了它青葱的山色,走到了鲁国,看到的还是它青葱的山色,连绵不绝,一直延伸开去。走近了看,只见大自然在这里汇集了神奇秀丽的景象,高耸的山峰把阳光切断了,在山的北面时以为是黄昏,到了山的南面才发现是早晨。再走近了细看,一层层的云彩在山间升腾,心情随之激荡,眼睛盯着归巢的鸟儿越飞越远,盯得久了,盯得眼角好像要裂开。激荡的心情,开阔的眼界,让人不由暗下决心,一定要登上最高峰,在那里俯瞰,群山将会显得多么渺小。

这首诗题为“望岳”,从远望,近望,到细望,最后决心登顶极望,写的都是望,而不是登。那么后来有没有登上去呢?杜甫在晚年写过一首《又上后园山脚》,提到这段经历:“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可知还是登上去了。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杜甫登上泰山之后留下的诗作。有可能写了但没有流传下来,毕竟,杜甫早年诗作绝大部分没有流传下来。更有可能没有写。如果《望岳》已把泰山诗情抒发殆尽,又何必再来一首《登岳》?甚至很可能,《望岳》是在登完泰山之后才推敲、写就的,是有意选择了“望”这个创作角度。

那一年杜甫24岁,刚刚去洛阳参加进士考试,但是落第了。落第后到赵、齐一带游历,来到了泰山。此时的杜甫,犹如在人生这座大山的山脚遥望山峰,虽然略受挫折,仍然充满了朝气和希望,满怀信心要爬到人生泰山的.绝顶,去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这是存世杜诗中罕见的意气风发之作。之后历经了失意、困顿、战乱、颠簸、苦难,朝气早已消磨完毕,杜甫终于爬到了人生泰山的绝顶,但并非他当初设想的在政治的绝顶俯瞰众生,而是在诗歌的绝顶傲视群英。

古代帝王如果觉得自己创下了文治武功、太平盛世,便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在杜甫望岳的十一年前,唐玄宗在泰山举办了一次规模空前绝后的封禅大典,亲自撰书《纪泰山铭》勒于山顶,游泰山的人很少有人会认真去看它写的是什么,不游泰山的人更少有人有兴趣知道它写的是什么。而一个年轻的落第诗人写下的诗作,却成为描写泰山的绝唱,千百年来众口传诵,为每一个中国人所熟知,让每一个中国人受激励,与泰山同垂不朽。那是诗的封禅。

拓展:

登岳阳楼二首

宋代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译文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

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

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

岳阳楼很多人都在看秋天的景色,看日落君山。

往北边可以看到白首,往南边可以看到丹枫。

一路欣赏景色,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写出来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