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励志名言

湖南省运会邵阳口号汇总5篇

日期:2022年10月13日 分类:励志名言

刘重威将军小记散文

刘重威字璧如,1890年出生于牛司马镇光荣村,1901年由族人资助入循程学堂(贺渌汀、袁国平先生母校,今邵阳市六中前身)学习,1909年考入湖南陆军小学第三期,1911年入武昌陆军第三预备学校学习,同年10月参加辛亥革命,在宝庆招抚使谭心休部下任排长,1914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骑科第一连学习,因成绩优异,毕业后由校长保荐到湖南省长赵恒惕处任连长,1915年随老同盟会员赵恒惕部北上讨袁护法,曾率本连兵力,主战夺下烟台,此后接连立下战功,升任营长、团长、至独立混成旅少将旅长。因时任湘军第四师师长的唐生智与省长赵恒惕政见不一,将赵逐出长沙,取而代之。其后,唐担心驻防邵阳、洪江负有清剿湘西土匪任务的刘重威将军不服,便计谋诱杀。1926年3月24日,由唐生智心腹何健计诱刘重威至何办公室伏兵抓捕,软禁在衡阳旧道台衙门,7月,经唐生智下令将其枪杀于衡阳金兰寺,终年36岁。将军幼年贫寒,少年得志,青壮年叱咤风云,虽过早亡于非命,却以尚存争议的人生在世间留下趣闻。

一、白莲寨的信徒

宋·周敦颐《爱莲说》有云: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邵水和资江如两条兄弟龙,孕育出邵阳市2500多年的历史,积淀了众多的人文景观。邵水河流经一座叫牛马司的小镇,小镇的人世世代代爱种莲、赏莲、犹爱赏白莲,因如是,竟然在西洋江与邵水河交汇处那座稍高的山上修了一座庙,取名“白莲寨”,庙里的大小菩萨全都座在高洁的白莲花上,潇洒飘逸而又不失庄严肃穆。若从邵东和尚桥乘船顺邵水河流而下,至牛马司镇光荣村、坡江村接壤处,上右岸,爬108步阶梯,就到了“白莲寨”。站在“白莲寨”庙东侧走廊上可以眺望日出,若在六、七月份也可以观赏到片片白莲青叶。

刘重威的老家就在这山、这水、这庙、这莲之间。1890年,他一出生,族间老者就赐予他“璧如”之字。我们知道,字往往是名的补充、解释、绰号或昵称。老者在“璧如”二字中寄托了太多的希望。璧,外圆内方之玉也。“璧如”含白璧无瑕,人如璧,璧如白莲之意,同时暗合“白莲寨”俗家庙徒之诺。

母亲自他出生那年起,每年都要在菩萨生日那天带他来“白莲寨”烧香,并许愿重威有出息之时就是其成为庙堂记名弟子之时。1909年,刘重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陆军小学。出行的前一天,母亲因相信“白莲寨的菩萨——显远不显近”的传说。带刘重威来到“白莲寨”,烧香、请佛、善捐、拜师、还愿,使之成了庙里记名的俗家弟子,刘重威因此和庙堂菩萨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南岳的守护者

“本南天保障,望七二峰朱陵紫盖,郁郁乎壮哉,愧小子是匹马征夫,也许碧山探芝术;

正沧海横流,问三千年金简玉书,爽爽然在否,更何处访元夸使者,上邀赤帝扫搀枪。”

这正是位居湖南陆军第三师第五旅旅长的'邵东牛马司籍少将刘重威在衡阳南岳大庙所撰长联。联语借古喻今,以神农氏曾在朱陵洞四周寻芝采药,得以普济百姓,大禹曾在衡山获“金简玉书”,因而治水成功的两个传说。诉说作者一介武夫,既没神农寻芝采药的本领,更没有大禹收书获宝的奇遇,虽有手中的枪,却不能救黎民于水火之中的忧国忧民之情。

体现了刘重威对经历北上讨袁护法的社会大动乱之后,虽逐渐晋升为将军,却只能带兵临时据守南岳,守护庙堂菩萨,虽深知军阀割据对国家的隐患,却身不由己,常常要在各大军阀的夹缝里讨生活,不能任意施展自己救国救民理想抱负的历史背景的无助心理。

此联亦因有感而发、构思奇特、对仗工整、用典恰当、寓意深刻、联系自然、切中时弊、忧国忧民、而传为佳话,并为众多的现代文人骚客引用或收入精典的楹联集锦。

三、邵阳的主政者

刘重威任独立旅长后不久,受命率部驻防宝庆、洪江一带清剿湘西土匪,主政邵阳。新老军阀年代,那就是这个地方的一把手了。这样,他在南岳大庙所撰长联的救国救民理想抱负至少在自己的治下可以大展宏图了。

将军首先抛出了“为家乡办十大好事”的“施政纲领”,并一步步加以实现。

一是自1923年起,干好本职工作,努力完成清剿湘西土匪任务,保一方平安。

二是自1924年起,倡建宝庆光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刘集巨股,公司当年建成,1926年投产,发电量200千瓦,为宝庆破天荒的大事,是邵阳地区照明用电之始,为境内第一家官商合办的工业企业,标志着邵阳现代工业的萌芽。此后,邵阳地区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宝光玻璃厂、惠罗面粉公司、水泥厂、硫酸厂、自来水厂、肥料厂、机械厂、汽车修理部等10余家小型企业,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三是1925年,捐银元1万块,成立“隐园先生励学储金会”,激励学生奋发上进。并收集公堂余款,凡品学兼优家贫之人,均可申请,年资助数十上百元不等。

四是筹公款7000光洋资助母校循程小学,重修被大水冲垮的校舍。

五是新建家乡牛马司的运煤轻便铁路。以当时最经济最便捷的铁路运输方式替代古老河运,将“邵阳煤都”牛马司的优质煤销售出境,发展经济。

在当时的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刘重威这么懂教育,懂经济,竭尽全力为邵阳地方办好事,在军中和邵阳地方的影响是巨大的。也可为我们现代官员的楷模。可惜将军1926年过早亡于非命,否则待他完成“为家乡办十大好事”的心愿后,不知道还会有多少发展经济,惠及邵阳的惊人举措啊!

四、收费站的发明者

现在邵阳市内的资江与邵水河,七桥飞架。资江上有三桥:资江一桥,资江二桥和西湖桥,人们高兴地说西湖桥是美少女,资江一桥是贵妇人,资江二桥是摩登女郎。邵水河上有四桥:沿江桥,青龙桥,邵水桥,佘湖桥。人们又将沿江桥比为王昭君,佘湖桥比为杨玉环,邵水桥比为貂婵,青龙桥比为西施。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有资料显示,古老的青龙桥(又名东风桥、东关桥、东瓜桥)横跨邵水两岸,始建于唐朝,木桥且小;宋理宗年间正式改建成石墩桥,铸了两只镇邪铁犀于石墩上;因有元代诗人鞠志元:“百尺青龙跨碧湍,铁犀光映玉栏杆”之句,“龙桥铁犀”也就成了古宝庆人们心中最为熟悉的一道风景;道光年间发大水,铁犀自身不保,双双沉于河底。青龙桥虽为邵阳两岸人们唯一的必经之地,然在刘重威主政邵阳期间,因年久失修,已不堪重负,岌岌可危。因将军到邵阳后做了不少大好事,影响很大,人们将此希望寄托于将军,众望所归之中,将军年轻气盛,一诺千金,带头捐资扩修青龙桥。

将军一向雷厉风行,先拆老桥,然后扩修,对扩建经费没有充分预算,结果建至中途,经费已空,千方百计筹集无望,桥是必须接通的,情急之下遂挪用军资,艰难勉强完工。事后,担心影响军心,完不成清剿湘西土匪,保一方平安稳定的首要任务。只好采纳幕僚“高见”,民间筹资。在桥头设一“收费站”,命过桥者每次缴一个铜板作为扩建费,因此人多生怨。此一创举,使邵阳路桥“收费站”的历史足足提前70年。恰逢其母亡后,父娶新妇,激动而死,好事者挽曰“老太爷快活死矣,小百姓呜呼哀哉!”此后该挽联广为流传,其知名度直追将军在衡阳南岳大庙所撰那幅忧国忧民的长联,亦为众多的现代文人骚客引用或收入精典挽联集锦。端的是“一失筑成千古恨”啊!

五、建筑艺术的践行者

有人说:漂亮的经典建筑是凝固的诗,当小说和诗歌都沉默的时候,建筑还在唱歌。

刘重威于乱世为官多年,其兄又在厘金局长期任职,两人同为官商,家里积蓄了一笔大钱。青少年时期,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乡亲们的期待,四处求学从军,戎马半个中国,欣赏到了不少邵阳地方没有的经典建筑。1923年,他决定在家乡牛马司光荣村选址建房。

他要把即将兴建的这组建筑群取名“光复堂”。因为,1911年他入武昌陆军第三预备学校学习时,接触了不少以“推翻满清政权、光得旧物、平均人权”为目的同盟会员,他们的口号就是:“山叫中华山,水叫兴汉水,堂叫光复堂,香叫报国香。”其中题为《光复堂》的诗是:“堂上家家气象新,敬宗养老勉为人。维新守旧原无二,要把恩仇认得真。”这是他的理想,他就是1915年随老同盟会员赵恒惕部北上讨袁护法后起家立业的,所以“光复堂”是当然而且唯一的选择。

他要把即将兴建的这组建筑群雕砌成当地最漂亮的经典建筑。因为,他认为乱世出英雄,在军阀割据的年代自己有信心成为大英雄,这样,建筑群不漂亮、不大方、不经典、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大气。

他要把即将兴建的这组建筑群设计成一个坚固的巨大的军事仓库,以备战争之需。

依将军愿望设计的“光复堂”一建就是五年,将军死后才完工。

它占地20余亩,修建在一面靠山、两面具水、远离大路的隐蔽处,离邵水河100米,航运十分方便,可是如果乘船却看不到这组坐东朝西的大型建筑。四面由10米厚厚的高墙围绕,墙面设有不少抢眼,四角设有小岗楼。从远处看就是一个巨大的坚实漂亮的碉堡,两层楼的建筑居然只能看到屋顶。三进两横双层,四合院落,主房54间,仓库杂屋54间,内有2个深水井。系西式砖木结构,屋面筑封火墙,墙面有石灰粉壁,有罗马彩绘。正堂装修最为精致,木方、圆柱及横梁均统一大小,做工规矩齐整。大门也相当漂亮,石坎、石墩、石柱础及四周各处的条石、方石、角石、圆石均有精细动物花草浮雕,木雕工艺稍差。一色齐整的木门玻璃窗和平整光滑的水泥地面。整体建筑宏伟、壮观、大方、现代。如果身临其境还以为是当今公园建筑。从堂屋门口往外望,依次是池塘、田野、邵水河堤的河柳、远处的丘陵青山。

小屋54间竟也十分宽大、坚固、实用,完全可以用着军事仓库。最为叹服的是,上世纪20年代的房子,所有楼顶面都有以备安装电灯的西式圆型装修,并配有安放电线的小圆孔。一叶知秋啊!足见将军对美好生活充满信心的追求意境和超凡的现代化思维。

民间传闻,抗战期间,一小队日本军人迷路闯入“光复堂”,望见正堂高悬着将军身着戎装、器宇轩昂的画像和军校的集体照,竟也奇迹般地集体敬礼,口称“太君!太君!大大的太君!”,丝毫无犯,恭恭敬敬退出“光复堂”。

人杰地灵,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距“光复堂”400米之遥的邵水河对岸,小他35岁的牛马司镇老乡刘中心(前邵东县委书记)以地委书记的身份主政邵阳。

斗转星移,光阴如梭,物非人非。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光复堂”被政府征用为牛马司区粮食仓库,90年代空置后作价卖给当地村民,因长年无钱维修,被村民拆散后修路、修水利,还盖了许多民房,现残存一段高墙,12间大屋。近年省文物管理部门曾经试图恢复修整,现场考察之后选择了放弃。

人去楼空,可这断垣残壁依然在为将军朗诵着凝固的诗。

刘将军的名言名句

1、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

2、有要战斗力,精神要十足!

3、任务、敌情、我情、地形、时间,称之为“五行”,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

4、饭要一口一口吃,不要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5、集中指挥用于打死猪,分散指挥用于打野猪。

6、雷公打豆腐,专捡软的欺。

7、我们打仗,就是要先捡软的打。你要先打硬的,打不下来,结果那些软的也变成硬的了。先打软的,软的消灭了,结果那些硬的也变成软的了。

8、离开实际的理论是死理论,离开理论的实际是瞎实际。

9、敌人要一个一个打,先打掉一个,再打掉另一个,然后再打掉第三个。

10、勇敢的战士不惧怕任何困难,训练场上汗水流得再多,()不过是几滴水,比起在战场上流血,那是多么微不足道!

11、猛士不带剑,威武岂得伸?

12、切不可教条主义的按本宣科。

13、治军必先治校。

14、对付敌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牵牛’‘宰牛’,不要‘顶牛’。因为‘顶牛’是消耗战,是不聪明的.战术。假若和敌人牛抵角,最多也不过是把敌人打退而已。而战术的全部结晶是为了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15、不管马蹄子甩得多厉害,终属‘黔驴之技’,免不了被老虎吃掉。

16、五个指头按五个跳蚤,结果一个都抓不到。你拿一只手去捉一个跳蚤,就会把它捏得粉碎。

17、打蛇要先打头,一下子致它于死地。

18、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19、尊师重道,虚心学习。

20、要以我们的重点对付敌人的弱点。牛抵角的战术是非常糟糕的。马的战术比牛的战术高明。狼的战术又比马的战术高明。

21、思想斗争的开展是培养正气压倒邪气。

我养的威武将军小学作文

我的鱼缸里养着两只虾,一只叫青将军,一只叫黄将军。

黄将军全身透明,有短短的胡子,钳子非常小。青将军比黄将军身材魁梧一点儿,胡子很长。全身呈现出橙色,钳子也非常小。

为了人不让它们感觉孤单,我将它们养在同一个鱼缸里。可二位将军似乎并不领情,本身鱼缸就小,它们又属好斗型,经常在鱼缸里杀得个天昏地暗,所以蹦出鱼缸也是常有的事儿。

二位将军吃食才叫有趣呢!我只要把食物往鱼缸里一放,二位将军躲的速度比谁都快。一会儿功夫,它们觉得安全了,就飞快地向食物游去。那速度,那架势,真是无人能敌啊!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作战的情形。有一次,我去看它们的时侯,发现黄将军用钳子夹住了青将军的胡子,青将军很聪明,它用尾巴去扫黄将军的眼睛,黄将军无奈之下只好放了青将军。可谁知刚放手,青将军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夹住了黄将军的`尾巴,黄将军用力一甩,把青将军甩了出去,然后又死死的抓住青将军。青将军败下阵来,像只泄了气的皮球。

哈哈!多么有趣的威武将军啊!

生活小记散文

送走了小风,一身的疲惫回到出租屋。这个暑期就这样过去了,迷迷糊糊的,因此我时常忘却了时间的存在。八月十九号回家,二十九号来贵阳。就只在家呆了十天,这十天除去去同学和走亲戚的时间,在家就只有几天了。

回家妈妈弄了些好吃了,我竟没有胃口,这个暑期我确实改变了许多,特别是我对于这个社会的认知。想想自己以往的逻辑除了惊愕便是觉得很可笑。

值得一提的是,烟瘾大增。每天一包烟,喜欢那种被烟雾缭绕的感觉,似神仙一般,或者说那淡淡的烟雾可以让自己得到一种薄弱的保护。

和爸妈说在外租了房子,问及原因很简单,想一个安静的环境,写点文字。爸妈没有反对。28号下午从家里边来到县城,我大叔载我去的。大叔原本在河北打工,很不幸出了点事情,就回家了。我在东莞打工的时候,大叔曾经打电话给我,问我关于工伤赔偿的问题。我说了一些,他在那边要钱比较麻烦。从妈妈的口中得知,他在哪儿呆了两个月了,赔偿的事情一直被搁置起来。大叔曾淡淡地对我说,工作的时候没有签订劳动伙同,因此对方不买账。在法律上只有证据,没有事实,这我也是知道的。

我听闻后,想到了大叔,那个从小就望着我长大的大叔。一个对于生活极其乐观与豁达的人。近日却被上帝所遗忘。

后来他说找律师,他把情况说了以后,律师说这个比较难办。因为就算有证据,且证据了也不足。其实在我看来这法律无非就是一张网,大的可是破网而出,小的可以穿网而过……

再后来我手机掉了,就与大叔失去了联系。我回来后的第三天大叔也回来了。第二天我在街上买了东西,去看望他,他很高兴,一面给我买了一包烟,一面招呼大婶做饭。下午的太阳有几许和煦,风儿吹来,有纤尘被扬起。我们就那样聊着。对于工伤的赔偿,大叔没有说多少,只简单地说,赔偿了11万元。他依旧在笑,只是这一份笑容从此便多了一份苦涩与无奈。

每次大叔都会说,,我小时候有多么的调皮,今天抓东家的鱼,明天偷西家的果子。我笑了,为了我曾经美好的童年,也为了大叔一路的关注。

饭毕,我该走了。说了一些祝福之类的话语。认真地对大叔的孩子说好好读书,将来才有出头之日。也祝福大叔大婶好好地过日子。因为这个家现在已经经不起任何的折腾。

大叔送我送我出门,大婶陪我去给妈妈称米粉。我打动了摩托车,后面传来大叔说开车慢点的声音,我后头看了大叔一眼。残阳照在他疲惫的脸上,我后头,开车走了。忽然间很想哭,不知是为什么。

回家妈妈和我聊了很多很多,多是关于谁有走了,离开了这个世界。或者是谁又怎么样了,人们又怎么说。还有的便是一些家族的事情,我说妈妈小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您有人爱,还有我和父亲呢。说完我看见妈妈一脸的满足与欣慰。

在家的时间是闲暇的,我每天十点左右才起床。也没有去干什么活。因为今年大旱,粮食几乎没有什么收成。

那一坝田野,没有一点生气,干裂的泥土,燥热的空气,畸形的谷苗,看着看着心就疼了。要是以往的季节,这会儿田野百虫齐鸣,谷苗郁郁葱葱。我和小伙伴们该去抓鱼去了。我那一分钟确实活在记忆里。

抽空去了趟后山,站在高高的山上。俯瞰村庄 。远方,有一个孤独的坟墓。我知道,那是谁,我称呼他为过伯伯。

在我回家的前两天,他死了。大约65岁左右。一个生命就这样逝去,留下了这只有亲人们无尽的思念。

记得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人生有三样东西是最为美好的。一是对于过去的回忆;二是对于现实的期待;三是对于未来的憧憬。很喜欢这一句从满哲理的话语,也能够从中找到思想的共鸣。

一人人离去,曾与他有过生命交集的人们注定要感伤。因为过去的回忆是一条线,它贯穿于两个或者是更多的生命之间。

村庄还是村庄,大约也就是这样。孩童们依旧歌唱,老人们则沉默了。

我想一个人在老了的时候是最为脆弱的,年轻时的大度也逐渐弥散。他们对于生命感知也只有自己才知道。想想下一年,又会有多少人离开。在枫香坪这个僻远的小村庄,又会有几人知晓。

我变得异常的冷静,仿佛一个智者一般。对于生命的离别,我游何尝不知道那是这样的一种伤痛呢。

2022年5月17,与我生命力曾经有过十二年交集的姐姐,因病离去。一家人悲痛不已。这里我就不想多写了,写的越多,回忆就越多,回忆越多,伤痛就越多。总之,对于那段苦痛的岁月我一般是缄口不言的。

多少年早就学会了坚强与担待,或者说已经是被伤痛所麻木。我有很多故事,现今都不愿提及。

现在父母只有我一个孩子,因此我要好好的。只有我好了,父母才能够快乐起来。因此我时常不愿在父母的面前都尽量保持乐观。

才发现自己真的长大了,打工期间没有在父母面前叫苦。妈妈现在开始为我的终身大事担心起来,时常问有女朋友,有没有女生喜欢我之类的话题。父亲更是说,那个女孩不错,儿子去追吧。不得不说我的父母是比较开明的人,我在高中就开始恋爱,他们知道了,也并没有反对。只可惜,我们没有走到最后。

今年回家和母亲简单地说了我感情的事情,母亲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我想:对于一段全新的感情,我们都愿意以自己乐观的心态去揣度它,也至于后来我们错了,但我们依旧不愿意相信这便是现实。

这是一场梦,梦醒了。路却不知道去向。

直到某一天,我确实倒下了。从此我便没有了思想的共鸣者。一个人的路还得走,尽管不知道路通向哪里,可我还是需要迈步。

我以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挽回这段破损的爱情,虽然结局不好。可我也不后悔了。因为我扪心自问,确实已经努力了。

安好!我祝你。

有一天实在是支撑不下去了,写了这么一句话:我不怕苦难,可我怕我没有战胜苦难的心。和小风,导兄,大伟等兄弟打了电话,和兄弟们聊了聊忽然就想开了。那时候我拥有了久违的快乐。

快乐是短暂的,我还是会去想。我不断地祝福自己。

那一分钟,我看不起自己。我一向标榜自己为生活的强者,没想到还真的倒下了。我忘却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忘却了自己的文学高峰,忘却了司法的花园。天空依旧蔚蓝,我的心却无比的暗淡。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在在生活中,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奔跑的人。我最终还是站立了起来。很简单我不可以倒下。

还有我要感谢一个人,一个在我生命力无关紧要的人。

虽说我的站立不是因为她的开导,但我依然要谢。

19号中午回家,小弟去街上接我的。终于回到家了。家里一切依旧。

呆了两天开始走同学和亲戚家,买了一些礼品,不怎么好的那种。可以表达我的心意即可。

外婆外公爷爷奶奶都老了,但他们偶精神矍铄。我祝福他们,长命百岁。

老表在工地受伤,弄到了眼睛。去看望了他,两老表没有说什么话。要是以前的话,我们定聊过天昏地暗。

他的孩子很可爱,三个月大了。小子很沉,约有二十斤。妈妈时常开玩笑,说要是我没有读书的话,也有孩子了。

前两年我的老表们相继结婚,一个个都不读书了。现在已为人父母的他们,开始为了生活和子女所奔波。聊得话题我也不敢兴趣,我说的话他们更是不懂。

还真是可惜了,偌大的家族,只有我一个人还走在求学的路上。

27号,去了姐姐的坟茔,烧了些纸钱,和姐姐说了说话。为了她写了首诗歌,也一并烧了给她。

29号和小风在镇远相见,兄弟瘦了。打工,一个词汇,许多的承载。

中午去吃了点东西,感觉还行。12点27的票。在车站遇到几个家乡人,在一起简单的聊了聊。还碰见一个校友,让我给他带票。他知道我,叫我的名字。我看很面熟,却不知道名字。

车上有点困,迷迷糊糊的。醒来的时候到了贵定。就要到林城了,不想在睡去。

下午四点到贵阳,等车坐车。还是原来的路线。到学校的时候快要七点了。

大伟那小子也在,简单的打了招呼,上楼放行李。还真是累。大伟上来,兄弟见面,一拳是少不了的。那小子拳力还真不赖,打得我快散架了。房东也上来了,这老人家对我和大伟很好,时常来我们屋子里坐坐。来的时候买了包好烟,发给了他们。

打开电脑,来一段音乐。感觉很棒。

这两天和小风聊了很多,话题也改变了,更多的是涉及到我们现在的处境。的确,不可否认,我们的处境不好。我们两兄弟就这样说着说着,虽然我们内心很伤痛,但我们依然微笑着。我默默的念叨,心中无敌,则无敌于天下。可是我知道,这只是一句安慰人的话便了。

我承认有时候我也脆弱,但好在我从不在别人的面前表现我的`脆弱。因为我不需要别人怜悯。

一个人从小就很独立的人,就算没有群体温存,他也能够看见后的蓝天。

在东莞 碧水天源工地,呆了三十二天,上班二十三个。感觉很行,再苦也扛了。我没有说我是大学生,出了周边的几个人知晓而外,其他人不得已而知。一个人去了工地,还管什么职业。在哪里只有简单的分配。

起初去的时候,适逢两个阴天。很有干劲,每天上班总是跑在前边。当了第三天太阳出来了,火辣辣的,39度。早上就感觉很燥热,于是到小卖部买水喝。当了下午两点半上班,很多人都没有去了,三叔问我,要去吗?我斩钉截铁地说,去!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平时满满的车厢也只有几个一脸倦容的人。其中游好几个都是女人,三叔小声说,那几个女人都是寡妇。来着工地游好几个月了。我再一次凝望着她们,便觉得她们的身上有着无尽的光辉似的。

那天下午,去楼面掉材料,炎炎的烈日,让人睁不开眼睛。汗水如水珠一般顺着腿往下掉,偌大的工地此时却没有几个人。三叔说,那些人在避暑呢?我哦了一声,我感觉自己头有些眩晕,走了过去喝了很多水。一会儿眩晕更厉害了,我摇了摇头,自己差点倒下。但我潜意识地告诉自己,不可倒下,那么高的楼,倒下是很危险的。我鼓足劲从太阳底下走了过来。歇了很长时间,便站立了起来。那一分钟,我的心里充满了荒凉……

晚上没吃饭,喝了点汤。就离开了饭堂。在小卖部买了一包烟,在不远处的柳树下抽了起来。我想到了过去,想到了爸爸妈妈还有生命力曾经给我带来快乐或是苦痛的人。

我想到了离开,本来这次打工是我自己要去去的。爸爸不让去说太热,妈妈也让我早日回家。是我坚持要去的。在这之前和大伟打了一个赌u,说不管怎样,再苦的工作我们也做了。我说好。两个年轻狂傲的人就这样约定好了。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打工是那么的苦。这种苦并不是用辞藻能够说明的,只有自己亲身经历的人才知道生活是多么的不易。

我给大伟打了一个电话,声音苍白无力。大伟说,兄弟,坚持啊~我忽然间就笑了。我想到大伟在贵阳修筑马路,小风在西安和我一样在工地上,还有徒弟也在南京。

我甩了烟蒂,弯腰捡起一颗小石子,在白色的墙壁上写了这么一行字:忍常人之不能忍,然后才能为常人之不能为。

再晚点的时候,爸爸打来电话。问我能否吃得消,我笑着说,能。爸爸说,每天和清火王或者是可乐,可以好一些。水的话尽量要少喝。第二天我按照爸爸说那样,还真的好得多。

一晃十多天就过去了,每天差不多都是一样的生活。犹如太阳按照既定的轨道运行一样。每天早上六点上班,中午休息,下午两点半上班,一天上班九个半小时。多天了也就习惯了,习惯了心理也就变得异常安静的起来。那时候我精神的 灯塔并没有垮掉。谢谢你,那段时间一直陪我左右。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为了生活,尽管生活这个词汇是如何的平淡。而这一份平淡则伴有无尽坚韧和血泪。

在打工之前,有友人笑我说,去那边好好找找灵感。去了以后,灵感倒是有了很多,可惜很多我都没有记下。晚上很疲惫,根本就想写。有事实在是想写了,就写点,也不知道我那时写的什么。我一般都不会再看第二遍,因此缺陷便是大大的有。回家整理了一下,有散文、随笔、诗歌共计八篇。感觉倒退了,也的很差。不过,我也曾经说过,我的文字多半是自娱自乐罢了。

基于这样一种心态,果真我要快乐了许多。

不知是什么原因,喜欢上了沉默。就这样一个人呆着,点燃一根烟。

在工地的后面有一座山,我将此成为龙眼山。因为山上龙眼,可那龙眼不大多苦涩,我也偶尔食之。下班以后,我曾经一个人来那抽烟。我喜欢朝着北边瞭望,暗淡的苍穹,习习的晚风就那样吹佛着。那时我是多么的想回到家乡去。特别是那晚和友人打了电话,我听闻蝉噪,忽然间心就激动起来。是的,那一刻我无比的想回到生养我的那个小山村。

我喜欢交友,在外地也是一样。在碧水天源工地,我认识了一些年轻人。我们一起去上网,一起调侃,一起上班,一起抽烟……可我现在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在工地上很少有人称呼名字的。一般都是绰号,或者是号数。

我们上班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安全帽,上边有号数,那是一个身份的标志,可以称呼。要是这样不行的话,直接称呼老乡,老乡这个词汇是通用的。

在工地上他们一般称呼我为小老乡,或者是小师傅。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一个小字。大概看上去是很年轻的缘故吧。

在我所交的朋友的,有湖南的、江西的、广西的。晚上出去玩的时候可多了,因为工地离生活区较远的缘故。所以很多人都有自行车。三叔两辆自行车,一辆我在用。市场那边热闹非凡,车水马龙。看见年轻姑娘的时候,他们便不断的叫喊。我则在一旁笑。

工地,一个没有规则的部落,大家按照自己的内心法则而行。

一个男人的世界,很粗狂与大气。肌肉男工地很多。干苦力的人没有一个好的身体能行么?

还有便是纹身,几乎每个人都有。咋一看还真有点古惑仔的味道。

去的时候,三叔安置我。我说我想要一个安静的房间。没想到还真有,我一个人住里边,很安静,睡眠也行。

晚上看一会书,我的书看完了,便去借,隔壁有个人喜欢看书,我挑选了几本适合我看的。他很惊讶,说你也喜欢看书呀!我说,喜欢,非常的喜欢。我与他闲聊,他知道的真多,这让我刮目相看了。

后来在我屋子里搬来一个云南的年轻人,大约长我几岁。他也喜欢安静,也看书,他有一本精选的散文集。里边大家林立。

他是铁工班的,他们每天上班少我们半小时。他内向,不喜欢说话。也不抽烟。

过了几天他说他要走了,说太热,工资也不高,一天才八十。我哦了一声,工地这地方本就是这样,有人来就有人要走。那晚他买了一包烟,给我。但要我少抽。我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