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励志文章

女人,别活得太专一

日期:2015年08月31日 分类:励志文章


女人,别活得太“专一”

作者:龙小宝

最近一次活动上,遇到一位工作中认识的朋友叶子。

我们原本不熟,只是点头之交。这次因活动时间较长,我俩便聊起母亲共有的话题——孩子,并且相谈甚欢。一瞬间,如同像打开闸口的洪水,她的话语突然滔滔不绝,俨然我是她许久未见的闺蜜,平静情绪也开始激起波澜。

原来,叶子的家庭生活并不如意,丈夫冷漠暴躁,对待闺女也是简单粗暴,还指责她宠溺孩子;婆婆蛮横干涉,时常埋怨她手脚不勤,伺候老公不够给力;甚至大姑子也时常对她冷嘲热讽,刻薄地说她嫁到这个家中,是她修来的莫大福气……诉说之中,叶子的手不自觉微微颤抖,这股在心中积压良久的委屈,似乎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望着她脸上因长久忍耐而隐隐出现的细小纹路,我轻叹一口气,握住她的手,任由她的泪水随着诉说夺眶而出。我知道,作为女人,此刻她需要一个情绪的出口,即便,我是一个她只见过几次的“半陌生人”,她也愿意诉说。

我的邻居小灵,结婚三年便匆匆离异,也曾不无忧伤地说,每次夜深人静时,耳边总会响起和前夫吵架时两人相互谩骂的秽语,很多次她都觉得,那不是真实的自己。那一场婚姻对她的伤害太大,为了重拾人生的快乐,这个倔强的北京姑娘开始疯狂运动,跑马拉松,在健身房练体能,不久后,朋友圈里经常看到她身着运动内衣秀“人鱼线”的照片,脸上也洋溢起阳光般的笑容,与之前自怨自艾的小灵判若两人。

琳达是我工作上的好伙伴,工作出色,身材高挑,而且时髦美丽,却一直没遇到心仪对象,35岁的她成了人们口中的“剩女”。为躲避父母的唠叨和亲友的过分关心,她往往是过年前夕才愿意踏上回家的列车。相亲、网上征婚,她都尝试过,却总无疾而终。偶尔谈天,她也会无奈地说:“我也不是没有努力,但就是没遇到那个对的人。”正当我们担心她一个人越过越“独”时,她却把看似无聊孤独的单身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宅”在家里玩烘焙、学吉他、种花,一个人玩得不亦乐乎。

还有我的大学同学小月,博士毕业后进入了一家清闲的科研单位,不善言辞的她似乎总难获得领导欢心,成日被项目论文弄得焦头烂额,父母在帮忙带孩子过程中,又经常与她先生发生不大却也不断的小摩擦。我总以为内心细腻的她会多愁善感,身心疲惫周旋于“双面胶”的角色中,奇怪的是,她每天依然笑呵呵,既不挑剔老公,也不埋怨父母。

我问她快乐的秘诀,她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追剧啊。”英剧、美剧,填补了她生活中那些不多却零星存在的碎片时间,也成了她情绪的一个调节器。我调侃她,肯定是着迷哪部剧帅气的男主角,她哈哈大笑地说:“我们这个年纪,追个男神也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不过,能有个优秀的演员让我满心欢喜也很好,至少,能激起我拾起外语的兴趣。”此话不假,这姑娘不但口语恢复迅速,还捡起大学时创作未完的剧本。某天她开玩笑地对我说:“有时看剧里的帅哥多了,对老公抱怨也少了。记得《绝望的主妇》里的Bree吗,每次情绪恶劣时她都会选择做蛋糕,每个女人都要找到自己情绪的一个出口。”

生活对于30—40岁的女人来说,似乎异常艰难。孩子尚幼,父母日益年迈,工作似乎存在“搏一搏”可上升的空间,事业、家庭,都处于最牵扯个人精力的阶段。

这个年龄段,我们没了20多岁女孩随时随意可以转身重来的空间,也没有50岁女性子女长大离巢,工作趋于稳定安逸的悠闲,我们唯有牺牲自己的睡眠、锻炼、放松、美容的时间,让自己如同一个日夜不停的陀螺旋转起来。在我们为家人、老板、身边所有人忙碌时,往往忽略了还有一个人时刻需要呵护——那就是我们自己。

在选择多元、信息混乱的时代,当单纯的心灵鸡汤已无法拂去我们身心的疲惫,减轻我们的压力时,为自己寻找或打造一个“出口”就显得尤为重要。或插花或画画,或读书或旅游,或学习或追剧,只要有一样东西能让我们无论多艰难都会微笑,日子就不会太难。

有人说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鸵鸟”精神,是给自己逃避的借口。“鸵鸟”也罢,“阿Q”也好,只要这个爱好不影响他人,不危害社会,我们就应该允许自己、允许别人保留下来。最重要是,获得心灵的平静,生活继续的动力。

生活很不易,且行且珍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