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名人名言

运用反衬手法的诗句集锦70条

日期:2023年04月10日 分类:名人名言

运用反衬手法的诗句 衬托手法在古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衬托手法是指为了突出某一事物而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用对某一事物的描写来突出主要描写对象的某种特质。 含山店梦觉作

衬托手法在古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衬托手法是指为了突出某一事物而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用对某一事物的描写来突出主要描写对象的某种特质。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注释: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

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本题的参考答案为:诗人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笔者依据现有的教学经验以及多年来对学生在古诗词做题方面情况的了解,认为这个题目学生想答得很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道题能力层级较高,考生能答出“衬托”手法的应该是凤毛麟角。就着这个问题,笔者想从几个方面用宏观的角度对答案中的“衬托”法做一下厘清。

衬托作为古代诗歌鉴赏的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属于描写手法的一种,因而诗词鉴赏上对它的概念界定为“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这个概念中,要注意“描写”这个中心词,也就是说,衬托就是一种描写。而且广义而言,衬托也就是烘托,本身包含着正衬和反衬两种方式,属于描写手法的一部分。

这里面又产生了一个二级概念,就是什么是描写,怎么判断一段话是描写,描写和叙述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因为篇幅所限,笔者在此不作展开叙述,只提纲挈领地就描写和叙述提三点判断方法。

1.叙述的语言朴实简练,对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只做简单准确的说明交代,而描写则语言鲜明形象生动,对人和事摹写刻画。

2.叙述不用修辞,而描写则广泛地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

3.叙述的目的是推动情节发展,而描写的目的是增强形象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因此,在使用衬托这种艺术手法时,必须首先弄清楚诗词的语言是叙述的还是描写的。只有作者在诗词文学中首先使用了描写这种表达方式,才可能会有衬托这种表现手法。

我们再回到这道题:前两句“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中,“等闲”是“轻易、随便、寻常、平常”的意思,其中“挥袂”二字不但有形,而且有意,试想诗人随便挥一挥衣袖的样子,多么洒脱、多么风流、多么轻松、多么疏散,而紧呈“挥袂”二字后的“客天涯”又把这种洒脱疏散发展成为“天涯闲适”的风流浪子形象,此句描写不但展示了一个风流洒脱的天涯浪子形象,而且也勾勒出这个天涯浪子无拘无束,了无牵挂,四海为家的浪子心态,可谓是形神兼备,水到渠成的描写。

从感情的角度看,诗歌前两句已经深深含有一种对目前处境的闲适洒脱,作者如果顺着这样一种思路写完后两句,这首诗歌也就不奇了,可是后两句,作者在“灯前一觉江南梦”的叙述之后,笔端一曲,用了“惆怅”二字,将笔下描摹的“山月斜”景物渐染了自己“惆怅”的情怀,使斜月在空寂和皎洁中飘洒着冷寂孤独的惆怅。这样一来,最后一句的惆怅,就和前两句中的“惯别”和“等闲挥袂”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诗歌前后描写的情感迥异不同。

做这道题时,我们再结合诗歌鉴赏题的“五必看”(看题目、看作者、看主旨句、看注释、看题干)中的注释信息,“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追寻诗中作者“惆怅”的原因,就不难得出:灯前一觉江南梦中,不可以理解为梦见江南,而是一定要解读成在江南做梦。梦见什么了才“惆怅”呢?很明显,第一句作者说“惯别家”,那在江南的“灯前一觉”一定是想家了,思乡了,思路到此为止,围绕着这首诗歌的所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高考答案所给的“衬托”手法是合情合理、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因为这首诗首先是描写而不是叙述,因为在诗歌语言上对抒情主人公的刻画描写是细致的描摹而不是粗线条的勾勒,既有外在的神态又有细致的心理,同时对梦醒之后所见的山月也有“斜”的刻画。那么既然是一种描写,前三句和最后一句所表现的感情又不同,因而就表现手法而言,只有是衬托,也就是说,前三句的描写越是表现自己内心的洒脱,后一句的`“惆怅”之情就越重。

由于个人原因,笔者没能参与黑龙江考区高考试卷的评阅工作。但对这首诗歌要考查的手法问题,笔者除尊重高考答案的评分标准之外,还有如下答案供探讨交流:

1.可答对比手法。因为对比本身就是衬托,二者可共用,也可剥离单用,就本题而言,都可以。

2.可答虚实类。因为就诗歌本身而言,只有最后一句是眼前实景,余者皆为虚写。

3.可答情境。仍然是最后一句写景,包含着作者绵绵的思乡之情,因而可答情景交融,也可答融情于景。

如果从最佳的答案来看,命题组给的答案最符合诗歌要求,其他答案都是就诗歌的一句或几句来理解的,未免有失偏颇,但也能差强人意,最起码,不至于一分不得。

为了对衬托的手法有更熟练的体会,笔者再举一例以强化印象。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试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本诗是作者借咏秋日之柳感伤人生迟暮,清凄孤寂之感,然而却是从春天之柳写起。解答这首词的表现手法,首先应该明确这首诗是描写而不是叙述,在此前提下明确,前两句中作者笔下的柳越是迎风起舞醉怀游人,越能衬托出后两句的柳的萧条孤寂凄凉冷清。也就是说,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能显示出秋日的零落憔悴。

参考答案:①对比衬托的手法。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②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边城》衬托手法初探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边城》衬托手法初探。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烘云托月,相得益彰——《边城》衬托手法初探

沈从文的《边城》魅力无穷,单就衬托手法的妙用,足以使读者拍案叫绝。第四节是男女主人公傩送和翠翠初次相会的描写,可谓精彩绝伦。有必要从这一节和与这一节紧密相关的部分段落加以分析,管窥作者的匠心所在。

第四节写的是两年前的事情,用的是回忆的方式,作者为了强化那个端午节对翠翠的吸引力,在第三节的末尾巧妙的运用了衬托手法:

蓬蓬鼓声掠水越山到了渡船头那里时,最先注意到的是那只黄狗。那黄狗汪汪的吠着,受了惊似的绕屋乱走,有人过渡时,便随船渡过河东岸去,且跑到那小山头向城里一方面大吠。

翠翠正坐在门外大石上用棕叶编蚱蜢、蜈蚣玩,见黄狗先在太阳下睡着,忽然醒来便发疯似的乱跑,过了河又回来,就问它骂它:

“狗,狗,你做什么!不许这样子!”

可是一会儿那远处声音被她发现了,她于是也绕屋跑着,并且同黄狗一块儿渡过了小溪,站在小山头听了许久,让那点迷人的鼓声,把自己带到一个过去的节日里去。

“蓬蓬鼓声”先被黄狗听见,狗先“吠”,接着“绕屋乱走”,还“随船渡过河东岸”“ 且跑到那小山头向城里一方面大吠。”黄狗这个发疯的举动,翠翠不解,就问它骂它:“狗,狗,你做什么!不许这样子!”可当那远处的声音被她发现时,她和黄狗的行动几乎完全一样,也先是绕屋跑着,也渡过小溪,站在小山头听了许久。翠翠先骂狗“不许这样”,一旦自己听到,更加“这样”,足见鼓声的迷人。这里用狗的行动衬托翠翠的行动,(正衬)用翠翠的言与行的反差,(反衬) 写出了身不由己。狗的失态、翠翠的食言都是为了强调两年前那个端午节对主人公的影响之大。有了第三节末尾的铺垫,第四节的开启就显得水到渠成。

第四节开头写端午看赛船的热闹:“鼓声蓬蓬响着,翠翠抿着嘴一句话不说,心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快乐。河边人太多了一点,各人皆尽张着眼睛望河中,不多久,黄狗还留在身边,祖父却挤得不见了。” “祖父却挤得不见了”,就局部看,就是为了写人多,也算是衬托手法;连祖父都不见了,黄狗还留在身边,又见黄狗和翠翠形影不离,以人写狗,还是衬托;连最心爱的祖父都丢了,也没有觉察到,可见翠翠的着迷,由翠翠的着迷,我们又能想到赛龙舟的精彩。这环环相衬的手法就够奇妙的了,如果继续往后阅读,知道爷爷是有意走开,临走时还千叮咛万嘱托:“人太多了,站在这里看,不要动,我到别处去有点事情,无论如何总赶得回来伴你回家。”翠翠正为两只竞速并进的船迷着,祖父说的话毫不思索就答应了。祖孙两人分别时,是做了详细的交接的,翠翠也是答应了的。但是翠翠马上就忘了,她的确被两只竞速并进的船迷着了,爷爷说什么,自己答什么,浑然不觉。我们小时候看杂技顶碗,屏声敛气,手心里握的两只小鸟早被捏死,都没有觉察,可见演出的惊险。沈从文就是用这种侧面烘托的办法写出了翠翠对赛船的关注。

祖父也好笑,明明说好要接翠翠,但那个替手被烧酒醉倒在岩石上,为了责任,又不便与渡船离开,只得守渡船了。可见祖父多么尽职。

傩送是个泅水划船的好手,作者也没忘记用侧面衬托:城里军官派人驾小船在潭中放了一群鸭子让水手们抓,后来潭中的鸭子只剩下三五只,捉鸭人也渐渐的少了,再后来只剩下了一只鸭子慢慢地向翠翠所在的码头游过来。连鸭子都以为再没有人了,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傩送抓住了。鸭子越少,抓鸭子的难度越大;鸭子没有觉察,说明傩送潜水深,出手快。通过鸭子这种游泳高手对决傩送这个泅水好手,表现力不是更强了吗?加之作者故意省略了抓鸭子的过程,等翠翠发觉,鸭子已抓到那个人的手里,身手太敏捷了,如果是体育比赛,不放慢镜头,观众是看不到动作的过程的。小学课本里有写翠鸟迅捷的一段,说翠鸟忽地就不见了,只见芦苇还在晃荡,水波还在荡漾。沈从文的写法和这有异曲同工之妙,省略抓鸭过程写笑声,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种计白当黑的手法,深得中国绘画之妙。不正面用墨,反复侧面点染,却给人影响极为深刻。

第四节所写的男女主人公相会给翠翠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第五节开头又做了一次补色:

这两年来两个中秋节,恰好都无月亮可看,凡在这边城地方,因看月而起整夜男女唱歌的故事,通统不能如期举行,因此两个中秋留给翠翠的印象,极其平淡无奇。两个新年虽照例可以看到军营里和各乡来的狮子龙灯,在小教场迎春,锣鼓喧阗①大热闹,到了十五夜晚,城中舞龙耍狮子的镇筸②兵士,还各自赤裸着肩膊,往各处去欢迎炮仗烟火。城中军营里,税关局长公馆,河街上一些大字号,莫不预先截老毛竹筒,或镂空棕榈树根株,用洞硝拌和磺炭钢砂,一千槌八百槌把烟火做好。好勇取乐的军士,光赤着个上身,玩着灯打着鼓来了,小鞭炮如落雨的样子,从悬到长竿尖端的空中落到玩灯的光赤赤肩背上,锣鼓催动急促的'拍子,大家情绪都为这事情十分兴奋。鞭炮放过一阵后,用长凳脚绑着的大筒烟火,在敞坪一端燃起了引线,先是咝咝地流泻白光,慢慢的这白光便吼啸起来,作出如雷如虎惊人的声音,白光向上空冲去,高至二十丈,下落时便洒散着满天花雨。人人把颈脖缩着,又怕又欢喜。玩灯的兵士,却在火花中绕着圈子,俨然毫不在意的样子。翠翠同他的祖父,也看过这样的热闹,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

小说第三节至第十节是描写三个端午节,这段文字旁逸斜出,不写端午,而写年节,看似闲笔,却是非有不可。首先是第三节提到“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端午已经写过,此处再补写中秋、过年,前后照应,周密无际。同时也为后文第十四节写傩送中秋月下唱歌预设伏笔。其次是前面写翠翠和傩送端午在河边相遇,此时把端午和二人之事暂时搁置,让刚刚燃烧起来的爱情之火忽然熄灭下来,使文章有波澜有起伏。但更重要的是,翠翠觉得这两年的中秋平淡,过年虽然热闹却“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翠翠在心里常常回味着和傩送初次相遇的情景,爱情之火从表面看是熄灭了,但翠翠的心里却在熊熊燃烧。小说对中秋和年节的描写,是为了从侧面写出翠翠对傩送的怀念,这既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又为第四节的叙述做了一次浓墨重彩地涂染,这种通过中秋、年节写端午也是有变化的:中秋无月,翠翠觉得平淡无奇,在情理之中;年节够热闹的了,翠翠觉得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年节别人看来越热闹,即使翠翠以前也觉得热闹,但有了和傩送相见的那个端午,再美好的节日也都索然无味了。这是真正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心理体验。我们如果忽视了沈从文侧面衬托的笔法,极有可能把这段精彩的叙述当做败笔批判,哪里体会得到其中的奥妙。

边城字字珠玑,不同的观测角度将会看到不同的光艳,这虽是小小的体验,但阅读的快感还是蛮好的。

古诗词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运用白描手法写作的诗词“看似平常却奇崛”,“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诗人以真情挚意专注于其种事物,充分调用所把握的文字挥写诗章,白描手法就会大获成功。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饰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中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索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明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一、写景,更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情感

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支小令是元人散曲中的名篇,被周德清誉为“秋思之祖”。全曲仅有二十八个字,而作者用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萧瑟凄凉的行旅图景,刻画了一个骑着瘦马在西风残照的古道上艰难跋涉的游子形象,表现了这位天涯游子悲秋怀想的愁苦情怀。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缘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也巧妙地运用白描手法刻画了江南早春的景象,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中,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使人在欣赏了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

二、写人,直逼人物的灵魂

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在这首小型叙事诗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卖炭老翁的感人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十四个字的肖像描写,不仅准确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年龄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长期受烟火熏烤使皮肤变色,终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染黑,而“两鬓苍苍”又表现出卖炭翁的凄楚和衰老。这样拼死拼活地苦干,只不过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挣点钱勉强度日。“可怜身上衣正单”,“夜来城外一尺雪”。作者又以对照的写法来表现卖炭翁的困苦生活。“心忧炭贱愿天寒”,是更深入一层的心理刻画。一般人在衣单不能御寒时,总想天气暖和,可是卖炭翁却在“衣正单”时“愿天寒”,一怕天气暖,炭卖不掉,衣食无所出;二想天气寒冷,卖个好价钱。这两句诗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卖炭得钱”的殷切期望,反映了他十分悲惨的生活境遇。

又如聂夷中《田家》:“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乍看去,此诗的内容之平淡、语言之明白、字句之简单,几乎没什么奥妙可言,但它能以最少的文字取得很大的效果,显得十分耐读,这又绝不是偶然的。封建时代农民遭受剥削的主要形式便是地租。在唐末那样的乱世,封建国家开支甚巨而资用缺乏,必然加重对农民的榨取。此诗的写作目的就在于揭露这样的黑暗现实。如果正面从收租事情落笔,所费笔墨必多而实际效果未必就好。此诗的写作特点之一就在于抛开这种正面的描写,而只选取收租的题前之景,即农夫辛勤耕作而官家等待收租情况。“官家已修仓”一句点到为止,修仓干什么,农夫的命运将怎样,一应留待读者去想。作者省却许多气力,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全诗以小见大,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这正是白描手法在此诗中彰显的'魅力。

在古诗词中,白描手法常与工笔联合运用,艺术效果奇佳。如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燕子是候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运用白描手法写作的诗词“看似平常却奇崛”,“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诗人以真情挚意专注于其种事物,充分调用所把握的文字挥写诗章,白描手法就会大获成功。

朱自清《绿》衬托艺术

《绿》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中一篇写景的游记,作于1924年2月。文章颂扬了祖国大自然的绚丽风光,写得清新细喊,漂亮缜密,精致玲珑,诗意盎然。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境界的赞美和追求。

朱自清《绿》衬托艺术

朱自清先生是一位散文大家,他驾驭文字描绘自然景色的能力是超卓的。像《荷塘月色》这样的脍炙人口的散文精品在他的作品里并不鲜见。与《荷塘月色》堪称姊妹篇的《绿》也是现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绿》之所以成功,我以为作者善于运用衬托艺术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以瀑衬潭。浓墨重彩地描写梅雨潭醉人的绿是全文重点所在,但作者却用几乎二分之一的篇幅来写梅雨瀑,可见瀑与潭的密不可分。为了突出梅雨潭的绿,作者先简写与梅雨瀑有关的景与物,再详写梅雨瀑。一个“冲”字,写瀑流的气势;一个“扯”字,不仅描写出瀑布流下时被突出的岩石分割后的形状,也绘出其形状不规则之美,其线条之美。这就比远眺时的形象更具体、生动、鲜明了。“飞花碎玉”一词,体现了瀑流的撞击力之强;“乱溅着了”,描摹了瀑水落地之美;“晶莹而多芒”,是显水之色泽;“象一朵朵小小的白梅”,是绘水花的形状,同时又在不经意中,点破梅雨潭得名的来由。作者之所以不惜以一半的笔墨来具体描写梅雨瀑和梅雨潭得名的来由,不仅仅是为了表现梅雨潭周围景色的迷人,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现梅雨瀑本身之美,而是描写梅雨潭醉人的绿和醉人的美的需要。譬如一个盛装待嫁的美丽的新娘,当然需要一个亦是美丽的伴娘一样,红花要绿叶来陪衬嘛。

二、以景衬潭。作者真是一个善于调朱弄丹的能手,在着力描绘了梅雨瀑的灵动可爱之后,作者对全文描写的中心――“绿”作了精心的刻画。“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我们”,你看,作者还远远没有看到绿本身呢,梅雨潭的绿色就是那么迷人了。“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移船相近邀相见”了。通过“揪”、“攀”、“鞠躬”和“探身”等动词,写出了我对这“闪闪的绿色”、“离合的神光”的神往和急切想看到并享受潭水之美的心情。作者终于来到潭边了,“瀑布已在襟袖之间”了,但“作者心中已没有瀑布了”,因为“绿”占据了“我”整个心灵,使“我”已顾不上去欣赏瀑布和飞溅的水花,而只陶醉于潭水奇异的绿中了。接着作者调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描绘了梅雨潭水绿的静态美,动态美,使人对她一见钟情,如痴如醉,仿佛身临其境与梅雨潭水亲切接触。但作者还意兴未尽,又用比较的手法来大力衬托潭水的醉人,你看“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不能说不可爱吧,但跟梅雨潭水相比较,杨树的绿,“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不能说不俊美吧,但与梅雨潭水相比较,那“丛叠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绿,又“似乎太浓了”;至于西湖的波与梅雨潭水相比,又显得太明了;拿秦淮河的水与梅雨潭水相比,又显得太暗了。作者以彼景衬此景之后,感情越发不能自已,终迸发而出,变为直接呼喊:“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抒发了对梅雨潭水之绿的无限依恋之情。

三、以人衬潭。作者面对奇异的绿,倾情呼喊之后,推想梅雨潭水这般迷人的原因:“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既然蓝天融在潭水里了,这就激发了作者更进一步的推想:这水不是一般的水而是圣水;既为圣水,它就一定有不平凡的力量;既然具有不平凡的力量,就应该有着不平凡的作用。这样,就自然完成由物衬潭向以人衬潭过渡。将水“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你看“绿水”简直等同于神话里的仙衣,可以使人具有特异功能了;将水“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绿水”,就是圣水,它可以普救众生了。读到这里,我们以为观止了,然而正如《明湖居听书》中王小玉说书那样“于那极高处尚能环转折”,“盘旋穿插”。作者思想感情的潮水就象那打开的闸门,滚滚滔滔,不可遏抑。他又奇妙地把潭水想象成“如同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她活泼,她可爱,她清纯,她亮丽,她充满生命的活力。作者忍不住想拍她,抚她,亲她并命名为“女儿绿”。这是多么奇艳瑰美的画面啊,多么妙趣横生的情怀啊。就在这层层铺垫与烘托中,文章到达了高潮。作者那勃勃向上的激情也升腾至最高点,作者不但人醉了,心醉了,而且神醉了。作者终于完成了以人衬潭这最精彩的一笔。

拓展阅读:《绿》原文

绿

朱自清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