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名人名言

诗句中的楼兰是哪点锦集100条资料简介_诗句中的楼兰是哪点锦集100条经典语录_诗句中的楼兰是哪点锦集100条名言摘抄

日期:2022年01月06日 分类:名人名言

诗句中的楼兰是哪点 王昌龄的诗关于楼兰 导语:王昌龄的诗《从军行七首(其四)》是关于楼兰的,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是一篇流传千古的佳作。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的诗关于楼兰

导语:王昌龄的诗《从军行七首(其四)》是关于楼兰的,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是一篇流传千古的佳作。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欢迎阅读!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① 首句意谓:青海湖上的层层浓云使雪山晦暗无光。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宁市。② 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是汉朝边塞的一个重要关口。

③ 穿金甲:磨穿铁甲。

④ 楼兰: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阻挡道路,攻击汉朝使臣,汉昭帝时大将军霍光派傅介子前往破之,斩其王。事见《汉书·傅介子传》。这里以“楼兰”指敌人。

【翻译】

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

一座城池遥望着玉门关。

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金甲,

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回家。

【《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王昌龄关于楼兰的诗

王昌龄关于楼兰的诗是哪一首呢?王昌龄关于楼兰的诗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感呢?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王昌龄关于楼兰的诗《从军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赏析

《从军行》一共七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诗歌通过描写在阴云密布、满眼黄沙的瀚海“孤城”中担任戍守任务的将士的宽广胸襟,表现了他们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豪迈气概。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意思是说:

从边塞孤城上远远望去,从青海湖经祁连山到玉门关这一道边境防线。上空密布阴云,烽烟滚滚,银光皑皑的雪山顿显暗淡无光。这里既描绘出了边塞防线的景色,也渲染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饱含着苍凉悲壮的情调。这两句诗是一个倒装句,使诗歌画面的色彩顿时突现,同时,从地理学的角度讲,站在“孤城”

之上,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玉门关、祁连山和青海湖这三点相联的千里边防线的,这里一个“遥望”及其所提领的空间距离遥远的三地呈现于同一幅画面,既是想象、夸张的手法使之“视通万里”,又突现了戍边将士那全局在胸、重任在肩的历史责任感。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句,对戍边将士的战斗生活与胸怀襟抱作了集中概括的表现和抒写。意思是说,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唐代西方的劲敌主要是吐蕃和突厥。青海湖畔,是唐王朝政府军与吐蕃贵族军队多次交战、激烈争夺的边防前线;而玉门关一带,则西临突厥,这一带也是烽烟不绝、激战连年。“黄沙百战穿金甲”就是这种战斗生活的强有力的概括。其中,“黄沙”二字既是实景,渲染出了边塞战场的典型环境,又道出了边庭之荒凉萧瑟;“百战”二字,形象地说明了将士戍边的时间之漫长、边塞战斗之频繁;而“穿金甲”三字,则渲染了战斗之艰苦、激烈,也说明将士为保家卫国曾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乃至牺牲。但是,金甲易损,生命可抛,戍边壮士报国的意志却不会减。“不破楼兰终不还”

就是他们内心激情的`直接表白。这里化用了楼兰的典故。汉代楼兰国王与匈奴勾结,屡次拦截杀害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臣。公元前七十七年,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智取楼兰国王之首级胜利归来,扫除了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障碍。这里借指吐蕃和突厥贵族的当权者。诗中所写的将士,并无久战思归的厌战情绪,为了扞卫家国的安全,他们置个人利益于不顾,毅然地表示在大敌当前要继续奋战到底。“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七个字,就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心灵壮美的英雄群像,使人倍感诗境阔大,感情悲壮。

这首诗的基调是悲壮苍凉的,这与诗中色彩的巧妙运用大有关系。

“青海长云暗雪山”,波光粼粼的青海湖,澄碧若翠;皑皑的雪山,如银蟒漫舞;阴云飞涌,墨色顿至这里,“青”、“黑”、“白”三色齐涌画面,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丹青国画。在这幅国画中,诗人不仅充分发挥了色彩的对比作用,而且更突出了光线明暗的作用。雪山的银辉,向人们呈现出一种洁白纯净的美,而“长云”之后的一个“暗”字凌空一笔又涂上了淡黑色,使画面由明暗对照构成了阴沉的战争氛围和苍凉的境界。王昌龄能够将“色”和“光”交织起来,用暗色弱光来渲染冷色的苍凉感,因而,这里的色彩光线已不仅仅是自然景物的属性,色彩光线的描写也不只是起美化画面的作用,它们已融入了丰富的感受和情绪,色彩实际上已从形象的属性上升为独立的形象了。“青海长云暗雪山”一句,实际上是采用以色彩传情的写法,达成情景交融的佳句。

诗人准确把握戍边将士跃动的心律,又赋之以恰当的色彩和光线,使诗歌艺术画面的气象恢宏开阔,情调悲凉壮美,意境深邃高远,鲜明地体现出生活在盛唐时代人们所共有的精神特征。

王昌龄描写楼兰的诗

王昌龄描写楼兰的诗是哪一首呢?从王昌龄描写楼兰的诗《从军行》中,我们有着什么新的收获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昌龄描写楼兰的诗《从军行》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知识扩展:诗中楼兰

翻看中国文学殿堂里的“尖兵利器”,哪怕“以综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只要拈上“楼兰”字眼也立即变得刚性十足起来——“楼兰”,让手无缚鸡之力的中国文人增加了血性,也让他自己借此在消失了千百年后还永垂不朽。

诗里楼兰耐人评

日晚荒城上

苍茫余落晖

都护楼兰返

将军疎勒归

——南北朝·庾信·《拟咏怀诗》

庾信系我国南北朝哪朝诗人,笔者未作深究。单就他的这首《拟咏怀诗》而言,今天的我们仍能咀嚼出彼时我国南北朝文坛上占统治地位的“以综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宫廷诗)的一点风习。不过,庾信的这首诗因为拈上了“楼兰”、“疎勒”等字眼,却隐隐然在简洁之中给人一种沉稳、雄健之感……如果没有楼兰之本,或许根本就不会有庾信的这首《拟咏怀诗》,当然更不会有这篇诗歌给后世读者的多“棱角”感受。

“楼兰”这个字眼让中国文人的诗篇刚性十足起来是在入唐以后——“诗仙”李白在他的《塞下曲》中有“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名句,以致被后世许多文人多加演绎,可那都是在楼兰“消失”以后才出现的事情——1900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罗布泊考察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了楼兰故城遗址,从这座古城中发掘出大批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所反映的最后年代为公元330年,而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出生在公元701年……

为什么楼兰在“消失”以后,会成为中国文人反复吟唱的对象呢?这或许是因为楼兰是一座武城;也或许是因为楼兰在匈汉战争的夹缝中最桀骜不驯,经常扮演“两面三刀”的角色截杀汉使;亦或许有什么其他方面的原因也未可知。但不管怎样,楼兰以他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成就了无数中国文人的传世之作。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在为数众多的咏楼兰的古诗词中,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可算得上是压轴之作。王昌龄(公元698年-公元757年),字少伯,陕西西安人,在描写边塞生活的诗人中,王昌龄不像岑参那样对征战生活和塞外风光有真切而鲜明的描绘,而是长于刻画人物思想情感的活动,善于揭露征戍者的内心世界。在这首有名的《从军行》中,他选择了有典型意义的画面,从各个角度刻画了战士们变化的、矛盾的心理状态。当他们奋勇迎战时,他们乐观振奋,精神是昂扬的。

说到王昌龄便不能不说岑参。尽管岑参单就咏楼兰的诗歌而言比王昌龄逊色,但在灿如星汉的我国古代诗人中,岑参却是为数不多的一位到过楼兰并戍守过“楼兰”的诗人——

岑参(公元716年-公元770年)河南南阳人。他父亲做过两任刺史,在他幼年便已去世。岑参想在戎马生活中开拓自己的前程,但一开始很不得志,最终是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才得到赏识,任安西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这个时期,岑参的创作很丰富,多数的边塞诗便成于此时,其中不少是他对边地征战生活和塞外风光的描写。他在《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中这样写到:“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旌竿。”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中的“播仙”(且末)、“楼兰”(若羌)、“蒲海”(罗布泊)都在今天的巴州境内,而岑参之所以能把边塞的景物写得如此逼真,跟他多年的边塞生活是分不开的。岑参在这片热土上的文学创作,不像其他作者,他没有做“合理化想象”。

岑参几度出塞,久在戎幕,他对边地征战生活和塞外风光有长期的体察与深刻的认识。在他的边塞诗里不只是描写了奇特的边塞风光,他还以生动的笔触展现给我们一幅幅塞外风俗画;更重要的是,他充满激情地歌颂了边防将士的英勇战斗精神,衬托着广阔的自然背景,描写了不同样式的边塞生活。他在《轮台歌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写到:“上将拥旄(古代用牦牛尾巴装饰的旗子)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该诗写出了将士们勇往直前,转战于扬沙飞石的雪海之上的情景。当然,这些文字是本文主题以外的话题,它无疑又是与楼兰紧密相连的。因为,无论是古代的轮台,还是今天的轮台都与“楼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不能否认的。

诗里楼兰也征战

公元7世纪初,唐朝代隋而兴。公元630年,原属西突厥的伊吾城(今哈密)主率所属七城归顺唐朝,唐朝设西伊州(后改称伊州)。公元640年,唐军击败随突厥反唐的高昌麴氏王朝(公元501年-公元640年),于该地置西州,又于可汗浮图城(今吉木萨尔)设庭州;同年在高昌设安西都护府,这是唐朝在西域建立的第一个高级军政管理机构,后迁至库车,改置为安西大都护府。唐朝打败西突厥后,统一了西域各地,于公元702年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后又升为北庭大都护府,管理天山北麓及新疆东部地区的军政事务,而安西大都护府管理天山南部和葱岭以西的广大地区。

唐玄宗年间(公元712年-公元756年),唐朝又在两大都护府之上设“碛西节度使”,是当时全国八大节度使之一。

唐朝中央政府对西域各地实行的是藩汉分别管理制度,即在汉民集中居住的伊州、西州和庭州等地,行政上采用与内地一样的府、州、县、乡、里管理制度;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唐朝田制)与“租庸调制”(唐朝赋税制度);军事上实行“府兵制”(唐朝军事制度)。非汉民聚居区,则设置“羁縻府州”,即继续维护当地本民族首领的行政管理制度,冠以唐朝都护、都督、州剌史的名号,允其以旧俗治理其部众。同时,还在龟兹、于阗、疏勒、碎叶(一度是焉耆)设军事建制,史称“安西四镇”。

一个统一的多民族聚居区,无疑会带来经济的繁荣,这也是一切文化和文学艺术发展和繁荣的基础。李唐王朝在西域实施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就达到了上述效果。但通过李唐王朝在西域设立的诸多都护府、大都护府和节度使来看,这一地区在当时也是有着非常情势的,所有的稳定都几乎不可避免的需要军队的“呵护”——这或许也能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为什么楼兰在“消失”以后,还会成为中国文人反复吟唱的对象。

西域(当然包括楼兰)历来是中国军人屯戍的战略要地,是中国军人建功立业的地方,也是中国人的精神领地,所以历代中国文人也不甘于军人之后,他们要以如椽大笔作“刀枪剑戟”以这里为征服对象,在祖国的丹青史册上留下文学艺术领域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楼兰更在文学外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催颜。

——唐·杜甫·《秦州杂诗》

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杜甫素有“诗圣”之称,他虽未到过“楼兰”却也留下咏楼兰的佳句,而且不止一次的为“楼兰”而吟唱。他在另一首诗里写下了“卢绾须征日,楼兰要斩时”的诗句。

我们不能说凡是提到“楼兰”的古诗词都是在实指楼兰,但至少每一位文学作者在写下“楼兰”这个字眼的时候,必然会联想到沉淀在其大脑深处的那个楼兰。我们今天在讲到楼兰的时候,也并不是局限的认为“他”(在这里用“他”而不用“它”,是因为楼兰是有血性的“男子汉”。)是楼兰故城、楼兰国等。其实,在楼兰故城退出历史舞台后,“楼兰”更多的时候是被文学作者泛大化地使用了,他时而是新疆的代名词,时而是指塔里木盆地,时而又是在指长城以外和陕甘以西……

总之,“楼兰”这个字眼被中国文人最大化的使用了。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成了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多维印记。

关于王昌龄的诗汇总

1、《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5、《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6、《长信怨》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7、《杂兴》

握中铜匕首,粉锉楚山铁。

义士频报雠,杀人不曾缺。

可悲燕丹事,终被狼虎灭。

一举无两全,荆轲遂为血。

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

无道吞诸侯,坐见九州裂。

8、《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9、《青楼曲二首》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

金章紫绶千馀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10、《塞上曲》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11、《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2、《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13、《塞上曲》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遥见胡地猎,鞲马宿严霜。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14、《长歌行》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

系马停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

况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下有枯树根,上有鼷鼠窠。

高皇子孙尽,千古无人过。

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

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

15、《古意》

桃花四面发,桃叶一枝开。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

16、《放歌行》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

有诏征草泽,微诚将献谋。

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

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

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

但营数斗禄,奉养每丰羞。

若得金膏逐,飞云亦何俦。

17、《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

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事务。

本家蓝田下,非为渔弋故。

无何困躬耕,且欲驰永路。

幽居与君近,出谷同所骛。

昨日辞石门,五年变秋露。

云龙未相感,干谒亦已屡。

子为黄绶羁,余忝蓬山顾。

京门望西岳,百里见郊树。

飞雨祠上来,霭然关中暮。

驱车郑城宿,秉烛论往素。

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

清光比故人,豁达展心晤。

冯公尚戢翼,元子仍跼步。

拂衣易为高,沦迹难有趣。

张范善终始,吾等岂不慕。

罢酒当凉风,屈伸备冥数。

18、《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

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

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

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

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

叠沙积为岗,崩剥雨露幽。

石脉尽横亘,潜潭何时流。

既见万古色,颇尽一物由。

永与世人远,气还草木收。

盈缩理无馀,今往何必忧。

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

孰云议舛降,岂是娱宦游。

阴火昔所伏,丹砂将尔谋。

昨临苏耽井,复向衡阳求。

同疚来相依,脱身当有筹。

数月乃离居,风湍成阻修。

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讴。

寒月波荡漾,羁鸿去悠悠。

19、《代扶风主人答》

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

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

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

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

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

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

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

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

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

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

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

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

禽兽悲不去,路旁谁忍看。

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

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

少年兴运会,何事发悲端。

天子初封禅,贤良刷羽翰。

三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