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名人名言

望海潮中描写动景的句子锦集90条资料简介_望海潮中描写动景的句子锦集90条经典语录_望海潮中描写动景的句子锦集90条名言摘抄

日期:2022年01月08日 分类:名人名言

望海潮中描写动景的句子 柳永《望海潮》教学设计 《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

柳永《望海潮》教学设计

《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柳永《望海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掌握重点词语。

2.把握节奏和押韵,感知本词的声韵之美。

3.体悟词中包蕴的情感。

4.赏析本词精巧的艺术构思。

5.体会本词写景的技巧。

教学重点:

1.体会词中包蕴的情感。

2.赏析本词精巧的艺术构思。

3.体会本词写景的技巧。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诵读法

教具: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大家一定听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样一的句话吧?这是古往今来人们对杭州这样一座美丽城市的赞美。

同学们去过杭州吗?(没有)很可惜啊!我也没去过。

我准备了几幅杭州的图片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幻灯片展示)

这是现在的杭州,那一千多年前的杭州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想知道吗?

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幅“文字的.图画”柳永的《望海潮》,来领略千年之前杭州的魅力。

二、梳理

1.大家几分钟的时间来梳理课文内容,关注字音和重点词语。(学生自由讨论)

2.们来一起讨论大家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3.决了这些问题,我们来齐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师生齐读)

三 、品读

1.是一种合乐而唱的诗体,既然是合乐,就要讲究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节奏和押韵)

2.家思考一下这首词押的什么韵?韵脚是什么?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思考后回答:押a韵,韵脚是华,家,沙,奢古音读shā,嘉,花,娃,牙,霞,夸。词人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绘了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和艳羡之情。)

3.首词有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这四种句子分别怎么读?(引导学生读一读这几种句式并概括出规律:短句为主,多是两字一停顿,读起来更有气势。) 4。们常说吟诗作画,下面我们来一齐朗诵一遍,要读出节奏感和韵味。

四、赏析

1.解题:望海潮,词牌名,柳永开创的。词牌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联系,本词写作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杭州的美景)

2.我们说文有文眼,诗有诗眼,那么词也有词眼,大家思考一下这首词的词眼是哪个字?

学生思考后回答:望,胜,奢,清嘉,好,夸等,教师带领学生一一进行分析最后确定本词的词眼是夸。教师板书:夸。

3.作者要夸的是什么?杭州的好景。教师板书:好景.

4.作者夸了哪些好景呢?我们且看第一幅好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幻灯片展示)我们知道这首词的基调是夸,怎么样的夸呢?我们给夸加一个状语。学生讨论后举手回答,教师展示自己的理解:轻快地夸(幻灯片展示)指导诵读:要读出轻快之感,师生带着轻快之感齐读第一幅图并讨论命名,教师板书第一幅图名:十万人家图。

5.我们再看第二幅好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幻灯片展示)这幅图是怎么样的夸呢?我们也给夸加一个状语。学生讨论后举手回答,教师展示自己的理解:磅礴地夸(幻灯片展示)指导诵读:要读出磅礴的气势犹如钱塘大潮夺面而来。师生带着磅礴之感齐读第二幅图并讨论命名,教师板书第二幅图名:天堑无涯图。

6.来看第三幅好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幻灯片展示)这幅图是怎么样的夸呢?我请一个同学来给它加一个状语。学生讨论后举手回答,教师展示自己的理解:艳羡地夸(幻灯片展示)据说金后主完颜亮读后即想“投鞭渡江,立马吴山”指导诵读:要读出垂涎之态,师生带着羡慕之感齐读第三幅图并讨论命名,教师板书第一幅图名:列玑罗绮图。

7.再来看第四幅好景,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幻灯片展示)这幅图是怎么夸的呢?我们给夸加一个状语。学生讨论后举手回答,教师展示自己的理解:灵动地夸(幻灯片展示)指导诵读:要读出灵动之感,尤是一个桂子,灵动之情一览无余。师生带着灵动之感齐读第四幅图并讨论命名,教师板书第一幅图名:重湖叠巘图。

8.好,看第五幅好景,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幻灯片展示)这幅图是怎么夸的呢?我们给夸加一个状语。学生讨论后举手回答,教师展示自己的理解:欢快地夸(幻灯片展示)指导诵读:要读出欢快之感,师生带着欢快之感齐读第五幅图并讨论命名,教师板书第一幅图名:钓叟莲娃图。

9.来看最后一幅好景,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幻灯片展示)这幅图是怎么夸的呢?学生讨论后举手回答,教师展示自己的理解:惬意地夸(幻灯片展示)指导诵读:要读出惬意和闲适之感,师生齐读第六幅图并讨论命名,教师板书第六幅图名:千骑高牙图。

10.教师提问:这六幅图景共同概括出了杭州的哪三个特点?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板书:形胜 都会 繁华。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本词有没有这种手法呢?(学生自由讨论)

11.我们大家都知道景观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带有人类活动痕迹的景观,那请大家看看本词是描写自然景观多还是人文景观多呢?思考一下为什么呢?学生自由举手发言,老师概括总结:自然景观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而人文景观才是人类的贡献,其中特别是身为两浙转运使的孙何的“政绩”,这首词是柳永去京城开封应考途经杭州为了拜谒两浙转运使孙何所作的投赠之作。

12.文本共描绘了六幅图景,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五、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六、课堂小结

江南胜景自古叫人魂牵梦萦,展开柳永的《望海潮》满眼一派商肆繁荣的承平景象;素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如果钱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汹涌的黄钟大吕;那西湖美景就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丝竹管弦。美的景致、美的画面、美的笔调、美的神韵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人间天堂”的富庶与美丽,为我们现代人提供

了和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极好范本。

七、尝试背诵

我们大家对照黑板提示一起来试着背诵本词。

八.作业

1.讨论本词写景的技巧。

2.预习《雨霖铃》

柳永的《望海潮》教学设计

《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柳永《望海潮》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课内容为宋代的词,以前学生学习《沁园春•长沙》的时候就已经接触了词的一些知识,但是相隔半年,已经模糊了,所以先要温习。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词学习重点也在于诵读,所以要结合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感悟其中的音美,景美,情美。还要注意鉴赏方法的指导,启示学生把握词的意象,感受词的意境,分析情景关系,体会作者流露的真切感受。

【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了解柳永及其词的特点;感受词的意境、词的情韵;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反复吟诵,感受词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作者对杭州西湖的喜爱之情。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词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学习“点染”的变现技巧。品味词中蕴含的情感。

2、通过把握词的意象,感受词的意境,分析情景关系,体会作者流露的真切感受。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结合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导语:到过海边的人都知道,海水有涨潮和落潮现象。涨潮时,海水上涨,波浪滚滚,景色十分壮观,而观看潮汐最为著名的地方就是在杭州的钱塘江畔。我们对杭州并不陌生,那里有很多美丽传说、诗词、旅游景点,同学们知道哪些呢?(学生汇报预习活动成果)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著名词人柳永笔下的杭州。2’

一、 基础知识 5’

1、 词的起源

产生于盛唐,盛行于宋。又称为“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 词牌和题目

词牌就是词调的名称。早期的词牌有名称,许多和填词的内容是一致的,如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就是写江南的美丽风光,张志和的《渔歌子》歌咏的是渔父生活。因此可以说,早期的词牌有许多也可看作标题。但到后来词牌往往只表示词的声韵格律,与调的内容渐渐失去直接的联系。因此,后来填词的人常常在词牌后加些文字来标明词所写的内容,这就是词题。如宋代晏殊的《山亭柳》词,词牌下有“赠歌者”三字,这就是词的题目,表示了词所写的内容。又如苏轼的《念奴娇》,题目是“赤壁怀古”。有的用词题还不足以表示所写内容,往往就写一段小序来说明创作的原委,如姜夔的名作《扬州慢》就有颇长的一段小序。所以有的词,不仅有词牌,有词题,而且还有小序。这种例子在南宋词中尤其普遍。

3、 词的分类

①按字数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到90字)长调(91字以上)

②按风格分:婉约词(柳永、李清照、秦观、周邦彦)豪放词(苏轼、辛弃疾)

③按曲段分:单调,双调(上下阕),三叠(第一阙、第二阙、第三阙),四叠。

4、 作者介绍

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北宋仁宗曾批评他:“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将名字抹去。柳永自称:“奉旨填词。”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据说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潮》一词,称赞杭州之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并且柳词可分俚、雅两派。

二、 整体感知 8’

1、 教师范读并指导,学生体会读

2、 根据词的基础知识,分析这首词所属的类型。

3、 学生谈一下作者笔下的杭州有什么特点。

明确:柳永《望海潮》词中描写了杭州城市的繁华、钱江大潮的壮观、西湖风景的`秀丽,表现了对豪富、安乐的都市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这是盛宋社会风貌的速写,把杭州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市井风情,表现得既充分又含蓄,俊逸、豪爽的格调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三、 合作探究15’

1、 上阙四句话各说了什么内容?

板书:杭州繁华 城市规模 自然景观 市井面貌

探讨“怒涛卷霜雪”中“卷”字的妙处。

2、 理解之后再有感情的齐读上阙。尝试背诵

3、 上阙就杭州城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和刻画,再现了杭州的繁华气象,那么下阙围绕着什么地点来写?

板书:西湖清嘉

下阙描写了哪些人?他们的情态反映了什么深层含义。

板书:百姓自得 官员怡乐 作者欣羡

明确:突出社会安定祥和。(这是一首以拜谒为目的创作的词。)

4、 有感情的齐读下阙内容。

四、 能力提升8’

1、 点染:国画用语,引申到古典诗词中,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但必须强调的是,点染之间不能“有他语相隔”,只能是一气而下。)本词是怎样运用点染手法的?

有人说诗歌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描绘的景色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 借景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抒情的种类:

① 乐景抒乐情

② 哀景抒哀情——《天净沙.秋思》

③ 乐景抒哀情——《春夜洛城闻笛》《绝句》(江碧乌逾白)

④ 哀景抒乐情——《喜见外弟卢纶见宿》

作业:从下列诗中任选一首,从点染结合、借景抒情的角度赏析。

《蜀道难》《琵琶行》《登高》

板书

望海潮 柳永

杭州 —— 繁华

西湖 —— 清嘉 美景—怡情 (点染结合借景抒情)

官民 —— 怡乐

柳永《望海潮》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知识。

2.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次词的声韵之美。

3.学习铺陈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二.导入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三.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柳永: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四.朗读本诗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学生自由朗读

五.试着背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学生试着背诵

二.学生齐读

三.解题

望海潮,词牌名,柳永开创的。

四.具体分析词

(一)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自古繁华”进行铺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展开描写。“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展开描写。这里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展开描写。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只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业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情况——“户盈罗绮”,家家披罗着锦。“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

(二)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西湖是美的,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也是写了山河水量个方面。“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巘”,写湖岸,山峰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南宋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所以就有游人去游玩。接下来就写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快乐欢快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时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所以这一句写的是杭州人民的游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写的是杭州官员的游乐,分两方面写的,一是“乘醉听萧鼓”宴酣之乐,二是“吟赏烟”山水之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对官员的祝愿。

五.艺术特色

本文是慢词,所以在艺术手法上与小令有所不同。本词重在用铺叙的手法,例如“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前面一句是总说,这几句是对前面的分述;又如“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六.背诵本词

望海潮 柳永注音

这是一首艺术感染力很强的词。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更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柳永望海潮的注音!

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东南形胜)拼音解读:

【wàng hǎi cháo 】

dōng nán xíng shèng ,sān wú dōu huì ,qián táng zì gǔ fán huá 。

yān liǔ huà qiáo ,fēng lián cuì mù ,cān chà shí wàn rén jiā 。

yún shù rào dī shā 。nù tāo juàn shuāng xuě ,tiān qiàn wú yá 。

shì liè zhū jī ,hù yíng luó qǐ ,jìng háo shē 。

zhòng hú dié yǎn qīng jiā 。yǒu sān qiū guì zǐ ,shí lǐ hé huā 。

qiāng guǎn nòng qíng ,líng gē fàn yè ,xī xī diào sǒu lián wá 。

qiān qí yōng gāo yá 。chéng zuì tīng xiāo gǔ ,yín shǎng yān xiá 。

yì rì tú jiāng hǎo jǐng ,guī qù fèng chí kuā 。

赏析

《望海潮》也是柳永词中广泛传诵的名篇。

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从唐代开始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城市,到了宋代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柳永在杭州生活过一个时期,对杭州的山水名胜、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所以,在这首词里,他能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西湖的美景,钱江潮的壮观,杭州市区的繁华富庶,当地上层人物的享乐,下层人民的劳动生活,都一一注于词人的笔下,涂写出一幅幅优美壮丽、生动活泼的画面。这画面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描画出杭州的锦山秀水,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面出了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

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这首词是柳永呈献给旧友孙何的作品。孙何当时任两浙转运使,驻节杭州。词中“千骑拥高牙”之句,有可能指孙何而言。由于是呈献杭州官长之作,词中不免对当时的杭州做夸张描写,也免不了要用恭维应酬的话语作结。但是,更主要的是,透过“竞豪奢”这样的表面现象,读者还可以看到“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盈实富庶,“羌管 弄晴,菱歌泛夜”的轻快欢欣,以及“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的风流潇洒。这一切,都只能产生在古代劳动人民长期辛勤劳动所创造出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基础之上。“重湖叠山献”,“烟柳画桥”,也并非天然生就,而是劳动人民治理河山,改造自然的结果。“云树绕堤沙”,“三 秋桂子,十里荷花”,也无一不是劳动人民辛勤的双手造就。当时,柳永对此大加赞赏并引以为自豪。今天,我们读这样的词作也不应求之过苛,甚至指责他“掩盖了当时的阶级矛盾与贫富悬殊”,而是应当从词里所提供的画面中去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以及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从而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赞语由来已久,这并非溢美之词。

这首词在艺术上也是相当成功的。作者抓住具有特征的事物,用饱蘸激情而又带有夸张的笔调,寥寥数语便笔底风生,迷人的西湖与钱塘胜景便展现在读者面前。前片,主要勾画钱塘的“形胜”与“繁华”,大笔浓墨,高屋建瓴,气象万千。写法上由概括到具体,逐次展开,步步深化。如,开篇三句点出了“形胜”、“都会”与“繁 华”,但终究是概括性的直陈,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继之而来的下面九句,便紧紧围绕这六个字,做形象的铺写,境界立即展开:“烟柳画桥”三句写的是“都会”,“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等则侧重于刻画“形胜”,而“市 列殊玑,户盈罗绮”则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下片,侧重于描绘西湖的美景、欢乐的游赏与劳动生活。写法上着眼于“好景”二字,尤其侧重于“好景”中出现的人。“重湖”三句描绘西湖美景,其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天生的好言语,是千古迷人的丽句。“羌 管弄晴”三句写的是下层人民,“千骑拥高牙”三句写的是州郡长官。结尾又以赞美的口吻收束。

除饱满的感情与适度的夸张以外,词的语言,音律,词调也与词的内容结合得恰到好处。《望海潮》也是柳永首创的,词牌与词的内容以及地域性特点密切结合。上片写形胜之地和钱江潮的壮观,词中用“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有气势的语言,词句短小,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而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时,文字优美,词句变长,节奏平和舒缓,终于出现了“三 秋桂子”这样干秋传诵的佳句,继之又用“羌管弄晴”等句不断地加以点染,美丽的西湖就更加使人心旷神怡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