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课文的翻译<越详细越好>
日期:2019年10月04日 分类:优美句子
《医古文》是中医药专业“3+2”五年一贯制高职、自学考试、职称考试及普通大学的必修必考课程。由于现在的学生很少接触繁体字,对古文特别是医古文的了解知之甚少。因此,当他们一进入中专或大学学习《医古文》这门课程时,一开始的畏难情绪很大,学习热情不高。有的同学甚至认为我是来学专业的,学不学医古文无所谓,而不知学习医古文是学好专业技能的基础与前提。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与老师的教授引导之后,情况发生了质的变化。大多数同学不仅喜欢上了这门课程,而且在学习古文知识、专业知识的同时,更从先贤们的严谨治学、刻苦钻研、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中感受到了他们人格的魅力,并成为激励学习的动力。为了使更多的同学对这门课程有更深入的了解与学习,笔者以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段逸山先生主编的全国高教自学指定教材及普通高校新世纪规划教材《医古文》为依据,结合这几年讲授这门课程的实践与体会,写下此文,一则给学习者以津梁,二则以就教于行里。
面对中医药专业的学生,我会经常对他们说,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她绝非一人所创,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百代传承,千载创新而成为救死扶伤的国之瑰宝,并以其奇特的医理疗效而在世界独树一帜。然而,传承这一瑰宝的载体是什么呢?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载体就是医古文。因此,对于中医药学生来说,学好医古文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是医古文呢?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1 何谓医古文
医古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医古文是指我国古代所有的医药学文选典籍。狭义的医古文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医古文》课程。也是我要在这里重点讲述的知识。这种狭义的医古文按词义切分,有“医”和“古文”两层意思。这个“医”,指中医,含中医药历史文化;“古文”指古代语言文字。由此可知,医古文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古代中医药的语言文字;二为古代中医药的历史文化。对我们医学生来说,简言之,《医古文》是研究祖国古代医学文献与语言文化现象的基础课程与学科。
学习对象了解了,固然必要,但仅仅是掌握一个概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其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比如大纲的要求。教材的体例,突出的重点等等。只有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学习才有成效。因此,也就引出了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2 《医古文》的学习内容
医古文作为祖国医药技术与语言文化的载体,在数千年历史发展的传承中,以其独有的方式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基础深厚,理论独特,学科多元,形式多样的文化体系。在段逸山教授选编的中医药大学教材《医古文》中,遴选了名医传记、医著序言,医理阐释,医案凡例等,集中反映了祖国古代中医药文化的精髓,集古代哲学、医学、文史、伦理等医家理论,诸子思想,各家学说于课文之中,兼长并蓄,自成一家。
具体解析,在编写方式上,它分上编(阅读文选);下编(基础知识,自考教材为阅读指导);及附编组成。上编阅读文选部分有传记、序文、医论、医则等体裁的文章四十篇;下编基础知识部分有汉字、词汇、语法、修辞、今译、古代文化常识等内容;附编为简繁字对照表和异体字整理表两个方面。整个教材体例合理,容量适中,便于学习。但这毕竟是一部有七十多万字的洋洋大篇,泛泛而学,对于初涉者必定难以适从,只有既窥全貌,又抓肯綮,才能学有所成。怎样才能做到既能了解教材全貌,又能掌握课文的重点呢?这就是我要重点讲的第三个问题。
3 如何掌握学习《医古文》的重点与方法
医古文,首字为“医”,医则难学,次字为“古”,古文难懂,第三字为“文”,文为繁体字则难认。难!难!难!面对学习的种种困难,掌握学习《医古文》能克难制胜的重点与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笔者的践行,学习《医古文》的重点与方法可概括为:抓住一个重点;明确三个目的;注重五个方面。
3.1 抓住一个重点这个重点就是必须较全面地掌握《医古文》中重点词语的词义。中国语文,论今及古,都是以词语为语言组织的基本单位。如果你对词语的数量掌握不足,词语的意义理解不清,词语的应用把握不准,那就很难学好医古文。因此,学习医古文的首要问题,重中之重就是一定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去掌握词义。如果词语的数量在胸中一鳞半爪,那便犹如缘木求鱼,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只有在词语数量的掌握上如韩信率兵,才能在词义的理解中融会贯通,应用中得心应手。
重点明确了,那么这个重点怎样才能抓住?怎样才能掌握呢?下面所要论述的实际上也是落实“掌握词义”这个重点的措施与方法。
3.2 明确三个目的这三个目的就是阅读、理解与应用。教材主编段逸山教授曾明确指出:“增强医古文的阅读能力,是学习医古文的根本目的,是衡量医古文最为标准的尺度,是测试医古文阅读素养的圭臬〔1〕。”如何阅读理解?如何做到有效地阅读理解?我在这里介绍一个可以提高阅读与理解课文效率的“三结合”方法。
3.2.1 点面线结合“点”就是字、词、义。在阅读中一定要注意理解并掌握一些重点的字义词义。“面”就是教材中的四十篇课文。这四十篇课文一定要按它们不同的体裁来总体把握,明确传、序、论文的不同。“线”就是从字、词、词义到课文再到基础知识,这种一线穿珠的线索把握。这些理顺了,阅读起来才会思路清晰。
3.2.2 读记练结合要想理解课文,必须通过认真的阅读来完成,而读又必须通过记忆来强化,而记忆又必须通过反复的练习来细化,深化,直至读懂弄通。比如课文开篇的《扁鹊传》中,扁鹊在为赵简子视病后回答董安于说,血脉治也。一个“治”字,就有多种解释,这里是“正常”的意思。除此以外,在不同的地方还有“整理、研究、医治”等意思,而其本义为“治水”。这些都要通过读记练来完成。因此认真阅读,强化记忆,深化练习是学习医古文的有力措施。
3.2.3 思比创结合“思”是思考;“比”是比较;“创”是创新思维。强调阅读记忆,不是要你去死记硬背,一定要学会思考,比较,创新。唯有这样,才能在阅读理解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言赅旨晓。如去年全国《医古文》自考试卷中的第一题,要求在对“颡”字的单项选择“嗓、颈、额、脸面”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因平时应用较少,要正确选择这个字有一定难度。但如果你能善于思考,比较,有创新思维就不难。首先应思考这个字是形声字,“页”是它的形符。“页”的本义为头,凡以页取义的字都与头有关。因此其字与“长身广颡”连词。再比较“广”字不能修饰选项中其它三项。说“广嗓、广颈”不通,说“广脸”更会让人啼笑皆非。那正确义肯定是“额”无疑了。又如《与薜寿鱼书》一文中的“其”字,虽在同一篇课文,但词义迥异。有作代词“他”义的,有作副词“大概”义的。还有通“岂”作“难道”义的。这就需要你去辨析不同语境下的不同词义。需要你学会全面的思考,认真的比较,创新性的思维才能做到正确无误。
其实阅读与理解是相辅相成的。在阅读中一定要注意加深理解,而在理解中又可以获得阅读的愉悦,激活阅读兴趣,从而更努力地 博及医源,精勤不倦。但仅是读了,理解了还不够,最重要的还要去应用。如何应用?作为一个医学生,可以随着专业课程的深入,由课本知识的掌握再逐步广泛地学习一些课本以外的医著医论医案。能读通,翻译,指导专业,服务临床,就是很好的应用。最好能接触一些古本原著。只要这样长期践行,专业应用能力定会与日俱增。
3.3 注意五项内容是要求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学习《医古文》五个方面的内容:汉字、注释、语法、今译、人文精神。
3.3.1 汉字据传,仓颉创造出汉字时,天下粟米,鬼神哭泣。正所谓惊天地,泣鬼神。可见我们的先民对汉字出现的崇尚。了解汉字的源流、形义、通假、异繁、正误,是学习与理解医古文的基础与前提。因为中医药文化这一华夏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正是由汉字来承载的,只有较全面地了解了古医籍中汉字的各种现象,才能正确地解读课文,传承古医籍文化。
3.3.2 注释如果说了解汉字是学习医古文的基础,那么注重课文中对字词的注释,则是学好医古文的依据。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我在这里所说的注释,是今人(主要为教材编者)对课文中重点字词、人物、典故、文化现象的注释。我们可称其为“今释”。此“今释”与课文基础知识第四章的“注释”是不同的。那里所讲授的“注释”是在古医籍中就传承下来的,又称“古注”。当然了解这一章中所讲的内容与方法也是必要的。综上所述,注重先师今贤们对医古文的古注今释,才会使我们阅读起来言之有据,真正心领神会,得到真知。
3.3.3 语法《医古文》中的语法现象,教材归纳在“词义”这一章中,但有必要单独提一下,以引起学习者的重视。其实这部分内容也很容易理解,就是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了解语法和词义的关系。这里面有四种情况: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二是了解语法与句子的关系。这里面有三种情况: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这些医古文的特殊的语法现象与规律,正确理解它,则能正确理解古医籍中的语法了。
3.3.4 今译今译即为翻译,亦为把古语译为今语。本人认为对这部分内容只需了解今译的标准、类型、方法即可。要做到今译准确,前提仍然是阅读理解。阅读深了,理解透了再与正确
医古文 《格致余论》序的 翻译。
《素问》是论述医学道理的书籍,它的词语虽简洁,义理却很深奥,加之离著述时代已经久远,其中衍文错简,仍然时时有。
所以,如果不是我们行内的这些学者,往往不能读懂。
学习《素问》的人如果用粗疏的心去读它,必然茫茫然望洋兴叹,感到淡而无味,如同嚼腊,基至认为《素问》这部古书不适宜于现在而加以厌弃,相互都去从事“局方”学习。
还有一些读者,读《素问》不是为了学习它的理论,仅仅是为了获得方技之术,阅读漫不经心。
医学的道理隐晦不明,正是从此而来,实在令人叹息。
翻译古文句子10句(2)
所居称职,多次上书陈述应,多有纠正。
王玄应回答的问题,陈事直切,虽然不完全执行,而常被宽容。
后来重新集结,等到一定不相信,犹豫了一会儿,我于是渡江,登录而战斗,士兵的士气更加高涨。
有人奏的,皇帝认为诽谤朝政,于是下诏诛杀的,孩子们被流放到边疆。
听的人不明白这一点,而倡导的和谐,同样一个词。
现在世上的人,不努力曾参,周公,孔子的行为,而讳亲人的名字,那一定比曾参,周公,孔子,也被他迷惑了。
有苏孝生气的,曾任范阳县令,事安禄山,把这件事告诉他,安禄山恩宠特别,拜访不经常,因而上奏的。
属安禄山叛乱,晋卿潜逃山谷,向南投奔金州,正赶上肃宗到达凤翔,手诏追晋卿前往行在,当天就拜他为左相,军国大事都要咨询的。
当时诸道兵马都有中使监阵,进退两难主将,打了胜仗就先让告捷,偶开始就欺凌挫败百般。
自幼孝顺友爱,性格严厉,起居都有礼仪法,写文章典雅,不能不读圣贤书。
初二文言文句子翻译 答对给高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译文:住在客舍,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3.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么可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 不因外物好和自己得意而喜,不因外物不好和自己失意而悲。
(是说不因为客观环境和自身遭遇的好坏而高兴失意.)这是一种境界,扼`我没达到!!5.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译文: 抄写完,立刻送人家,从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
6.环墙萧然,不蔽风日译文:简陋的居室里四壁萧条冷落(空无所有),极为贫困,没法遮蔽狂风与烈日。
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译文:不因为贫贱而感到忧愁,不急切于追求富贵8.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应该还有个"佁"吧)译文: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愣住的样子。
9.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一条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溪身或现或影,都可以看清楚.10.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文: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怎能有所不同?(这题有争议);观赏景物的心情,可能会有所不同吧1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译文: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1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文: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13.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译文:商人旅客都不能出行,桅杆倾倒了船桨折断了。
1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急流比箭还快 水浪猛的像在奔跑15.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译文:蝉儿则无休止地鸣叫不停,猿猴则千百遍地啼叫不绝16.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译文: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1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文: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人们的快乐为快乐18.骈死于槽枥之间译文: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骈:并列 )19:其真无马耶译文: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20.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译文: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2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译文: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2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译文: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23.策之不以其道译文:就是鞭策它(千里马)不用正确的方法2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文:因为内心里有了足够快乐的事,所以不觉得吃的和穿的不如别人。
(足够快乐的事指的是读书。
)2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文: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译文: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完了,我没有个字一个字的翻译,貌似全都是背过的,想起以前那段日子,脑袋里装的全是文言文,我郁闷~`~~汗`发表下感慨:你不是太懒就是太无聊!!
在线等医古文翻译。
《素问》这一本书,是黄帝和俞跗、巫彭这些臣子们,按次序齐聚一堂而著作的。
详尽表述的,是天人一体的主题;阐明的,是阴阳更替相生的中心;钻研探究的,是增强气运的微妙道理;考查寻求的,是激发生命力的根本方法;向上穷尽的,是寒暑、日月的运行法则;向下深探的,是形气、生化的成败规律。
收放自如,论证详尽。
几乎没有遗漏的道理。
医古文特殊句式
(只从文字解释,不谈专业。
)1、 主是谓也。
——是谓:这种说法;主:预示、代表。
主是谓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2、 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
——引用未沾及地面之水(雨水、露水)三十天。
3、 血脉治也,而何怪!——血脉正常,有什么奇怪!4、 何以言太子可生也?——凭什么说太子可以起死回生?(有急事,以下抽空作答)
下面是医古文《不治已病治未病论》的原文,求翻译成现代汉语
与其在得病之后才就医,不如在没有生病之前就摄取(有益于身体的)养分,那些疾病已经形成才就医的人,只是徒劳而已。
所以,已经生病了的人不能治疗,这样是医家的法则;没有生病而提前预防,这是真理。
那么就像这样在生病之前预防,还有什么可担心(生病)的呢?这就是圣人没有治病却不生病的原因。
正所谓储备土来防止水患,如果不把细小的水流堵住,那么滔天之势的洪水就没办法阻挡了;要贮备水来防火,如果不扑灭星星之火,那么燎原大火就无法扑灭了。
水火泛滥尚不能遏制,更何况病已经形成,怎么能治愈呢?后面的好多医学知识,如果需要可以沟通
古文翻译(答对的给70分)
1.原文: 有客至,主人具蔬菜,客不悦。
主人谢曰:“家贫市远,不能得肉耳。
” 客曰:“请杀我所乘之骡而食之。
” 主人曰:“君何以归?” 客指阶前之鸡曰:“我借君之鸡乘之而归。
” 译文: 有客人来访,主人只准备了蔬菜招待客人,客人很不高兴。
主人道歉说:“因为家里没钱集市又远,所以没有肉招待您。
” 客人回答:“那么请把我骑来的骡子杀掉吃吧。
” 主人说:“那您怎么回去呢?” 客人指着台阶前的鸡说:“我借您家的鸡骑着回家。
”2.原文: 蜀侯性贪,秦惠王闻而欲伐之。
山涧峻险,兵路不通。
乃琢石为牛,多与金帛置牛后,号“牛粪之金”,以遗蜀侯。
蜀侯贪之,乃堑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
秦人帅师随后而至。
灭国亡身为天下所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译文: 以前蜀侯性格贪婪,秦惠王听说后想讨伐他,(但是通往蜀地的)山路深涧十分险峻,军队没有路可以过去。
于是秦军雕凿石牛,把贵重的东西放在牛后,称为“牛粪”,并把它送给蜀国(引诱他们)。
蜀侯贪图宝物,于是挖平山路填平谷地,派了五个大力士去迎接金牛(财宝)。
秦帅带着大军随后就到了蜀国。
蜀侯灭国死了君主为天下人耻笑,是因为贪图小的利益而失去暸大的利益啊! 3.原文:有医者,自称善外科②。
一裨将阵回③,中流矢④,深入膜内⑤,延使治⑥。
乃持并州剪⑦,剪去矢管⑧,跪而请谢⑨。
裨将曰:“簇在膜内者须亟治⑩。
”医曰:“此外科事,不意并责我⑾。
” 译文:有一个医生,自称擅长外科医术。
一个偏将在战场上回来,被乱箭射伤了,箭深入肉里,请医生叫来让他治疗。
这个医生手里拿了一把大剪子,把露在身体外面的箭身剪掉,便跪着请求奖赏。
偏将说:“箭头还在身体里需要尽快治疗啊。
”医生说:“我只做外科的事(箭头在肉里面,是内科的事情),不要拿这个来怪罪我。
”4.[原文]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盐已口爽,反为其患。
[译文] 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了别人家里,主人便请他吃饭。
这人觉得主人的菜淡而无味,主人听说后,便加了些盐。
加盐之后菜的味道鲜美,这人便想:“菜的味道鲜美,是由于加了盐,加少许一点便这样好吃,多放些岂不更好吃吗?”这人真是愚蠢到了极点,便不要菜,只吃盐。
空口吃盐吃得口味败坏,结果反为盐所害。
翻译下列古文句子
译文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号醉翁。
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
”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老去,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
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一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脱。
”居士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记下我的乐趣罢了。
”客人说:“你的乐趣怎么样呢?”居士说:“我的乐趣可以说得尽吗!当自己在这五种物品中得到意趣时,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
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
其中大的方面有两件,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我的身体感到劳累,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惫,使我没有生病却已经显得憔悴,人没有老精神却已衰竭,还有什么空闲花在这五种物品上呢?虽然如此,我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如果)某一天天子发出恻隐之心哀怜我,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差不多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
这便是我记述我的乐趣的原因。
”客人又笑着说:“您知道官车、官服、符信、印绶劳累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这五种物品也会劳累心力吗?”居士说: “不是这样。
我被官场拖累,已经劳苦了,又有很多忧愁;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没有祸患。
我将选择哪方面呢?”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来,握着手大笑说:“停止辩论吧,区区小事是不值得比较的。
” 过后,居士叹息说:“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官,到年老时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
我素来羡慕他们,这是我应当离职的第一点理由。
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最终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理由。
强壮时尚且如此,现在既老又多病,凭着难以支撑的身体去贫恋超越的职位俸禄,这将会违背自己平素的志愿,自食其言,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三点理由。
我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我)离职也是应当的,还要再说什么呢!”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