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句子

初中文言文使动用法整理

日期:2019年10月24日 分类:优美句子

文言文中使动用法比较多,了解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文言文的学习。学习使动用法需注意以下三点:

一、三种情形。文言使动用法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三种:

1.动词使动用法。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例如:

①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这个行为不是主语“臣”发出,而是主语“臣”使宾语“之(项伯)”发出,是“使……活”意思,全句译为“项伯杀人,臣救活过他”。

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忿恚”是主语 “(吴)广”使宾语“尉”“忿恚”,全句译为“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以此使校尉恼怒。”

③叫声屈动地惊天。(《窦娥冤》)“动、惊”分别是主语“屈”使宾语“地”“天”发出,分别是“使……震动、使……震惊”意思。

2.形容词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④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触龙说赵太后》)“尊”是形容词,作使动,“使……尊贵”,“尊长安君之位”即主语“媪”使宾语“长安君之位”“尊贵”。

⑤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固”是形容词,作使动,“使……稳固”,“固其根本”即“使其根本稳固”。

3.名词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例如:

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名词,作使动,“使……为王”,“王之”即“使他(先破秦入咸阳者)成为王”。追答

二、判断方法。判断一个词是不是使动用法,方法有两种:

1.看能否在这个词里加进一个“使”字,加得进“使”就是使动,否则就不是。例如: ⑦“曹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烧(之),加不进“使”字,“烧”是一般动词;走(之),使(之)逃跑,加得进,“走”就是使动用法。

2.根据句义判断。例如:⑧士卒亦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李将军列传》)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判断两句中“从”字是不是使动,就要看句子的意义。⑧句中士卒比李广地位低,“从”当然是一般动词;⑨句中沛公地位比百余骑高,“从”便是使动,如果说是沛公“跟随着”百余骑,那就不合情理了。

三、翻译方法。使动用法的翻译要注意避免两种错误:

1.意译混淆直译。如:例①可以意译为“项伯杀人,我救活了他”,但不能因“活”可以意译为“救活”而认为不是使动用法,如果单独解释“活”,那就一定要直译为“使……活”,不能意译混淆了直译。

2.附加宾语。即翻译时把宾语也一同带进去。如:有人将“大王必欲急臣”的“急”,翻译为“使臣着急”,“足以荣汝身”的“荣”翻译成“使你荣耀”,这都是错误的译法,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使……着急”,“使……荣耀”。

语文文言文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就是使之动,也就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

活用为使动用法的词在常态下往往不具有使动性质,而在活用的句子中却改变常态具有了使动性。

文言中,动词、形容词和名词都可以有这样的改变。

现代汉语中,这种现象却是没有的。

1.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一种表示动词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的活用。

在一般句子(非使动句子)中,宾语往往是主语支配的对象。

如:“他做作业。

”“做”这个动作是由主语“他”发出的,而且,谓语“做”的对象是“作业”,也就是说宾语“作业”是主语“他”支配的对象。

而在有“使动”关系的句子中,谓语表示的动作行为往往不是由主语发出的;宾语也不是主语支配的对象。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如果按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臣活之”应该译为“我活了他”。

这显然是不行的。

为什么呢?因为“活”这个词是一个不及物的动词。

现代汉语中,不及物的动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而在文言中,不及物的动词却常常可以带宾语,因而,我们就说这个不及物的动词给活用了。

那它活用做什么词了?当然,肯定不是活用作及物动词了。

经过人们研究这类词发现,这些不及物的动词翻译过来时都有“使(宾语)动”的性质,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活用为“使动用”或“使动式”,后来规范了,就称之为“使动用法”。

什么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在学习中,有的同学问“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并没有改变词的词性,为什么也称为活用了。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什么是“使动用法”?什么又是“意动用法”呢? 现在网络上或者高中语文复习的参考书上有很多对“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解释。

然而,同学们看了之后,总是不能理解掌握。

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这些解释往往都是从“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语法作用上来说的,没能抓住最根本的东西。

其实,“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对词语活用的术语性称谓。

在学习时,只要搞清楚什么是“使动”,什么是“意动”,也就搞清楚了什么是“使动用法”,什么是“意动用法”了。

先说使动。

使动,就是使之动,也就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

活用为使动用法的词在常态下往往不具有使动性质,而在活用的句子中却改变常态具有了使动性。

文言中,动词、形容词和名词都可以有这样的改变。

而现代汉语中,这种现象却是没有的。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一种表示动词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的活用。

在一般句子(非使动句子)中,宾语往往是主语支配的对象。

如:“他做作业。

”“做”这个动作是由主语“他”发出的,而且,谓语“做”的对象是“作业”,也就是说宾语“作业”是主语“他”支配的对象。

而在有“使动”关系的句子中,谓语表示的动作行为往往不是由主语发出的;宾语也不是主语支配的对象。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如果按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臣活之”应该译为“我活了他”。

这显然是不行的。

为什么呢?因为“活”这个词是一个不及物的动词。

现代汉语中,不及物的动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而在文言中,不及物的动词却常常可以带宾语,因而,我们就说这个不及物的动词给活用了。

那它活用做什么词了?当然,肯定不是活用作及物动词了。

经过人们研究这类词发现,这些不及物的动词翻译过来时都有“使(宾语)动”的性质,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活用为“使动用”或“使动式”,后来规范了,就称之为“使动用法”。

下面是一些动词使动用法活用的典型例句。

1、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之《季氏将伐颛臾》) 2、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3、外连横而斗诸侯。

(《过秦论》) 4、序八州而朝同列。

(同上) 例句中“来”“归”“斗”“朝”的常态义分别是“到来”“回去”“争斗”“朝拜”义,均是不及物的动词,都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性质的改变,翻译时要译为“使……到来”“使……回去”“使……争斗”“使……朝拜”的形式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

它们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活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动词的使动用法活用中,并不是所有使动用法活用的词都是不及物的动词,有时及物动词也可以有使动用法的活用。

只不过,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比较少罢了。

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1、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 2、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鸿门宴》) 上面例中的“负”“从”都是及物动词,但也活用了。

我们知道,文言中,并不只是动词有使动用法,形容词和名词同样可以有使动用法的活用。

那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与动词的使动用法一样不一样呢?应该说,总体上看,它们是一样的。

因为它们活用以后都有“使(宾语)怎么样”“让(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但又有些差别。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中,一般地,形容词本身也不可以带宾语,只不过活用后,这个词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我们就说它活用了。

请看下例: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触龙说赵太后》) 此例中的“尊”,意思是“尊贵”。

它本身不可以带宾语的,但在这里它却带了宾语“长安君之位”,而且有了“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可以看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表示使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的活用。

至于名词的使动用法,不过是名词先活用作动词,然后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

掌握了这一点,就不难判断了。

如: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 这里的“王”,先活用为动词“称王”“做王”,然后再活用为使动用法,译为“使……为王”“使……称王”。

所以,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表示主语使宾语成为某种人或事物的活用。

提醒大家的是,文言中名词的使动用法很少见。

下面再说一说,意动和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就是“(主语)主观上让(宾语)动”。

当然,客观上这类词的主语往往不具有这种作用,可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它却有了“认为(宾语)怎么样”“以(宾语)为什么”“把(宾语)当做什么”的意思,因而,我们就说这个词活用为“意动用法”了。

与使动用法不一样,文言中主要的是形容词和名词的意动用法。

所谓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语的性质或状态。

而实际上,主语的宾语不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 “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这里的“异”(奇怪)的宾语“之”(桃花源)本身不具有“奇怪”的性质,只不过是主语“渔人”主观上认为...

使动用法应该归到实词类还是虚词类 是不是要看是什么词的使动用法 ...

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某个动词充当句子谓语的时候,句子的主语并不是这个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行者,也就是说,充当谓语的动词的动作行为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的这个动作。

解释这个动词时,应该在前面加“使”,成为“使(让)+ 宾 + 动词”的格式。

例: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秦族不会主动灭亡自己,而是山东豪俊“并起”的外部原因使自己灭亡了。

所以,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的方法之一,就是看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是不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出的。

我个人认为,实词就是指有实际含义的词,而虚词一般是助词或者助动词,因此使动用法只有实词才有。

还有高中最常见的虚词有:而、何、乎、乃、其、若、所、谓、焉、也、因、以、与、于、则、者、之希望对你有帮助O(∩_∩)O~

什么叫意动用法??什么叫使动用法??最好举例说明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而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编辑本段]1.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

“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宾客之礼待其父”。

例2: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

“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例3:侣鱼虾而友麋鹿。

(《前赤壁赋》)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 以…为友 [编辑本段]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1: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上述这些词类活用现象,还不能概括所有情况。

比如数词或者数量词优势也可活用为动词甚至是使动词。

[编辑本段]四.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使动: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意动:认为……怎么样:余颇易之(我认为甚是简单 )使动用法指动词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

有些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表示"使......"的意思。

有三种:1.动词的使动用法。

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劳",意思是"使....劳累"。

2.名词的使动用法。

是"使......成为......."的意思。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特点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有两种:1.名词的意动用法。

例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意思是"以....为王"。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例如"而耻学于师"中的"耻",意思是"以为耻"。

从意义上看,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哪两点?

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区别1、这种区别主要依据语言环境即上下文来确定。

如:《襄公十四年》:“自是晋人轻鲁币,而益敬其使。

”关译:从这时开始晋国人轻视鲁国的礼物而更加敬重它的使者。

杨注:晋减轻鲁国之献礼。

关把“轻(鲁币)”看作意动用法,译为轻视;杨看作使动用法,译为减轻。

《襄公二十四年》说到晋国在范宣子执政时,向诸侯索取的贡纳的礼物(即“币”)很重,郑国子产托人带信给范宣子,劝他减轻点,范宣子最后“说(悦),乃轻币”。

自考教材认为这个“轻币”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轻币’是‘使币轻’,指‘减轻币帛的进献’。

‘减轻’是述补结构,在古代汉语中一般用使动用法表示。

”既然减轻币帛是襄公24年的事,那么襄公14年晋国还没有这一举动。

因此杨注欠妥,沈译较为合理(当时晋国人只是觉得鲁国贡献的礼物多点少点并不重要,没有表明要减轻)。

2、有的词可以帮助区别这两种用法“欲、能、克”这几个词能帮助区分这两种用法[12]。

如:《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祝注:玉——这里作意动词用,意为“把……当作宝玉”,女——通“汝”,您。

但是郑玄认为是使动用法,《毛诗笺》云:“玉者,君子比德焉。

王乎!我欲令女如玉然,故作是诗,用大谏正女。

此穆公至忠之言。

”显然,此例“欲”后的“玉”看作使动用法较合适,看成意动值得商榷。

这两点不同来自专家的论文说几个通俗点的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一样,在结构同一般的动宾关系没有什么区别,还是主语+谓语(动词)+宾语,其特殊性仍然表现在意义关系不同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最大区别在于:事实上宾语本身不具备或不一定具有某种状态或性质,宾语所具有的某种性质或状态是主语主观认识的结果。

应按“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来理解,或者按“以……为……”来理解。

因为这是主语的一种主观认识,所以称之为“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的动词往往是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给你几个例子,多看多揣摩就会懂了例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这一句的“王”字,仅从文字上看可以理解成“以……王”,也可以理解成“使……为王”;但如果注意到前者只是一种心理上的某种意味,而后者则是具体切实的行为,那么对各路军马而言,后者更有实质意义,因而判断成使动用法更加合理。

例如:“工师得大木,匠人斫而小之”(《孟子•梁惠王下》)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句子结构都是主语+谓语(小)+宾语,但意思不同,“斫而小之”的意思是“使大木小”,也就是“把大木砍小了”,是使动用法,其结果是大木料变小了;而孔子“小鲁”、“小天下”的意思是“认为鲁国小”,“认为天下小”是意动用法,鲁国、天下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观者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又如“毋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和“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赤壁赋》)句子结构都是主语+谓语(友)+宾语,“毋友不如己者”的意思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友” 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而“友麋鹿”的意思是“把麋鹿当作朋友”,是意动用法。

由此可见,形容词意动用法就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名词意动用法就是“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这可以分别用“主语+认为+宾语+原谓语词”和“主语+把+宾语+当作+原谓语词”的格式表示。

在下列句子中有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选择D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动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对......感到......”等。

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而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