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句子

他们在岛屿写作经典句子聚集200条

日期:2023年04月02日 分类:优美句子

“乡愁”更是心理牵挂-记台湾诗人余光中与上海读者面对面

刚刚过去的周末,对上海的不少文艺青年来说,是一个可以用台湾诗人余光中来冠名的周末。

短短48小时,两场两岸文学创作对话活动、多场电影放映以及一场“诗歌之夜”朗诵会在上海举行。刚刚度过85岁生日的余光中在夫人陪伴下,神采奕奕地亮相,堪称近年来与上海读者“最亲密的接触”。

“对我来说,余光中是第一次从中学课本里‘走出来’,除了《乡愁》,他还有那么多作品,人也很风趣,我们这些‘小清新’(文艺青年)在台下都很激动。”报名参加余光中上海行活动的复旦大学大四学生张一然对记者说。

连日来,台湾系列文学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展映活动在上海电影博物馆、上海影城、中华艺术宫举行。余光中向上海读者介绍台湾诗歌创作时幽默地说:“很多人在岛屿上写作,苏东坡在海南岛,而我在台湾岛……”

在“诗歌之夜”朗诵会上,电影纪录片、民谣吟唱以及诗人们的现场诵读交替呈现。高潮部分有人用德语朗诵了《乡愁》,而余光中则选择了自己的另一篇经典之作《红烛》。鹤发童颜的他念道:“三十五年前有一对红烛,曾经照耀年轻的洞房……”

最绕不开的还是“乡愁”话题,在与观众互动时,余光中坦言:“我年轻的时候,交通不方便,两岸阻隔,所以乡愁浓烈;现在交通发达了,我学生的家在台北,平时坐四个小时的车就能回家,他竟然也和我说‘有乡愁’。”

余光中认为,对今天的年轻一代而言,“乡愁”不仅是地理区隔,更是心理牵挂。他说:“现在两岸通了,‘思乡之情’变成了‘还乡之盼’。”

余光中还向上海读者回忆了自己的创作生涯,比如早年在重庆读书期间,他爱读古典小说,《儒林外史》《施公案》等被他称为“最初的古文老师”。

值得一提的是,幼年的.余光中还有一段有关上海的美好记忆。当时,他在上海醒华小学念书,短短一个学期,他第一次接触到了英语,直到大学期间他主修英美文学专业,依然怀念那段儿时的上海学习经历。

不过,余光中也坦言,古汉语仍是自己诗歌创作的最重要基础。少年时期接触的“半文半白”小说,让他可以在格律诗和自由诗之间找到平衡。他还鼓励当代的大陆青年多动笔创作,笑言“现代宅男也可以写诗”。

在《他们在岛屿写作》电影展映活动中,讲述余光中经历的纪录片名叫《逍遥游》,片中呈现了余光中夫妇的归乡历程,并牵引出他的文学故事。尽管此番上海行的读者见面活动是“连轴转”,但老人始终精神矍铄。在场者感慨:这一回余老真是“逍遥游”。

评说“乡愁诗人”余光中

乡愁的诗人余光中为中国文坛创作了不少的佳作吗,深受人们的喜爱。是如何来评说余光中的呢?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这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乡愁》中的句子,温总理在访问美国时,就曾引用过这诗句,借以表达海峡两岸及遍布全球的华人,因为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血脉、共同的审美取向而产生的那种“血浓于水”的相互的牵挂和思念!乡愁,很显然,是一种文化上的概念,而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思念。

自从温总理引用这句诗后,余光中及他的乡愁诗再次成为文坛的热点。余光中再次成为热点,他的乡愁诗歌再次成为热点,后燃的因素是温总理的引用,必然的因素则是因为余光中是诗人、散文家、学者——与生他、养他的大陆分离了几十年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是“飘蓬”,是游子!必然因素之二,是因为他的乡愁诗歌所创造的意象,所抒发的感情,代表了全球华人对于华夏文化的牵挂和思念!

乡愁,是中国诗人的永恒题材,也应该说是世界诗人的永恒题材,而且在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吟咏起来,乡愁格外的刻骨铭心!当代诗人当中,写乡愁最成功的,最有影响力的,我总认为是台湾中山大学的教授余光中先生了。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余光中1949年离开大陆,3年后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先后在数所大学任教、创作,也曾到美国和香港求学、工作。目前在高雄“国立中山大学”任教。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他自称是“文学创作上的多妻主义者”。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回到祖国大陆讲学。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曾朗诵演出过他的名诗《乡愁》。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栏目专题连续报导了余光中先生,影响很大。

“从21岁负笈漂泊台岛,到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谈到作品中永恒的怀乡情结和心路历程时他说,“不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现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上世纪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中便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白发盖着黑土,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土。”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似乎又在感念着当时的忧伤氛围。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余光中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我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余光中在南京生活了近10年,紫金山风光、夫子庙雅韵早已渗入他的血脉;抗战中辗转于重庆读书,嘉陵江水、巴山野风又一次将他浸润。“我庆幸自己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余光中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乡愁》是台湾同胞、更是全体中国人共有的思乡曲,随后,台湾歌手杨弦将余光中的《乡愁》《乡愁四韵》《民歌》等8首诗谱曲传唱,并为大陆同胞所喜爱。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1992年,余光中于43年后再次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谈到这次对北京的访问,余光中说:“我的乡愁从此由浪漫阶段进入现实时期。我大陆之行的心情相当复杂,恍若梦中,我在北京登长城、游故宫,被两岸同胞的亲情所感染,写了不少诗作,尽情抒解怀乡之愁。”

自此以后,余光中往返祖国大陆七八次,他回到了福建家乡,到了南京、湖南等地,在南京寻访金陵大学故地,与大陆学子对谈,对大陆自然多了一层感知和了解。在四川,作家流沙河赠他一把折扇,问他是否乐不思蜀,他挥毫题字:思蜀而不乐。翰墨间仍飘出了淡淡的乡愁。

余光中说,在大陆的游历使他越来越发现,他的乡愁是对中华民族的眷恋与深情。“我后来在台湾写了很多诗,一会儿写李广、王昭君,一会儿写屈原、李白,一会儿写荆轲刺秦、夸父逐日。我突然意识到,这些都是我深厚‘中国情结’的表现。”

余光中承认,他的诗歌在赴美期间受到了当时流行的摇滚乐的影响,比较注意节奏,因此也容易被作曲家看中谱曲,但他仍以“蓝墨水的上游是黄河”来表明他的文化传承中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最大。他说,尽管诗文中也受一些西方东西的影响,但不变的是中国文化的遗韵和对中华民族的怀思。他的作品深受《诗经》的影响,也学习过臧克家、徐志摩、郭沫若、钱钟书的作品。他说:“我以身为中国人自豪,更以能使用中文为幸。”

“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

余光中曾在文章中写道:“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他说:“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

他说,中国文化对所有的“龙族”都有着无法摆脱和割舍的影响。谈到台湾一些人企图割裂两岸的文化联系,他说:“吃饭要用筷子,过端午节,过中秋节,能改得掉吗?余秋雨等大陆文化学者到台湾演讲引起轰动,不都说明中华文化是一脉相传的吗?”

从香港返台后,余光中在“国立中山大学”任教,学校环境优美,他的办公室就在面海的半山腰。余光中面海低语:“在台北时办公室也靠海,不过是靠着台湾东海岸,我看着太平洋有什么意思,看美国有什么意思。这也许是天意,现在我凭窗而立,便可直视海峡西面,尽管身在台湾,我可以一生守望着我的大陆。”

《余光中集》由余光中亲笔作序《炼石补天蔚晚霞》。序言中,余光中用这样的话全面回顾了他半个世纪的诗文创作历程:“我一生写诗虽近千首,但是我的诗不全在诗集里,因为诗意不尽,有些已经洋溢到散文里去了。但是我的散文也不全在文集里,因为文情不断,有些已经过渡到评论里去了。写来写去,文体纵有变化,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那便是我对中文的赤忱热爱。如果中华文化是一个大圆,宏美的中文正是其半径,但愿我能将它伸展得更长。”

“白发上头的海外遗孤,半辈子断奶的痛!”

一台名为“余光中先生作品朗诵音乐会”,最近在常州广播电视中心600平方米的演播大厅内举办。内地观众和读者再次听到了余光中先生的作品。此前,9月17日到21日,“2022年海峡诗会———余光中诗文系列活动”在福建泉州永春等地举行。

那里,是余光中的“父乡”,而常州,是余光中的“母乡”。

余光中的母亲、夫人均为常州人,因此他说:“常州是我的母乡,也是我的妻乡,那份乡情也不下于父乡了。”昨天的朗诵会以《浅浅的海湾》《等你在雨中》《壮丽的光中》三部分,呈现了余光中不同时期的《乡愁》《扬子江船夫曲》《月光曲》《黄河》《五行无阻》等八首及散文《听听那冷雨》的片段。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台湾的艺术家、演员张家声、童自荣、殷之光、阎怀礼、查曼若、方舒、殷正阳等对余光中的作品进行了演绎。

朗诵会在《乡愁》声中开场,这一首在内地“一人吟千人和”的诗作,仿佛把大家带进了余光中的乡愁里。青少年时期的余光中,经常留驻在外婆家武进漕桥,“于是,常州给我的安慰与影响,从小就充满女性的娴雅与柔美。这一切,加上江南的水乡,历史与传说,莺飞草长,桥影橹声,妩媚了、充盈了我的艺术感性。我的江南是以常州为典型,更以漕桥为焦点的。我的《乡愁》一诗里,邮票与船票的另一端,袅袅牵动我年轻心灵的正是永恒的常州母亲、常州新娘。”

“怔?正对水和田壮阔的'镜头,一刹那剧烈的感受,白发上头的海外遗孤,半辈子断奶的痛。”余光中这首30年前在香港艺术中心看到水和田黄河摄影展后创作的《黄河》,昨天让朗诵者童自荣潸然泪下,在雄浑的音乐中,仿佛听到了黄河的咆哮和一个游子对祖国母亲深情的呼喊。

而就在朗诵会前夕,演员与余光中交流他的作品该如何朗诵,余光中回想起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时,声音哽咽了,余光中先生的眼镜后面,有晶莹的泪在布满皱纹的眼角打转。“我是在下游饮长江水的孩子,黄河的奶水没有吮过一滴。”余光中说,那时他除了写诗,不知道还能以什么方式感觉到与“中国”有联系。

乡愁诗人的心愿:不要因为五十年的政治而抛弃五千年的文化!

余光中此次回到“母乡”是受常州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之邀。前日下午,他与小他十岁的编剧苏叔阳进行了中国文化、乡愁、全球化的对话。苏叔阳谈起他1991年访问台湾时的感受说,他觉得很亲切,没有什么语言、文化上的隔阂。“临离别的那天非常有意思,一位台湾小伙子说,大家手拉手一起跳个集体舞。内地朋友不会唱的跟着台湾的朋友一起唱。唱的是‘你对着我笑嘻嘻,我对着你笑哈哈。’我一听就乐了,其实,大家都会,因为我们小时候也唱这首歌。我想,总有一天两岸会超越历史,还会融合在一起。”

余光中也有同感。他第一次回到内地是1992年,到了北京。“我小时候就是个南方人,长江以北就没有来过。1997年到东北去,更是一片陌生的土地。但是我也不觉得陌生。因为到关外,我就想起抗战时候唱过的‘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万里长城万里长’的歌。每次唱这些歌,都觉得很亲切,甚至有的时候要流泪。无所谓华南、华北还是关外,全是中国,那是同样强烈的民族感情。”余光中认为,中华民族深厚的感情从历史、从文化、从血缘来讲,即使天涯萍水相逢也会一见如故。“所以我常对我的亲朋们说,不要因为五十年的政治而抛弃五千年的文化。”

说到全球化的问题、中国文化受到冲击的问题,苏叔阳认为,如果没有了中国的世界就不称其为世界了;没有了中国文化的全球化,也不叫全球化了。余光中说,“全球化并不是要全部化在一起,而是要彼此了解尊重、保持自我、互相吸收。”余光中幽默地说,如果“食古不化”是一种病,那么“食洋不化”也是一种病。

介绍到此处,我也该向着海峡对岸的“政治家”们呼喊一句:“不要因为五十年的政治而抛弃五千年的文化。”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发自内心的呼告!

诗人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给大家分享了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本诗运用形象化手法所表现意象的具体含义。

2、学习现代诗歌的朗诵技巧,较有感情的朗诵本诗。

能力目标: 抓住意象体会丰富的想象所创造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积累思乡的对联。

情感目标:  体味字里行间散发着浓浓的乡愁,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朗读诗歌,感悟诗歌主题,深化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象,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一、导入

他,一首诗,道出了两岸共同的心声;他,多次往返海峡,却始终难圆故乡梦;他,一段陈词,成就故乡无尽的佳话和荣耀。

他是谁呀?(乡愁诗人——余光中)

是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二、教学过程

在以往学习诗歌的课堂上,老师说过,学习诗歌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呀?(朗读)

是的,古人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而且,朗读时解读诗歌的 敲门砖。我们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诗歌的艺术殿堂。

1、自由读(强调:在读的时候,揣摩一下怎样才能读好。)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注:可从①语速   ②感情  ③重音  ④节奏 等方面揣摩

2、齐读

觉得自己读得好吗?

录音好在哪里?(强调:语速要慢,感情是忧郁的,节奏要放慢)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录音的朗读,看看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的。

3、个别读。

一首诗只有读出来,生命才算完成,朗读者要象演奏家一样,把诗歌的潜在生命激发出来,这样能吸引人,打动人。

通过刚刚的朗读,从中你读出了什么呢?(诗人融于诗歌中的浓浓思乡之情)

为什么诗人会有如此浓重的乡愁呢?这与诗人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

余光中出生在大陆,后来定居于台湾。他在大陆生活有二十余年。二十年的生活积淀,二十年的故园情深,因而,祖国大陆更是他的精神的归宿,灵魂的家园。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才让余光中在接受大陆记者的采访时,脱口而出

从21岁负笈(jí)漂泊台岛,到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

——余光中

让我们再次跟着录音朗读,体会诗中的乡愁。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在漫长的生活经历中,对故乡绵绵思念一直萦绕在心间,让他怅惘叹息。那么,诗歌中那些词可以看出。

(如: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小小  窄窄  矮矮  浅浅   叠词,以事物的轻小衬托乡愁的浓重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物化乡愁,使其具体可感。)

愁绪在诗中弥漫,读来似乎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乡愁本来就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那么诗人又是如何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呢?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四个不同的'人生阶段,作者分别选取了最能表达乡愁的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那么这些意象分别表达的是怎样的乡愁呢?

板书: 明确:    少年时 ——邮票——母子分离

成年后 ——船票——夫妻分离

后来啊 ——坟墓——母子死别

而现在 ——海峡——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所以,作者在选取这四个意象时赋予了它们独特的内涵,你觉得它们之间有无共同点呢?

(都显示着分离,漂泊,诀别,可望而不可即的离别情绪)

那么,真的都一样吗?在情感的归属上没有什么不同吗?

(由个人——国家)

是的,余光中曾说过:

如果乡愁只是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余光中

在漫长的时光中,诗人的乡愁不仅仅是简单的思家恋乡,更是慢慢升华,成为对祖国的深深的爱恋,这份爱国情怀,深入诗人骨髓:

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

——余光中

这是一份多么深沉的思念,多么刻骨的爱啊!

让我们携带着诗人的这份情,再来齐读全诗,感受诗歌中的浓浓乡愁。

三、总结

不同的事物赋予思乡之情有更丰富更深沉的内涵, 这就是故乡情结,是中国人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

故乡情结,小而小之,就是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大而大之,就是爱自己的家乡,进而热爱自己的祖国,自己的民族.

故乡情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愿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中,都有一棵永不老去、没有年轮的树!

板书:

读(诗歌)──赏(意境 )──悟(情感)

赏析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台湾乡愁文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两岸局势紧张,两岸处于隔绝状态,禁止任何的交往。许多人的怀乡思亲之情无法表达,他们便借助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怀乡思亲之情。随着这种文学现象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专门抒发自己怀乡思亲的文学题材——乡愁文学。

乡情,一只永远唱不完的歌;乡愁,一种无药可医的病;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树,是游子永远的情结。它们蛊惑了无数漂泊的游子,也形成了海外中国人永远挣不脱的心结,多少年又是多少代。台湾文学中的乡愁意识,是台湾特定历史中产生的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既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诗人的生命体验。三百多年以来,台湾这块土地上反复上演着分离与回归,在这个历史场域中发展起来的台湾文学笼罩着浓厚的乡愁意识。

在描写乡愁的作品中,余光中一首《乡愁》把乡愁表达的淋漓尽致,不但广泛流传于海内外,还被人谱成曲传唱。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河蟹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乡愁是一种绵延在心底的苦,就像爱情在某男某女间的生离死别一样;乡愁又是一种伟大的情愫,它占领了我们心灵中最深邃的部分。乡愁是源于对往昔之物的特别缅怀,当夜雨响在耳边,乡愁也就如约而至在我们精神的海底。因为每次的归去来兮,所以我们的乡愁像西出阳关的旅人,充满了蓦然回首的美感。乡愁是一本历史的巨著,它送给我们的不仅是沙漠甘泉,也给人间的旅人浇灌上心智的露水。寄愿乡愁伴随人类思想者的新生而在精神的坟冢中重新复苏,不要再让我们人类丢失为数不多的几亩梦田。

拓展:

余光中《乡愁》的故事

1972年1月21日,余光中在台北厦门街家里,写了《乡愁》,只用了二十分钟。二十分钟的脑力劳动,影响持续了三十多年,遍及四海五湖,感动了亿万个炎黄子孙,近年则引起一些评议。

《乡愁》发表后,最早予以好评的.,应是陈鼎环。陈在《台湾时报》1972年3月29、30日发表《诗的四重奏──从余光中的〈乡愁〉谈起》,说它唱的是“自古至今中国人的繁茂幽深、激荡微妙的乡愁”。陈氏喜爱此诗,并把它译为古体诗(这使人想起余光中的组诗《三生石》1991年秋发表后,小说家高阳即把它译写为四首七绝)。《乡愁》在台湾、香港等地传播。1975年6月,余光中在台北参加“民谣演唱会”,同年杨弦谱曲的《中国现代民歌集》唱片出版,内有《乡愁》等诗。这应是《乡愁》首次被谱曲成歌。

《乡愁》面世近十年后,于1980年代初登上大陆,在内地传播,而且是热播。香港作家刘济昆说他把余光中等台湾诗人的诗集,寄给四川诗人流沙河,流沙河把《乡愁》等诗交给大陆的报刊发表。长沙的诗评家李元洛偶然读到报纸上登载的《乡愁》,又读到余氏的另一首诗《乡愁四韵》,于是撰写《海外游子的恋歌》一文,赏析此二诗。此文刊于大陆的《名作欣赏》1982年第6期,翌年香港的《当代文艺》转载。李氏征引中西诗歌以助说明,指出这两首诗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李文说:“《乡愁》在国内的一些文艺集会上朗诵过。”然则李氏撰文时,这首“恋歌”已传诵了。

笔者于1984年夏天在北京拜访钱钟书先生,钱氏说,他曾在《人民ri报》上读到《乡愁》。当时我忘记了问是何年何月的事。袁可嘉1998年在纽约写的《奇异的光中》一文说,在余氏《腊梅》、《呼唤》、《乡愁》诸诗中,他最爱《乡愁》,“此诗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已是家喻户晓”。袁文没有说明何时播出,我相信是距袁文写作很多年前的事了。《人民ri报》刊出,人民电台播出,此诗广泛被人民目睹耳闻,不必多说。使《乡愁》更家喻户晓的,应是“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每年农历大除夕,中央电视台第一套(台)有数小时的表演艺术节目,听众以数亿计。《乡愁》上“春晚”,据说在1992年。它也上过端午节、中秋节等“夏晚”、“秋晚”和弦歌悠扬的其它晚会。入乐的《乡愁》,有多个版本。大陆的语文科教材,选入了《乡愁》,更使它深入少儿易感之心。此外,大陆学者、批评家撰文赏析《乡愁》及余氏相同主题的其它诗,篇数之多,难以统计。

《乡愁》的“愁”,有两种:(1)与亲人生离死别后的愁怀,此诗首三节所写的。(2)离开故乡后的愁怀,此诗末节所写的。余光中自己曾把《乡愁》译为英文,题目定为Nostalgia。 Nostalgia在英文中有两个意义:(a)怀念过去的人、事、物;(b)怀念亲人、故乡。人有怀旧之情,譬如在电气化火车时代,怀念喷烟的火车;在冷气机时代,怀念摇着扇子在天井乘凉的日子;在周杰伦风行的年代,怀念周璇的旧歌。这怀旧的意义,包含在nostalgia的(a)之内。余光中的《乡愁》,其意义和nostalgia一词并不全同。相同之处为:怀念亲人、故乡。不同之处为:《乡愁》没有“怀”念“旧”时事物之意;《乡愁》之“乡”明显有家国之思。

《乡愁》在中国大陆唱遍大江南北,余光中另一首诗《民歌》所希望做到的──从黄河至长江,从高原到平原,从青海到黄海,鱼也听见,龙也听见,梦也听见,醒也听见──《乡愁》做到了。《乡愁》处处闻的原因很简单:大陆的政府和民间,都希望台湾早日回归大陆,完成两岸统一大业;台湾有人怀念大陆,大陆当政者当然认为应该让这个心声在大陆内外广为传播,以加强宣传统一大业的正确性以至迫切性。此外,此诗属歌谣体,意象鲜明,晓畅易诵,诗意乘着音乐的翅膀,就更容易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总理2022年12月访问美国,在多个场合宣示其两岸和平统一的主张和政策。12月8日温氏在纽约与侨界代表晤谈时,解说台湾的问题一贯的政策外,还说:“这一湾浅浅的海峡,确实是我们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乡愁》已是名诗,余光中已是名诗人,温总理这一席话,把诗和诗人的名向上推得更高,一夕间名满天下。各地华人社会的传媒都报导温氏引诗的事。

这里只说台湾几份报纸对此事此诗此诗人的评述。

12月9日《联合报》的“A3焦点”版作头条处理。通栏的大标题是:《温总理先硬后软:台湾是最深的乡愁》。头条的内文包括这样的句子:“温总理并以中共领导人少见的感性口吻,引用余光中的诗《乡愁》……温总理这番软性言语,让不少在场侨界人士为之动容。”头条之外,还辟栏附一短文《余光中的乡愁》,内文为此诗全文,以及相关的评介:温的“感性谈话,让各界人士强烈感受到他的‘温氏柔情’。”又说余是“风靡海峡两岸的诗人”,其《乡愁》等诗,“在大陆广受欢迎”。

同日《中国shi报》“A3焦点新闻”版头条报导温总理谈话内容,头条的小标题有“向侨界喊话‘浅浅的海峡是最深的乡愁’”字句,内文说温氏引此诗句,是温的“感性喊话”。同版还有余光中的访问记,其大标题为《余光中:乡愁是对大陆的怀念》。

国民d前主席李x辉“被问到温总理的说法时”,对“乡愁”二字似乎不解,问道:“啥米乡愁,啥米意思,啥人讲的”(乡愁是什么意思,谁讲的)。《中时晚报》只引述李的话,内容差不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