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句子

粤语押韵诗句大全合集三篇

日期:2023年04月12日 分类:优美句子

关于律绝攻略与天下无诗

诗,影响国人已数千余年,在历史的舞台上一直占有无法代替的地位,宛如流星耀眼,而又充满着神奇。到了物欲横流的今天,已慢慢的成为某种意义的标致,这种意义近于传说。要破解诗的奥妙,我们必需通过学习与应用来掀开这层神密的面纱。

1、律绝与古风

中国流传下来的诗分为“近体诗”与“古体诗”。“近体诗”发展并成熟于唐朝,即我们今天所讲的格律诗(按所规定的平仄格律所写的诗,以下称格律诗);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都被称为“古体诗”,唐以后不按格律所写的诗,也列入其中。

2、句式

按一首诗的句式(每句的字数)来分,格律诗分为五言、七言两种,绝句规定每首四句,律诗规定每首八句,八句以上称为排律,也叫长律。古体诗分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如李白的《将进酒》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

3、用韵

用韵方面,格律诗每首只能用一种韵(同韵母的汉字),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格律诗的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而偶数句必须押韵。古体诗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也允许换韵;古体诗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格律一般只用平声韵。古来诗人大抵用《平水韵》,但发展到今天,古音与今音已出现很大的差别,所以现代人作诗如果还一味的根据《平水韵》是愚味而泥古不化的做法,因为它已经不能够完全的适应这个年代,甚至有误人之嫌。觅竹以为,今人作诗须以普通话为发音标准,当选用《中华新韵》。

4、平仄格律

格律诗与古体诗最大的区别,是古体诗不讲究平仄规律,而格律诗讲究平仄规律。要破解律绝的格律,我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平”“仄”,平仄是中国汉语读音中的平音与仄音,简单的讲,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一声、第二声称为平音,也就是古代的阴平和阳平;第三声、第四声称为仄音,也就是古代的上声和去声。一首格律诗里面的句子,按规定的平仄变化所组成的律调,即所谓的格律,诗句则称为“律句”。如本人拙作《宿山村小馆寄未婚妻》句:

引灯弄笔无情绪,一任秋风乱我怀。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其中,历史发展到今天,汉字读音部份已出现了变化,即古时读平音的汉字到现代变成了仄音,反之亦有。觅竹认为,现代人写格律诗,理应根据现代汉语拼音的四声来写,当然也有念旧诗人写格律诗依然根据古代四声来写的,如广东人用白话(粤语保留古音)作诗一般。但有一点很重要,今人对古音考证并不多,一味仿古人的古音平仄来写,朗读时却又读成今音,这不是泥古不化、自欺欺人吗?

举例,上述诗句的“一”,现代读第一声,为平音,但在古代却是仄音。因为古音读之如何,大多已经无法考证,现在参考广东白话与遗留资料,把古代是仄音到了现代变为平音的部份常用汉字按笔划顺序列表如下:

一画:一

二画:七八十

三画:兀孑勺习夕

四画:仆曰什及

五画:扑出发札失石节白汁匝

六画:竹伏戍伐达杂夹杀夺舌诀决约芍则合宅执吃汐

七画:秃足卒局角驳别折灼伯狄即吸劫匣

八画:叔竺卓帛国学实直责诘佛屈拔刮拉侠狎押胁杰迭择拍迪析极刷

九画:觉(觉悟)急罚

十画:逐读哭烛席敌疾积脊捉剥哲捏酌格核贼鸭

十一画:族渎孰斛淑啄脱掇郭鸽舶职笛袭悉接谍捷辄掐掘

十二画:菊犊赎幅粥琢厥揭渤割葛筏跋滑猾跌凿博晰棘植殖集逼湿黑答插颊

十三画:福牍辐督雹厥歇搏窟锡颐楫睫隔谪叠塌

十四画:漆竭截牒碣摘察辖嫡蜥

十五画:熟蝠膝瘠骼德蝶瞎额

十六画:橘辙薛薄缴激

十七画:擢蟋檄

十九画:蹶

二十画:籍黩嚼

在一首格律诗中,如出现上表文字,再对照诗的格律,就知诗人是按古音还是今音作诗了(当然为了境界的表达也有两者杂用于一诗之中的,但还是提倡统一用今音)。

由此可见,格律诗是规矩最多的一种诗体,正因如此,更体现出诗人的水平与作品的价值。历来,国人惯以律绝诗称著,七律更被称为诗中之最。下文重点探讨律绝诗,特别是七律。其中引用诗例或为杜甫作品,或为本人拙作,以下不再一一注明。

5、律句

律句的优点就是读起来琅琅上口,起落沉浮之间、富有节奏感。要造成这个效果,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的汉字,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格律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由这些律句规律地组成的诗即我们所讲的格律诗。

对于五言来说,它的基本句型是:

“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

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在其基础上演变为首尾平仄不同的别两种句型,如: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言格律诗无论怎么变化,基本上都是这四种句型顺序不同演变而成的。

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绝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以前老师教我们的口决“逢双必反”,即每句诗的第二字的平仄和第四字相反,第四字又与第六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以本人拙作《越关山》之句为例:

倚天楼外射秋鸿,立马城头挽弩弓。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其中首句的第二个字“天”(平音)与第四个字“射”(仄音)相反,而第四个字又与第六个字“秋”(平)相反。

我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得到,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古人教我们的,就是在不太重要又不违背“逢双必反”的单数字里,根据想要表达的思想可用平音字也可用仄音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

古人留下来的口诀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可平可仄),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格律。当然,这是守旧夫子的老一套了,“维新诗派”所提倡的“境界为上、格律次之,精神为上、形式次之的主观思想不在此例之内。

6、粘对

我们已经知道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怎样由这些句子组成一首诗呢?我们还需要破解另一个规律,即“粘”与“对”。

格律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五和六,七和八依次类推)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律诗共有四联,依次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五律与七律的颔联和颈联必须为对仗(即除平仄相对外,其意思亦成对仗)。当然,这也是老夫子的戒律了,维新诗派所提倡的“境界为上,格律次之”就是说在思想、境界的表达与格律有冲突时,破格律而求境界,下文浅作探讨,此处仅以本人拙作为例:

《出山门》

——廖育字觅竹

铁砚磨穿几度春,青衿揉破一衫尘。鸡鸣剑舞三更起,师训殷勤莫忘恩。

啸雨蟠龙归大海,追风策马出山门。而今觅路功名客,是我明朝座上人。

上诗颈联为对仗句,颔联因第一触觉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未牵强加工,故有夫子直称之非七律,然却又不得不称之为好诗,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仄仄平平仄”,下句就是“平平仄仄平”;同理,如果上句是“平平平仄仄”下句就是“仄仄仄平平”。除第一联可押可不押韵外,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

如果一首格律的第一联上句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其形式可分为平起与仄起两种,平起与仄起看一句诗的第二个字是平音还是仄音就知道,因为第一个字为单数属“一三五不论”之内,举例如下:

平起: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上述即所谓的“对句相对”,我们再来看看“邻句相粘”。相粘本来是相同的.意思,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举例如下:

第一联: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第二联: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第一联的下句为平音开头,那么与其相邻的第二联的上句也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收尾。

为什么邻句必须相粘呢?古人的意思是为了变化句型,不单调。这就是古人留下来的口决“对句相对,邻句相粘”了。以本人的随草拙作举例总结:

《饮红酒》

——廖育字觅竹

多愁入酒吧,一梦到天涯。红酒红如血,红颜红似花。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酒前伤落魄,酒后念青华。暂作刘伶醉,醒来还自夸。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上诗除了遵守“逢双必反”与“对句相对,邻句相粘”外,颔联和颈联是为对仗句,故是为五律。

7、律绝诗谱

能过上面对格律诗的学习破解,根据格律诗的规律与口决,我按仄起、平起和首句押韵、首句不押韵这四种情况,把诗谱演示如下(⊙:表示可平可仄,位置都在单数字中)。

五言——

五言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五言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五言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五言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七言——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如果学格律诗未能应用自如或了解未透时,觅竹建意作诗者按以上诗谱的平仄填之即可,当今守旧夫子亦大多如此而已。当然,这也是我当初创建维新诗派时所说的一样,这只能称之为“填诗”,而非“作诗”。君不见,杜甫一首《登高》冠绝七律之首,完全是有感而发,一气呵成,怎似得某些守旧夫子一边登高望远,一边翻书对照平仄,边看边翻边写,像作秀一般,眼镜都跌了,半天过去,好不容易写出个所谓的律绝,然境界庸庸平平,这又何苦。维新诗派所提倡的“境界为上,格律次之;精神为上,形式次之”就是推崇像杜甫《登高》那样的诗,以第一感觉入笔,尚诗如水,水之无形,随意所趋,诗词魅力尽在情、景、意、法之中。这种境界,往往心无格律,而格律自成,诗无格律而字字皆为格律。

8、格律与境界

唐后至今,格律一直被守旧夫子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规矩,此一来,格律也成了戒律。其实觅竹认为,格律只能作为一种诗的艺术体现,而不能作律绝的象征与定意。因为我们评论一首诗的好坏如何?艺术体现如何?历史价值如何?完全是根据作品的情、景、意、法来判断的,未曾听过有人以诗的格律来判断的。君不见,盛唐诗国,被誉为千古名篇的,往往是那些突破格律以外的作品。如崔颢的《黄鹤楼》,古人将其排在《唐诗三百首》七律的第一首,前段时间也曾偶闻北京某权威教授评出唐诗十佳作品,十首入选作品除第一首是这首《黄鹤楼》外,其次就是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的杜甫《登高》,另外还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王之涣的《出塞》、杜甫的《江南春逢李龟年》等等,这些被公认为名篇的作品,都是超越律绝之外的,是为以意胜,而非以律胜。

突破平仄格律,完全是为了表达的需要与境界的追求。我们不必像某些老夫子那样,一味泥古不化地专挑别人的毛病,凡有出律!凡有出韵!凡有失对!凡有失粘等等就硬说非格律诗。可悲啊!尝想,如果古人收集《唐诗三百首》时也这般死照格律评论,怕是我等今天都读不到上述诸多名篇,如此死读书、读死书,不是误人误已吗?还谈什么宏扬中华诗词文化,不在他手上死掉就好了。

正如维新诗派怀虚子(亦名江雨菲菲)所言:“诗有如美酒,格律有如盛酒之瓶”。我们不能说把茅台酒放入啤酒瓶内就否认它是茅台酒;反之,我们也不能把啤酒灌入茅台酒瓶内就说它是茅台酒。这个比方是最为贴切的,意思就是说,严格按诗谱的格律来填写的诗,如果没具备诗的风格和神韵,我们称之律绝岂不自欺欺人?这又好比维新诗派“小李探花”所言,若把“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快使用双截棍”之类的句子填成律句就称之为格律诗岂不贻笑大方、辱我国学?

相反,像《黄鹤楼》、《登高》之类的名篇有所出律、有所失粘、有所失对难道就不能称之为律诗了吗?古来圣贤尚不如此认为,更何况今天的我们。以几首作品来举例说说吧!

杜甫名篇《白帝》: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第二句的第二字本来应该用平声,现在用了仄声字“帝”,既跟第一句失对,又跟第三句失粘。杜甫以七律冠绝今古,亦不曾拘束于平仄格律之内,这是为了使“白帝城”造成排比,以更好的表达诗人的境界与思想,所以破了格律而成就“佳律”。

又如本人拙作:

《争并起》

——廖育字觅竹

横涯蔓草竞芬芳,时入秋来都泛黄。魏武浮生长恨短,祢衡世路枉称狂。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效封珠履三千客,莫养金钗十二行。天下英雄争并起,瀛台座上饮杜康。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尾联下句的仄音字“杜”与“上”字逢双未反,与上句的仄音字“并”失对是为出律,但“杜康”是一个名字,在这里是一种意境,我却不想克意的加工修改。

《初拭泪》

——廖育字觅竹

半生烛火自焚烧,一片驹光谁可逃。春草几曾披雪鬓,秋菊何日着金袍。

同窗校友皆分散,燕鹊东南各操劳。往事重翻初拭泪,江湖到此独撑篙。

颈联的平音字“操”应需用仄音字,此处与上句也造成了失对,但这两句诗是我第一感觉有感而发所写的,字意也很现实,虽曾有夫子建意我改为仄音字“慰”,但意境牵强多唉!故未接纳。

9、天下无诗的概念

孙子曰:兵形如水。诗,它作为一种艺术、一种文化,我想它也应该像水一样的。水是没固定形状的、是灵活善变的、是懂得掌握趋势的,所以我们不应该给他定形或都说定死。这也是我创建维新诗派提出“尚诗如水”的初衷,也是我发表此言论的主要宗旨,希望能引起同道人士的共鸣,为宏扬我国二十一世纪诗词界做出贡献。

天下无诗的概念,是诗由心发,由景入心。诗,注入了诗人的思想与内涵,它就具备了诗人的灵魂,并体现出诗的艺术生命,从此,诗不再是诗,而天下无诗。如上面反复引用的杜甫《登高》:落木萧萧,白发迟暮,千里悲秋,百年多病,有酒不能饮,余生潦倒等等,乃引景入心,情因景生。还有苏东坡的《江城子?记梦》,夫妻之情,生死之痛,人世苍凉由然而起,读之让人涕泪欲流,此时还需要说词好词坏吗?

这个概念又如维新诗派执行官花阳所言:“意附于象,使象带有一定的意而获得较为普遍的象征意义,不是一中对相关事物的单纯反映,也不是二中对相关物体部分内涵的把握,而是对相关事物既高度概括,又带有具象性的整体把握。景是心外化的契机,情借景而超越情,从而打开作者通往更高层次的大门,使作者具有无比丰富的精神世界,而不再是外部世界的影子”。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作者将一种孤独寂寞的生命体验完全融入到景中,这时的“景”已经不再是照相机照出来的“景”,而是一幅注入了画家情感生命的艺术品。

尚诗如水,诗由心发,引景入心,情寄于景,诗也非诗,天下无诗。这就是天下无诗的概念,本人将另以论文《天下无诗》深入探讨,此处仅作浅说。

戊子年中秋时节,于佛山相人阁,白衣觅竹廖育是也。

七律绝句古诗

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还有很少见的六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绝句即是七言绝句。

1、《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3、《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7、《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8、《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唐·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9、《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0、《宫词》

唐·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七律绝句古诗励志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1、《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3、《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7、《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8、《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唐·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9、《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0、《宫词》

唐·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11、《答丁元珍》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长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12、《渝州寄放王道矩》

宋·苏轼

曾闻五月到渝州,水拍长亭砌下流。

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

舟经故国岁时改,霜落寒江波浪收。

归梦不成冬夜永,厌闻船上报更筹。

13、《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飞鸿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律绝六首诗歌

七绝 孤独求乐

你我皆是孤独者,

唯有诗书肯伴我,

书中寻乐到处是,

诗词歌赋孤独果!—新韵,仄起,首入

七绝 致红梅

雪里红梅一曝光,

血气方刚一“男”郎,

诗词歌赋真是棒,

我是须眉也心慌!——新韵,平起(首句入韵)

七律藏头 致学生

永 葆青春羞花容,

萍 水相逢见真情

庆 功还需把酒敬,

峰 险风光看山顶,

金 银无缺富贵命,

贝 贝可爱笑盈盈,

一 步高升步步惊。

家 庭和睦快乐行。——藏头,新韵,七律平起(首句不入韵)

后记:学生:刘庆峰于永萍夫妇,千金刘金贝。

五绝,再复红梅

诗友赋诗忙,

唯我无事伤,

看你斗志扬,

惹我灵感痒。——新韵,五绝平起(首句入韵)

七绝 接龙

诗 词歌 赋韵情长!

美女引来诗书郎,

五一山上花飘香,

香气熏醉多情郎。——新韵平起(首句入韵)

网友:智慧潇洒 回复 梦幻原玉:

芳菲五月满楼香,

细雨丝丝润蜜窗。

墨洒满笺遥相寄,

诗词歌赋韵情长!——新韵七绝平起(首句入韵)

五绝,复梦幻

梦幻现真容,

后患有无穷,

魔鬼悄悄至,

夜路小心龙。——新韵,平起首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