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句子

王莽岭的日出描写句子汇编200条

日期:2022年01月09日 分类:优美句子

写王莽岭的诗句诗词

不登王莽岭,

岂识太行山,

天下奇峰聚,

何须五岳攀。

王莽岭的风光,

最壮观的是。

冰封雪裹的冬天,

最美丽的是,

山花烂漫的夏天,

最赏心的是,

天高云淡的秋天。

而春天嘛,

似乎是最差劲的,

荒草连天、

姗姗来迟,

不是人们想象中,

那百花盛开的景象。

而我却说,

王莽岭的春天,

是含蓄的,

又是轰轰烈烈的;

既有看头,

又耐人寻味;

站在这高高的王莽岭之颠,

不由人感慨万千,

这里真是:

集天生地就,

汇远古朦胧。

采日月精髓,

观神斧鬼工。

巍巍“王莽岭”啊,

你是太行山上,

一颗璀灿明珠,

是晋城是山西,

是祖国的骄傲。

领略你的风采,

我的心醉了。

“太行云顶”是,

人们对王莽岭的赞扬,

日出、云海,

是王莽岭最具魅力、

震撼力和吸引力的景观。

早晨观日出,

异常雄伟壮丽,

太阳从东方地平线,

破雾而出,

由月牙状、灯笼状、

火球状逐步演变,

天上金线万缕,

彩云飞舞,

群山尽染,

悬崖绝壁通体铮亮,

古松林间,

光柱闪烁。

王莽岭气象万千,

群峰在雾海里,

一会高了,

一会低了,

一会远了,

一会近了,

真不知是山在动,

还是雾在移。

万状千姿的'秀峰,

在云海里时隐时现,

雾海是白白的浓浓的,

山是绿绿的青青的,

远处的松林则由绿变黑,

由黑而兰,

由兰而深绿,

由深绿而翠绿;

置身于云海,

飘飘冉冉;

还真是,

九天拜佛祖,

我似雾中仙。

倾刻间,

山峰又似利剑,

把云雾劈成一块块,

斩成一丝丝,

挑成一团团。

远远看去,

群峰的腰间,

缠绕着白雾裙带,

耀武扬威,

犹如百万雄师列队,

又象天兵天将,

从天而来。

如此壮观气派的景致,

不仅让人赞叹。

万丈深渊托起一条,

幽静的鱼脊古道,

蜿蜒地连接着,

万绿丛中一座独秀孤岩,

侧耳细听,

微风拂动松枝,

沙沙作响,

仿拂是,

当年的俞伯牙,

仍在拨动琴弦,

寻觅知音。

四周的一山一石,

一草一木,

都那么叫人陶醉,

令人神往。

横看成岭侧成峰,

王莽岭山上,

山西太行山高入云端,

王莽岭山下,

河南桃花源里可耕田。

同在一个日月下,

山上山下两重天。

放眼河南辉县的小村落,

拌扶着山腰的白云,

星星点点,

一丛一丛,

散落在原野上,

池塘小桥,

田间小道,

蚂蚁般的行人牛羊,

炊烟袅袅,

一切都仿佛是,

镶嵌在画里,

绝非笔墨能书。

描写王莽岭的诗句精选

(第一首)

寻幽行走太行山,身在其间人欲仙。

道德经成传万世,棋盘柯烂越千年。

锡崖沟里黄巢洞,响水河中迎客船。

雾罩云遮王莽岭,飞流处处溅青烟。

(第二首)

去岁携友太行山,身居云顶人欲仙。

棋盘柯烂千年越,道德经成万世传。

锡崖沟藏黄巢洞,响水河载迎客船。

风吼松呜王莽岭,处处飞流溅青烟。

(第三首)

幸有诸君投一路,寒风拂过高低树。

盘山石径几回肠,俯首龙潭千障雾。

地接三川随古今,棋分两界任吞吐。

凌空恍觉事无常,赊得豪情诗托付。

(第四首)

疏林小径野山延,朝暮炊烟谷壑前。

流水随心能解酒,飞云绕舍可听蝉。

田畴稼穑邀明月,蔬黍渔樵度鹤年。

信有陶翁垂柳在,蛙鸣声里饮清泉。

(第五首)

莽莽南骧大太行,云岑雾壑洒清霜。

谁寻山意惟登岳,此地苍茫比岳狂。

描写摩天岭的诗句汇集

(第一首)描写摩天岭的诗句

咽喉重地势摩天,两国衰亡载岭巅。

束马悬车裹毡下,改朝换代袭营前。

观亭匾诉曹攻策,写字岩题邓胜篇。

刻像石边衣落处,古今贻笑剑门怜。

(第二首)描写摩天岭的诗句

迭翠群山百里长,雄浑气势贯三江。

摩天岭插云霄汉,桐木花开月殿冈。

登顶舒眸黔渝韵,攀爬喜嗅果馨香。

苗疆胜境藏金宝,沟壑脉门福运昌。

(第三首)描写摩天岭的诗句

摩天岭上尽眉扬,喜看群倭正跪降,

众志成城除寇匪,同仇敌忾灭嚣张,

保家切记白摇橄,雪恨还须紧握枪,

戚继光威扬海域,高悬石壁刻华章。

(第四首)描写摩天岭的诗句

高风亮节扬千古,拜祭黄陵节清明;

年年岁岁人脉远,岁岁年年享牺牲。

无须始祖传佳话,且共神州叙渊源。

英灵河岳家何在,宇寰华裔博鸿恩。

(第五首)描写摩天岭的诗句

摩天岭上挺胸膛,景仰豪杰戚继光,

大快人心倭寇跪,扬眉吐气恶魔降,

岂能束手容强盗,唯有挥刀斩病狂,

又见硝烟弥甲午,海疆严阵祭国殇。

度大庾岭古诗词

古诗原文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译文翻译

我离开京城刚刚度过大庾岭,便停下车子,再次回首遥望我的家乡。

我的魂魄追随着从南方向北奋飞的鸟儿,望着那向北而开的花枝,眼泪为之流不止。

山间连绵阴雨刚刚有了一点停止的意思,江上的云彩亦微有化作云霞的趋势。

只要有重回长安的机会,我是不敢像贾谊那样因为被贬而感到遗憾的。

注释解释

岭:指大庾岭,五岭之一,在今江西大余县和广东南雄县交界处,因岭上多梅花,也称梅岭。辞国:离开京城。国:国都,指长安。

轺(yáo):只用一马驾辕的轻便马车。

翥(zhù):鸟向上飞举。南翥鸟:前人有过三种解释:一说泛指南飞的鸟;一说指鹧鸪,《禽经》上有“鹧鸪南翥”的说法,而古人又认为鹧鸪的叫声是“行不得也哥哥”,自然引起行人的惆怅;又一说是大雁,根据是作者同时的诗作《题大庾岭北驿》有云:“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又《唐会要》卷二八有“阳为君德,雁随阳者,臣归君之象也”的说法。

北枝花:大庾岭北的梅花。霁:雨(或雪)止天晴。

长沙:用西汉贾谊故事。谊年少多才,文帝欲擢拔为公卿。因老臣谗害,谊被授长沙王太傅(汉代长沙国,今湖南长沙市一带)。

创作背景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率大臣发动政变,逼武后退位,拥立唐中宗李显。武则天的嬖臣张易之被杀。诏事张易之的宋之问因受牵连而获罪,于神龙元年(705年)春被贬为泷州(州治在今广东罗定县东)参军。这首《度大庾岭》诗是他前往贬所途经大庾岭时所作。

诗文赏析

此诗真实生动地叙述了作者过大庾岭的情景,情感凄楚悲凉,真挚感人。

起句“度岭方辞国”,扣题直叙,说明诗人已经来到“华夷”分界的梅岭之巅,将要走出中原,辞别故国了。大庾岭在古人心目中是腹地和南部边陲的分野,是文明和蛮荒的界限。此去身陷边鄙,祸福难科,家阻万山,赋归无期,忆往思来,百感交集。此句一个“方”字把“度岭”“辞国”联系在一起,顿然使人产生一种摇曳心旌的感觉,使文势陡率而高远。对句“停轺一望家”,诗人停下长途跋涉的驿车,在中原与“夷国”的边界驻足远望家乡的方向。此刻站在高高的山岭上,还能望长安于日下,指故里于云间,而“明朝望乡处,应见岭头梅”(《题大庾岭北驿》),其它全被山岭遮住了。因此,要抓紧时机,停下车来,滞留山头,深情地向家园方向再望一次。至此,一个失魂落魄的遭贬谪的宦游人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了。这“一望”的“一”字,也甚为传神,传达出诗人去国怀乡的深沉感情。

颔联“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紧承首联中的“望”字而来,诗人遥望乡关,只见鸟儿飞翔,花儿开放。据说大庾岭南北气候差异,南枝谢了,北枝才开。人在岭北,犹如花开枝头;一入岭南,就像花残凋落。诗人眼中的`鸟儿是“南翥”,花儿是“北枝”,因此触动了北人南迁的情思。心向北,身往南,距离越拉越大,矛盾痛苦越来越深,诗人的魂魄和思绪都随着那向南飞翔的故乡之鸟而去了,那岭北绽放的梅花却多情地向他频送春光。此景此情,使他黯然神伤。这联诗写得情景交融,将诗人魂断庾岭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上句写山雨欲停未停,天空已放出些许晴光。下句是描绘江中云影即将变作彩霞的霎那间。这两句专门写景,避免正面表达感情,迂回取道,曲径通幽,在结构上是转折,在情绪上是顿挫,宕开一笔,别开生面。诗人描写景色的渐变,衬托自己心情的变化。“初含”、“欲变”等字眼,赋予云雨以灵性。写云,不直接表现天空的云,而是描绘江中的倒影。可见山雨是濛濛细雨。这样写可以一箭双雕,将山的空明、水的澄澈同时生动地表现出来了。诗人在《早发大庾岭》诗里写道:“晨跻大庾险,驿鞍驰复息。雾露昼未开,浩途不可测。兄弟远沦居,妻子成异域。羽翮伤已毁,童幼怜未识。踌躇恋北顾,亭午晞霁色。春暖阴梅花,瘴回阳鸟翼。”由此可知《度大庾岭》是《早发大庾岭》的续篇。这首诗中写的“山雨初含霁”,大约是在中午或午后;“江云欲变霞”,可能是在下午或傍晚。

在这样美好的山水景色中,诗人的心潮逐渐趋于平静,开始振作起来面对现实考虑自己的出路。在《早发大庾岭》里有这样的诗句:“适蛮悲疾首,怀恐泪沾臆。感谢鹓鹭朝,勤修魑魅职。生还倘非远,誓以报恩德。”可见他希望勤奋修职,争取早日赦归。由于天气的好转,诗人心情也逐渐开朗,由天气的变化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也充满了希望。于是不禁发出了“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的感慨,表示他只希望有回去的那天,就心满意足了,对自己受贬迁不敢有所怨恨。这是用了西汉贾谊遭权臣们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的典故,说自己不敢像贾谊谪居长沙时那样因不适应湿热的气候“自以为寿不得长”而心生“恨”意。这种以退为进的写法,更把那希望生还的拳拳之心衬托了出来。尾联以直抒胸臆而作结,但上句的“归有日”又与首联的“辞国”、“望家”遥相呼应。

此诗起势不凡,有如醍醐灌顶,在读者心上激起冲击浪,浪一重,愁一重,水一曲,肠一曲,几经曲折,最后以绵绵无尽的情意作结,给人以余味无穷之感。

这首诗感情真挚,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章法严谨,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表现出一种自然而又流动的整齐美,是一首成熟的五言律诗,堪称“示后进以准”的佳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