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句子

师说一文缘由的诗句锦集3篇

日期:2022年01月21日 分类:优美句子

韩愈写《师说》的缘由是什么

引导语: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是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那么,韩愈写《师说》的缘由是什么?

韩愈写《师说》的缘由

直接原因:对现实贵族子弟浮华生活,不好好向人学习的现状的不满

根本原因:希望人们能够向先人一样不齿下问,树立良好的学习风尚

其实在原文中,韩愈也写出了自己写作《师说》的原因,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这句是当时教学不良现象总的概括)。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之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段为具体表现)。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於时,学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直接原因)

附原文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写师说的缘由

引导语:对于韩愈的《师说》,相信都不陌生,那么你知道韩愈为什么要写《师说》这篇文章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韩愈写师说的缘由,欢迎阅读!

《师说》是一篇流传千古的大文章,是韩愈在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期间写成的。

这篇文章开宗明义就提出一个重大命题:“古之学者必有师。”

这个世上,人人都要学习,因此对每一个人来说,老师都是必需的。

要老师干嘛呢?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现在的话来说,老师的任务就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传授知识,答疑解惑。

一句话,做老师的,不一定就年长,不一定就富贵;做学生的,不一定就年少,不一定就低贱。做老师的资格只有一个,就是:闻道。只要是闻道之人,就是我的老师!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老师不一定就比学生懂得多,弟子也不一定就不如老师懂得多,老师与弟子的位置是相对的,能不能做老师,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是不是闻道,有没有知识。因此,教师的本质就是有知识,尊重教师的本质就是尊重知识,知识面前人人平等。

对于这个问题,与韩愈齐名的唐代大散文家柳宗元在给一个年轻人的信中作了分析解答。

柳宗元在信中说,您想拜我为师,我的修养不够,学业也很肤浅,实在没有可取之处,不敢当呐!从魏、晋时期到现在,人们不拜师,也没有人愿意做教师,谁要是好为人师,人们就会大大地嘲讽他,认为他是个狂人。现在只有韩愈死活不怕,顶着世俗的嘲笑和侮辱,不仅收学生,还写了《师说》这篇文章,大张旗鼓地鼓励人们敢为人师,果然招来了无数的骂声,无数添油加醋的诽谤,韩愈也被人们看做是不正常的狂人。

柳宗元说,我过去听说四川地区经常下雨,很少见到太阳,太阳一出来,狗便狂叫不止。而这两年南方下大雪,南方的狗没有见过雪,都仓皇地狂叫,直到雪消完后才不叫了。现在韩愈把自己当成四川的太阳,您又想使我成为南方的雪,这不是害我吗?不仅会害我,您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可是您想想,雪和太阳难道有什么过错吗?狂咬乱叫的只是那些狗罢了。可是您再想想,天下不像狗那样乱咬乱叫的人能有几个?而谁又敢在众人面前显露自己,招来狗叫呢?

显然,在柳宗元看来,他们所处的唐代,人们不但谈不上尊师,甚至耻于为师,而柳宗元本人虽然有能力为人师表,但是在这股舆论与世俗成见的压迫下,他是不敢公开戴着为人师这顶帽子的,可见这种舆论与世俗成见的威力有多么大!

这些士大夫之族为什么耻于为师,又为什么要攻击那些勇于为师的人呢?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尊重教师就是尊重知识,而在唐代,最能体现知识决定命运的就是科举制度。韩愈所提到的这些士大夫之族,都是一些所谓的高门望族,他们有的不必通过刻苦学习便可以通过进士科考试,有的不必通过进士科考试便可世袭官职,有的不必勤勉工作便可得到优厚的`俸禄,正因为是以如此高贵的方式走上仕途,他们便不可能积极地去奖掖后进,更不可能推崇前辈了。而像韩愈这样连考四次方中进士,连考三次也未能通过吏部考试的普通士子,像他这样多次给宰相给各级官员写自荐信却泥牛入海,毫无声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却有着真才实学的贫寒子弟,却敢为人师,的确是深深地刺痛了他们的神经!韩愈在《师说》里特别提到:“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其实就是想说,在这个社会上,地位再低的人,也需要彼此学习,也应尊师重教,何况上层士人?而那些因为仰慕韩愈的道德人品,信仰韩愈的学术思想而汇聚在韩愈身边的人,如孟郊、张籍、欧阳詹、李翱等人,也都是出身贫寒而学识才华卓著的进士,他们的确代表着唐朝的新生力量,成为推动唐朝思想政治改革的主力。

因此,我们可以说,韩愈的《师说》,是唐代平民知识分子呼吁勇于为师、敢于为师的号角,也是唐代知识分子呼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角,也是唐代知识分子呼吁改革人才选拔体制的号角。“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圣人无常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早已经成为人们非常熟悉的警句,从孔子以来,这大概是关于师道尊严最振聋发聩的论断了。我们读到这样的句子,不仅会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光荣与崇高,更感受到知识带给我们的尊严与平等,这大概就是《师说》流传千古,一再成为各种不同版本语文教材必选篇目的原因吧!这样一篇文章的写作动力,显然不是仅仅来自于一个四门博士的角色与俸禄。由此可见,韩愈虽然生活拮据,地位卑微,但是他目光远大,心怀天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不过三十五岁,却已经显示出一个思想家特有的成熟与深邃。

师说韩愈资料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师说韩愈资料,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师说原文【1】

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文章解析【2】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对耻学于师,文章连续用了三个对比。第一,古今对比,阐明耻学于师违背圣人之道,其后果只能是更加愚昧。第二,将同一个人既明于择师教子的必要,却又不明于自己从师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对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示那些人确实糊涂不通道理。第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进一步道出士大夫的错误心理,发人深省地指出两种人的地位与智能的反差,更令人幡然醒晤。

全文分4段。

第1段

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

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韩愈简介【3】

韩愈是一个气场和存在感均极强的人物。作为文坛领袖,他“手持文柄,高视寰海”“三十余年,声名塞天”(刘禹锡《祭韩吏部文》);作为作家,他敢为风气之先,为文为诗气势磅礴;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人”,他刚直敢任,人格伟岸,诚为伟丈夫。如此人中鸾凤,却也是性情中人,不但极重感情,而且敏感于生活中的许多细微乐趣或烦恼,而且有幽默的一面。——潘向黎

韩愈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历史人才,他的影响使无数帝王将相相形见绌。在中唐的政治舞台上,他扮演过监察御史、考功郎中知制诰、刑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角色,所至皆有政绩。但他的主要贡献是在文学上。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为文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独到的建树,坚决反佛排道,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故宋人苏轼对他推崇备至,称他立下“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弱”的丰功伟绩。

韩愈师说讲解

《师说》是唐代大散文家韩愈所作的一篇有名的说理文。以下是韩愈师说讲解,欢迎阅读。

文章写在公元八百零三年,这时韩愈虽然才三十五岁,官职也不很高,但是他在文坛上已经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起来。韩愈为了能使古文运动得到更好的开展,他不仅自己从理论到实践刻苦努力,而且广泛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韩愈的这种作为,是六朝以来长期所没有的,因而人们往往引为怪事,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指责他好为人师。但是韩愈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仍然无所畏惧,继续为开展古文运动而努力。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盖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讥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可见韩愈写这篇文章,是为了纠正当时社会上不重视求师学习的不良风气,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强调了从师的重要性,论述了为什么要从师和从什么人为师的道理。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文章论述老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传授儒家的道统;授业,就是讲授古文六艺之业,解惑,就是解释对前两者的疑惑。韩愈认为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都不可能没有疑惑,因此谁都不能没有老师;如果有了疑惑而不向老师请教,那末疑惑也就不可能得到解决。什么人可以为师呢?他说:比我年长的人,比我先懂得道,我可以拜他为师;比我年轻的人,也比我先懂得道,我也可以拜他为师。我所要学的是道,哪用得着去管他们的年纪是比我大还是小呢?所以,不管是社会地位高的贵人或者是社会地位低的普通人,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只要他懂得道,就可以拜他为老师,向他学习。韩愈拿道的有无作为选择老师的唯一标准,认为只要合乎这点,地位高低、年龄大小都可以不必考虑。这一段主要是从理论上提出论题,是全篇所要论证和宣扬的中心思想所在。下文都是根据这一论题所作的具体阐发。

第二段,作者就拿上面讲的理论来批判当时人们不重视师道的不良风尚。作者先以感叹语气,惋惜古人优良的从师风气没有能够流传下来,底下就连分三层用对比的方法来写。第一层,作者以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古代圣人具有过人之才,尚且拜师求教,虚心学习;而现在有许多人的才智跟圣人相差很远,却反而以向别人学习为可耻。他指出:圣人的所以具有聪明才智,愚人的所以愚昧无知,这种分野的根本关键,就在于他们能不能尊师重道,虚心学习。文章在肯定了尊师重道的必要性以后,第二层就深入一步揭露有些人对待师道的错误态度。这一层,把为子弟选择老师跟自己不愿拜老师作对比。批评有些人为子弟选择老师,自己却耻于从师。同时指出那些子弟的老师,也只是教人句读,并不能够尽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学习句读要拜人为师,而大道茫惑不解,却不愿拜人为师,他认为这种人小的学了,大的丢了,实在看不出有什么高明的地方。这一段的第三层,作者又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来批判当时士大夫们的不能尊师重道。巫医乐师百工这些下层社会的人都不以拜师学习为可耻,而士大夫们一听到人家说老师弟子的事情就聚拢来嗤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那个做老师的和学生的年纪差不多,道术也差不多啊!这些人认为:向社会地位低的人学习是很羞耻的,而向官位显盛的学习又显得有点阿谀奉迎。这样,师道的不能恢复,其原因也就可想而知了。巫医乐师百工等人,社会地位低下,是士大夫们认为不足挂齿的,然而现在这些士大夫们的聪明才智却反而不如他们了,这实在是一种奇怪的现象!这一层,作者把师道之不振,完全归咎于当时的士大夫们,说他们的聪明才智,实在连巫医乐师百工等普通人都不如!这里一连三层,都列举事实进行对比,有力地批判了当时士大夫们不能尊师重道的愚蠢,表露了作者对这种不良风尚的愤懑情绪。和文章第一段的总的论题相对照,可以明显地看出文章步步深入展开。

第三段,文章又转入正面阐述,以当时人们奉为至高无上的大圣人孔子的言行作证,来说明人必有师,人们应该多方面地向别人学习,而老师和学生也只是相对而言的。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都是春秋时代的学者,传说孔子曾经向郯子请教官职的名称,向苌弘访问古乐,向师襄学习弹琴,向老聃学习周礼。这些人的贤能,在总的方面都远不及孔子,而孔子尚且愿意向他们学习,这说明孔子是很善于学习的。他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一句意义深长的名言。韩愈在这里拿孔子的言行作为例子,主要在于说明不一定自己不如别人才向别人学习,鼓励人们应该虚心好学。他认为学生不一定都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什么都比学生高明,只是他们闻道先后的不同,术业有专攻不专攻的区别罢了。

最后一小段,简要地说明本文写作的原因是:十七岁的李蟠,儒家的主要经典著作都已学过,他没有被时下的不良风尚所束缚,现在又来我这里求学,我赞赏他的能行古道,所以作这篇《师说》送给他。

总起来看,《师说》的中心思想,着重在论述师道的重要性,严正地驳斥士大夫们的恶意诽谤,抨击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尚,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思想障碍。作者在本文中所发表的如何求学的见解是极其精辟的。他对于读书求学的议论,很能够启发后人。《师说》所提出的关于师道的主要思想是: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任何人都可以为师,不应该因为地位、贵贱、年龄的差别,就不肯虚心向人学习。韩愈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能提出这样的见解是很有胆识的,他对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相师的不良风气,确乎起了挽救和校正的作用。韩愈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道虽然具体指的是儒家之道,但在一千多年前,韩愈就能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说法,也是很有魄力的。他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归结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提倡师生教学相长,这也确实可以鼓舞大家相互学习的风气。

《师说》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是非常成功的。

首先,它具有高度的说服力。这固然和作者所提出的理论的正确性有关系,但是和作者采用了较好的说理方法也是分不开的。韩愈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论述师道的必要性,批判士大夫们不能尊师重道的不良风尚。整篇文章从立论、论证到结论,都紧紧扣住这一点,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文章开头第一段,先正面从理论上阐述师道的重要性,并提出选择老师的标准,作为全篇文章的基本论题。接着第二段,就联系到当时的社会实际,连用三层笔墨,一层深一层地揭露和批判当时人们对待师道的错误态度。这三层文字,作者抓住了它们内在的本质联系,步步开展,有理论,有事实,有分析。文章反复起伏,好象剥笋,剥了一层又一层,越剥越深,越说越透,又如海涛,一浪推动一浪,起伏不断,直到最后把问题的本质核心完全揭露无遗。最后第三段,又归结到从正面作结论。举出孔子的言论行动作为例子,目的也在于加强结论的说服力量。整篇文章从虚到实,又从实到虚,正、反、合三大段文字,有破有立,虚实结合得很好。文章谈理论,却不是空发议论;举事实,也不是现象罗列。因此文章不蔓不支,很有说服力。

第二,这篇文章写得非常有气势。韩愈的'散文,在风格上具有雄健明快、汪洋恣肆的特色,这是古今研究韩愈散文的人所一致公认的。北宋的苏洵,评他的文章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师说》在风格上也表现了这种特色,气势异常充沛,形成韩愈散文这种风格的因素当然很多,但是就《师说》来看,作者根据内容的需要,在语言上善于创造性地运用排偶的句式,是具有一定的作用的。什么叫排偶的句式呢?那就是把范围相同、性质相近的事物,采用结构相同或相类似的句式接连在一起来表达。这种句式如果运用得好,它可以有助于增加文章的气势,使文章如波浪滚滚,汹涌不绝。《师说》里的排偶句式很多,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种排偶语句,使人读起来不仅感到气势很盛,而且有一种音节的美,在语气上很自然流畅,它跟骈体文雕琢堆砌的排偶不同,所以常为后来许多写散文的人所运用。

第三,《师说》整篇文章写得都很好,尤其是第二段写得更为精彩动人。这一段开始,未说先叹: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这两句,乍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出奇,然而联系上段来看,就显得非常有力。因为文章到这里出现了一个转折,它使文章掀起了一道波澜,避免了平板和呆滞。这两句往下,作者一连安排了三层对比,来对士大夫们不重视师道的愚蠢行为进行批评和讽刺,笔端饱含着感情,真可说嘻笑怒骂,淋漓尽致!

这段文章在语言运用上的错综多变,表现得也非常突出。例如连用三个对比,每个对比的结尾都指出当时不重视师道的人的愚蠢,但所用的语气都不一样。请看作者把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比之后的结语: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这个结语带有质疑、设问和论辩的味道,非常发人深思。再看作者拿为子弟择师与自己不愿从师对之后的结语: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这个结语就完全是下判断的肯定语气,说得斩钉截铁,毫不含糊。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和士大夫作对比后的结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个结语就采用了感叹的语气,富有感情色彩,它不仅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对他所批判的论敌的鄙夷和蔑视。

这三个结语采用了三种不同的语调,在次序的安排上也是颇有匠心的:先疑问,后肯定,再感叹。这样,不仅文气很顺,而且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

此外,《师说》在句式和语言的错综变化方面,可供我们细细琢磨和借鉴的地方很多,比如第一段开始,作者即创造性地采用接句法: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第二句句首的师字和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紧接着。往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第二个惑字也是紧接着前一句末尾的惑字而来。其他如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也都是采用的接句法。这种句法,也有助于加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急转直下,不可抑止。

又如第二段中的交错句式,运用得也很好: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这种句式奇突而不一般化。我们如果把它改写为直叙句:句读之不知,则师焉;惑之不解,则不焉。显然就变得比较平淡而没有原来那样有力了。

再如这同一段中: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直接采用士夫大们对话的口吻来写,它不仅表明了士大夫们对从师计较年龄地位的错误态度,而且从这里可以看到他们的神情。文章直接引用他们的原话以后,紧接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两句,便立刻改用作者对士大夫们的言行进行评述的口吻来写,使两种不同的态度,针锋相对。这也是本文运用语言善于错综变化的很好例子。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被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被明朝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在《师说》中以其丰富的学识、卓越的胆识提出了骇世惊俗的师道观。

首先,韩愈对老师的作用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他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全新界定。在他看来,既能做经师,又能做人师的人才是真正的老师。他将传道放在受业解惑前面说,表明他把教学生做人比做学问看得更为重要。韩愈心目中的老师不是一般官学老师,也不是学业启蒙老师,而是学有所成的人。他在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中,明显流露出了对浅薄之师的鄙夷与嘲讽。

其次,韩愈提出的择师标准体现了一种朴素的民主平等意识。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他明确主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种全新的师道观是一种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现出鲜明的态度、坚定的信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种能者为师的择师标准表现出一种谦逊的学风、不耻下问的胸襟。韩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的感慨是沉痛的。因为远远超过一般人的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而远远低于圣人的普通人却耻学于师,也因此才有圣益圣,愚益愚的不幸结局。

再次,韩愈提出了转益多师、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观。他认为圣人无常师,即有学问的圣人从来没有固定的老师,甚至可以向根本比不上自己的人学习。他举例说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这种转益多师、教学相长的师生观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最后,韩愈提倡敢为人师的反时俗精神,鼓励青年从师勤学。在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的社会背景下,学生李蟠好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韩愈嘉许之。他收李蟠这样好古文的学生,表现出敢为人师的反时俗的勇敢精神。韩愈对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学于师的现象深恶痛绝,对一般浅薄的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的丑态予以辛辣的调侃。他主张做大学问,鼓励青年从师勤学,深入研究。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中流露出了对浅尝辄止、不深入研究的人的蔑视。他认为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强调一个人要着力于业精、行成,即在学业上做到精,在品德上要做到成。

当然,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韩愈《师说》中所表现的师道观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他办教育的目的是复兴儒学、排斥佛老和推行文学革新运动,因此他所强调的道是儒家之道,他所强调的教学内容是所读皆圣人之书,杨墨释老之学无所入于其心,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视,非圣人之旨不敢存,口不绝吟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他的教学方式明显地带有枯燥说教和硬性灌输的特点,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个性的培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