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句子

凤凰单车的回忆说说汇聚60条

日期:2022年08月01日 分类:优美句子

自行车的回忆的散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街头看不见几辆汽车,而自行车则遍地都是。

拥有一辆凤凰、永久或飞鸽自行车,是非常让人自豪的事情。

以前年轻人喜欢去郊游都是骑自行车去的,有的车后架上驮着锅碗瓢盆各种工具,有的车则负责载人,我那时笨,不会骑车,只能是坐车了。

那次去金波水库野营,个子高的美女负责载我。自行车队伍一路哼唱着小曲,像一群放飞的鸽子,在温暖的阳光爱抚下,向着青山绿水间飞去。

那次起我就下决心一定要学会骑自行车。

每个人都有一段自行车的经历,练骑的情节和过程大致相同。把自行车推出家门,约上几个小伙伴,一溜烟到三小的小操场上去。

车后架绑上一根扁担,即使车倾斜了也不会摔倒,有扁担撑着呢。

大多数人练骑的自行车是28寸加重型的,刚开始得有人在车后头扶着。我双脚不够长,就骑在车梁上,脚蹬着踏子,手紧握着车把,身子歪歪扭扭的,总怕摔倒,看来要轻松驾驭这两个轮子的家伙,还真不是容易事。

好不容易找到平衡点了,能够把握方向了,可以把车后架上的扁担撤了,但还是不敢让扶车的人撒手。

慢慢的踏得顺溜顺溜的了,速度也加快了,绕着小操场跑几圈了,正得意呢,一回头,扶车的人早就不见了,心里一紧张,车子一下就摔倒在地了,手脚破皮流血那是常有的事。

记得现在的人民南路,也就是中医院路段,从前是一长段有点陡的斜坡沙土路,下坡时有的人车子骑快了,车轮子在沙土上摩擦后打滑而摔倒的情景,我目睹过好几回。我自己也摔过,摔得很惨。

我真正学会骑自行车是在二十岁,那时我刚进工厂上班,上的.是十二小时制的班次。那天上的是白班,下午三四点时,班组里一位男工友好心陪我练单车,起初只是在泵站门前的空地来回溜车,也就是一只脚踩在踏板上,另一只脚则是在地上划几下,身体一上一下地,然后直立着,两手握紧车把,车靠惯性往前溜着,溜一下再划拉几下,这个时候可以不用人扶着车了,这样的感觉还是挺刺激的。

等到上小班的人下班了,厂房里除了隆隆的机器声外,没了此前的热闹,我和工友就把车推到厂房的主干道上练车了。好容易上了车,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地踩了几下,觉得还行,反正有人在后面扶着呢。胆子就大了起来,蹬的节奏也就加快了,扶着车后架的工友不得已也跟着一路小跑起来。

有一个小坡度的地方,我回头看时,才发现工友早没了影子,心里一慌张,手离开了车把,车子一斜,我整个人摔进了路边满是矿粉的沟里,那裂开口子的水泥块把我衣服袖子都刮破了,额头还起了个大包。

摔过以后,就有经验教训了,车子骑得就顺溜了,跨腿上车的动作也洒脱了,但后来还是摔了一次。

那次是在大街上,我骑着自行车与一辆手扶拖拉机并行,因为是上坡,我呼哧呼哧蹬着车,没想到拖拉机车头突然往左边扭了一下,我冷不及防车头碰到了手扶车头上,顿时我就从车上摔了下来,整个身子倒在了拖拉机发动机部位,手肘被冒着热气的机油箱烫伤掉了一层皮,苦不堪言,但回家后不敢告诉家人是怎么伤的,母亲领我到村里的卫生室消了毒包扎了下,半个多月才恢复过来。

那时很多人家买的自行车多是男式的,有的人腿长,无论是从前面曲腿上车,还是从后面跨腿上车,都是极易的事情,而腿短的人从前后上车动作就没那么潇洒了。

一次,路上遇见一位矮个子大叔推着加重型自行车在路边跟人说话,车后座上驮着一袋米。临走时,大叔可能忘了车后边有东西呢,边推车边跨腿从后面上车,没想被那袋米绊了一下了,没抓稳手把,结果摔了下来,疼得呲牙咧嘴。

那个年代,公路上没有红绿灯,也没有机动车道人行道之分,自行车可以自由自地在串大街钻小巷,所向披靡。

一位发小当年练骑时,她妈妈为了她安全千叮咛万嘱咐:“上坡别骑,推车!下坡不能骑,推车!”可是,整个铁城的大小路哪条路不是斜坡呢?她最初练骑的自行车可是26寸式的,她推着自行车,看起来和车子差不多高,很是吃力,因此她就没正儿八经地骑过几次自行车。

而我学会骑自行车后,骑的是家里的28寸男式车。上班的时候多是上坡,坡不太陡时出些力骑着,坡度太大便推着车走。下班呢,就一路下坡了,溜着车子就可以到家了。

自行车在当时是姑娘出嫁时一份体面的嫁妆。我结婚的时候,家里人给了我这一份“嫁妆”,让我如愿以偿地拥有了一辆飞鸽牌24寸女式自行车,上下班逛街我都骑着它。

学会了骑自行车后,我就开始骑着车到处乱逛了。穿着百褶裙,戴着白色的确良布帽,口里嚼着泡泡糖,像风一样穿过大桥,穿过东风路,穿过人民北路……

那时候小侄子不过一两岁,我经常把他往固定在车后座上的藤座椅上一放,载着他四处转圈溜达。

现在回忆起来,那时的胆子可真大,现在再让我骑车载着一个小孩逛街,我可真不敢了。

那时骑自行车比我牛的人多的是,骑车的花样更多,演杂技一样双手抱在胸前,两手向前或向两边平伸,小鸟飞翔一般,自行车平平稳稳地行进着,凭借双脚控制着方向。我打心眼里羡慕他们,也想过像他们那样潇洒一下,但由于胆怯害怕,也就放弃了尝试的想法。

很多人有了心爱的自行车,像对待心肝宝贝一样小心翼翼地保养着它,经常擦洗抹油,车圈和车身抹得瓦亮瓦亮的,就跟新的一样,还特别喜欢跟自行车合影留念。那个年代,自行车是出现在黑白照里最多的也是最时髦的道具,也是最淳朴最纯情的青春记忆。

自行车还是那个年代爱情的美好见证。恋爱中的人,一个骑车,一个坐车,去看电影,去郊游,去探亲访友,感觉特自豪特神气。小伙子如果骑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去约会,那么成功率会大大提高的。

那时走在路上,有人骑自行车路过身旁,都会好心地打招呼坐车,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陡然增加了。

有一次,我到桥北去,在桥中间遇见一位骑自行车回家的朋友,我坐上了他的车后座。过了桥,是一段上坡路,他不停地蹬着踏子,借着冲力上了一小段上坡路后,他便停下了车,我也跳下了车,他边喘着气推着车子,边对我说:“你要是我的女朋友,这个坡我就能一口气骑上去的,但现在你得下车走路了。”我哈哈地笑了,他和我都清楚友情和爱情是有区别的。

后来我陪嫁的24寸飞鸽牌女式自行车被偷了,于是又买了一辆飞鸽,被孩子爸给弄丢了,买的第三辆还是女式车,但因为上班地方离家很近,就没再骑了。九十年代初期,石碌街头已经有了载客的摩托车,去远的地方都打“摩的”,出行便捷多了,那辆自行车就一直放在了阳台上,生了厚厚的锈,几年后房子装修时把它卖给了破烂王。

光阴似箭,时间如梭。一晃二十几年从身边悄然消失了,不少回忆也随之消失了,但骑自行车的那段美好时光,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骑着自行车像小鸟一样飞的一幅幅画面,依然清晰地保存在我那不会褪色的记忆里……

破自行车散文

寒冷的冬天,我早早地从被窝里爬出来,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向菏泽进发。

我去菏泽,是要去上学,上一个专科学校。

天上,还是繁星满天。路上,还是黢黑。脸上和手上,被冷风刮得刀割一般疼痛。那时候年轻,不戴帽子,也没有手套可带。身上的冷,用力蹬车,很快就驱赶跑了。脸和手上的冷,时间长了,麻木了,也就不觉得了。脚上,用尽全力,拼命蹬。

不拼命不行,从我家里到我所上的专科学校,七十多里地,我必须赶在早晨八点之前到学校,才能不耽误上课。所以,我必须在六点以前出发,在路上骑行两个小时,才勉强不耽误上课。

自行车,说破,是名副其实。没车闸,没铃铛,浑身都锈得没了油漆颜色,前后轮都用麻绳捆着,骑起来,用一段相声里的台词,“除了铃不响,哪都响。”

就这样一辆破自行车,也不是我们家买的。是我当了工人以后,我二姑父送给我的。

“三儿,当工人啦,天天跑着去厂里上班儿,不是个办法儿,我那辆破自行车,给你吧,找人拾掇拾掇,应该还能骑。你可别嫌孬啊?”

其实,这之前,那辆车他也很久没骑了,因为实在太破了。车上的铭牌也早就掉得无影无踪,无法鉴定它是一辆什么牌子的车子了。

再破再孬,它也是辆自行车不是?我还真找了一个修自行车的`老手——他和我二哥都在大队副业门市部,彼此好说话,没大花钱——修修车轮,补补车内胎。外胎呢,破的不成样子了,又换不起,怎么办,就按那位老行家教给的办法,拿麻绳一圈圈缠紧。

拾掇修理一番,竟然能骑了!

从得到那辆自行车之后,我就拿他当宝马,天天骑着它,风驰电掣去上班。

考上了专科学校之后,一到星期六和星期天,都不上课,在学校里呆着,也是闲着。一开始,没好意思骑自行车去,想回家,就得坐公共汽车。那时候,公共汽车跑得慢,七十里地,得跑大约两小时。从我们学校到汽车站又有大约十里地,还得一个小时,买了车票,再等等车,大约又得一个小时。所以,回家一趟,就得大半天。再说了,如果每星期都回家,一趟汽车票钱是五毛六,来回一趟,一块一毛二。一月大约四个星期天,就得四块四毛八。我一上学,当工人的每月四十多块钱的工资就没了,只有每月八块五毛钱的学生生活费,要拿出一多半非常奢侈地扔在路上,能不叫人心疼吗?

一开始,就尽量不回家。时间长了,发现一部分同学骑着自行车来上学,一到星期五下午,就骑车回家,星期一早晨再回来,既不耽误上学,也能照顾家里。我就想到了二姑父送给我的那辆破自行车。又重新拾掇拾掇,就拿它做我来去菏泽的坐骑了。

当时,我们县在市里那所专科学校上学的还有五六个,虽然不在一个系,但是,毕竟是老乡,星期五下午一放学,有自行车的,就相约着,一起回老家。四五个人一起走,有说有笑,就比一个人独行要有趣得多,也减轻了疲累感。

那时候,路上车辆很少,就是有,也几乎没有轿车,除了偶尔驶过的大客车,大多是运货的卡车,更多的是拖拉机。

有一个大胆儿的,骑车技术也很棒。有一次,他为了省力气,竟然一手拽住一辆拖拉机后车厢的一角,一手握着车把,让拖拉机拉着跑。这样,省力气倒是省力气了,速度也快多了,但是多危险啊!我们看了,都非常担心。他也并不是不知道避开危险,一看见对面来了汽车或者拖拉机,有会车的情况,他马上就撒手避开。经过几次,他都安然无恙。而且,在拖拉机后面,却越跟越熟练。

我们几个,就有些心里痒痒,一个,两个,都学着他,拽住拖拉机,跟着跑,也都安然无恙。我们几个里,我是第二个年龄小的,也就二十六七岁。他们呢,最大的,四十多岁了,一般的,都是三十多岁,他们年龄大的还这么大胆儿,我心里就不服气。终于,憋不住,看见一辆拖拉机。紧蹬一会儿,赶上去,瞅准机会,伸出一只手,拽住后车厢的一角,任由自行车跟着跑。

一开始,老是怕出事儿,心里很紧张,车把也有些左右摇晃。拖拉机的速度虽说比自行车要快,但毕竟没有汽车快,时间长了,适应了,车把也握得稳当了,心里也松弛下来。脚下,不用蹬,车轮飞转。耳旁,风声呼呼。噢噢噢,就是爽啊!

当然,遇见会车,或者是开拖拉机的故意甩弯儿,也就赶紧松手,以免发生危险。

那位第一个拽拖拉机的,后来,更大胆,拽住运货的大卡车,也敢飞一样跟着跑。有一次,我眼馋,也学他的样子,壮起胆儿,也拽了一会大卡车。哪知道,这大卡车速度快,带着我的破自行车,飞一样向前冲,自行车就像飘起来一样;而且,随着大卡车的来回摆动,左右乱拐,我把持不住车把,眼看就要发生危险,赶紧松了手。被卡车甩老远,车速还慢不下来,心里扑通扑通的,像敲鼓一样。那以后,再也不敢逞能拽大卡车了。

但是,拖拉机还是要拽的,毕竟既省力气,又速度快啊!

就这样,那辆破自行车陪伴我上了两年专科学校,立了大功。

我自己出钱买的第一辆新自行车,是在专科毕业,在我们县一中上班三四年之后,大概是一九八四年左右。

那时候,我们语文组里的老师,搞了个互助筹钱,大概类似于今天的众筹。每月发下了工资,语文组十几位老师,每人拿出二十块钱,积攒在一起,让一位老师集中使用,这样可以集中财力,一次支出二百多块钱,为家里买个大件儿,或者办一件大事儿。轮到该我花这笔钱的时候,我就用这笔款买了一辆自行车。

那时候,买自行车也得托人,也凑巧,我爹在供销社,弄了个自行车指标,买了一辆飞鸽自行车。

新车,铮明瓦亮;骑起来,既轻巧,又速度快。可比那辆老旧自行车强多了。

但是,那辆老旧自行车,我一直没舍得扔。直到我从育英巷里搬走,还在家里呢,只是,已经彻底不能骑了。

在我们家里,它已经只是个念想了。

自行车与爱散文

每个人的童年,应该都会有很多美丽的梦想,我也不例外。

从小,就特别渴望长大,因为长大后,就可以像上初中的邻家哥哥姐姐一样,骑着自行车来回行使在上下学六七里的路途上,觉得特别威风。

不止一次地幻想,等我上初中了,也让妈妈买辆漂亮的自行车,然后在车附条上按上五颜六色的珠子,车轮一转,就会出现非常漂亮的彩色圈圈,等车子骑得慢时,又能听到哗啦啦的响声。

可是,到我真的升入初中时,却没有得到像其他伙伴一样崭新漂亮的自行车。而是大舅把他家闲置的一辆变速自行车送给了我。那时,爸爸刚去世没几年,家里条件虽谈不上贫困,却也是能省则省。大舅对妈妈说:自行车闲着也是闲着,让小静骑了,你也就省得买了。

其实,我还是很喜欢大舅送我的这辆自行车的。车号二六,粉红色,直把,有八成新。因为是变速自行车,所以有大小好几个齿轮,只可惜我成为这辆自行车主人时,那个变速功能已经坏掉了,链条只能停留在一个齿轮上转动。

我没有给这辆自行车按上五颜六色的珠子,因为发现按了珠子的自行车,每次擦洗时都特别麻烦,妈妈说:你就是懒,不愿意费事。

我歪着脑袋,不以为然地说:安了珠子不好看,显得自行车小家子气。

妈妈看着我笑,一脸的慈爱,她说:反正你总有理。

我喜欢这样被妈妈宠爱的感觉,虽然我在渐渐长大,虽然我越来越懂事,可是无论何时,在妈妈眼中我都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在妈妈面前,我可以耍赖,可以任性,可以不讲理,可以发脾气,甚至可以扔筷子摔碗,我知道,妈妈,总会照单全收,包容我全部的无理取闹。

自从爸爸去世后,妈妈一下子苍老了许多。那时候太小,不能理解妈妈的丧夫之痛,只知道妈妈变了,眼睛失去了光芒,笑容充满了悲伤。妈妈的变化,我是从爸爸去世之前和去世之后的两年间的照片中对比出来的。

尽管如此,妈妈并没有对生活妥协,她用瘦弱的身躯,柔软的肩膀,为我和弟弟撑起了一片充满爱的蓝天。在这片爱的蓝天下,我和弟弟一直在茁壮地成长,一天天,一年年,妈妈的羽翼一直深深地温暖着我们。

我家住的胡同里,上初中的女孩连我一共六人。中学在离家七八里地的地方,骑自行车大概要二十分钟左右。从初中正式开学后,我们六个女孩就成了胡同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天结伴上下学,一个接一个骑着自行车的身影划过大人们的'视线,时不时还听到他们的说笑:瞧这群闺女,队伍真壮观,等长大了,给她们一人说一个好婆家。我清楚地记得,这些大人们的身影中,也有妈妈在内,妈妈听到这样的话,总是会笑,两排洁白的牙齿,清脆爽朗的笑声,至今都停留在我的梦寐中。

虽然我的自行车不是全新的,但是这并不影响我骑车的速度,我们几个伙伴快速地疾驶在马路上,我的自行车车轮飞快,常常把她们甩在后面。

尽管如此,速度却不能代表技术,我骑自行车的技术她们真的不敢恭维。有时候谁谁的车胎爆了,要和我并骑一辆自行车,我铁定欣然接受,因为这样就不用我再费力蹬这二十分钟了,她们都很谨慎,为了安全起见,宁愿让我一路充当坐客。

虽然我骑车的技术不好,但是我又绝对可以眼疾手快地在危难时刻保护自己。要是遇到放学高峰期,自行车追尾事件,或者冬天雪后路面结冰自行车打滑状况,我的第一反应绝对是把自行车往边上一扔,整个人朝着相反的方向侧身一跳。自行车倒了,人安全了,然后在伙伴们一阵哄堂大笑中扶起受伤的自行车,再继续上路。

升入初二的那个暑假即将结束的倒数第二天,妈妈骑着我的自行车去地里拔白菜,等拔了白菜走到地头上,发现自行车已经不翼而飞了。就这样,那辆为我吃尽苦头,忍辱负重了一年的自行车,永远地消失在了我的世界里。

我得理不饶人地对妈妈说:看看吧,是你丢了自行车,要是换作我丢了,你还不定怎么叨叨我呢。

妈妈笑着说:你丢也是丢,反正是找不回来了,我叨叨又有什么用。

我故意跟妈妈抬杠:现在你这么说,因为丟车的是你。

妈妈还是笑,看着妈妈笑,我也笑了。我知道,妈妈一直是个在金钱上面不斤斤计较的人,我更知道,如果真的换作是我丢了自行车,妈妈也绝对不会埋怨我的。妈妈,她是个朴实厚道善良的女人,我一直这样认为。

抬杠归抬杠,可眼看就要开学了,必须得为我上学这段路程做好准备。第二天,妈妈带着我去了县城,找了个熟人买了辆崭新的自行车。熟人说,虽然这辆自行车样子不时髦,但结实耐骑出快,应了这句话,即便我不是太喜欢,还是在妈妈的建议下欣然接受了。

这辆新买的自行车陪我上完了初中的后两年。这两年中,曾有一段时间,是妈妈一天两趟护送我上学的,我骑着我的新自行车,妈妈骑着一辆半新带大梁的二八自行车。

那是升入初三的暑假期间,学校让初三学生统一补课,而那个时候,我们曾经的六个伙伴,一个毕业,一个降级,两个转学,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曾经三五成群的上学路上,只剩下初三的学生,显得格外冷清寂寥。一个人其实也没什么,主要是在我们上学的路上,竟然出现了个流氓,着实吓坏了我们这群初三女生。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行使在上学的路上,远远地看到我的同桌在前面,便加快了速度想要追上去。刚走了一截,路边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喊了我一声:小妮儿,见过没。

我侧头看了他一眼,还没反应过怎么回事,自行车的惯性已经把我带出离他几米远之外。恍惚间,只记得那个男人的双手在摸索着自己的下身。

直到进了校园我才追上气喘吁吁的同桌。我们进了教室坐下来后,我说:我看到你了,拼命追也没追上你。

她红着脸偷偷告诉我说:我碰到流氓了,吓死了,所以就使劲蹬车子。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把那个露出来,问我见过没。

我一听,立马想到刚才碰到的那个男人,因为我急着追同桌,速度快,所以没明白那个人在干什么,听同桌这么一说,恍然大悟,说:是不是刚才路上那个男人,我也看到他了,就是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骑过去了。

同桌紧张兮兮地说:以后上学得小心点,别走小路,最好有人做伴。

我使劲儿点点头,知道是这么回事,可是哪里有伴。初中学校在野外,必经之路都是田里的羊肠小道,初中同学都是来自各个村子,而且初三也没多少学生。回家后,我和妈妈说了这件事。妈妈说:以后我送你上学。

我信心十足地说:不用送,我这么大人了,怕什么。

妈妈斩钉截铁地说:正因为长大了,才更应该注意安全,就这么定了,从明天开始我就送你上学。

从那天起,妈妈就每天早上中午都亲自去送我上学。放学时路上人多,我不用害怕,可以自己回家。

记得那些天过的特别开心,我和妈妈并排行使在乡间的小路上,小路两侧是绿油油的玉米秧子和高大的白杨树。风吹过,玉米秧子左摇右晃地舞蹈,白杨树的叶子发出哗哗哗的声音。虽然太阳晒得大地发烫,可是,却无法晒化我和妈妈的快乐。我们有说有笑地走着,有时候会碰到我的同学,他们也会很有礼貌地妈妈打招呼。

妈妈性格爽朗,对谁都特别热情,从小学到初中,只要见过妈妈的同学,都会喜欢她,因为喜欢妈妈,所以也很乐意来我家玩。

那天,我们又一次行使在上学的路上,碰到我们同村的一个男同学,也正好是我们班的班长,由于认识妈妈,就打了招呼,一块往学校走。

妈妈问他:你和小静是一个班啊?

班长回答:是啊,我们是一个班。

妈妈又说:那以后上学你俩做伴吧,我也不用每天送她了。

班长爽快地说:没问题,以后上学我去找她。

从那以后,班长整个假期都和我一块上下学,而我,也成了暗恋班长的女同学的“假情敌”。

我和班长,同村,同班,关系一直很好。可是,撑死了也就是好朋友。就算拿着火柴打火机也不可能擦出爱情的火花来。

可是,偏偏有些羡慕嫉妒恨的主儿,愣是把我们这单纯可爱的友谊想歪了。这样被别人误解的日子,随着假期结束,上学路上的学生多起来而终于结束。因为,暑假结束,学校开学后,我又开始一个人去上学了。

当然,还要说说那个流氓。后来,有很多同学都在不同的路上,碰到这样的事情,弄得人心惶惶后,被反应到学校并引起校方重视,学校去派出所说了这件事,在警方的配合巡逻下,这样的事情,在我读初中时期再没有发生过。

再后来,初中毕业的我,参加了工作。这辆新自行车也已经变成了旧自行车,不过,还是它陪着我奔波于上下班的路上。

工作期间,一次意外,使得这辆自行车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勉强能骑,却再也没有速度可言了。

那是冬天,我在县城的一家超市上班,暂住在县城姥姥家。一天晚上,我下了夜班已近十点钟,路灯昏暗,路上行人不多,我骑着自行车行使在回去的路上,却不想对面疾驰而来一辆摩托车,生生地从我身上擦过去,我重重地摔倒在地,那辆摩托车嗖嗖地扬长而去,末了,还给我留下一串幸灾乐祸的鸣笛声。身边有个好心人,也开着摩托车,见状,返回去追那辆撞倒我的摩托车。

可是,最后却徒劳而回,对我说:你没事吧?那车开得太快,没追上。

我摇摇头说:没事。

好心人这才开着摩托车走了。当时恍惚的我,至今不记得那好心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也许,我不记得也罢,因为做好事本就不分男女老少。

良久,我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忍着身上的疼痛,把自行车扶起来,却发现自行车的车体已经变形,完全不能骑了,我硬是拉拽着推回了姥姥家。

姥姥已经睡下了,我进厨房热了饭菜吃下,又在烧暖气的炉灶里添了几块炭。直到脱下厚重的棉衣,钻进被窝时,才发现胳膊和腿上青了好几块。那一刻,泪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我没有告诉妈妈我受伤的事,只说自行车被撞坏了,我没事。

第二天,妈妈来到县城把我的自行车推去修理,看到惨不忍睹的自行车,妈妈关切地问我:车都成这样了,你受伤没?

我嬉皮笑脸地对妈妈说:我没事,你又不是不知道,遇到危险,我肯定是跳车逃跑的,不然自行车也不会被撞成这样。

妈妈听了我的话,吁了口气,但还是无比郑重地对我说:别粗心大意,以后骑车子千万要小心,你不撞人,别人不一定不撞你。

我听着妈妈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妈妈,总是世界上最疼爱我的人,我搂着她的肩膀说:知道了,记住了,放心吧!

听了我的话,妈妈这才心满意足地推着自行车走了。经过一番修理后,我的自行车说是能骑了,可是骑上还不如推着快,索性就扔在了墙角,成了摆设。

再后来,我结了婚,一次回娘家,墙角的自行车不见了,我问病中的妈妈:那自行车呢?

瘦弱不堪的妈妈说:雨打风吹,都生锈了,当废铁卖掉了。

妈妈一辈子勤俭持家,为了我和弟弟操劳了半辈子,在我和弟弟刚刚长大成人时,却得了不治之症。

与妈妈一起走过的二十二个春秋,是一段欢笑泪水共同交织的岁月。那段岁月,承载了太多我的无能为力与无可奈何。那一切都来源于,我无法挽留住妈妈匆匆而去的脚步。任凭我从梦中呼喊寻找妈妈的身影,任凭我从梦中哭泣着醒来,妈妈,却再也听不到看不到感受不到了。

事隔多年,突然间想起了那两辆陪着我走过青春年少时光的自行车,几多稚气,几多懵懂,往事瞬间回到心头。

而,记忆最深刻的还是自行车背后,妈妈点点滴滴浓郁的爱。

如今,自行车没了,妈妈,也没了。这些本来已经模糊的记忆,却被轻轻一碰,又清晰如昨日般地呈现出来。

还骑自行车散文

2017年8月8日,上饶自行车协会举行了《庆祝第九个全民健身日》骑行活动。在协会的一次年会后,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呀,你骑自行车啊》。文章对自行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谈了自己的认识。这次参加全民健身日的骑行活动,更加深了我对自行车骑行活动的感知。

自行车是一种人力机械,是人类最成功的一项发明。

在十八世纪以前,人类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车。十八世纪以后,自行车与汽车相继问世。从这些交通工具的行驶动力来看,马车是借助于马的拉力,汽车是借助于各种能源产生的动力,只有自行车是依赖于骑行者自身的动力。正是由于自行车的这个特点,再加上自行车的造价低廉,所以作为代步和运动锻炼的工具,自行车的使用价值备受人们喜爱。在马车时代,使用马车要具备马、马车夫和马车,这就必然要付出较高的代价。所以马车不可能进入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自行车问世时,由于骑行人需要付出自身的体力,那些坐马车阶层的人是不会对自行车感兴趣的。

据传,自行车的发明又是与马车有关的。十八世纪末,一个法国人在下雨过后,走在巴黎的一条狭窄的街道上。一辆四轮马车从他身旁驶过,他被溅了一身泥水。于是这个法国人就想,马车太宽了,在路窄人多的地方行驶起来多不方便啊。何不把马车顺着切掉一半,四轮变两轮,行驶起来不就对行人的影响小一些了吗。由此自行车开始了发明、发展的进化过程,今天,自行车已跻身于现代热门的交通代步和体育运动的范畴。由此可见,自行车从它问世的一开始,它就是方便,实用,造价低廉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很快就被普通老百姓接受,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开始,由于马车阶层的人不屑于自行车,而普通老百姓由于各种原因又不能很快拥有自行车。所以当一个人在街上骑着一辆时髦的自行车时,人们的确会惊讶地说,呀,他骑自行车啊。随着时间的转移,普通老百姓基本上都骑上了自行车。马车阶层的人也觉得新鲜好奇,这些人虽然不依靠自行车为交通工具,但也会买一部自行车骑着玩。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的大量生产,很快汽车成了热门,骑车的人也就少了。这时当一个人在街上骑着一辆陈旧的自行车时,人们又会惊讶地说,呀,他骑自行车啊。那含义就是这人跟不上时代的发展,“out”了。同样没过多久时间,汽车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出来了,人们厌烦了总是坐车出行,于是又开始钟情于自行车了。这时,当一个人在街上骑着一辆运动型自行车时,人们也会惊讶地说,呀,他骑自行车啊。惊讶中包含着对骑行活动的羡慕。

自行车是一种交通工具,人们用它来代步时骑行的速度不快,一般都在10-15km/h。但是在现代社会中,骑自行车也成了一项热门的户外体育活动。活动者骑行的速度就很快了。一般的骑行在15-40km/h,最快的骑行几近50km/h大关。而据资料记载,到目前为止,脚踏自行车最高时速记录是268.831km。但是这种脚踏车是经过了一定改装的。目前自行车运动中影响最大的赛事,莫过于历年的环法自行车赛了。

骑自行车之所以由交通代步,变成了体育运动,就是因为骑行自行车的快慢可由人的体能大小决定。于是骑行自行车的人之间就可进行体能的比拼了。由开始的体能比拼,进而产生了自行车性能的改进,骑行技术的提高,直至对个人体能极限的探索。从交通代步功能到体育运动功能,骑行自行车的科技含量提高了。这是自行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升华。

人们常说“万变不离其宗”这句活,自行车虽然不断地变化发展,但它仍然是人力的。因此,自行车在现代环保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日益显现。在社会发展史上,封建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在这几千年中,经济的发展是缓慢的。人们从步行到用畜力车代步时间不长,而畜力车代步的时间却一直延续到近代社会,这时自行车出现了。

在近现代的科学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以福利于人的宗旨进行的。其中汽车的发明更是为人们节约了时间,更节约了体能。人们用时间换取了空间,为社会劳动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正当人们欣喜汽车的发明和使用时,却慢慢地发现,汽车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汽车对人类有诸多的好处,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少的坏处。首先,汽车的使用消耗了大量自然界的能源,这也是当今地球上出现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汽车尾气极大程度地污染了大气。再次,汽车的快捷、节省体力等,使得许多人减少了自身活动锻炼的`机会。鉴于这种情况,人们又开始钟情于自行车了。

当年发明自行车,就是基于改变马车过大的占去人们活动的空间。而这点也是现代社会倡导骑行自行车的一个原因。汽车占道拥堵,存放汽车占地面积也大。而自行车小巧灵活,行驶或存放既方便,占地面积又小。这也是自行车有利于环保的所在。同时,自行车节约能源,依靠骑行人自身的体能驱动行驶。人们在骑行自行车的过程中,能得到脑力和体力上的锻炼。而且因为汽车是一个人驾驶,多个人乘坐。而自行车是自己骑行自己享受,应该说这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的公平度。最主要的是自行车的骑行过程没有废气排放,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从这些对比可以看出,人们钟情于自行车,不仅将它作为交通代步的工具,还将它作为体育锻炼的工具,这种发展趋势,在当今社会是必然的。

社会在发展,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了自行车的户外骑行活动。实际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除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开始重视锻炼身体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人们为了调剂日常紧张工作和生活造成的身心压力。现在的工作与学习所接触的都是现代的新内容,这些新内容的科技含量都很高,给工作和学习带来的难度都很大。因此也给工作和学习的人们造成了很大的身心上的压力。

大凡运动都可分为两大类。一为竞技运动,二为健身运动。竞技运动中,有专业运动员,业余运动员和职业运动员参与。经过专业学习训练,参加体育竞技,但不以体育竞技为生的为专业运动员。没经过专业训练,参加体育竞技,但不以体育竞技为生的为业余运动员。而以参加体育竞技,靠竞技获得奖金为生的为职业运动员。除竞技外的体育活动,人们一般都称之为健身运动。民间群众性的户外骑行活动都属于健身运动的范畴。

近年来,在户外骑行活动中,各种形式的民间自行车协会如雨后春荀般的建立了。这些协会组织对于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再加上新出现的共享单车,城市微信租车的促进作用,绿色环保行的骑自行车活动越来越受人们喜爱了。

对于户外骑行活动者来说,大家也在不断提高自己骑行的品位。起初骑自行车的人等同于休闲散步一样,仅仅只是为了活动一下身子。而现在,户外骑行活动已是一项集健身,休闲,旅游,摄影,音乐,舞蹈,文学创作,友谊比赛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了。

户外骑行活动不是竞技运动,骑行者一般不可能像竞技运动员那样骑行。一是没有经过起码的学习训练,二是身体和技能都不具备参加竞赛的条件。所以户外骑行者在骑行活动中其本上是以健身为主,尽量避免超越自身条件的骑行。

曾经有人说,骑行者长途骑行到各地去,如果说仅仅是一种体力的宣示,那就只需在自己家门口来回不断的骑行,无需骑长途到各地去了。我觉得这话是有道理的。既然是健身,骑行者就必然会把自身的情趣投入到骑行当中去。骑行途中既体验体力消耗的感受,又接纳沿途风土人情,风光景色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享受,丰富各种自己喜爱情趣的素材收集。这样,骑行者的骑行在品位上就有了一个升华,而不是一味的单纯体力消耗。联想到今天自行车协会组织的《庆祝第九个全民健身日》骑行活动,除了骑行活动本身是一种健身,它的更大意义就在于今天的骑行活动在倡导“全民健身,绿色出行”这个理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