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句子

李白赤壁的诗句是合集60条

日期:2022年11月27日 分类:优美句子

有关赤壁的诗句

导语:赤壁一个非常有名的景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有关赤壁的诗句,欢迎借鉴!

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宋)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2.赤壁 -杜牧 (唐)

折戟沉沙铁未消,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3.满江红 赤壁怀古 ---戴复古(宋)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

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

形胜地,兴亡处。

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

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

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4.赤壁歌送别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5.咏赤壁--王周(唐)

帐前斫案决大计,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6.悠悠赤壁 --杜 甫(唐)

悠悠回赤壁,浩浩略苍梧。

帝子留遗憾,曹分屈壮图。

7.过赤壁偶成佳句 明 王奉

(一) 赤壁横岸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公。 天公已定三分势,可叹奸雄不自量。

(二) 孟德雄心瞰啖吴,皇天未肯遂共图。 水军八十万东下,赤壁山前一火无。

8.古战场赤壁感怀 明 方逢时

危矶绝峭倚清江,人道曹刘旧战场。

往事已随寒浪灭,遗踪惟有暮山长。

云霞尚带当年赤,芦荻空余落日黄。

欲吊英雄千古憾,渔歌声里又斜阳。

9.赤壁山 --明 龙仁夫

踣吕摧袁虎视耽,阿瞒气势展江南。

矶头一霎东风转,天下江山自此三。

10.赤壁石刻 元 朱桢

赤壁之山上摩空, 三江之波浩无穷。

峭壁穷峙江流东, 当年麈战乘东风。

百万北走无曹公, 鼎立已成烟焰中。

大书石上莓苔封, 千年不泯周朗功。

我今送客放舟去, 江山如日还英雄。

11.登赤壁山 --明魏 裳

江南江北昼阴阴,指点前朝感慨深。

夹岸寒涛喧赤壁,空原野烧隔乌林。

山种已没三分迹,天地仍含百战心。

击楫中流回首处,荒烟满树夕阳沉。

12.拜风台 -- 明任乔年

先生羽扇独从容,百万魔消一剑风。

欲识英雄真手段,杯中白水望溶溶。

13.赤壁怀古 --清曹雪芹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姓名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有关赤壁教案设计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简介作者并解题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进士,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但杜牧所咏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3、《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与古代战争联系起来,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是,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涵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暗寓岁月流逝而物存人非之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踪迹地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地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就像这铁戟一样沉沦埋没,但又常因偶然的机会被人记起,或引起怀念,或勾起深思。正由于发现了这片折戟,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因此,“认前朝”又进一步勃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二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

4、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两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人发表议论,“东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是含有建功立业各种条件和因素。曲折的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似乎又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5、齐读、背诵

四、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对对子

出:白 对:黑出:来 对:去出:美 对:丑出:是 对:非出:蓝天 对:白云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词

2、完成课后练习四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赤壁教案设计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有关《赤壁赋》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不仅描绘自然风物,而且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的情感和志趣,《赤壁赋》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要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在《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赋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重点)。

2、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能力;知人论世;与作者在同时期创作的其它作品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难点)。

3、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总体思路: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2、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整体感知,通过质疑、交流的手段达到积累和总体把握文章内容的目的。

3、教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学生讨论,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比较阅读知人论世等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

4、恰当地利用学案、多媒体、营造气氛,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简介背景。

东坡仕宦一生,沉浮一生,漂泊一生。他因乌台诗案,因政治迫害被贬黄州。从政治生涯看,黄州是他的谪居之所,是他生命的低谷;而从文学创作看,黄州又是他的洞天福地,是生命的巅峰。最负盛名的 赤壁三咏就创作于此。今天让我们走近失意飘泊中的苏东坡,走进他的散文杰作《赤壁赋》。

(二)疏通文句,通读全文。1、针对预习自读的情况,学生质疑。学生将完成学案时遇到的困难,包括字音、句读、难解的词义及句意等,提出来集体讨论,仍不能解决的,由教师引导点播。2、初读课文,学生互相读给对方听,纠正错误。3、积累: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文言句式等。

(三)、熟读全文,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第一段 苏子的乐,乐由何来?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段 苏子愀然,缘何而然?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段 客诉悲情,悲自何生?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段 以水月做比,讲何道理?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段 杯盘狼藉,为何如此?忘情尘世的洒脱

文章由景生情,缘情入理,由景而生乐情,乐极而生悲,由悲而生理,至豁达胸襟的展示,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深刻把握,水到渠成。

(四)、重点阅读客曰苏子曰两段,体会客之情与苏子之理,并对此作出评价

1、学生自读体会,并分小组自由讨论,发表见解。 2、每组学生选派代表发言。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思维优势,言之成理即可。

(五)问题探究:

1、主客是否为两个人?面对眼前的景物,他们有怎样的看法?从中看出他们对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2、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明确:这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能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六)、鉴赏艺术特色感受思想内涵,(小组交流总结,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播提示并对学生提到的别具特色部分反复诵读品味。)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萧声的幽咽哀婉:其声鸣鸣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3.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与赋的讲究整齐对仗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全是散句,参差疏落平白如话;以下直至文末,虽都押韵,但换的较快,而且换的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易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七)、总结。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八)、拓展探究(作业)

将《赤壁赋》与《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作比较,寻找思想内容上的异同,然后交流。

(参考:大致有四同:都是吟咏赤壁夜景,都联想三国英雄的豪迈,都与他们自身比照,都有人生短暂之叹。大致有三异:词写壮美之景,文写静美之景;词写成功的英雄,文写失败的英雄;词仅限于江月永恒,人生如梦的浩叹,而文有物与我皆无尽的超越,文更达观、更乐观。当然,同与异,只是相对而言或大致说来,其实往往同中有异,或者似异实同。如:写周郎,志满意得,写曹操,落荒而逃,看起来不同,但两者传递的信息是一样的是非成败转头空,只有大江永恒,江月永恒,自然永恒。)

(九)板 书设计。

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