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典语录

描写宕昌县的句子集锦100句

日期:2023年05月28日 分类:经典语录

陇南的非物质文明遗产散文随笔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我国界定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间习俗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彰显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文魅力的重要资源,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民族记忆的背影”。

陇南位于甘肃东南部,是我国历史上农耕文化、畜牧文化和渔猎文化交汇积淀的地域。独特的区位优势、悠久的历史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截至目前,国务院已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陇南有3项(文县傩舞池哥昼、武都高山戏、西和乞巧节)被列入其中。甘肃省已公布了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陇南入选的项目总计22项:陇南影子腔、文县玉垒花灯戏、西和春官歌演唱、康县木笼歌、两当号子、康县锣鼓草、康南毛山歌、康县唢呐艺术、宕昌羌傩舞、陇南高山剧、礼县春官歌演唱、徽县河池小曲、武都木雕、礼县井盐制作工艺、成县竹篮寨泥玩具制作技艺、康县寺台造纸术、武都三仓灯戏、武都栗玉砚制作技艺、武都角弓咂杆酒酿制技艺等340项。

近来,国务院批准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陇南地区被列入“三区”之一的“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内,这对于传承创新影响陇南的十种特色文化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文脉之根的戎羌、氐文化

据考古资料显示,在陇南的西和县宁家庄、礼县寺高头、徽县柳林古人类遗址中都有与距今7000多年的秦安大地湾文化同时期、同类型的文化遗存。而大地湾早期文化属古戎族文化(伏羲文化同属古戎族文化),戎族是甘肃境内最早的一个民族,其中心住地在陇山东西。而居住在陇南地区的则属戎族中的一支——羌戎。后来即成为氐族。在武都北峪流域、西和西汉水沿岸的古墓葬群中都有大量的古羌文化遗存。

氐族,特别是白马氐族,在陇南古代史上是有重大影响的。它曾在南北朝时期建立过仇池国等四个地方割据政权,历时280多年。后来,这个民族整体虽然消失了,但其后裔却生生不息地将其文化传承了下来。今日文县白马人的民俗文化中仍承袭着古氐族的主体文化元素。

西陲曙光的秦文化

近年来,在礼县东10公里处的大堡子山发现秦人的早期墓葬,据有关专家、学者判定系秦始皇先祖秦仲、秦庄公之墓。从墓内出土的文物判定,秦人早期的都邑西犬丘、西垂宫及西县的方位大致就在大堡子山以东附近的永兴、长道一带。

据《史记?秦本纪》载,秦始封君非子原居犬丘,因为给周孝王养马有功,得封为附庸。到周宣王时,秦仲之子因伐西戎获胜,被封为西垂大夫。庄公之后襄公、文公都葬在西垂。这一区域,过去已有很重要的文物发现,最有名的是秦公簋。另有《诗经?秦风》中的《小戎》、《驷鐡》、《车辚》和《蒹葭》是描写秦人在陇南区域征战活动和民间风情的,是秦文化的典型代表作品。

早期秦文化是古西陲的曙光,它不仅是陇南的地域文化,而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揭示秦文化的内涵,总结秦文化支撑秦人发展,壮大的精神实质,对激励陇南人民励精图治,奋发向上建设新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

节日习俗是岁时习俗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它保存着各类民间习俗文化、民间宗教、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以及天文历法等文化遗产,是民间各类文化的汇总。

陇南的节日文化,具备了前述节日习俗的性质特征。并因为陇南地处秦陇巴蜀的交汇地带,又是汉藏氐羌民族迁徙的走廊,所以这里的节日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又充分反映了当地民俗风情和人们的精神面貌。除普遍传承的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外,各地区、各民族中还传承着许多地域性、民族性的节日。如西和、礼县的“乞巧节”、文县白马人的“年节”都和汉族的春节一样,是节日文化的集富点。

在春节文化活动中,最具特色的是社火表演,其地域特征显著的有:武都的掌灯舞,徽县的跑纸马,两当的筏子舞,康县的霸王鞭等。但在大多数城乡社火表演中,都少不了舞龙、舞狮,它把春节文化活动推向高潮。而更具特色的是武都高山戏、文县花灯戏的演出与流传,它们都是陇南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

祀神娱人的庙会文化

庙会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当地民众的心意信仰与生活文化的样态。庙会从诞生之日起,就和文化艺术有密切联系,它的形成与发展多与宗教活动有关,并与集市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庙会文化是以寺庙为依托,以宗教活动为最初动因,以集市活动为表现形式,融艺术、游乐、经商贸和祀神娱人等一体的社会文化现象。

据有关方面统计,陇南共有庙会368处,每年春秋两季都有庙会活动,如礼县祁山庙会,成县泰山庙庙会,文县玉虚山庙会,武都安化镇社神大赛等,都是规模较大、影响较远的庙会。并与民间节日文化同时举行。凡是大型庙会都要唱大戏、设坛诵经,并有信众吃会饭和组织物资交流的商贸活动。

历史厚重的石文化

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原因,在陇南地域文化中,石文化在内容、形式诸方面都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在古氐羌民族后裔聚居的山区,居有石屋、行有石栈、耕有石(梯)田、葬有石棺、祭有石寺、记有石碑的民俗成为陇南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如宕昌县化马峪就有一处远眺仿如一座中世纪罗马帝国城堡式的石垒房屋建筑群的村庄;文县刘家坪乡七姓沟村有一座建于明嘉靖年间的石寺——清凉寺。至于石碑,据考证,它起始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明清之际,碑石琳琅满目,内容繁复多样。粗略估计约有1000余方,散见于城乡各地,其中最著称者,如《西狭颂摩崖》、《耿勋碑》、《新修白水路记》、《重修阴平桥记》等。“解读碑石,就是解读陇南历史”,“它们所显示的生命价值、理性思念、道德操守、人格魅力以及处世态度和奋争精神,无时不激励着世人,成为今人的一面镜子,一个借鉴。”

2022年8月,在天水伏羲文化节举办期间,陇南市组团参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原生态的表演、新奇的艺术种类吸引了无数参观者。参加艺术节的国家、省、市领导纷纷驻足陇南会展前,对陇南的优秀节目大加赞赏。

目前,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生存、保护和发展都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尤其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全市非遗正经历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非遗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农耕(游牧)文明的逐渐削弱,乃至在部分地方的消失,民众生活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的改变,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等等,给一向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文化传统带来了巨大影响,使之逐渐或部分地失却了生存与繁荣的土壤,大批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遗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由于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于消亡,许多有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加快非遗的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采取普查和申报并重、抢救和保护齐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22年,市政府专门下发了《陇南市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安排》,把非遗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对如何保护非遗进行了具体详细的安排和部署,全市非遗保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非遗保护工作牵涉面广,仅靠文化部门难以全面和系统地做好这项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全新工作和重要课题,有关部门今后应设立以文化馆、业务干部为主要成员的非遗保护和普查机构,在组建队伍时充分利用社会人才资源,聘请热心非遗保护事业的有识之士担任普查专家;市上应及早制定出台《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纲要》,并按照《国家汶川地震文化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争取资金建成集收藏、研究、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非遗(民俗)展示中心和传习所,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建立重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老艺人)补贴制度,鼓励传统技艺的传习和保护,扶持资助老艺人带徒传艺,并利用各种媒体和每年6月12日的“文化遗产日”对非遗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大力培育民间艺术旅游景区和民间艺术产业基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非遗文化表演队伍参与全省、全国和港澳地区等文化交流活动,增强民俗旅游吸引力,出版陇南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丛书、光盘系列,拓展非遗传播途径,让更多优秀的非遗文化面向群众和走上舞台,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文化需求,使我市非遗文化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大舞台。

陇南古蜀道散文随笔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诸侯兵会者四千乘”,其中有蜀国参加。从此时算起,古蜀道的出现至少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伟大诗人李白在他的名作《蜀道难》里,开篇就感叹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作为我国古代建造时间最早、存在年代最久、跨越朝代多、沿用时间最长、线路最艰险复杂的古交通要道,曾在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交通史上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蜀道”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蜀道包括全国各地通往古代蜀地的道路。而狭义的“蜀道”通常是指陕西、甘肃连接四川的通道。为了区别陕西与四川的秦蜀道,我们把甘肃通往四川、陕西的古道命名为陇蜀道,以体现它的独特地位和价值。陇南九县区有丰富的蜀道“交通遗存”,尤其是祁山道、陈仓道、阴平道,在秦陇与巴蜀之间,起着关键连接作用,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行政建制或者交通要道而言,在历史上均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古蜀道以翠云廊古柏为代表,实现了道路长程绿化,古道中的悬空栈道结构,是山区道路建设中资金耗费最少、破坏环境最小的方式,古蜀道融合了巴蜀文化、三国文化、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等多种因素。这些特点,都让古蜀道更具有了人文和自然相结合的特点。古蜀道在历史上沟通成都平原至关中平原,融会贯通着沿线不同地域的建筑、文学、民间文化、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成为西部最有影响和最为繁忙的文化与经济交互传播的线路,也是跨越西南与西北最活跃和最兴旺的商贸线路,不仅直接促进了区域间的物流和人际交往,也影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往来。

古蜀道交通邮驿系统及其遗存,也见证了古代中国邮驿制度的高度文明,是人类信息传播方式和古代交通组织的杰出代表,保存着秦汉至今丰富的历史信息,完整地记录了人类交通发展和多元文明融合的历史进程,是人类交通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和文明对话交流的结晶,具有特别的保护传承价值。

清代诗人乔钵有诗赞美:“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中。两旁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阴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休称蜀道难,莫错剑门路。”从此,“翠云廊”成为这条绿色长廊的雅称,而柏树当之无愧是翠云廊的主角。翠云廊以剑阁县城为中心,东南至阆中,西南至梓潼,北至昭化,是古蜀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古柏雄健挺拔,根茎虬结,风姿绰约地守护着不到两米宽甚至已经没入泥土草丛的古蜀道。

据文献记载和科学工作者对现存古柏研究考证以及民间的传说,古蜀道上大规模植树有6次。第一次是秦朝。秦始皇修筑阿房宫,曾在蜀中大量伐木。蜀中百姓怨声载道,秦始皇倡导在驿道旁植树,还下令在全国各驿道种植松柏,以显示天子的威仪。这次植的树称为“皇柏”。据考察,凡胸径两米以上的古柏,树龄约2022多年,应是秦代所植。三国以后,东晋、唐朝、北宋、明朝都重视在古蜀道上种植松柏。如此历经多个朝代,跨越一千五百多年的官方植树行为惊世罕见。历届州官在上任离职时都要登记造册、清点移交,并制定了“官民如山,相禁剪伐”,“偷伐蜀道古柏者格杀勿论”的制度。据考证,翠云廊上有13株古柏树干直径都在2米以上(约五、六人合抱),确实是在三国或更早时期种植,历经岁月沧桑而完好无损。”先秦古蜀道上的.“状元柏”就是这样一棵古皇柏。

陇南存在着大量古蜀道历史文化遗迹,其中最具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有:祁山道,陈仓道,阴平道和陇蜀道。

祁山道

祁山道起于天水,经天水郡、平南、小天水、礼县盐官、祁山、西和长道、石堡、汉源(西和县城)、石峡、成县纸坊、成县城到达徽县城,之后或南下经水阳姚坪翻越青泥岭到陕西略阳,诸葛亮六出祁山,两次就走的这条线路;或绕开青泥岭经徽县大河店、王家河、白水峡到陕西略阳。祁山道北连丝绸之路,南通陈仓道,直达金牛道。祁山道与广义的阴平道之间也有道路相通。如从盐官向西经礼县城后或北上武山马坞与武山县城相连,或西行经礼县石桥、西和大桥、康县太石、平洛到望关;在成县也可以经西狭古栈道、翻越太石山、过康县平洛到望关;在望关既可以经安化到武都与阴平道相接,也可以经长坝、巩集、白马关、大南峪、窑坪出陇南,再经陕西木瓜园到略阳,继续往东到汉中;还可以经长坝、黑马关、咀台(康县城)、岸门口、铜钱、阳坝、托河出陇南,经陕西燕子砭南下四川。

陈仓道

陈仓道途径陇南徽县和两当县境内,留下了非常重要的蜀道文化遗产。陈仓道起于宝鸡西南大散关,经凤县、两当县、徽县后翻越青泥岭直达略阳、汉中,是修建最早的蜀道。陈仓道在两当县、徽县的里程约120公里,特别是徽县的青泥古道更是远近闻名。唐肃宗乾元二年,杜甫入蜀途径青泥岭时,也发出“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泥功山》)的感叹。

阴平道

阴平道为名副其实的川甘捷径,早在汉晋时已经是阴平郡境内之陇蜀通道,三国时魏国大将邓艾经阴平道伐蜀成功更使其天下皆知。当时阴平道起于阴平郡,即今甘肃文县鹄衣坝(文县老城所在地),途径文县县城,翻越青川县境的摩天岭,经唐家河、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清道口,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今南坝镇),与金牛道连接。后来阴平道从文县继续沿白龙江河谷北上经武都、宕昌、岷县、最后抵达临洮(狄道),从成都直接通向陇西地区。

陇蜀道

陇蜀道文化是迄今为止陇南历史文化中内容最丰富、涵盖范围最广、历史影响最深远的重要文化线路。陇蜀道线路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构成陇蜀道路线的城镇、村庄、驿站、栈道、桥梁、码头、寺庙、关楼、古塔以及古代石刻、摩崖造像、书法、壁画、诗歌、游记、名人踪迹、神话传说等内涵丰富的文化元素,还包括山脉、河流、陆地、植被、关隘、珍奇动植物、古老的行道树等和路线紧密联系的自然元素。蜀道文化线路由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静态遗产与动态遗产、可移动文化遗产与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古代文化遗产与近现代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样性要素共同构成,可以说,蜀道就是古代甘、陕、川之间的生命之路、智慧之路、战争之路、邮传之路、贸易之路、石刻之路。通过“祁山道”文化线路把礼县、西和、成县、康县的伏羲文化、秦早期文化、仇池故国、西狭颂、茶马古道等历史文化,把乞巧、春倌等民俗文化,把盐关镇、红川镇、祁山、晚霞湖、西狭、梅园沟等西汉水流域的文化名镇、自然风光等连接起来。通过“陈仓道”文化线路可以把两当县、徽县的果老文化、“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石刻、两当号子等历史、民俗文化,把伏镇、青泥村、云屏、三滩等文化名镇名村、自然风光等连接起来。通过“阴平道”文化线路,可以把文县、武都、宕昌三县的阴平故国、武都故国、宕昌故国等历史文化,把白马人民俗、高山戏、氐羌风情等民俗文化,碧口镇、哈达铺镇、摩天岭、天池、万象洞、官鹅沟等白龙江流域文化名镇、自然风光等连接起来;陇蜀道文化线路(文化遗产)涵盖陇南九县区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生态、生产生活、旅游名胜、风物特产的方方面面,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陇蜀道文化核心是三国文化,以线带点地涵盖陇南的特色地域文化,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泛。可以说,陇南的文化名镇、重要遗址、风景名胜都分布在陇蜀道上。陇蜀道沿线的文化就是陇南特色文化,挖掘、整理、保护和创新陇蜀道文化,就是发展陇南特色地域文化。

近年来,陇南做了许多蜀道申遗工作。陇南参与蜀道申遗的过程,就是对本市蜀道文化价值的挖掘整理弘扬过程,是对蜀道沿线即将消失濒临灭绝的文物、民俗、生态给予抢救性保护的过程,也是为本市打造一条新的具有世界品牌的旅游线的过程。这项工作自2022年启动以来,得到了市内、省内,以及周边广元市、汉中市等地广大蜀道文化专家学者、研究者的大力支持,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就陇蜀道文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撰写了大量陇蜀道文化方面的论文。2022年,陇南将陇蜀道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列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陇南特色文化大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工作布局中提出了“建设陇蜀道文化发展带”的战略构想。

叶非叶,花非花散文随笔

站在四楼的过道上,我看到教学楼天井的小园里,有一棵树开花了,阳光下,灿灿的黄色的花朵在绿叶的映衬下更加惹人注目。

这是什么花呀?以前怎么没见过呢?前几年也没见这棵树开花呀,再细细看一下,想一想,哦,原来这不是花,只不过是大树的叶子,变黄了而已。零零散散的宽大的黄叶,就像花儿一样开在密密的.绿叶间,大概是才开始变黄,叶片上的光泽还没有褪去,所以颜色很鲜艳,也难怪我会把它当作花儿。

我为我的发现感到惊喜,就想与人一起分享,把正在伏案工作的一位同事拉出来,指着那棵树,说:“你看那棵树!”他看了看,说道:“这是什么花,开得蛮好看的!”看到我诡异地笑了,他认真起来,这才发现那花原来是叶子,还对我说:“即使是叶子,那也是好看的叶子!”手掌大的叶片在风中摇曳着,好像在调皮地嘲笑着我们。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里是“一叶黄而知秋来到”。

是花?是叶?叶花难辨。有时事物并不是看到的那么简单,亲眼看到,又能怎么样?有时也要我们再三思量,才能辨出真相。在这个包装过度的社会里,真的要多一分谨慎,多一分留意,不是吗?

或许叶就是花,花就是叶。有谁规定那叶就不是花呢?或许这就是那不会开花的树,开出的花朵呢。待到满树金黄时,那是不是这棵树在秋天里最后的绽放呢?你看,那银杏,到了深秋,一树树灿灿的金黄,谁能否认不是繁花似锦呢?即使是飘落风尘,也会有人如我,把它捡起,夹在书中,倍加珍惜。同样都能给人以美感,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是叶,是花,有区别吗?不是也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么?红红的枫叶更让人惊艳!

亦或叶还是叶,花还是花。历经沧桑的大树,默不作声地站在那儿,看着我们,仿佛在告诉我们:叶就是叶,花就是花,叶为什么要强求花的头衔呢?沽名钓誉,非我所愿。与其无聊地争执,不如去多做一些实事,赶快去挑起各自的责任,完成各自的使命。“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更多的是绿叶,却还是那样一如既往、心甘情愿地作陪衬。

不管是花,还是叶,唯有奉献才是最美的!

伤感散文《生非容易死非甘》

【导读】记得一个冬季的下午和朋友在一起聊天,聊着聊着,一个朋友忽然说了句活着心里压力太大了,只想两眼一闭从楼上跳下去算了。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这是一句感悟其深又多么经典的话啊。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上,无论是达官商贾,还是一介平民,心中都有着说不出的苦衷,也许这就是生活啊,给予每个人都是同样的待遇,让人在享受亲情、爱情、友情的温暖时,也让人承受着悲欢离合。可以说每个人的幸福大致都相同吧,而每个人的不幸却各有各的不幸。

当我们呱呱坠地紧握着双手哭着来到这个世上,好像那是一种前世冥冥之中的约定,来到这个世上实现前世的约定,实现与否对于生命来说都要从起点走到了另一个起点。我们又在或牵挂或安详中离开这个世界。一位西方哲人曾说过:我们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到这个世上,又在亲人的哭声中离开这个世上。人活着也许就是从推开生的大门到再推开死的大门这段距离,所能得到的无非就是自己能够体验的感受和思想吧。每当行走在大街上看到衣衫褴褛浑身散发着臭味的流浪汉在肮脏的'垃圾堆里捡食物吃时,每当在人来人往穿梭的角落处总能看到瘦骨嶙峋、面容憔悴的老人行乞或背负着破旧的袋子满大街捡破烂时,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怜悯,除了怜悯之外还有感慨,这就是生存所迫啊,不然谁会乐意这样呢?!但我还会感慨他们的子女,难道没有那么一点的孝心,我更会感慨这个世上的不平等!中国有多少的贪官开奔驰驾宝马,挥霍金钱如粪土,他们何曾想到过还有多少人处于贫困的水深火热之中,还有多少穷人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孩子需要救济。记得在下雨的一个黄昏,走过热闹大街的拐角处,看见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躲在一个刚好能够遮雨的屋檐下,坐在几个破旧的袋子上(也许那就是自己的所谓的家产了)仰望着天空,我顺时抓拍了这幅图片,每次路过这里总能看见老人在这,也许他把这当成了家了。这个城市没有给他太多的安慰和归宿,然而他却活的那么认真和执着,说不出他是对这个城市的依恋或是对生命的牵挂才让他依依不舍。有时路过看不见老人时,我心里会想老人去哪了呢,然而我所能带给的只是祝福。在异乡流浪漂泊的生涯又有多少的辛酸和痛楚,我经常把自己比喻成一只为生存而忙碌奔波的候鸟,家在何方?家的概念已经模糊成随处可栖便为家了。每次走在繁华的大街上,说不出的悲凉像一阵阵寒风穿透全身,让我止不住的颤抖,眼前的繁华与我无关,我尽管很努力的想挤进这个城市的繁华,却被无数次的扔出来,此时感觉活着是一种触手可及的痛苦,然而这种毒素日夜浸蚀着我的精神和肉体。记得贾平凹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人都不容易,尤其是做得不像个人的时候。看了这句话怎么越想越窝火,越想越悲凉,仔细想想快要奔三的人了,还在随波逐流,竟然落魄到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有的就是随时可移动的空间。仍然生活在美好的想像中却走着艰辛坎坷的道路上。

记得一个冬季的下午和朋友在一起聊天,聊着聊着,一个朋友忽然说了句活着心里压力太大了,只想两眼一闭从楼上跳下去算了。我抬头看看他,他接着又说,真有点不甘心,也不知道为什么,是啊,不知道为什么又不甘心,也许是潜意识里的那种不甘心吧,也许有那么一点点希望,也许有那么一点点牵挂,来慰籍着一颗冰冷的心。我忽然想起郁达夫的一句诗: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真实的体现出人到中年面临生存的压力和身体以及外界的各种压力下的无助和拼命挣扎的写照。生之艰辛,死非甘心,就在这夹缝中生存,就在这濒临死亡处挣扎,就在这生存与死亡的界线上拔河,有的人故意输掉这场比赛,有的人即使坚持到最后还是输掉了这场比赛,因为生的这条路达到终点站就是死,只是这段路途中每个人的长度不一样而已。我从佛家的宿命论中参悟生存的意义,活着无非就是承受其自身痛苦的同时又给生命诠释自身的价值意义。悟懂了便不在是一种悲观,生活是美好的,然而生存却是艰辛的,我就在艰辛的生存中向往着美好的生活。

不过偶尔我还会学学郁达夫老前辈,把钱垫在鞋底下,因为这样可以提醒着我,到底是谁在压迫着我,我也要闹革命,挺直腰板,脚踏下去的有份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