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典语录

描写带典故的句子是汇编3篇

日期:2023年06月03日 分类:经典语录

使用典故的诗句总结

著名美学家王朝闻,朝闻语出《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

马三立:著名相声演员,三立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动,其次有立言,虽久不衰此之谓不朽。

谢冰心,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出自王昌龄诗句:洛阳好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鲁迅:原名周树人,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薄至清:至清取自《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而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浩然出自《孟子》:君子善养浩然之气。

傅楚:语出《孟子· 文公下》: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与?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语也,则使齐傅诸?使楚人傅诺?

马千里:又名马良骥,四川书法家,语出唐韩愈《杂说·马说》:左之有千里马。

易家言:家言出自《史记·大史公·自序》: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序路,以拾遗补缺,成一家言。

孔学思:学思语出《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雨殆。

孙三省:三省语出《荀子·劝学篇》:吾日三省吾身。

徐竹心:竹心出自郑板桥诗句,取虚心节高之意。徐与虚谐音,徐竹心即虚竹心。

张驰:语出《孔记·杂记下》:张而不驰,文、武弗能也;弛雨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斐冲天:冲天出自《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则惊人。

韩三友:语出左诗推李杏疾风一家,松竹梅岁寒三夜。

李宗仁:字德邻,取自《论语》里仁之为美、德不孤,必有邻。

肖春晖:春晖出自唐代孟效《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温知新:出自《论语》温故而知新。

思乡不能归典故诗句

离家越远,浓浓的思乡情涌上心头。关于思想的诗句有哪些呢?

01.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02. 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03.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04.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

05.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0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07.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08.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

09.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10. 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11.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12.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徐淑

13.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萧子显

14.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15.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

16.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欧阳修

17.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

18.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韦庄

19.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

20.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柳永

21.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潆潆。 --张先

22.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

23.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周邦彦

24.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李清照

25.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

26. 马上离魂衣上泪,真自个、供憔悴。 --程垓

27.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

28. 今夜雨,定应化作相思树。 --刘基

29. 离人无语消魂,细雨斜风掩门。 --杨慎

30.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

31. 因思人事苦索绕,离愁别恨,无限何时了? --柳永

32.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33.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苏轼

34.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白居易

35.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

36.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

37.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38.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39.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40.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

41. 这次弟,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

42.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

43.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44.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

45.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范仲淹

46.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47.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范仲淹

48.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

49.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怀。 --白居易

50.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

51.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西游记》

52. 一叶浮萍归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西游记》

53.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

54.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55.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欧阳修

56. 同来玩月人何处?风景依然似去年。 --赵嘏

57. 天长地久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

58. 几时杯重把,昨夜明月行。 --杜甫

59.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杜甫

60.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

61. 家在万里云外,有沙鸥相识。 --陆游

62.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63. 身居异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刘细君

64.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

65.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王实甫

66.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67.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

68. 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温庭筠

69.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白居易

70.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

关于思乡的典故诗句

今夜风声又敲打着我的窗棂,思乡的心犹如一粒浸透了的.种子,无端地膨胀起来。

1、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6、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9、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10、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髦已斑。

1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12、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15、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6、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17、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18、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19、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关于思乡的古诗:

1、《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12、《竹枝》

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4、《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5、《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浅谈古诗词中典故的使用

正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到的是用典。实质上就是使用典故。古人作诗填词讲究无一字无来历,引经据典尤为重要。

典故,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用典,使诗歌显得含蓄而精炼,神韵深远。它对于作品有利有弊。有的作者用典故来炫博矜奇,用典故来粉饰空无内容的作品,他的流弊就很大。有的作者运用人人熟知的典故,用得恰当,能以少量的文字表达极为丰富的意思,言简意赅,能给人以具体、鲜明的印象,并且起到古为今用的作用,这种用典是完全应该肯定的。一般人鉴于用典的流弊,总以多用典故为诫,这有时也是因噎废食之论。我们应该分别对待这一问题,既不能粗率地否定一切用典的作品,也不能一味地认为用典越多越好。这两种看法都不对,前者否定用典,这是忽略了有些典故本身具有思想性;后者则混淆了作品的题材和主题的区别。

下面我就以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两首宋词为例来探讨一下这一问题。

一首是苏轼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 , 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 , 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一共用了孙权、刘裕、宋问帝北魏太武帝(佛狸)、廉颇五个典故,全词不用典的只有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三句。辛弃疾的词以多用典故出名,这首词在全部辛词里是最突出的一首,但是,他用这些典故和一般的文人的用典不同,因为这首词的五个典故,它本身的思想性和作者的思想是紧密相联的,并且这些典故都是京口(今镇江)这个地方的历史典故,是这个京口北固亭怀古里应有的文章。

这首词是辛弃疾六十七岁是被韩托胄起用为镇江知府是所作的。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曾经北伐曹操,刘裕也曾北伐。先灭山东的南燕,后灭陕西的后秦。辛弃疾在孝宗乾道己酉年进《美芹十论》,也主张先取山东。

下片用王玄谟劝宋文帝北伐之事,意思是惋惜文帝不曾作好准备,冒险北伐,以致大败,让佛狸深入南方。这原是为韩托胄而发的,当时韩托胄要一伐金自立大功,不肯听取辛弃疾先作充分准备的劝告。后来果然一败涂地,不出辛弃疾所料。中段回忆自己少年时从北方起义军南来之事。结句以廉颇自比,表达为国效劳的忠心。这时辛弃疾虽任边防重职,但韩托胄并不尊重他的意见,次年他便被劾落职了。

这首词用这些典故,一方面原是这个怀古题目里应有的历史事实,另一方面又是借用历史事实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且拿它来对统治集团作规劝和斗争,这也是用历史经验讽劝当时的统治者,为政治服务。若论这些典故在词里所起的政治性、思想性的作用,可以说,是全宋词中用典的作品最为突出的一首。

尽管它典故用得这么多,但对作品的内容来说,完全是有利无弊,完全是应该肯定的。决不能拿它和一般的文士用典故来粉饰作品相提并论。另一首词是姜夔的《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首词是姜夔年仅二十岁是过扬州是所作,却是他集子里名篇。有人说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几句是冶游狎妓的口气,因而判断它是一首思想性很差的作品。我以为不然。青楼梦好几句化用杜牧关于扬州的诗。杜牧这首诗原是唐人好狎风气下的产物。

一般来说,作品里所用的典故,原本和作者本身的思想内容是一致的。但也只是一般情况,通常而论,不能一概而论。有些作品不能因为它所用典故的思想性而连坐这篇作品的思想性。这种情况在古典文学里司空见惯,随便举个例子,杜甫诗:远愧梁江总,还家尚黑头。江总在当时是一个没有品格的文人,我们就可以据此就贬低杜甫这首诗的思想性吗?辛弃疾的《鹧鸪天》:书咄咄,且休休。咄咄书空用殷浩故事亦复如此。姜夔在南渡兵火之后,写了这首凭吊扬州的词。凭吊扬州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它在唐代的繁华。繁华是扬州的历史特征,杜牧的诗对这方面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饿,所以历代文人借它作典故用。姜夔用青楼梦好几句,也正是为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写荒凉景象的句子作反衬,不能因此就说它的思想性就差。高中语文课本孔尚任的《哀江南》的《余韵》一出,回忆金陵亡国前的情况有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这里也有冶游狎妓的.句子,我们不能因此就贬低它的感慨民族兴亡的思想性。

姜夔《扬州慢》的主题思想,他在小序里就用黍离之悲一句点明。那是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当我们读这首词时,首先被感动的是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是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几句。这是表达主题的文字。它用杜牧的青楼梦好几句,知识这个主题的反衬材料,同样的材料可以为不同的主题服务。我们不能因为它所运用的材料的思想内容是该批判的,便连坐整篇作品。因为评估一篇作品的思想性,主要的是它的主题思想,而不是它的材料。

固然,这首词有它的局限性。张孝祥写的《六州歌头》,在当时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而姜夔这首词的感情毕竟与张孝祥的《六州歌头》不同,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政治地位和生活感情不同。姜夔在南宋只是一个落拓江湖的高人雅士,不是属于社会反抗势力一面的人物。这首词有局限性,但若因它借用杜牧的典故而认为它的思想性很差,是不妥的。运用典故,是古典文学创作常用的一种方法,用典的恰当与否,对作品思想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但必须从整体去看,决不能一概而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