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小说中厨房的句子精选90条
日期:2023年07月08日 分类:经典语录
感悟厨房散文
民以食为天。如果说生产了五谷杂粮的广褒土地成为了人类繁衍的襁褓,那么波澜不惊的厨房则可称为人类的摇篮了。
厨房,是每个人都离不开却不一定是每个人都常去的地方。几十年中我是极少去厨房的。
除了一般果腹意义上对厨房的了解外,对厨房包括厨艺的认识源于读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也知道陆作家因写了此书去饭店,厨师惧其名声以及深谙厨艺之道而拒服务的故事。虽然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如今仍对美食家朱自冶以及掌握独门绝技的厨师和色香味俱佳的美食珍馐记忆深刻。朱自冶对吃孜孜不倦,不懈追求,厨房、餐桌、美食如三处美景拌住了他的`双脚,留住了他的身影,与之魂魄相融相亲,构画出了超级“吃货”的奇特人生风景。
真正体味厨房是近几个月的事情,爱人膝盖染疾,走路受限,我便走进了厨房。从做米饭、挂面汤到拌黄瓜、炒鸡蛋开始了厨艺生涯。
刚开始笨手笨脚地边请教爱人边忐忑地舀米、择菜、切菜、芡锅、看火候、闻味道,直到饭菜上桌,心才略有所获,可又担心口味如何,便问家人咋样?大人孩子都给面子,连声说不错。我知道,大家并未说实话,只是觉得我新人上灶,不容易罢了。由此便想起了《新嫁娘词》: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谴小姑尝。那位不自信新娘的心里是否和我有相似之处呢?
术业有专攻,事事皆学问。任何事都是看着容易,做着难,而要做好则更难了。做饭菜亦如此,时间稍长,感触尤深,但是,随着时日增长,实践多了,自觉有所进步,于是,对厨艺的认识也愈加深刻起来。
用心做,会日有所长。由开始的担心拘谨,到坦然为之,不耻下问,逐步总结,渐渐成长,会感到入门的踏实,进步的欣慰,当简单的饭菜摆在桌上,有凉有热,有荤有素,颜色不同,味道迥异,会用看孩子的眼光一个个看过来,又如自己的心声变成了文字落满了纸张般满足。
把握好关键,是需长久历练的。饭有水当家,各种饭,包括面饭、米饭等用水多少决定软硬、暄腾与否;而菜则强调“盐为百味之王”,多少佐料下锅,少了盐则索然无味,前功尽弃,而盐放多了自然压盖了其它味道,成了一味菜。如今,讲究少盐清淡,对盐的把握则更需精准起来。火候把握永远是重点,尤其是做菜,经历着生熟咸淡的一般考验的同时,对自己来讲,面对火候则是一个更大的难题,什么菜,什么时候大火轰,什么时候小火熨,大火多长时间,小火多长时间,乃至什么程度为大火,什么程度为小火,脑子里全无概念,诸问题如绵延的山般横亘于眼前。问家人,查菜谱,看电视厨艺节目,能起到提示引领,而会意却不可言传的环节则只能在学中悟了。
时间在推移,日子的步伐在不紧不慢中迈着,世上的一切都在自然地积累或丢失着……
自己的厨艺在厨房里变化着成长着,亦感悟着。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周而复始,厨房成了食粟起点与终点,循环中,下厨房的人不厌其烦,侍弄着锅碗瓢盆,平凡中体现着勤劳与无私,食者无论在家或在外都应当尊重他们的辛苦劳作,切忌动辄挑剔与不屑。尤其不下厨房、不懂厨艺的人,更不要轻意挑三拣四,乱发不满与异议。家里人,应该知道并理解长年与厨房为伍的亲人的不易。切莫小看或忽视了为你备好一日三餐的人。
厨艺如学海亦无涯。在“吃货”遍布的现时,掌握了厨艺、尤其是称为了“师级”的人,已然为人中“魁首”,工资早以上了五位数,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厨子”了。即使非谋生手段,有了炊锅弄灶的本事,犹如懂了些“琴棋书画”,使人更丰富,更有内涵,人生及社会价值陡升。在家庭,男人下厨房也成了一种“范儿”,不再是低微之举,来了客人献上一两道“拿手菜”,更是锦上添花,赢得一片喝彩!
小厨房,大天地,想为者,有可为。斗室内,一个人,油盐酱醋任勾兑,锅碗瓢盆听指挥,食材由生变熟,由生变香,由多味变美味,这种过程是独有的、独特的、也是享受的。在幽静的角落,一个人的锅碗瓢盆交响曲,自己的神思创意恣意飞扬,慢慢又快快的时光陪着你走过……由此,想到了著名作家张贤亮的小说《绿化树》中主人公章永璘争取到一面墙休息时的愉悦与幸福,面墙而睡,章永璘是那样的暇思无限、欢愉无涯。而此时,你却是整个厨房的主宰,是一个世界的主人——我的厨房我做主,真可谓劳动着亦快乐着……
如此说来,下厨房并不意味着简单枯燥,事由心生,心思一转,它就成了长厨艺、练性情的好去处了。年轻人下厨房,摒燥气增耐心,艺不压身,不惧人生来日方长;年长人下厨房,锻炼身体,活跃思维,延缓衰老。若家里一时缺人手,出得厅堂入得厨房,能做饭亦能做菜,接下来高声感叹一语:廉颇老矣,尚能饭(做饭菜)!生活,便会更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