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典语录

易水送别诗句的意思汇集100句

日期:2023年07月20日 分类:经典语录

易水送别诗歌翻译赏析

《易水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骆宾王。其全文古诗如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前言】

《易水送别》是初唐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诗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并借咏史以喻今。整首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

【注释】

⑴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燕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地点。《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⑵此地:原意为这里,这个地方。这里指易水岸边。

⑶别燕丹:指的是荆轲作别燕太子丹。

⑷壮士: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勇士。这里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

⑸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冠:帽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⑹昔时:往日;从前。《东观汉记·东平王苍传》:“骨肉天性,诚不以远近亲疏,然数见颜色,情重昔时。”

⑺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

⑻没:死,即“殁”字。

⑼水:指易水之水。

⑽犹:仍然。

【翻译】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赏析】

公元679年冬,骆宾王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他对自己的际遇愤愤不平,对武则天的统治深为不满,期待时机,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可是在这种时机尚未到来之前的那种沉沦压抑的境遇,更使得诗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于易水送人》一绝就是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这种心境。

第一联“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道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此时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但是,诗的这种写法却又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的内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怀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此刻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从而为下面的抒情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气氛。

第二联“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这首诗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诗尾的“寒”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因意构象,用象显意。景和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情和意,是诗人对客观对象在审美上的认识和感受。诗人在自然对象当中,读者在艺术对象当中,发现了美的客观存在,发现了生命和人格的伟大表现,从而把这种主观的情和意,转移到客观的景和象上,给自然和艺术以生命,给客观事物赋予主观的灵魂,这就是诗歌创作和欣赏当中的“移情作用”。“寒”字正是这种移情作用的物质符号,这是此诗创作最为成功之处。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诗人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大孤独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

这首诗题为送别,可又没有交待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但“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壮别场景如在眼前。所咏的历史本身就是壮别,这同诗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别均为易水河岸,在地点上也是相同的。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最后统一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全诗融为一体。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诗的构思是极为巧妙的。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这首诗题目虽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读者送的是何许人。然而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至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佗傺失志,身受迫害,爱国之志无从施展。他在送别友人之际,通过咏怀古事,表达对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托自己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

全诗以强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炼的手法,摆脱了初唐委靡纤弱的诗风影响,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易水送别的扩写作文

导语:白衣白冠一片素装,为易水平添一道肃穆的风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扩写的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扩写作文一:

北风寒,冷彻心骨;萧萧声呼悲于天地,撼人肺腑。此地一别离,再无相见日,必终成功,以报太子之期望!太子、臣下、宾客、士人皆服白衣而坐。雪白的一片,对映着沧蓝的一片易水,冰天冷月,残阳似血,马嘶声咽,北雁鸣空绝。英雄也落泪。高渐离击筑,刺客和而歌,壮醒千古,悲响千里。悲歌未彻,啼哭一片。太子黯然,泪水顺颊而下,起坐曰:“荆轲,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愿汝击杀贼赢政与殿上,以解吾燕国之困,重振吾燕人之雄风!”答曰:“诺。”西风凛冽,风吹之地亦是覆灭之地。西望咸阳,凄怆悲凉。太子默然坐。高渐离变调,突转为悲伤之曲,士人泪渐满亭。刺客倚歌而和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燕地的冬日,易水的凉冻,但更冷的是送行者的心。后人骆宾王有诗曰:“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曲罢后终须一别。友人高渐离收乐而起,谓荆轲曰:“永远为汝兄弟!吾与汝今日一别,永不相忘!吾在此候你凯旋归。”表情庄重,神态严肃。荆轲竟泪然:“人生有一知音,有一知己,有一良友,再有何求?”妻前跪,泣曰:“吾等信任汝,吾等以汝为豪。吾子之父为一代英杰,为其树立好榜样!”语音悲涩,凄苦婉绝。 荆轲默然,泪痕满面,低声嘱道:“为吾好好照料之!”妻宛然而应。初始昼漫天,此时云半边。风动,煞冷,天地白茫茫一片。衣冠在雪中映,更显得苍白。后人辛弃疾有词描写:“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民臣皆与轲道别。闻轲重负国家之存亡重任,不由得肃然起敬。一人命换燕国之存,此乃重国家而轻私人之思也。臣下无不感激涕零,难以停泪。宾客有轲旧友,嚎啕大哭。白衣群动,哭声悲人。轲走出亭外,决心已下。端酒谓众人曰:“最后一杯酒,饮完终须走。”举杯一干而尽。宾客亦举杯,一饮而毕,但却不知其滋味,亦不知其含多少泪水。轲远望西方,手隐匕首,怆然而又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举手抱拳对众人,飞地一上马,驾马奔去。马嘶声裂,刺客远去。无一眼相望回首,无一次低头退缩。北风再大,又能如何?视死如归,真男人也!背负使命,必须成功!众人却欲随其后,太子拦,曰:“真壮士也!吾以此事嘱轲,必无忧矣!然汝等莫从。愈从,悲愈盛,泪愈多!”说罢,端酒浇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众人望眼西方,只见车儿愈去愈远,直至最后消失在寒风里。悲伤、担忧、企盼交织在一起,离别的伤痛永叙不尽。正是:易水边,白雪地,北风紧,四围飘絮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悲伤填胸臆,让这些宾客众人如何禁受得起?

扩写作文二:

荒原上一道碧蓝的伤口在干燥的平原上蜿蜒而过。深秋的风带着特有的决绝萧瑟,已有一丝仲冬的冷冽。零落的枯草模糊在被风吹卷起的沙曼后在摇曳中艰难地站立。越是靠近这道伤口,枯草就越是密集,依稀辨认出草原是芦苇荡的尸体。 易水,这道割碎莽原的巨大伤口,此时正以哺育者的身份给予这几死的土地微暗的希望,却在深秋的风中升腾起刻骨的冷意。河面远看静默无波近看波涛汹涌。 突然一个浑厚的男声平地想起,如同碧空旷野一只孤雁展翅冲天——“风萧萧兮易水寒。”随之几百个男声共和道:“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句唱完,高渐离十指翻飞,骨节敲击出一串有力的音符。然后恍若从美好的遥远的过去而来的鼓点慢慢走近颤动了风,隐隐躁动不安一如此时人们的心情。 易水河畔,几百士兵傲然伫立,唱出这雄壮的道别歌。风灌满他们的衣衫,衣袂飞扬猎猎作响。啪——地上洇开一点湿迹。随之啪——啪——下雨了么?原是戍边男儿不轻弹的泪水此刻清清亮亮地从他们坚毅的脸庞丄滑下。秦军压境,家园将灭,壮士一去凶多吉少,便是事成而归又能带来几日安宁?他们深知他们身后拼尽性命也要守护的东西的价值。温柔的妻在落日的余晖里盼他回家,麦田里幼子偷偷别过去偷笑的小脸……他们无法想当这一切美好被碾碎的那一天。所以他们死死地抓住这唯一的希望——荆轲。就算着希望微弱渺茫。 “荆卿。”一碗酒在一双不安的手里泛起不安的涟漪,太子丹将目光从酒盏上缓缓移至对面人脸上,“我敬你。”触及到的是一双波澜不惊的眸子。刺客冰冷的眼睛如同两颗坚硬的玻璃珠,线条鲜明的唇抿的一丝不苟。他端起一碗酒,略一点头,一饮而尽。随即两只碗被狠狠地摔碎在地上发出利落的`绝响。 回头而去的一刹,雄壮的歌声亦带了悲戚。荆轲眸子里的冷然倾颓流散随即又被重新树起。 风依旧在荒野畅通无阻发出空旷的声音,易水依旧冰冷彻骨有着汹涌的内里。悲壮的歌声在旷野上回响。太子丹哭倒在地上。碎裂的酒盏发出锐利的光静止成无尽的等待。 只是绝尘而去的刺客,却终是,再也没有回头。

扩写作文三:

公元前227年。深秋时节的一个上午。燕国境内,易水边上。

萧萧的秋风卷地而来,扫荡着大地上的一切生机,原野上草枯黄了,树叶稀落了,易水瑟瑟缩缩流淌着,一队大雁掠过长空,向南飞遁,甩下几声哀鸣。天地间更显得空旷冷寂。

辘辘的车轮声由远及近,一行数十人向易水驶来。白衣白冠一片素装,为易水平添一道肃穆的风景。

这是一支送别的队伍。燕太子丹的莫逆之交荆轲,受丹的重托,今天要涉过易水,前往秦国,去与那行将完成统一大业的秦王嬴政展开一场孤注一掷的较量,冀此来挽救燕国的危亡。

太子丹亲临易水来为他送行,高渐离宋意等志同道合的朋友也都来为他送行了。

斟满一爵酒,太子高举过头,白色的长袖在风中飘拂,“荆卿,燕国就托付于君了。我代表燕国父老谢谢你。”太子神色凝重,字字肺腑。

“荆轲谨记。”荆轲一饮而尽,抱拳致意,坚毅的面庞映照着灿烂的秋阳。

“诸君,易水为证,今天我们在这里为荆卿饯行;来日凯旋,我们在这里为恩卿洗尘.”霎时,别离的音乐响起,高渐离击筑领衔,悲凉的变徵之声弥漫在易水上空,“风萧萧兮易水寒,荆卿挺身兮赴国难,风萧萧兮路漫漫,壮士仗义兮出乡关,风萧萧兮关山险,盼君平安兮奏凯旋……”宋意等朋友和乐高歌,声声含泪。

“风萧萧兮徵调传,诸君情意兮薄云天,风萧萧兮骥鸣远,士为知己兮死无憾……”一腔知遇之恩,感激之情,荆轲与肝胆相照的朋友倾吐心声 。

满座掩面涕泣,泣下沾襟。

音乐由变徵而转作羽声,铿锵有力似铁骑突出,刀枪铮鸣,为勇士壮行。

只见荆轲大踏步上前,面向易水,面向太子丹,面向满座好友深情地长揖,然后长铗在握,引吭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别,凌厉万里兮越千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声声铮铮铁骨,字字热血沸腾,成为易水上空华夏大地回荡千古的壮士绝唱!

不复回,是此行最坏的打算。荆轲深思熟虑之下,是做好两种准备的:上策者,生擒嬴政订立秦燕互不侵犯条约;如果失败,则与秦王同归于尽。

这时太子丹挥挥手,从人奉上两个精致的黑漆木匣,这是为觐见秦王准备的厚礼:匣中分别装有樊於期老将军的头颅和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地图内严严实实裹着一把锋利无比的匕首,这是燕太子丹特为刺杀秦王而重金求购的,又用剧毒为之淬过火。届时,贪婪的秦王定会迫不及待的看图,图穷则匕首现,荆轲一个眼疾手快,秦王身体不管何处被刺,都会不治身亡。

太子丹郑重的一一接过木匣,又郑重地分别交付于荆轲及同行的助手秦舞阳。

“荆卿,千万保重,一定回来……”

“太子保重。后会有期!”

“舞阳,此次非比寻常,千万小心谨慎,要唯荆兄马首是瞻。”虽然秦舞阳十二岁便敢杀人,以勇猛闻名一方,但临了太子还是不免有点担心。

“遵命。请陛下放心。”舞阳作揖。

扫视秦舞阳一眼,荆轲脸上不禁掠过一丝阴云。对太子丹给他安排的这个搭档,他十二分的担心。因为他根本不了解秦舞阳,也没有合适的机会来考察他。他本来胸有成竹地等待着远方的一个朋友。这个朋友胆识皆备,剑术精湛,且素来与他配合默契。冷静谨慎是他一贯的作风,他非常清楚,进入凶险莫测的强秦行刺秦王,任何一个细节都不允许出现纰漏,这样才有胜算的可能。但同时,他也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燕太子丹的急于求成,怀疑催促,使他无法保持一贯的理智。只好接受太子丹给他配备的这个助手,有些仓促地提前动身了。

慷慨的羽声仍在易水上回荡。

荆轲登上四匹白色骏马驾辕的车----这是太子丹的车驾——骏马嘶鸣,车轮滚滚,卷起一袭黄尘。

太子丹肃立,众友人肃立,目送着荆轲的身影越来越远……

慷慨的羽声仍在易水上回荡,易水寒波涌起……

《客至》诗歌翻译及赏析

【原诗】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注释】

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唐人对县令的称呼。

舍:指家。但见:只见。此句意为平时交游很少,只有鸥鸟不嫌弃能与之相亲。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

市远:离市集远。兼味:多种美味佳肴。无兼味,谦言菜少。樽:酒器。旧醅:隔年的陈酒。樽酒句: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

肯:能否允许,这是向客人征询。余杯:余下来的酒。

花径:长满花草的小路。

【翻译】

客至

杜甫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

离市太远晚餐中没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若肯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剩下的酒。

【赏析】

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仿佛看到作者迎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杜甫《宾至》、《有客》、《过客相寻》等诗中,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宾至》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有客》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反转来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情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以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显出特点,吸引着后代的读者

送别诗赏析

送别诗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赏析

崔琼《东虚记》说这首诗作于隋炀帝大业(605-617)末年。一、二、四句垂、飞、归押平声韵,平仄完全符合近体七绝的要求,是一首很成熟的七言绝句。明人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说:庾子山《代人伤往》三首,近绝体而调殊不谐,语亦未畅。惟隋末无名氏‘杨柳青青……’,至此,七言绝句音律,始字字谐合,其语亦甚有唐味。右丞‘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祖也。 题目是《送别》,全诗借柳条、杨花的物象寄寓惜别、盼归的深情,凄婉动人。柳丝飘飘摇摇,饶有缠绵依恋的情态,故早在《诗经》中,已将杨柳与惜别联系起来:《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历代传诵,脍炙人口。柳,又与留谐音,故折柳赠别以寓挽留之意,从汉代以来便成为一种风俗。形于歌咏,北朝乐府民歌中的《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已饶有情韵。在南朝、梁简文帝、梁元帝、刘邈等人的'《折杨柳诗》,也各有特色。然而在唐代以前的咏柳惜别之作,还要数隋末无名氏的这一篇最完美。

首联上句写柳条、下句写杨花(柳絮),读起来流畅自然,有如天造地设,略无人工雕琢痕迹。然而稍作分析,便发现词性、音调、意象、情思,又无一不对,实在是异常工丽的对偶句。看来作者已懂得调整平仄,上句开头之所以不用柳条、柳枝、柳丝,是因为第二字应是仄声。改用杨柳,柳是仄声,却未能表现柳条。而继之以青青着地垂,则万丝千条,便展现于读者眼前。着地,状柳条之长,把读者的视线由树梢引向地面。垂,表静态,以见风和日暖。青青,既写柳色,亦点时间。柳色由鹅黄而嫩绿而青青,则时间不断流逝,而今已是暮春了。

上句用青青着地状柳条之垂,下句用漫漫搅天状杨花之飞。杨花十分轻盈,如果风力较猛,便向一个方向急飞;如果风力甚微,便无依无傍,忽高忽低,飘来飘去。这里所写的正是日暖风和之时的景象。漫漫,写杨花飘荡,无边无际;搅天,写仰望所见。天空都被搅乱,则杨花之多,不言可知。由此联系上句,便知青青杨柳,并非三株五株,而是夹路沿河,傍亭拂桥,处处可见。于是,合一、二句看:由上而下,所见者无非柳条青青着地;由下而上,所见者无非杨花漫漫搅天。而离愁别绪,也随之弥漫于整个空间。

第三句,紧承前两句,双绾柳条与杨花,却来了个出人意外、惊心动魄的转折:柳条折尽花飞尽!杨花再多,终归要飞尽的,这是自然规律。而万树柳丝,即使天天折,又怎能折尽?这两者合起来,无非是通过时间的推移,表现离别之苦、怀人之切。联系第四句,则无限情景,都可于想象中闪现于读者眼前。

借问行人归不归?这一问,并不是面对行人提出的。怎见得?首先,第一、二两句与第三句之间,分明有一段时间距离。送行之时,即使俄延很久,也不可能把青青着地的柳条一股脑儿折尽,更不可能一直等到漫漫搅天的杨花全部飞尽。其次,临别之时,只能问行人几时归,怎好问他归不归?那么,又该如何理解呢?不妨先看王维的《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前两句写送行之后回到家中,后两句写回家之后的心理活动或自言自语:明年草绿,他能不能回来呢?

胡应麟说隋末无名氏的这首诗,王维的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祖之,确有见地。当然,祖之不等于照搬。按照王维的思路读无名氏的诗,可以理解为:前两句写送行时情景,后两句写送行后的心理活动或自言自语:等到柳条折尽花飞尽之时,行人能不能回来呢?这也算讲通了、然而时间太短,才送走不久(顶多不过二十来天),就盘算他归不归,在现实中完全有可能,而形诸诗歌,就缺乏艺术魅力。优美的诗章,一般能够使人从已经写到的东西联想到没有写到的东西,即所谓言外之意、象外之象,五、七言绝句之类的小诗,更有这样的特点。细玩无名氏的这首诗,送别应在去年(或者更早),送别之时,柳色初青,于是折柳相赠,约定明年此时归来。好容易盼来归期,天天到送别之处去等,眼看柳条由初青而青青着地,杨花由初绽而漫漫搅天,又眼看柳条被那些送行者今天折、明天折,以至于折尽,杨花又逐渐落地入池,以至无踪无影,而行人还不见归来。至此,不禁从内心深处发出疑问:行人啊!你究竟回来呢还是不回来。

如果这样理解符合诗意的话,那么这便是一首怀人诗。《送别诗》这个题目是别人加上去的,无名氏的诗,往往有这种情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