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题名古诗句精选200句
日期:2023年09月07日 分类:经典语录
元稹《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
元稹《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以明丽活泼的春色透露诗人此时此地轻松愉快的心情,以景结情,余味无尽。下面是全诗及赏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西归绝句1(十二首之二)
五年2江上3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4。
两纸京书5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6。
【注释】
西归绝句:元和五年(810)元稹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八年(813)徙唐州从事,十年(815)春,自唐州还长安。《西归绝句》即返京途中所作。
五年:元稹自元和五年被贬,十年还京,先后共五年。
江上:指江陵。
武关:在今陕西商县东。
两纸京书:作者自注说:“得复言、乐天书。”
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
【白话译文】
版本一
多年江上的生活风蚀了容颜,今日到了武关才终于如沐春风一般。在水边不断读着京城的来信,商山上仿佛也开满了桃花。
版本二
五年来在江边的艰苦生活让容颜变的苍老残损,今天终于收到了如春风一般的好消息。在水边阅读京里友人寄来的信,只觉得商山上的桃树全开满了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元稹自唐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奉召还京途中。诗题下原注:“得复言、乐天书。”诗中抒发的便是归途捧读友人书信的兴奋喜悦之情。
【赏析】
诗的首句“五年”忆昔日之愁。诗人本在帝都长安任监察御史,由于得罪权贵,元和五年(810)被贬为职位卑微的江陵府(府治在今湖北江陵)士曹参军。人世间的屈辱沉沦,长江边上的风风雨雨,使他身心交瘁,不由得发出“五年江上损容颜”的慨叹。
次句“春风”露今日之喜。诗人奉召还京,沿唐河,浮汉水,越武关(在今陕西省商县东),溯丹河,水陆兼程,时序又正是春天,更觉喜出望外,心情舒畅。“今日春风到武关”,蕴含着双关的意思,一是指自然的春风,二是作者奉诏回京,途中又接到两位朋友的书信时的喜悦。可见,此句诗正是在叙事中衬出诗人此时欣喜的心情。
一、二两句,直叙其事,遣词造境平而无奇。然而,三句“临水”一转,顿起诗情;四句“小桃”一结,更饶画意。原来,诗人欲以巧胜人,故意先出常语,而把力量用在结尾两句上,终使诗的后半部分胜境迭出。
奉召西归,是一喜;途中又接到李复言、白居易寄自长安的书信,更是一喜。君恩友情,交织心头,这就加添了“两纸京书”的感情容量。“临水”二字一点,全诗皆活,意境毕呈:清清流水,照见了诗人此时欣喜的神色;粼粼波光,映出了诗人此刻欢乐的心情。诗中不着一字,而诗人捧读音书时盼归念友的那种急切、兴奋、激动、喜悦的情状,跃然纸上。试想:如果把“临水读”,改成“舱内读”或“灯畔读”,那诗中的气氛情韵、意境就完全不一样了。
结句又偏不进一步从正面写喜悦之情,却一下子跳到商山(今陕西省商县东)小桃花树上,以景语收住全篇。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猛一抬眼,忽见岸上嫣红一片,惊喜中不禁吟出:“小桃花树满商山”!这桃花,开在山上,也开在诗人心田。至此,全诗戛然而止,画面上只留下一片花光水色。不言人的心情如何,只用彩笔点染商山妍丽春色,而人的愉快之情已自流露。
这首诗以叙事抒情,以写景结情,别有一种独特的风致和情韵。临水读,见桃花,是诗人这次春江舟行中实有之事,并非故意造境设色。然而,诗人摄取这两个特写镜头,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特定场合下的特有心情。诗句清而不淡,秀而不媚,柔和隽永,色调和谐,成功地显示了这首绝句所特有的一种清丽之美。
拓展阅读:《梁州梦》元稹
梁州梦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创作背景】
此诗为《使东川》二十二首之一。时在公元809年(唐元和四年)元稹监察御史任上。诗前注云:“是夜宿汉川驿。梦与杓直、乐天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吏已传呼报晓矣。”唐代诗人广交游,重友谊,例多酬唱赠答之作。但若论彼此私交甚深,历时之久,唱和之多,则无出元白右者。“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白居易)“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元稹)双方以诗代柬,形影相随,泪笑歌哭,情同身感。此番元稹使东川。仍不绝诗柬往还,白居易有和作十二首。当元稹在兴元府作《梁州梦》当天,白居易在长安也写了《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李十一即李杓直,他们相携同游曲江、慈恩寺,触景生情,念及元稹;而元稹亦竟梦魂相随,千里神交。诗与本事“合若符契”,这简直可写入唐人传奇了。《聊斋》之“三梦记”一类故事,就受到这一本事的`启迪。
【赏析】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醒时萦绕心头情事,由于压抑往往变得更为强烈,便借梦境或幻觉来表现,这就是所谓潜意识。《牡丹亭》的“惊梦”,杜甫的《梦李白》,都是此种潜意识作用,文学上屡有反映。
此诗为元稹感梦而作。第一、二句“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写入梦。元稹与白居易中进士后又同于公元303年(贞元十九年)制举“拔萃”登科。按唐朝惯例,进士录取放榜,皇帝即在曲江赐宴,然落登慈恩寺大雁塔题名留念。曲江、慈恩寺向为长安名胜,平时更少了骚人宴饮,墨客流连。元稹和白居易也曾有多次游寺。此诗先把往昔经历的画面剪辑成梦。慈恩寺为高宗李治纪念生母长孙皇后所建,有十三院落。“院院”不仅加强“景深”,也深化了偕游情趣。此是虚景,虚中有实。三、四句“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写出梦。伴随亭吏的吆喝,画面从慈恩寺梦中情景,转为梁州驿亭醒时惊觉。此是实境,实中有虚,前后相映成趣。“排去马”为此诗艺术构思关键,上承“院院游”盎然游兴,下承惊醒时索寞意绪,先让时间交迭产生错觉,又把空间拉开扩大距离。此种“大跨度”“大写意”结构方法,具有跌宕对比的强烈艺术效果。
此诗平平叙事,无惊人之笔,委婉情致全蕴蓄记叙中,体现唐诗“本色”特点。王昌龄《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首两句也是平谈叙事,不见感情起伏。第三句“更吹羌笛关山月”,为战士独坐所闻,叙事是顺接,感情则急转。至第四句“无奈金闺万里愁”,那突至猝发的跌宕变化,迷漫而不可排遣的两地思念,迅速笼罩住整个抒情画面,城堞、秋风、黄昏、羌笛顿时有了活跃的生命与跳动的旋律,前人所谓“气象”“兴趣”大抵指其浑成、真挚而言。元稹“忽惊身在古梁州”,也同样表现了浑融真醇情性与蕴藉无尽风流。
《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元稹
元稹的《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以明丽活泼的春色透露诗人此时此地轻松愉快的心情,以景结情,余味无尽。
西归绝句1(十二首之二)
五年2江上3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4。
两纸京书5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6。
【注释】
西归绝句:元和五年(810)元稹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八年(813)徙唐州从事,十年(815)春,自唐州还长安。《西归绝句》即返京途中所作。
五年:元稹自元和五年被贬,十年还京,先后共五年。
江上:指江陵。
武关:在今陕西商县东。
两纸京书:作者自注说:“得复言、乐天书。”
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
【白话译文】
版本一
多年江上的生活风蚀了容颜,今日到了武关才终于如沐春风一般。在水边不断读着京城的来信,商山上仿佛也开满了桃花。
版本二
五年来在江边的艰苦生活让容颜变的苍老残损,今天终于收到了如春风一般的好消息。在水边阅读京里友人寄来的信,只觉得商山上的桃树全开满了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元稹自唐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奉召还京途中。诗题下原注:“得复言、乐天书。”诗中抒发的便是归途捧读友人书信的兴奋喜悦之情。
【赏析】
诗的首句“五年”忆昔日之愁。诗人本在帝都长安任监察御史,由于得罪权贵,元和五年(810)被贬为职位卑微的江陵府(府治在今湖北江陵)士曹参军。人世间的屈辱沉沦,长江边上的风风雨雨,使他身心交瘁,不由得发出“五年江上损容颜”的慨叹。
次句“春风”露今日之喜。诗人奉召还京,沿唐河,浮汉水,越武关(在今陕西省商县东),溯丹河,水陆兼程,时序又正是春天,更觉喜出望外,心情舒畅。“今日春风到武关”,蕴含着双关的意思,一是指自然的春风,二是作者奉诏回京,途中又接到两位朋友的书信时的喜悦。可见,此句诗正是在叙事中衬出诗人此时欣喜的心情。
一、二两句,直叙其事,遣词造境平而无奇。然而,三句“临水”一转,顿起诗情;四句“小桃”一结,更饶画意。原来,诗人欲以巧胜人,故意先出常语,而把力量用在结尾两句上,终使诗的后半部分胜境迭出。
奉召西归,是一喜;途中又接到李复言、白居易寄自长安的书信,更是一喜。君恩友情,交织心头,这就加添了“两纸京书”的感情容量。“临水”二字一点,全诗皆活,意境毕呈:清清流水,照见了诗人此时欣喜的神色;粼粼波光,映出了诗人此刻欢乐的心情。诗中不着一字,而诗人捧读音书时盼归念友的那种急切、兴奋、激动、喜悦的情状,跃然纸上。试想:如果把“临水读”,改成“舱内读”或“灯畔读”,那诗中的气氛情韵、意境就完全不一样了。
结句又偏不进一步从正面写喜悦之情,却一下子跳到商山(今陕西省商县东)小桃花树上,以景语收住全篇。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猛一抬眼,忽见岸上嫣红一片,惊喜中不禁吟出:“小桃花树满商山”!这桃花,开在山上,也开在诗人心田。至此,全诗戛然而止,画面上只留下一片花光水色。不言人的心情如何,只用彩笔点染商山妍丽春色,而人的愉快之情已自流露。
这首诗以叙事抒情,以写景结情,别有一种独特的风致和情韵。临水读,见桃花,是诗人这次春江舟行中实有之事,并非故意造境设色。然而,诗人摄取这两个特写镜头,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特定场合下的特有心情。诗句清而不淡,秀而不媚,柔和隽永,色调和谐,成功地显示了这首绝句所特有的一种清丽之美。
拓展阅读:《得乐天书》元稹
得乐天书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赏析】
元稹于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旧历三月贬谪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当年八月,他的挚友白居易也从长安贬谪江州(今江西九江)。相同的命运把两颗心连得更紧。元稹的谪居生涯是很凄苦的。他于闰六月到达通州后,就害了一场疟疾,差一点病死。瘴乡独处,意绪消沉,千里之外,唯有好朋友白居易与他互通音问。他后来写的.长诗《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的序言中,追述了通州期间与白居易的唱酬来往。序文最后说:“通之人莫可与言诗者,唯妻淑在旁知状。”所谓“知状”,指知道他与白氏诗信往返,互相关切的情状。这段话,对读者理解这首诗,很有帮助。
这是一首构思奇特的小诗。题目是《得乐天书》,按说,内容当然离不开信中所言及读信所感。但诗里所描绘的,却不是这些,而是接信时一家人凄凄惶惶的场面。诗的第一句“远信入门先有泪”,是说,诗人接了乐天的江州来信,读完后泪流满面。第二句笔锋一转,从妻女的反应上着笔:“妻惊女哭问何如。”诗人手持远信,流着泪走回内室,引起了妻儿们的惊疑:接到了谁的来信,引起他如此伤心?这封信究竟带来了什么噩耗?妻女由于困惑,发而为“惊”、为“哭”、为“问”。可她们问来问去,并没有问出个究竟。因为,诗人这时已经伤心得不能说话了。于是,她们只好窃窃私语,猜测起来:自从来到通州,从没见什么事使他如此激动,也从未见谁的一封来信会引得他如此伤心。够得上他如此关心的人只有一个──白乐天。这封信,八成是江州司马白乐天寄来的了。
小诗向来以直接抒情见长,几句话很难写出什么情节、场面。元稹这首小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写出了场面、情节,却不直接抒情。他在四行诗里,画出了“妻惊女哭”的场景,描绘了“问何如”的人物对话,刻画出了“寻常不省曾如此”的心理活动,而诗人万端感慨,却只凝铸在“先有泪”三字中,此外再不多说。全诗以素描塑造形象,从形象中见深情,句句是常语,却句句是奇语。刘熙载《艺概》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其实,用常得奇者,岂止白香山为然,香山的好友元微之,早就越过这道“重关”了。
《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 元稹
诗《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西归绝句十二首》被选入《全唐诗》的第414卷第17首。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元稹自唐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奉召还京途中。此元稹,中唐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也是最令人感伤的情人。 元稹的《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
西归绝句1(十二首之二)
五年2江上3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4。
两纸京书5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6。
【注释】
西归绝句:元和五年(810)元稹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八年(813)徙唐州从事,十年(815)春,自唐州还长安。《西归绝句》即返京途中所作。
五年:元稹自元和五年被贬,十年还京,先后共五年。
江上:指江陵。
武关:在今陕西商县东。
两纸京书:作者自注说:“得复言、乐天书。”
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
【白话译文】
版本一
多年江上的生活风蚀了容颜,今日到了武关才终于如沐春风一般。在水边不断读着京城的来信,商山上仿佛也开满了桃花。
版本二
五年来在江边的艰苦生活让容颜变的苍老残损,今天终于收到了如春风一般的.好消息。在水边阅读京里友人寄来的信,只觉得商山上的桃树全开满了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元稹自唐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奉召还京途中。诗题下原注:“得复言、乐天书。”诗中抒发的便是归途捧读友人书信的兴奋喜悦之情。
【赏析】
诗的首句“五年”忆昔日之愁。诗人本在帝都长安任监察御史,由于得罪权贵,元和五年(810)被贬为职位卑微的江陵府(府治在今湖北江陵)士曹参军。人世间的屈辱沉沦,长江边上的风风雨雨,使他身心交瘁,不由得发出“五年江上损容颜”的慨叹。
次句“春风”露今日之喜。诗人奉召还京,沿唐河,浮汉水,越武关(在今陕西省商县东),溯丹河,水陆兼程,时序又正是春天,更觉喜出望外,心情舒畅。“今日春风到武关”,蕴含着双关的意思,一是指自然的春风,二是作者奉诏回京,途中又接到两位朋友的书信时的喜悦。可见,此句诗正是在叙事中衬出诗人此时欣喜的心情。
一、二两句,直叙其事,遣词造境平而无奇。然而,三句“临水”一转,顿起诗情;四句“小桃”一结,更饶画意。原来,诗人欲以巧胜人,故意先出常语,而把力量用在结尾两句上,终使诗的后半部分胜境迭出。
奉召西归,是一喜;途中又接到李复言、白居易寄自长安的书信,更是一喜。君恩友情,交织心头,这就加添了“两纸京书”的感情容量。“临水”二字一点,全诗皆活,意境毕呈:清清流水,照见了诗人此时欣喜的神色;粼粼波光,映出了诗人此刻欢乐的心情。诗中不着一字,而诗人捧读音书时盼归念友的那种急切、兴奋、激动、喜悦的情状,跃然纸上。试想:如果把“临水读”,改成“舱内读”或“灯畔读”,那诗中的气氛情韵、意境就完全不一样了。
结句又偏不进一步从正面写喜悦之情,却一下子跳到商山(今陕西省商县东)小桃花树上,以景语收住全篇。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猛一抬眼,忽见岸上嫣红一片,惊喜中不禁吟出:“小桃花树满商山”!这桃花,开在山上,也开在诗人心田。至此,全诗戛然而止,画面上只留下一片花光水色。不言人的心情如何,只用彩笔点染商山妍丽春色,而人的愉快之情已自流露。
这首诗以叙事抒情,以写景结情,别有一种独特的风致和情韵。临水读,见桃花,是诗人这次春江舟行中实有之事,并非故意造境设色。然而,诗人摄取这两个特写镜头,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特定场合下的特有心情。诗句清而不淡,秀而不媚,柔和隽永,色调和谐,成功地显示了这首绝句所特有的一种清丽之美。
元稹 西归绝句
《西归绝句》是诗人元稹创作的组诗《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西归绝句十二首》被选入《全唐诗》的第414卷第17首。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这篇元稹-西归绝句阅读答案,希望大家能重视一下。
西归绝句①
(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②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诏环境途中。②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
9.诗歌前两句都是通过叙事来抒情,其中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了 作用(2分)
10.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4分)
参考答案:
9.(2分)反衬(或衬托)
10.(4分)(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猛一抬头,忽见岸上嫣红一片,放眼远眺,只见商山开满桃花,春色妍丽,喜悦之情更为浓郁。
原文
西归绝句十二首
诗人:元稹 朝代:唐
双堠频频减去程,渐知身得近京城。
春来爱有归乡梦,一半犹疑梦里行。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同归谏院韦丞相,共贬河南亚大夫。
今日还乡独憔悴,几人怜见白髭须。
只去长安六日期,多应及得杏花时。
春明门外谁相待,不梦闲人梦酒卮。
白头归舍意如何,贺处无穷吊亦多。
左降去时裴相宅,旧来车马几人过。
还乡何用泪沾襟,一半云霄一半沉。
世事渐多饶怅望,旧曾行处便伤心。
闲游寺观从容到,遍问亲知次第寻。
肠断裴家光德宅,无人扫地戟门深。
一世营营死是休,生前无事定无由。
不知山下东流水,何事长须日夜流。
今朝西渡丹河水,心寄丹河无限愁。
若到庄前竹园下,殷勤为绕故山流。
寒窗风雪拥深炉,彼此相伤指白须。
一夜思量十年事,几人强健几人无。
云覆蓝桥雪满溪,须臾便与碧峰齐。
风回面市连天合,冻压花枝著水低。
寒花带雪满山腰,著柳冰珠满碧条。
天色渐明回一望,玉尘随马度蓝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