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典语录

弥勒佛经典名句9篇

日期:2021年06月19日 分类:经典语录

弥勒佛经典名句9篇

弥勒佛经典名句(1)


(香赞)戒定真香, 焚起冲天上, 弟子虔诚,热在金炉上, 顷刻纷纭, 即遍满十方, 昔日耶输, 免难消灾障。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称圣号)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三称]
(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无佛驮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具大悲心者。怛侄他。唵。斫羯罗伐底。震多末尼。摩诃。钵蹬谜。噜噜噜噜。底瑟吒。篅[音烁]罗阿羯利。沙也吽。发沙诃[此根本呪]。唵。钵蹋摩。震多末尼。篅攞吽[此大心呪]。唵。跋喇陀。钵亶谜吽[此随心呪] (十四遍)
(心经一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帝揭帝 般罗揭帝 般罗僧揭帝菩提萨婆诃
(赞偈)位居补处,万德周圆,龙华树下说真诠,愿生兜率天,长侍佛前,当来授记先。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三称)
过去曾作智光仙,大慈三时妙难宣。
庄严南有海岸国,补处上升兜率天。
心识圆明十方界,性修功德一时圆。
几多内院往生辈,会启龙华授记先。
南无兜率内院万德周圆位居补处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绕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绕佛约数百声然后各归原位) (拜愿)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拜)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十二拜)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三拜)
南无普贤菩萨(三拜)
南无十方菩萨摩诃萨(三拜)
(三皈依)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合南圣众。
(礼毕)

弥勒佛经典名句(2)

弥勒佛联集锦
趣味语文
0115 2209

弥勒佛联集锦

    弥勒佛旁笑联多游览名寺古刹,人们常会看到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弥勒笑佛,整天乐哈哈地迎接四方游客。笑佛的形象已深入人心,他的笑给人们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于是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展开丰富的想像,在笑佛的笑上大作文章,写下了许多语言诙谐、讽喻深刻、富有哲理的楹联。现撷取几例,以飨读者。

    北京丰台海会寺联: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经年袒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山东济南千佛寺联:笑到几时方合口,从来无几不开怀。

    河南洛阳白马寺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四川峨嵋山灵岩寺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四川乐山凌云寺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来现去,观他人总有高有低。

    四川峨嵋山洪椿坪弥勒佛堂联:处己何妨真面目,对人总要大肚皮。

    湖南衡阳罗汉寺联:大肚能容,问人间恩怨亲仇,个中藏有几许?开口便笑,笑世上悲欢离合,此处已无些须。

    湖北当阳玉泉寺联:大肚能容,包含色相;慈颜常开,指示迷途。

    云南昆明华亭寺联:青山之高,绿水之深,岂必佛方开口笑;徐行不困,稳步下跌,何妨人自纵心游。

    云南丽江喜抵园联:大肚皮,千人共见何所有,何所不有?开口笑,几时休息无一言,无一不言。

    浙江杭州灵隐寺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老等;泉水已渐生瞬意,笑脸相迎。

    浙江勤县天童寺联:大肚能函,断却许多烦恼碍;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练。

    台湾台南开元寺联: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弥勒佛经典名句(3)

弥勒佛简介

弥勒佛简介

2009-10-26 8:14 菩萨名,梵文叫maitreya,华译为慈氏,现住在兜率天内院,是一生补处菩萨,将来当于住劫中的第十小劫,人寿减至八万岁时,下生此界,继释迦牟尼佛之后,为贤劫之第五尊佛。

弥勒在佛教史上被认为有两种不同的身份。他在大乘佛教中的地位,几乎可以说超过任何一个位大乘论师或者行者。从信仰的角度上说,从原始佛圣典《阿含经》到大乘佛教经典,都以为他是当来下生的弥勒佛,曾经七佛受记,为释迦牟尼佛的辅佐,现正在兜率内院说法,等待释迦牟尼的世纪结束后,他就正式成为娑婆世界的教主;因此,他现在的地位称为“一生补处”。换言之,他就是下屈娑婆世界成正等正觉的补处菩萨。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便是释迦牟尼的法统继承人,而这个法统的继承,以人间的观念来说,是相当长的,要经过八万四千岁的交递增减,一百年增加一岁,由十岁增加到八万四千岁,再由八万四千岁减到十岁,为一轮次,亦即释迦牟尼的一个法统世纪的结束,才轮到他的住法时间。此一信仰,在汉传、藏传两大语系佛教中非常流行,显密两宗对弥勒都有深厚的信仰。

当来米勒佛弥勒菩萨还被认为是唯识学的开山祖师,为佛灭后九百年顷之印度人,为大乘佛教瑜伽行学派的始祖。现存汉译藏经中,造立者注名为弥勒菩萨者,有《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颂》、《辩中边论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等;于《藏文大藏经》中,除上述诸论之外,尚有《现观庄严论》、《法性性分别论》、《大乘究竟要议论》。相传弥勒为无菩菩萨之师,创倡瑜伽唯识之教理,后传授无著。另据《婆薮盘豆法师传》所载,无著尝上兜率天,向弥勒菩萨咨问大乘空观之理,而因其师亦名弥勒,后世遂将之视同为当来成佛之弥勒。

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现居的兜率天是十善报应胜妙福处,其外院据《弥勒上经》所载:“兜率陀天上,有五百万亿天子,每一天子皆修甚深檀波罗,为供养一生补处菩萨故,以天福力造作宫殿,各各脱身衍檀摩尼宝冠……化作五百万亿宝宫。一一宝宫有七重垣,一一垣皆七宝所成。一一宝出五百亿光明,一一光明中有五百亿莲华,一一莲华化作五百亿七宝行树,一一树叶有五百亿宝色,一一宝色有五百亿阎浮檀金光,一一阎浮檀金光中,出五百亿诸天宝女;一一宝女住立树下,执百亿宝无数璎珞,时乐音中演说不退转地法轮之行;其树生果如玻璃色,一切众色入玻璃色中,是诸光明右旋婉转流出众声,众音演说大慈大悲法;一一垣墙,高六十二由旬,厚十四由旬,五百亿龙王围绕此垣;一一龙王雨五百亿七宝行树,庄严垣上;自然有风吹动此树,树相振触,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

兜率内院,更为殊胜,是弥勒菩萨所居处。有“四十九重微妙宝宫。一一栏榍万亿梵摩尼宝所共合成,诸栏楣间,自然化生九亿天子,五百亿天女。一一天子手中化生无量亿万七宝莲华,一一莲华上有无量亿光,其光明中具诸乐器,如是乐不鼓自鸣;此声出时,诸女自然执众乐器,竞起歌舞;所咏歌音演说十善四弘誓愿。诸天闻者,皆发无上道心。”须知内院的殊胜,皆是补处菩萨内证胜所庄严的。因此,在内院中还有“时诸园中有八色琉璃渠,一一渠有五百亿宝珠而用合成,一一渠中有八味水,八色具足,其水上涌游梁栋间,于四门外化生四花,水中出华如宝华流;一一华上有二十四天女,身色微妙如诸菩萨庄严身相,手中自然化五百亿宝器,一一器中,天诸甘露自然盈满。左肩荷佩—无量璎珞,右肩复负无量乐器,如方住空中从水而出,赞叹菩萨六波罗蜜;若有往生兜率天上,自然得此天女侍御。亦有七宝大师子座,高四由旬,阎浮檀金无量众宝以为庄严。座四角头生四莲华,一一莲华百宝所成,一一宝出百亿光明,其光微妙化为五百亿众宝杂花装严宝帐。时十方面百千梵王,各各持一梵天妙宝,以为宝铃悬宝帐上;时小梵王持天众宝,以为罗网弥覆帐上。尔时,无数天子天女眷属,各持宝华以布座上,是诸莲华自然出五百亿宝女,手持白拂侍立帐内。持宫四角有四宝柱,一一宝柱有百千楼阁,梵摩尼珠以为绞络。时诸阁间有百千天女,负妙无比,手执乐器,其乐音中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培蜜。尔时,十方无量诸天命终,皆愿往生兜率天宫……”弥勒菩萨则结跏趺坐在宝帐之内,为天众宣说妙法。此时的弥勒慈尊身量有十六由旬,从顶上的肉髻中常显微妙绀琉璃色光,尚以其价值胜过充满四天下的华贵毗楞伽宝作为天冠,所谓庄严,慈悲备至。更由三十二相中,一一带有五百万亿种的宝色;再从八十种随形好中,各各显出八万四千的光明宝云,使见者赞叹欣慕不已,而愿往生兜率天宫。 弥勒菩萨六部经,指叙述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及自兜率天下生阎浮提成佛时,其国土、时节、种族、出家、成道、转法轮等事之六部经典。皆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六部为:(一)观弥勒上生经,沮渠京声译。(二)弥勒下生经,鸠摩罗?凰间C(三) 弥勒来时经,译者不详。(四)观弥勒菩萨下生经,竺法护译。(五)弥勒下生成佛经,义净译。(六)弥勒大成佛经,鸠摩罗什译。其中(一)(四)(六)三部另称为弥勒三部经。

[编辑本段]布袋和尚

弥勒菩萨不知名氏,来历不详的布袋和尚,自称“契此”,他是五代明州奉化人(或说四明人)。笑口常开,蹙额大腹,经常佯狂疯颠,出语不定,就地而卧,随遇而安。他给人欢喜快活、逍遥自在、大肚能容的深刻印象。手持禅杖,肩荷布袋,所有供身资具通通放在囊袋中。

一生奇事不胜枚举,高兴就卧在雪里,雪也不沾身;能够预卜吉凶和气候,天晴时,穿着高齿木屐,跑到桥上,竖膝而卧,雨天则穿上湿草鞋,在路上急急行走,表示天快下雨,每一次都很灵验,被认为是一大奇人。有一首偈说: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便是形容布袋和尚逍遥放旷,无拘无束的一生。

布袋和尚随缘度众,处处显示禅机。据《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记载,一次,有一位禅僧走在布袋和尚前面,和尚从该僧背后摸了一下,禅师回头,和尚就说:“给我一文钱。”

禅师回答:“道得出,便给你一文钱。”和尚立刻放下布袋,叉手而立。

又有白鹿和尚问他:“如何是布袋?”他即刻放下布袋。

又问:“如何是布袋下之事?”他则背着布袋走了。

有一次,布袋和尚在站在街上,有一位禅僧问他:“请问和尚在这里做什么?”

他回答:“我等一个人。”

禅师看了看说:“来了!来了!”

他说:“你不是这个人。”

禅师问:“谁是这个人?”

和尚就说:“你给我一文钱。”随后,布袋和尚唱颂道:

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

腾腾自在无所为,闲闲究竟出家儿。

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见纤毫也大奇。

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

心王本自绝多知,智者只明无学地。

非圣非凡复若乎,不彊分别圣情孤。

无价心珠本圆净,凡是异相妄空呼。

人能弘道道分明,无量清高称道情。

携锦若登故国路,莫愁诸处不闻声。

梁贞明三年(九一七),布袋和尚端坐在明州岳林寺东廊下的一块磐石上,将入灭前,说了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安然坐化。

至此,众人才知道行履疯颠的布袋和尚,原来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不久,有人在别州看见和尚仍背着布袋到处走,于是世人竞相描绘他的图像供奉在家中。据说,他的全身舍利至今仍完好保存在岳林寺大殿的东堂上。

今天,一走到寺院,在山门前就可看见笑意盈盈的弥勒菩萨,好像欢迎每一位上山的信徒或游客。以下的诗偈,最能说明菩萨的满腔欢喜:

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见相亲,怎不满腔欢喜;

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大肚包容,忍世间难忍之事;

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图片应为密宗弥勒法像,庄严慈祥 。 (请不要替换现在常见净宗图像--词条创建者按)

弥勒佛是深受中国人尊崇和喜爱的一位菩萨,钱文忠教授认为,对弥勒佛的信仰,不仅在中国,不仅在东方,弥勒佛与西方世界也有密切的关系。这里讲的西方,不是指印度,而是指伊朗,乃至罗马。

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包括西亚,北非,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流行着一种未来救世主的信仰。耶稣宗教里的弥赛亚,就是救世主信仰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弥赛亚,反映了被压迫民族对自由和幸福的巨大渴望,而印度的弥勒信仰,和世界范围的救世主信仰是密切相关,彼此影响的。印度的弥勒信仰就是世界救世主信仰的一个组成部分。

弥勒是未来佛,是未来的救世主,这里既有印度的根源,也有古代世界范围普遍流行的弥赛亚信仰的根源。所以说,弥勒佛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佛教里的佛。

其实,中国人最早首选的信仰,不是观世音菩萨,也不是阿弥陀佛,最早得到中国民众信仰的是弥勒菩萨。早在汉代,弥勒佛的佛经,被大量翻译成汉语。在新疆,出土了用吐火罗语写的剧本《弥勒会见记》,描写和弥勒会见的故事。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剧本,上世纪七十年代被发现,是迄今为止吐火罗语出土量最大的一部经典。这个信仰在汉代,很快得到了中国信徒的认可和接受,很多人一心一意往生弥勒净土。

唐朝初年,弥勒信仰依然盛行。著名的诗人寒山,他是一个僧人,写过这样的诗:南无佛陀耶,远远求弥勒。玄奘从一开始就是信仰弥勒净土的,他是虔诚的弥勒信徒。非常推崇玄奘的武则天,唐高宗,也都是弥勒信徒。这就是玄奘为什么要去印度求《瑜伽师地论》的原因所在。

武则天通过官方宣布,她是弥勒佛降生,见于《资治通鉴》。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权势显赫的女性,如吕后,慈禧,可都不是皇帝。而武则天是皇帝,她把李姓皇帝变成了自己的老公。在中国传统中,女性怎么能当皇帝呢?武则天运用佛教的化身转生理论,说我就是弥勒佛下凡。武则天用弥勒,构建了她取代李氏子孙,成为名正言顺皇帝的理论基础。

白居易是弥勒信徒,他组织了一个学会,叫一时上升会。希望大家共同上升到弥勒境界。为了往生弥勒,白居易写过一分决心书:仰慈氏形,称慈氏名,愿我来世,一时上升。慈氏就是弥勒,弥勒是音译,慈氏是意译。我敬仰慈氏菩萨的身形,我呼唤慈氏菩萨的名字,希望来世的我,一定要上升到弥勒菩萨的身边。应该说,在唐朝以前,信仰弥勒的,占佛教信徒的主要部分。

弥勒佛经典名句(4)

佛经经典名句汇总

佛经

是佛陀说过的话的汇编,经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佛经经典名句汇总,欢迎阅读参考!
1、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2、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3、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4、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5、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6、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7、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8、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9、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10、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1、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12、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13、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14、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常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15、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6、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17、(一生的行为)人一生的行为,不管是善是恶,皆由时间所累积。
18、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19、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20、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21、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22、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23、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24、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
25、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26、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27、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恭祝新年快乐日日精进!
28、(感恩试练)若有人扯后腿,要心存感恩。没有人「扯」,就练不出腿劲。
29、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30、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31、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32、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33、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34、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35、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6、(无条件地奉献)爱不是要求对方,而是要由自身付出,无条件地奉献,做到事事圆满。
37、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38、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
39、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40、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41、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42、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43、(清水之爱)菩萨的爱像一杯清水,可以从上透视到底,没有一点色彩,此即「清水之爱」。
44、把握好每一个念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便是最好的表现;希望你生命的每一刻都能自在吉祥!
45、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分,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46、坦然地接受事实,自己就会得到平静。坦然地去接受外在,去克服愤怒。以爱去克服不满和怨恨。
47、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48、(真正的洒脱)人生难得洒脱,要洒脱必须拥有宗教精神及人生目标,才能得到真正有意义的洒脱!
49、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50、(如何成就道业)欲成就菩萨道业,必须拥有不畏心劳、不惧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方能达成。
51、愿佛光普照,法喜充满!愿三宝加持,福慧双收!更上一层楼,早登无上觉!时时心清净,日日事吉祥!
52、愿佛法的人生伴随你,观音的慈悲充满你,文殊的智慧带领你,地藏的愿心加持你,普贤的行愿成就你!
53、梦想是一个幸福的念想,想着想着就快乐了,它执着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个界标,代表着活力与向上。
54、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55、(愿力并行)佛教提倡「愿」、「力」并行,若仅是空口谈愿,却不以实际行动表现,永远都无法满「愿」。
56、(赤裸裸地来去)人出生时,是一身赤裸裸地来;在世间忙碌了几十年,到最后也是一物不带而赤裸裸地走!
57、一粒沙里是一个大千世界,一朵花蕊就是一方净土。把无限放在你的手心上,将永恒在刹那间收藏。新年万福!
58、佛陀: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心要怎么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59、如果有人赞美我,赞美我的教义或赞美我的弟子,不要因而过分欢喜或得意,因为这样的反应会妨碍正确的判断。
60、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61、慈爱是积抵子,亦是积福根苗,试看哪有不慈爱的圣贤;容忍是无量福德,亦是无量福田,试看哪有不容忍的君子。
62、(真善无贪)人之所以虚偽,只因贪欲心起。若能弃除贪欲烦恼,也无杂念,无欲无为,才能得到真「善」和快乐。
63、培养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毅力,欢欢喜喜,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动辄求卜问卦,心若迷时会很苦,苦在自己无法做主。
64、(普爱天下)以佛陀普爱天下众生之心为己心。佛陀能为一切众生牺牲,我们也能为济助众生的志业不惜辛劳付出。
65、在找到智慧之前得先找到快乐,找到快乐之前得先找到自己。人要寻求最高的觉悟,得先明白自己和自己与时空的关系。
66、(时时心地现光明)心地若能时时现光明,与人坦诚相待,则不必怖畏人生道路有障碍,也无需担忧别人是否不利自己。
67、我之为我完全是因为自己是什么,而不因为别人改变自己。一朵芳香的花朵不因为憎恶的人到来而改变芳香的本质而发臭。
68、高官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只求高兴就好!希望你多念一声佛,少一分烦恼!天天快乐!
69、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70、与愚同住苦,如与敌同居。与智者同住,乐如亲族。贤者智者多闻者,持戒虔诚与圣者,从斯善人贤慧游,犹如月从于星道。
71、祝福是一束清净纯美的青莲,飘着一股淡淡的花香,愿戒定的熏香去除您所有忧伤烦恼,带给你幸福清新的一天。阿弥陀佛!
72、佛说:沉默只因爱恨一朵朵,荡起的涟漪旋转爱情的执着;即使修百世方可同船渡,转读三寸经纶,终究曲终人散,往事落魄。
73、愿我三世累积的一切善根都回向与您,惟愿您速疾成就无上菩提!愿我生生世世都能作您菩提路上的助伴!恭祝新春吉祥如意!
74、有一座七宝楼阁,舒畅为地,福慧为基,悲智为梁,性空为瓦,方便为门,六度为梯,菩提为顶。让她承载着我的祝福到您身边。
75、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
76、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77、(付出不求回报)如果有所付出就想有所回报,将会招来烦恼;所以,希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捨,则非但没有功德,反增烦恼业。
78、我们的心有很多种作用,这些作用一半害己害人,一半利己利人。净化自己的心就是去除掉不好的心识作用,不令恶质的作用生出来。
79、如果有人毁谤我,毁谤我的教义或是毁谤我的弟子,千万别因此而沮丧或心情烦乱。因为这样的反应无济于事,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害。
80、(粒米成箩)粒米成箩——将一小粒、一小粒的米集合起来,就可积成一箩米;如果因一粒米小而轻视它、漏掉它,怎能积成一箩的米?。
81、祝福是一束清净纯美的青莲,飘着一股淡淡的花香,愿戒定慧的熏香去除您所有忧伤烦恼,带给你幸福清新的一天。阿弥陀佛!新年万福!
82、(众生与人生)人若能发挥功能,才是「人生」;若没有发挥功能,就是「众生」。「众生」才需要「佛」救济,「人生」就能自救救人。
83、幸福,不是收获的多,而是抱怨的少。于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只有善于驾驭自己情绪和心态的人,才能获得平静,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84、一个人要努力自求解脱,如来只是提供了修行的方法。就从禅定开始着手,真切地去做。最后终将解脱一切外在的束缚,心便得到了自由。
85、愚人的心攀缘外在,随外在的变化而起伏,怎能称自己为自己的主?智者保有自己,不因为别人的评断而改变自己的心,因此他是自己的主。
86、(学习大无畏)行菩萨道,要经常接受考验。遇到困难与危险时,要学佛陀大无畏、大勇猛的精进精神,心无怖畏、志不退缩,不断向前迈进。
87、慈悲的心念是福德的大海,包容的心量是智慧的源泉,感恩的情怀是和谐的甘露,欢乐的微笑是幸福的阳光。新年佳节,敬祝您欢喜自在,如意吉祥!
88、大海承载着佛陀的慈悲,苍穹闪烁着菩萨的智慧,愿佛前的缕缕香烟伴随幽幽的梵音,给你送去无限的祝福与祈愿:吉祥、平安、顺意、安康!佛光普照!
89、由积广大施福资,出离凡俗而成佛,往昔诸佛所未度,诸有情众我当度,我以所有救生业,及施所生诸福善,愿证佛位度世间,从烦恼中得解脱,节日吉祥。
90、中秋佳节即将来临,送你一尊白观音,愿你清静无染;送你一尊红文殊,愿你照彻法界;送你一尊黄财神,愿你妙手金银;送你一尊黑护法,愿你金刚摧魔。
91、情重意重,情意重重,佛缘修意缘广结善缘,对面相谈是有缘,再而相见是天缘,今生相聚前世缘,互相关心要惜缘!三吉祥即三藐三菩提心!新年吉祥如意。
92、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93、愿清香的檀香味带走你一天的疲倦,愿清晰的戒定慧增添你无限的清净,愿幽雅的佛乐为您祈祷,愿观世音菩萨永恒在你心间转到,保你身体健康,法喜充满,春节快乐。
94、慈悲的心念是福德的大海,包容的心量是智慧的源泉,感恩的情怀是和谐的甘露,欢乐的微笑是幸福的阳光。新年佳节来临之际,提前向各位同修拜年:敬祝您欢喜自在,如意吉祥!
95、信佛就是信因果,如果你真的相信因果,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不该你得的东西肯定得不到,去执着、去追求也没用;该你面对和接受的一定要面对接受,去拒绝、不接受也沒有用。
96、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97、你说:缘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我说:缘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说:缘是纵然两情相悦,仍难逃宿命之劫。我说: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弥勒佛经典名句(5)

说到旅游,我还是爱玩名山大川。我发现:凡是名山大川,必有古刹,凡是古刹,必有弥勒大佛。我虽不是佛教信徒,但我每次还是乐意进庙一游。在游寺庙中,最能留我驻足的莫过于弥勒佛座。我认为那儿的看点颇多。首先,弥勒佛那席地而坐、袒胸露肚、张口大笑模样令人捧腹,让人深思,給人以丰富的遐想;其次,历代文人雅士在那儿留下了不少妙联佳对,这些对联中,既包薀着极为精湛的语言艺术和耐人寻味的哲理,又有不少书法艺术精品。不仅能赏心悦目,还能给人以某种启迪和教益:再其次,弥勒佛慈祥可爱的形象给人以亲切感,那些善男信女大可不必象在其他大佛面前那样拘谨和肃穆,因而朝拜的方式也就千姿百态,无奇不有,逗人发笑。

去年,我去东海普陀山玩了一趟。据说那儿是国内最大的佛教圣地,各类神像比其他地方的要大许多。那儿的弥勒佛当然也很大。他盘脚打坐也比普通人还高。就在那儿,我看到了一位特殊的香客和一次非常特殊的拜佛方式。

此香客为女性,约五十出头,一米七八的大块头,一身赘肉,有点象台湾南部那位“台独”女士。一头短发卷得很精致,象一顶帽子,与她那浓妆艳抹的磨盘脸倒也匹配。她身着质地高档、款式前卫的大红套装,全身尽显珠光宝气,身边还有一堆人簇拥着。有人说她是来自东南亚的华裔,也有人说是日本人。不管是哪里来的,反正一眼能看出那是一位身价不凡、来头不小的异域大富婆。

她出现在弥勒佛座前,立刻把在场的游客都吸引了过去。她先敬香,再捐善款,接着把肩上背的坤包递给一位随从,走向弥勒佛的正面。她不是双手合十的作揖,而是双手抱拳江湖式的行礼。见此状,周围的人都目瞪口呆了,以为她要与弥勒佛玩相扑或是摔跤。接着,只见她两脚张开,伸出双臂,象见了久别情人一样,猛扑上去,一把搂住弥勒大佛,紧紧地。此时,两张大肚皮紧密的接触着,一对硕大乳房挤压在弥勒佛袒露着的胸脯上,白胖的脸庞紧偎依在弥勒佛那没有颈的颈边,一双抄到弥勒佛后背的馒头般的白手轻抚着,慢摸着。这时,她微眯双眼,似乎进入了一种如醉如痴的状态。她以为自己已经与神仙完全融为一体了,全身占尽了财气。

这时后的弥勒佛呢?笑也在笑,只是带着一种极度的苦涩和无奈。

足足三分钟过后,她终于松开了。站立起来,又后退了一步。再用她那戴着多枚钻戒的手,仔细地,慢慢地,从弥勒佛的头顶一直摸到脚丫子,连腋窝缝也没漏过。“朝”毕,她接过她的坤包,在随从的簇拥下,十分惬意地离去。整个活动,她好像是完全按照一套严格的、有讲究的陈式进行的。

围观的人似乎被这一场景看傻了眼,谁都不愿中途离去,都想看个究竟。当然,其中有人捂鼻,有人掩嘴,也有人“啧啧”。

过去旅游,在进寺庙时,导游也总是提醒游客去摸摸弥勒佛,以便沾沾灵气,带来财运。到时虽然也有一些令人好笑的事,象这次胖女人这样的朝拜的方式,我从未见过。这与其说是信奉,不如说是亵渎!

在场的人用目光送走了胖女人以后,都在议论纷纷。我们同团的几个熟人也不约而同地凑到一起,七嘴八舌的各抒己见。

老周抢先说:“看到冒?刚才那胖女人折腾弥勒佛的时侯,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弥勒佛的表情,他不仅没有动怒,反而还相当配合,他任其摆布,一动也不动,还咧着大嘴乐呵着。这说明神仙也喜欢人间的那些事儿哩。”

“瞎说,神就是神,神是没有七情六欲的。”老赵说,“坐怀不乱正是神比人高上之处!至于笑嘛,那是他的造像所决定的。”

老刘说:“依我看,那弥勒佛还是蛮正经的,那笑是因为那个胖女人摸得他身上痒痒而引发的。你想啊,如果有个女人在你们哪位身上乱摸,你能禁得住不笑那才怪呢!”

“笑有各种各样笑,”老陈说,“那胖女人那样贪婪,丑态百出,对于这种人,弥勒佛那不叫笑,那叫嗤之以鼻!”

在众说纷纭中,我比较赞成老陈的看法。此时,我便引用了两副关于弥勒佛的对联,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福建鼓山涌泉寺有副对联对弥勒佛的大腹和笑口提出疑惑。曰: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落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拿何物供养?

年年冷坐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什么来由。

另有北京谭柘寺有一副对联,好像为此作出了很好的回应。曰: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注:檀越为佛家语,意即施主。

弥勒佛经典名句(6)

佛经经典名句

1、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4、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5、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故功德最少。”
6、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7、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8、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9、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1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1、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12、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13、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14、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15、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16、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7、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8、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摘自:短美文
19、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20、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21、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2、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2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24、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25、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家长评语大全
26、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27、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28、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29、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30、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31、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32、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33、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34、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35、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36、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37、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38、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39、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40、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41、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42、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43、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44、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45、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46、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47、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48、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4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50、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51、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52、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53、一切皆流,无物永驻。
54、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55、一切皆为虚幻
56、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57、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58、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59、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60、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61、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62、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63、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6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65、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66、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67、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68、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69、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7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文章阅读网:sanwen)
71、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72、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73、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74、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75、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76、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77、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78、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79、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80、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81、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82、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83、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84、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85、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超个性网名
86、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87、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88、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89、一切皆为虚幻。
90、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91、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92、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93、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94、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95、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96、为何不必?
97、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9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99、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100、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101、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102、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03、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104、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105、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106、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107、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108、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109、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110、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111、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
112、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113、千悟万悟悟不到,原来一句佛名号。
114、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115、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116、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117、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118、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19、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120、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121、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122、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123、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124、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125、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126、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127、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128、见色起淫心,报之在妻女。
129、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130、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131、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13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33、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134、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35、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136、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37、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138、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139、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140、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141、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142、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43、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144、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
145、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146、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47、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148、不可说,不可说
149、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15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51、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152、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153、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54、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55、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15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157、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58、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59、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60、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161、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162、不可说。
163、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164、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165、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166、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167、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68、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169、刹那便是永恒。
170、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171、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172、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173、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174、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175、前生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76、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177、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178、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179、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180、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弥勒佛经典名句(7)

佛经经典名句摘抄

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摘抄的佛经

经典名句,供大家阅读参考。

佛经经典名句摘抄:
1、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2、不可说,不可说。
3、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4、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5、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

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6、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7、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8、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9、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1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1、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2、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13、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14、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15、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16、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1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18、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19、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20、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21、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22、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23、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24、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25、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26、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27、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2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9、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30、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31、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32、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3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4、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35、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36、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37、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38、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9、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40、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41、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42、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43、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44、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45、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46、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7、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48、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49、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50、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51、为何不必?
52、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53、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54、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55、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56、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57、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58、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59、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60、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61、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62、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6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6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65、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66、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67、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68、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69、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70、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71、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72、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73、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弥勒佛经典名句(8)

佛经经典名句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佛曰

     一、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二、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三、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五、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六、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七、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八、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九、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十、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十一、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十二、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十三、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十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十五、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十六、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十七、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十八、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十九、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二十、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二一、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二二、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二三、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二四、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二五、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二六、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二七、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二八、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二九、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三十、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三一、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三二、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三三、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三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三五、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三六、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三七、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三八、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三九、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四十、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四一、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四二、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四三、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四四、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四五、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四六、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四七、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四八、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四九、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五十、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五一、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五二、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五三、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五四、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五五、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五六、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五七、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五八、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五九、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六十、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六一、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六二、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六三、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六十四、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六五、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六六、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六七、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六八、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六九、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七十、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七一、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七二、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七三、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七四、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七五、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七六、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七七、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七八、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七九、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八十、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八一、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八二、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八三、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八四、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八五、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八六、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八七、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八八、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八九、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九十、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九一、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九二、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九三、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九四、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九五、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九六、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九七、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九八、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九九、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一零零、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应作如是观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造塔功德经》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第262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增一阿含经》卷50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经》卷6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
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杂阿含经卷二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第91卷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佛曰:为何不必?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问曰:“为何人有善恶之分?”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问曰:“如何能静?如何能常?”
佛曰:“寻找自我。”
问曰:“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问曰:“人为何而活?”
佛曰:“寻根。”
问曰:“何谓之根?”
佛曰:“不可说。”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弥勒佛经典名句(9)

弥勒佛

北京古剎潭拓寺天王殿,有一副脍炙人口的楹联,闻名遐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弥勒佛又称「布袋和尚」、「弥勒菩萨」、「弥勒」,俗姓阿逸多,意思是无能胜,为三世佛之一: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弥勒佛。因为他擅长修慈悲心,常入慈定,故名慈氏。后来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但他却先于释迦入灭。入灭后到兜率天内院做「补处菩萨」,即未来佛。兜率天是弥勒的乐园,这里的一昼夜,相当于人间四百年,此天有内外两院,外院是诸佛的公园,内院是弥勒寄居的净土。弥勒净土之所以殊胜,是因为它不像其它的佛国净土,距离我们的娑婆世界很远。兜率净土在欲界,发愿往生的人,不一定出家,不必一心不乱,只要受持五戒,常常参加八关斋戒,作福行善,就可以往生了。而补处就是「候补佛修息所」的意思。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死后即往生于此。弥勒菩萨既然是释迦的接班人,为了做好准备,当然要住在「候补佛修息所」。释迦牟尼佛曾预言,说他要在兜率天住四千年(人间五十六亿七千年),然后下生补登佛位。

弥勒佛出生于印度波罗奈国,跟随舅父阿波离申修行。后来亲近佛陀,佛陀为之授记,将来在龙华树下三会度众,成为末世众生美好的希望。弥勒的修行有一特色:「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他发愿在世间常行布施,给人慈悲,重视持戒,内观智慧,不急于像小乘人一样只求自我的了生脱死。

《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弥勒大乘佛经》是为弥勒三部经。《弥勒上生经》主要讲弥勒上生兜率天的事迹,在兜率内院说法的情况。《弥勒下生经》主要叙述在未来世,弥勒菩萨将从兜率天生,再次降生我们这个世界,然后成道说法度众。

民间传说弥勒佛于五代时下凡投胎至明州(今浙江)奉化县,生时满屋红光,但母亲因难产而死,父亲抱着他失声痛哭。金山寺住持法明禅师,是阿罗汉转世,这天正在佛堂坐禅,忽然心绪大乱,难以入定,就信走出寺散心。经过一户人家,忽然传出一阵哭声,他连忙入门察看,知道这婴儿来历不凡,于是征得父亲同意将孩子抱回寺院抚养。长大后收他为徒,赐法号「契此」。

庙宇供奉的大肚弥勒,并非是佛教三世佛中的未来佛弥勒,而是布袋和尚──契此。契此长得矮胖,肚子奇大,且行为怪异,天要下雨的时候便预先穿湿布鞋,天晴时则穿木屐,常用竹杖挑着大布袋在街上化缘,凡所需的用品都装于布袋内,因为出门经常布袋不离身,所以人称「布袋和尚」。

后梁贞明三年,当端坐在狱林寺盘石上示寂时,说道:「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不自识。」因此布袋和尚被世人信仰为弥勒佛的化身。一直到现代,中国、日本、韩国各地,不论禅门,都安置形似布袋和尚的坐像,普遍被称为弥勒菩萨。许多供奉弥勒菩萨的寺院,常有对联写着:「大肚能容,容却人间多少事;笑口常开,笑尽天下古金愁。」

据明代朱国桢《涌幢小品》卷十八所载:「布袋和尚,唐僧,闽人。或问年几何,曰:此袋与虚空齐年。化后,复见于东阳。」

相传布袋和尚常常高歌:「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

这位「冒牌」的弥勒佛,千百年来取代了佛教中正统的弥勒佛而名扬四海,妇孺皆知。而佛教中真正的弥勒倒鲜为人知。「正统」的弥勒造像,身着菩萨装,常戴天冠,又称天冠弥勒。

民间认为,弥勒佛为兜率天净世界之主,其形象有三十二相,变化多端,除了布袋和尚外,其它形象世人皆不识。而民间亦喜欢弥勒佛喜气洋洋,笑口常开,肥头耷耳,袒胸露腹,手掐串珠,箕踞而坐,大肚滚圆的形象。

农历正月初一是弥勒佛诞辰。

古剎寺院之中,有历代文人雅士泼墨挥毫撰写出意味隽然,极之妙趣的楹联。

北京潭柘寺弥勒佛龛两边的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四川乐山凌云寺的弥勒佛前的对联曰: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四川峨嵋山灵岩寺对联: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四川峨嵋山洪椿坪弥勒佛堂联云:

处世何妨真面目,对人总要大肚皮。

四川成都附近的新都宝光寺弥勒佛前有一联云:

你眉头着什么急,但能守份安贫,便将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

我肚皮这般样大,总不愁穿虑吃,只因可包罗万物,自然百事放宽心。

山东济南千佛寺弥勒佛前的对联是:

笑到几时方合口;

坐来无日不开怀。

杭州灵隐寺天王殿弥勒佛像两侧的对联:

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福建福州鼓山白云峰涌泉寺弥勒佛前对联:

笑呵呵坐山门外,觑看去的去来的来,皱眼愁眉,都是他自寻烦恼;

坦荡荡的布袋中,无论空不空有不有,含脯鼓腹,好同我共乐升平。

台湾高雄市寿山龙泉寺大雄宝殿弥勒像和台中市大雄宝殿弥勒像两旁的对联:

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