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典语录

月是故乡明经典散文11篇

日期:2021年06月30日 分类:经典语录

月是故乡明经典散文11篇

月是故乡明经典散文(1)

月是故乡明

——《梅花魂》教学反思

蠡县第二实验小学 张亚芳

《梅花魂》学完了,我心里涌动着一种激动,洋溢着一种感动,为自我,也为学生。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文章透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根据对新《课标》的学习,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思考和尝试。以下就是我对在教学《梅花魂》时的收获。

一、从课题入手,激发兴趣

《梅花魂》一课学生刚看到课题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疑问,我顺势以质疑入手,从课题“梅花魂”着眼,以理解“梅花魂”的内涵为突破口,寻找贯串全文的“梅花魂”所在。首先,我提出“同学们见过梅花吗?你们对梅花有哪些了解?”在学生简单回答后,我利用多媒体图片向学生们出示了傲然风雪中的梅花,引出《梅花魂》一课并要求学生自我读课题质疑。学生普遍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究竟“梅花魂”是什么?为什么用“梅花魂”做课题?这就很自然的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了作者的回忆当中。

学习是学生的自主行为。我们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因为兴趣是儿童认知活动的动力,最好的学习是学生对所学资料有内在兴趣。对这课我采用了从课题入手,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我利用精心设计的导语配合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大背景,从而对学生们陌生的时代里产生的英雄产生好奇,激发了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兴趣。

二、体味文意抓主旨,深入学习

课文中的精彩片断,作者借助于语段中委婉含蓄的意思来表达一种情感。教学时我注意抓启发学生用心思维,细细体味语段中含着的弦外之音,一旦学生理解这个意思,就能激发情感。

例如《梅花魂》中,重点是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写爱梅花,是因为梅花是那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外祖父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爱梅花和爱祖国是统一的。因此,课文中写的五件事,有的直接写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出眼泪来,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哭起来;有的是透过爱梅花而间接反映外祖父的爱国心的,对一幅墨梅图的珍爱,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在快在开船时把绣着梅花的乎娟给了外孙女。

在导入新课后,我要求学生“默读课文,你认为文中的哪些资料,能解答刚才的疑问,请把它划下来。划完的同学出声读读你划的语句,你从中感受出什么了,和你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很快找到了第13自然段,在学生简单的说出他们的体会理解后,我结合课件中声情并茂的傲然风雪中的梅花图片引导他们感知梅花的特点。在充分体会了梅花“旁的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的特点后,再读这几句话,想一想这品格,这灵魂,仅仅是梅花的特点吗?由此问题就上升到了文章的主旨:梅花的的特点也就是中华民族的特点,是中国人的特点,是有气节人物的特点。

透过理解“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更进一步的体会了文章的主旨,感受到了外祖父的深深的爱梅情结。在这个环节上,学生又结合古代有气节的人物的事例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补充了课外的资料。为了更好的感受外祖父的爱国之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你想象一下外祖父当时说这段话的情绪,你再读读这段话。”这不仅仅体会了外公的感情,也进行了一次有效的词语积累练习。把第13自然段的资料理解体会后,对于其他四件事的理解就相对容易一些了。

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进行了略处理,主要体会着老人的情绪读一读这样思乡的诗句,然后想象一下,外祖父除了给我讲这些诗句,还会给“我”讲些什么,由此又钩连上第7自然段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外祖父是那样的眷恋祖国,“我”提到祖国是那样的自豪。

第3自然段的事件中能够看出外祖父分外爱惜书房里的那幅墨梅图,“我”偶尔摆弄家中的古玩,他也不甚留意,而不留意在墨梅图上方留了个脏手印,慈祥的外祖父竟大发了一通脾气,然后“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透过阅读体会“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用细绸子慢慢抹净”感受对墨梅图的珍爱。“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抓住这句话,问道:到底什么是不能玷污的,再回过头去读一读第13自然段,你对这句话又什么新的理解?实际上这不能玷污的是民族魂,是爱国心,正是这华侨老人对墨梅图这种特有的感情证明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爱。因为在华侨老人心中,梅花是最纯洁最有品格最有骨气的,它是祖国的象征,不能受到一点玷污。之后老师设计了这样一段过渡语“是啊,再外祖父心中,这梅花就是民族气节的象征,就是祖国的象征,是圣洁的不能玷污的。他是那么的宝贵这幅图,又为什么将她送给我了呢?”引导学生联想外祖父的对我的用心良苦以及深深的眷恋祖国的感情。

“在凉飕飕的腊月天,老人亲自来到码头,泪眼蒙胧地把一个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递给了我”,这一情结是透过学生深情地朗读来再现的。

三、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当学生感受到外祖父那思念祖国的深情,那热爱祖国的赤诚之心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结尾:“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使我想起--------------。”

这给了学生充分思考想象的空间。设计这以环节使学生积累了语言,同时发散了思维,拓宽了思路。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在这个问题的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理解的多元性,尊重了他们独特的见解,同时也在这个问题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了语言。

当然在此次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尝试了对《课标》的运用,但几个环节还有问题。如:在整体把握上,文章可略讲的部分用的篇幅太大了,显得“详略”不是很恰当。在一些细节处理上还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的更充分。

总之,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注重对于学习新《课标》的尝试运用,努力营造科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的多元性,重点让学生运用“读、找、品、议”的方法学习课文,学生感悟到了“月是故乡明”的含义。对于阅读教学研究和尝试,我还是个初学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学习继续摸索,使自我的教学水平不断进步。

月是故乡明经典散文(2)

月是故乡明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这是季羡林老先生在他的散文《月是故乡明》中的一句话。很朴实,很真诚,没有用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用绚烂的修辞,但是这短短的一句话却道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声,引起了我们每个人的共鸣。月亮里有我们每个人所留念的故乡,不论你身在何处,飘零何方。于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于是,杜甫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于是,张九龄言: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每中秋佳节,月饼、团圆往往就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到处都充满了祥和之气。从古至今,月亮总是人们寄托哀思,表达情感的一种载体,可以说她承载了中国千千万万人的思乡之情,是中国人的情感归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象征着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承载着我们真挚的情感。即使远离故土,背井离乡,月亮却是那个永远陪伴我们的人。她永远陪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时时刻刻都忘不了家中的思念,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动力,支撑着我们努力的走下去。

月亮从小伴随我成长,小时候没有路灯,我们就迎着月光走在回家的小路上,与小伙伴在月光下玩耍,嬉戏。长大后,成家立业,娶妻生子,走在城市的柏油路上,迎着霓虹的灯光,抬头看看月亮,越发现她早已湮没在灯红酒绿的城市之中,再也找不回儿时的感觉。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而我们却不在是儿时天真的我们。三十而立,已过而立之年的我,肩负了太多的责任。事业、家庭这些都是我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为了儿时的梦想,为了家庭的期望,我们还不能停下脚步,还要努力工作,继续奋斗。

月亮是美丽的,纯洁的,古人用嫦娥来象征着月亮。月亮里有无尽的美丽,带着她那如花的笑靥。于是有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了“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有了“烟笼寒水笼沙,夜泊秦淮酒家”;有了“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古人毫不吝啬赞美之词来形容月亮,她微弱的月光不知陪伴了多少人的寒窗苦读,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带给这些寒门学子的却是无尽的希望。

仰望明月,思绪飘向远方,那些语言记忆,如潮水般的流淌,月圆月缺感悟人生,中秋佳节思乡月。有人说:中秋是团圆,亦不离;有人说:中秋是思念,亦相守;有人说:中秋是回忆,亦希望。而我说中秋的到来如清风拂面般清爽、温柔,缓缓流逝的夏日,凉凉的秋雨,时间又悄悄溜走了。中秋也是游子最思念亲人、家乡的时刻,我们流浪在外,家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家门口总有一双双眺望远方的眼睛,家里总有一桌桌香气扑鼻的饭菜,家总有絮絮叨叨却极暖心的话语。

中秋,一个温馨的夜晚,人们把思念和所有的情感化为一个圆圆的月饼,象征着圆圆的月亮。一家人坐在一起,品尝着一种惬意,一种温暖。举起酒杯,陪在父母身边的人品味的是一份幸福,千里之外的游子,也寄托着思念,品味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月是中秋分外明,2016年中秋佳节,我们一起寄出思念,收获温暖,对酒当歌,把酒言欢,共同谱写更美好的篇章。

环科餐厨邓世杰

月是故乡明经典散文(3)

月是故乡明

----读季羡林《故乡明月》有感

时至傍晚,天边的那一抹绯红的晚霞已经褪去,明亮的月儿早早地爬上了树梢,轻纱似的薄雾半掩着月亮,月光透过轻纱倾泄在大地上。

母亲做的饭菜依旧质朴,四菜一汤,没有半点。花哨,蔬菜原汁原味的特色不住地勾引我的味蕾。吃惯了大学食堂的冷冰冰的饭菜,初回家感觉家里的饭菜是如此可口。满满的食欲带来饱饱的满足。一碗饭罢,不觉腹部微胀,浑身爽哉。

抹掉满嘴的油渍,起身走出屋子,发现已经落下 的夜幕里,一轮明月高悬于空,亮得耀眼,美得惊人。大概有半年多没有看到这样的月亮了吧。在求学期间,或许是附近的高楼遮住了月亮,或许是可恨的雾霾隐藏了月光,也有可能

是我因为娱乐而忘了抬头看天边的玉弓吧!但我想来,主要原因是自己对故乡明月的偏爱,而忽视了他乡的月亮,就像季羡林先生所讲:“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沿着田边走,静谧的夜里,只听得见不时传来青蛙的叫声,这叫声若仔细听,未必觉得悦耳,但一旦任他鸣奏,便觉得天地都静了,世界都沉寂为他的听众了。在如此的音乐下,夏夜中有人轻摇着蒲扇,躺在藤椅上享受着一天劳作后的休憩,有人会早早入眠进入梦乡。我在月光下走着,绕过田埂,路过小径,靠近小溪边的发电站,眼前虽然没有白天那么明亮,却也在皎白月光的照映下,景致若隐若现。水经过堤坝顺势而下,撞击下水面的声音打破了月的宁静,而在上水面,湖面依然平静得宛若一面明镜。月光洒下来,像披了一层银白色的薄纱,偶尔清风徐来,荡起层层波纹,惹得月光一闪闪。

不远处马路对面,多半屋子都亮着灯,大概也都在吃晚饭吧,或者在饭后闲聊。这些是万家灯火中的一部分,就在一轮明月下安静的土地上经营着各自的生活。我知道,这里永远有一盏灯一直为我而亮,而不在家的我一直思念着这微弱的灯光。

我仰着头,看着月亮,哪般的圆,那般的亮。无暇中愈看愈叫人心静如水。故乡明月,永远清澈如水,难怪自古以来牵动无数游子的心。故乡明月,是满满的思念,寄托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故乡明月,是慢慢地爱,捎去“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爱意;故乡明月,是无限的思乡怀国,寄去了故人“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的无奈……

季羡林先生说他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月光旖旎的瑞士莱茵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但无论如何,也比不上他万里远故乡的月亮。我也是,即便离故乡相隔仅仅几百公里,看见的月亮都是一样的,我也只是我心中那可爱的月亮。故乡在哪,心就在哪。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愿天下所有的游子心中都怀有一轮故乡明月。


向优秀的人学习

---读《欢乐颂》有感

五位性格迥异的女孩们机缘巧合之下住进了欢乐颂小区22楼,各自携带工作、爱情和家庭的困难,从相识、相熟到相知,并且见证彼此在上海这座“魔都”的成长和蜕变。

未步入社会,未步入职场,读着文字中灯红酒绿的大上海、竞争残酷的商业职场,感觉这些离我很遥远但也格外现实。精英集结的大上海,公司对职员的要求是高学历、高能力,如果你都没有,弱肉强食的时代只能将你赶出这个城市。安迪不但拥有华丽的外表,而且是高智商高能力,自然对事业游刃有余。曲筱绡是富二代,能靠人脉、金钱处理公司。关雎儿是书香世家,靠勤勉获得上司的赏识。而邱莹莹和樊胜美只是从外地来的打工仔,没有人脉,没有高学历,没有突出的能力,只能在职场、生活上处处碰壁。

对于邱莹莹这种,刚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上一抓一大把。如果你没有突出的品质,无疑是要被淘汰的。在公司里,刚入职就和主管谈情说爱,把爱情放在首位,不去了解公司实际人员安排,这不正给自己挖个洞往里跳吗?我认为,在一个新环境里,不是先让自己舒适,而是先要学会生存站稳脚跟,像关雎儿一样,在没有考核成功之前绝不让外界事物影响自己。当邱莹莹遭遇事业和爱情的双重打击时,她颓废了,后在父亲的劝导小开始奋起,在家狂看成功学。看心灵鸡汤固然有助于自己,但她看的并不是时候,已经落魄到靠家里供给,没有工作没有收入,这时候应该出去找工作,去努力从上次失败吸取教训,而不是在这看一些“逻辑不通”的心灵鸡汤。你立志,喊的再大声,再振奋人心,工作也不会飞到你面前。“你是最棒的,你是最优秀的……”诸如此类的口号只是失败中的自我安慰。从逆境走出来的人绝对不是因为这些口号使自己振奋,而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与其整天在朋友圈发鸡汤,在语言上是个居然,在行动上是个矮子,还不如选择一个身边优秀的人想办法接近他,耳濡目染地学习对方的优点和好习惯更有效。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作为一名大学生,大学学习可能是我们最后的集中学习时间。走出校门,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能力越来越强,一种是颓废到底。或许有人说我和刚进大学时差不多,没多大变化。那么你错了,当你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你是走在下坡路的边缘了。大学不是我们休养生息的时段,而是和别人拉开距离的最佳时机。也许我们抱怨周围没有学习的氛围。学习的氛围不是它找你的,而是你自己去寻找,去寻找一些优秀的人一起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在这种氛围里,虚心请教,从他们的身上取长补短,完善自己,这才是大学学习的真谛。

我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没有强大的背景,也没有宽泛的人脉,更没有高学历高能力,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完善自己,提升自我,懂得找一个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孔子不是说了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身边有个优秀的人很重要,他的一言一行可以影响你的言行举止。在这潜移默化中你逐渐提升自己,才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欢乐颂》这本书教会了我这些道理,我努力去去寻找这样一个与之同行的人。


锁住的城

----读《围城》有感

一扇门,锁住了一座城。

我站在门外,沉醉于城中的风景,无法自拔。

那是傲骨倾城。

淡绿的叶子白色的花,隐藏在茂盛的大树底下,星星点点的花显得那样娇小柔弱,它是钩吻叶芹。雪白的花瓣层层叠起,嫩绿的叶片微微泛着青绿的光,叶下的枝干笔直地挺立着,衬出清新之意。风吹起,它只笑着摇摇纤细的枝干,雨落下,它只坚强地立在雨中,任花瓣落下,香气四溢......

那是古色倾城。

木的颜色,低调的奢华,似是最美的古典色。整座城是世纪遗留下的仙境,充满了古色古香。是古朴的长廊,望不到的尽头,余下无尽的深邃;是典雅的亭子,亭上是饱经沧桑的诗人,对着这城中的风景感慨万千;是古老的水车,上面布满碧绿的青苔,显得那样葱郁。如若此时有一个女孩在这座城内,那必定是一副优美的封尘古画。

那是华叶倾城。

三叶地锦悄悄爬上城墙,一切都被紫色覆盖。垂下的枝条如同一片紫色的瀑布,梦幻的色彩令人痴迷,恍若身处梦境。清风吹拂,枝上的叶子轻轻抖动着,带来一股清凉。这一刻,什么烦恼什么痛苦都化为灰烬,这些景色从我的眼中映入我的脑海,刻下深深的印痕。然而此刻,我却多添了几分愁绪,几分感慨。三叶地锦似乎不甘心困于这座城内,向墙外蔓延......

这一刻,我迷上了它们,成为了它们的粉丝。

这一刻,我不是立于门外的观赏者,而是在花丛深处的它们。

这一刻,我走进了它们的世界,聆听着它们心中的故事。

一面墙遮住了倾城的美景,我站在墙外闻着城内传来的芳香,感悟自然。


岁月静好,初时模样

----读《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有感

几撩莲花,几闪星子,轻灵,嫣润。这几道水色淋漓的江南岸,这个追忆岁月的多雨季,悄悄嗅闻着关乎荷透来的袅袅娉婷。却不知有多少人会念想起一位纯良女子,和她拂来的一帘幽梦。

------题记

曾几何时,开始默默地盼望着可以预支一剪如莲的流光,独倚素窗,褪尽尘世铅华,任清风乱翻一排又一排古朴的页码;或合上眼帘,细细怀想那个书中身着一袭白纱裙的纯净女子,撑着一柄典雅的油纸伞,沿着迷蒙的青石小巷,缓缓遮住一段屋檐下清欢的光阴;亦或是在阳光斑驳的时候,碎碎念着如林徽因般消除执念的安之若素,痴痴捉摸着那份“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初时模样,清绝,妙绝,独矣。

撑开长篙,在静湖里泛起波澜,红尘陌上,独上兰舟,有多少纤弱女子会懂得适可而止,随遇而安?尘世浮生,车马喧嚣,有多少纤弱女子会热爱繁华却甘愿独守一池素荷?徜徉在“白山黑水”,端详华美的景泰蓝,让人不由心系一段佛缘的须弥座,还有那转角中洋溢着异国风情的古建筑,又有谁能执一素笔,汩汩流下一条漫诗的江,在建筑、文学中来去自如?林徽因会。那优雅的气韵,斐然的才情,留给世人清脆的回忆!

她唯美如白莲,不施粉黛的笑颜,一袭素色长裙的温文尔雅,萧萧风度……她与夏季立下花好月圆的盟约,时光老去,他却依旧;她冰洁如白莲,暗淡了尘世,只留下梁间呢喃的余音,笑响一树又一树的花开。这朵白莲,纵然无法脱离凡世柔情,梁思成的一世宠爱,徐志摩的一世怀想,金岳霖的一世爱护,世间形色男子的一世仰慕,但她保持着平和的姿态,爱得坦然,选择得义无反顾。似水流年,她的如花美誉从未改变,似莲冰心更是贞静,永恒。她,一个生如夏花般绚烂,死若秋叶般静美的女子,在挚爱了一生的人间四月天消逝,梦回白莲。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是金岳霖送给林徽因的挽联,这位为林徽因至死不渝的学界泰斗,懂得这位女子懂得她诗意的一生。

眼前的沸茶开始渐渐停止冒热气,烟雾氤氲,迷离了双眼,有人问:你懂吗?

我不懂,你亦不懂;我懂,你亦懂。

我们就只是如此一群漫不经眼的少年,没有“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气概,没有指点江山的英姿,但只求偷得浮生半日闲,抿起嘴角斟酌世间百态。青春,何尝不是在演绎诗意,描绘清纯呢?清春,又何尝不是在掩起叛逆锋芒,捏拿一个人的细水长流呢?青春,又何尝不是用于决绝的转身,却偶然在转角重逢呢?

从懵懂到理智,痴痴笑笑,走走停停,就是青春。

在慵懒的午后,哪管窗外骄阳似火,或是细雨飘渺,抚一卷铅华,咀嚼着白落梅的“落梅风骨,秋水文章”,欣喜地像个幼童,挖掘着人间四月天的风脉,莲开夏季的小影,感动着自己,能傻,能痴,能笑,多好。

追朔在时光的长河,潇洒前行的我们,宛若也幻化成一点无暇的白莲,不为张扬,不为凌厉。与那个温文尔雅,绝代风华的女子并肩漫步,甚至轻轻摇曳一地素色长裙,捻一米阳光,守一池素荷,呷一口泛滥着暖香的清茶,体会着过去,希冀着未来。

朦胧里,那是花的缩影,鲜艳娉婷,一树又一树;那是燕在梁间呢喃,点亮人间四月天。岁月静好,你我初时模样。


人性之恶与人性之厄

---读《黄昏里的男孩》有感

每次读余华的作品总感到一丝丝的丑恶和厄难。《活着》如此,《许三观卖血记》亦如此。苦难是余华小说创作中一以贯之一个的主题,这也就造了他作品中浓重的悲剧氛围。轻描淡写的笔调总让我感到冷静,进而以理性的眼光看待这底层人民的恶与厄。

《黄昏里的男孩》讲述的是水果摊贩孙福对一个偷吃他苹果的流氓少年施以惨无人道的肉体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摧残后,他竟若无其事地进饭店喝酒吃饭。余华用冷静、简洁的语言描写了男孩所用惩罚,看似漫不经心,而透出的残忍像刀刃般刀刀刺心。孙福的行为让我感到变态和残忍。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未成年男孩因为饥饿而选择偷一个苹果来充饥,没想到却换来肉体的毒打和尊严的践踏,我咬牙切齿,恨这世间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没有一点人性,而然我忘记了一句话: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位施暴者同样有着可怜的过往,他可爱的孩子被大水“偷去”,他漂亮的妻子被剃头匠“偷去”。他说自己这辈子最恨小偷,也许正是这连续的厄运使孙福新照片那个深扎对“小偷”的仇恨。

1960年出生的余华,不久就经历了史上最荒唐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时代。当时的大陆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社会上由于资源的匮乏、道德的缺乏,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受虐者和施暴者的转化,底层人民的互相为难、命运和人性相互影响……也许正是余华本人亲身经历,所以对于这些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的悲剧有着比常人更为冷静的心态。他愿意用冷静理性又不动声色地将一连串悲剧描写出来呈现在读者面前,平静地就像在讲一个很遥远的与己无关的往事。虽不渗透一些个人情感,恰恰是这些冰冷的笔触激起人们对人性冷漠的深沉反思。

鲁迅曾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所以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可悲的,孔乙己是可悲的。然而这些并不是最可悲的,最悲剧的是那群冷血麻木的看客。他们毁掉了人性的最美的品质,将悲剧推上高潮。

余华的文章正是如此,他是站在一个暴力现场,面无表情的冷眼旁观者,一如鲁迅笔下的“我”,悄悄地记录这一平常时刻,是余华对于人性之恶的淡定、对人世之厄的冷漠造成他冰冷的世界观?我想都不是,他的悲剧透出“平常”二字。用最平常的人、最平常的事来展现他们的悲剧。在此,余华并不仅仅是看客,他试图唤醒人们对道德和人性的反思,想把人从冷漠无情中拉回来,让这个世界重新充满人情味。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虽然繁华,却也冷漠。碰瓷的事时时发生,本是“扶”一个简单而单纯的动作却变得繁冗,扶之前需要人证物证 齐全才敢上前扶一把,这个社会是多么令人心寒,而这些正需要余华这样的笔触,以笔为戎,去刺醒这群麻木的人,唤醒“人之初,性本善”。


人生本就是一场旅程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应龙台《目送》

生活像一涓细流缓缓流淌,层层涟漪是岁月时光的沉淀。人生就像这一江春水向东流,独自一人行走于世间是不变的现实。

孩子在慢慢长大,父母在老去,一切的开始注定是分离。从咿呀学步开始,父母总在背后拽拉着,你我的距离只在我扑到了,你立马抱我起来依偎在怀这么远,当我长大,第一次离开父母是在幼儿时期,头几个星期过来还死死地捏着母亲的衣角,始终不肯踏进幼儿大门一步。而后,对幼儿园产生迷恋,渐渐地忘了身后的母亲,高兴地窜进那堆海洋球中嬉闹。母亲扶着铁拉门往里探着,望着,直到我回到教室上课她才离开。现在的我才明白,与父母的分离从幼儿园那一刻就开始长久的存在。孩子真正属于父母的时间,仅仅只有最初的三年,那完全懵懂未知的三年,也是父母养育儿女最煎熬的三年。时光如此短暂,之后彼此的关系越来越薄,谁也不知哪时会断掉。

父母看着孩子挣脱自己开始离去,可作为孩子何尝不是在回望看见已走开的父母。当孩子成长到大人时,父母又仿佛退化成为老小孩,似乎忘记了儿女已经长大,过马路依然想牵其手;忘记了儿女已经成熟,再也不喜欢那色彩绚丽的棒棒糖;忘记了儿女已经懂事,再也不会因为小事而与伙伴争吵……

头一次离开家是在大学时,母亲说要去看动车,这辈子她只在嫁人前去过外面,当时只有轰隆隆的火车,待我出生后,再也没有离开了这里,也就没有见过在铁轨上高速奔驰的动车。说是去看看动车站的宽敞,其实我知道她是想亲自送我上车,看着我离开。

在候车室,母亲站在警戒线外,探着探着,在拥挤的人群中挤着,我喊着让她回去,她似乎没有听见,只是呆呆地立在那里,直到我检票进入站台。我不敢回头,怕和她四目相对时我会不舍,会流泪。待母亲看不见我,我打了个电话:“妈,快回去吧,我快进车厢了。”强忍着泪水努力把一字一句说清楚。

月台上,风呼啸着,不远处传来动车与风摩擦的声音,越来越响,越来越近。我跑到栏杆边向下眺望,努力去寻找母亲的身影,在台阶下,她慢慢地推动电动车,坐上,再开走,瘦小的身影随着距离的拉开逐渐化为一个移动的黑点。

望着母亲离去的背影,当初的母亲望我离去不也是这样一种心境吗?我逐渐明白,我是风筝,父母是牵着线的人,当你越远越高时,你就会挣脱那条线,而无形的亲情正是你一直牵挂的线。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努力满足我们的要求,可当我们长大成人时,却怎么也满足不了父母的要求,我们的父母成为了不经意被我们遗忘的人。我们记得他们是大人,却忘了他们已经老了,他们已经手脚不利索。我们会时常提醒自己要多留一点时间给父母,却因为各种理由瓜分了留给父母时间。告诉父母要回去,可就是没有时间,告诉父母要离开,总是准时离开。

虽说人生本就是一场路程。孩子,家永远是我们的避风港。父母永远是我们倾诉的对象,在舟车劳顿之后,请回头,回家歇息歇息吧!


林海中斗智,雪原里斗勇
---读《林海雪原》有感

本以为“林海雪原”只是一处长白山胜景,出了北风吹,万雪飘就没什么特色了,当我读完高波的著作以后,才发现“林海雪原”不单单代表东北的冰天雪地,更是皑皑白雪下满腔的热血。寂寥的林海,广阔的雪原数尺深的白雪令人心生寒噤,但是寒风再刺骨,雪再大,也阻挡不了解放军坚定的步伐,冻住炙热的鲜血。正是这么一群坚毅的解放军战士,为着自己的理想,更为了党伟大的事业---共产主义事业,在深山老林里孜孜不倦,顽强奋斗的身影。

穿山风可怕,雪地可怕,土匪更可怕。但这些对于他们来说,死,好不可怕,鲜血,是为了守护这方黑土地而流,更为了自己的父老乡亲的辛福生活而流。一场场壮烈的战役见证了一颗颗赤子之心,这颗颗心永远在这片郁郁葱葱的老林里跳动。山风的肆虐,枪林弹雨的疯狂,都下不退他们,因为他们是我们党伟大的先驱---真正的人民解放军,是这般不言败的精神支持他们踏遍整片林海雪原。

我钦佩首长少剑波,有军人的英姿飒爽,亦有情人的缱绻,更有家人的温情。面对姐姐的惨死,他化悲痛为力量,将血债还与敌人,面对心仪的白茹,他以革命为首,将那份朦朦胧胧的爱情隐藏。面对战友,他与他们出生入死,情比金坚。在濒临危险时,他沉着冷静,以固有的姿态鼓动士气,巧妙地冲出突围。我也赞赏战士杨子荣,为了彻底消灭最后负隅顽抗的威虎山上的土匪,独自打入虎穴,凭借智慧取得匪首信任,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和小炉匠周旋,与少剑波里应外合,上演一出机制壮烈的“智取威虎山”。

正因为有了这群智勇双全、不畏生死的人民解放军,在雪原里纵横,与敌人做殊死搏斗。在斗争中,战士们高度发挥了军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战胜了常人所难以忍受的艰苦,克服了想象不到的困难,在冰天雪地里,侦查奔袭,斗智斗勇。情节一环扣一环,精彩纷呈。跨谷跳涧,滑雪飞山,打虎上山,指挥斗争等等,每一次战斗似乎都是一个奇迹。

然而,革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不少战士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小战士高波,15岁参军,却在一次货运遭匪徒袭击而牺牲,这年他才18岁。他的生命就像一颗流星,虽然短暂,却是最璀璨的瑰丽,他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曾经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那我想高波的牺牲必然是重于泰山的,在战斗中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牺牲的人都是伟大的,他们的品质珍藏于人民心中,他们的身躯永远屹立我们脑海中。

英雄逝去,这段林海雪原的旷世战役离我们也有60多年的历史了。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或许感受不到当年的热血沸腾,肆虐的枪林弹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生动的文字,逼真的影视进行现场还原,感受红色年代中的英雄主义气概。他们的精神品质不会别历史的沙流冲淡,他会以不同形式世代相传下去 直到永远。

林海雪原的精神,存在于过去,存在于当今,亦存在于未来……


聊将锦瑟记流年

--读《你是锦瑟,我为流年》有感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这首《橄榄树》曾经是一个时代无可替代的经典,它唱出了三毛对故乡最纯粹也是最悠远绵长的缅怀。

一直以来,都对三毛抱有一种奇特的好感,于是,我遇见了这本书。这里,白落梅用绝美的文字,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三毛的万水千山。

说实话,令我印象最深的,无疑是撒哈拉里的三毛,如一朵艳红在沙漠里绽放,沙漠的热度和躁砺让她显得那么饱满、奔突,她满头的黑发和遮挡于后的眼神,有着生命最亮眼的光芒。这段故事记叙着她与荷西的幸福,记录着琐碎的烦恼、忧愁、快乐。同时也带给我从未体验过的沙漠风情。三毛说她第一次见着撒哈拉,像见到久违的故乡。那时她已在异国多年,也心存了各种风情。但还有比沙漠更适合安顿下三毛的云游四方的心的居所吗?沙本是世间最无依无着之物,安定流浪听凭风停风起。而沙漠收容他们——还有三毛,一并揽入它的怀抱。

今生她的使命是流浪,也只有流浪能使她孤傲的灵魂得到放逐,如同那一缕风,那一朵云,自由的来,自当自由的去。繁华别墅,金碧辉煌,关得住世人落魄的灵魂,却锁不住寻常春秋,四季风雨。

三毛,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烟花一样寂寞的女子,月光一样骄傲的女子,沙漠一样荒凉的女子,在撒哈拉踽踽独行,邂逅一幕幕预约的风景,因为有过前盟旧誓,迟早都要兑现。这样一个女子,不为爱恨情仇牵绊,不被衣食冷暖困扰,她的一生犹如昙花一现,短暂却耀眼。

 她曾说:“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幸福的归宿。”

我想往往过于追求完美,追求理想化的人,容易选择决绝的方式去达到超脱和升华的境界。可是不管怎么说,她一直都在追求她生命中定义的完美与幸福,三毛的心里一直深埋一份坚定不移的信念在支撑着她,正如她自己所说: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

她曾说:“认得生命不在于长短,在于是否痛快活过。”“我是一个像空气一样自由的人,妨碍我的心灵自由的时候,决不妥协。”

呵,这样一个女子。

到如今,我们只有伤怀,一个已经一去不回的女子,一个哀伤寂寞的过客,留下了一生繁华又归咎泥土。

有些记忆,被时光淹没,交还给了岁月;有些故事,被季节遗忘,预支给了流年。


海滩上的五百六十二枚贝壳

--读《妞妞》有感

当西边的天空涂抹上一层绯红时,海中的潮水卷着浪涌上来,夜深人静时,又渐渐退出沙滩,留下几千枚贝壳作为足迹。带着海洋的气息,错落有致的纹路惹人喜爱。有的贝壳会被人捡起作为收藏,而有的则被下一次的浪涌卷回海里,再也回不来。

有这样一位父亲捡到了五百六十二枚贝壳,他是若珍宝,每天精心照料着、呵护着,生怕被潮水再一次卷走。然而,这位父亲并没有如愿,在五百六十二天之后,他失去了所有,那段记忆也被海水一起带走。

妞妞,一个多么想让人宠爱的昵称啊,我想她的父母在取名字时一定是灌注了所有的爱,希望将所有都给以她。水灵灵的大眼,扑红的小脸,聪明的小脑袋,我想这应该是世间最美的孩子吧。可正因为这么可爱,上帝妒忌她,想早早得唤到身边来,他抽去了妞妞的健康,让她出生不久后就患恶性眼底肿瘤,并且医生宣布她短暂的生命。

可怜的妞妞,她最爱阳光,每次靠近窗前伸手去触摸阳光,却只能感受到流过小指间的温暖而感受不到眼睛的光明。她爱玩,坐在一堆玩具的前面只能用手去触摸,用脑去想象它的形状,想睁开眼却怎么也睁不开。好几次,因为肿瘤的扩散而造成的疼痛她却喊:“妞妞磕着了,妞妞磕……。”一声声的呻吟,揪着父母的心生疼。父母在暗处默默流泪,他们何尝不希望盲的是他们,疼的是自己。

苦难是普遍的,可每个人的痛苦又是特殊的。妞妞在短暂的五百六十二天中使伴着痛苦度过的,他的父母在这五百六十二天中是带着自责和悲伤度过的。可怜天下父母心,看着被病痛折磨得面目全非的孩子,他们的心也死了……

透过这平淡的文字,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位父亲笔触上满满的怜爱。他爱她,将她作为自己的全部,恨不得将最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宝贝。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样对这位父亲充满同情,他们憎恨这位父亲,认为他是杀害女儿的刽子手,是他的犹豫不决耽误了女儿的治疗,如果当初他能当机立断,妞妞或许可以活得更长。

作为一个路人,有这样的质问时正常的,可作为一位父亲,你有想过那位父亲的此情此景吗。这世上没有比决定别人生死更难的决定,面对着以后再无光明的孩子,他们的心早已凌迟了。如果手术成功,妞妞如预料般活了下来,那结局会是好的吗。在她长大成人的那段日子,她接触到友情、亲情甚至是爱情。她还会舍得离开吗,等她渐渐发现自己和其他孩子的异样时,他还是对自己的眼盲一如既往地接受吗?也许那时候她会抱怨命运的不舛,希望自己从来没有走过这个世界。那么,与其痛苦地活着,不如早早了结,给孩子一个解脱,给父母一个解脱。

我敬佩这位父亲,因为他给了妞妞最幸福的五脉六十二天,让她在有生之年一直都是幸福的。同时我也可怜他,因为妞妞只能成为他生命中五百六十二枚贝壳,匆匆的来,匆匆的去,猜到了牛牛的开头,却猜不到她的结尾。

我想天下最伤心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看着自己的孩子先离去,心是何等的痛。正如最近网上热传的《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一文触动多少网友的心,纷纷转文助力,点文赞赏以筹集救助资金。可后来,有人出来辟谣,认为这位父亲接着孩子的名义在牟暴利,并且扒出他的婚姻史和财产史。父亲给我们下了太多的套路是真实的,但是他对孩子的爱是真实的。我看过他在孩子生病后的每一篇文章,他医治孩子的信心和虔诚一直没有泯灭,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卖文赚钱给孩子治病。况且这位父亲申明,将多余的善款如数捐出,成立儿童白血病基金会,是将善心延续。

我们大多数的人都是幸运的,很难感受到不幸者的痛苦,所以也没有资格多加议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弱者多些同情和宽容。


品市井言语,观人物百态

读《茶馆》有感

“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了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我可没做过缺德的事……”听到这句话我想大家都有点心寒吧,仅仅是为了生存,他适应社会去改革,哪知越改越凉,冰凉。发自旧社会底层人民的无奈呻吟,有谁听得到,又有谁为他们抱不平呢?

老舍曾说:“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经常下茶馆,我要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去,用他们的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变迁。”确实,老北京的茶馆是低门槛,是三教九流的会面之处,可以包容各色的人,如靠劳力为生的黄包车夫,整日游手好闲的地痞,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那么小的一个茶馆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

王利发一直经营着裕泰茶馆,为了茶馆不断地改,始终敌不过世故。在众多人物中,他给我的印象最深,是一个又悲又恨的人物。

作为商人我认为他世故圆滑、阿谀奉承,欺软怕硬,对待难民,他趋之若鹜,对待巡警,他忙着点头哈腰,贿赂巴结,老老实实地把金钱奉上。“老总们,实在对不起,还没开张,要不然……!”巡警明摆着是敲诈勒索,给他们送钱就是在填无底洞,你越满足他越猖狂。当然,他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市民,无力反抗,识时务者为俊杰,但也就是这样造就了可悲的结局。世间兵荒马乱,但别的茶馆都破产歇业了,他还苦撑着,但也逃脱不了破产命运。茶馆被霸占,他终于认清了现实,道出了最后的无奈。为了活下去,他变尽了方法,也没干过缺德事,可这个社会就是容不下他。一如当时在戊戌变法时的有志之士,赶着潮流变法,却没有意识到封建势力的强大,最终成为改革的牺牲品。变革之法就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小波浪,没有撼动这艘巨轮。

因为“大清国要完了!”这句话被捕,他正直、善良、敢作敢为。然而也只是一个靠实力蛮干的农民。茶馆算是个公共场合,各色各样的人都有,有时候你说的话无心,听者有意,一句话就足以扳倒你。当时的清王朝虽然处于风雨飘摇中,势力还是在的。他对腐败清王朝的不满,形于色言语表,丝毫不顾忌别人。所以他空有一身满腔热血,却不懂世道。

在当时的许多中国人像他一样,不甘受奴役,颇有反抗情绪,甘愿自己用躯身肉体去对抗官兵的短枪洋炮,成为旧社会的冤魂,最后发出绝望的声音:“我爱咱们的中国呀,可是谁爱我呢?”当时的中国就像幼婴尚在襁褓中,自己还在发展,根本没有能力去顾及子民。

“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总把鸟笼打扮得体体面面。也许爱鸟遛鸟一直是北京老大爷的传统吧,现在依旧存在,退休的老大爷左手叼着烟,右手提着个鸟笼,外面裹着一个精致的鸟笼,闲适地溜达在公园里,时不时地向路人炫耀一下自己的宝贝。在和平年代,这确实是人生一大乐事,但在烽火连天的时代,玩鸟可能变成了玩物丧志。国家尚且处于生死存亡之时,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如果还留恋过去的生活,依旧一副玩世不恭的态度,只有一条路,就是死。

老舍的《茶馆》是成功的,从一个小茶馆折射出一个社会,通过所听所闻,观其人生百态,意味无穷,令人深思。


白说不白说

——读白岩松的《白说》有感

靠说话赢得尊敬和争议的白岩松坦言“说话不是件好玩的事儿”,他也把这句话当做《白说》代序的标题。他说,每个人都有推动时代进行的方法而说话是自己的方式,每个人说的话不肯能都有用,但要守土有责。从《痛并快乐着》到《幸福了吗》再到《白说》,时间跨度长达15年,白岩松说自己喜欢以平等自由的态度与读者、观众分享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白说》这本书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白岩松好在团中央志工部的演讲。

志工,也就是我们大陆常讲的志愿者。医院里,有穿蓝背心的志愿者为患者提供便利;马路上,有戴小黄帽的志愿者为交通提供疏导;大山里,有拿红旗的志愿者为贫困地送去教育……志愿无处不在,但是又有一个问题:大的活动志愿者云集,一呼百应,小的活动志愿者却寥寥无几;远方的志愿服务我们立即出发,身边的志愿服务却视而不见。为什么是这样,大家都认为大志愿更能彰显人格魅力,小志愿小得无阻挂齿,还是大家奔着慈善噱头去的,以博更高的眼球率呢?

近年来海外支教活动火热。我常常可以看见新闻标题写着:90后美女大学生自费XX元抚赴XX地支教,确实,噱头很足,90后,美女,大学生,海外,对于一些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来说这根本难以实现,但是她这么一个二十出头的大学生都做了 往小方面讲,支教带去了资源,支持当地教育发展,往大方面讲,向海外输出了中国软实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怎么想这件事都是值得媒体大肆宣扬也是我们志愿效仿的对象。但我看来,这真的是存粹从心出发的志而不是为了其他利益吗?

 去支教我们赞成。但是你却选择了海外。并不是我对海外持有偏见,教育是无国界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去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支教。可是我们条件不够,在中国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在偏僻的小山村里,有着无数的青少年因为家贫而辍学,因为教学设施的匮乏而失学。很少有老师愿意呆在那里,就算有,那传播知识的程度也如蜻蜓点水般微不足道。支教,为什么不优先选择国内呢?那群孩子如渴望雨后甘霖般向往知识,他们甚至会去爬山涉水好几个小时来学校只为一堂课。自费5000元去海外支教,5000元,对于中国贫困学子已是一笔不小的金额,而你却把它花在出国行程旅费上。对于这样的行为,我反对大于支持。

曾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胡春华说过:“归根到底,我们是要把志愿服务的行为,逐步演变为志愿服务的心。”远方的志愿我们做得很好了,身边志愿的欠缺是所有人应该反思的。志愿很小,小到只用扶摔倒的老人一把就可以了。志愿很简单,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伸出双手。中国有不少留守儿童缺少关爱,或许你可以给他们带去母爱和父爱;养老院里孤寡老人很多 ,也许你的陪伴是最好的礼物;公共场合地上垃圾很多 其实我们也可以充当临时环卫工人……

最好的志愿口号:将志愿的行为,变成志愿的心。


爱上另一个自己

----影评《七月与安生》

每个人内心都有另一个自己,想要活成那样的人生却不许。因为那只是一种幻想。当你在世界上遇到另一个自己,必定会相知相遇,那是灵魂的释放,彼此生活中的另一个可能。

七月,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漂亮乖巧优秀,父母疼爱,老师宠爱,生活按着别人期许的那样机械地活着,不出彩也不出错。可这并不是他想要的,潜藏在她内心有种活跃,叛逆的火苗,希望有不羁的生活。

安生,从小被家庭抛弃,娇小而孤独,形骸放浪下四海为家,背起行囊,潇洒离开。和不同的人相遇、相爱最终又相离。不是骨子里透着风,而是她别无选择。生活中缺少关爱,当有人爱她。她就会全心付出,陪伴左右,规划未来,她渴望安定,渴望一个温暖的避风港。

在十三岁那年的军训上,因一只小松鼠而相识,七月看到那个披头散发的安生就像看到了灵魂深处的自己,叛逆的心悄然释放,两人会去砸警报器。从那时起,两人彼此相依相偎,成为我踩你的影子过一辈子的伴侣。

七月与安生,一个静若处子,一个动若脱兔,一个保守规矩,一个野性叛逆。彼此会如此珍惜对方,是因为她们在对方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也就是对彼此太了解熟悉,就更容易看穿对方的伪装。

不幸的是,俩姐妹爱上同一个男人,苏家明在恋爱中的摇摆不定伤害了他们三个人。安生在苏家明和七月中,他选择七月,背上了行囊北上,本以为七月和苏家明从此会过上幸福的日子,可两人的关系也就因为分离而渐生芥蒂。

人总有不愿意分享的东西,当不愿意分享的东西快要失去时,她的愤怒会突破一切,甚至多年的友情。这部剧最精彩的戏码当属两人在浴室的争吵,演员的表演恰到好处,在淋浴头水珠的喷撒下两人释放了自己,卸下了伪装的自己,开始走向一种近乎残酷的爱情与友情的拉扯,情感到了白热化状态。

然而仇恨总会随着时间沉淀,当再次相遇时,七月剪成个干净利落的短发,背着大大的行囊风尘仆仆,正如当年流浪着的的安生。而安生开始留长发,坐在教室里安静地上课,体验并享受着七月的生活。走廊人群中的相视,立即跑上去拥住对方,他们早已冰释前嫌。他们是释放了灵魂深处的另一个自己,所以开始想活成对方的样子,弥补一下错失对方生命中那些精彩时光的遗憾。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最深沉的爱,莫过于在那个人离开之后,把自己活成了她的样子。”七月是安生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安生最爱七月,所以她选择把家明留给七月,恰许是这爱,她对家明有过嫉妒,嫉妒他抢走七月。七月表面上看最爱家明,为了爱情没让安生留下,实则最爱安生,否则她不会让家明逃婚,自己挺着个大肚子去经历安生经历过的生活,去走安生走过的路。七月安生,当他们躺在床上相视而对时,才道出年少时背道而驰的可笑。

七月走了,本以为是做了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没想到走那么远,再也回不来了,留给安生的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女婴和一段记忆。

安生化笔名为七月,写下这段回忆----《七月与安生》,从此,文字中血液相融,安生代替七月活着,灵魂永不分离。


《智取威虎山》影评青莲

马青莲在原著中没有出现,在电影《智取威虎山》中成为一个轴一样的人物,她作为小栓子的娘,让小栓子与解放军的情谊产生联系,作为压寨夫人,她成功成为解放军与土匪的纽带。

作为威虎山上唯一的女性,自然是这群土匪垂涎的对象,而60岁高龄的座山雕对她的感情是极为复杂,将其作为诱饵试探弟兄,又作为泄欲方法实施暴力。但是他死到临头,居然带着马青莲一起逃跑。表面上看他是想将她作为逃跑的筹码,其实是爱她,就算死也要死在一起,因为带上青莲本身就是个累赘。

青莲本是一村庄中的农妇,在家相夫教子,过着平淡的生活。但自从家人、乡亲被土匪杀害后,她被掳到威虎山上做压寨夫人。本身来说她作为一名普通农妇是不可能表现得如此性感,但家里人全死了,她失去了希望,与其被土匪折磨死,不如顺了土匪的意,或许将来还能逃出去呢!她愿意成为座山雕泄欲的工具,也愿意将自己作为诱饵。虽在土匪窝,但她极恨土匪,可以从两个镜头表现出来:

①当她听说胡彪是许大棒子的手下时,立即从座山雕背后蹿出来拿枪对着他,她恨土匪,因为是许大棒子杀害了她全村人。不过这里也是座山雕用来试探胡彪是否为土匪的手段。(座山雕这个人警觉性很高,不轻易相信别人。他想利用青莲对土匪的仇恨来试探胡彪是否为土匪,但是没有在手枪里装子弹。)②老八对胡彪讲过有不少兄弟死在她手里。如果威虎山上有谁与青莲发生关系,那么这个人就得死在座山雕枪下。 第一次也许是土匪垂涎其美色,逼迫行为,哪知第二天就被座山雕杀了,她发现这样不但可以讽刺座山雕性无能,还可以借他人之手杀死土匪,自然就有后面的几次。

当青莲来诱引老九时,老九用茶写下“栓子”两字时她哭了出来,这证明她并没有真正失去人性。自从知道栓子还活着,她从座山雕衣服里偷得逃离地图,想让老九带她一起走,在被发现时听老九的话将偷图一事嫁祸给土匪 这一过程中并没有透露老九是内奸。

青莲毕竟是妇道人家,做事缺乏考虑,鲁莽。当老九写下“栓子”两字时她不应该哭,应该要冷静下来积极配合杨子荣。青莲为了早日母子团聚,居然去偷座山雕地图想和老九一起逃走。她应该想到座山雕并不信任她,她的一举一动都有人监视着,威虎山没那么容易逃离。如果不去偷地图就不会有后面的事,就不会让杨子荣多了分危险。

总之,电影设置青莲这个人实际还是为了突出后来的母子相聚,表现中国人民解放军是让人民家人团聚、过上好日子的先锋。

月是故乡明经典散文(4)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原来山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小苇坑占了小村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进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他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月是故乡明经典散文(5)

月是故乡明
作者:季羡林
来源:《家庭文化》2016年第09期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小苇坑占了小村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他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月是故乡明经典散文(6)

泊船瓜洲

------群文阅读

永城市第一小学 聂喜梅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古往今来远离故土的游子总会思念魂牵梦萦的家乡。他们往往把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诗中,需要我们细细去品味。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二、检查预习:

你做到了吗?读准音,读流畅!那么王安石把船停泊在瓜州时写下了一首怎样的诗呢?

三、学习古诗《泊船瓜洲》

(一)出示自学指导一

自由读诗:

1、借助资料了解诗人以及题意。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先独立学习后组内交流8分钟后分组汇报)

(二)知诗人,解诗题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查阅与这首诗有关的资料,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跟大家交流交流。简介王安石。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点拨使学生了解写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从刚才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资料搜集很全面,值得大家学习,我们一定要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因为学习语文重在积累。

2、学生:理解“泊”的意思。进而解题:泊船瓜洲:把船停泊在瓜州。

刚才我们了解了诗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弄懂了诗题的意思。这”知诗人,解诗题“是学习古诗不可缺少的一步。它能帮助我们理解诗的内容。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

(三)读诗文,明诗意

1、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注释及你们查找的有关的资料说说诗句的意思。

2、想想:京口、瓜洲、钟山在什么地方?出示课件作补充,你们看,瓜州在这儿,京口在它的对岸(江南),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无锡市。京口和瓜州,一个在江南,一个在江北,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

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四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的距离就在一条(横向的)河的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所以应读一声。再看钟山在京口的西边(在南京)。王安石的家就在钟山南面的半山园。看来从瓜州到王安石的家乡钟山就一条(横向的)河、几座山的距离,离得很近了。这时的诗人路经瓜洲,发现天色已晚,泊船在此。在这样静寂的夜晚,他辗转难眠,独自一人走出船舱,仰望夜空中的一轮圆月,那时作者有何感慨呢?)

3、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体味“绿”字。绿:吹绿、染绿。

据传,诗人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时,先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他觉得“到”字不好,就改为“过” ,接着又改为“入”“满”等字。经过十多次的修改,都不大满意。最后他从“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这句诗受到启发,才决定改用“绿”字。

(四)入诗境,悟诗情

1、看课文插图,比一比,说说用那个字好?一个“绿”字,使王安石炼字成了千古佳话。同时告诉我们写文章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道理。正是这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带来的变化鲜活地表现了出来。

2、此时诗人如此想家,但不得不又要远离家乡了,再读:

诗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几年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思乡的期盼,再读:

诗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几十年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心灵的遗憾,再读:

诗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到年老死去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精神的痛苦,再读:

3、读中领悟诗情

老师小结:“一水间,数重山”足以感受出诗人归心似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能马上回到家乡的惆怅之情自然流露。由此可以看出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恋乡、思乡之情。“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成了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

四、总结学诗的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

五、出示自学指导二

(一)合作交流:

1、借助注释自学古诗《望月怀远》和《月夜忆舍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小组内交流这三首古诗有什么相同点。

(小组合作学习6分钟后派代表汇报)

(二)朗读古诗

(三)说说古诗里都描写哪种景物?(明月)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月:蕴涵着团圆之意。借明月来抒发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

(四)小结:古人常用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思乡的诗词吗?

六、作业

1、背诵古诗。

2、 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或歌曲,读一读或者唱一唱。

月是故乡明经典散文(7)

《月是故乡明》

第一二课时

1,什么是评点阅读

评点一般用来记录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其实质是读者与作品的对话的一种形式,具有即兴随性的特点。

2,学生独立阅读

询问学生读后的印象,告知学生,这些印象中有讨论价值的部分即可写成评点。请试着写出一两个来。

3,老师示范评点三篇课文:想北平、我心归去、乡土情结25

方法:

A,阅读评点要重视作品背景知识的了解

B,阅读评点要重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

C,阅读评点要重视作品的阅读价值点,

D,阅读评点的具体思路上要注重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E,阅读评点要发掘精炼阅读进程中的即兴感想

F,阅读评点可以充分利用与别人的交流

想北平(阅读价值点:情感)老舍

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我单摆浮搁的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阅读评点要重视作品背景知识的了解:联系作者一生著述大都以北平为背景,此处将北平的爱与母亲相类比,便见北平在作者心中的份量)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阅读评点要重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显然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在对比中,见着作者心中的北平是那样安适与自在,北平已成为作者的“家”,别处的好都会视而不见的,满眼尽见着自家的好了)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论说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的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对于物质上,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大概把“南”字变个“西”或“北”,也没有多少了不得的吧。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阅读评点要重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在作者看来,北平的好不只是给我以家的温馨,她还不吝给贫寒者以无尽的恩赐,物质上花菜山果不说,精神上还能给人以悠然之乐)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阅读评点要重视作品背景知识的了解:36年,我在青岛,华北危急,北平有沦陷之忧,北平让我像牵挂母亲一样的牵挂,为母亲的健康我会流泪,为北平的安危我自然也会流泪。可以说是距离以及将要来临的危机使他产生了一种永远失去而不能谋面的痛苦和焦虑),真想念北平呀!

我心归去(阅读价值点:表现技法)

韩少功

①我在圣。纳赛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哇啦说些法语(法语被欧洲人称为最优美的最见尊贵的语言,但作者此处却用“叽里哇啦”来描述,)的公园游客

②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你到了悬崖的边缘,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这种渲染的作用不言而喻,为归去铺垫,所以描写感情固以朴实为宜,但有时适度渲染一下也很好),

③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探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这一细节传神地写出思乡的心情,如何写自己的心情呢,就从细节开始好了)……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象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侯她们睡到天明……

④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将家乡与法国作比较,来表现自己的思乡之情。家乡是贫瘠脏乱、浮粪四溢、拥挤不堪的,而法国是繁华酥骨、静谧侵肌、幽深奇诡的。尽管如此,但故乡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而在法国,我却觉得冷清、虚空、孤寂。)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象,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感情的载体只是量些不起眼的小东西而已,下次你想家的时候会用什么描述自己的心情呢?)……

⑤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

⑥我已来过法国三次,这个风雅富贵之邦,无论我这样来多少次,我也只是一名来付钱的观赏者。我与这里的主人碰杯、唱歌、说笑、合影、拍肩膀,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实质是失望中含有一份期待,这也是一种爱啊!正鲁迅先生之于阿Q们,之于他的故乡一样,是一种带血的呼喊)。

⑦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同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的奉献过的人,才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每个人一生都应当有所归属,思乡就是一种归属感,心有所归是幸福的。故乡是精神的安息之地。所以才有树高千尺叶归根之说,你能懂这种“归属”吗?)

乡土情结(阅读价值点:理的阐述法则)

柯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定义简明而确切)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别。‖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对乡土情结产生根源做了一个全面而形象化的阐述,体现出作者在论述中强而恰当的论述力)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温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灾难使成批的人流离失所,尤其是战争不但造成田园寥落,骨肉分离,还不免导致道德崩坏,人性扭曲。……比灾难、战争更使人难以忘怀的是放逐:有家难归,有国难奔。……

(详述少小离家的情形种种及结果,分析全面、真实可信、让人识见开阔。)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将乡土情结放置在中华文化心理层面来审视,指出其实质是一种爱国情怀,使分析更深刻,主题也因此得以升华。)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城。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动,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合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消失。……(作者从当今世界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文化交融越来越充分的角度对乡土情结作了新的阐释,人已不为家所累,但人又应该永远拥有自己的家,既走向开放,又会有心灵的归宿,这就是新时代的乡土情结)。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变不会因此而消失。

(对某一个事理的阐述,最要讲究准确、全面与深刻,本文在这几个方面都做得很有示范性)

第三四课时

1,学生自我评点

方法:最好让学生先在课外完成部分,也可在课堂上当场写作评点,并让学生们在小范围内交流

2,学生交流评点

方法:师生间和学生间共同进行,可由老师主持交流,亦可选学生来主持交流

第五六课时

1,师生交流点评《前方》、《今生今世的证据》

方法:1),学生课外写作好评点,

2),“开展谁的评点最精彩”交流评比活动

最精彩的衡量标准:

A,是否做到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让其他读者受启发。

B,是否抓住作品的核心阅读价值点。

C,评点表述是否清晰简炼,有说服力。

D,评点是否做到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避免空泛,也避免只见树树木,不见森林。

课堂组织形式:

1),学生上交评点。

2),老师初评。

3),老师打印部分有评论价值的学生评点语句制作成PPT(老师不能放过学生课堂上现场写作的评点并注重随时更新)。

4),学生课堂评论彼此的评点语句。

5),民主选择最好的十则评点,并共同拟定胜选的理由。

前方老师评点(指导备用)

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摄影散文不重机械解说,而重对作品的发现和生发,所以此处只简述图片具体事实——人在路上,没有详细描述。下文也是如此,两次穿插进图片内容不过是为思想情感的生发服务罢了。)归家,说明他们在此之前,曾有离家之举。而远行,则是离家而去。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写家园之思却从离家着笔,很有些反弹琵琶的味道,点出文章中心,是文眼。)

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祖先们是在几乎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今天,我们在电视上,总是看见美洲荒原或者非洲荒原上的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它们不停地奔跑着,翻过一道道山,穿过一片片戈壁滩,游过一条条河流,其间,不时遭到猛兽的袭击与追捕,或摔死于山崖、淹死于激流。然而,任何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前方在召唤着它们,它们只有奋蹄挺进。其实,人类的祖先也在这迁徙中度过子漫长的光阴。

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还得离家,甚至是远行。

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

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压迫。他必须走,远走高飞。因此,人类自有历史,便留下了无数逃离家园,结伴上路,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的故事。

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他们不知疲倦地走着。(从先祖迁徙习性、外面世界的诱惑、对家的无奈、对前方的幻想四个方面对人类的离家行为进行叙述并做分析,夹叙夹议,很有启发性。文中的“前方”既是与“家”、“家园”相对的时空上的具体概念,更是指理想与理想的召唤。)

因此,这世界上就有了路。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和能走向更远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马车,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

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因为,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人生总在流浪中,不管你出不出家门,你的心灵总无归宿,所以人生就是一场永无目的地的“苦旅”)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

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我们可以想像: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也出现过这种拥挤的汽车。丰子恺先生有篇散文,也是专写这种老掉牙的汽车的。他的那辆汽车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抛锚了,并且总是不能修好。他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真是一番苦旅。当然,在这天底下,在同一时间里,有许多人也许是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上进行他们的旅行的。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如果我们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作品先从画面转换到钱钟书与丰子凯所述场景,说明离家旅途的具象之苦,然后又从旅途的具象之苦上升到抽象化、哲理化的生命旅途之苦,揭示出人生“苦旅”的悲剧性特征)

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1]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间)“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人生苦旅的悲剧实质是人们想前行却总达不到目的地,要前行却又总想家。人生苦旅的悲剧不可避免只因为人们想家却不能回家,回家了却依然心无所归。至此作者由“离家”想到“人类的精神漂泊”心怀悲悯地展示了自己对“人类精神家园”寻觅与思考。)

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再次回到画面,呼应前文,引人思索。)

今生今世的证据老师评点(指导备用)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拆毁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没用处了。(许多事理总是要经过人生历炼和心灵思考才会明白,等到明白时,时间的流水已经带走了许多的东西,所以人生常有遗憾。文章开篇实际是站在今天对昨天的假设。)我们搬去的地方会有许多新东西。一切都会再有的,随着日子一天天好转。

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一年,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把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留下,把破瓦片留下,最好留下一小块泥皮,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冲刷不到的那个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 和铁钉,(证明来自于他人,来自于自己的生活,来自于自己的劳动成果,尽管它们可能很细小也很平常,但它们都见证着我们“内心的生存”,让人留恋也让人失落。)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这是本篇的关键词。)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人活在世界上是需要对象来证明自己的,如同任何事物一样,自己并不能证明自己。证明来自于他人,来自于自己生活的地方,来自于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都是人生命的痕迹。)

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那是我曾有过的生活吗。我真看见过地深处的大风?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我真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我真的沿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地捣着地。我真的有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它的横杈直端端指着我们家院门,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还有,我真沐浴过那样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展示出一个“农民诗人”的质朴又强烈的情感体验,他用一连串的反问强化了人生对生存的可能怀疑,显示活着要有证据的主题)在那时候,那些东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

现在,谁还能说出一棵草、一根木头的全部真实。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

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如果没有那些旧房子和路,没有扬起又落下的尘土,没有与我一同长大仍旧活在村里的人、牲畜,没有还在吹刮着的那一场一场的风,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文章的意思又进一层。“内心的生存”是一个复杂的表述,包含了人内心丰富的精神生活。如果人“内心的生存”找不到依凭,那么就会产生空虚感和漂泊感,所谓“精神的流浪”是现代人常有的精神疾患。本文的“证据”、“村庄”、“家园”实际上都包含多层的意思,既是日常生活的,又是精神的。)

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只几十年功夫,它变成另一个样子。尽管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许多年前他们往这些墙上抹泥巴、刷白灰时,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脱落得一干二净。他们打那些土墙时我便清楚这些墙最终会回到土里--他们挖墙边的土,一截一截往上打墙,还喊着打夯的号子,让远远近近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在打墙盖房子了。墙打好后每堵墙边都留下一个坑,墙打得越高坑便越大越深。他们也不填它,顶多在坑里栽几棵树,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

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一只早年间日日以清脆嘹亮的鸣叫唤醒人们的大红公鸡、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每个午后都照在(已经消失的)门框上的那一缕夕阳……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情感的产生有情景性即时性,亲历的事物在时空的变幻中会发生变化——影像会模糊、感情会褪色,这样的表述正说明作者的担忧)。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

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活着的证据就是自己的生存过的家园,所以保留住自己的活着的证据吧,保留自己的家园吧,让生命不再虚无。)

2,师生共同阅读《藕与莼菜》,《故乡的食物》,《乡里旧闻》并共同评点交流

月是故乡明经典散文(8)

《月是故乡明》教案

教学目标:

l 体会作品表现的人对家、家园和故乡的刻骨铭心的依恋之情极其深刻内涵。

2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评点方法,记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与作品展开对话。

3尝试以散文的形式表达你自己对故园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间播放《彩云追月》)

(上课前3分钟)上课!(起立、问好)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是 欣赏了这首美丽的歌曲,这让我们想起了 谁能告诉我主题是什么

很好,思乡之情。古往今来,思乡的作品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散文,最富有诗情画意的《月是故乡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一般而言,故乡就是自己的出生地。自己的童年乃至自己生命中的许多岁月都是在故乡度过的,这里不但有自己的家、亲人,更有自己家族的记忆。一个人的经验积累以及情感与性格都与家乡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正因为如此,人们对故乡都有一种割不断的特殊情感,它是人的出发地,也是人的归宿。因此,一个人拥有故乡,不仅是指具体的、有形的,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无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但是对一个人来说,不管走到哪里,身在何方,故乡都在他的心中,都体现在他的行为方式上。由于这种特殊关系,故乡常常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也有了多种多样的美称,(提问:列举对故乡的美称)如故土、家园、故园、故里、桑梓、归宿等等有时指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在比喻的意义上,它们往往指向人们的精神家园。

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语词,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所以,思乡类的作品往往都是从一些具体的东西出发,由眼前之景激起思乡之情,即使许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会因为融汇了乡思而具有了特别的意味,有的景物因为被反复书写而成为思乡的文学意象,如柳、月、炊烟、乡音等等。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就是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二、看人看眼睛,读文读题目。我们还是先看文章的题目——月是故乡明。看到这个题目你都能想到什么

1、 有可能想到主旨是“思念家乡”。

2、 有可能想到出处: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课件)

全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抒发了杜甫离乱之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对自然事物的感觉有时因主观情绪而改变,在文学作品中,这样的写法特别多,月亮其实无处不明,但杜甫偏说“月是故乡明”,从而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由于杜甫这句诗特别能引发人的乡思共鸣,因而被广为传诵。

3、 有可能联想到其他诗句:(学生课前准备)

李白的《静夜思》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明月几时有》)

同学们,散文鉴赏有三点不可忽视:题目、作者和注释。了解了题目,我们再来看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季羡林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课件展示)

三、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生于1911年,山东临清县人。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四位老先生,因为都曾在燕园居住,人称“未名四老”。四位先生实则住在未名湖的后湖,那地方叫朗润园。所以又称 “朗润园四老”。

季羡林老先生已然功成名就,为什么还念念不忘那个仅仅生活了六年的小山村

四、朗读课文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散文,走进季老的内心世界。现在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

(分男生、女生部朗读,读的同时请把你认为优美的段落作上标志)

同学们读得不错,男生声音洪亮,女生感情细腻。这里有几个词语需要特别注意。(投影)

浩渺 篝火 旖旎 绝伦 惆怅 耄耋

嚼烂 慨然 恍然大悟 离乡背井

(学生认读)

五、课文内容层次简析

1.第1小节对“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作了简单阐释。“月是故乡明”是一句流传很广用以表达故园之思的诗句,它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本文的第一段,实际上就是对这句诗的解释,最后说“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正是说明它表达了一种普遍的感受。

2.第2、3、4、5节是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第2小节是一个过渡,由月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山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故乡往往与童年连在一起,作者对家乡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但儿时的记忆连同那少年的梦境与感受仍新鲜如昨,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拣鸭蛋,这些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构成了美丽纯洁的乡村生活图景,经过几十年后一位耄耋老人的的叙述显得更加动人。

3.第6、7、8三节写作者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4.最后一小节是对前面的呼应,也是作品在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和在他乡对故乡的思念的记叙与描写之后,情感的自然迸发。虽然短短几句话,却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六、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哪些段落写得非常优美

(学生站起来朗读并稍加分析,3-4个人)

我也找了两段,大家看看能不能把空填上

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________的瑞士莱芒湖上,在________的非洲大沙漠中,在________的大海中,在________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

________的,我都异常喜欢。

此地既然有___,有___ ,有___ ,有___ ,有___,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_____之上,上下___ ,______,而且______, ______,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这么好的段落大家应该记住,现在,我们试着不看课本,一起来读一下。

七、通过评点,研读课文。

1.什么是评点

评点是古人研读文章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等)和写作方法进行评论与分析,从而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从方法上讲,评点的要义是对话,是交流,是再创造。评点作为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与想像中的文本的其他读者的交流。文本肯定是对话的第一个对象,与文本的对话是构成其他对话的前提和基础。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要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实际上,在阅读中,作品的局部与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对整体的理解是建立在局部的基础上的,而且,从阅读的过程看,也是由局部到整体次第展开的,有时,一些看上去是局部的地方实际上关系到作品的全局,是理解作品整体的关键。古人讲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些“眼”有的关系到全篇的结构,有的关系到全篇的主旨、感情的转换,甚至是给全篇写作方法和风格定调子的地方,我们在评点时就要注意到。

另一方面,对局部的理解又离不开作品的整体,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理解,整体是局部的语言环境。

与文章对话的进一步就是与作者对话,孟子讲“以意逆志”,意思就是说可以通过对作品意义的把握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示例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开篇点题。)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过渡,由月到山、水,从而写到故乡的水。)

至于水……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写童年往事,故乡往往与童年连在一起。下面还有许多充满童趣的细节。)

在济南住了十多年,……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对比,为的是突出故乡月亮之美,同时又是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随着年月的增加,思乡之情更增一番苍茫。)

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这也是对比,又是衬托,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美景也不足以与故乡的“小月亮”相媲美。)

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对故乡的思今是充满了惆怅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但人有故乡可以思念,并且拥有一份温馨的回忆,又是幸福的。)

3.学生进行评点,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评点是读书时常用的方法,古人讲读书不动笔等于不读书。读书不是纯粹单向的、被动的接受,同时也是在思考,思考有了心得,就随时记下来,书的天地边角空白处都是记录的地方,因此,评点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习惯,一种读书的好习惯,要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八、重点探讨: (布置课前预习)

1。既然作者如此热爱想念自己的家乡,为什么他不常回家看看呢

学生甲回答:季老年龄大了,农村的条件比较艰苦,回家不方便……。

学生乙回答:季老的家乡没有亲人了,所以没有回去的必要了……。

学生丁回答:季老思念的是他童年的那个家乡,而不是现在的……

大家的回答都有可能,我们的理解,只是从文章本身出发来分析。我们的分析与季老的内心所想是否完全一致呢就很难肯定了。

2.他的家乡没有山,为什么还写山呢

生答:过渡,文章第二自然段中说中国古代诗文写月亮需要山水的陪衬,所以下面提到了山,还写了水,使人联想起故乡。

3.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为什么写那些童年趣事呢,是不是多余

生答: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做梦、捡鸭蛋都跟月亮有关,不是多余,反而更能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

4.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色,作者还写到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既然这些地方的月色都很美,岂不让故乡的小月亮相形见绌

生答:这是对比,文章中明确提到了“对比之下……”。我觉得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个同学的回答非常好。是啊,情感的亲疏深浅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显现出来,故乡的小月亮为什么那么美,除了亲切而温馨的回忆外,作者还通过与其他场景进行对比来表现,从济南到北京,一直说到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要说景色,比故乡那只有在童年看来才有浩渺之势的苇坑美得多的怕不是一处两处,但在作者看来,哪一处的月都不及故乡,故乡的月亮越美,越发勾起作者的乡思乡愁。正如作者所说,“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5老师提问:那在作者眼中,思乡到底是什么滋味呢同学们齐读一下。 (倒数第二段)

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语词,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所以,思乡类的作品往往都是从一些具体的东西出发,由眼前之景激起乡思之情,即平常我们所说的——借物抒情。因此,即使许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会因为融汇了乡思而具有了特别的意味。

在《月是故乡明》中,这种事物就是——月亮!那我想问:这篇文章是一篇抒情散文,什么是它的抒情线索呢

很好,是月亮!文章虽然写了很多看似无关的事物,但却都是紧紧围绕月亮展开的。这就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解惑结束后,重申三个问题:对比、借物抒情、形散神不散。)

九、总结文本:

季羡林老先生即使功成名就,即使身在他乡,还念念不忘自己的故乡。

季羡林先生走出了鲁西北那个小村庄,走出了国门,但没有走出那植根心底的爱国情结;他走进燕园,走上了大学的讲台,但没有走出那融入生命的乡土情结;他走上了社会的高层,步入了人生的辉煌,但没有走出那刻骨铭心的平民情结。有评家称他为“平民中的大师,大师中的平民”。(为一名大学生看行李。)

十、写作实践:(可安排在课前完成)

同学们,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训练——写作实践

有许多事物能唤起我们对家乡的怀念:老树、老街、老房子、门前的池塘、一塘的荷花……想想夕阳的余晖和袅袅的炊烟,想想母亲呼唤儿女的声音……请置身于某个情境,写一个片断。

 

月是故乡明经典散文(9)

3*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教学目标:

1. 选择适合自己的识字解词的方法会写读写16个生字,查词典辨析读准多音字“燕、场”等,联系上下文理解“不可胜数、恍然大悟、乐此不疲”的意思。

2.初读四看,了解课文内容,用串联段意的方法,简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运用已经掌握的具体方法(抓住细节描写)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初读四看,了解课文内容,用串联段意的方法,简练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期在故乡的童年生活。运用已经掌握的具体方法(抓住典型事例和直抒胸臆的语句)体会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课时教学流程图:

3*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一.创设问题情境,破题导入。(3分钟)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8分钟)

三.预习检测。(8分钟) 具体事例 悟童年之趣

四.奔重点,用方法,悟情感。(18分钟)直抒胸臆悟思乡之情

对比体会悟思乡之情

五.深化主题,拓展阅读。(3钟)感情朗读,以读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破题导入。

1.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吗?(DOK一级)

预设:

(1)关于文章主旨:想到这篇文章的主旨应该是思念家乡。

(2)与月亮相关的其他诗句或文章:如李白的《古朗月行》,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3)质疑:作者为什么会以“月是故乡明”为题呢?作者经历了什么,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2.“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全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月亮其实无处不明,但杜甫偏说“月是故乡明”,从而突出了思念故乡的情怀。

3.季羡林老先生为什么会用“月是故乡明”为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文中蕴含在“月”中的情感。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一)自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DOK一级)(一看大概主张,把握文章主旨;二看纲目要领,明确写作顺序;三看表情达意,学习语言运用;四看名言警句,背诵积累铭记)

(二)落实一看: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读懂了什么?

预设:课文描写了作者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作者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重点句:1.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2.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3.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啊!)

(三)落实二看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月是故乡明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联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DOK一级)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每一位同学充分交流自己的理解。(探究学习星)

(2)组员要认真倾听,将收获记录在书上。

(3)讨论交流同学提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不同意见可采用追问方式探究,也可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要给予充分的理由进行说明。(坦诚交往星)

(4)组内达成共识,组长组织汇报。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预设: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人人都爱故乡的月亮。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童年,“我” 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点起篝火摇树捉知了,在苇坑边玩耍时,天空中的明月与水中的月亮相映成趣。

(画面:场院上数星星、古柳下点篝火、坑边望月)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我”离开故乡之后,望着他乡月心中想着故乡苇坑平凡的小月亮。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月是故乡明。

3.指导概括主要内容。

主问题:自主回文阅读,通过串联段意法,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DOK二级)

(1)以学生自读并读懂文章内容为基础,进行试写。

(2)实投分享,全班评议,方法指导。

指导点:

a.你是运用什么方法概括的主要内容?(串联段意法)

b.运用这种方法概括主要内容的过程中你注意了什么?(要点齐全、语言简练、表达准确)

c.出示学生概括的主要内容,进行评价。

(3)学生自主修改,互相检查要点是否准确全面。

思辨点:第二部分回忆了哪些童年趣事?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为什么写这些童年趣事呢?(DOK三级)

预设指导: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都跟月亮有关,更能表达出对作者故乡的思念。

标答:1.人人都爱故乡的月亮。2. 童年,“我” 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点起篝火摇树捉知了,在苇坑边玩耍时,天空中的明月与水中的月亮相映成趣。3. “我”作者离开故乡之后,望着他乡月心中想着故乡苇坑平凡的小月亮。4.月是故乡明。

(三)三看表情达意,学习语言运用

学生抓住文章内容谈“表情达意”方面的发现。

标答:

(1)首尾呼应;(2)对比(第五自然段);(3)排比(第五自然段);

三.预习检测。

1.检查读书: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小组内互查,个别学生教师检查。

2.随文识字、识词: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实际以及联系上下文随文识字识词,选择易错的重点词语进行指导辨析。

(1)多音字:采用查词典的方法了解“燕”字的不同读音。

第一步:学生分享知道的“燕”字的不同读音。

第二步:出示不同音的不同义项。

①yàn 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

②yān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

第三步:让学生选择义项不同的读音组成词语创编不同的语境,集体判断是否准确。

(2)采用查词典和小测的方法练习词义、字义。

第一步: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具体的句子来理解。

第二步:查字典验证。

不可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胜:尽。

恍然大悟:猛然清醒的样子;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悟:心里明白。

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喜爱而沉浸其中。乐:乐于。此:这。疲:疲倦;厌烦。

四.直奔重点,运用方法,体会感情。

(一)学生质疑。预设:(引导学生质疑,培养质疑思辨能力。)

(1)文章首尾好在哪里?(2)作者对故乡和童年都回忆了哪些内容?

(3)作者写第五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二)抓具体事例,悟童年之趣

1. 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以“月”为线索,写了哪些童年趣事?说说你体会到的“趣”。

2.指导点:可以抓观月地点的变化。“童年趣事”依时间顺序依次概括,不可遗漏。

标答:童年场院上数星星、古柳下点篝火、坑边望月。

(三)直抒胸臆悟思乡之情

主探究问题:作者在回忆这些往事时,内心可能产生了哪些感受?结合课文内容自读思考画批,并与小组同学讨论:你是运用什么方法从哪里读出来的?从中体会到什么?(DOK三级)

标答:运用已经掌握的具体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乡之情。(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5)每一位同学充分交流自己的理解。(探究学习星)

(6)组员要认真倾听,将收获记录在书上。

(7)讨论交流同学提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不同意见可采用追问方式探究,也可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要给予充分的理由进行说明。(坦诚交往星)

(8)组内达成共识,组长组织汇报。

追问:将自己想象成作者,在回忆如此快乐、美好的童年生活时,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

指导点:

(1)抓直抒胸臆的语句,朗读体会思乡之情。

(2)细节描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者由现实到梦境,抓住苇坑边赏月的具体事物与场景,抓住“油然、很久才、梦中、晶莹澄澈”这些重点词语表达了作者自己儿时对家乡的热爱;表达此时对家乡的眷念。

(四)对比体会悟思乡之情

主探究问题:作者成年后有哪些经历?每次经历都给作者带来哪些感受?结合课文内容自读思考画批,并与小组同学讨论:你是运用什么方法从哪里读出来的?从中体会到了什么?(DOK三级)

标答:六岁以后北京、济南、欧洲、北京,离乡背井,漂泊天涯。抓具体情景在对比中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1.预设: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比不过家乡的小月亮。作者拿赏月胜地朗润园与故乡小月亮对比。

通过对比表达出对家乡月亮的喜爱,以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2.结合资料感悟关键句:出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典型段落,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既是对比,又是衬托,在作者看来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美景也不足以与故乡的“小月亮”相媲美。。

(五)感情朗读,以读悟情

男女生对读,读出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对故乡的眷恋以及思念之情。

课堂小结:作者选择了童年望月、他乡望月的素材,围绕“月是故乡明”这个主题展开,将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借助典型事例和直抒胸臆的语句表现出来,我们可以体会到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五.深化主题,拓展阅读。

1.对题目“月是故乡明”现在有怎样的理解?

标答:季羡林先生在耄耋之年仍怀念自己的家乡,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通过对故乡月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2.文章的首尾有怎样的表达特点?

标答:首尾呼应,也是作品在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和在他乡对故乡的思念的记叙与描写之后,情感的自然迸发。虽然短短几句话,却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3.拓展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全文。

板书设计: 3*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

作者离开故乡之后对故乡的思念 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首尾呼应

分层作业:

基础:抄写文中体现作者童真的句段,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评价文化传承星)

提升:自己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资源,收集体现“人与月”这一主题的各种艺术形式诗文或图片,制作手抄报或准备脱口秀和同学们分享。

月是故乡明经典散文(10)

《月是故乡明》

[学习目标]

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能通过评点的方法与文本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训练学生运用评点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学生第一次评点课文,有一定的难度。课堂上老师可介绍方法并进行示范,来指导学生评点课文。

[教学时间]:使用一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

杜甫有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二、简介作者

季羡林(1911.8.6-)山东清平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等。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秋进人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系主任。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的史诗《罗摩衍那》。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三、整体感知课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与特色。

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语词,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所以,思乡类的作品往往都是从一些具体的东西出发,由眼前之景激起乡思之情,即使许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会因为融汇了乡思而具有了特别的意味,有的景物因为被反复书写而成为思乡的文学意象,如柳、月、炊烟、乡音等等。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就是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第1小节对“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作了简单阐释。“月是故乡明”是一句流传很广用以表达故园之思的诗句,它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全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抒发了杜甫离乱之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对自然事物的感觉有时因主观情绪而改变,在文学作品中,这样的写法特别多,月亮其实无处不明,但杜甫偏说“月是故乡明”,从而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由于杜甫这句诗特别能引发人的乡思共鸣,因而被广为传诵。本文的第一段,实际上就是对这句诗的解释,最后说“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正是说明它表达了一种普遍的感受。

第2、3、4、5节是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第2小节是一个过渡,由月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山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对家乡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但儿时的记忆连同那少年的梦境与感受仍新鲜如昨,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拣鸭蛋,这些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构成了美丽纯洁的乡村生活图景,经过几十年后一位耄耋老人的的叙述显得更加动人。

第6、7、8三节写作者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的亲疏深浅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显现出来,故乡的小月亮为什么那么美,除了亲切而温馨的回忆外,作者还通过与其他场景进行对比来表现,从济南到北京,一直说到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要说景色,比故乡那只有在童年看来才有浩渺之势的苇坑美得多的怕不是一处两处,但在作者看来,哪一处的月都不及故乡,故乡的月亮越美,越发勾起作者的乡思乡愁。作者指出,对一个异乡人来说,对故乡的思念常常构成他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思乡是他生命的组成部分,有故乡可思,甜,思而不得,苦,正是这种复杂的滋味显示出乡思特有的情感色彩。

最后一小节是对前面的呼应,也是作品在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和在他乡对故乡的思念的记叙与描写之后,情感的自然迸发。虽然短短几句话,却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文章的风格与一个人的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讲,老年人的文章都写得古拙、质朴,所谓由绚丽而归于平淡。季羡林的这篇《月是故乡明》就体现了这一点,它写得非常平实,采用的大都是短句子,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娓娓道来,甚至不时流露出返老还童般的天真,但越是这样的质朴自然,越是能见出作者对故乡的至情至爱。

四、通过评点,研读课文。

1.什么是评点?

评点是古人研读文章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等)和写作方法进行评论与分析,从而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从方法上讲,评点的要义是对话,是交流,是再创造。评点作为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与想像中的文本的其他读者的交流。文本肯定是对话的第一个对象,与文本的对话是构成其他对话的前提和基础。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要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实际上,在阅读中,作品的局部与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对整体的理解是建立在局部的基础上的,而且,从阅读的过程看,也是由局部到整体次第展开的,有时,一些看上去是局部的地方实际上关系到作品的全局,是理解作品整体的关键。古人讲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些“眼”有的关系到全篇的结构,有的关系到全篇的主旨、感情的转换,甚至是给全篇写作方法和风格定调子的地方,我们在评点时就要注意到。另一方面,对局部的理解又离不开作品的整体,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理解,整体是局部的语言环境,比如《前方》中的“家”、“路”、“眼前与心中”,这些词语,有时是实指,有时又是比喻,有时又是在实指中寄托了另外一些涵义,如果不从全篇的立意出发,不从文章特定的语境出发,是很难搞清楚的。

与文章对话的进一步就是与作者对话,孟子讲“以意逆志”,意思就是说可以通过对作品意义的把握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想北平》为例,由文章就会想到老舍,想到老舍与北平的关系,老舍为什么爱北平?为什么爱到了与爱母亲相提并论的地步?爱到了“说不出”的地步?这就是从文章过渡到作者了。还有,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只是你一个人的一己之见,而文章是不会只有一种看法的,因此,点评时应该会想到别人怎么看。这实际上就是在与文章的其他读者展开对话。

2.示例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开篇点题。)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过渡,由月到山、水,从而写到故乡的水。)

至于水……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写童年往事,故乡往往与童年连在一起。下面还有许多充满童趣的细节。)

在济南住了十多年,……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对比,为的是突出故乡月亮之美,同时又是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随着年月的增加,思乡之情更增一番苍茫。)

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这也是对比,又是衬托,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美景也不足以与故乡的“小月亮”相媲美。)

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对故乡的思今是充满了惆怅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但人有故乡可以思念,并且拥有一份温馨的回忆,又是幸福的。)

3.学生进行评点,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五、小结

评点是读书时常用的方法,古人讲读书不动笔等于不读书。读书不是纯粹单向的、被动的接受,同时也是在思考,思考有了心得,就随时记下来,书的天地边角空白处都是记录的地方,因此,评点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习惯,一种读书的好习惯,要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六、作业

1.完成《学习与评价》相关练习。

2.预习。

月是故乡明经典散文(11)

月是故乡明

是谁,在白露横江的异乡秋夜里,不知桂花的清香,不理美酒的醇厚,硬是那样偏执地吟出一句别有滋味的诗句来;“月是故乡明”。简简单单,清清浅浅,却一语道破了天机,解释了我们情感与认知之间那奇妙的天平。

因为深情,所以偏执。

这就是为什么加利福尼亚更透明的阳光,莱因河畔更圆满的月亮,剑桥小郡更浪漫的流水都远远及不上家园日暮时点起的那一束橘黄的灯光。

只因这是我们所熟悉而深爱的地方。南方小城温暖湿润的空气,芳草青青的校园里若有若无的花香,来来往往的人,似曾相识的脸,母亲洗过的洁净的衣裳,老师批过的严整的笔记……这一切都让我们享之坦然并且心存感激,即使将来走远了,在异国他乡也能满心骄傲地怀想

那山不巍峨也可以是绵绵的,水不秀丽也可以是悠悠的啊;校园说不上多么与众不同然而因为自己每一日的轻轻走过而认定了她的美丽;衣服即使并不崭新明艳可因为有了母亲的抚摸而感觉得到它独特的温柔与芬芳。

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这样一份深深的、浓浓的、扯不断的情感牵系,因着这种牵系,便含着笑,含着泪,纵容了自己的那份偏执的认知。

老舍去过巴黎,住过伦敦,可痴痴念叨着的,还是北京。说人家的城市笨拙,自家的城市庄重;说人家的城市喧闹,自家的城市有人情味……读者看着看着便要笑了,“好个明显的地域情结嘛!”然而谁不知道,老人这一份固执的喜爱,不留情面的批评,全只因了那感情的天平,早已沉沉地倾向了他从小生长的京城。因而,老旧的城墙是美的,养鸟种花的人们是美的,连那黄包车师傅的吆喝声,也是那样好听的乡音。

萧乾的好友远居美国,几十年了,却不喜欢美式的生活,仍将院子装点得如在故土,更像孩子一样渴望要一颗家乡的枣核……

因为深爱,所以偏执。

许多的美好,并非我们看不到,并非我们不愿赞美,只因为它激荡不起心中的最深处的涟漪。正如那异国的月亮,怎么看,硬是生分而不遂人意,更不能出现李白杜甫的诗情画意来;而许多的不完满与平凡,也并非我们看不到,只因那是自己生命中不能割舍的牵系,所以便固执而不悔地爱了它,就如同母亲对并不美丽的女儿,国民对并不富强的祖国。

“月是故乡明”,诗人的声音穿过千年的白霜与夜晚,道出了我们最不容辩驳的理由。于是,我们会心一笑。

因为深爱,所以偏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