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警句格言

庭训格言中华书局锦集五篇

日期:2023年05月29日 分类:警句格言

中国传统家训与公民道德素质养成论文

一、传统家训的教化内容

中国古代的家训,主要是指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父祖对子孙的教诲训示,但也有一些是夫妻间的嘱告、兄弟姊妹间的劝谕、诫勉。传统家训的教化的内容十分庞杂,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但究其根本,却始终是围绕齐家治家、教诫子弟、处世指导三个方面展开的。

第一,齐家治家。

与儒家倡导的“齐家”思想相适应,传统家训都把家庭和睦,“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元气团结”作为“家道隆昌”必不可少的条件(参见孙奇逢:《孝友堂家训》),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对于“齐家”、“兴家”的极端重要性。在强调睦亲齐家的同时,传统家训特别是宋代以来的家训大都 总结 、传授家政管理、家业置办等方面的具体经验及详细措施。

传统家训在论及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调适时,主要是论述父子、兄弟、夫妇“六亲”(“六亲”也有其他说法)之间的关系,认为“一家之亲,此三而已也”(《颜氏家训》)。当然,家训也谈及亲属之间的关系的调整(如司马光《家范》中就论述了甥舅、舅姑等姻亲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时,传统家训基本上以儒家家庭伦理思想为依据而加以阐述和发挥。

在父子关系上,强调父慈子孝。由于封建 经济 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自然 经济,家庭财产的继承,家庭权力的转移都是由父辈决定的,因而子辈绝对地服从、孝顺父辈就成为最根本的家庭道德规范。《袁氏世范》说:“子之于父,弟之于兄,犹卒伍之于将帅,胥吏之于官曹,奴婢之于雇主。”值得提出的是,尽管家训的作者们无不将“子孝”作为处理父子关系的主要方面,有的甚至宣扬“愚忠”、“愚孝”,但也有不少家训同时提出了“父慈”的要求,要家长在不失权威的条件下,对子女家人宽以待之。如明仁孝文皇后所言,“上慈而不懈,则下顺益亲”,否则“父不慈则子不孝”,于己于家都不利。许多家训还对家长提出了正身率下、爱子贵均的要求,认为假如家长持心不公,家庭必然不和。

在夫妻关系上,强调夫义妇顺。古代家训深受封建纲常礼教的 影响 ,同样以“夫为妻纲”、“男主女从”作为调适夫妇关系的行为准则,宣扬“烈女不更二夫”等男尊女卑的观念,但也有一些家训主张一夫一妻,“嫁女不论聘礼,娶妇不论奁赀”(姚舜牧:《药言》),反对“从一而终”,夫死允许改嫁(蒋伊:《蒋氏家训》等)。

在兄弟关系上,强调兄友弟恭。兄弟妯娌间的和睦相处甚至是“齐家”更为重要的条件,如《颜氏家训》所说,这是因为兄弟之间“各妻其妻,各子其子”,易生嫌隙。兄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妯娌之间的团结合作才有了保证。

传统家训在论及治家之道时,重点阐述了四个方面:一是严谨治家。封建家长们深知兴家之艰难,在家庭的管理上都非常谨慎,譬如《袁氏世范》的《治家》篇就有72则,几乎涉及家务管理的各个方面。二是勤俭持家。“一粥一饭,当思来自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不少家训还具体规定了宴会、衣服、嫁娶、丧葬、祭祀等的标准,严格控制开支。三是忠厚传家。许多家训都要求家人宽柔慈厚,说明“祖宗以厚德启其后昆,则寝昌寝炽,子孙削薄其德,丧败随及”(张履祥《训子语》)的道理。四是善视仆隶。在处理主仆关系时,传统家训除了强调严加管束仆隶一面外,也要求家人善待他们。如袁采叮嘱家人,婢女大了要送还其父母,仆隶无家可归者应养其老;郑板桥嘱咐弟弟烧掉前代家奴的契约债券等等。

第二,教诫子弟。

由于儒家 政治 、伦理思想特别强调修、齐、治、平的统一,把“修身”视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受其影响,作为家庭 教育 教科书的家训也都把教育子弟家人立身修德摆在突出的位置而反复强调。其主要内容有:

蒙以养正。家训的作者们很是强调早期教育对子女成材的重要性,认为“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孝友堂家训》),反对溺爱、宠爱孩子,将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励志勉学。许多家训都勉励子弟立大志、成大器,做一个有作为的人。认为“人无志,非人也”(嵇康:《家诫》)。有的家训还阐述了立志与成学的关系,“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家训的作者们还把自己的治学经验、 方法 传授给子弟,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学风。

应世经务。难能可贵的是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 社会 ,仍有许多家训都要求子弟耕读并重,学些技术、手艺,以自食其力、自立于世。陆游“时时语儿子,未用厌耕锄”(陆游:《剑南诗稿》)。霍韬《渭崖家训》中论述了子弟参加农耕的重要性,认为“幼事农业,则习恒敦实,不生邪心。”他还主张乡村学校的先生,应该考核学生从事农业生产的情况,凡耻于耕作者应予以休罚,如连犯三次,就开除他的“学籍”。纪晓岚甚至颠倒了自古以来“士农工商”的排列次序,向儿子灌输“农居四民之首,士为四民之末”(《纪晓岚家书》)的崭新观念。《庞氏家训》等家训著作中还写入了一些农副业生产的经验。

奉公清廉。不同 时代 、门第的家训中都教诫家人清白做人,勿贪勿奢,注重节操名声,特别是一些官宦家庭的'家训。赵鼎的《家训笔录》认为“凡在士宦,以廉勤为本”。包拯对贪官嫉恶如仇,嘱告家人“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包拯集》卷十《补遗》)并命人刻在石上,以诏后代。

报国恤民。这一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帝王、仕宦之家的家训中。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清圣祖玄烨的《庭训格言》都告诫子孙们要不辞辛劳,认真处理国事,关心百姓的生活。许云《贻谋》要求子弟为官者“不论尊卑,一以廉恕忠勤、报国安民为职。”许衡《训子》诗要儿子“身在畎亩思致君,身在朝廷思济民。”

杜绝恶习。在强调进德修身的时候,传统家训无不将戒除恶习放在首位,谆谆告诫子孙千万不要沾染赌博、酗酒、游手好闲、搬弄是非等不良习性。要他们知错能改,“有过不能改,知贤不能亲,虽生人世上,难为人上人。”(邵雍《诫子吟》)还有不少家训详细规定了对沾染恶习的子弟们的惩罚措施,轻则杖责、鞭挞,重则免祀、开除出族,甚至处死。

第三,处世指导。

一个家庭、家族要自立于社会并获得 发展 ,不仅要处理好家庭内部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与外人的关系,因而传统家训在教诫家人子弟时,大都结合自己的经历及处理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经验,传授处世 哲学 、处世之道。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和待乡曲,宽厚忍让。许多家训都一再叮嘱家人要谦恭谨慎,宽厚待人,特别是对乡亲邻里,更要“宁我容人,毋使人容我。”(郑太和等《郑氏规范》)

审择交游,近善远佞。朋友关系是五大伦常关系之一,许多家训的作者都注意到了社会环境和友邻品行对子弟成长的重要影响,反复教诲他们要慎重交友。近君子,远小人。交“敦厚忠信,能攻我过”的“益友”,不交“谄谀轻薄,傲亵狎,导人为恶”的“损友”(《朱熹给长子书》)。

救难怜贫,讲究人道。不少家训中都体现了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教育子弟家人发扬人道精神,量力济人。

明哲保身,谨言慎行。在缺少民主的专制时代,鉴于统治阶级内部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事实,不少家训都教育子弟恪守深自韬晦的处世之道,“多说一句不如少说一句,多识一个人不如少识一个人”(高攀龙:《家训》)。

二、传统家训的道德教化

传统家训在对子弟家人实施上述基本内容的道德教化时,在途径和方式、方法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绝大部分是行之有效的。择其要者,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化制度化。

比如建立定期的“家庭民主生活会”制度。这是一个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似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不少古代家庭的家训中都有具体的规定。譬如《庞氏家训》规定,每月初十、二十五两天召开家庭会议,合家老小都来参加。会上,各人讲述半个月来的劳动生活情况及所见所闻,“或善恶之当鉴戒,或义所当为,或事所当己者,彼此据己见次第言之。各倾耳而听,就事反观,勉加检点。”这样的生活会可以收到“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的效果。家训还规定“家庭民主生活会”大家轮流主持,形式、时间不拘。凡是无故不到会者,就是“自暴自弃之人”。

第二,教化途径、方法的多样化。

一是注重家风的陶冶。不少家族都十分注意纯朴、善良、正派的家风对子弟品德养成的重要影响。如唐代3700多人同居、19代共饮、被皇帝赐以“真良家”的江州陈氏家族,以及横跨宋元明三代,被元、明两代皇帝屡次旌表的浙江浦江郑氏家族,正是依赖家庭和睦、子弟孝顺、勤业守法、积善累德的良好家风的传承才自立于当时、传名于后世的。

二是以身立范、立教,潜移默化地陶冶子弟的品德。不少家训的作者对于子弟既重言传,更重身教。例如明代袁参坡的夫人李氏,虽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却是一个人格高尚的女性。她不仅对前夫的孩子视如己出,而且以自己的榜样示范给他们以勤俭持家、体恤贫穷、宽以待人、以德报怨等美德的熏陶(参见袁衷录:《庭帏杂录》,《丛书集成初编》第975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被誉为“立身行己之要,型家应物之方”的明代官吏温璜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成为一个忠君报国的忠臣。他在清兵南下时率领军民坚守不降,最后全家自杀殉节。《四库全书》的编撰者们在《温氏母训》的提要中转引了这段史实以后,对温母的家教作了这样的评价:“知其家庭之间素以名教相砥砺,故皆能临难从如是,非徒托之空言者也。”(《四库全书》第717卷,522页)原刊印者在《跋》中也评论温母“所身教口授者,信乎家法有素而贤母造就不虚也。”(同上书,529页)

三是运用格言箴语、诗词歌诀体形式,以收易记易循之效。这些形式的家训读物生动明快,便于记诵和践履。如徐奋鹏的《教家诀》、庞尚鹏的《训蒙歌》、邵雍的《诫子吟》、范质的《戒从子诗》、陆游的示儿诗等等都是很有名的。还有一些以箴言、格言、警语的形式写成的家训,如曾作为蒙学读本、流传很广的清代学者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明朝官吏吴麟征的《家诫要言》等等就是这样的家训著作。

四是填写《功过格》,以知非改过。 教育 家人用填写《功过格》的方式以培养自己的品德,可以说是一种十分新颖的做法。明代袁黄的家训《训子言》中就向家人介绍了自己通过这种形式砥砺德行的具体 方法 。他将“功格”和“过格”各分为50条,每一条都标有做此事后应得的分数。要求儿子每天晚上认真填写,这样“日日知非,日日改过”,道德水平就逐渐地得到了提高。

五是刻石立铭,以便于时时对照检查。这种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明代陈继儒的家训著作《安得长者言》的导言中说,他平日将所思所闻随手题在屏风上,以便子孙们躬耕之余阅读,受到教育;吕坤将他为家人子弟制定的居家做人、积德行善的《孝睦房训辞》撰刻在“戒石”上,要他们“朝夕诵思”,检查自省;清代的左宗棠要儿子将其信中有关修身做人的训示,贴在墙上,经常反思。还有不少家族将家训悬挂于祠堂或载于家谱,要合家老小对照实行。

第三,奉行“明刑弼教”的宗旨,辅以家法、族规的约束。

运用惩罚手段加强对家人子弟的规戒,是宋代以来家训的一个 发展 ,宋及以后的不少家训中都对违背家训者作了惩治性的规定。这与 中国 儒家所提倡的“德主刑辅”的主张是相适应的,不少做出惩罚性规定的家训的制订者们明确指出其目的正是为了对族人、子弟的教化、训导。清代安徽环山的《余氏家规》指出:“家规之设专主于教,宜无事于法,然不能不借法以行教。”(《余氏宗谱·家规》)这样,教化辅以惩罚,更有利于约束品行不端的子弟、族人,避免违法犯罪而导致整个家族罹祸。这对保持家族的生存和发展,对于维护宗族成员的团结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家法族规督促族人严格遵守封建统治阶级制定的 法律 规范,也从家庭这一最基本的 社会 单位入手强化了国家法律,维护了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三、传统家训教化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仅就上述传统家训教化的这两个方面而言,就有不少内容能为我们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首先,在教化的指导思想上,扬弃教家立范与修齐治平相统一的家训宗旨,通过强化家庭教育来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在封建社会,将家庭教化提高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一家之教化,即朝廷之教化”(《寒松堂集·奏疏》)。朱元璋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就亲自制订、颁布了包括“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做非为”在内的《教民六谕》,强调家庭教化。尽管社会已经发展到今天,但家庭仍然是社会的细胞,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仍然要以家庭教化为基石。家庭教育搞好了,公民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公民道德素质养成的内容上,弘扬传统家训教化的积极因素,为我国现阶段的公民道德建设服务。

传统家训发展、盛行于封建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唯心主义和封建纲常礼教的糟粕,这无疑是要批判、抛弃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由于传统家训文化是父祖对家人、子弟的训诫告勉,因而板着面孔说教的,完全陈腐的、封建的东西就少得多。实际上,实是求是地 分析 前面所述的传统家训的基本内容,无论是治家齐家的经验传授、对子弟修身做人的训诫,还是对家人处世 哲学 的指导,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可以扬弃、借鉴来为我们今天的家庭道德、社会公德的培养和公民健康人格的塑造服务的。

第三,在公民道德素质养成的途径上,汲取传统家训教化注重家风熏陶、养正于蒙、亲情感化等做法,以取得最好的效果。

家风是一个家庭、家族在世代累居、繁衍生息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和道德面貌。许多家训都要求子弟继承本家族的清白家风,“富贵苟求终近祸,汝曹切勿坠家风”(陆游:《示子孙》)。虽然像前面提及的陈氏、郑氏那样的大家庭今天已不复存在,但是良好的家庭环境、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显然有利于人们优良品德的形成。

蒙以养正,是传统家训教化的一个鲜明特征。被推为“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就极为强调蒙养的重要性,清代学者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训》中甚至认为“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从 现代 教育 理论 看,从小加强对孩子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符合教育 规律 和道德品质养成规律的。“蒙以养正”给我们的启示是,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始自家庭,从源头抓起,才能事半功倍。

此外,由于家训教化是建立在血亲伦常关系上的教育,所以父祖在对子孙的教诲中多是关怀慈爱,循循善诱,将亲情的感化与严格的要求统一起来,使得“慈爱不至于姑息,严格不至于伤恩”(仁孝文皇后:《内训》)。亲情爱心的濡染浸润可以使得受教化者爱其亲、信其道,大大增强道德品质养成的功效。

第四,在方式方法上,借鉴传统家训教化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上文提到的传统家训教化的许多方式方法,都可以借鉴来为我们今天的公民道德素质的养成服务。比如家长的率先垂范。古代家训教化中非常注重家长、族长、宗正的道德修养,要求家长正身率下,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家庭成员,不得偏私。家长能够以身立范,子弟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在公民基本道德素质养成的过程中,家长的示范作用是极为重要的,要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首先要家长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再如教化的制度化。我们的公民道德建设既需要家庭的教化基础,更需要教化的制度保证。传统家训的发展史也证明,凡是德风淳厚的家庭、家族,无不是管理、教化制度完善、措施得力的家庭、家族。

四、怎样继承和弘扬传统家训教化?

继承和弘扬传统家训教化为我们今天的公民道德养成所用,是一个有价值的课题,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 研究 。这里有几种关系有必要强调提出并应该认真探讨。

一是批判与继承的关系。随着 时代 的变迁,传统家训教化内容、途径和方法有许多都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而哪些是应该批判、舍弃的,哪些是应该继承、保留的,需要根据我们今天的社会现实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认真地进行分析、比较、取舍,寻找传统家训教化与我们培养公民道德素质的契合点,使其“古为今用”的价值得到最好的利用。

二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今天的家庭状况与古代的家庭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而在封建宗法社会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家训文化亟需加以梳理和创新。继承传统家训教化与实施新型家训教化的关系也就成为一个必须认真探讨的课题。这就需要从事伦 理学 、社会学及家庭教育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努力。

三是家庭教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坐标 问题 。如上所说,当今社会中家庭仍然承担着一定的教育职能,甚至可以说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优劣得失、家庭文明程度高低反映和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教育状况和文明程度,而这又依赖于家长的道德素养和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因而家庭教化应成为家庭成员积淀道德品质、建设道德文明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站在这一战略高度认识这个问题。

生态公民论的论文

摘 要:生态公民理论是20世纪末环境政治学、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兴话题。笔者首先简要介绍了斯廷博根和多布森的生态公民理论,继而从生态文明视野的角度阐述了生态公民的四个重要特征:生态公民是具有环境人权意识的公民;生态公民是具有良好美德和责任意识的公民;生态公民是具有世界主义意识的世界公民;生态公民是具有生态意识的公民。

关键词:公民身份;生态公民;生态文明;世界主义

Abstract: Ecological citizenship theory has become a branch of the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olitics, environmentalphilosophy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since the end of 1990s.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ecological ヽitizenship theories articulated by Bart van Steenbergen and Andrew Dobson, and then expoun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our important features of it. The author argues that ecological citizenship is the citizenship with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human rights, virtue and responsibility, cosmopolitism, and ecology.

Key words: citizenship; ecological citizenship;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smopolitism

一、公民身份理论的兴起

加拿大学者金里卡和诺曼曾指出,20世纪70年代,政治哲学最重要的话题是社会正义,80年代讨论较多的是社群与社群成员身份,而90年代政治理论的焦点则是公民和公民身份。[1]英国学者斯廷博根也认为,公民、公民权利与公民身份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术界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多的社会难题和问题,如贫困、族群认同、跨国移民、女性问题以及环境问题等,似乎都可以通过公民身份的视角富有成效地加以分析。[2]1西方学术界的这种研究氛围也蔓延到了环境政治、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领域。生态公民问题逐渐成为这些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系列从生态公民理论角度探讨环境保护问题的论文和著作相继发表和出版,成为环境政治学、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景观。①

斯廷博根于1994年发表的“迈向全球生态公民身份”是较早探讨如何理解生态公民之意涵的重要文献之一。在该文中,斯廷博根分析了理解生态公民概念的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扩展自由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自由主义的公民理论认为,公民身份问题主要是一个权利享有者资格的问题。根据自由主义公民理论的这一逻辑,我们可以把权利享有者的范围从当代人扩展到后代人以及动物。例如,美国哲学家汤姆雷根就认为,动物(至少是高等哺乳动物)和人一样,也是生命的主体,是内在价值的拥有者,因而,它们和人一样,也是基本权利(即获得尊重的权利)的拥有者。把权利拥有者的范围从当代人扩展到未来后代,这是权利扩展运动的又一个成功范例。但是,把权利拥有者的范围从人类扩展到动物和非人类存在物,超出了正统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应用范围,因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我们如何能够以及应该在这方面走多远,这将仍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2]167

第二种模式是扩展共和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共和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认为,公民身份不仅仅是一个权利和资格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于公民的美德、责任和义务的问题;公民的首要特征是对共同体的认同、忠诚、责任与义务。根据共和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生态公民身份意味着这种责任向自然世界的延伸。”[2]167共和主义的生态公民理论强调扩展责任范围的重要性;它要求人类把自身视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参与自然的进化。

第三种模式是扩展世界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主义的生态公民身份理论是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与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理论的综合,既关注生态公民的权利与责任,更强调生态公民身份的全球维度。斯廷博根认为,目前主要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全球生态公民。第一种是作为全球改革者的生态公民。这种生态公民强调环境问题的全球维度,承认传统的民族国家体制的局限性,并认识到全球合作与联合国体制对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因而他们主张改革现有的国际关系,加强并改善联合国在解决全球事务方面的功能与职能。全球改革者把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增长作为中心目标,认为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就能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因而,作为全球改革者的生态公民具有明显的技术乐观主义特征。第二种类型的生态公民是地球公民。如果说全球改革者关注的是对全球环境的管理与控制,那么,地球公民关注的则是对地球的关怀和关爱。地球公民强调地球作为养育者、作为栖息地、作为生命之根、作为生活世界的重要性。地球公民是对地球充满感激之情和责任意识的公民。在斯廷博根看来,扩展权利主体范围的模式“是否富有成效是值得怀疑的”,而扩展责任范围的模式似乎是更富有成效的。扩展责任范围的生态公民模式试图在参与的基础上与自然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但是单纯的责任扩展模式也是不充分的,只有把以参与为核心的责任观念与强调关怀地球的地球公民观念结合起来,我们才能真正建构起一种“切实可行”的生态公民理论。[2]173

英国学者多布森教授的《公民与环境》是迄今最为系统地探讨生态公民理论的学术专著。该书的“导论”说明了研究生态公民理论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第一章“走向后世界主义”,从全球化的非对称性影响出发,分析了“对话型世界主义”和“分配型世界主义”的局限,并指出了走向后世界主义的必要性。第二章“公民身份的三种类型”,分析和说明了自由主义、公民共和主义与后世界主义的公民理论的主要特征(表1)。第三章“生态公民”,详细阐述了多布森教授所理解的“后世界主义生态公民理论”的具体内容。第四章“自由社会的环境可持续性”,探讨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环境价值观与自由主义的中立性是否相容的问题。第五章“公民、教育与环境”,从自由主义角度为英国政府把“生态公民教育”纳入普通高中必修课程的政策进行了辩护和说明。

多布森所理解的生态公民是后世界主义公民的典范。生态公民理论拥有后世界主义公民理论的所有特征。首先,它强调责任而非权利,而且,这些责任不是互惠性的。因而生态公民理论所理解的责任与自由主义公民理论和公民共和主义公民理论所理解的责任迥然有别。后两者所理解的责任主要是以契约为基础的互惠性的责任。其次,生态公民理论认为,不论是在公共生活领域还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人们都应遵循某些公共的道德规范,因为人们在私人领域的行为(如家庭的消费模式与个人的生活习惯)会对公共领域产生影响。自由主义与公民共和主义的公民理论则认为,公共的道德规范只适用于公共领域,不适用于私人领域。再次,生态公民理论认为,美德是公民身份的核心构成要素。自由主义的公民理论只要求公民遵守法律,认为美德对于自由社会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公民共和主义的公民理论虽然强调美德的重要性,但它所理解的美德主要是古希腊人所理解的美德,例如勇敢、正直、节制、对政治共同体的忠诚等。这些美德与军事活动有一定的联系,具有明显的阳刚特征;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美德主要是公共领域的美德。生态公民理论所理解的美德(如公正、关怀、同情等)既包括公共领域的美德也包括私人领域的美德;这些美德是阴柔性的,与军事活动无关。最后,自由主义与公民共和主义的公民理论所理解的公民主要是特定政治共同体的成员,生态公民理论所理解的公民则是超越了国家界限的所有人。由于其他的生态公民与我们自己并不一定生活在同一个政治共同体中,因而生态公民是由陌生人组成的公民。作为生态公民,“我们不仅对彼此是陌生的,而且对彼此的生活地点以及生活年代都是陌生的”[3]106。因此,生态公民是世界公民。

《公民与环境》一书的另一独特之处是,根据“生态足印”(ecological footprint)概念来理解生态公民之责任和义务的具体内容。生态足印指的是我们在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时所消耗的生态空间(ecological space)。生态空间既包括我们所消耗的物质产品的数量,也包括需要用来吸收废物的自然空间的数量。我们可以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平等分配的原则来确定每一个人或共同体可以合法享有的生态空间的总量。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拥有足够的、与他人同等的生态空间。多布森认为,从全球范围的角度看,生态空间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人们留下的生态足印也是有差别的,因而,生态公民所负有的生态义务也是有差别的。“只有这样一些人才负有生态公民的义务,他们以这样一种方式占有了生态空间,以致妨碍或损害了现在和未来的其他人追求他们的重要目标的能力。”[3]120由于一个人留下的生态足印会影响到其国界之外的其他人和未来的人们,因而,一个人对其他国家的人和未来的人都负有道德义务。多布森指出,生态公民的义务不是对称的。“如果我的生态空间超过了可持续的规模,那么,我的义务就是减少我的生态空间。要求某个在生态空间方面处于赤字状态的人也相应地减少他的生态空间,这是荒谬的。”[9]120-121同样,生态公民的义务也不是无限的'。“生态公民之负有生态公民的义务,乃是由于生态空间的不公平分配。一旦这种不公平的分配得到校正,生态公民的义务也就停止了。”[10]121要具体地测算和平等地分配每一个人可以合法地拥有生态空间的数量,虽然具有一

定的操作难度,但是生态空间的概念确实为我们确定生态公民的生态义务提供了一个客观的科学┍曜肌*

二、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公民

生态文明是一种正在生成和发展的文明范式。它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又一个高级阶段。生态文明最重要的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的经济模式是生态经济,这种经济把人类的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强行把生态系统纳入人类的经济系统。生态文明的政治结构以普遍人权和全球正义为基础,强调人类整体利益和基本需要之满足的优先性,倡导全球治理和世界主义取向。在生态文明时代,科学技术不再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工具,而是修复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助手。生态文明的有机自然世界观突显作为整体之自然的内在价值,强调自然是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的伦理体系突现关怀、责任与和谐的价值,倡导理性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

这种全新范式的文明不会自发地出现。它的出现离不开那些具有强烈责任感和生态文明意识的现代公民的自觉追求。具有生态文明意识且积极致力于生态文明之建设的现代公民就是生态公民。生态公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基础。只有我们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在自己的公民意识中加入生态公民的新元素,并在器物(技艺)、制度和观念层面系统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最终才能由理想变成现实。

作为生态文明的主体,生态公民具有四个显著特征。

第一,生态公民是具有环境人权意识的公民。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和国家对于个人权利的保护是现代公民意识的本质特征。拥有公民身份即意味着拥有了获得某些基本权利的资格。权利不仅为作为个体的公民提供了自主的空间,还为作为权利主体的个人提供了一道保护性的道德屏障,使得个人能够免于他人或国家的干涉或伤害。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职能及其合法性基础。由于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是基本权利的合法拥有者,因而,公民的基本权利又被称为普遍人权。人权的范围是逐步扩展的。第一代人权以政治权利为主体,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和安全权等;第二代权利以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为主体,包括福利权、工作权和教育权等;第三代权利以集体权利为主体,包括生存权、发展权、和平权与环境权等。根据对人权扩展历程的这一理解,环境人权是第三代人权的重要内容。

环境人权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而逐渐被人们所认可的一项新的权利。197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公害问题国际座谈会”发表的《东京宣言》,首次建议把“人人享有不损害其健康和福利之环境的权利”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在法律体系中确定下来。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明确指出:“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有尊严的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次年,欧洲人权会议制定的《欧洲自然资源人权草案》也将环境权作为新的人权加以确立。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原则》再次确认:“全人类对能满足其健康和福利的环境拥有基本的权利。”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环境意识在全球范围的普遍觉醒,环境人权已经成为一项得到绝大多数人认可的道德共识,并逐渐被落实到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法以及许多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中。

作为一项全新的权利,环境人权主要由实质性的环境人权与程序性的环境人权构成。实质性的环境人权主要包含两项合理诉求:一是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能够满足其基本需要的环境善物(如清洁的空气和饮用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居住环境等),二是每个人都有权利不遭受危害其生存和基本健康的环境恶物(环境污染、环境风险等)的伤害。程序性的环境人权主要由环境知情权(即知晓环境状况的权利)和环境参与权(即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两个部分组成。明确认可并积极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这些环境人权,是生态公民的首要特征。

第二,生态公民是具有良好美德和责任意识的公民。生态公民不是只知向他人和国家要求权利的消极公民,也是主动承担并履行相关义务的积极公民。《人类环境宣言》在肯定人类对满足其基本需求的环境拥有权利的同时,也明确指出,人类“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从形式上看,生态公民负有的特定义务有三类:一是遵守已经确立的环境法规,二是推动政府制定的相关环境法规,三是在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中主动实践生态文明的各项规范。从其性质上看,生态公民负有的义务具有非契约性(不基于公民之间的利益博弈)、非相互性(对后代的义务不以后代的回报为前提)、差异性(那些对环境损害较大的人负有较多的义务)等特征。

生态公民还是具有良好美德的公民。现代社会的环境危机与公民个人的行为密不可分。单个地看,公民的许多行为(如高消费)既不违法也不会对环境构成伤害。但是,这些看似无害的行为累积在一起,却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污染。公民如何约束自己的这类行为,主要取决于公民自身的道德修养。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但是,公民在私人领域的生活方式却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公民的消费方式对商家是否选择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有着重要导向作用。因此,对环境保护来说,公民的消费美德以及私人领域的其他美德(如节俭)都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政府的环保措施是有限的,环保法规的制定也比较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公民需要采取主动行为,积极参与环保事业。这种参与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志愿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各种民间环保活动,二是推动政府加快环保立法。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离不开美德的支撑。

在创建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现代公民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公民理论所倡导的守法、宽容、正直、相互尊重、独立、勇敢等“消极美德”,还需具备现代公民理论所倡导的正义感、关怀、同情、团结、忠诚、节俭、自省等“积极美德”。生态公民的这些美德是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得以创建的前提,也是这些制度体系得以良性运行的润滑剂。公民如果不能养成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美德,生态文明即使能够建立起来也难以长久地保持下去。

第三,生态公民是具有世界主义意识的世界公民。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大都具有全球性质。环境问题的根源具有全球性。许多国家(特别是弱小的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都是由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引起的。发达国家的消费取向和外交政策往往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状况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环境污染没有国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应对全球环境恶化所带来的挑战。没有其他国家的配合与协作,单个国家的环保努力不是劳而无功就是事倍功半。因此,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采取全球治理的形式。

全球治理的实现需要以全球意识的觉醒为前提。全球意识的核心是世界主义。世界主义是一种强调每一个人的平等价值、突现对每一个人的义务的价值观念。世界主义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强调人类之间的团结、平等和相互关心,突现对全人类的认同和世界公民身份的重要性。西方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观念,中国传统的大同理想,都是世界主义理念的不同表现形态。(注: 具体参见赵汀阳的《“天下体系”:帝国与世界制度》(《世界哲学》2022年第5期)和赫尔德的《世界主义:观念、现实与不足》(赫尔得、麦克格鲁编的《治理全球化:权力、权威与全球治理》,曹荣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出版)。) 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人权运动的深入发展,强调每一个人都拥有不可替代的平等的道德价值,强调平等地关心和尊重每一个人,强调优先满足基本需要,逐渐成为全球政治和伦理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国家边界在法律和道德上的重要性开始受到全球公民身份的挑战。国家或民族的界限不再是权利和责任的边界。

在世界主义看来,不管我们生活在哪个国家,基于我们共同的人性,我们都属于同一个人类共同体。成为这个或那个政治共同体的成员,这只是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所决定的偶然事实;作为人类的一员而存在,这才是一个更为基本和更为重要的事实。在确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时,国家界限并无决定性的道德意义。作为整体的人类才应当是我们认同的首要对象。[4]因此,世界主义强调个人之世界公民身份的重要性,强调人类成员之间的价值共享、相互尊重、普遍义务、彼此关心和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它要求我们把所有的人都当作自己负有义务的同胞来看待,并承担起作为世界公民所具有的促进人类整体福利的责任。

生态公民清醒地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全球性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维度。他们不再把国家或民族的边界视为权利和责任的边界,而是在世界主义理念的引导下积极地参与全球范围的环境保护。世界主义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强调人类之间的团结、平等和相互关心,突现对全人类的认同和世界公民身份的重要性,倡导全球民主与全球正义。具有世界主义理念的生态公民不仅关心本国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而且积极地关心和维护其他国家之公民的环境人权,自觉地履行自己作为世界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一方面积极推动本国政府参与全球范围的环境保护,一方面直接参与各种全球环境NGO(非政府组织)的环保活动,致力于全球公民社会的建设。

全球环境保护运动是全球公民社会建设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量。我们正在经历的全球化进程是一个不平衡、不对称的进程。政治的全球化往往落后于经济的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给全球环境造成的破坏尚未得到全球政治的有效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全球公民社会的建设将有效地弥补全球政治的不足,并对跨国公司不关心全球环境的行为构成有效的约束。全球消费者手中的货币是引导跨国公司最重要的“选票”。强大的全球环境NGO是推动和引导各国政府以及跨国公司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博弈力量。因此,具有世界主义理念之生态公民在全球市场和全球政治博弈中的选择和承诺将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第四,生态公民是具有生态意识的公民。健全的生态意识是准确的生态科学知识和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的统一。生态科学知识是生态意识的科学基础,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意识的灵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人们才会有足够的道德动力去采取行动,自觉地把生态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价值观是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重要发动机和牵引器。

整体思维和尊重自然是现代生态意识的两个重要特征。整体思维要求人们从整体主义世界观的角度来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环境问题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不能依赖单纯的技术路径。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治和经济的制度创新,更需要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相应变革。环境问题也不是单纯的环境破坏问题,它与贫困问题、和平问题、发展问题等密不可分。环境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构成了复杂的“问题群”。对于这些问题群,必须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环境保护所涉及的也不仅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也涉及当代人之间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关系的调整。只有同时调整好这三种关系,环境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整体主义世界观还要求我们充分意识到,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各部分之间保持着复杂的有机联系。人类对生态系统之整体性、变化性与复杂性的认识和了解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在干预自然生态系统时,必须要遵循审慎和风险最小化的原则,要为后代人的选择留下足够的安全空间。

尊重自然是现代生态意识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价值理念。自然是人类文明的根基。脱离自然的文明是没有前途的文明。人类依赖自然提供的空气、水、土壤和各种动植物资源而生存。现代科技虽然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直接依赖程度,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的支撑这一基本前提并没有改变。神奇而美丽的自然还能抚慰人类创伤的心灵,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对于这样一个养育了人类的自然,现代公民应怀有感激和赞美之情。

尊重自然的基本要求是尊重并维护自然的完整、稳定与美丽。尊重自然的前提是认可人与自然的平等地位,既不对自然顶礼膜拜,也不把自然视为人类的臣民和征服对象,而是把自然当作人类的合作伙伴。尊重自然的理念与环境人权并不矛盾。人们对之享有权利的对象不是自然本身,而是自然的部分构成要素以及自然提供的部分“生态服务”。作为整体的自然不是任何人的财产,不属于任何人。因此,对环境人权的强调并不意味着人类是自然的所有者。相反,人类只有尊重自然,保护了自然的完整、稳定和美丽,环境人权才能最终得到实现。

总之,具有上述特征的生态公民是生态文明的建设主体,是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得以建立并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把生态公民的培养当作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加以重视。

初中议论文:小公民

每个人的手里都有一把剑,它帮助每个人斩妖除魔、克服种种困难,直至成为一名合格的勇士。那把剑名字叫——实践。可惜这把剑在大多数未成功的勇士身上却无用武之地。因为……许多家长把孩子视为珍宝,含在嘴里怕化掉,捧在手里怕摔着,更不愿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怕发生危险,只愿意以课本为砖,堆砌成一个圈,把孩子圈养起来,这样导致了学生只知道课本中的知识,却不知道生活中的道理。真是,“猪圈难养千里马,花盆难出万年松。”

一个合格的小公民首先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下,能够养活自己。我看到网上做过一个调查:如果把你放到一座与世隔离的荒岛上,会怎么样。百分之75以上的同学说得头头是道,但是一碰到一些细节问题,就个个哑口无言了。百分之10的同学说自杀得了。还有百分之15的学生却说根本不会有这个可能。可是这个调查却告诉我们大部分的人是有理论知识,却没有实际的操作机会,才导致了没有社会经验,小部分的人遇上这样的机会却无能为力。这,又怎么能够算是合格的小公民呢?

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其次是要有团队精神。以团队为单位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知道地球不是围着我一个人转的,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学会团结。就像这次中国女排夺冠一样。她们经过20年的蹉跎,2022年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再次获得了奥运会的冠军。队伍虽然不一样了,教练也不一样了,但女排拼搏精神和意志依然是中国人的'骄傲。8月28日,中国队与俄罗斯队之间进行了一场精彩绝伦、扣人心弦的大战。中国队在0:2落后的不利局面下,凭借多变的战术和团队精神,在后3局中奋力拼搏,最终以3:2反败为胜。同样,作为一个学校、一个班级要发展、要提高,也必须要有一种团队精神作为支撑。人们常说: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揭示的就是这样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道理。或许,只有实践后,才能明白这个道理吧。一个合格的小公民然后是要明白善恶是非,懂得遵纪守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基本的法律知识是一个公民的必备,要懂得违法的事不能做。不仅在课堂上学会法律知识,更要在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缺少社会经验而知法犯法的未成年人为数不少。他们有的进了少教所,有的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甚至自己的前途。所以在现实社会中,遵纪守法是保护自己的武器。一个合格的小公民最后是要有乐于助人的心,才能在生活中倍受人们的喜爱。在生活中我们明白少一友,不如多一友。有时候,你的举手之劳帮了别人大忙,也使自己高兴,更为自己增添了一份友谊。何乐而不为呢?社会是一本生活的书,每次的社会实践就像看完了这本书里的一小页,那么,只有多多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更了解社会的深奥道理。

中国传统文化-家训家规作文

导语:家风之严,乃国之幸,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下面是小编摘选的一些家训家风作文,请大家认真阅读!

【家训家风作文1】

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纵观前人,家风家训可谓是民之本,国之福啊。大多数人的家里都有一套家规家训,我家也不例外。客厅中间挂着许多家规。

那天,老师宣布了单元考将在三天后进行,当许多人尖叫抱怨要赶紧复习时,我却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淡定地说到:“小考而已,不必太在意,等最后一天再复习也不迟。”

几两天过去了,考试前的最后一天到了。我回到家,翻起了课本,发现有许多知识点我还很陌生,这时我便开始焦躁不安起来了。我懊悔地望着天花板,开始了临时抱佛脚。读着读着,我的眼皮开始打起架来,我揉揉眼,倍儿想跳到床上入眠,但还是克制住了。突然,爸爸走了进来,惊奇地问道:“怎么还没睡?”我支支吾吾地回答道:”复习……准备明天的考试……”爸爸眉头一邹,说到:“早干嘛去了!”于是他拿来一把椅子,开始念叨了:“做事情之前,要做足准备,未雨绸缪,不要临时抱佛脚,搞得手忙脚乱的!知道吗?”我也只是像应声虫似的应了一声。

听爸爸说,这便是我们家的家训期中一条了。就是“在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做好最充足的准备,不要等到事情将至,才知事情之重,不知所措,而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事半功倍,让成功触即而得。”听后我仍对此不屑一顾,只认为是前人的一些封建思想,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渐成为历史,不可实用。爸爸看到我不屑的眼神,又跟我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毛主席曾经说过,不打无准备的仗,若要打胜仗,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你明白事情的准备是有多么重要!倘若士兵们只在要打仗即将来临之时,才努力的训练,你认为这来得及吗?能打胜仗吗?国家又能安宁吗?”这番话让我感触颇深,原来这个小小的问题竟能关乎到国家的命运。这个先人总结出来的道理,确实让我受益无穷啊!

再次走到挂在墙上的家训旁,我轻轻地抚摸着,此时,凝聚着祖先们教育的结晶,人生的感悟。我义正词严地告诉自己:“要永远铭记这些家训,并像祖辈们一样将它们传承下去!让后辈和我一样受益终生!

【家训家风作文2】

家,给人以温暖。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只有溺爱与包庇,那请问这是一个家吗?家原本是一棵参天大树,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大山,万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请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爸爸没有威严,妈妈全是溺爱,我们变成一个个蛮横无理的`人。家这棵参天大树一倒,大山塌了,我们后悔了,懊恼了,可惜晚了。

我记得寒假临近过年时,电视上出现了一种许久未听过的新词“家风”。这一词是新闻联播上所播出的,他们派出记者,随机提问,“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我认为我家的家风是热情,爽快和执着,因为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困难不退缩,说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训,我认为是家人的教训,是严是松。如果每个人都官官相护,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杀手锏了。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一个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