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警句格言

沈从文描述湘西的优美句子汇聚80句

日期:2023年06月23日 分类:警句格言

论沈从文《边城》中的湘西情怀

沈从文小说独具地方特色。他的题材、人物、自然景色、风土人情、语言,无不涂上“湘西”的标记。题材是湘西社会日常生活中摄取的;人物是湘西农村的“愚夫俗子”,一批土生土生的“乡下人”;景色更是湘西山山水水迷人的美景。《边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论沈从文《边城》中的湘西情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论沈从文《边城》中的湘西情怀

摘要:作为奠定沈从文在文学史上地位的“牧歌”类小说,《边城》蕴含着沈从文浓厚的湘西情怀。文章结合沈从文的人生经历以湘西的人情、自然、风俗为背景,从人物性格的塑造,自然环境的描写,茶峒社会风俗描写三个层面分析《边城》中所体现的沈从文深厚的湘西情怀。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湘西情怀

沈从文从小在一个宁静、古朴的湘西小镇成长,凤凰城墙外绕城而过的清澈河流有着他玩乐的足迹,她与伙伴在这里游水嬉戏,也常常在河滩上看见被处决人的尸体。着美与野蛮的奇异组合,都对沈从文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沈从文十五岁就成为了一名士兵,五年行旅生涯大部分时间辗转于湘西沅水流域。河水不但滋养了两岸的生命,也滋育了沈从文的性情,同时也培养了他对湘西那份至深的情怀。

特殊的人生经历加上湘西的自然环境、民风民俗潜移默化的感染使得沈从文对湘西的情愈深,他对湘西的那份情怀也是从不加隐讳的。《边城》题记中写到“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我生长于作品中所写到的那类小乡城,我的祖父,父亲以及兄弟,全列身军籍:死去的莫不在职务上死去,不死的也必然的将在职务上终其一生。就我所接触的世界一面,来叙述他们的爱憎与哀乐,即或这枝笔如何笨拙,或尚不至于离题太远。因为他们是正直的,诚实的,生活有些方面极其伟大,有些方其又极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我动手写他们时,为了使其更有人性,更近人情,自然便老老实实的写下去。”

他有一部分小说是描写都市生活的,但是他发现自己始终与都市文明有一种难以消除的隔膜。在他看来,乡下原始、淳朴、自然的人性和人生,才是民族理想的精神和人生状态。他的生命、情感,已经留在了那个给他生命、知识和智慧的湘西,他每天坐在屋中,耳朵里听到的不是都是大街的汽笛和喧嚣声,而是湘西的水声、拉船声、牛角。因此作为一个作家的他对湘西的这种感情在充满诗意的文字间尽情的流露出来,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边城》。

《边城》 讲述了湘西小镇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从一出生女主人公翠翠的生活中便只有爷爷和黄狗,随着年龄的增长翠翠的心中萌生了一段朦胧的'爱情,这段爱情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大老和爷爷在这段爱情之路上死去,一段没有结局的爱情给人一种淡淡的凄凉,但爱情却不是小说所要表现的全部。沈从文通过描写他们的本性,他们与自然、乡人的和谐关系及湘西的民风民俗,展现了乡村淳朴的人性和理想人生情态,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湘西那份至深的情怀。

一、人物性格塑造中体现的湘西情怀;

沈从文在《边城》中对湘西小镇至善至美的人物性格的刻画,给每位读者一种舒服、惬意之感,无形中感受到湘西的淳朴、和谐、宁静,也表达了他对湘西淳朴人性的赞美以及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小说尤其以对主人公翠翠、渡船老人、船总顺顺的刻画最具代表性。

翠翠同她周围的山水一样,单纯、明净、健康、善良,她就这样无知无欲、浑然天成的长成了一个十五岁的少女。“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巧,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好用自然界的动物比喻人物,他描绘翠翠的天真活泼、温柔驯良,“俨如一只小兽物”,“如山头黄麂一样”,笔间充满喜爱。

对渡船老人的刻画沈从文更是不惜笔墨,渡船老人他勤劳、善良、苯酚、敦厚,凡一切传统美德他都不缺少。他管理渡船,无论面风吹雨淋,寒暑春秋皆忠于自己的义务职责。“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他从不收取过渡人的钱物,不得已得来的好处总想法超量报答。他对河街上的人是那么的热情,同时也赢得了他们的尊敬,无论是船总顺顺还是卖酒的卖肉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那么的和谐自然,让读者叹息。

船总顺顺是地方上有头脸、有身份的人物,他的美德自然比渡船老人来的大气、豪迈。他慷慨大方能济人之急,喜欢结交朋友仗义疏财,公正无私。有一个妻子两个儿子,“年纪较长的如他爸爸一样,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年幼的则气质近于那个白脸黑发的母亲,不爱说话,眉眼却秀拔出群,一望即知其为人聪明而又富于感情”

《边城》中从翠翠、渡船老人、船总顺顺以及其他人身上我们看到他们是淳朴的、壮实的,真实而没有私欲,他们身上的共同特点正如批评家刘西渭所说“他们的心力全用在别人身上:成人之美”近乎完美的人格刻画让人觉得有些质疑,沈从文通过这些完美的人物塑造来美化湘西的人情,其中隐藏他说不出的湘西情。

二、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体现的湘西情怀;

《边城》中的哪一方乐土安置在湘西的偏僻小镇茶峒,优美、宁静的环境对湘西淳朴人情、善良人性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茶峒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沈从文对这种环境的向往,对湘西的热爱。

首先写优美的环境对人的影响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比如翠翠名字的由来及她的脾性“为了住处两山多簧竹,美景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为这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做‘翠翠’”,“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如一只小兽物。”并且在这个世外桃源里人与自然相处融洽“近水人家多在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沾酒……位置则永远那么妥帖,且与周围环境及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印象,非常愉快”

其次着重描写这个小镇的宁静祥和,表现它令人神往之处“两省接壤处,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及其得法,并无变故发生。水路商务既不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永远不会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

三、茶峒社会风俗中的湘西情怀;

沈从文并不满足于在主人公身上堆砌美德,这种美德不是个人修养的结果,而是本地风尚习俗使然,沈从文为了强调边城民风纯朴,在当地风俗的描写上不惜笔墨。比如,端午节的热闹场景赛龙舟、捉,鸭子、放炮竹。在日头月光下长三年六个月的歌,赢得女孩子的芳心。就连失足妇女接客这种极端的事例也理想化了,在美化湘西淳朴民风中流露出他对湘西的那份情怀。

沈从文的成长及人生经历使他对湘西有一种不可言说的情感,这种情感将他和湘西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对《边城》中人物性格的完美刻画,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及桃源式小镇的描绘,湘西纯朴民风的描写强调,为我们营造出一派沈从文式的理想世界,宛如清新悠远的牧歌,倾诉着他对湘西的眷恋,表达着他对湘西至深的情怀。

参考文献:

[1]沈从文:《边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

[2]刘洪涛:《沈从文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载《文学季刊》2卷1935。

解读沈从文《边城》中的忧伤情怀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作者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解读沈从文《边城》中的忧伤情怀。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解读沈从文《边城》中的忧伤情怀

《边城》是沈从文的一部经典之作,它包含的人性、人情和人生感悟令人惊叹。沈从文在书中将他对家乡的挚爱和淳朴的感情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一群善良的人生活在湘西优美的世外桃源中,恬静的自然风光让人感觉心旷神怡。再看书中的人物,16岁的翠翠情窦初开,她的爷爷已经年逾古稀,热情诚实的天保兄弟是那么的慷慨豪爽。这里的每个人都是善良的,身上都闪耀着人性至善的光芒。然而这一切只是表面,细细品读之下,一种挥之不去的忧伤渐渐从心底泛起,如烟雾笼罩,如细雨缥缈,若即若离,无法分辨。

一、美丽的表层

《边城》是一部描写山水风景的典型作品。沈从文通过这部小说来表达自己对美景如画的故乡――湘西的热爱之情。地处川湘黔交界处的湘西,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汉族和苗族等民族杂居区域之一。自幼生活在这里的沈从文深受家乡淳朴的民风影响,20年的生活使沈从文熟悉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对这些,他有一种永远无法割舍的依恋。20岁时,沈从文去北京谋生,都市生活与家乡的巨大反差让他对家乡更加怀念。然而,体现在《边城》中的那“自然、优美、健康”的生活和景象,已经开始被现代文明一点点侵蚀和吞没。当数年之后沈从文重新踏上了家乡的土地,梦中的乡情已经不再,他分明感觉到,自己内心深处那个饱含思念与怀想的希望殿堂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向崩塌。他在作品中致力体现的情感与形式都是一种寄托,是他对家乡的山水人情的一种怀念和回忆,是对童年时代的故乡一种深深的留恋。作者在《边城》中所描写的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朦胧虚幻的、亦真亦幻的,让人只可以用心去感觉,却无法触摸。他所塑造的人物也如雾里看花,永远笼罩在一种神秘的朦胧之中。

在中国人的审美观念里,自然真实的美让人可触可感,心旷神怡,清新明朗;而虚构的想象之美只能是朦朦胧胧,亦真亦幻,让人满怀情殇,尽抒情感。沈从文笔下的家乡,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如坠云雾的人间仙境,充满遐想。他用艺术的文笔造就了一件文学史上的艺术精品。边城是一个“世外桃源”,这里的人们善良淳朴,诚实可爱,他们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繁华和污浊,他们厚道而实在,拥有清澈的灵魂。纯真美丽的翠翠,在风日里自然长成,还有健壮而真诚的天保兄弟,尽职尽责、饱经风霜的老船工和慷慨豪爽的顺顺。在书中的“桃花源”,他们都有颗善良的心,有着大公无私的至善至爱,他们沉浸在青山绿水和田园风情中,在自然的恩赐中生生不息,他们的生活平淡而充实,平静而有趣。其实这就是沈从文的精神乌托邦,没有过多的奢望,只追求平淡无奇的生活,为自己创造出一个虚幻而美丽的精神梦境。在作品中,还有一个梦与作者的梦相呼应,那就是翠翠的爱情之梦,情窦初开的翠翠,对爱情向往而迷恋。然而这些都只是美丽的表层,是对人性闪光的赞美和推崇。

二、深层的忧伤

在沈从文看来,生活在都市的人不可能真正读懂他的小说,他这样评说:“他们只能看到清新自然的故事,但是却忽略了故事背后的热情;他们只能读懂我朴实的语言和文字,但是看不到在这些文字下面隐藏的悲痛和忧伤。”

老船工的忧伤是围绕着孙女翠翠展开的。年逾古稀的爷爷当了一辈子摆渡人,岁月带给他无尽的沧桑,他老年丧子,但是他用宽广的胸襟忍了下来,他从容、淡定、沉稳地面对生活带给他的不幸和挫折。他就像一棵历经风雨的老树,浑身上下印满了岁月的痕迹,他苍老而坚韧不拔地活着,任何的斧砍刀削都无法撼动他生存的力量。但是他却倒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孙女翠翠的婚事费尽了他最后的心血和生命。爷爷的一生是苦难重重而凄凉的,女儿和女婿为情而死,已经几乎将他的心切碎,所有的伤痛都由他一个人忍受。这些之后,他把所有的关怀和爱都给了和他相依为命的孙女翠翠,他把所有的希望和情感都寄托在翠翠的身上,总觉得是在完成已故女儿的悲情托付。他害怕女儿的悲剧在翠翠身上重演,但是他总感觉到翠翠又重蹈了母亲的覆辙,忧虑、担心、矛盾、害怕渐渐磨去了他生命的最后一点力量。他希望翠翠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但是他又担心这个人能不能让翠翠托付终身,为了翠翠的爱情,他殚精竭虑,操碎了心。当事情没有按照他想象的那样向前发展时,他几乎发狂,以至于办事一错再错。傩送的拒绝和顺顺的冷遇彻底击溃了老人一直坚挺的灵魂,生命的'堡垒崩溃了,生活的希望破灭了,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终于撒手人寰。老人的爱惊天地泣鬼神,老人的死,山崩地裂,老人走了,白塔倒了,山洪暴发吞没了一切,也冲走了老人守了一辈子的老渡船。深深的孤独、浓浓的忧愁和无边的寂寞伴随着老人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翠翠也有忧伤,不过她的忧伤来自成长的烦恼,是一种情无所依的心绪。湘西的青山秀水缔造和哺育了这个大自然的女儿。她的生活有太多的单调与寂寞,所以他想离开爷爷离家出走,希望生命因此而发生点什么,改变点什么,这些是需要我们细细品读才能读懂的忧伤和落寞。翠翠也有爱情,但是她并没有得到心爱的人的表白,甚至没有得到一个眼神或者话语的暗示,她的爱情如同雾里看花,朦胧而飘忽不定。她的爱情似乎只是一厢情愿的梦,只有在梦中她才能看到希望,才能触碰到甜蜜的爱情,一旦梦醒来,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孤独和寂寞仍然陪伴在翠翠的身边。她日复一日地继续着她的生活,傩送离家出走了,天保闯滩死了,就连与她相依为命的爷爷也因为她的婚事而忧虑而终,而翠翠对这一切浑然不知,还在继续着她的生活。在杨马兵把这一切都给她说明以后,她才有所醒悟,如梦初醒,哭了整整一个晚上。最后,孤独的翠翠守在渡船边上,静静地等待着再也不会归来的爱人。谁也不知道这凄凉的守候和孤独的等待意义何在!如果从叙事的角度看,翠翠的故事似乎已经可以结局,但是从人生的角度看,她爱情的悲剧才从这里起步,漫漫人生路,没有人可以和她一起承担这份忧伤与孤寂,没有人可以理解她的悲情与凄凉,这一切都要她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自己品味。

三、多重矛盾

翠翠、爷爷和天保兄弟这群善良的人们生活在“边城”这个风景如画的美丽地方。这是沈从文自己构筑的“希腊小庙”,这里倾注了沈从文所有的情感与心力。多重的矛盾使小说蕴涵着浓浓忧伤,是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去品读的。 第一,无情的命运、焦虑的人生、悲凉的愁绪隐藏在矛盾之中,绵绵不绝。任何人都无法抗拒自然的威力,最终都会死亡,这就是人生无情的命运。面对死亡,饱经风雨的爷爷自然可以坦然相向。但是想到孙女翠翠,他却无法不忧虑,年逾古稀的他与翠翠相依为命,如果自己真的离开人世,那翠翠又何去何从,忧虑和恐惧一直困扰着老人。他不是害怕死亡,而是担心死亡之后的事情,深深的忧伤时刻萦绕在老人的心头,人生的无奈和绝望透过文字流露出来。老人投入了所有的生命和精力去释放他的至善至爱,但是命运却不可改变,人生总会有遗憾。老人最终撒手而去,翠翠最终一生悲苦。生与死的矛盾融入到老人的悲凉之中,生出无限的愁绪和忧伤,蕴涵在小说的字里行间,绵绵不绝。

第二,至善至爱的人性,却将满怀的忧伤隐藏在隔膜之后。在《边城》中,沈从文用至善为经,至爱为纬,编织了一张真善美的大网。爷爷、翠翠、傩送天保兄弟间那无私的关爱,纯真的情爱,热诚的挚爱,还有诚挚的兄弟之爱,充满了整个人间,与他们的至善至美的心灵融合在一起,千丝万缕又矛盾重重,让人叹为观止。

在这些善良的人们之间,爱与矛盾并存,误会和隔膜也不可避免,浓浓的忧伤之情,悲凉之意洋溢于文字之间。爷爷对翠翠无私的爱胜过自己的生命,但是心有矛盾又不能明说;翠翠对傩送的爱朦胧而凄美,想去表达却又被羞涩所掩饰;天保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却因为互相退让而终成遗憾;爷爷喜欢傩送却因为误会而重重阻隔;顺顺同情翠翠和爷爷,却因失子之痛而重创了爷爷;本想打抱不平的中寨经纪人,因为误解却恶言相向,原本善良的人性,淳朴的生命因为隔膜而充满忧伤。

第三,封闭的环境,单调的生活,使人惆怅寂寞。边城就是一个“世外桃源”,环境虽然优美却鲜与外界接触,封闭在这里的人们只能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长期的闭塞与落后让人心躁动不安。翠翠因太过孤寂而心有不甘,总想着走出去寻找点什么,改变点什么,一个情窦初开的懵懂少女,竟然想出了这么个恶作剧,想要爷爷敲锣打鼓去找她。翠翠与爷爷相依为命,住在溪边的白塔下,远离喧嚣的人群,没有一起玩耍的伙伴,没有一起说话的知己,这种平淡的生活造就了翠翠的孤独与寂寞。她通过摆渡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偷偷地观察渡船上每一个过客。没有与她聊天的密友,就连关于“碾坊陪嫁”的事情也是靠偶然“偷听”来的。年轻的懵懂少女,羡慕繁华的城市生活,向往着外面喧嚣的世界,还想偷偷地去看自己的心上人。所以,生活中最有趣的莫过于一年一度的龙舟比赛,这也就成为她走出去的借口。

在《边城》这部精美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作者将他对生命的感悟和痛苦的印记深深地融入其中,浓重的忧伤流露在字里行间。作者将内心的隐痛深埋在作品的每一个文字里。从小内向,敢于幻想和挑战的沈从文喜欢自然,生命中天赋自然的灵性,在外漂泊谋生又使他拥有了冷静的思维、敏锐的目光和对生命深刻的感悟。在他的作品中,美丽的风景下,喧嚣的繁华里,深深埋藏了浓重的忧伤。《边城》的一切忧伤都来自于沈从文自己的生命感悟和内心的忧伤。这种忧伤赋予《边城》更深的蕴涵和耐人思考的意味,也使《边城》有了一种独特的凄凉和感伤。

论沈从文《边城》中的水文化意蕴

在《边城》中的故事就发生在临近水边的“茶峒”小镇里,水在《边城》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论沈从文《边城》中的水文化意蕴。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论沈从文《边城》中的水文化意蕴

摘 要: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具个人魅力和文艺风格的作家。沈从文的性情人格都与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着水的特质,渗透出水文化的气息。沈从文的创作大多以水为背景,讲述发生在水边或与水有关的故事,众多的水意象及水的衍生意象共同形成了一个以水为中心的文化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生命文化、爱情文化和神巫文化是其主干。

关键词:沈从文 《边城》 水文化意蕴

一、沈从文与水的不解之缘

在《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一文中,沈从文一再强调自己“文学事业”的基础并不是建筑在一本或一堆“合用的书”上,而只是建筑在“水”上。沈从文是一位将水溶进自己生命的作家,水既是他性格的写照,也是他作品的灵魂。沈从文出生于依山傍水的湘西凤凰,湘西水系发达,自古就有“五溪”之称。沈从文生于斯长于斯,水深深地透进沈从文的血液,滋养着他的思想和性情。对于水的性格,沈从文也作了如下分析:“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柔弱中有强韧,从表面看,极容易范围,其实则无坚不摧。”〔1〕沈从文实际上是以心灵和精神来与水沟通,在水的滋养中,沈从文逐渐形成了对生命的领悟:“我是对一切无信仰的人,却是信仰生命”〔2〕;“一个人过于爱有生的一切时,必因为在一切有生中发现了‘美’,亦即发现了‘神’”〔3〕;“美固无所不在,凡属造形,如用泛神情感去接近, 即无不可见出其精巧处和完整处。生命之最高意义,即此种‘神在生命中’的认识。”〔4〕正是用各种感觉捕捉“美”和“生命”的人,才会于沉思静观中领悟人生之道,因缘际会,水造就了沈从文柔中带刚、无坚不摧的性格。

黄永玉曾这样描述沈从文:“上善若水……他就像水那样平常,永远向下,向人民流动,滋善生灵,长年累月生发出水磨石穿的力量。”这是对沈从文人格的由衷赞叹和评价,一语中的地指出沈从文人格中最重要的特质:追求“善”和“上”。

二、以水为中心的文化系统

水熏染着沈从文的性情和人格,自然对其创作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沈从文曾经说过:“故事中我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为背影,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6〕沈从文的作品形成了一个以水意象为主,水的衍生意象及与水有关的周边意象的体系。无论是《边城》、《长河》等小说,还是《湘西》、《湘西散记》等散文,无不以水为背景而展开;水的衍化意象是指:水除了自然流动的液体形态之外,还包括多种变体形式,如雨、云、雾等。沈从文不仅仅把目光投向了水意象本身,同时对云、雨、雾等衍化意象也不吝着墨,其中雨是最典型的水的衍生意象。沈从文常常以雨、云为作品命名,如《雨》、《雨后》、《水云》等。同云、雨一样,沈从文作品的空气中还到处弥漫着撩人的风和缥缈的雾,这些富于诗意的意象的加入使其笔下美好的湘西世界更加令人神往。如小说《渔》表现的是湘西骇人听闻的“杀鱼节”;翠翠(《边城》)、萧萧(《萧萧》)等少女都有过关于鱼的梦,《第四》中“我”的朋友将鱼比作女人;另外频频出现的有关水的周边意象是船,沈从文直接以船命名的作品多如牛毛:《船上》、《船上岸上》、《石子船》等。船是水手柏子们谋生的工具,也是他们漂泊的家(《柏子》);吃“水上饭”的女子也有。除船外,沈从文还在作品中经常描绘碾坊、吊脚楼等颇富地域色彩的近水意象。《三三》中那个天真活泼的女孩从小便在碾坊旁边长大;《边城》中王乡绅家的嫁妆是一座碾坊。

综上所举,我们可以将沈从文的作品归属为一个以水为大背景的系统。而这个系统并非只有客观意象的意义。荣格说:“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欢乐和悲哀的一点残余。”〔7〕水及其相关的意象在湘西这些闭塞的地方由古至今地延续和保存着,这些意象能通过岁月的淘洗一直延续至今,一方面说明这些意象在现实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这些意象在其生命延续的同时也积淀着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身为“五溪”之子的沈从文早已将水融入自己的生命中,水在沈从文那里,不仅是个客观意象,同时也具有主观寓意,促使他的作品形成了独特的以水为背景的文化系统,这一水文化系统的三个主要方面:生命文化、爱文化和神巫文化,而统观这些作品,最能集中体现和透彻展现水文化寓意的是小说《边城》。

三、水文化的主要意蕴:生命文化;爱情文化;神巫文化

水乃万物之源,生命之源。沈从文通过水来折射生命,具体表现为:一是借水寓意人类的生存意志,人类强悍的生命力。因为水那神秘的自然莽力,是人的生命韧性的明证。《边城》中的老船夫和翠翠,老船夫失去了女儿,翠翠一出生没了母亲,他们都失去了生命中的至亲,但他们依旧活着,一条渡船,一只黄狗,一间草屋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翠翠和老船夫简单、纯粹的生活,正是水――生命不息,流动不止的体现,展现出边地人强悍的生命力。二是写水边人的一身蛮野之气,呼唤人类的原始生命力。水乃阴柔的表征,但其阴柔里仍透着几分“野蛮”、“雄强”的力量之美。《边城》里最能体现水――柔中带刚这一特质的就是两次赛龙舟场景。端午节是边地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端午节的赛龙舟又是每年端午必举行的节日庆典。“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受伤拿两枝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即刻蓬蓬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1〕沈从文不吝笔墨地描绘了边城里两次端午节,两次赛龙舟,突现出边地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力,那种自然(水)既养育同时也教育了边地人的雄壮、澎湃、野蛮的刚强劲,这正是生命原始的力量和美的体现。

《边城》里写了水注入边地人生命的活力,同时也写到了生命的结束,而生命的结束也与水不可分割。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边城》里三次涉及死亡,每一次死亡都与水相联。第一次死亡是翠翠的母亲,母亲的死是故意喝冷水导致的;第二次死亡是大佬,大佬为了成全弟弟决定驾船下行,不幸被水淹死;老船夫因为意外的变故而心事重重,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里辞世,这是文中第三次涉及死亡。 “夜间果然落了大雨,夹以吓人的雷声,电光从屋背上掠过时,接着就是訇的一个炸雷”。雷雨之后“门前已变成为一个水沟”,“屋房菜园地已为山水冲乱”, “泊在崖下的渡船,已不见了”。〔2〕老船夫就是在风雨交织,雷雨将息的时候死去。至此,水(雨)已不再是往日的熨帖与柔情,而是成为夺去生命的'刀刃。笔者认为,《边城》里的水文化将其中的生命文化阐释得最为透彻的缘由就在此。生命文化最主要的两个内容是生与死,《边城》里,沈从文不仅展示了边地人柔中带刚的生命力,也借水更准确是借由雨这一意象讲述了死亡。正由于水(雨)这一凭借物,淡化了死亡的悲剧性,一定程度上使死亡升华,具有另一层意义:因为雨过后会天晴,所以在这里死亡其实是生命的重生,体现出边地人向“死”而生的豁达坚强。

就《边城》的创作动机而言,沈从文如是说:“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8〕《边城》里,令读者印象最深的还是翠翠和大佬二佬间隐忍的爱情。翠翠在陪伴祖父渡船的日子里渐渐接触了爱情,情窦初开的翠翠每次思念心中的那个人(二佬)时,她都会坐在船上或者岸边,思绪被周围的水汽烟雾牵引着走了很远。“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地在着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觉得好像却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3〕这是翠翠心底的触动,她想着在千篇一律的日子里能有所改变,想结识新的人,新的事来给平凡的日子注入新鲜的活力,很明显这是少女思春的心情。“翠翠坐在溪边,望着溪面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且望到那只渡船上一群过度人……就忽然哭泣来了。祖父把船拉回来时,见翠翠痴痴地坐在岸边,问她是什么事,翠翠不做声……想了一会儿,觉得自己哭得可笑,一个人变回到屋中去。”〔4〕像这样翠翠坐在水汽氤氲的烟雾中等待的场景读者一定熟悉,沈从文总是把人物置身于烟雾缭绕的环境中,营造出如烟似雾般的梦境,制造出一种朦胧模糊的感觉。翠翠对二佬的感情,犹如这烟雾,看得见却抓不住,若即若离;却也仿佛是被这层层烟雾所阻隔,唯有将心底的爱意深藏。水汽烟雾的缭绕与翠翠心底的暗潮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地渲染了翠翠与二佬间朦胧飘忽隐忍的爱情。

湘楚的神巫文化极大地影响了沈从文观照不同生命存在形式的视角,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总透着一股“神灵”气息。沈从文创作的《边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都反映了神巫文化,而神巫文化都是通过水及其与之相关的意象体现的。

从微观来看,依山傍水的边地人自然地生,自然地死,顺应自然给予的一切安排,把日子一天天地过下去。“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人民每个日子皆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里过去。一分安静增加了人对于‘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梦。在这小城中生存的,各人自然也一定皆各在分定一份日子里,怀了对于人事爱憎必然的期待。”〔5〕边地人为何对自然如此顺应和服从?是因为在边地人心中怀有对自然的敬畏,因为边地人信仰天,信仰神灵。每当老船夫遇到难解的问题时,老船夫总是自我安慰和解脱地说:“天知道呢?”“一切顺应天命吧。”正是因为边地人信仰神灵,他们甘心将一切人事交给自然神灵来决定,也相信神会佑护这方水土百姓。

《边城》最显著地体现神巫文化要从宏观层面来看:整个边地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都顺应自然的安排,也顺从自然的决定,一水绕城的河流沉默不息地流动,既衬托着边地人生命的韧劲和力量,也见证着边地人的悲喜交加,生离死别:《边城》里,母亲抛下翠翠饮水而死,二佬受良心的谴责决定划船下桃源离开了翠翠,最后,翠翠唯一的至亲祖父,也在雷雨交加的夜里撒手人寰,遭遇了这一切的翠翠在一夜间长大。自然既赐予她生命,赐予她苦楚,同时也赐予她活着的勇气和力量,所以翠翠依照往常一样把日子一天天地过下去。从宏观来看,边城的水就成了自然的缩影,透过这一派清波的映衬,通过一连串人事的变幻,折射出自然的“常”与“变”,折射出自然的“定”与“动”等规律。我们读《边城》总觉得从中透着一股神灵之气,正与沈从文思想里的神巫文化相呼应。沈从文通过对“水”意象的独特领会和挖掘,从中找到了极富诗意的艺术传达方式。在水(自然)与人的交相辉映中,构筑了一个和谐美好的湘西世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水中潜埋的文化精髓,水中渗透的文化底蕴,促使沈从文选择水来折射平凡人生里的悲欢离合,理性地思考湘西这片水土这方人民的生命形式和生存方式。

注释:

〔1〕沈从文・边城(M)//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8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22:74

〔2〕沈从文・边城(M)//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8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22:145

〔3〕沈从文・边城(M)//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8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22:118

〔4〕沈从文・边城(M)//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8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22:99

〔5〕沈从文・边城(M)//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8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22:68

参考文献:

〔1〕〔6〕沈从文.沈从文全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22.

〔2〕沈从文・水云〔M〕//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0卷・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

〔3〕沈从文・烛虚・生命〔M〕//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1卷・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

〔4〕沈从文・烛虚・潜渊〔M〕//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1卷・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

〔5〕黄永玉.平常的沈从文〔J〕.读书,2022,(1).

〔7〕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

〔8〕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A〕.沈从文全集:第9卷〔M〕.北岳文艺出版社, 2022.

论沈从文《边城》的理想性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不朽名作,也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论沈从文《边城》的理想性,欢迎大家阅读。

论沈从文《边城》的理想性

[摘 要] 《边城》是沈从文在特定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下,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的写真,沈从文并不是一个文化复古主义者,他并不认为传统文化给我们建构的理想世界可以拯救现代中国。小说以这个美好世界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有意无意地毁灭了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梦想。理想性是他小说文体中最重要的精神向度之一,这种道德理想主义和审美主义的生命情怀使它笔下的湘西,显得丰富而意味深长。

[关键词] 边城;沈从文;理想性

一、引言

沈从文生长在荒闭而美丽的湘西凤凰县。尽管青少年时期也受到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但更多的是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哺乳。所以他不似鲁迅般以西方学说思想为武器,全面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沈从文怀着建筑理想人性的伟大抱负,努力平衡各种现实的与心灵的冲突,他的乡土世界里因此有了一种难以企及的深刻[1]。

沈从文回忆中的湘西家园,并不完全是实实在在的湘西现实世界[2]。通过对其乡土小说的阅读,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故土世界是由“地域故土”和“理想家园”两部分组成。沈从文怀着对知识和理想的渴望来到了都市,由一个衣衫槛褛的乡下人逐渐被都市接纳和认同,文化抉择上在乡土意识和都市文明之间游离,创作上经历着“故土”的失落和“理想家园”的建构过程。“故土”是作家对于早年亲历生活的客观而略带甜意的回忆。“理想家园”则是以前者为基础,经过作家的现实观察和哲学理想加工而形成的理想中的湘西。

二、《边城》的理想性

《边城》的传统文化理想首先表现在它描绘了一个充满牧歌风情的“大同世界”,世外桃源[3]。那里民风古朴淳厚,人与人之间总保持着单纯而朴素的关系。人们不分贫富贵贱,无论船总、船夫、水手、士兵、失足妇女、过往客商,无不热忱,淳朴,善良,相亲相爱。陌生路人情同手足,邻里街坊患难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片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作家有意渲染了边城的宁静和平:“一切总永远那么寂静,所有人民每个日子皆在这种寂寞里过去。”而每到节日,如端午节的赛龙舟,新年的狮子龙灯,十五之夜的炮仗焰火,男儿的裸身跳舞,无不充满着欢欣的和乐气象。军队与老百姓相安相乐,即使失足妇女也那么淳厚,重义轻利。人人与世无争,过着一种淡泊、安静、闲适的生活。这与老子所设想的“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样一种理想境界是全然吻合的。作家自己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们有理由相信,较之于现代工业文明,沈从文对这种小国寡民、返朴归真的道家理想是赞赏的。他将“边城”描绘得如此美丽平和,令读者心向往之,其回归传统文化理想的意趣也得以自然流露[4]。

1、故土的眷恋与失落

沈从文小说文体的特质在于对丑与恶的回避,以及由于这种回避所产生的圣洁而单纯的道德理想光辉,这使他笔下的湘西,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人类童年时代生命镜像的象征,从而对现代文明社会的读者显示出一种难以抗拒的艺术魅力。具体来说,在人物描写上,由于他通常喜欢突出人物身上单纯、天真、质朴的人性之美,一般不具体描写人性的阴暗面和复杂面,因而人物描写经常是写意化的,理想化的。他试图建立一种符合人性的文化理想,以实现民族品德的重造。但随着风雨之夜老船夫的死和那象征茶峒风水的白塔的.倒坍,作家所认同的传统儒道文化理想也随之破灭了。虽然小说结尾写人们捐钱重修白塔,似乎预示着道德文化在人们心中仍有复活的希望,但这种希望已是一种与绝望纠缠着的最后挣扎,正如翠翠等待的人一样,“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小说虽然以平淡自然不动声色的笔法冲淡了悲剧的伤感气氛,却让读者更为冷静地看到传统文化理想无法救治现代社会因而无法重建的必然结局。在这近乎宿命的悲剧中,沈从文倾其爱心建构的传统文化理想也凄然破灭了。

三、总结

《边城》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正昭示了人物所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的悲剧性。在与现代工业文明的撞击中,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也显示出它的合理性甚至优越性,如小说所展示的美好的人性与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但传统文化自身有着难以克服的内在悲剧性,正是这种文化的内在悲剧性导致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命运的悲剧性。沈从文并不像有的批评家所说的“美化了一种封建性的生活秩序”,而是“以一个作家特有的直觉和敏感,以及这种直觉和敏感的巨大穿透力”,或隐或显地向我们展示了儒道传统文化理想的内在紧张和难局[5]。

沈从文在这里所作的思考与探寻固然是理想化的,但他对古老道德民风的弘扬,对善美人性的礼赞,对良知与人性日益沦丧与泯灭的现代社会、现代人生来说,依然是极富于启悟的;这种富于田园牧歌色彩的东方式人生,对日益深受文明困扰的现代人来说,或许永远都将是一种高远的理想。

参考文献:

[1]赵景深.现代文人剪影[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22.

[2]康长福.沈从文文学理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22.

[4]刘洪涛,杨瑞仁编.沈从文研究资料[C].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