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警句格言

有关禅的诗句赏析聚集80条

日期:2023年06月27日 分类:警句格言

苏轼的禅诗赏析

北宋的大文豪苏轼不仅是才华横溢的大文豪,同时因为受传统的儒家文化教育,苏轼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爱国诗人。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苏轼的禅诗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轼禅诗其一: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西东?

这首诗的名字是《和子由渑池怀旧》,是苏轼早期的禅诗。飞鸿留爪取自《传灯录》:“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留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若能如是,方能解向中行”。苏轼借此典故来感叹世事聚散无常,人生如同单程车道有去无返。人活在世就如同飞鸿,而所经历的就如同鸿印,都是当时觉得很重要,当时间流逝再回头看其实也不过如此,功名利禄在时间面前都是苍白无力及其无聊的,生活一直在继续,没有重头再来的道理。

苏轼禅诗其二:紫李黄瓜林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闭门野寺松阴转,欹枕风轩客梦长。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

这首诗的名字是《病中游祖塔院》,是苏轼偶然生病,在养病期间游历祖塔院突然有所感悟:人生苦短,世人为了追求名利与荣华富贵苦苦挣扎,身心不得闲。药物可以治疗身体上的疾病,但是世人又用什么来治疗心灵上的痛苦呢?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的顺应自己的心去行事呢?告诫世人勿用眼前的浮华忽视了生命的意义。

苏轼禅诗其三: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

这个就是苏轼著名的《琴诗》。世间万物都遵循着各自发展的轨迹,相互之间各有因缘,相克相生,没有能够单独存在的个体。一个事件的发生到结束必然与其苏轼事件有所关联。新生事物的出现也必然是有苏轼应该出现的道理。即是凡事皆有个因果。

苏轼的爱国诗有哪些

爱国诗人苏轼

苏轼写过不少有名的爱国诗篇,比如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还有《赤壁怀古》,以及前后赤壁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不过苏轼毕竟性格要洒脱一些,苏轼不像唐代杜甫那些时时刻刻耳提面命,少年老成,苏轼写不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样痛心疾首的诗句,反而苏轼的很多诗歌都表现的比较隐晦,比如苏轼说“西北望,射天狼”,这其实是暗指当时北宋与西夏的战事,这种情绪是因为当时人心死定,朝廷重文轻武的局面的反映,但是在苏轼看似放荡不羁的诗作中,还是能感受到苏轼为民担忧,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的,不过这种情绪要隐藏的深一些,外人不易察觉而已。

苏轼即使是被贬谪到黄州,过着艰苦的日子之时,也是时时刻刻注意朝廷的局势的,苏轼并没有像外表那样无拘无束,也没有想着苏轼一个罪臣要如何避嫌,苏轼在与朋友的书信中,还谈到朝廷对西夏战事的看法,苏轼其实是主战的,苏轼甚至想上书请命,企图用戴罪之身上战场杀敌,来将功折罪。不过因为当时残酷的党争,苏轼的这一愿望没有实现,但是苏轼的一颗爱国之心没有没熄灭,即使自己身处逆境,也从不忘自己的担当和使命,这大概就是苏轼能够穿越千年的人格魅力所在吧。

苏轼书法价格是多少

苏轼是宋代的大文学家,其中在书法上的造诣也是很高。苏轼曾经学习历代书法家,集百家之长最后融会贯通而自成一家。苏轼对行书、楷书最为擅长,与米芾、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四家”。苏轼一生坎坷漂泊,使苏轼的书法作品也风格多变。

现存有的真迹有著名的《黄州寒食帖》、《李白仙诗帖》等。苏轼的这些书法作品基本被收藏在各大博物馆中,民间也有流传。苏轼书法的收藏价值,它对现代书法研究贡献的价值,都是极高的。

因为苏轼流传下来的书法不是很多,因此即使是一小件书法作品其价格也是得三四百万。如果是更好的,保存的也很好的,那么它的价格更是天价了。

在前年的中秋国外拍卖会上,真假先不说,苏轼的《功甫帖》,据说这是苏轼唯一一个流于民间的一幅书法,拍了5000多万。而在一些拍卖网,苏轼的书法作品的价格基本都在一千万这个范围內。苏轼的《石竹神品》,成交价为10640万,苏轼的《帖子词》9184万。苏轼书法手卷价格在40左右,也有600万左右的。

对于苏轼的书法作品,特别的苏轼的真迹,现在存于各大博物馆中,其价格是无法估计。换句话说,即使是有钱也买不到。苏轼一生漂泊,其书法作品风格多变,人们可以通过苏轼的这些变化来知道苏轼的心境变化。苏轼后期的作品,其艺术造诣到达了巅峰,趋于自然。

苏轼三次被贬的原因是什么

提起苏轼,大多数人对苏轼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诗人,但其实除了这个身份之外,苏轼还有另一种身份,一个身有官职的朝廷官员,二十岁那年苏轼就考中了进士,称得上是年少有为,但是苏轼的仕途走得却并不平坦,做官期间苏轼有过三次被贬的经历。

第一次是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因为苏轼自从进入朝廷之后就一直反对由王安石领头的‘新法’一派,再加上当时的苏轼在文坛上的地位很高,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是很大的,这也就间接阻挠了‘新法’的推广,引起了变法派对苏轼的强烈的不满,苏轼的政治对手将苏轼所有诗词收集起来,成为在朝堂上苏轼的理由和借口,引起皇帝对苏轼的不满之后被贬。

第二次是被贬惠州,但是这一次苏轼可以说是很无辜的,守旧派的领导人物当时的太皇太后高氏病逝后,变法派抓住机会一度成为朝廷上的主导力量,守旧派因此被变法派大肆打压,苏轼也因为一贯所站的立场,再加上当时的苏轼是元祐党人的领袖,被变法派全面打压,也再次被贬。

第三次被贬儋州,这次被贬的原因比上次更简单,新派虽然已经在朝堂上占了上风,但是为了将旧派彻底压的再无出头之日,新派对旧派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大规模的打击,所有的旧派人员被贬了一遍之后,为了以防万一又再一次被贬远,苏轼也在其中。

苏轼绝命诗写了什么

元丰二年,苏东坡写了一首诗名为《咏桧》,原本这只是一首再正常不过的诗,却被沈括指出诗的最后两句有隐刺皇帝的嫌疑。明眼人都知道,这分明是鸡蛋里挑骨头,可苏轼却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被打入牢狱,并牵连了几十位亲戚朋友。这就是震惊朝廷的“乌台诗案”。苏轼自知此罪难逃,就写了两首绝命诗,分别写给妻儿和弟弟苏辙。

苏轼在写给妻儿的.绝命诗里,先写了牢狱中惨森森的阴风和凌冽的寒气,表明自己的处境。一向以豪迈著称,潇洒自由的自己原本应该抒发着远大的抱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可现实中,却在这漆黑不见光明的牢狱里犹如一只待宰的鸡子,担忧着自己的性命。苏轼还想念苏轼的妻儿,孩子渐渐长大,苏轼们脸上都挂着朝气,一眼就能看到希望和未来。苏轼的妻,哎,此生愧对于她了,让她跟着自己吃苦受累、担惊受怕。

写给弟弟的绝命诗里,苏轼慨叹自己命运不济,为奸人所陷害。苏轼自知此次在劫难逃,性命不保,便交代了自己的后事,甚至把自己的妻儿托付于弟弟。当时,苏轼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些文字的?真的是倾尽所有的感情和心血,所有的心情和想说的话都凝聚在这短短的两首诗里。

害苏轼的是诗,最后拯救苏轼的也是诗。感情肺腑的两首绝命诗,任谁读了都为之动容,其中饱含的亲情之深沉让人潸然泪下。在大家的多方求情努力下,皇帝终于赦免了苏轼。

苏轼游记有哪些

苏轼的叙事游记散文享有很高的美誉,尤其是苏轼写的《赤壁赋》,文章大气磅礴,历经千百年仍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赤壁赋》也成为苏轼散文的经典代表作品,为后人所拜读。众所周知,苏轼是豪放派词人,苏轼的诗词流露出的大气精神,震撼读者的内心。

苏轼的游记散文也体现这一豪放特色,言辞之间亢进有力,读起来朗朗上口。

以苏轼的游记散文《前赤壁赋》为例,以此来分析苏轼游记散文的特色。解读这篇文章之时,需要先了解一下苏轼创作《赤壁赋》的时代背景。《前赤壁赋》是苏轼创作于黄州期间,当时苏轼被贬谪至黄州。来到黄州后,苏轼闷闷不乐,苏轼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找不到人生的方向。1079年,苏轼因写《湖州谢上表》一文而被扣上了贬低朝廷的罪名。1082年,苏轼和友人两次泛舟到赤壁游玩,写下了《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在《前赤壁赋》中,看不到作者失意之情,全文豪迈大气,给世人展现出赤壁壮观的景象,并传递出作者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气节。

苏轼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描绘了赤壁壮观的景色。以苏轼和友人所观、所闻、所见的意象为创作对象,写下了赤壁故事和湖上的美丽风光。其中,作者借用“赤壁之战”的典故,缅怀追忆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的年代。随后,作者笔锋一转,由景联想到道理,表达出自己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赏析王维禅诗

在赏析王维的禅诗,要结合王维的生平,进一步鉴赏王维的禅诗。

佛教起源印度,汉晋之际,传入中国,生根发芽,后与道玄结合,创于禅学。简而言之,禅就是中国化的佛教。禅诗是中国传统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奇葩。中国禅诗源远流长,东晋高僧慧远,中历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下迄近代情僧曼殊。

一、禅诗的内涵及艺术特点

禅诗是将诗与禅合二为一,浑然一体,既有古诗声韵格律之美,又蕴含佛道玄学之意。

禅诗根据诗者有僧人禅和文人禅之分。禅诗根据其内涵可分为禅经诗、禅家诗、禅理诗、禅味诗和禅境诗。

禅经诗多出自佛门臧典中诗偈,多为打油诗,虽押韵但深奥晦涩。

禅家诗是描写禅家起居、游方和修行的诗。他们远离尘俗,居于空山僻野,与明月疏星为伴,简单朴素,吃斋念佛,崇尚自然。如寒山禅师:“千云万水间,中有一闲士。白日游青山,夜归岩下睡。悠尔过春秋,寂然无尘累。快哉何所依,静若秋江水。”[2]这类诗形象生动,闲静脱俗,清空澹泊。

禅理诗是诗中蕴含佛门道理、自然法理和人生哲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朱熹的名诗既指出了研究学问的道理,也隐含了参悟禅学的道理。

禅味诗是带有禅的品格、风韵和趣味的诗。一些僧人和诗人淡泊名利,随遇而安,思维睿智,随心随缘。如陶潜的名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类诗多为山水诗,虽无禅语但隐含禅味,若隐若现,睿哲启人。

禅境诗,诗境恰同禅境:宁静、清净、冲淡、空灵、高远、安闲、自然、从容,正是禅者、也是中国传统文人所追求的境界。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

虽五类禅诗各具特色,但也富含禅诗的共性。其一,无论禅家起居,还是山水情景,或是心情思绪多为白描;其二,意象丰富,禅韵悠远。禅诗中意象常现明月、空山、古钟、古寺、古树、流水等,禅韵玄妙,朦胧空灵;其三,修辞多样,如比喻、对兴、夸张、设问等。

二、诗人王维

王维,字摩诘,名字合为维摩诘(维摩诘为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生于信奉佛教家庭,从小深受母亲熏陶,与佛家因缘不浅。

年少时才华横溢,二十一岁(开元九年, 即721年) 中进士,前后作过右拾遗,监察御史,吏部郎中等职位。而且在仕途初始,便在京城南蓝田山麓下修建一处别墅,常与好友在此悠闲自得,修身养心。

直到五十六岁时,安史之乱搅乱了他的生活,他被迫作安禄山之臣,因曾在凝碧池赋诗悲悼“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特待乱事平定后从宽发落,降职为太子中允,继而升为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晚年常居蓝田辋川,亦官亦隐,笃志奉佛。

纵观王维一生,他一方面为仕所累,身心俱悴,无可奈何;另一方面不舍俸禄,向往山林,渴望自由,这种纠结心理在其《赠从弟司库员外》中显露无疑:“少年识事浅,强学干名利; 徒闻跃马年,苦无出人智。即事岂徒言,累官非不试;既寡遂性欢,恐招负时累。清冬见远山,积雪凝苍翠;皓然出东林,发我遗世意。惠连素清赏,夙语尘外事;欲缓携手期,流年一何驶!”王维这种人生观让他亦官亦隐,与政治保持若即若离,既不与李林甫等沆瀣一气,也不直面冲突与斗争,既保持高洁,又舒适优裕,在圆滑与妥协中达到自己“内心的和谐”。另外,他深受《维摩经》的影响,认为只要主观修行,在家修行也可,亦官亦隐并不影响心灵的解脱与自由,在禅修中,能以静穆的观照感受到宇宙万物与自己那清寂而又灵动的生命。

三、王维的禅境诗

王维在诗歌上成就斐然,造诣极高。他诗路宽广,尤重山水田园诗,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王维博学多才,不仅精通音乐、书画,还精通佛法,兼信南北二宗,尤重北宗,亦兼擅儒、禅与老庄,故有“诗佛”的美誉。

王维的`诗分为前期和后期(以他40岁为界)。他前期的诗,题材丰富,具有积极进取精神,意境壮阔,情绪昂扬,多为政治诗和边塞诗。后期的诗多以田园山水诗为主,清新隽美,恬静自得,以求精神上的解脱。本文着重赏析王维的田园山水诗中的禅境诗。

王维禅境诗的特点:其一,白描手法,诗美、画美、声美,远近相照,动静相兼,声色俱佳;其二,诗中意象多取自月、云、山、水、花、鸟、琴、林等,且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其三,直抒胸臆,清新脱俗,禅韵悠远;其四,禅境宁静、悠闲、空灵、解脱、和谐、归一,将自性、物性、佛性都融合到澄明寂静之美之自性的体验中,实现了解脱与超越,进渐于涅�寂静的妙境。

(1)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过香积寺》)

诗中的幽、冷、静不仅白描了探寻过香积寺途中的景色特征,还映衬了诗人的心情,当诗人越来越接近香积寺时,也就越来越远离尘嚣。同时诗人用“安禅制毒龙”来宣扬佛法,告诫世人,只有安然修禅才能制服世人各种欲念。

(2)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

诗中红灿灿的花萼静静地在山谷中盛开败落,落寞,静穆,永恒。王维借辛夷花的盛开与败落来传达禅家生死不染,去住自由的“无念”境界。宁静淡远,空无寂灭是诗境也是禅境。只有六根清净方能圆通。这两首称为入禅之作。

(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幽幽竹林,独拨琴弦,声声长啸,唯有明月。全诗寂中有声,明暗相衬,虽无描写,无抒情,但蕴含物我两忘,尘念皆空之境。这首阐明了入禅后的最高境界。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诗人巧妙的“人”、“桂花”、“春山”、“月”、“山鸟”、“春涧”融成一体,组成一幅优美的春夜山林图。诗人又将“闲”、“落”、“静”、“空”、“出”、“惊”、“鸣”错落有致的融入其中,亦心境亦处境,一方面忧郁的诗人不满当时的政局,另一方面让苦寂的心灵在亲近自然时得到一丝慰藉。

(5)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

(6)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酬张少府》

四、结束语

佛家倡“空”,故王维的诗多有“空悲”之感;道家主“无”,故王维的诗具“无为”之味。其诗静寂、壮美和幽美化合,包蕴禅、诗、画三境,故苏东坡曾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又因饱蕴禅寂意味,故王维的诗字字蕴禅并且他喜用空、静、远、闲等字,强调静美、澄旷、寂悦之情。故王维诗歌趋高旨远、含蓄蕴藉、气韵悠扬、自然浑成、意境圆融。

苏轼古诗的赏析

数字往往给人单调平淡、枯燥乏味之感,但经诗人巧妙地用在诗句中,却使文辞生辉,情趣盎然。小学语文教材精选几十首古诗中包含大量数字,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苏轼古诗赏析 ,欢迎借鉴!

浣溪沙①

苏轼

游蕲(qí)水②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③暮雨子规⑦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shào)④?门前流水尚能西!休⑤将白发唱黄鸡⑥。

『译文』

去游览蕲水县清泉寺,寺在兰溪旁边,溪水向西流。

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干净得没有一丁点儿泥土. 傍晚细雨中布谷鸟阵阵啼叫。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感慨时光流逝。

『注释』

①选自邹同庆、王宗棠《苏轼词编年校注》(上册)(中华书局2022年版)。浣溪沙,词牌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②[蕲水]古县名,即湖北浠水县。

③[萧萧]拟声词,这里形容雨声。

④[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⑤[休]副词,表示劝阻。

⑥[唱黄鸡]唐代诗人白居易有“听唱黄鸡与白日”局,感叹世事匆促、人生易老。这里是反用其意。

⑦[子规]布谷鸟。

『赏析』

溪水尚可倒流,谁说人老不能焕发青春?这首词体现出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性格。

上阕写景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写眼前景色,自然,清新,幽静,环境优美。

萧萧暮雨子规啼:以声衬静。

下阕议论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揭示主题。

本词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苏轼的诗词及赏析

导语:苏轼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诗3900余首,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苏轼的诗词及赏析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1、《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英雄豪气干云,让我大滴口水。陆游云:“试取东坡诸乐府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信然!“自东坡以浩瀚之气引之,遂开豪放一派”,苏轼因此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对此词也颇为得意,特令全体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大呼过瘾。

2、《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水殿风来暗香满”,孟昶与花蕊夫人纳凉的摩河池,简直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刘熙载说:“东坡词具神仙出世之姿”,“自是天仙化人之笔”,黄庭坚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

此词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唱,让我们再喊一次:“坡仙,谢谢您了!”

值得注意的是,花蕊夫人本是孟昶的宠妃,后蜀灭亡之后,花蕊入宋,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的诗句令赵匡胤大为绝倒。不久,孟昶暴亡,花蕊成了太祖的贵妃,据说跟太宗赵光义也有瓜葛。对这样一个与三个皇帝有绯闻的“亡国之妃”,苏轼坦然地把她刻画得几近仙女,且毫不避讳地写她与孟昶的爱情。此词在宋朝广为传唱,还没有一个道学家跳出来说三道四。

3、《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国维之言:“东坡之词旷”,即说“旷达”是苏词的主要风格。这首《念奴娇 赤壁怀古》就是一首非常典型的“旷达词”。这首词意境开阔,感情奔放,语言生动,种种精妙之处已经被无数“苏迷”热烈谈论过,我就不再哆嗦了。

4、《永遇乐 明月如霜》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白居易自己风流好色,却像所有那些道学古董一样,希望女人为自己“殉节尽忠”。盼盼本是一歌妓,张建封死后,能念旧爱而不嫁、独居燕子楼十余年,已是很不容易了,白老先生还嫌她没有“一朝身去不相随”,害得盼盼绝食而死。东坡感于盼盼的凄凉,写了此词,又说“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是的,“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我现在就对这电脑,为苏轼浩叹!也不知我死后,可有人为我浩叹?

5、《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实在是描写杨花最美的词了。我们第一次知道,那无人怜惜的小花,竟像是庭院深深中的怨妇。苏轼的随意几笔,区区几字,就让我们仿佛听见了杨花的叹息,写意,太写意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元唱;章质夫词,元唱而似和韵。”步韵填词,从形式到内容,必然受到原唱的约束和限制,但苏东坡的“和韵”却举重若轻,在“原唱”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的情况下,轻松地超越了“原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