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警句格言

心中的一盏灯格言合集三篇

日期:2023年07月06日 分类:警句格言

心中的一盏灯美文

今夜月色暗淡极了。我走在回乡的路上,满天是闪烁的星星,它们使我想到一束电筒光,也想起一生朴实的父亲。

那是三十年前的事情。老家在偏僻山区的一个山岙里,周围别无人家,离村庄约有二里。我在镇校读书时,每晚要上夜自修课,由于无法解决寄宿,只得连夜赶回家。当时年幼胆小,年迈的父亲常常熬着夜赶到山脚下来接我。 有一年寒冬,灰蒙蒙的天空散飘着鹅一毛一大雪。夜自修课后,同学们结伴顶着刺骨风雪,行走在一脚踩下去不见脚背的雪路上。面对茫茫原野,我默默地想着:父亲今晚就别来接了。因为体弱的父亲今晨不幸摔了一跤卧在床上,怎挡得住这番大雪?想着想着,不知不觉走到村口与同学分手,我便从书包里摸出一把削铅笔的小刀 ,准备壮着胆子翻过山岭独自回家。

突然,山脚下一束光柱刺过苍穹。“爸爸,肯定是爸爸。”我大声叫唤着,连走带跑,踩得积雪“嚓嚓”作响…… “侬慢走,别害怕,我在这儿等你。”听到沙哑而熟悉的`声音,紧随由远而近的灯光,我看到父亲头戴竹笠,身穿蓑衣,手里还支着一根木棒……霎时,我的心仿佛被一群狂蜂叮咬,禁不住淌下泪来。年迈的父亲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冬酷暑,从沿间断过对我的接送,整整三年;在这三年里,父亲对我的一宠一爱仅凭数言岂能道尽?

今晚夜色苍茫。父亲再也不能为我打灯作伴了,但那盏电筒仍亮在我的心中,也永远照亮我脚下的路!

给心窗点一盏灯美文

窗子本来就是给屋子透亮的,有人却觉得这一透还不够,又加挂一盏灯。挂在窗口上的灯,我给它取名叫——窗灯。不是对灯的痴恋,而是对光的竞逐。这就是北欧瑞典人。

点一盏窗灯,绝非多此一举,是自然光不够,不得已而为之的补充。瑞典地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那里冬夜漫长,夏日悠长。每年入秋,白天日照慢慢变短,圣诞节前后太阳变得极为吝啬,首都斯德哥尔摩每天只有6小时的光照。下午3点就坠入悠悠黑暗里,直至次日上午9时,日光才缓慢地从地平线探出,很不情愿似的露个脸。首都以北的地方,因毗邻北极圈,冬季光照时间就更短了。

瑞典的冬天,常有风雪,没有阳光的日子,漫长得令人绝望。阳光缺席的时候,常有人患上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毛病——“缺光抑郁症”。出于身体健康的考量,这里的人们,在自家窗户上挂一盏灯。暖暖的灯光,以太阳的名义,化解郁积于人们心中那无尽的苦寒。别出心裁的“光疗法”,作用明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大风俗。

为了给这个世界多一点光亮,人们下班后一般不关灯。长明灯,亮出的是温暖,点燃的是关爱。白茫茫的乡野亦如是。家家户户,窗台上点一支烛火,或者亮一盏灯,温暖自己,也给迷途的路人导航,让身陷绝望的旅者,看到希望,感受到温暖。

瑞典的窗灯,这人间暖暖的灯光,为自己驱逐黑暗赶走忧郁,更为他人送去温暖和祝福。除了点一盏灯外,窗更是美之源,摆上盆花、玩偶等饰品,精心装饰着。

这里的窗子,因了饰物,展现了外在美,因了一盏灯,丝丝亮光映照出生活在“暗无天日”里的人们内心深处的达观、宁静和美好。

窗是一个舞台,上演人间的悲欢离合。美是这个舞台上一部永不落幕的生活大戏。

瑞典人奉行“美与正大光明”的处世原则,所以,他们从不拉窗帘,将美和暖,无私地亮出来。窗帘在这里,是可有可无的摆设。他们端正做人,坦诚做事,挂出这盏窗灯,就要以“磊落光明”行事,对人对己,以美相敬呈。

瑞典的窗灯,让我想起国人内心里的一些不亮堂来。

一食品供应商说:“我自己做的吃的,打死也不会吃!”此语经传媒报道,惊扰人心。做出来的食物,自己都不吃,那还有什么东西能吃?看看我们的餐桌,那一个个化工原料的名称,听来令人背脊发冷——石蜡加工的米、地沟里掏出的`油、瘦肉精喂出的猪、激素养的虾蟹、吊白块制的米粉、工业乙醇勾兑出的酒、农药泡大的蔬菜瓜果、硫黄熏制的木耳、人造的蛋……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往食品里频频添加有毒的化工原料?是什么原因,在国人的肚子里盖起一座座化工厂?

一个个天问在日下的世风中悲怆而出,答案却在风中飘远。都说,那么多人都管不住一张嘴,那么多人都管不住一双手……而我说,问题不出在管,在人心。

心窗里没亮起一盏灯,就没有敬畏之心。大无畏地毁掉人间的种种美好,无情地践踏良心的底线,正所谓,越堕落越快乐。

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多么可怕!

当务之急,是在国人的心头,挂一盏灯,亮堂自己,温暖他人!心窗无灯,阴暗横行,自是罪恶衍生,荒诞迭出。个个都利己为己,毁灭之剑却直指整体。

像瑞典人那样用一盏窗灯,我们在自己心窗,点亮一盏灯,为他人送去温暖和祝福,哪怕身处无光之地,定会全身透亮,温暖如春。请给心窗点一盏灯,为人处世光明磊落,为自己积福赢利的时候,也在为他人和子孙积德行善。

给心窗点一盏灯,和暖的光一丝丝地亮起,钟灵毓秀,百世流芳。

修行修心美文

一直以来,都在努力的做好一名修行人。观女德仪规,学治家格言,悟道德经,行孝经,每天进步一点点。和孩子家人说话的语气愈加柔和了,和外人交流更加谦逊了。

晨起,放上古典音乐,让“太极”的音律扫净一夜的浮沉,宁静在一呼一吸间走到黄昏。

休息日,播放历朝历代的德育故事,“江革负母”, “曾参养志”,“文王问安”------每个故事都在启迪指导如何做一名有孝德的人,如何做一名圣贤。这些故事不仅渗透儿子幼小的心灵,同时还在点拨着我如何做一个好母亲,好妻子,好儿媳。对过早失去婆婆的公公更加悉心照料了。

公公中风后,虽然能自理,但留下了后遗症。走路费劲儿,手不是很听使唤。婆婆走后他更加没了斗志,整天躺在床上,唉声叹气,念叨着:不想活了,啥时候死呀,还拖累你们。每天我都要叫他起床,我做早餐,陪他唠家常。早饭休息一小时后,开始带着他运动,慢走,举胳膊,抬腿,他腿抬不起来,我就蹲下来帮助他抬,每次他都大汗淋淋。他不情愿,嫌累,虽然知道我是为他好。但又怕不听我的话我不管他,也就坚持了。会盼着我出门,这样他就可以休息一天了。“老小孩,小小孩” 这句话我终于体会到了。

爱人忙,给公公洗澡的任务就落在我身上了。我爸都没这样伺候过的, 他老人家身体好着呢,扭秧歌,跳舞,活的可带劲了。

公公很会夸人的,每次洗澡都会说:我命真好,摊上你这样的好儿媳妇,我们家积德了,我家你那些大爷,儿媳妇都没这样伺候过呀。

我心里也挺美的,人都是爱听好话的呦!我说:上辈子你一定是我的恩人,这辈子来你家孝敬你,是来报恩的。

了解了因果,我开始学佛法,听法师讲经。更深的体悟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真实性。每个人的福德是有限的,如果一味的消耗,享受尽了,“福德”也随之散了,不如意,恶果会伴着我们的.余生。所以,我们要学会积福,哪怕是一句赞赏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成就一个人,这是多大的福德呀。只要我们肯做,每时每刻都在行善积德。

有时候我会无名的烦恼,狂躁不安,不知如何解脱。听了慧律法师讲解的“六祖坛经” 明白了。原来,我们的清净自性是本身具足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尊佛,都有一颗清净的佛心,只是我们被贪嗔痴迷惑了,被一切的执着蒙蔽了。所以烦恼、抑郁盘踞我们的心,不得解脱。只要我们努力的修行喜怒哀乐做得了主,念念精进(时刻训练放下)决有透脱之期。

心——回归了清净柔软,我们还会执着,还会烦恼,还会分别吗?

我正在努力的做好一名修行人,天空会任我飞,尘世会一片光明。自在,自在------- 修行的人。

别让心太累美文

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奈,有太多的不如意,每当有不顺心的事时我们就会抱怨自己,是多么的不幸自己是多么的可怜,有时间在一边抱怨不如踏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都干了些什么呢。心的负荷沉重。有多少往事不堪回首?有多少记忆没留伤痕?人生不是一杯酒,醉了的不是好汉,没有醉的不是英雄。所以你我只能半醉半醒,何时能当上那超凡脱俗的大仙呢?

心的负荷沉重。寻寻觅觅,何时让生命本色回归自然?何时在精神泥潭突围?何时能锁定新的人生座标?何时让满是皱纹的心灵舒展?也许,亲情友情恋情都得伴随心累的历程?也许,所谓的傲骨与傲气,都得付出心累的代价?也许,人的灵魂在某个层面上看,真的是无可救药?也许,什么也许也不要去想,方可减轻那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岁月蹉跎,时光荏苒,历史的长河流沙滚石,洗濯出几许清静呢,试问又有谁能跳出红尘逍遥自在呢,人活着便注定奔波与劳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别让心太累。人真正长大以后才会感觉到心灵的负荷,精神的压力,最奢望的莫过于快乐的童年时代,真的希望自己永远也长不大。生活在南来北往的人群中,很多表面上的潇洒与倜傥真能代表他们的`内心世界吗,其实很多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或许有一个故事在大家心中深深铭刻,伴着成长给你我很多感悟与启迪,我们能做的就是别让自己的心太累。

每个人都有过去,这些过去就形成了记忆堆积在心里的角落。一天一天,心里装的越来越多,心儿也越来越重。为何不尝试把过去那些不开心的事情全部舍弃掉,人活在世上有无数个太多。有太多的分分秒秒、太多的瞬间,也有太多的选择、太多的无奈,但这无数个太多的背后,你只能让心去承受沉淀;漫长的人生也是瞬间人生,让心孤独地去感悟吧,也许当心伤痕累累、流尽最后一滴心泪的时候,人生就不再有漫长,也就没有了瞬间!

生命是一个不停飘移的过程,你我所走过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也许都将成为驿站,成为过客,一向喜欢追忆,喜欢回顾,喜欢不忘记。如今却发现,深刻在心里,那些东西早已在他们的时间里化成遗忘,不要让心太累,不要追想太多已不属于自己的人和事。对于曾经的驿站,只能剪辑,却不能驻足,对于曾经的过客,只能感激,不能强留。生命的脚步只有不停向前,才可能在生命没逝的时候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属。

所以,别让自己的心太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