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警句格言

有二宝的幸福格言集锦70条

日期:2023年08月14日 分类:警句格言

家有二宝散文

六一儿童快到了,总想写点什么,却一时心里没有底,儿童节嘛,就要说点和青少年成长有关的故事吧。

因为这几年在外,关于孩子的事情,我确实不是很上心,因此在这方面曾经落得了家人和儿女的很多埋怨,当面埋怨的,背后埋怨的,甚至于亲戚村方邻居的流言蜚语,不用别人说,自己也能猜测得到八九分,埋怨总是会有的,我从来没有理睬过,是我不爱孩子嘛?也不是,我也很爱孩子。

人的一生,任你再尽力去完善自己的行为和生活细节,任你做事做人多么圆滑,总会难免社会上有部分人背后的指指点点,人一生也避免不了会有缺点和弱点,因为我们不是孔圣人,我们也不是神仙和完美神。我之所以和孩子们看起来好像有点疏远,都是因为打工惹的祸,打工把我给害惨了,从心里说实在话,那个当父母的不爱自己的孩子,那个当儿子的不爱自己的父母?我依然很爱我的家人,爱我的儿子,爱我的孙子。

我们一家,父亲今生养了我们弟兄两个,我又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又生了两个孙子,可以说我家三代,都是男孩多女孩少,过去二三十年里,村方邻居都说我们父子人丁兴旺,家运畅通。然而如今这个母系氏族社会的年代,家有二宝确实难免有点困难和经济疲软,只要一提家里全是儿子,大多数人表面上当面都会恭维说:“看你命好的,儿孙满堂。”于是乎我就随意地附和着,实际背地里,也难免有人想看笑话,有人还想看我河涨潮落,他们肯定会心想:“别夸你两个儿子,儿孙满堂,就你这要房没房,要车没车,够你瓜怂喝一壶的了。”这些话传到我的耳朵里,我心里一点不惆怅,那是骗人的。再加上别人家的宝,既风光体面,又能够光宗耀祖,而我们弟兄和我的两个儿子可以说都是蠢才,手无缚鸡之力,夜无隔宿之粮,可以说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确实没有给祖先光宗耀祖,也没有给老的挣上那口气。

至于孙子的二宝嘛,他们目前年幼,尚不能预测后事前途。不过,在我来看,我觉得当农民并没有什么不好,最起码我们老百姓没有食之无味,夜不能寐的时候,一碗黏面咥饱下肚,一觉就可以睡到太阳旭日东升的时候,因为庄稼汉都是吃粗粮长大的,估计他们都没有那拐弯弯的肠子。

有时候你仔细想想,生一个女儿和生一个儿子,其实都是一生,生一个儿子和生两个儿子也是一生,不一样的的是,父母多半操一份子心,多受一份累。在儿女其实就不一样了,一个人和她的妻子埋藏葬一个老人,和两对夫妻瞻养安葬一位老人,儿女的负担其实是个减法,遇事儿女兄弟姐妹之间又多了一份力量。或许你说的对,我思想是比较传统,靠儿女养老靠不住了,起码我们的人生又多了一份快乐,至于我的日子怎么过,你也不必操那份心了,常言说会睡觉的就会翻身。

说良心话,如今生活真个好,农民出门打工能赚钱,赚了大钱就可以建社设美好家园,这也是承包到户后,一直以来的方向和提法,可是有其利,必定就有其弊,打工确实有的人赚钱了,有的人还赚来了媳妇和孩子,赚来了一个美好幸福的家。不过常年务工在外,打工有利肯定就有弊端。提倡打工,确实让百姓尝到了赚钱的经济甜头,然而当你出门安心赚大钱的时候,你不但可能疏忽了家乡庄稼田地的照管,也许你更重要的是疏忽了和家人的亲情联系,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疏忽放弃了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

疏忽孩子和下一代的教育培养,仅仅是其一,其二是当你拼命赚钱的时候,你的家和你的土地已经全部荒芜,当你老了、打不了工、挣不了钱、当你白发暮年、当你回到家乡时,死的已经死了,进城的进城了,家里的房子四处漏水,你确实看到的是人去楼空,后营着火,留下的,仅仅是美好的回忆,往昔的温馨家庭,还有他们的面容。这一点我已经深有体会,好自为之,珍惜当下尤为重要……

如今时代的风头又转向了,城镇化建设已经火热进行中,精明的生意人,城里的钱赚的已经差不多了,人们的眼睛已经紧紧盯上了农村的土地,这些人们住进乡村,他们来贴近大自然,来寻找田园风光,来寻找神仙的生活,他们的小资思想已经驱动他们在寻找世外桃源,他们未来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土豪,他们拥有了土地,他们这才真正是:城里有房子,乡村有别墅,回到农村还是农场主,可怜的农民,可怜的农村打工人,你们就是土地上的土坷垃,一场雨来,你们将被雨水泡成了泥糊糊。当初新中国成立,提法和口号是“打土豪分田地”;而今,再回过头来看看,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河也还是那道河,然而人已经不再是那个人了,篱笆墙的围栏将要被拆开,因为有人要进来……

峰回路转,还是说六一儿童节吧。少年时代的我,也曾经有过自己的儿童节,我们青少年的时候,记得唱的歌曲是“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六一节的主要活动是游行演出、参加各类教育系统组织的数学竞赛,竞赛答题活动,我们演出过双截棍,演出过南泥湾,我们参加过歌咏竞赛,诗朗诵比赛等等,如今想想也对,毕竟伟人也曾经说“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那时候我们没有鲜艳的节日服装,我们没有上好的娱乐器械,我们的双截棍是自己用桐木树枝制作的,我们的鸡毛毽子,彩色鸡毛是自己用颜料染的',我们的竞赛试题,是自己独立完成的,我们的奖励是没有参与奖的,然而现在的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学习内容,请问那个不是在拼爹拼妈呢?看来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学习能力确实是迫在眉睫啊!

老家人说:“牛老舔犊子,人老爱孩子。”不爱孙子那是假话,有时候也很想他们,然而为了生活,我没有任何选择,我和他们不能一起度过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其实记忆中的青年时代,对于孩子,我当然也很喜爱,但是爱归爱,印象中我却很少抱孩子,也很少娇生惯养孩子。这好像不仅仅是我,记忆中,从来没有过父母亲抱我亲我的的印象。从四五岁开始,我自己去村商店给家里买办生活用品,钱自己花,账自己算,买完东西回家剩余的钱,那怕就是一分二分的硬币,必须和买的东西一起放在柜子的台面上,等父母亲给自己算账收货后,才算这桩事情结束。每当我要出门去没有去过的地方时,常常会问父亲路怎么走?此时的父亲一惯是冷冰冰地告诉我说:“路就在鼻子底下,你长的嘴干什么用?不知道就问别人。”多年来,我们弟兄姐妹都是这样过来的,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

等到我成家立业了,我又是两个宝贝,抱着他们亲昵的动作,好像记忆中很少有过,我的这一习惯,延续了父亲的做法。至于买东西交账的做法,时代变了,我好像并没有传下去,只要孩子需要钱,夫妻二人尽最大努力去想办法,总怕儿子吃我们这辈人的苦头,到现在八口之家我也是如此。我总担心我的儿女们再吃我受过的苦,我吃苦的日子记忆犹新,我和老婆作为人父人母,总感觉再不能让他们吃我的苦头,然而实际当中,还是让孩子吃了很多的苦头,尝尽了别人孩子没有体会过的心酸,我承认,自己毕竟就是一个打工的流浪汉,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能力有限嘛。

眨眼间,家里的二宝又到了读书求学的年龄,李皓楠马上要上一年级了,李皓轩再过几天就是两周岁的生日。十年寒窗九载熬油,岂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人和我说起孩子,曾经对我说:“孙子有儿子,你管他呢。”我觉得此话差矣,下一代的教育岂可儿戏,人一生忙前忙后不就是为了孩子,为了传宗接代,为了继承和发展,人常说:“要得知道,打个颠倒。如果是自己亲孙子,是自己的亲儿子,你将怎么去做?”人常说,火烧到谁的脚后跟,谁才知道疼啊!

本人认为,爱儿子爱孙子爱后代,给儿子孙子后代攒点钱,买套房子,卖个车,给孩子创造今生的物质条件,这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也是值得赞美的事情,也是多数人的想法,确实值得点赞,当然我也难免其俗。

更重要的是,你给孩子创造再多的物质条件,你也别瘪嘴笑话别人家没有,物质条件只要是人会创造的,你能用双手创造,别人也会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只仅仅是时间的迟早问题。然而,给予每一个孩子一生,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良好的素质教育机会,才是当今家庭社会需要关注的事情。古人言:“猪下一窝供拱墙根,龙生一子定乾坤。”儿女多少,有孩子就好。家有二宝,幸福心头绕。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仁爱、学会做人,才是如今至关重要的大事。

六一节到了,当爷爷的不能和你们一起度过一个美好的节日,爷爷也知道不对,可是为了我们的生活,为了你们人生路途的平坦,爷爷还不得不继续坚持奋斗,爷爷争取继续努力修路,一直坚持修路,为你们修出一条平坦的人生之路……

家有小儿散文

早晨,儿子早早就起床,急不可耐地洗脸、刷牙、吃饭,然后上学。今天是他们领成绩单的日子,正如农民们到秋收获一样,看看一年来的收成到底如何,心中充满了期待。孩子也是。他和平日上学一样,一阵风似的将自己整理停当,然后对还在享受被窝温暖的我说声:“妈,我走了!”就“哧溜”一下消失在门外。

儿子一直是我的骄傲!从小到大,凡是熟悉他的人都说他非常聪明。

刚出生的儿子虎头虎脑,机灵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然而,却很闹人。每天呆在摇篮中就要我们不停摇晃着他。手一松,他马上就哭起来。大姨笑他是“住窝哼”,意为只要停止摇晃,他就会哼哼唧唧。我成天到晚呆在他的摇篮边,贴着他的耳朵,小声逗着他说:“爸爸,妈妈,小宝贝!爸爸,妈妈,小宝贝!……”就这样无数次地重复这些简单的话语。他就睁着那双黑黑的小眼珠望着我。有时候不耐烦了,小嘴一咧,又“哇”的一声哭了。我慌忙中拿出胎教时候他听过的音乐,将音量调小,放在他的床头。于是,他便睁大好奇的双眼定定地望着,停止了不高兴的哭声。就这样,一直到他会有意识的笑出第一声。

儿子五个半月了。我买来“小手撕不坏”小书。他坐在我腿上,好奇地看着书中花花绿绿的图片。“小手撕不坏”小书纸质厚实,内容单一,每一面只有一张图片,而且色彩鲜明,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发展设置不同内容。我拿着他的小手指,指着书上的图片教他认。“1”“2”“3”……他就由着我握住他的手,很安静地坐上十分钟。根据幼儿心理的发展,五个月的孩子注意力能达到十分钟已经算是很长久的时间了。每天只要有空,我就让他坐在我的膝头,搂着他,握着他的手指头,指点小书中的数字读给他听。不多久,当我再拿出小书,翻到“1、2”那一页,问他:“宝贝,1在什么地方?”他就会用手指将“1”指出来。我兴奋极了,于是,接着问他2、3、4……一直到10,他都能够用他那胖乎乎的小手指点出来。于是,我就亲亲他算作是对他的奖励。他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已经懂得我的意思,灿烂的笑容就洋溢在红扑扑的小脸上。就这样,他慢慢认识了从1到10的数字。然后,又认识了各种动物,植物,日常生活用品……他的“小手撕不坏”小书越来越多,他懂得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小手撕不坏”小书成了他心爱的玩具。每次去城里,我都会给儿子买很多幼儿书籍,他看到我带回来的“小手撕不坏”就喜洋洋地抱在怀中,爱不释手,生怕别人抢去一样。夏天时候,他坐在凉床上,床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卡片,小人书,小玩具。他一会翻翻这本,一会翻翻那本,看到他那么喜爱书籍,我心中便溢满幸福。书籍,在他小小的生命中已经成了必不可少之物。直到现在,他依然喜欢将各种课外书放在床头,然后在休息前静静地看上一会儿。

有时候,儿子喜欢看他姑姑画画儿。那时妹妹还没出阁,没事时候就喜欢画画给儿子看。妹妹也是幼师毕业,简笔画画得很好。儿子看到他姑姑画画就开心的不得了。姑姑边画画边告诉儿子:“这是一面小红旗,看它的颜色是红色的。”“这是一只小燕子,春天到了,燕子就飞回来了。”如此等等。日子长了,儿子记住的简笔画也越来越多。有时候我们就拿来彩色粉笔,在院子里画各种各样的简笔画,指出名称让儿子去找。儿子迈开那东倒西歪的脚步,搀扶着大人的胳膊,用小脚使劲踩在某一张画上,得意地望着我们。我们鼓掌以示鼓励,他便愈发得意起来,将姑姑画的所有内容都踩上一脚。

闲暇时候,我抱着他到处溜达。不论他看到什么,都会用手指着问我:“DD!”(这个?)我明白他的意思,回答他说:“这是天线。”“DD?”“这是电线,和刚才那个不同的。”他左一遍右一遍地问我,刚刚回答完,他马上就接着同样的问题,指着同一个地方问我,我也不厌其烦地回答他,然后摆摆手说对他说:“那个很危险,不能随便碰的。”说的次数多了,他就知道这个是天线,那个是电线,这个是热水瓶,那个是大树……遇到在他看来危险的东西,他就会摆摆手说:“ao,ao”。他知道那是不能随便乱碰的东西。所以,在日后学走路期间,他从来不会乱碰危险的东西,也省去了我们许多操心。

八个多月,儿子会喊爸爸妈妈了。接着慢慢就会吐出单音节词。我们在教他说话时,总是很夸张地张大嘴巴,慢慢地一字一顿地说出来,而他只会说出最后一个音节。比如教他说“玩具”,他很认真地看着别人的嘴型,然后慢慢学着说:“具”,我们说:“电视机”,他也学着说:“机”。诸如此类的话语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他也就傻傻地笑了。虽然他只会说些单音节词,但是当他还不能够完整地说出一句话的时候,却能够从1数到10。那时候他成了爷爷奶奶的骄傲。公公没事时候就把他放在自行车的座椅上,然后带着他到乡下去看风景,兜风。其实我知道,兜风是假,卖弄才是真。一路上祖孙二人骑骑停停,遇到熟人坐在自家门口,公公就会停下来和别人闲聊。然后卖弄儿子那少的可怜的本领,引来别人一连串的赞叹:“啊!这孩子真聪明!这么小就会数数,不会说话就会数数了,简直是神童!”于是公公就带着满心欢喜,一脸满足回家来。而儿子也被冠以“神童”的美名传扬在外了。

稍大一点,儿子竟然迷上了认识汉字。于是我们就在每张简笔画下面注上汉字教他认读。儿子对此很感兴趣,他大约以为这又是一种新的游戏了。不多几遍就能记住,于是成就感也就油然而生,认字的兴趣逐渐浓厚起来。有时候,我在儿子的手心上写个大大的“手”字,在儿子的小脸蛋上写个大大的“脸”字,在身体各个部位写上不同的汉字,或者在桌子上贴上小纸条,写上“桌”等等。用这样的方法,短短的时间里儿子便能记住几百字了。我们试着写出一首古诗,让他自己读,他往往也能将一整首古诗读出来,但是并不懂得古诗的意思,意境。他始终以为这是游戏的一种,并不知道也是在学习。

儿子三周岁了,到了上学的'年龄。但是因为条件的限制,他没有机会上正规幼儿园。幼师毕业的我当然就成了儿子的幼儿园老师。其实,在儿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我没有忘记对他进行适时教育。儿子一直听话且懂事。虽然他还很小,但是他懂得的东西远远超过同龄孩子。我和儿子一起玩耍,带着他做游戏,垒沙子,捏泥人,玩折纸,鼓励他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游戏。我没有对儿子望子成龙,但是却希望他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身体,能融洽地与人相处。一个人不能脱离了社会而存在,一个孩子同样不能远离同龄人,养成孤僻的性格。在儿子遇到小小的不愉快的时候,我们鼓励他自己去解决问题,学会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就这样,在边玩边学习中,儿子度过了他人生重要的启蒙阶段。

四周岁零十个月,儿子成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虽然他没有到学校接受学前教育,但是他并不比其他孩子差。他学习上极其刻苦。每天放学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我教他写字。还记得刚开始学习生字时的情形。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他从不敢马上就写在本子上,而是要求我先在草稿纸上写一遍看他看看,然后让我握住他的手,慢慢一笔一划去写几遍,他自己再跟着我的字描红,然后再独自书写,直到这个字看起来写的不是那么丑了,而且得到了我的认可,他才放心地写在家庭作业本上。他恭恭敬敬、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赢得老师的赞许,于是,他学习就更有劲头了。

可是在他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到合肥进修去了。那是他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我带着对文字的迷恋,对缪斯女神的崇拜到省教育学院中文系进修。爱人带着他辛苦地学习、工作。虽然生活上很忙碌,很辛苦,但是他的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每每测验过后爱人就发信来对我说他数学又考了一百分,又得个第一。在这期间儿子迷恋上了素描,曾缠着我带他去学画。所以,教院毕业过后我也爽快答应他。暑假里,我带着他学习素描。其实,学画画并不是为了让他日后能有怎样的成就,更没有去想过有朝一日他能成为令人瞩目的艺术家。只是想让他的人生道路更多彩多姿。不管身在何方,心里总有一块安宁的地方供他存放他的爱好,他的思想。想让他通过素描的学习而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知识、热爱生活。希望他在遇到挫折、灰心、失意的时候感情能有所寄托,能在素描中忘掉疲劳,忘掉孤独,忘掉所有的不愉快。儿子不论做什么他感兴趣的事情都很专注。他是学习素描的所有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但却是这些孩子中一天学画时间最长的一个。所以,一个暑假结束后,他的素描就通过了二级考试。可惜的是,我们最终没能坚持下来。因为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感到深深的内疚,然而只能顺其自然了。

儿子越来越大了,顽皮了许多,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他强烈要求我给他买个带锁的日记本,并郑重其事将密码牢牢记在心中,然后把日记本上的密码条撕去。我和爱人偷笑不停。一个还不到十周岁的孩子能有什么秘密?再说,过一段时间他自己都会将日记本敞放在那儿不再过问,还要密码作甚?于是,我也毫不理会儿子的种种举动。他看我对他的私人生活表现出极大的冷漠,没有特别去关注,就渐渐放松警惕。后来,果不出我所料了。再后来他也干脆不写日记了。他说:“妈妈,以后遇到什么开心事,生气事,我都对你说。写日记干嘛!越写越生气,对你说了就不再生气了。”呵呵……儿子把我当做他的朋友了。

我不干涉儿子的自由空间,也很少过问他的学习情况。儿子现在已经六年级了,但是仍然像个不懂事的低年级孩子一样,不,好像比小的时候更贪玩。每天放学后书包一扔就拿着乒乓球拍出去了,不到星星点灯时分决不回家。直到那个白色的小球朦胧在夜色中,他才一蹦一跳跑回家来,旋风一样闪进卧室,打开电视,看令人忍俊不禁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边看边喊:“妈妈,饭好了没有?茶呢?我要喝茶。”等到他所有的娱乐活动都结束时,这才认认真真地开始他的工作,而且定会将我推出老远,对我说:“不会做的题我会问你,你不要过来看着我做事。”我求之不得,可以少操很多心了!

现在儿子回来了。手里扬着红红的《小学生报告册》对我说:“妈妈,我的数学好像是考了第一哎!”我忙问:“多少?”他说:“110分。是不是第一啊?。”这个小傻瓜,110分,满分了,连附加题都全对,还能是第二么?儿子在得到我的肯定之后,就理直气壮地喊他大伯家的孩子说:“哥哥!来,现在可以玩一会电脑了!”我笑着由他去了!

家有硕鼠散文

家有“硕鼠”当我说我要写一篇题目为《家有硕鼠》的文章时,即将成为本文主人公的小厮——“硕鼠”发话了,忿忿然提出抗议:“就不会写我点好的。”“好好好,写你点好的。”马虎眼打过去,我家硕鼠心安了。

说是硕鼠,名副其实,这不,这次出行,我带回来很多的特产,尤以桃核最多,那是一种经过加工烘烤的干果,香香的,味道很好,小宝特别喜欢吃,就买了很多,两大包,同行人都惊诧我买的数量之多,答曰:“孩子爱吃。”放置家中一日,早上还是一包大的,一包小的,下午回家,小宝问其桃核,硕鼠慢悠悠屋里晃出来,“还给你留了一点。”我天,那么多的桃核,被我家大宝消灭得几乎干干净净,仅剩袋子里可怜的一把,“爸爸,那么多你都吃了?”小宝难以置信,这时,我家硕鼠不好意思了,做挠头深思逃避状。“本来想着孩子爱吃才买这么多的,你可倒好,全吃了。”有点生气,不免指责,硕鼠强词夺理:“奥,以为你是给我买的,谁知你是给你孩子买的。”还佯装委屈,“真真一个大硕鼠啊!”我斩钉截铁,下此定论,那厮欲申辩,铁证如山,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不过,纳闷的是,吐出来的那么多壳,俺那硕鼠怎么就收拾得那么干净呢?

硕鼠其实原来不是这样的,这厮只要吃过一日三餐之后,甭管面前摆的是山珍还是海味,统统视而不见,紧闭其口,不闻肉香,自打跟了我之后,生活习惯彻底改变,原来不吃,耐不住我的'三劝两劝,就呼呼起来了,瓜子,豆腐串,最喜糖葫芦,每每晚上转街,路遇糖葫芦,就会一遍两遍地问:“你吃不吃啊?你吃不吃啊?”有时会置其用心与不顾,径自买两串,有时直接拆穿这厮“阴谋”:“你想吃就买一串,我不吃。”小厮得令,乐颠颠买上一串,第一颗糖葫芦一定是我的,看着我吃,他那张大脸会写满满足的微笑,真真没出息,一小串糖葫芦就换来幸福满足一大串。

一个人吃东西远没有两个人吃起来香,更没有两个人一起吃的那种氛围和心情,看着对方吃,或者狼吞虎咽,或者一吁三叹,都有说不出的妥帖和舒服,烟火人生,烟火幸福。

硕鼠整日很忙,难得在家,就会窝在床上打开电脑,看电影,看电视剧,当然,如果有瓜子之类的小零食,硕鼠一定不会放过的,也许这就是最好的调剂和放松的方式吧,于是,每每回家,总会发现被硕鼠扔弃的果皮摆满一桌子,每次见,就会惹得我一顿狂跳,次数多了,硕鼠便开始收拾,在我回家之前,将狼籍的战场打扫得干干净净,堆起一脸的笑容,迎老婆回家。

名为硕鼠,其实,硕鼠并没有那么多的贪心。比起别人,生活上,硕鼠并没有太大的欲望和野心,踏踏实实过好自己的日子,家人安康,相处和睦,心情愉悦,这就是硕鼠的追求。

上楼梯的时候,在后面悄悄伸出双手,推老婆上楼,这是硕鼠;回到家中,跟小宝没大没小,疯疯闹闹,这是硕鼠;平时喜欢给你扮很多的鬼脸,一副长不大的孩子样,这是硕鼠;对爱人对亲人,从来没有什么过多的要求和期望,这是硕鼠;简简单单,真真实实,坦坦荡荡,大大方方,这是硕鼠;笑时开怀,郁闷眉不展,这是硕鼠;豁达开朗有时候也喜欢较点小真这是硕鼠;口里嚷着“又吃胖了真真抱不动你了”却舍不得把你放下,这还是硕鼠;每每被指责被批评被抢白甚至被屈打成招却不忍说你一句,这还是硕鼠······

想起了一直喜欢的一只小小的搬仓鼠,我家的硕鼠跟那只搬仓鼠相比,身量要大很多,力量要大很多,当然胸怀更要大很多,容纳所有压力,容纳所有重担,容纳所有方方面面,不管再苦再累,回到家中,面对老婆孩子,始终还是快乐的笑容,始终顶着一个太阳花一样的大脑瓜,看着你笑,逗着你乐,我家的硕鼠,硕不仅在口,更在心。

家有一老散文

一直以来,我以为父亲永远不会老,一直会每天忙忙碌碌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陪着我,可是,直到那次回家,我看见父亲眼里疏离的目光,看见父亲习惯用手去做眼睛该做的事情,第一次听见父亲说悲酸的屈服的话:“这回我是真老了,眼前的世界咋都模糊了呢?”

我于是说道:“跟我去城里吧!你一个人无法生活了。”唯独这一次,父亲没有拒绝,只是说出的话越发悲壮和凄惶:“这次去,恐怕要等到成一把灰时回来了。”

我哽咽了,苍老是如此能毁灭一个人的意志,当年那个意志超强的父亲去哪了?

母亲去世的那年,我五岁,妹妹刚出满月。父亲含泪安葬了母亲,送人了妹妹,硬是一个人拉扯着我长大成人。他那时刚人到中年,竟无再成家,他说:“怕我闺女受气啊!”多年后当我再次咀嚼那句话:觉得无比幸运也无比愧意。如今当岁月终于打败了父亲,我觉得我应该像父亲抚养我那样赡养他。

可是父亲来到我家之后,生活的矛盾一下子尖锐起来。他首先像囚犯一样被禁锢在五楼的楼房里。父亲由最初的平静隐忍发展到了烦躁不安。我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峻性:尽管可以看电视,但是不与人交流,他变得有点呆滞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父亲走出楼房。于是,我像教孩子走路一样教父亲上下楼。上下楼容易,但怎么走出去再回到楼房很难。下楼好像比上楼容易些,因为他看得见单元门,到小区健身区去就有难度了,我领他走过去又走过来,父亲始终找不到正确的方向,我也少了耐心,父亲显然也很无奈,他用他仅有的一只能够看清事物轮廓的眼睛反复巡视四周,终于他想出了办法:从楼房单元门到健身区移动一百二十三步,中间拐弯处有白色的路灯。我简直惊讶于他的办法。但事实上,父亲成功了。我的内心充满沉重的喜悦。可是怎么回到五楼的家呢?我叫他扶着栏杆,以免摔倒,然后告诉他几楼。但是没用,他径直走向了六楼或地下室。我皱了皱眉头,想到了往每一个楼层张贴标志,但马上又否定了,在光线不足的楼道里,父亲根本看不到。这时还是父亲想出了办法:我数过了,一共是七十八个台阶,然后就到家了。这一回我们俩都释然地笑了,父亲终于走进外面的世界。

可是,不久就传来了父亲和邻居的老太太打架的事情,我一听就有点生气,忍不住在没问清真相前教训他:现在你住在城里,不要和乡下那样不讲道理,要好好和这里的人相处。

父亲根本不听,反而委屈地说:“要不是那老太太先骂我瞎驴,我才懒得理她。”

我的'心陡然疼了一下,追问到:她不可能无缘无故骂你吧?

父亲还是振振有词:我们在她家楼前坐着,她说她要睡觉,不让我们出声。那是公家的地界,凭什么不让我们说话?我们没听,她就骂我了?

我忽然想起那位老太太,知道她有糖尿病,于是继续对父亲说:“那老婆有糖尿病,晚上失眠,白天要睡觉,你们去别处说就是了,老人有病活着都不易是吧?”

这回父亲不再辩驳,低下了头,像做错事的孩子,低声说:“我也不知道她有病。她骂我瞎我可不不愿意听吧!”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但没想到更重要的事情又来了。

一天早晨,父亲的老伙伴陈叔在门铃里告诉我,父亲要和他一起去买两千多元钱的治眼睛的神药。我一听立刻气得全身哆嗦,赶紧挂了电话质问父亲:“什么药那么贵?谁许你买的,吃坏了怎么办?”

“这你别管,药我买定了,反正钱是我自己攒的,吃瞎了我愿意。这次谁也拦不住我。”父亲一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架势。

“如果真能治好眼花多少钱都可以,可你是眼底坏了,目前全国都无药可治,你还不相信医生的话吗?”我强忍住怒气说。

“这一辈子我就做一次主,课我听过了,那么多人都吃好了。药我都拿来了,也吃了。”父亲仍是雷打不动的样子。我不想再和他理论,问了卖药的地址决定亲自去了解一下。到了地方我就明白了,果真是传销的,说得天花乱坠,但对我没有任何作用。这一次我不再和父亲正面冲突,而是找了堂姐帮忙做工作,堂姐不知说了什么话,最后父亲勉强同意了,我也去医院给父亲买了营养眼睛的药,才算平息了这场风波。

其实,有时静下心来想,人活着就是有个奔头,有个根基,而老人就是。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互相陪伴的过程。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父母曾经为我们奉献过青春,养儿防老,就让我们在他们最孤独的晚年做一种温情的陪伴吧!毕竟子欲养而亲在也是一种大幸运,毕竟没有来生,我们眼前的共处的岁月就是最美好的岁月。家有一老,就是一宝,珍惜这难得的缘分吧!为自己明天有一个无悔的回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