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励志名言

以时字结尾的诗句集锦100条

日期:2023年07月25日 分类:励志名言

课内古诗词

观沧海

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观看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浩淼动荡,山岛高耸直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岛上树木郁郁苍苍,百草丰美茂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吹过,发出瑟瑟的响声,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日月的运行,好象出自沧海之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灿烂的星河,也好象出自沧海里面。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我庆幸极了,用诗歌来抒发我的志向。

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1、中心思想:诗歌通过登山观海所见景物的描述,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即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并进行赏析。

画面:苍苍茫茫的大海上,海水起伏荡漾,波涛拍打着海岸,山岛高高地耸立着。山岛上的树木葱茏苍翠,百草丰美茂盛,给人生意盎然之感。一阵秋风吹过,发出瑟瑟的响声,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浪。

赏析:这里写了动态的“荡漾的海水”、“洪波”和静态的“耸立的山岛”、“草木”,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宏伟辽阔气象。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这是实写,同时对下文起了衬托的作用。

3、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借助丰富的想像和奇特的夸张,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及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大路绕过青山之外,船在绿水中向前航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涨平了两岸,更显得江面宽阔;顺风正吹,白帆高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在夜将尽未尽之时,海上一轮红日升起;江上萌动的春意,在旧年未尽时提前到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家信寄到什么地方去呢?希望北归的大雁送到洛阳。

背景: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作者王湾,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1、中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写船停泊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羁旅愁怀、思念家乡的深情。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并赏析。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和煦的春风,鼓动着白帆,行进在风平浪静的江面上。

“阔”字表现出“潮平”。“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风顺风和,帆高悬。这两个字传神的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美景。这里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大景的神韵,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的名句。

4、 展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画面,并赏析。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将赶走严寒。

此句透露出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生”“入”拟人手法的运用形象的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更有动感和情趣,宣告了春天的来临,透出勃勃生机和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揭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4、 诗中用“客路”、“行舟”、“乡书”、“归雁”等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诗人身在江南旅途,神驰洛阳故里,思家归乡的急切心情。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孤山寺北,贾公亭西,西湖的水面刚刚涨起来,朵 朵白云好象和湖面连成了一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几只早早飞出来的黄莺争着飞向朝阳的树枝,刚从南方回来的燕子忙着啄衔软泥,它们要在哪家的屋檐下做窝?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缤纷的花朵就要渐次开放,将会迷人眼目;嫩绿的春草还只能盖住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我最喜欢湖东一带风景,特别是那柳树成荫的白沙的堤,走了一遍又一遍还是逛不够。

背景: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

1、从哪些词语看出本诗写的是初春景象?

如“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水面初平”;“争暖树”,“暖树”者,向阳之树也,春寒未退,故莺争集其上;“啄春泥”,燕初来也;“没马蹄”,草初生也──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

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并赏析。

画面:几只早早飞出来的黄莺争着飞向朝阳的`树枝,刚从南方回来的燕子忙着啄衔软泥,筑建新巢,它们要在哪家的屋檐下做窝?

赏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分别用“争”和“啄”生动的写出了莺争向暖树上去歌唱,新燕衔泥筑巢的情景,给人们生机勃勃的感觉,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3、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所展现的画面。

缤纷的花朵就要渐次开放,将会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碧绿如茵的嫩草,才刚刚能没过马蹄。

4、 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这首小令的情景: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独自缓缓行进在在荒凉的古道上。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2、思想感情: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3、赏析艺术特色

(1)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前三行全是写景,二十八字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深秋晚景图。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的环境。动态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人家”,静景与动景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

“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使“断肠人”更添悲愁。“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作者寄情于物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天净沙 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

七上诗词理解性默写

1曹操的《观沧海》中抒发作者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描写大海的句子有: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 , 。

其《龟虽寿》中千古传颂,表现其远大胸怀之句是: 。

2唐诗人 的《次北固山下》描写江河之景句: 。

表达时光匆匆之句: 。

表达思乡之愁句: 。请再写出两句表达乡愁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出处:

3白居易的 写出了一幅西湖春景图,你认为其中最能表现初春景象的诗句是: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西湖的诗句:

4在元代戏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描绘秋景的句子是:

表达作品主旨的句子是: 。

5孟浩然《过故人庄》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写农村劳动生活句是: 。

6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写出优美意境的句子是: 。

7李白对朋友寄托满怀思念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发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写出一句你知道的表达思友之情的诗句:

8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表现离别之情的诗句: 。

9唐诗人杜牧常常感叹国事衰败,他在《泊秦淮》中,含蓄的批评了统治阶层只知享乐不顾国难之句是: 。 你知道的抒发家国忧思的诗句有:

10宋代婉约派词人晏殊讲究词的意境幽微、淡雅敦厚,他的《浣溪沙》中最能体现淡淡闲愁的句子是: 。

11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蕴含人生哲理之句:

12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词中写词人满心欢快、饶有趣味的场景句 。

13关于学习方法,古人所谈甚多,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论语》中说:

请再写出一两句: 。

14曹操的《龟虽寿》千古传颂,表现其远大胸怀之句是: 。

15雪花是千百年来诗人吟咏的对象,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 。

新生学习古诗词要课内外兼“攻”

关注诗中的炼字

诗的语言是最精炼、纯粹的语言。古代诗人是非常注意炼字的,杜甫“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说的就是炼字。尤其是作为诗眼的字,更是要加以锤炼。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闹”和“弄”字就是古人炼字的结果。2022年秋考的第22题,仔细品味这一诗句中的“霜”、“孕”两字的妙处,考的就是炼字,只不过没有放在古诗词阅读中考罢了。古诗词阅读中直接考炼字的有2022年春考的第16题,作品中“涌”“乱”“飞”等词颇可玩味,选择其一进行赏析;2022年秋考的第14题,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一般古诗词中的炼字,最主要集中在某一个动词的使用上,一个动词选准了,就会使整首诗顿然生色。

重视质疑和比较

对于古诗词,前人有各种各样的评价,散见于各类文话和诗话中,其中有的正确,有的不一定正确,有的受到当时时代的限制,如毛公评价《关雎》,说是“后妃之德也”,这就是从其儒家哲学观念出发对诗歌思想内容所做出的价值判断,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发失去其合理的依据,同学们完全可以对之发出质疑,表达新的看法,这也是和二期课改的精神、实行素质教育完全吻合的。近年来的高考古诗词命题,命题者就在这方面大动了一番脑筋,如2022年春考的第18题,有人评岳飞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而不显露),诸君细读《小重山》。”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像这样的题目,你的理解可以与论家相同,也可以相左,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022年秋考的第16题,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光答案就不止两种,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也可以有其他看法,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这就引导我们同学破除权威,不信成说,大胆发现,勇于创新,对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是大为有益的。

比较鉴别是一项重要能力,其实鉴赏就是鉴别和欣赏,有鉴别必然有比较,有比较才能分出相同和不同来,分出优劣高下来。所以,近年来的古诗词阅读大多考到了比较,多数是同类题材的.诗、词、曲作比较,2022年秋考甚至考到了诗与对联的比较。比较仍然是今后高考古诗词阅读命题的重头戏。

学会课内外勾联

高考古诗词表面上是考课外的,实际上和课内总是或隐或显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22年春考杜牧的《过华清宫》,2022年秋考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则直接出自课内;2022年秋考杜庠的《赤壁》和一副对联,虽然不直接出自课内,但仔细想一想,和课内多篇课文有关联,如司马光的《赤壁之战》,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的《赤壁》等。我们一定不能忽视课文的学习,由课内努力向课外拓展,这样在高考时,和有关的课文勾联起来,利用已知解决未知,解答有关问题才能成竹在胸,稳操胜券;另外,我们还要努力扩大课外阅读,2022年秋考考到辛弃疾的《摸鱼儿》,同学们如果读过梁衡的散文《把栏杆拍遍》,对解答题目定会大有帮助。


《化石吟》课内练习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全诗音乐感强,节奏和谐,押韵恰当。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潜行(qián)装载(zài)万载(zǎi)骸骨(hái)

B、地壳(qiào)档案(dǎng)卓越(zhuō)猛犸(měng mǎ)

C、笼络(lǒng)旋转(zhàn)滑稽(jī)引颈(jìng)

D、幅员(fù)腐朽(fǔ)日转(zhuàn)裹藏(guǒ)

2、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

A、葱笼描绘恬静阔绰

B、幽雅皱纹和煦辐射

C、思绪奇幻太古判逆

D、躯壳一拍既合亘古悄然

3、选出和课文句子完全相同的一项()

A、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绘。

B、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C、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D、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惊讶、神往!

4、下列不是作者想像的一句是()

A、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B、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C、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D、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5、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远古的时代()

⑵思想的头绪,思路()

⑶称赞而且佩服()

⑷奇异得让人不敢相信()

⑸木材等含有纤维的物质,由于长时期的风吹、雨打或微生物的侵害而破坏()

⑹幽静而雅致()

6、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练习: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⑴文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⑵用加粗的词语造句。

高明:。

卓越:。

⑶以下关于这个文段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节,作者转入现实,由衷地赞叹大自然的高妙。

B、“复原”、“重现”等词语表明正是因为有化石的存在,才可以恢复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

C、这是对前面作者参观博物馆时产生的疑问的回答。

D、这一节的后二句使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

1、A

2、B

3、C

4、D

5、⑴太古⑵思绪⑶叹服⑷奇幻⑸腐朽⑹幽雅

6、⑴解释说明⑵略⑶C

拓展阅读:《化石吟》问题探究

1、第一、二节连续用了六个问号,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提示: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连续不断地问句表现出作者对科学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作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象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2、“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提示:“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接下来就是写飞扬的思绪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提示:“冰冷的骸骨”“黑色的躯壳”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这些有机的残余就是生命的信息,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就是在破译这些密码。

4、“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你是怎样理解的?

提示:“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起人,形象地写出化石上的条纹就是地球古代生物的档案,犹如人脸上的皱纹就是生命历程的写真一样。

5、说说诗的第2节和最后1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提示:“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

6、最后一节回应1、2节,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诗歌把化石称为“你”有什么好处?

提示: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

观潮课内同步达纲练习

1、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 雷霆( ) 吞天( ) 艨艟( ) 京尹( )

② 倏尔( ) 善泅( ) 万仞( ) 一舸( )

③ téng( ) 身 sù( )迎 书zhāi( ) lǚ( )行

④ fén( )烧 十fú( ) 罗qǐ( ) 僦lìn( )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

② 方其远出海门( )

③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

④ 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

⑤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⑥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 )

⑦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 )

⑧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

⑨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

⑩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活用词类的一项是( )

A、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

B、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C、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D、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5、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古今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B、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C、争先鼓勇,溯迎而上

D、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6、填空:

① 《观潮》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____________人。

② 文中写参演战船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写演习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写吴中健儿游泳技艺高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第一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翻译下列句子:

①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各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 tíng tūn chōng yǐn

② shū qiú rèn gě

③ 腾 溯 斋 履

④ 焚 幅 绮 赁

2、① 农历十六日 ② 当……时 ③ 连接 ④ 用水淋洗 ⑤ 穷尽

⑥ 树立,举踩 ⑦ 忽然 一点 ⑧ 去,往 ⑨ 画着文彩 ⑩ 高

3、B

4、C

5、B

6、① 《武林旧事》 周密 公谨 宋 湖州

② 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③ 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④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⑤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7、① 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

② 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

③ 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

④ 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

8、第1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第2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第3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第4段写观潮人数之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