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名人名言

带修辞的优美句子50字集合50句

日期:2023年05月13日 分类:名人名言

带修辞的优美句子50字 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精选50句)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句子了吧,根据句子的语气用途不同,句子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句子的类型有很多

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精选50句)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句子了吧,根据句子的语气用途不同,句子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句子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精选50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1

1、柳树是春的信使,每当春回大地,万物还在沉睡之中,柳树就最先感知春的讯息。

2、柳树的枝干上又长出了密密的枝条,柔软的枝条垂下来,像一头浓密的头发。

3、春天到了,柳树的枝条上抽出了嫩芽,像在春天的五线谱上挂满了音符!

4、风吹拂,河边的垂柳已经爆出嫩绿的芽叶,密密细长的柳丝整齐地轻摆着,倒影在清澈的河面上,犹如一位美女在河边梳妆,美极了。

5、柳树像个披着长发的小姑娘。轻柔的柳条随风飘扬。树皮光滑。看着就令人陶醉。春天,柳树开出紫色的花朵。不仔细看是看不到的。夏天,叶子肥美。秋天,秋婆婆给柳树织出金黄的衣服。冬天,叶子飘零,回归大地。

6、茂盛的柳树就像一个婀娜的少女,垂下柔顺的头发在湖面上划过。

7、柳树的“长发”慢慢地流下来,在阳光的照射下,枝叶的颜色变化多端,有翠绿、深绿、墨绿。

8、一阵微风拂过,柳枝像优雅的舞者般舞动起来。

9、春风在轻抚杨柳,杨柳的柳条轻轻摆动,就像正在梳头的女孩儿。

10、河岸边的柳枝随风摇摆,像一个天生的舞蹈者绽放青春的光芒。

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2

1、柳树的枝条就好像无数根绿色的丝带一样。

2、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一样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3、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4、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里。

5、大象的耳朵就好像两把大大的`蒲扇。

6、这几天的天气真是太冷,寒风吹在脸上好像刀割一样。

7、这句话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

8、夜空中的星星就像无数只眼睛似的一眨一眨的。

9、书是智慧的钥匙。

10、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11、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12、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13、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14、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15、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16、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

17、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18、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19、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20、战士们像箭一样地穿过熊熊大火。

21、天上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的宝石。

22、漓江的水绿得像一块无暇的翡翠。

23、中秋夜,一轮明月宛如一个圆圆的大玉盘挂在夜空中。

24、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好像一颗颗珍珠一样。

25、这条公路很长很长,就像一条长长的飘带一直伸向天边。

26、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27、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28、一艘银灰色的气垫船,像一匹纯种烈马,在金波粼粼的海面上飞掠而过。

29、字典就好像一个不开口的老师一样。

30、秋天叶子黄了,一片片往下掉,微风一吹,如只只蝴蝶飞舞。

31、我们的学校像西方人想象的天堂一般,美如仙境。

32、校园围墙边的一排松树,像一排哨兵守卫着校园。

33、早晨的校园真像一幅水彩画一样美啊!

34、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么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洗它……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

35、老师您的爱,像太阳一般温暖,像春风一般和煦,像清泉一般甘甜。

36、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37、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您讲课的语言,悦耳像叮咚的山泉,亲切似潺潺的小溪,激越如奔泻的江流。

38、有人说老师像园丁;也有人说老师像蜡烛;而我却觉得她更像一支粉笔。她缩短了自己的身躯,为我们铺长了知识之路。她总是默默地在黑板上耕耘着,为我们播下了知识的种子。

39、老师,您如燃烧的太阳,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在黑暗里为我们送来曙光。

40、老师,您是天上最亮的北斗星,而我却是红尘中迷失方向的黑鸭子,每当我迷失方向时只要一看见你耀眼的光芒,就能让我找回家的路途。

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比喻可分为明喻、隐喻(暗喻)和借喻三类。写作中常会用到比喻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描写更显生动,比喻用得好会为文章增添许多趣味与色彩。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含有比喻的诗句吧!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吧!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这句诗是比喻胡地的雪有如春天到来后遍地的梨花一样白,诗人用梨花来衬托出胡地的边塞风光。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

3、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 李白 《春思》

燕塞春草,才嫩得象碧绿的小丝, 秦地桑叶,早已茂密得压弯树枝。

作者描写了人隔两地的不同景色,表达了互相相思之意。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这两句诗运用新奇的想象,生动的.比喻,把春风比作“剪刀”,还拟人化地用了一个“裁”字,表现了初春柳树的美态,精心刻画出其形、其色、其神,尤其是“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比喻,新奇、灵动又自然贴切,令人叫绝。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用满江的春水比喻满腹的仇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仇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仇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中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6、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词中他把抽象的闲情化为可感可知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仅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 、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生动、准确地展现了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

运用比喻手法的20个好句

1.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

2.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3.茫茫的草原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地毯。

4.圆圆的池塘就好像一面大镜子。

5. 弟弟的脸蛋像苹果一样又圆又红。

6.天上的朵朵白云像羊群一样东游西荡。

7.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似的高高地挂在天空。

8.大象的耳朵就好像两把大大的蒲扇。

9.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

10.字典就好像一个不开口的老师一样。

11.夜空中的星星就像无数只眼睛似的一眨一眨的。

12.柳树的枝条就好像无数根绿色的丝带一样。

13.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一样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14.刺猬的身体如同一个长满了钢针的小圆球。

15. 弯弯的小河像一条彩带似的向远方飘去。

16.这句话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

17.书是智慧的钥匙.

1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9.这几天的天气真是太冷,寒风吹在脸上好像刀割一样.

句子修辞知识点

句子修辞主要指对句子的组织和对句式的选择。

它主要包括:

一、整句和散句的组织

整句就是把结构相同或者相似的一组句子整齐地排列在一起;相反,散句则是把结构不一致的各种各样的句子交错地排列在一起。整句形式整齐,音律和谐,气势贯通,能够把内容表达得鲜明集中,有利于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散句则不拘一格,自由活泼,富于变化,能产生明快、生动的表达效果。例如:

(1)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句中运用了三组整句)

(2)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郁达夫《故都的秋》,句中用了三组整句)

二、常式句和变式句的组织

常式句就是按照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等正常语序组成的句子;变式句则是为突出表达某方面的内容,临时改变某些成分的位置的句子。变式句能取得常式句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变式句一般有下面几种:

(一)主语和谓语倒装

就是为了突出谓语表达的内容,而把谓语提前的一种变式句。例如:

(1)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义勇军进行曲》)

(2)怎么了,你?(孙犁《荷花淀》)

(3)去吧,野草,连着我的题辞!(鲁迅《野草?题辞》)

(二)修饰语和中心语倒装

就是为突出修饰语表达的内容,而把修饰语的位置做一些调整的一种变式句,通常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例如:

(1)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鲁迅《祝福》)

(2)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八座,有的是。(朱自清《威尼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