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名人名言

游浮玉三首诗句汇总80句

日期:2023年07月03日 分类:名人名言

游浮玉三首诗句 苏轼最著名诗句大全 导语: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轼最著名诗句

苏轼最著名诗句大全

导语: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轼最著名诗句大全,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碧纱窗下水沈烟。——作品出自:《阮郎归·初夏》

2、谁家水调唱歌头。——作品出自:《南歌子·游赏》

3、蓝桥何处觅云英。——作品出自:《南歌子·寓意》

4、枝上柳绵吹又少。——作品出自:《蝶恋花·春景》

5、绿槐高柳咽新蝉。——作品出自:《阮郎归·初夏》

6、又恐被、秋风惊绿。——作品出自:《贺新郎·夏景》

7、黄鸡白酒渔樵社。——作品出自:《阳羡歌·山秀芙蓉》

8、卷起杨花似雪花。——作品出自:《减字木兰花·立春》

9、真游洞穴沧波下。——作品出自:《阳羡歌·山秀芙蓉》

10、水殿风来暗香满。——作品出自:《洞仙歌·冰肌玉骨》

11、解佩投簪,求田问舍。——作品出自:《阳羡歌·山秀芙蓉》

12、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作品出自:《念奴娇·中秋》

13、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作品出自:《卜算子·感旧》

14、春未老,风细柳斜斜。——作品出自:《望江南·超然台作》

15、山秀芙蓉,溪明罨画。——作品出自:《阳羡歌·山秀芙蓉》

16、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作品出自:《南乡子·送述古》

17、使君元是此中人。——作品出自:《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18、苦被多情相折挫。——作品出自:《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19、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作品出自:《临江仙·送王缄》

20、雪晴江上麦千车。——作品出自:《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21、杖藜徐步转斜阳。——作品出自:《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品出自:《题西林壁》

23、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作品出自:《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24、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作品出自:《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25、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作品出自:《减字木兰花·春月》

26、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作品出自:《和董传留别》

27、撞钟浮玉山,迎我三千指。——作品出自:《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28、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作品出自:《少年游·润州作》

29、唤起谪仙泉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作品出自:《有美堂暴雨》

30、门外东风雪洒裾。——作品出自:《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31、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作品出自:《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32、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作品出自:《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33、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作品出自:《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3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作品出自:《惠崇春江晚景》

35、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作品出自:《西江月·顷在黄州》

36、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作品出自:《满江红·江汉西来》

37、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作品出自:《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38、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作品出自:《临江仙·送钱穆父》

39、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作品出自:《虢国夫人夜游图》

40、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作品出自:《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41、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作品出自:《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42、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作品出自:《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43、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作品出自:《念奴娇·中秋》

44、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作品出自:《满江红·江汉西来》

45、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作品出自:《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46、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作品出自:《蝶恋花·密州上元》

47、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作品出自:《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48、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作品出自:《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49、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作品出自:《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50、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作品出自:《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最著名的诗词

导语:苏东坡生于眉县,也就是现在的眉山市。据不完全统计,眉州两宋间出进士人上千有余,苏东坡就在其中,也是当中的'佼佼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苏轼最著名的诗词,欢迎阅读参考。

苏轼最著名的诗词

1、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

2、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

3、 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苏轼 《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4、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 《定风波》

5、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 《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6、 浅交言深,君子所戒。 ——苏轼

7、 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

8、 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 ——苏轼

9、 今年春浅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苏轼 《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10、 生、死、穷、达,不易其躁。 ——苏轼

11、 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鬓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苏轼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12、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 ——苏轼 《醉落魄》

13、 "浣溪沙 [宋]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径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 《浣溪沙》"

14、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苏轼

15、 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 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余名字。 ——苏轼 《蝶恋花》

16、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

17、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苏轼

18、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19、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苏东坡 《南乡子》

20、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苏轼 《西江月(平山堂)》

21、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苏轼 《西江月》

22、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 《临江仙》

23、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苏轼

24、 生、死、穷、达,不易其操。 ——苏轼

25、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

26、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 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苏轼 《菩萨蛮七夕》

27、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苏轼

28、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苏轼

29、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苏轼 《狱中寄子由二首》

30、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苏轼 《观潮》"

31、 君子不重则不威 ——苏轼

32、 书生之论,可言而不可用也。 ——苏轼

33、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 《水龙吟》

34、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苏轼 《范增论》"

35、 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 ——苏轼 《私试策问》

36、 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苏轼 《留侯论》

37、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苏轼

38、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苏轼

39、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题西林壁》

40、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苏轼 《鹧鸪天》

41、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 ——苏轼

42、 一定的文化 ——苏轼

43、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 ——苏轼 《花影》

44、 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 ——苏轼

45、 小诗有味似连珠 ——苏轼

46、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47、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苏轼 《行香子》

48、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 ——苏轼 《江城子别徐州》

49、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50、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还歌缓缓归。 ——苏轼 《陌上花》

苏轼关于茶的诗句大全

茶怕潮湿,不同的茶有不同的保存:绿茶,黄茶放锡罐;乌龙,红茶放铁罐;白茶,黑茶放陶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轼关于茶的诗句大全,欢迎阅读。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宋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 宋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子瞻书困点新茶 —— 宋 · 苏轼《定风波》

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 —— 宋 · 苏轼《参寥上人初得智果院会者十六人分韵赋诗轼得》

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 —— 宋 · 苏轼《留题显圣寺》

岂惟煮茶好,酿酒应无敌 —— 宋 · 苏轼《虾蟆培》

更续茶经校奇品,山瓢留待羽仙尝 —— 宋 · 苏轼《虎跑泉》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 宋 · 苏轼《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此水此茶俱第一,共成三绝景中人 —— 宋 · 苏轼《元翰少卿宠惠谷帘水一器龙团二枚仍以新诗为》

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 —— 宋 · 苏轼《游惠山》

茶枪烧后有,麦浪水前空 —— 宋 · 苏轼《新年五首其一》

明年桑苎煎茶处,忆著衰翁首重回 —— 宋 · 苏轼《九日,寻臻闇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二首其一》

饮非其人茶有语,闭门独啜心有愧 —— 宋 · 苏轼《句诗二句》

尝茶看画亦不恶,问法求诗了无碍 —— 宋 · 苏轼《龟山辩才师》

姜新盐少茶初熟,水渍云蒸藓未干 —— 宋 · 苏轼《次韵周穜惠石铫》

山林瘴雾老难堪,归去中原茶亦甘 —— 宋 · 苏轼《过岭寄子由三首?此诗第三首为子由作?》

酒渴思茶漫扣门,那知竹里是仙村 —— 宋 · 苏轼《是日偶至野人汪氏之居有神降于其室自称天人》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 宋 · 苏轼《送南屏谦师》

沐罢巾冠快晚凉,睡馀齿颊带茶香 —— 宋 · 苏轼《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

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饧 —— 宋 · 苏轼《赵德麟饯饮湖上舟中对月》

病腹难堪七碗茶,晓窗睡起日西斜 —— 宋 · 苏轼《黄州春日杂书四绝》

不觉灯花落,茶毗一个僧 —— 宋 · 苏轼《曹溪夜观传灯录灯花落一僧字上口占》

春浓睡足午窗明,想见新茶如泼乳 —— 宋 · 苏轼《越州张中舍寿乐堂》

雪后独来栽柳处,竹间行复采茶时 —— 宋 · 苏轼《徐君猷挽词》

病眼不羞云母乱,鬓丝强理茶烟中 —— 宋 · 苏轼《安国寺寻春》

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蓺 —— 宋 · 苏轼《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 宋 · 苏轼《送南屏谦师》

井好能冰齿,茶甘不上眉 —— 宋 · 苏轼《道者院池上作》

悬知贵公子,醉眼无真茶 —— 宋 · 苏轼《病中夜读朱博士诗》

花雨檐前乱,茶烟竹下孤 —— 宋 · 苏轼《雨中邀李范庵过天竺寺作》

食罢茶瓯未要深,清风一榻抵千金 —— 宋 · 苏轼《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恰似饮茶甘苦杂,不如食蜜中边甜 —— 宋 · 苏轼《安州老人食蜜歌》

茶枪烧後有,麦浪水前空 —— 宋 · 苏轼《新年五首其一》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 宋 · 苏轼《新城道中二首其一》

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 —— 宋 · 苏轼《种茶》

已改煎茶火,犹调入粥饧 —— 宋 · 苏轼《南歌子·晚春》

顾渚茶牙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 —— 宋 · 苏轼《将之湖州戏赠莘老》

衣染炉烟金漏迥,茶烹石鼎玉蟾留 —— 宋 · 苏轼《宿资福院》

山茶想出屋,湖橘应过墙 —— 宋 · 苏轼《种德亭》

【相关阅读:关于茶的句子】

1、载得中泠水,来品龙井茶。

2、客从远方来,多以茶相待。

3、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4、山间乃是人家,清香嫩蕊黄芽。

5、文人的灵感都是饭后茶余发生的。

6、平地人不离糍粑,高山人不离苦茶。

7、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

8、把茶冷眼看红尘,借茶静心度春秋。

9、茶是草,客是宝,得罪茶商不得了。

10、五色土陶千年神韵,紫砂壶品百味人生。

11、高山出好茶,名山出名茶,名茶在中华。

12、菊花茶,苦到极致,漫过舌尖,直至心田。

13、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万年世界。

14、如兰在舌,沁人心脾,芬芳甘冽,清香怡人。

15、品饮青茶:色香俱浓怡心神,苦尽甘来攻自成。

16、品饮绿茶:碧波荡漾一抹香,茶不醉人人自醉。

17、人生就像一杯茶,不能苦一辈子,但要苦一阵子。

18、在又苦又甜的茶里,可以领悟到生活的本质和哲理。

19、待炉上水壶唱响,待壶中水汽沸腾,泡上一杯花茶。

20、大抵,茶的妙处,抑或可以从中品出一种人生的滋味!

王之涣最著名的诗句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词属于边塞诗派。以下是他最著名的诗句,一起来阅读吧。

王之涣最著名的诗句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

王之涣《登鹳雀楼》一诗气势连贯,厚重有力,虚实相生,意境雄浑。以概括之笔书写大自然的雄景奇姿,道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积极向上的盛唐情怀,为唐诗中不朽之作。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该首诗歌2022年9月,根据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对唐诗影响力的研究,中华书局出版的《唐诗排行榜》一书。其中,《登鹳雀楼》排名高居第四位。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

王之涣的这首诗被称作曾被人誉为七绝压卷之作。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相关阅读

人物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

人物生平

为官不顺

武后垂拱四年(688年),王之涣出生于太原王家,为当时名门望族。他的五世

王之涣 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

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任冀州衡水主簿,赋《宴词》、《送别》。

开元十年(722年),王之涣与勃海李氏结婚,李氏乃冀州衡山县令李涤之第三女。

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由于遭人诬陷诽谤,辞去官职。

居家唱和

开元十五年(727年)-开元二十九年(741),王之涣家居十五年。赋《九日送别》、《登鹊雀楼》、《凉州词》二首。

开元二十年(732年),王之涣流寓蓟门,高适来访不遇,赋诗留赠。

遭疾终去

天宝元年(742年),王之涣补文安郡文安县尉。同年二月二十四日遭疾终于官舍,享年五十五岁。

天宝二年(743年),王之涣葬于洛阳北原,永宁县尉靳能撰墓志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