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句子

秦腔折子断桥台词汇编80句

日期:2023年05月31日 分类:优美句子

跟父亲学戏的散文

记得我七八岁,父亲在农闲时,就教我唱秦腔戏。有着“秦腔百灵鸟”名誉的马友仙老师,唱的秦腔名段《断桥》吐字清晰圆润,旋律优美,节奏感强……让人百看不厌,念念不忘。说实话,马友仙老师让我爱上秦腔,爱上青衣。

从父亲教我学戏时,我总是嚷嚷着,让父亲教我《断桥》,父亲二话不说,就摆出一个笨拙的青衣造型。于是,我家的院子就变成戏台。

自带音效的父亲并不避嫌,他高个子,很清瘦,有点驼背,甩着假想的水袖,扮相是白娘子,迈着小碎步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也扮白娘子,也甩着水袖,小碎步比父亲的轻盈飘逸。“西湖山水还依旧……”父亲一开口唱,我就笑出声来,父亲扭过头看我,紧接着就瞪我。我并不理会父亲的眼神,依旧笑,直到父亲恶狠狠地问一句:“笑啥哩?”我这才忍住笑,捂着嘴,眼巴巴地看着父亲。父亲回头,又摆出“娇滴滴”的样子,把声音压细:“西湖山水还依旧……”

马友仙老师唱腔清脆悦耳,似珠玉坠盘,若金钟撞击,唱出脆脆的感觉,很有穿透力。父亲虽然将嗓子压低压细,但他的声音是瓮声瓮气的,在加上父亲扮相笨拙、滑稽,所以他一开口唱,我就不由自主地笑。我一笑,父亲又停下来,回头看我、瞪我,然后一脸茫然。他越是这样,我越觉得滑稽可笑。“死女子,你不好好学,笑啥哩?是不是吃了‘哈哈屁’?”父亲骂我。父亲的严厉,让我害怕,我收敛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装出一副认真样。父亲接着在前面一招一式地教,我捂着嘴,强忍着不笑出声来,跟在后面一招一式地学着。《断桥》这一段折子戏教下来,父亲累得满头大汗,我却不知道父亲的辛苦,只顾嘲笑他的笨拙和怪异,心不在焉连一句唱腔或一个手势都没学会。

我的心不在焉,在父亲眼里是笨,对于我的笨,父亲从来都不嫌弃,而是慢慢地教,只要有空,父亲把我叫到跟前,让我一句台词一个动作往下做,他想这样会有所不同,可能我会学的快一些。这下可真管用,我不敢笑了,也认真了不少,一颦一笑都按着人物的要求来。

父亲说:要演好一个角色,就要揣摩人物的性格和心理,还要了解人物当时处在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所经历的……我一听就像泄气的气球——焉皱皱的,耷拉着头。父亲过来摸摸我的头:“《断桥》是许仙听了法海的谗言,抛下白娘子跟法海走了,这时白娘子已身怀六甲,她四处寻找许仙,风尘仆仆来到杭州西湖,触景生情,悲伤四起……”之前我经常听《白蛇传》,对其故事也很了解,但父亲这一番“深奥”的言论,我压根听不懂,一脸茫然地看着父亲。父亲一看我的.表情,“噗嗤”笑了:“也就是说,你大不见了,你妈会咋样?”我想都不想说:“我妈会去找,找不着就偷偷哭……”“对,这时的白娘子就是你妈找不着你大的感觉……”父亲这么一说,我好像听明白了,一副哀哀怨怨的样子,但是我的动作和眼神老是不到位,没有韵味,再加上我从小就虎背熊腰,粗枝大叶,没有女孩子的样子,扮不了这文文弱弱的样子。父亲一遍一遍又一遍地教,这一折子戏我学了半年也没有学会,我早都泄气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功夫真的是枯燥无味,一个动作,要练习多少遍,记不清了。

父亲是个完美型或者说父亲对艺术非常严谨,他对我要求很高,我老是达不到他的要求,这就让我对戏剧产生厌恶感,不再羡慕舞台上那些光亮夺目的旦角,我喜欢秦腔戏,多一半都是喜欢那些花旦和青衣。或许我没出息,吃不了苦,直到我十二岁,父亲去世了,我也没学会一折子戏,辜负了父亲的期望,从此,对父亲,对秦腔戏有着无法弥补的忧伤……

跟年集的散文

“腊八”一过,年集就开了,跟年集的人渐渐多起来,就像某种力量在冥冥中召唤一样,更像谁吹响了置办年事的号角。乡亲们不约而同地走在了去集市的路上,三五成群,络绎不绝,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他们步履匆匆,显得似乎比以往任何时节都更加繁忙!

——题记

1.关于桃笼的记忆

从我懂事起就记得,家里那个常年挂在楼条上的竹篾“桃笼”,属于专用物件,每年父亲跟年集的时候才取下来。笼子长吊形,椭圆口,通体用细细的水竹篾条编织而成,正面带有青竹皮编缀的花纹,口的正中有四五根宽板的竹皮緶成的“系攀”。宽板竹皮既柔韧又坚硬,被匠工有条不紊地插进编织桃笼的篾条里,就像给一疙瘩软踏踏的肉里插进脊梁骨架一样,撑起了桃笼圆润、坚固的外形。

父亲提着竹篾桃笼跟年集去了,小小的我在家里猜测,里面能装些什么东西提回来呢?

那时方圆几十里唯有齐镇的集市最大,所以人们习惯去那儿跟年集,我的父亲也慨莫能外。单趟三十里的路程没有通行的班车,单凭两条腿急匆匆地走,所以父亲必须天麻麻亮就要从家里出发。婆一定要叮咛,说“腊八已过,天长(chang)一杈把”,天黑的越来越迟了,不要着急,慢慢走!

半后晌父亲就回来了,满脸汗水,疲惫不堪,他用绳子把桃笼绑扎成背包的形式扛在肩头,还给上面苫了条帆布口袋。父亲放下桃笼往出取买回来的东西,有瓶装罐头、胡萝卜、海带片、蒜苗、窗花、小纸炮等等什么的,年份好的话当然也少不了几双机制的袜子。那个年代什么都稀缺,并不像现在要什么就有什么可以随便狂购,那时到年底生产队“决分”只要家里不“倒灌”,父亲都会奢侈地给我们姊妹几个一人买一双袜子,虽然只是几毛钱的事情,但那也是来之不易的劳动所得啊!记得很清楚,那时候过年走亲戚一般都是一封手工挂面足矣,唯独给舅爷、舅婆纳礼得“两色”,也就是一包挂面外加一瓶罐头或者白砂糖。当时我们过年穿的新衣服,母亲经常点灯熬油、加班加点,都在年集开始以前已经缝缀好了,不要想着到集市上去买,那时家里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即便有钱也找不到卖衣裳的地方!

2.关于背篮的记忆

我们长大了,父母也老了,一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老祖宗留下来的关于跟年集的规矩却没有改变,依然是腊月初八年集就开始了!记得有一年,我从西安回来正往家里赶的时候,路上遇见到了父亲和母亲。他们说跟完年集才正往回走,父亲背着个竹篾背篮,里面装了满满的东西。

寒风瑟瑟,积雪铺满路面,父亲拄着木棍背着背篮艰难地行走。我说要换过来背,年已七旬的父亲却坚决不愿意,他说路滑、坡陡你背不了!回到家取出里面的东西,我仔细一看,除了丰富的菜蔬以外,还有装着花生、瓜子和水果糖的塑料袋子以及漆红的纸红包封皮。父亲说一年到头了,也没有其它啥珍贵的东西,就给几个乖孙子准备了点好吃的和红包。

两位老人跟回来的“年集”样样很多,大都是父亲和母亲为除夕夜吃团圆饭而准备的。因为孙女和孙子一共五个,所以父亲总是把那些“好吃货”分成了五份,红包里装的钱也是随着娃娃们的岁数水涨船高,我记得由最初的五块,涨到后来的五十块!钱不多,其中蕴含的味道却情深意长,父亲给孙子们发红包时说,你们学业有成这就好得很!咱也不图啥,今年能在一块欢欢乐乐地过个年就是最大的福乐,我也七十岁的人了,人生本无常,到明年能不能在一起吃团圆饭也就不一定了……

社会越来越繁荣昌盛,现在跟年集时不管啥东西都能买得到,加之母亲因年迈而体力骤减,所以,家里好多年都没有饲养过年猪了!虽然没有年猪,但过年时吃的“猪脸脸”肉还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肉是做“凉碟子”最好的肉品,母亲一定要到集市上卖熟食的摊位上看着称好,再装到父亲背的那个背篮里,回家后又切成薄片片,放到干锅里加上调料继续爤制,直到肉变得又香又烂才算准事!然后母亲用大笼布把肉包住放在案板上,给肉包上面倒扣一个大木盘,盘子上面又加上几块干净的砖头,这样压着直到第二天早上就好了。母亲说,过年不要图省事,功不枉费,受点麻烦做出来的“凉碟”味道就是不一样!

岁月是一把杀猪刀,可以苍老人们的容颜,亦可以无情地抹杀生命里各种美好的记忆,却在血浓于水的亲情面前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啊!

3.关于鞭炮的记忆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到过关于年的传说。所谓的“年”,竟然是祸害人间的一种猛兽,为了赶走它,古人燃放爆竹以示恫吓。虽然当时把它赶走了,第二年却又来了,周而复始,于是乎便把燃放爆竹当做习俗流传了下来。爆竹响声太小,不足以起到震慑之功效,所以后来聪明的人类便以威力更胜一筹的鞭炮替代了它。

对年的认识自幼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子里,虽然如今已是人到中年,却依然顽冥不化。新年固然是喜庆的,却也是崭新的,走亲戚买礼当要花钱,穿新衣服要花钱,吃好的要花钱,置办新家具要花钱,朋友聚会要花钱……要想过过一个祥和幸福的年,确实得有花不完的钱。根据本人五十岁的人生经验来看,新年其实就是花钱的代名词,要不然乡间怎么会流传“娃娃爱过年,老汉怕花钱”的大实话呢!

根据古老的传说燃放鞭炮过去是为“吓年”,如今燃放鞭炮却是为“迎年”,其中说辞孰真孰假确实难辩黑白。索性,我也不管那么多了,跟年集的时候也欣欣然买几挂鞭炮,在我家院子里噼里啪啦响一通,起码要证明一下我与大家伙一样都在家等着过年呢!我也记不清这辈子曾经燃放过多少鞭炮,但09年初一清早的那次燃放鞭炮对我的印象却非常深刻,因为那是我遭遇人生大劫后过的第一个新年。乡里流传下来的风俗是,谁家大年初一的鞭炮响得早,就证明这家今年肯定是一个吉祥顺畅的年份!所以,也就有了“争响”这一说辞。我把跟年集买回来的一万头鞭炮,并排放在炕席下面烘一烘,想让它们响得声音更加洪亮干脆一些。天还是黑咕隆咚的,就在我正准备的当口,就听到人家都已经噼里啪啦的响开了,继而你家响了,接着他家也响了。赶紧就到院子里向远处看,火光闪闪烁烁,声音噼里啪啦,就这样大概持续了足足有半个钟头的时间!这时我才想起了燃放自家鞭炮的事情,当时还想着迟就迟了吧,人一辈子何必要与别人去争长论短呢,人到啥地步说啥话,活在当下是最好,就像相声里的一句台词所说的那样“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城镇化促使人口居住密度越来越大,燃放鞭炮带来的副作用也愈来愈严重,各地已经相继发出了“禁燃令”!在不久的将来,鞭炮就会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线,或许将成为下一个跟年集时才会有的记忆吧!……

跟春天约会散文

我是喜欢吃白菜的。年前秋季,在靠河的一片不大的空地上,移植了一百多棵白菜苗。刚移植时白菜小如掌心,更甚者似硬币,两手小心翼翼夹着株苗——极像呵护刚出生的娃娃——植入坑穴里,用松土百般掩盖了白毛根,又汲水灌溉。那河里流淌着淙淙清水,空无所依的柳叶鱼频频左右摇摆以舒活筋骨。挽裤赤足踏入水中,水没足而不至膝,温温的'。掬水盥洗,荡漾微波里夕阳的余晖倏地钻入,很晃眼睛。喝足了水的白菜秧儿,慵懒地侧躺在坑穴里睡觉,等待我为它整理床位铺盖。

三个月的野外生活,让白菜长到大如篮球般形状,及至小雪大雪节气,才砍掉窖藏。山东人大都喜欢吃猪肉炖粉条,如果猪肉炖粉条里缺失了白菜,那喜欢的情愫就会大打折扣。即使没掺带油腥的猪肉换成豆腐块豆腐页,只要有白菜,同样也能成为每个漫漫冬季的主食。

春天,气温刚有点回升,白菜就会“芽花”,“芽花”这个词在方言里属于名词动用,就是发芽开花的意思。白菜得到适合温度的许可,拼命地从内里往外膨胀,大成孕妇的腹。我挑拣一棵废弃的白菜层层剥掉白菜叶儿,露出里面淡黄色花粒,植在了花盆里,同样浇了水,让明媚的阳光亲吻了柔弱花粒上的水珠,让淡红色的萝卜慰藉花粒的心情。

我在花盆里插进一根发芽的红萝卜,是想让白菜嫩黄的小花有个友伴,我的这一做法也给了这根发芽红萝卜延缓生命的机会。家里年前置存一袋红萝卜,是朋友送的。其中一部分在过春节时和白菜葱花等混在一起早早进了口胃肠,一部分当当被剁成二指长的圆柱体陪大米小米玉米粥也热热地进了口胃肠,还有一部分被妻子丢进了腌缸里和沉淀的颗粒盐同昼同夜。剩下这一部分,如同白菜一样,生命迹象丛生,我就随手抽根,插进了生长着白菜花的花盆里,浇水后搬到杏树下的台子上,让它们共同见证杏树的花开花落,青杏的由小而大由生到熟……

管遵华《跟莫言学写作》简介

【管遵华《跟莫言学写作》内容简介】

莫言的写作能力是天生的吗?是,又不是。莫言的写作有技巧可循吗?

有,又没有。莫言天马行空构筑文学世界的本领是可以学习的吗?可以,又不可以。用眼睛聆听,用耳朵思考,用鼻子写作,这样的能力除了莫言,你也能学到。本书另辟蹊径,寻找一些通往写作之道的门径,为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的人们以启发和借鉴。莫言的写作能力是天生的吗?是,又不是。

莫言的写作有技巧可循吗?有,又没有。

莫言天马行空构筑文学世界的本领是可以学习的.吗?可以,又不可以。

用眼睛聆听,用耳朵思考,用鼻子写作,这样的能力除了莫言,你也能学到。

《跟莫言学写作》另辟蹊径,揭密莫言的14个写作秘籍,给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的人们以启发和借鉴。

【管遵华简介】

管遵华,女,哲学硕士,莫言研究会理事,现任教于山东省高密市委党校。当过8年中学语文教师,参加过2022年全国中语会高中组教师观摩课比赛并获奖;做过4年记者,连续4年获高密市“优秀记者”荣誉称号。收藏莫言书籍多年,被誉为“收藏莫言书最全的人”。在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百余万字,编著有《中国哲学通观》一书。

【管遵华《跟莫言学写作》书评】

在众多研究莫言、写莫言的书中,本书独辟蹊径,从教学生写作文的角度谈莫言、写莫言,令人耳目一新。不仅会对青少年学生及家长们有所帮助,而且对众多喜爱莫言、研究莫言却不知从何处着手的同志们也是一个启示。

——莫言的大哥、高密一中原副校长管谟贤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阅读和写作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现实中的人和事、书中的人和事,都在我的成长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写作更是促进了我的成长,我写我知、我写我思、我写我愿,写作清晰了我的思维,凝练了我的思想,丰富了我的人生。

《跟莫言学写作》让我们在阅读中读懂莫言的写作之路,通过阅读莫言的作品,学习如何写作。我深知,学校的阅读和写作训练远远不够,阅读和写作应该成为每一名学生自觉的追求。莫言的写作之路,也是他的人生之路,向莫言学写作,更要丰富自我、体验人生、感悟美好、追求真知。

我希望学生们不仅为了得高分而写作,更要为了心灵成长而写作,为了追求人生理想而进行创造性表述。

所以我认真地向大家推荐《跟莫言学写作》。

——北京育才学校校长刘继忠

成功来自勤奋,读书开启智慧之门。《跟莫言学写作》开辟写作新境界,探索并总结了莫言的14个创作之“道”,为热爱文学和写作的年轻人走向成功递了一把金钥匙。

——山东省政府督学 贾玉德

本书打开了了解莫言小说创作的另一扇窗,从中窥见了莫言行走在文学道路上的独特身影。

——潍坊市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 陈雪梅

作文水平有高下,写作境界有高低。本书揭秘大师级的创作思想,总结14个写作秘籍。我相信,阅读完此书,你会瞬间开悟,从而让你爱上写作,学会写作,创作出更多佳作,写作境界会更上一层楼。

——《课堂内外》杂志社主编、副总编 郝学颖

【管遵华《跟莫言学写作》序言】

推荐序

拿到《跟莫言学写作》一书的打印稿,花了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我就读完了,因为它好读。

该书的作者管遵华女士,莫言和我都认识。我们都姓管,我们是高密东北乡人,她是南乡人;我们是高密管氏第24世,她是第22世,比我们大两辈。按老礼,她是长辈,我们应以“姑奶奶”呼之。每次见到她,说到这一点,她都不好意思,都要红了脸,因为她还很年轻,比我起码要小30岁。

管遵华自称是莫言的铁杆粉丝,她收藏有各种不同版本的莫言的全部著作。看了她写的书,可以看出,她不但收藏莫言的作品,而且认真地阅读了莫言的作品,读懂了莫言。

莫言荣获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一时间,研究莫言、写莫言的文章和书籍铺天盖地。这些文章和著作中,专家们多从文学理论上进行阐释和探讨,朋友们多是讲交往、谈友情者居多,还有的人在政治上做文章。而管遵华却摆脱了世俗的纠结,独辟蹊径,从教学生写作的角度谈莫言、写莫言,令人耳目一新。管遵华当过语文教师,虽然后来读了哲学,成了硕士,又从事过电视记者的工作,但仍不忘旧业,关心着下一代的成长,这说明她至今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师德,也显示了她作为一个母亲博大的爱。这令教了30多年语文的我自愧弗如。

管遵华是高密莫言研究会的理事,多年来,一直积极参加研究会的活动,不断地撰写研究莫言的文章。本书是她多年来读莫言、研究莫言的心得,在写作过程中得到过研究会会长孙惠斌同志的指导,所以说,这本书也是莫言研究会的研究成果之一。

管遵华的这本书不但会对青少年学生及家长们有所帮助,对众多喜爱莫言、研究莫言而又不知从何处着手的同志们也是一个启示,那就是:按下浮躁之心,多读一点书。

鉴于此,本人乐为之序。

管谟贤

癸巳仲春于城南翰林苑

(管谟贤,莫言的大哥,莫言研究会副会长,高密一中原副校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