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句子

月经推迟的唯美句子汇聚60条

日期:2023年07月07日 分类:优美句子

内经关于月经病的诊治

月经的正常与否,往往与女性朋友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都说月经是一个女人健康的晴雨表,不知您怎么看?月经推迟或早到、淋漓不尽或点到为止,都是月经对身体健康的反馈,月经会说话,只是很多人并没有认真听它讲!现如今,多少人被月经病困扰得焦头烂额,如何缓解月经病的苦恼?看看《黄帝内经》中是怎么说的吧!

“凡医妇人,先须调经”“经脉不调,众疾生焉”(《妇人大全良方》),月经病在妇科病证中占有首要的地位。然而溯本求源,对于月经病诊治具有奠基作用的首推《黄帝内经》,现总结如下:

一、月经的生理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显然,女性月经的出现与闭绝,与天癸、冲任相关。盖天癸是促进性器官发育、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而“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灵枢·五音五味》)。因此,当天癸盈泌、冲任盛畅,则月经应时而至,并能受孕怀子;反之,天癸、冲任竭绝,则月经闭绝,亦不能受孕怀子。后世所谓“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王冰语)、冲任为“月经之本”(《景岳全书·妇人规》)等认识,显然因此而来。

二、月经病的病理

《素问·评热病论》曰:“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素问·阴阳别论》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冷泄腹胀,溏泄瘕水闭……病本于脾。”指出了月经病的发生与心、脾、肺有密切关系,心主血,脾统血,肺主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西医学认为月经的产生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有关,同时又受到大脑皮质的'影响。

《素问·腹中论》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论述了闭经的病因病理特点。

《灵枢·五音五味》曰:“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指出妇女某些病理特点是由生理功能决定的,气血失调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发病机理之一。月经、胎孕、产育、哺乳均以血为用,故易导致机体相对有血分不足、气偏有余的病理特点。

《黄帝内经》记载的月经病主要是闭经和崩漏,其中对闭经的论述较为丰富。后世医家将闭经分血枯与血隔两类,其源即在此,如肾风不月、二阳之病至不月、血枯经闭的症状、病因病机及治疗等等。对崩漏的论述,主要见于《素问·阴阳别论》所云“阴虚阳搏谓之崩”,指出妇女崩证的发病机理是阴虚则致阳气搏结而亢盛,血热妄行,即阴虚阳盛,阐述了阴虚至崩的情况。

因此,月经病的产生,常为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阴阳失调所致。

三、月经病的病因

外因

《素问·离合真邪论》曰:“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指出了自然界气候改变对人体的影响,用寒暑变化解释月经病的病因,寒为阴邪,主收引,主凝滞,寒则经水凝泣,热则经水沸溢,如月经先期、崩漏多为血热,以虚证为主,功能性痛经以虚寒多见,这对后世医家治疗月经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内因

七情之中尤以忧、怒、悲、恐影响较著,这些在《黄帝内经》中有较多论述。郁怒伤肝,肝气失于调畅而横逆,可致月经失调、痛经、月经过多、经行吐衄等。忧思过度则伤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为统血之脏,脾气耗损,可致月经失调、闭经、崩漏等。悲哀太甚则伤肺,肺主一身之气,气道不宣,血亦随之而不调畅,可致月经不调等病。《素问·阴阳别论》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素问·痿论》曰:“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指出了忧思过度、悲哀太甚等情志因素均可导致月经不调、崩漏的发病,以上两段原文说明,同样是情志变化,可以引起不同的月经病,如月经过多、崩漏或月经过少、闭经,主要取决于病人的体质因素,在治疗时要考虑到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治疗方法的灵活应用。

《素问·五脏别论》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泄,名曰奇恒之腑。”《内经》将子宫称为奇恒之腑,因为功能似脏,形体似腑,具有藏泄双重作用,如果胞宫功能异常,就会导致月经病和妊娠病的发生。

四、月经病的治疗用药

《素问·腹中论》中记载了妇科第一首方剂“四乌贼骨一芦茹丸”,方中乌贼骨为君,功能补肾固涩;芦茹又名茜草,主散恶血,又能生血通经;配雀卵补精血,鲍鱼汁益阴气、通血脉。开创了妇产科补肾活血的先河。全方通补兼施,具有补养精、气、血,强壮肺、肝、肾,活血通经的作用,能治疗血枯精亏、崩漏带下、癥瘕诸病证。

《灵枢·五音五味》云:“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由于月经每月应时而泄、受孕怀子血聚养胎的特殊性,故而妇女血常不足。所谓“有余于气”,乃与“不足于血”相对而言,并非真正有余,气血互生互化,血亏日久必致气虚,细品经意,此旨在强调血常不足的特点。此论对后世的影响极大,诸如“妇女以血为基本”(《妇人大全良方》)、“女子以血为主”(《景岳全书·妇人规》)等说无不源于此。而养血调血和四物汤方成为妇科的基本治法和常用方剂也就理所当然,甚至有谓“四物汤乃妇人经产、一切血病通用之方”(《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即使以“寒凉”著称的刘完素亦谓治妇科杂证当以四物为主,“春倍川芎、夏倍芍药、秋倍地黄、冬倍当归……春防风四物、夏黄芩四物、秋门冬四物、冬桂枝四物,此四时常服随证用之也”。

妇科疾病的病因除六淫、七情外,还有体质虚弱或房事劳倦等诸多因素。后世医家李东垣《兰室秘藏·妇人门》论述经闭不行,引用《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之语,指出“妇人脾胃久虚,或形羸气血俱衰,而致经行断绝不行……病名曰血枯经绝,宜泻胃之燥热,补益气血,经自行矣”。对女子经漏,认为“皆为脾胃有亏,下陷于肾,与相火相合,湿热下迫,经漏不止……宜大补脾胃而升举血气”。此法今用治崩漏仍多取效。

《素问·八正神明论》曰:“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在“天人相应”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月亮的始生、月圆及无月亮的情况下,妇科疾病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在调月经过程中,当“月生”之际,人的血气正处于由衰弱到旺盛的阶段,治疗上就应以培养充益气血精津为主,不可以乱用活血、散瘀、克伐之类的泻法;在月亮圆的“月满”之时,不可乱用补益药,应以通泻为主;当月郭全空之时,气血已衰,对于用攻伐、活血祛瘀之类的药物,应更为谨慎,故而在女性月经周期中的治疗,应考虑到月球对人体的影响。

内经中关于月经病的诊治方法

现如今,多少人被月经病困扰得焦头烂额,如何缓解月经病的苦恼?看看《黄帝内经》中是怎么说的吧!

“凡医妇人,先须调经”“经脉不调,众疾生焉”(《妇人大全良方》),月经病在妇科病证中占有首要的地位。然而溯本求源,对于月经病诊治具有奠基作用的首推《黄帝内经》,现总结如下:

月经的生理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显然,女性月经的出现与闭绝,与天癸、冲任相关。盖天癸是促进性器官发育、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而“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灵枢·五音五味》)。

因此,当天癸盈泌、冲任盛畅,则月经应时而至,并能受孕怀子;反之,天癸、冲任竭绝,则月经闭绝,亦不能受孕怀子。后世所谓“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王冰语)、冲任为“月经之本”(《景岳全书·妇人规》)等认识,显然因此而来。

月经病的病理

《素问·评热病论》曰:“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素问·阴阳别论》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冷泄腹胀,溏泄瘕水闭……病本于脾。”指出了月经病的发生与心、脾、肺有密切关系,心主血,脾统血,肺主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西医学认为月经的产生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有关,同时又受到大脑皮质的`影响。

《素问·腹中论》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论述了闭经的病因病理特点。

《灵枢·五音五味》曰:“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指出妇女某些病理特点是由生理功能决定的,气血失调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发病机理之一。月经、胎孕、产育、哺乳均以血为用,故易导致机体相对有血分不足、气偏有余的病理特点。

《黄帝内经》记载的月经病主要是闭经和崩漏,其中对闭经的论述较为丰富。后世医家将闭经分血枯与血隔两类,其源即在此,如肾风不月、二阳之病至不月、血枯经闭的症状、病因病机及治疗等等。对崩漏的论述,主要见于《素问·阴阳别论》所云“阴虚阳搏谓之崩”,指出妇女崩证的发病机理是阴虚则致阳气搏结而亢盛,血热妄行,即阴虚阳盛,阐述了阴虚至崩的情况。

因此,月经病的产生,常为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阴阳失调所致。

月经病的病因

1、外因

《素问·离合真邪论》曰:“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指出了自然界气候改变对人体的影响,用寒暑变化解释月经病的病因,寒为阴邪,主收引,主凝滞,寒则经水凝泣,热则经水沸溢,如月经先期、崩漏多为血热,以虚证为主,功能性痛经以虚寒多见,这对后世医家治疗月经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内因

七情之中尤以忧、怒、悲、恐影响较著,这些在《黄帝内经》中有较多论述。郁怒伤肝,肝气失于调畅而横逆,可致月经失调、痛经、月经过多、经行吐衄等。忧思过度则伤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为统血之脏,脾气耗损,可致月经失调、闭经、崩漏等。悲哀太甚则伤肺,肺主一身之气,气道不宣,血亦随之而不调畅,可致月经不调等病。《素问·阴阳别论》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素问·痿论》曰:“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指出了忧思过度、悲哀太甚等情志因素均可导致月经不调、崩漏的发病,以上两段原文说明,同样是情志变化,可以引起不同的月经病,如月经过多、崩漏或月经过少、闭经,主要取决于病人的体质因素,在治疗时要考虑到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治疗方法的灵活应用。

《素问·五脏别论》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泄,名曰奇恒之腑。”《内经》将子宫称为奇恒之腑,因为功能似脏,形体似腑,具有藏泄双重作用,如果胞宫功能异常,就会导致月经病和妊娠病的发生。

月经病的治疗用药

《素问·腹中论》中记载了妇科第一首方剂“四乌贼骨一芦茹丸”,方中乌贼骨为君,功能补肾固涩;芦茹又名茜草,主散恶血,又能生血通经;配雀卵补精血,鲍鱼汁益阴气、通血脉。开创了妇产科补肾活血的先河。全方通补兼施,具有补养精、气、血,强壮肺、肝、肾,活血通经的作用,能治疗血枯精亏、崩漏带下、癥瘕诸病证。

《灵枢·五音五味》云:“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由于月经每月应时而泄、受孕怀子血聚养胎的特殊性,故而妇女血常不足。所谓“有余于气”,乃与“不足于血”相对而言,并非真正有余,气血互生互化,血亏日久必致气虚,细品经意,此旨在强调血常不足的特点。此论对后世的影响极大,诸如“妇女以血为基本”(《妇人大全良方》)、“女子以血为主”(《景岳全书·妇人规》)等说无不源于此。

而养血调血和四物汤方成为妇科的基本治法和常用方剂也就理所当然,甚至有谓“四物汤乃妇人经产、一切血病通用之方”(《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即使以“寒凉”著称的刘完素亦谓治妇科杂证当以四物为主,“春倍川芎、夏倍芍药、秋倍地黄、冬倍当归……春防风四物、夏黄芩四物、秋门冬四物、冬桂枝四物,此四时常服随证用之也”。

妇科疾病的病因除六淫、七情外,还有体质虚弱或房事劳倦等诸多因素。后世医家李东垣《兰室秘藏·妇人门》论述经闭不行,引用《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之语,指出“妇人脾胃久虚,或形羸气血俱衰,而致经行断绝不行……病名曰血枯经绝,宜泻胃之燥热,补益气血,经自行矣”。对女子经漏,认为“皆为脾胃有亏,下陷于肾,与相火相合,湿热下迫,经漏不止……宜大补脾胃而升举血气”。此法今用治崩漏仍多取效。

《素问·八正神明论》曰:“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在“天人相应”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月亮的始生、月圆及无月亮的情况下,妇科疾病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如在调月经过程中,当“月生”之际,人的血气正处于由衰弱到旺盛的阶段,治疗上就应以培养充益气血精津为主,不可以乱用活血、散瘀、克伐之类的泻法;在月亮圆的“月满”之时,不可乱用补益药,应以通泻为主;当月郭全空之时,气血已衰,对于用攻伐、活血祛瘀之类的药物,应更为谨慎,故而在女性月经周期中的治疗,应考虑到月球对人体的影响。

《内经》:诊治背诵内容

引导语:《黄帝内经》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黄帝内经》中诊治部分的背诵内容。

诊治

《素问·脉要精微论》

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

五脏者,中之守也。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夫五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素问·平人气象论》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灵枢·五色》

沉浊为内,浮泽为外,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黄而膏润为脓,赤甚者为血,痛甚为挛,寒甚为皮不仁。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积神于心,以知往今。

《内经》治未病观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刺热》曰:“肝热肾热,颐先赤。

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为喻,形象地说明治未病的医学思想,这里所说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则,并不是说中医不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而是强调不应只注意已发生的病,更重要的是把“注意力”放在有可能即将发生的疾病上,体现了治未病的观点。

《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观点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中防逆转、瘥后防复发四个方面。下面我从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复发四个方面分述之。

一、未病先防-防止疾病的发生

未病先防是指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在中医学中,医者的最高境界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如何才能做到未病先防?《素问•刺法论》中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明“治未病”的主要内容是内存正气。

1.增强正气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增强自身体质,提高人体正气,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进而能达到形与神俱、终其天年。“人体正气”是决定疾病是否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灵枢·百病始生》更具体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生气通天论》“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均突出“正气”对疾病与健康的主导性思想。

2.顾护肾脏

肾为先天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精化肾气,肾气分阴阳,肾阴与肾阳能资助、促进全身脏腑阴阳,肾又称五脏阴阳之本。肾精、肾气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及机体阴阳平衡的调节。护肾保精而使人体精气充足、形健神旺,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黄帝内经》明确提出“竭其精”、“散其真”是促人衰老的主要因素。精藏于肾,《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入房过度则伤肾”,“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因此,欲得长生需保精,保精则必节欲,同时注重生活起居规律,才能延年益寿。

3.调神养性

《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精神情志活动,与人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情志活动异常影响脏腑气机,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从而继发多种疾病。《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思想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神守持于内而不使外耗,则疾病无以生。《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精神活动是由五脏所产生的,又能反作用于五脏,影响五脏的生理功能。调神养性是人类调节自己的情志,以适应环境变化,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法。故精神调养是防病的重要环节,同时精神情志的不畅也能使人生病,所以无论是防病还是治病都要注意到精神对机体的重要作用。

4.顺应自然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人要了解和掌握自然变化规律,主动地采取养生措施以适应其变化,这样才能使各种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节律相协调,保持健康,增强正气,避免邪气的侵害,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这里指的就是要遵循四时变化规律,顺应自然的衣食调配,起居有常,动静合宜。《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养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若违逆四时而作,将损伤五脏精气。生活起居,精神情志的调摄要顺应四时阴阳变化,防止六淫外邪侵袭。

5.调摄饮食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饮食有节,谨和五味调和,有利于身体健康。《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阐明“养生之道,莫先于食”的道理,饮食是人身营养的直接来源,维持着人体的正常活动。克服饮食偏嗜,五味要搭配适合,不可偏嗜某味,以防某脏之精气偏盛。食物与药物一样,也有寒温之分,故食性最好是寒温适宜,或据体质而调配,体质偏热之人,宜食寒凉而忌温热之品,体质偏寒之人则反之;又各种食物含不同的养分,故要调配适宜,不可偏食。正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因此饮食偏嗜则导致脏气偏盛、偏衰。饮食起居对人体的正气强弱有很大关系,养生就是要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全面充足,以增强人体自身免疫能力和防病抗邪的能力,因此饮食关乎人之康寿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二、既病防变-防止疾病的发展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的告诫。指出疾病日久传变的必然趋势和造成“良医弗治”的严重后果。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早期诊治就要求病者勿讳疾忌医,医者要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才能防微杜渐有效地治疗,而临床的要点就是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素问•离合真邪论》曰:“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泻之,其病立已。”强调早期治疗,病初积极采取措施,有利于促使疾病早期治愈,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若疾病进一步发展,得不到有效控制,则预后堪忧,外邪侵入人体后,如果不早期治疗,就有可能由表入里,由轻变重,步步深入,以致侵犯内脏,造成难治及不治的后果。所以在诊治疾病时,仅对已发生病变的部位进行治疗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疾病发展转变的规律,准确预测病邪转变趋向。对可能被影响的部位,采取预防措施,以阻止疾病转至该处,终止其发展、转变。

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在疾病的过程中,由于邪正斗争的消长,疾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单纯到复杂的发展变化。早期诊治,其原因就在于疾病的初期,病位浅,病情多较轻且简单,正气未衰,邪气不盛,治疗较益,传变较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曰:“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者。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说明疾病越早诊治,疾病越轻,疗效越好,如治疗不及时,病邪就会有表及里,病情愈趋深重、复杂,治疗难度也就增加了。《灵枢·逆顺》强调“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在疾病尚未生、未发或病之初期就针灸治疗,早遏其路。

三、病中防逆转-防止疾病的传变

病中防逆转主要表现在防止传变,是指在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传变途径的基础上,早期诊断与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而当死。”把握病机,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律,采取针对有效的措施阻止逆转正是“治未病”的重要内容,正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曰:“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在治疗过程中,把握时机,防止疾病向严重复杂的方面发展,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见微得过,用之不殆”之意,其目的在于防止疾病传变及加重。病中防逆转,首先医者要善于根据疾病的不同运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针灸、药物、导引、按摩等,这样才能效如桴鼓,即《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治所以异而病皆愈”之意。其次,要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对可能被波及的脏器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向严重复杂的方向发展转化。疾病一般都有其一定的传变规律和途径,如《素问·热论》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三阳受之…。”汉代张仲景正是在《素问·热论》的启发下创立了六经辨证,并懂得在未传之时及早干预,防止传变。

四、瘥后防复发-防止复发

瘥后防复是指在疾病初愈的康复阶段,要采取各种调摄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由于疾病初愈之时,往往正气未复,邪气未尽,如果调摄不当,很容易导致其复发或产生后遗症。如《素问·热论》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即强调在热病将愈之时应忌食肥甘厚味以免助长热邪,导致热病迁延不愈。《素问·腹中论》:“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必待调理方能渐趋康复。所以在病后初愈,仍需适当用药,巩固疗效;同时配合饮食调养,注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从而避免疾病的复发。否则,若适逢新感病邪,饮食不慎,过于劳累,均可助邪伤正,使正气更虚,余邪复盛,引起疾病复发。如伤寒新愈,若起居作劳,或饮食不节,就会发生劳复、食复之变,从而提示人疾病初愈,应慎起居、节饮食、勿作劳,做好疾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作,以收全功。

《黄帝内经》治未病是以人体健康为对象,以事先预防为主轴的健康医学体系。《内经》治未病主要体现在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复发,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中防逆转、瘥后防复发四个方面。日常养生着眼于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遵循养生之道,强身保健,抗衰延寿,是治未病的最高境界和最重要内容。治欲病立足于察微知著,防微杜渐,遵循生成规律,调气于疾病之先。治已病着力于早期治疗,知常达变,遵循传变规律,阻断传变,避免危害。《黄帝内经》治未病为建立中医特色的健康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