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句子

王六郎人物描写句子汇总90句

日期:2022年01月09日 分类:优美句子

将士郎扬州司法参军时府君墓志铭原文译文及习题答案

将士郎扬州司法参军时府君墓志铭

【清】吴奎

府君讳阙,字舜举,世著籍彭城之滕县。君少举进士,以父任太庙斋郎,不乐仕宦。学通古今,重意气然诺,西方之英才名士从之游。

君虽隐居,常慨然而有忧世之志,见时事有未便者,辄以劝于朝廷,不敢为私议。士大夫尤以此多之。仁宗始封昇王。君至京师,上书请问言事章,圣召对于便殿,进曰:“昇王宜日侍御所,预闻政事,以资其聪明。且使天下早熟其睿。”闻,帝心喜之。执政者曰:“位卑而言高,僭也。”罢之。君曰:“致吾心而已矣,吾何求哉?”李文定与君雅厚,先是,刘随为谏官,以刚直忤,时摈于外。文定时作相,有不足于随者,不与之进。君因曰:“公之为德也,奚于正则否?”文定曰:“正人为谁?”君曰:“刘随也。”文定嘉纳其言,即选随于朝。夏戎叛,命君复诣阙,上攻守十有二,谓所见曰:“国家有事于边鄙,师久无功,天下共其劳。智者宜效其谋,勇者当致其力。吾虽一命,微且远,思虑所及,不可不自尽。”是时,公卿重人如蔡文忠范补之辈十数公,皆与君交厚善。富丞相在东平,欲辟君参佐。君曰:“吾老矣,不能事人。”并帅孙元规复致意,亦以是辞焉。嘉祐四年五月三日卒。年七十有八。

君为人仁而尤孝。先君卒京师,徒跣扶柩以归。居乡里恂恂如也,唯谨而。赀素赡而好施。羁旅之士造者如归,人一见者必曰“长者也”。而弥知其所存必曰“君子也”。矜寡废疾,日月给薪饩,冬予苎絮。岁饥出粟赈乏绝。有遗稚乳于路,收而字之,多所济活;死不能举,为之衣榇,凡掩藏暴胔且数千。平生未尝断杀生物之命,昆虫草芥之细莫之伤也。将启手足,顾诸子训以孝悌忠恕,一不及于家事。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时事有未便者便:便利

B.士大夫尤以此多之多:称赞

C.欲辟君参佐辟:征召

D.有遗稚乳于路,收而字之字:命名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四方之英才名士从之游/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B.圣召对于便殿/寡人之于国也

C.以刚直忤,时摈于外/焉用亡郑以备邻

D.智者宜效其谋/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1.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府君为官态度的一项是()

A.见时事有未便者,辄以劝于朝廷,不敢为私议

B.位卑而言高,僭也

C.致吾心而已矣,吾何求哉

D.智者宜效其谋,勇者当致其力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阙年龄很轻就考中了进士,并且因为父亲的原因,被任命做了太庙斋郎,但是他不喜欢做官,因而就辞官了。

B.时阙虽然隐居,但是常常慷慨自任,有忧国忧民的志向,看到有对国家不利的事情,便向朝廷进谏,不敢私下里议论。

C.刘随很正直,但是因为刚直触怒了皇上,被发配到外地做官,李文定做丞相,不愿意重用刘随,时阙帮助刘随,向李文定说好话,李文定重用了刘随。

D.时阙尊重生命,乐善好施,总是帮助救济百姓,常被人称为“长者”或“君子”。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昇王宜日侍御所,预闻政事,以资其聪明。且使天下早熟其睿。(3分)

(2)吾虽一命,微且远,思虑所及,不可不自尽。(3分)

(3)羁旅之士造者如归,人一见者必曰“长者也”。(2分)

参考答案:

9.D字:抚养。

10.D(D项都是代词,可译为“自,己的”。A.之:代词,他;助词,的。B项于:介词,在:介词,对于。C项以:介词,表原因,因为:连词,表顺承。)

11.B(B项是执政者的态度。)

12.A(辞官没有根据,时阙是在外地做官。经常到京城进言,后来还被罢官。)

13.(8分)

(1)昇王应该每天在皇上的住所侍奉,以便预先听闻政事,来增加他的聪明才智。并且使天下人早早地知道他的聪慧。3分,译出“宣、预、睿”各1分。

(2)我虽然只有一条命,地位低,官职小,但是思虑所能想到的,不能不主动为国家尽力啊。3分,译出“虽、微”各1分,通顺1分。)

(3)羁旅之人来拜访他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温暖,人们一见到他就说“长者也”。2分,译出“造、如归”各1分。

附译文:

府君名叫阙,字舜举,籍贯是彭城的滕县。时府君年轻时就考中进士,凭借父亲的功绩担任太庙斋郎,不愿意做官。他的学问贯通古今,注重意气,信守诺言,四方的英才名士都愿意跟他交往。

他虽然隐居,但是常常慷慨自任,有忧国忧民的.志向,看到有对国家不利的事情,便向朝廷进谏,不敢私下里议论。士大夫因此很称赞他。宋仁宗刚开始封昇王时,时府君到京师上书言事,宋真宗在便殿召见他,他进谏曰:“昇王应该每天在皇上的住所侍奉,以便预先听闻政事,来增加他的聪明才智。并且使下人早旱地知道他的聪慧。”皇上听了,心里很高兴。朝廷掌权者说:“位置低的人却谈论职位高的人的事,这就是僭越。”罢了他的官职。时府君说:“能表达出我心里的话来就够了,我还有什么要求呢?”李文定与时府君的关系非常的深厚,开始时,刘随做谏官,因为刚直触怒了皇上,当时被摒弃在外地做官。李文定做宰相时,不满意于刘随,不替他向上说好话。时府君于是说:“你修养品德,符合公正和标准吗?”李文定说:“什么样的人是公正标准的人?”时府君说:“刘随。”李文定赞赏并接受了他的话,立即选拔刘随到朝廷做官。西夏反叛,皇上命令时府君到朝廷来,府君献上十二篇攻守策略,时府君对所见到的人说:“国家在边境上连年作战,但是很长时间没有效果,天下人都遭受了劳顿。有才智的人应该贡献自己的计谋,有勇力的人应该贡献自己的勇力。我虽然只有一条命,地位低,官职小,但是思虑所能想到的,不能不主动为国家尽力啊。”当时,像蔡文忠范补之等公卿重臣十几个人,都和时府君交往很深。富弼丞相在东平,想征召他做参佐。他说:“我年龄天了,不能侍奉人了。”并且带着孙子时元规再去表达谢意,也是用这些话来婉拒的。嘉祐四年五月三日去世,年龄七十八岁。

时府君为人仁爱而且很孝顺。他的父亲在京城去世,他徒步扶着灵柩送回来。居住在乡里,恭谨温顺,只有谨慎罢了。在财物方面,平常喜欢救济帮助别人。羁旅之人来拜访他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温暖,人们一见到他就说“长者也”。而更知道他所安慰帮助的人一定会称呼他“君子也”。孤寡老人、失去劳动能力和生病的人,他按时送去生活物资,冬天就给他们棉絮。每年饥荒发生时,就拿出粮食救济缺粮的人。有养不起孩子丢弃在路上的就收养他们,救活了很多;家里死了人穷得发不起丧的,就替他们买衣买棺材,总共掩埋那些暴尸荒野的人达几千具。平生没有残害过动物,昆虫草芥那样细小的东西也不去伤害它们。将要离开人世,回头向各位孩子教导要孝顺爱幼忠诚宽恕,一点都没提到家事。

明史原文译文与习题及参考答案

【原文】

席书,字文同,遂宁人。弘治三年进士。入为工部主事,移户部,进员外郎。

十六年,云南昼晦地震,命侍郎樊莹巡视,奏黜监司以下三百余人。书上疏言:“灾异系朝廷,不系云南。如人元气内损,然后疮疡发四肢。朝廷,元气也;云南,四 肢也,岂可舍致毒之源,专治四肢之末?今内府供应数倍于往年,冗食官数千,织造频烦,赏赉逾度;皇亲夺民田,宦官增遣不已;大臣贤者未起用小臣言事谪者未复灾异之警偶泄云南欲以远方外吏当之此何理也?今樊莹职巡察,不能劾戚畹、大臣,独考黜云南官吏,舍本而治末。乞陛下以臣所言弊政,一切厘革。他大害当祛,大政当举者,悉令所司条奏而兴革之。”时不能用。

武宗时,历河南佥事、贵州提学副使。时王守仁谪龙场驿丞,书择州县子弟,延守仁教之,士始知学。屡迁福建左布政使。宁王宸濠反,急募兵二万讨之。至则贼已 平,乃返。寻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中官李镇、张旸假进贡及御盐名敛财十余万,书疏发之。嘉靖元年改南京兵部右侍郎。江南北大饥,奉命振江北。令州县十里 一厂,煮糜哺之,全活无算。

大同军变,杀巡抚张文锦,毁总兵官江桓印,而出故帅硃振于狱,令代桓。帝因而命之,谕礼部铸新印。书持不可,请讨之,□政府忤。时执政者费宏、石珤、贾咏,书心弗善也,乃力荐杨一清、王守仁入阁,且曰:“今诸大臣皆中材,无足与计天下事。定乱济时,非守仁不可。”帝曰:“书为大臣,当抒大略,共济时艰,何以中材诿?”守仁迄不获柄用。

书以议礼受帝知,倚为亲臣,虽诸辅臣莫敢望。后书得疾不能视事,举罗钦顺自代。屡疏乞休,帝辄慰留不允。其后疾笃,请益力,诏加武英殿大学士,赐第京师,支俸如故。甫闻命□卒。赠太傅,谥文襄。

书 遇事敢为,性颇偏愎。初,长沙人李鉴为盗,知府宋卿论之死。书方巡抚湖广,发卿赃私,□劾卿故入鉴罪。帝遣大臣按,不如书言。而书时已得幸,□命逮鉴入京 再讯。书遂言:“臣以议礼犯众怒,故刑官率右卿而重鉴罪,请敕法司辨雪。”及法司谳上无异词,帝重违书意,特减鉴死遣戍。其他庇陈洸,排费宏,率恣行私 意,为时论所斥。

(选自《明史》,有删改)

【译文】

席书,字文同,四川遂宁人。弘治三年(1490)考取进士。进入朝中担任工部主事,后来调到户部,晋升为员外郎。

十六年,云南发生日食、地震,朝廷命令侍郎樊莹前往视察,经奏准罢免了三百多名监司以下的官吏。席书上书说:“灾异的来由和朝廷有关联,和云南自己没有关系,就如同人的元气在体内受到损害,然后四肢才长出疮疤一样。朝廷就是元气,云南就是四肢。怎么能撇开生成毒气的根源不管而专门去医治四肢上的小毛病呢?现在内府所要求的供应量比往年大了几倍,吃闲饭的冗官有几千人,织造的事情频繁地烦扰百姓,各种赏赐超越了应有的限量;皇亲吞并百姓的田地,宦官又不停地派出为官;贤能的大臣闲住在家不加委任,因谏诤被贬的下级官员也未予复职。灾异给我们的警告偶然在云南出现,想拿远方的地方官吏来抵罪,这是什么道理呢?现在樊莹担任巡察,没能力弹劾外戚和大臣,却去考核、罢免云南的地方官吏,真是舍本治末。我请求陛下把我所说的这些弊端全部予以革除!其他有什么大的弊端应当革除的,或是有什么大事应该举办的,命令各有关部门列举上奏,该举办的举办,该革除的革除。”当时孝宗没有采用他的主张。

武宗时,席书先后担任过河南佥事、贵州提学副使。当时王守仁被贬任龙场驿丞,席书选取州县子弟,请守仁教育他们,由此这个地方的年青人才懂得学习学问。经几次升迁,他又做了福建左布政使。宁王宸濠造反时,他紧急召募了二万士兵前往讨伐。到江西时反贼已被平定,他于是返回去了。不久,凭右副都御史的名义前往巡察安抚湖广。宦官李镇、张旸假借进贡和御用食盐的名义搜括了十余万钱财,席书上书揭发了他们。嘉靖元年(1522),他改任南京兵部右侍郎。那年长江南北大闹饥荒,他奉命到江北赈济灾民,命令各州县每十里设一个难民篷,煮稀粥供应难民,使无数人得以生存。

大同发生兵变,杀死了巡抚张文锦,毁坏了总兵官江桓的大印,从监狱中放出原先的将领硃振,让他代替江桓。世宗(迁就叛乱士兵)就此任命硃振做总兵官,指示礼部铸造新印。席书坚持反对意见,请求讨伐他,与内阁(大臣)发生冲突。当时掌管朝政的阁员是费宏、石王缶、贾泳,席书心里不喜欢他们,于是极力推荐杨一清、王守仁入阁,并且说:“现在朝中的大臣都才能平平,不能和陛下共商国家大事。平定天下祸乱,挽救时局,非用王守仁不可。”世宗说:“席书作为大臣,应当提出远大的谋略和我一起渡过现在的难关,怎么能以才能一般来推托自己的责任呢?”王守仁始终没能得到重用。

席书因为讨论“大礼”一事受到世宗信任,成为依赖的亲近的大臣,即使几个内阁大臣也没法和他攀比,后来席书得病后不能处理公事,举荐罗钦顺接替自己。多次上书请求退休,世宗总是安慰、挽留他,不准他退休。后来病重,更加坚决要求退休,世宗传令给他加官武英殿大学士,在京城赏他一处住宅,并且和(生病前)在任时一样支取官俸。席书刚刚接到这个命令就死掉了。朝廷追赠他为太傅,谥号文襄。

席书遇事敢作敢为,但性情很偏激执拗。早先,长沙人李鉴做了偷盗之事,知府宋卿判他死刑。席书当时正巡察安抚湖广,揭发了宋卿贪赃收贿的事,于是上书弹劾宋卿有意把李鉴定为死罪。世宗派大臣下去考查,并不像席书所说的那样。当时席书已经进京并受到世宗宠信,于是就命令把李鉴逮来京城再次审讯。席书这时上书说:“我因为讨论‘大礼’一事触犯了大家的怒火,所以刑官们都偏向宋卿,把李鉴的罪加重惩办,请陛下传令要法司审问后给他昭雪。”等法司审讯后报上情况,和当初并无不同,世宗很不同意席书的意见,但还是把李鉴特别减免死刑,发配充军了事。其他如包庇陈洸,排挤费宏等,席书都无所顾忌地按自己的意志做事,受到当时舆论的指责。

【习题及答案】

明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四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席书,字文同,遂宁人。弘治三年进士。入为工部主事,移户部,进员外郎。

十 六年,云南昼晦地震,命侍郎樊莹巡视,奏黜监司以下三百余人。书上疏言:“灾异系朝廷,不系云南。如人元气内损,然后疮疡发四肢。朝廷,元气也;云南,四 肢也,岂可舍致毒之源,专治四肢之末?今内府供应数倍于往年,冗食官数千,织造频烦,赏赉逾度;皇亲夺民田,宦官增遣不已;大臣贤者未起用小臣言事谪者未复灾异之警偶泄云南欲以远方外吏当之此何理也?今樊莹职巡察,不能劾戚畹、大臣,独考黜云南官吏,舍本而治末。乞陛下以臣所言弊政,一切厘革。他大害当祛,大政当举者,悉令所司条奏而兴革之。”时不能用。

武 宗时,历河南佥事、贵州提学副使。时王守仁谪龙场驿丞,书择州县子弟,延守仁教之,士始知学。屡迁福建左布政使。宁王宸濠反,急募兵二万讨之。至则贼已 平,乃返。寻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中官李镇、张旸假进贡及御盐名敛财十余万,书疏发之。嘉靖元年改南京兵部右侍郎。江南北大饥,奉命振江北。令州县十里 一厂,煮糜哺之,全活无算。

大同军变,杀巡抚张文锦,毁总兵官江桓印,而出故帅硃振于狱,令代桓。帝因而命之,谕礼部铸新印。书持不可,请讨之,□政府忤。时执政者费宏、石珤、贾咏,书心弗善也,乃力荐杨一清、王守仁入阁,且曰:“今诸大臣皆中材,无足与计天下事。定乱济时,非守仁不可。”帝曰:“书为大臣,当抒大略,共济时艰,何以中材诿?”守仁迄不获柄用。

书以议礼受帝知,倚为亲臣,虽诸辅臣莫敢望。后书得疾不能视事,举罗钦顺自代。屡疏乞休,帝辄慰留不允。其后疾笃,请益力,诏加武英殿大学士,赐第京师,支俸如故。甫闻命□卒。赠太傅,谥文襄。

书 遇事敢为,性颇偏愎。初,长沙人李鉴为盗,知府宋卿论之死。书方巡抚湖广,发卿赃私,□劾卿故入鉴罪。帝遣大臣按,不如书言。而书时已得幸,□命逮鉴入京 再讯。书遂言:“臣以议礼犯众怒,故刑官率右卿而重鉴罪,请敕法司辨雪。”及法司谳上无异词,帝重违书意,特减鉴死遣戍。其他庇陈洸,排费宏,率恣行私 意,为时论所斥。

(选自《明史》,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赏赉逾度 赉:赐予

B. 延守仁教之 延:邀请

C. 书心弗善也 善:善良

D. 帝遣大臣按 按:考查

6.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书持不可,请讨之,□政府忤

②甫闻命□卒

③发卿赃私,□劾卿故入鉴罪

④而书时已得幸,□命逮鉴入京再讯

A.①则 ②以 ③因 ④乃 B.①与 ②而 ③因 ④乃

C.①则 ②而 ③为 ④以 D.①与 ②且 ③为 ④因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臣贤者未起/用小臣言事/谪者未复/灾异之警偶泄/云南欲以远方外吏当之此/何理也

B.大臣贤者未起用/小臣言事谪者未复/灾异之警/偶泄云南/欲以远方外吏当之/此何理也

C.大臣贤者未起/用小臣/言事谪者未复/灾异之警偶泄/云南欲以远方外吏当/之此何理也

D.大臣贤者未起用小臣言事/谪者未复灾异之警/偶泄云南/欲以远方外吏当之/此何理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云南发生日食、地震后,侍郎樊莹前往视察,经奏准罢免了朝廷内外三百多名监司以下的官吏。

B.嘉靖时期闹饥荒,席书奉命到长江以北赈济灾民,命令各州县每十里设一个难民篷煮稀粥来供应难民,能够保全自己活下来的人不计算在内。

C.席书生病后多次上书请求退休,世宗没有准许。后来世宗还给他加官武英殿大学士,在京城赏赐他一处住宅,并且让他和从前一样支取官俸。

D.知府宋卿判李鉴死刑属于量刑过重,所以世宗免除了李鉴的死刑,改判为发配充军。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书为大臣,当抒大略,共济时艰,何以中材诿?(4分)

②后书得疾不能视事,举罗钦顺自代。(3分)

(2)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席书“遇事敢为”的两个事例。(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答案:

5.C(善:喜爱)

6.B(①与:介词,同、和;②而:连词,表承接关系,就;③因:连词,于是、就 ;④乃:连词,于是,就)

7.B(大臣贤者未起用,小臣言事谪者未复。灾异之警,偶泄云南,欲以远方外吏当之,此何理也?)

8.C(A.罢免的是云南地方官吏;B.“全活无算”意思是保全活下来的人无法计算;D.不是因为量刑过重,而是席书从中作梗起了作用。)

9.(1)【文言翻译】

①席书担任大臣,应当提出远大的'谋略,一起渡过现在的难关,怎么能拿中等才能来推托呢?(抒:表达、提出、献出;济:渡过、挽救;诿:推托、推诿;各1分。大意1分。“为”可译为是、作为、担任;“济时艰”也可译为挽救艰难的时局。)

②后来席书生病不能处理事务,举荐罗钦顺接替自己。(视事:到职办公、处理事务、履行职责等;自代:接替或代替自己,宾语前置;各1分。大意1分。)

(2)【信息筛选】①反对在云南发生日食、地震之后只处理地方官员,主张在朝廷内部兴利除弊。②宁王宸濠造反时,他紧急召募了二万士兵前往讨伐。③上书揭发李镇、张旸假借进贡和御用食盐的名义搜括钱财。④反对世宗迁就叛乱士兵任命硃振做总兵官,并与内阁大臣发生冲突。⑤不喜欢当时的阁员,极力推荐杨一清、王守仁入阁。(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

〖参考译文〗

席书,字文同,四川遂宁人。弘治三年(1490)考取进士。进入朝中担任工部主事,后来调到户部,晋升为员外郎。

十六年,云南发生日食、地震,朝廷命令侍郎樊莹前往视察,经奏准罢免了三百多名监司以下的官吏。席书上书说:“灾异的来由和朝廷有关联,和云南自己没有关系,就如同人的元气在体内受到损害,然后四肢才长出疮疤一样。朝廷就是元气,云南就是四肢。怎么能撇开生成毒气的根源不管而专门去医治四肢上的小毛病呢?现在内府所要求的供应量比往年大了几倍,吃闲饭的冗官有几千人,织造的事情频繁地烦扰百姓,各种赏赐超越了应有的限量;皇亲吞并百姓的田地,宦官又不停地派出为官;贤能的大臣闲住在家不加委任,因谏诤被贬的下级官员也未予复职。灾异给我们的警告偶然在云南出现,想拿远方的地方官吏来抵罪,这是什么道理呢?现在樊莹担任巡察,没能力弹劾外戚和大臣,却去考核、罢免云南的地方官吏,真是舍本治末。我请求陛下把我所说的这些弊端全部予以革除!其他有什么大的弊端应当革除的,或是有什么大事应该举办的,命令各有关部门列举上奏,该举办的举办,该革除的革除。”当时孝宗没有采用他的主张。

武宗时,席书先后担任过河南佥事、贵州提学副使。当时王守仁被贬任龙场驿丞,席书选取州县子弟,请守仁教育他们,由此这个地方的年青人才懂得学习学问。经几次升迁,他又做了福建左布政使。宁王宸濠造反时,他紧急召募了二万士兵前往讨伐。到江西时反贼已被平定,他于是返回去了。不久,凭右副都御史的名义前往巡察安抚湖广。宦官李镇、张旸假借进贡和御用食盐的名义搜括了十余万钱财,席书上书揭发了他们。嘉靖元年(1522),他改任南京兵部右侍郎。那年长江南北大闹饥荒,他奉命到江北赈济灾民,命令各州县每十里设一个难民篷,煮稀粥供应难民,使无数人得以生存。

大同发生兵变,杀死了巡抚张文锦,毁坏了总兵官江桓的大印,从监狱中放出原先的将领硃振,让他代替江桓。世宗(迁就叛乱士兵)就此任命硃振做总兵官,指示礼部铸造新印。席书坚持反对意见,请求讨伐他,与内阁(大臣)发生冲突。当时掌管朝政的阁员是费宏、石王缶、贾泳,席书心里不喜欢他们,于是极力推荐杨一清、王守仁入阁,并且说:“现在朝中的大臣都才能平平,不能和陛下共商国家大事。平定天下祸乱,挽救时局,非用王守仁不可。”世宗说:“席书作为大臣,应当提出远大的谋略和我一起渡过现在的难关,怎么能以才能一般来推托自己的责任呢?”王守仁始终没能得到重用。

席书因为讨论“大礼”一事受到世宗信任,成为依赖的亲近的大臣,即使几个内阁大臣也没法和他攀比,后来席书得病后不能处理公事,举荐罗钦顺接替自己。多次上书请求退休,世宗总是安慰、挽留他,不准他退休。后来病重,更加坚决要求退休,世宗传令给他加官武英殿大学士,在京城赏他一处住宅,并且和(生病前)在任时一样支取官俸。席书刚刚接到这个命令就死掉了。朝廷追赠他为太傅,谥号文襄。

席书遇事敢作敢为,但性情很偏激执拗。早先,长沙人李鉴做了偷盗之事,知府宋卿判他死刑。席书当时正巡察安抚湖广,揭发了宋卿贪赃收贿的事,于是上书弹劾宋卿有意把李鉴定为死罪。世宗派大臣下去考查,并不像席书所说的那样。当时席书已经进京并受到世宗宠信,于是就命令把李鉴逮来京城再次审讯。席书这时上书说:“我因为讨论‘大礼’一事触犯了大家的怒火,所以刑官们都偏向宋卿,把李鉴的罪加重惩办,请陛下传令要法司审问后给他昭雪。”等法司审讯后报上情况,和当初并无不同,世宗很不同意席书的意见,但还是把李鉴特别减免死刑,发配充军了事。其他如包庇陈洸,排挤费宏等,席书都无所顾忌地按自己的意志做事,受到当时舆论的指责。

《答庞参军》译文赏析答案

《答庞参军》

魏晋:陶渊明

庞为卫军参军,从江陵使上都,过浔阳见赠。

衡门之下,有琴有书。

载弹载咏,爰得我娱。

岂无他好,乐是幽居。

朝为灌园,夕僵蓬庐。

人之所宝,尚或未珍。

不有同好,云胡以亲?

我求良友,实靓怀人。

欢心孔洽,栋宇惟邻。

伊余怀人,欣德孜孜。

我有旨酒,与汝乐之。

乃陈好言,乃著新诗。

一日不见,如何不思。

嘉游未斁,誓将离分。

送尔于路,衔觞无欣。

依依旧楚,邈邈西云。

之子之远,良话曷闻。

昔我云别,仓庚载鸣。

今也遇之,霰雪飘零。

大藩有命,作使上京。

岂忘宴安,王事靡宁。

惨惨寒日,肃肃其风。

翩彼方舟,容裔江中。

勖哉征人,在始思终。

敬兹良辰,以保尔躬。

《答庞参军》译文

庞君担任卫军将军的参军,从江陵奉命去京都,途经浔阳,作诗赠送我。

房屋虽然简陋,但有琴又有书。

边弹琴边咏唱,我心乃得欢娱。

岂无其他爱好,最是乐此幽居。

日出浇水园中,日入仰卧茅庐。

世俗金玉以为宝,我意鄙之不足珍。

若非志同道合者,如何相近得相亲?

我待寻觅知心友,恰遇意中所念人。

两相欢心甚融洽,屋宇相接为近邻。

君为我所思念者,乐修德操勤不止。

我今有美酒佳肴,与君同乐当及时。

知心话语互倾诉,言志抒情谱新诗。

一日不见如三秋,如何教我无忧思!

同游甚乐未尽兴,君行匆匆又离去。

送你来到大路上,举杯欲饮无欢意。

江陵故地心依恋,遥望西云深情寄。

斯人离我去远方,知心话语难再叙。

昔日你我相离别,当春黄莺始啼鸣。

今日你我喜相遇,雪珠雪花正飘零。

王公大人既有命,遣君出使赴上京。

谁人不想获安逸,王事繁多无安宁。

寒日惨淡暗无光,寒风肃肃刺骨凉。

君乘方舟伏轻波,驶向江中态安详。

远行之人当自勉,最终归处先思量。

值此良辰多谨慎,保重身体得安康。

《答庞参军》注释

参军:古代官职名,是王、相或将军的军事幕僚。

卫军:当指谢晦,时任荆州刺史,督七州军事,号卫将军。

江陵:地名,在今湖北省江陵县。使:奉命出行。上都:京都,中央政权所在地,当时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

见赠:有诗赠给我。

衡门:横木为门,代指简陋的房屋。语出《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衡,同“横”。

载:且,于是。爰(yuán):乃。

好:爱好,喜尚。幽居:幽静的居处,指隐居。

灌园:在园中浇水种菜。《高士传》记楚王遣使聘陈仲子为相,仲子逃去,为人灌园。这里特指隐居的生活。偃(yǎn):仰卧,指休息。蓬庐:茅舍,简陋的房屋。

“人之”二句:是说别人以为宝贝的,我却看得很轻,不以为珍贵。《礼记·儒行》曰:“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同好:共同的爱好,这里指志同道合。意本《礼记·儒行》:“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云胡:如何。

靓(gòu):遇见。怀人:所思念的人,指庞参军。

孔:甚,很。洽:和谐。栋宇:房屋。惟:语助词。此二句有双关意:一是庞参军曾与诗人为邻居。陶渊明五言诗《答庞参军》诗序中有“自尔邻曲,冬春再交”语可证。二是以德为邻,即“不有同好,云胡以亲”之意。

伊:语助词。欣德:喜悦于德操。孜(zī)孜:努力不怠。

旨酒:美酒。

陈:陈述,指交谈。

“一日”二句:语本《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三秋:三年。如三秋,如同隔了三年那样长。陶诗此二句中间省略,意思是:一日不见,尚如三秋,何况我们这么久没见了,怎能让我不思念呢?

嘉游:美好的、令人愉快的游赏。斁(yì):满足,厌烦。誓:同“逝”,发语词。

尔:你。衔:含。衔觞:指饮酒。

依依:依恋的样子。旧楚:指江陵。江陵是古代楚国的国都郢,所以称江陵为“旧楚”。邈邈:遥远的样子。西云:西去的云。

之子:此人,指庞参军。之远:走向远方。曷:同“何”,怎么。

云:语助词。仓庚:黄莺。载:始。黄莺始鸣在春天,此处点明上次分别的季节。

霰(xiàn):小雪珠。

大藩:藩王,指谢晦。时谢晦封建平郡王。谢晦有檄京邑书云:“虽以不武,忝荷蕃任。”上京:同“上都”,京都。

宴安:逸乐。王事:指国家的事情。靡宁:没有停息。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难道谁还会忘记安逸享乐的生活,只是国家的事情无休无止,使你不得安宁。

惨惨:暗淡无光的样子。肃肃:疾速的样子。

翩:轻快前进的'样子。方舟:两船相并。容裔:犹容与,形容船行舒闲的样子。

勖(xù):勉励。征人:远行之人,指庞参军。

敬:戒慎。躬?9A身体。

《答庞参军》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宋少帝景平二年(424年),是年八月宋文帝改元为元嘉元年。当时陶渊明隐居在浔阳郡上京里(今江西省九江市郊),庞参军奉命从江陵(今属湖北)出使上都(今南京),途径浔阳,作诗赠与陶渊明,陶渊明以此诗作答。

《答庞参军》赏析

此诗共分六章,章章相连,层层相生,气象声响,宛如《诗三百》。诗中既写出幽居之乐,交情之厚,又写出赠别之意。

首章写诗人幽居之乐。这里有似《归去来兮辞》中环境起居的描写:偃卧衡门之下,琴书相伴,无人事之劳,但有灌园劳碌之欢欣。之所以这样开头,是因为庞参军尽管身在官场,但十分仰慕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第二至三章由幽居转写与庞参军的交情。二人德相尚,酒共饮,作诗唱和,志趣相同,故能彼此亲近,“欢心孔洽,栋宇惟邻”。二人所居“惟邻”为其接近创设了便利条件,然若无相志趣,所居虽近而无益,故此“邻”恐所谓“与心为邻”。庞参军出使上都后仍要回到江陵供职,而诗人在三十七岁前后曾在江陵为官,对江陵感情很深,所以下章说“依依旧楚,邈邈西云”。

第四章写离别之痛楚,此等痛楚不仅仅是“衔觞无欣”的惨淡之情,更是知心者远去,“良话曷闻”的揪心。

第五章道出此次离别的原委,是“王事靡宁”,庞参军依然不得已要从命而去。这章四句仿《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忧悲词句,以渲染离情别绪。

末章乃赠别之意,希望友人身处此世,敬始善终,“以保尔躬”,表现出对友人殷殷的勖勉之情。这章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刘宋中央政权君臣相残、危机四起的特点。因此诗篇结尾忠告友人“保躬”。

《答庞参军》作者介绍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原文及译文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描写少妇因游春有感而忆所思的无可排遣之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宋代: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译文

在南郊的园林中游春,和暖的春风中,时时听到马的嘶鸣。青青的梅子,才豆粒一样大小,细嫩的柳叶,像眉毛一般秀灵。春日渐长,蝴蝶飞得多么轻盈。

花上露珠晶莹,春草茂密如烟,这户人家已放下窗帘。她荡罢秋千格外疲倦,轻解罗衣床上眠,伴她的只有梁上双燕。

注释

1、踏青:春日郊游。唐宋踏青日期因地而异。有正月初八者.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者。后世多以清明出游为踏青。

2、风和:春风暖和。

3、马嘶:指游人车马的声音。嘶,叫。

4、青梅如豆柳如眉:青梅结得像豆子那么大,柳叶长得像美人的眉毛。后世多以此句描绘明媚的.春日风景。

5、日长:过了春分的节令,白天渐渐长了。这里还有整个白天的意思。

6、草烟:形容春草稠密。

7、帘幕:帘子和帷幕。

8、慵(yōng)困:困倦。

9、罗衣:香罗衫。

10、画堂:彩画装饰的堂屋。


返回顶部